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清炎症因子IL-32、HS-CRP、PCT及COPD表型的相关分析

血清炎症因子IL-32、HS-CRP、PCT及COPD表型的相关分析

血清炎症因子IL-32、HS-CRP、PCT及COPD表型的相关分析
血清炎症因子IL-32、HS-CRP、PCT及COPD表型的相关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几种炎症因子与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_何晨

基础研究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V o l u m e 10 N o .4 A u g u s t 20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几种炎症因子与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何 晨 唐晓芳 袁晋青 陈纪林 杨跃进 陈珏 尤士杰 吴元 李健军 刘海波 吴永建 姚 民 秦学文 乔树宾 高润霖 【摘要】目的 选取多个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新蝶呤(Neopterin ),观察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 ),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和正常人群中的不同表达水平以及与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探索其在AMI 发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用于预测急性心梗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从收住本院的患者中,入选AMI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8例,稳定性心绞痛54例,正常人44例。所有患者的确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同时采集血标本。用ELISA 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的MMP9,TIMP1和Neopterin 浓度。所得数据使用SPSS 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各个数据之间的相关采用单回归线性分析检验。结果 (1)基本临床资料:四组之间在年龄和高血脂,糖尿病发病率上无显著性差异,正常组男性,高血压和吸烟史相对其他组较少。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心梗。(2)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检测结果:高敏C 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 ,急性心梗组皆高于其他3个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三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3)其他炎症因子检测结果:,MMP9、TIMP1、 MMP9/TIMP1以及 Neopterin 各个指标, AMI 组皆高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三个组相互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4) 入选病人的Hs-CRP 与Neopterin 和CK 呈良好的正相关性(P<0.05),而MMP9/TIMP1与hs-CRP 及CK 皆无相关性。Neopterin 与CK 也无相关性。结论 在AMI 患者,炎症因子MMP9、TIMP1、 Neopterin 均明显升高,除Neopterin 与Hs-CRP 有良好相关性以外,其他的炎症因子与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并无相关性。 【关键词】 急性心梗 心梗标记物 炎症因子 Markers of In ? ammatio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Biomarke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qing, HA Chen,TANG Xiao-fang,YUAN Jin-qing,CHEN Ji-lin, YANG Yue-jin,CHEN Jue,YOUShi-jie,WU Yuan,LI Jianjun,LIU Hai-bo,WU Yong-jian,YAO Min,QIN Xue-wen,QIAO Shu-bin,GAO Run-lin.Cente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uwai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we selected several inflammation biomaker ,such as TIMP1,MMP9, Neopterin,and observed concentratio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stable angina, stable angina and normal.Methods 197 patients were chosen, and was divided into 4 groups -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51 patients), unstable angina group (48 patients), stable angina(54 patients), and normal group(44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to make a de ? nite diagnosis by WTO and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 The blood plasma was collected and concentration was assayed by ELIS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AS software methods for small samples. A P value<0.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 ? cant. Result (1)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re were no signi ? cant differences in age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lipemia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 normal group, there were less men, hypertension and smoke history. (2)In AMI groups, there were a higher levels in Hs-CRP,CK,CK –MB and CTnI. There were no signi ? cant differences in tradition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biomarker between other three groups. (3)In AMI groups ,there were a higher levels in MMP9.TIMP1.MMP9/TIMP1 and neopterin. There were no signi ? cant differences in in ? ammation biomarker between other three groups.(4)There were a association between Hs-CRP and neopterin ,CK(P <0.05). Conclusion In AMI groups ,the in ? ammation biomakers(MMP9,TIMP1, neopterin) were signi ? cant elevated. There wa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Hs-CRP and neopterin. There were no correlation between other in ? ammation biomarkers and tradition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biomarkers. 【Key words 】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biomaker; Markers of in ? ammation 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疗中心通讯作者:袁晋青 Email :jqyuan29007@https://www.doczj.com/doc/6613058393.html,

