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

骑士制度是一种全欧洲的机制,它起源于法国南部,然后到了北部,通过弗兰德、勃艮第传到了德意志帝国西部,它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在1100年到1250年间1,而骑士则为骑士制度中的主角,他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武士,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本文主要论述骑士的教育及对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变化进行思考。

一、学术史回顾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一本关于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专着,很多都是对整个西方的教育史进行论述的时候略微涉及骑士教育的内容。在中国方面有曹孚编的《外国教育史》、罗炳之的《外国教育史》、袁桂林的《外国教育史》、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等合编的《外国教育史简明教程》和谢觉一的《简明外国教育史》,都是通论整个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过程,其中对于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只是略略带过,并且多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进行评价,抨击过多。外国方面的着作最着名的有美国格莱夫斯所着的《中世教育史》,书中通过对中世纪各阶段教育进行回顾来反斥“黑暗时代”这个称呼的不公评价,认为近代各种革新的觉悟运动事实上导源于中世纪。

从对骑士研究方面来看,目前国内的研究相当不足,仅有倪1(德国)汉斯-维尔纳·格茨着、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第178页。

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和《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两本专着。其余涉及这方面的都是一些关于贵族的研究,如阎照祥先生的《英国贵族史》,书中也有论及了英国的骑士制度,对骑士的册封和教育的内容。此外,朱孝远先生的《欧洲贵族史》、《近代欧洲的兴起》等书籍也有一些对于骑士教育的论述。在论文方面,有罗辉的《论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方式》、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培养和教育》、王德林的《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等文章。国外关于骑士的研究,着作颇丰,法国学者乔治·杜比(GeorgesDuby)对骑士多有研究,着有《骑士社会》(TheChivalrousSociety)和《骑士、贵妇、僧侣》(TheKnight;theLady;thePriest)。弗朗斯·吉尔斯(FrancesGies)所着《历史上的骑士》(TheKnightinSociety)是一部以社会史角度对骑士进行论述的作品,该书考查了中世纪骑士的发展,内容涉及骑士阶层的产生、上升和衰落,它从研究个案入手,全面评述了骑士对历史的影响。曼莱斯·基恩(MauriceKeen)所着《骑士制度》(Chivalry)对骑士制度的起源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对十字军东征、骑士册封仪式、比武大会的兴起、贵族的概念、世俗骑士团、纹章学和纹章官、骑士的历史神话都作了详细论述。彼得·科斯(PeterCoss)所着《领主、骑士和领地》(Lordship,KnighthoodandLocality)主要研究1180—1280年英国社会的演进,详细分析考文垂的领地,集中论述贵族的本质,分析了骑士、自由佃农和地方行政官员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三个阶层的相互关

系。2尽管这些都不是骑士教育的专着,但都或多或少涉及了骑士教育的内容并且有作者自我的理解。

二、背景

说起中世纪,不得不提的一个词就是“基督教”。在教育的征程上,更到处是他忙碌的身影。在那个世风衰颓、道德败坏的时代,一群修行者挺身而出,摆脱人世间的诱惑,侍奉上帝,追求清幽独居的生活。他们秉承严格的法规,注重对古籍的抄写、研究与保存,一时之间,他们所生活的道院成了古代学问的贮藏所。时移世易,及后他们中的一群人难免在道德上和生活上产生堕落腐化,在点点滴滴中仇视古代经典的色彩一直为人文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所诟病,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如果当初这群被批判者放弃了努力,古希腊罗马遗产又如何在他们生活的时代重塑辉煌。马克思主义思想下的观点也强烈责难中世纪早期的学校完全被教会所控制,以及为僧侣阶级服务的本质,但除却教会,那时又有谁能肩负如此的重担呢?过分肯定与过分否定都是一种偏激的态度,正确的选择应该在两者之间。

往后日耳曼人到来,或多或少都受到早期的修行主义者的感染,查理曼大帝对教育的重视即为一例,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并不在此,虽然法兰克王国初步站稳了脚跟,但面对教权的强大,他们不得不与教会合作,对教会的重视就表现在对教育的重视上,而当时的教会自身也为了扩大影响力而倡导教育事业。因此

2参考罗辉,《论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方式》,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以说,无论王权还是教权,在那时候都非常重视教育,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都立足在宗教上面,三方关系密切。

查理曼死后,加洛林帝国便陷于内战不已,王室衰微,在战乱频繁、贸易中断的情形下,自由民得不到王权的有效保护,他们被迫依附于当地的强大领主以求在混乱时日得以生存。而地主对于他们的佃户,则有一种统治权。这些封建采邑由少而多,中央政府权威被排挤出地方的政治领域,各自为政,逐渐形成一种制度,直至中世纪末,才归消亡。因此,中世纪领主与领主之间、领主与附庸之间发生争执的事例是屡见不鲜,很多事情最后无法解决,只能诉诸武力,贵族子弟便需要从小