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的监测

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的监测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 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 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 7天至术后7 - 12天。 炎症反应一方面通过致炎因子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炎症介 质来实现;多数炎症介质通过与靶细胞结合发挥活性,炎症介质作用于细胞后可进一步引起 靶细胞释放次级炎症介质从而放大或抵消初级炎症介质的作用。不管机体遭受何种刺激, 宿主对炎症反应的总体特征非常相似,然而不同的损伤涉及不同类型的细胞,导致不同炎 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引起系统性和局部性损伤。通常术中的炎症反应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又进一步加强了手术以及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如此恶性循环终将导致组织损伤而增加手术后临床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 目前,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法、药物对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细 胞因子是机体免疫及炎症反应中细胞之间交流的信息分子,它们通过效应细胞表面相应的 受体对细胞生长、成熟和修复产生调控作用。创伤、应激、感染等是影响围术期病死率的 重要因素,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总结各种炎症因子的特点、围术期使用不同药物和麻醉方式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提高患者围术期安全,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1. 炎症细胞因子 多达20%的肿瘤源自于慢性炎症,大部分的实体瘤都有炎性渗出物。免疫细胞对肿瘤 的发生、生长和进展有着广泛的影响,并且很多这些效应都是由促炎症细胞因子介导。在所有细胞因子中,TNF和IL-6具有促进肿瘤发生的效应,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TNF和IL-6 作为肿瘤相关炎症和肿瘤形成的主要调节因子,使得它们在癌症的辅助治疗中成为很受欢迎 的研究目标。因此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炎症细胞因子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OPD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的气道性疾病生物学标记物 COPD是一类复杂的临床实体性疾病。以往对它的诊断相关概念认识局限,现在人们已经清晰认识到COPD是一类有着临床和生物学异质性的疾病进展过程,并与其他的气道性疾病如慢性哮喘间有重叠。正因如此,对现有的标准化治疗实践,产生的全身性反应因人而异。新的临床指南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加入了诊断和管理方案的症状和危险因素,来改进这方面的不足。然而,随着更深入地认识COPD有关的病理生理学,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生理的、细胞的、蛋白组学的和遗传学标记物。有些已经被用于独立预测某些特定的临床病型,这一点是传统的肺损害检测方法还无法做到的。这些预测性生物学标记物的应用前景无限,可用于对各种患者群体进行分层,从而改变我们的医疗方式。我们应该要致力于精准医学的发展,来完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管理和改进这类疾病的临床结果。 介绍 COPD是一类世界性的,威胁社会和健康管理目标的疾病。它的影响在未来数年还将上升,这不仅仅是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难以幸免。这部分是由于持续暴露于COPD的危险因素,部分是因为人口的老龄化。在美国,COPD不仅在导致30天内再入院的原因中排名第三,也是致死的第三大原因[1]。到2030年,在美国每年会有9,000,000人因COPD 死亡,而直接和间接的医保费用将近36,000,000,000美元[2]。 1959年的CIBA论坛[3]和1965年的Aspen肺部会议首次推广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这个集合名词[4],此后的四十年里,我们对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尽管我们对它发展的复杂多样的机制有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基础的肺功能阈值,来诊断和管理这类变异性疾病[5]。 现在,随着研究有了更新、更先进的生物学数据库,我们可以更好理解和定义处于各种疾病阶段的特定的患者类型。因此,治疗的手段不再是以往接受的“一种模式适应所有”,我们正迈入一个裁缝医学的时代。这是模式的变迁,在呼吸领域,也许能说明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实质性疾病的靶向治疗,如用特定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或是用ivacaftor作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器(CFTR)增效剂,来治疗发生了G551D突变的囊性纤维化患者。 当我们对这些单基因突变案例的管理,已经极大地转向靶向治疗,我们必须牢记,多基因疾病如COPD,存在显著的基因、表型、环境间的交互作用,且很难明确界定。本文中提到的要真正的靶向治疗的实现,是一个雄心勃勃、且会愈加复杂的目标。 近来,许多团队都尝试用多变量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进一步完善和定义怎样将COPD 的多种类别,划分到对应的表型的亚型。然而,当我们尝试将分得的COPD亚型,和可能有意义的临床指标,如症状、治疗效果、恶化率、死亡情况联系起来时,存在脱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关注COPD诊断的复杂性,以及随后的生物学标记物引导的治疗潜在的靶点和含义,致力于管理和改进这类疾病的临床结果的靶向治疗。 伴随诊断的发展 除了靶向治疗,伴随诊断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即专门的生物学标记物,它们可传递临床生物学信息,来识别有应答的患者亚群。如果我们能理解是什么在掌控疾病进展的机制,我们就能去鉴别那些掌控的关键因素,不仅可用于伴随诊断,也能用于药物的发展——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则是健全的、基础的科学研究。应用伴随诊断益处良多——不仅对患者,对健康医疗系统、制药行业均有裨益。

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发表时间:2017-10-27T16:51:04.1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作者:商嘉1 梁彦平2 赵连强3 李晓峰1(通讯作者)[导读] 脓毒症是重症病人主要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1]。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诊ICU科新疆石河子 832000) (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新疆石河子 832000) (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IL-6、IL-10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集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按入院0、1、2、3、7天测血清IL-1、IL-6、IL-10、PCT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对照组测入组时血清IL-1、IL-6、IL-10、PCT水平。分析炎症因子、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入院时,IL-1、IL-6、IL-10、PCT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脓毒症早期诊断各指标AUC比较,PCT>IL-1>IL-6>IL-10;IL-1、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各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AUC比较,SOFA>PCT>APACHEⅡ>IL-1>IL-10>IL-6。结论:IL-1、IL-6、IL-10是辅助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IL-1与脓毒症预后有关,IL-6、IL-10与脓毒症预后无关。【关键词】脓毒症;炎症因子;降钙素原;危重症评分 【中图分类号】R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197-03 脓毒症是重症病人主要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1]。PCT一度作为脓毒症诊断指标之一[2],但PCT在病毒感染时不能有效鉴别脓毒症[3]。脓毒症公认的机制之一为机体促炎反应/抗炎反应的失衡。因此,我们拟通过观察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脓毒症进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分组、入选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脓毒症患者54例,并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 入选标准[4]: 脓毒症:可疑或明确感染以及SOFA总分急性改变≥2。 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入院24小时内死亡或自动出院;妊娠;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不同意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1.2 样本收集及验证因子水平的检测 病例组于入院0、1、2、3、7天采集全血,3000rpm,离心10min,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L-1、IL-6、IL-10、PCT检测,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 1.3 观察指标 各时间点IL-1、IL-6、IL-10、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各指标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评价指标的诊断价值及预后价值采用ROC曲线,遵循约登指数最大为cut-off原则,计算此时诊断及预后的敏感度与特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脓毒症组与健康组比较,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 2.2 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PCT、危重症评分动态变化 IL-1、IL-6、 IL-10、PCT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见表1。 2.3 炎症因子、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价值 脓毒症患者入院时,IL-1、IL-6、IL-10、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炎性细胞因子

炎症细胞因子 指参与炎症反应的各种细胞因子。 在众多炎症细胞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TNF-a、IL-1B、IL-6、 TGF-B、IL-8、IL-10 等。 TNF-a是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最早、最重要的炎性介质,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使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调节其他组织代谢活性并促使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 IL 一 6能诱导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并诱导 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是炎性反应的促发剂。 IL-8能刺激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促进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损伤内皮细胞,使微循环血流淤滞,组织坏死,造成器官功能损伤。 炎性介质的作用 作用主要炎性介质种类 血管扩张组胺、缓激肽、PGE2 PGD2 PGF2 PGh NO 血管通透性增咼组胺、缓激肽、C3a C5a LTC4 LTD4 LTE4 PAF 、P物质、活性氧代谢产物

粘附分子选择蛋白类、Ig类、整合蛋白类、粘液样 糖蛋白类 趋化因子细苗产物、白三烯B4 C52中性细胞阳离 子蛋白、细胞因子(ILs、TNF 调理素Fc 、C3b 发热IL-1 、IL-6、TNF PG 疼痛PGE2 、缓激肽 组织损伤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 炎症标记物的定义类似标记物的概念,只是用来鉴别或者是观察其的一种化学物质。 根据参与免疫应答细胞种类及其机制的不同,可将适应性免疫应答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两种类型。在某种情况下,抗原也可以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不应答状态,即形成免疫耐受(immu no logical tolera nee ),又称负免疫应答。 反应场所:淋巴结、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是抗原特异性 T/B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过程中抗炎因子白介素(IL) ? 4、 10、丫13、16等升高水平及升高持续时间的差异及其意义。方 法ELISA检测178例炎症患者血清IL 4、10、13、16等因子水平,以及各因子升高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多数IL水平有显著差异(P v 0.05)。发病1?2 w后,感染组IL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自身免疫组不能恢复正常水平,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v 0.05)。不同组间多数IL 水平异常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 v 0.01 , P v 0.05)。结论两组间多数IL水平有显著差异,自身免疫组IL水平异常持续时间长于感染组。 【关键词】炎症反应;白介素;感染;自身免疫 白介素(IL) 4、10、13、16是少数集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 IL。IL与炎症关系的研究报道已较深入,但老年感染性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炎症之间免疫抑制性IL的差别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类型炎症患者多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异常升 高持续时间方面的差异,探讨该类因子在不同炎症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揭示两类炎症反应的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2?2004年住院炎症患者178例,分为感染性炎症 90例(感染组)和自身免疫性炎症88例(自身免疫组)。感染性炎症包括脓毒血症22例,急性扁桃体炎10例,急性肺炎、支气管炎49例, 急性肾盂肾炎5例,急性化脓性脑膜炎4例;自身免疫性炎症包括成人still病23例,类风湿关节炎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9例,皮肌炎5例。两组男:女均为1 : 1,年龄60?8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无其他急慢性疾病。各组疾病诊断按《实用内科学》标准。健康对照组50例(学生)。 1.2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者于发病时、发病后72 h、1、2、4 w米集静脉血,检测各细胞因子水平,再于发病后3个月(可能已出院)、6个月、1年复查。所有入选者均按协议完成观察期限内指标测定。各疾病治疗均为常规治疗。 1.2.1 血清IL 4、10、丨13、.:16 测定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值,测定仪为北京核仪器厂提供。试剂盒由法国DIACLON E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2.2血清采集 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后-20 C保存至同批测定。3 000 r/min , 离心

针刺干预脑缺血炎症因子实验研究进展_张秀婷

[15]冯高华,朱虹,孙峰,等.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IgE、TGFβ_1及TNF-α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3): 273-276. [16]李海宁,刘涛.止哮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9):11-12. [17]陈志兴,胡国华.加味射干麻黄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208-210. 收稿日期:2014-03-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202765,81102652,81303053) 作者简介:张秀婷(1990-),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制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通讯作者:韩冰冰(1978-),女,山东平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微循环及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E-mail:sumusu@163.com。[18]李厚忠,林峰,金秀东,李孟全.咳尔康口服液对哮喘大鼠几种生化指标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11(1):46-48. [19]张树萍.黄芪精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0(21):82-83. [20]王艳杰.穴位贴敷TDD药贴对哮喘豚鼠TNF-α和ET-1含量的影响[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 [21]司小兵,陈淑彦,关东升,等.“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L-8及TNF-α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 (6):6-8,13. [22]袁雪晶,孙轶秋,王素梅,等.固本防哮饮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100例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12): 2306-2309. [23]袁雪晶,夏晨,汪受传.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治疗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3):257-260.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9.093 针刺干预脑缺血炎症因子实验研究进展 张秀婷1,韩冰冰2,梁情情1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029;2.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近年来,关于脑缺血的炎症反应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的病理机制是多因素、众靶点相互作用的结果。脑缺血时炎症反应促进了继发性脑损害,是脑缺血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刺干预脑缺血炎症有较好疗效,文章对针刺对脑缺血炎症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针刺;脑缺血;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74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4)09-2012-02 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卒中发病总数的50% 70%[1]。近年来,脑缺血的炎症反应中的炎症因子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的病理机制是多因素、众靶点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缺血→炎症→血栓→再缺血”是一条重要的恶性损害链锁反应[2]。脑缺血时炎症反应促进了继发性脑损害[3],是脑缺血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针刺抗炎治疗对临床更有效地防治脑缺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现将针刺对各炎症因子的作用影响综述如下。 1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致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过程中重要介质,其在外周血中的水平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张亚敏等[4]发现脑缺血再灌注早期,针刺组大鼠外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低于未经干预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中后期,随着炎症损伤反应的抑制,针刺组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表达强度低于模型组,而IL-6表达上升,提示针刺百会、足三里穴在脑缺血损伤早期可能通过下调外周血清IL-1β、IL-6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脑缺血损伤中后期可能通过上调IL-6的表达促进脑组织的损伤修复,发挥脑保护作用。郭永明等[5-6]发现通过对IL-6的调节,发挥其抗炎、神经保护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元修复,可能是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之一;针刺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区脑组织IL -8的合成和分泌,调节血清IL-8的含量,抑制炎性细胞的黏附及浸润,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倪光夏等[7]也发现醒脑开窍针刺法降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异常升高的IL-1RI、TNFR-Ⅰ的mRNA 的表达,且该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明显。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进而对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是具有多效性作用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它能通过促进凝血、增强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诱导黏附分子或其他炎性介质表达,从而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王占奎[8]等发现针刺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TNF-α受体mRNA 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致炎因子受体过表达而阻断凋亡信号的传导,延长脑缺血时间治疗窗,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在缺血超早期3h介入针刺治疗为最佳时间。TNF-α在缺血早期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对脑组织有损害作用,但晚期则通过多种机制对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霍则军等[9]发现随着全脑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TNF-α呈动态增高的过程,针刺可降低再灌注后升高的WBC数量和TNF-α水平。罗文舒等[10]发现大鼠MCAO后TNF-αmRNA表达开始增加,针刺督脉组脑缺血再灌注12、24、72h TNF-αmRNA表达减少。提示针刺督脉经穴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mRNA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

创伤后早期炎症因子TNF-a、IL-1、IL-6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613058393.html, 创伤后早期炎症因子TNF-a、IL-1、IL-6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宇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要】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严重创伤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而其实质是过度应激导致的免疫平衡障碍,诱发包括炎症因子在内的一系 列神经、体液性有害因子过量释放,各种酶类活化和蛋白产物生成,激活并趋化炎症的产 生,而近年来,炎症因子的产生及抑制医学科研热点,研究炎症因子与创伤之间的相关性可提示相关医生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而避免疾病的进展。 【关键词】创伤后早期;炎症因子;进展 【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191-01 IL-1能诱导出与TNF-α相似的生理和代谢改变,并能与TNF-α产生相互协同作用[1]。而机体内的IL-6主要来源于TNF-a、IL-1过表达而产生信号转导通路刺激细胞核在基因水平上增加IL-6的表达,目前在文献中报道显示IL-6在炎症反应中具有双重作用,表现为保护机体免受炎症反应同时又可以将炎症反应扩大化,IL-6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同时将吞噬细胞对衰老细胞的吞噬作用延缓而扩大炎症反应[2]。促进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另一方面, IL-6也能通过促进s TNFRa和IL-1R2的释放,减弱TNF-α和IL-1的作用,起到抗炎症作用。在刘淑娟[3]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进行研究发现,在急性痛风性关节患者中的三项指标的血清含量与正常人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认为IL-1、IL-6、IL-18及TNF-α的表达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生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1;TNF-α与炎症 TNF-α属于跨膜蛋白,它具有信号传导潜能,既可作为膜整合蛋白又可作为蛋白水解切割后释放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其可溶形式是17kDa组分的非共价结合三聚体[4]。体内TNF-α主要以TNFRI、TNFRII两种形式存在,可溶性配体TNFRII主要通过膜整合形式激活TNFRI。TNF是细胞存活和细胞死亡的主要调节因子,而TNF-α控制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的多种途径。TNF-α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活化TNF受体和激活下游因子NF-kB、,MAPK、半胱天冬酶 和ROS / RNS等分子的下游途径来调节炎症、免疫反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TNF-α与下游因子处于平衡状态,创伤早期后TNF-α可直接促使中性粒细胞聚集在创伤部位,正反馈刺激创 伤部位中性粒、血小板活化因子等释放。在王强等人的研究中对创伤性脑损伤与TNF-α的关系,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表达量逐渐增加,并且表达量越高而患者的NDS评分越低患者预后越差,并表示抑制TNF-α的表达可促进患者预后。

细胞因子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细胞因子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简介 中文名称:细胞因子英文名称:cytokine 定义1:一组由多种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蛋白与多肽的总称。在nmol/L或pmol/L水平即显示生物作用,可广泛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和造血功能,并参与炎症损伤等病理过程。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 定义2:由免疫系统细胞以及其他类型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类小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包括淋巴因子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势化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等。是免疫系统细胞间,以及免疫统细胞与其他类型细胞间联络的核心,能改变分泌细胞自身或其他细胞的行为或性质,通过与细胞异的膜受体而起作用。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定义3:细胞释放的可影响其他细胞行为的蛋白质。常指在免疫反应中起细胞间介导物作用的分子。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一)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不同分类 1.淋巴因子(lymphokine) 于命名,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重要的淋巴因子有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4、IFN-γ、TNF-β、GM-CSF和神经白细胞素等。 2.单核因子(monokine)主要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如IL-1、IL-6、IL-8、TNF-α、G-CSF 和M-CSF等。 3.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由骨髓和胸腺中的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产生,如EPO、IL-7、IL-11、SCF、内皮细胞源性IL-8和IFN-β等。(二)根据细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1979年开始命名。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目前已报道IL-1-IL-15。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G(粒细胞)-CSF、M(巨噬细胞)-CSF、GM(粒细胞、巨噬细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等。不同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细胞的功能。 3.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FN-α、INN-β和IFN-γ,他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根据其产生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 LT)。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大剂量TNF-α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α又称恶液质素(cachectin)。

烧伤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8值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Medical Diagnosis 医学诊断, 2014, 4, 44-48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6613058393.html,/journal/md https://www.doczj.com/doc/6613058393.html,/10.12677/md.2014.44008 Study of the Change of Serous Inflammatory Factor IL-8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after Burn Injury Jianguo Liang1, Fatang Liang1, Limin liu2, Zufeng Wang 2* 1Department of Burn,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ling Country in Shanxi Province, Guangling 2School of Biology & Basic Medical Sciences, Medical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Email: *zufengwang@https://www.doczj.com/doc/6613058393.html, Received: Oct. 12th, 2014; revised: Nov. 14th, 2014; accepted: Nov. 22nd,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661305839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serous inflammatory factor IL-8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burn injury, study its change rul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We choose 86 cases of burn patie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total burn surface area, they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espectively collect the patient’s serum of burns after 1, 3, 7, 14, 21 days, using the method of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serum IL-8, and compare with the 45 cases of healthy blood serum. Results: (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IL-8 in I and II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1) after burn 1, 3, 7 days. The level of IL-8 in I group was declined gradually after burn 14, 21 days, while II group patients IL-8 values still remain high at 14, 21 days, there was differenc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3) With the change of burn patients, the level of IL-8 has different trend. Conclusions: The value of IL-8 in burn patients is obviously increas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ease classification, monitoring the value of IL-8 change can help to judge the severity of the burn condition, to guide the treatment of burns and to evaluate the burn the outcome. Keywords Burn, Inflammatory Factor, IL-8, Evaluating Burn Condition *通讯作者。

Crohn病唾液中炎症因子的研究

Crohn病唾液中炎症因子的研究 目的:分析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与活动期CD患者相关性,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检测指标。 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年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其中48例为活动期CD组患者和42例非活动期CD组患者,并选择45例正常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CRP检测,采用R&D SYSTEMS检测唾液中IL-1β、IL-6和TNF-α浓度,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活动期CD组与缓解期CD组患者的BMI、RBC 和Hb减低,而WBC、CRP和PLT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CD组和缓解期CD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CD组患者IL-1β(282.3±52.1)pg/mL;IL-6(13.1±4.3)pg/mL;TNF-α(32.9±8.6)pg/mL。缓解期CD组患者IL-1β(192.1±42.1)pg/mL;IL-6(7.1±3.1)pg/mL;TNF-α(10.3±6.2)pg/mL;正常对照组IL-1β(180.0±37.1)pg/mL; IL-6(6.2±1.2)pg/mL;TNF-α(8.6±2.9)pg/mL。活动期CD组患者唾液中IL-1β,IL-6和TNF-α比缓解期CD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缓解期CD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CD组患者口腔特异性损害与血红蛋白、血小板、CRP、BMI相关,唾液IL-6和TNF-α与特异性口腔损伤有关,这些炎症因子可作为活动期CD患者的检测指标。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肠道全层的慢性肉芽肿炎症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体重下降和其他肠外表现,并可累及口腔,如口疮、溃疡、舌炎,且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1-2]。由于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因此其早期诊断率非常低。虽然目前有许多检测手段,但均不能很好地解决克罗恩病的诊断问题。由此可见,寻找对克罗恩病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口腔唾液的检测逐渐增高,由于口腔唾液检测简单易行,为非侵入性,特别适用于儿童,并且能反映口腔和胃肠道的分泌功能,因此应用于CD[3-4]。研究发现在炎症性疾病里,唾液中许多细胞因子会升高,如IL-6,可能是口腔也参与了整个胃肠道的炎症反应[5]。本文研究了CD患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并探索了CD的活动性和口腔损伤的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1-2013年90例CD患者,同时选取45例非CD患者作为对照组。CD的诊断符合临床、放射、内镜和组织学标准。根据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index,CDAI)将CD分为活动期和缓解

嗜酸粒细胞增多表型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初探

嗜酸粒细胞增多表型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初探 发表时间:2017-06-28T15:18:17.4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作者:李佐霖洪旭初 [导读] 探索嗜酸粒细胞增多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特征,为COPD分型提供依据。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 350004 摘要:目的探索嗜酸粒细胞增多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特征,为COPD分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福建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的患者,将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3%的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组(增多组),<3%的为非嗜酸粒细胞增多组(非增多组),收集两组的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肺功能(FEV1、FVC、FEV1占预计值%、FEV1/FVC%)、FeNO水平、生活质量评分(CAT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56例COPD稳定期患者,增多组血Eos%高于非增多组,增多组FEV1、FVC、FEV1占预计值%、FEV1/FVC%、FeNO水平高于非增多组,CAT评分低于非增多组。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表型的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优于非增多的COPD患者。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嗜酸粒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表现为不同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COPD表型的识别有利于个体化治疗。本文初步探讨Eos 增多型的COPD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特征,为COPD分型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福建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等于40岁;(2)符合GLOD2015诊断标准[4](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即明确存在持续气流受限,除外其他疾病后可确诊慢阻肺);(3)过去的4周临床稳定(患者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排除标准:(1)过去4周内有急性加重;(2)过去4周内有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3)有哮喘病史、过敏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4)伴有原发性肺血管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5)患者有任何的精神或生理的障碍以致无法完成肺功能试验;(6)对诱导痰不能耐受或产生不良反应者。 1.2 方法 进入该研究的对象的基线资料将被收集,包括年龄、性别、BMI、吸烟史等,对研究对象进行诱导痰检测,将诱导痰Eos≥3%分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组,<3%为非嗜酸粒细胞增多组,收集两组的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FeNO水平,肺功能(FEV1、FVC、FEV1占预计值%、FEV1/FVC%),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并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X±SD),非正态分布表示为M(IQR),计数资料表示为n(n%)。正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共纳入56例COPD稳定期患者,增多组血Eos%高于非增多组,增多组FEV1、FVC、FEV1占预计值%、FEV1/FVC%、FeNO水平高于非增多组,CAT评分低于非增多组。 增多组的血Eos%、FEV1、FVC、FEV1占预计值%、FEV1/FVC%、FeNO均大于非增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多组CAT评分均低于非增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参与这种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以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8+T细胞为主。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部分COPD患者表现为嗜酸性气道炎症,且该表型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较好,但对该表型的临床特征研究较少。 嗜酸粒细胞能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颗粒蛋白,破坏气道结构,增加氧化应激,引起气道高反应。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是直接反应嗜酸性气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正常人痰Eos<1.1%,痰Eos≥3%为能够反应哮喘和COPD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的截断值。本研究中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有26.7%诱导痰表现Eos增多,与文献报道的10-40%相似。 FeNO是一种反应气道嗜酸性细胞炎症的检测手段,常常应用于哮喘病人。研究认为,与痰Eos正常的COPD患者相比,痰Eos增高的COPD患者的FeNO水平显著增高,且FeNO与痰Eos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5和0.32,FeNO分别以23.5ppb和24ppb为截断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本试验发现增多组FeNO明显高于非增多组,与文献报道相似,因此FeNO对Eos型COPD患者的诊断、监测炎症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嗜酸粒细胞是预测激素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以Eos指导急性加重期口服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Pascoe S等人发现COPD患者经ICS治疗后,血Eos≥2%组的急性加重减少率明显高于Eos<2%组(29%vs10%),且基线水平Eos为2-4%、4-6%、≥6%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减少率分别为24%、32%、42%。此外,Eos增多患者经ICS长期治疗后FEV1下降速率较非增多的慢,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目前研究认为全身和吸入激素治疗对COPD的嗜酸性气道炎症的影响不同,全身性激素治疗后气道嗜酸性炎症明显减少,而吸入治疗对气道炎症相对不敏感,可能为吸入激素在远端小气道的作用量小,而全身性激素不仅对小气道可能产生效果,还可以抑制骨髓产生嗜酸粒细胞。因此,Eos可作为COPD患者应用激素治疗的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嗜酸粒细胞增多表型的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优于非增多的COPD患者。虽然Eos增多型的COPD患者逐渐被认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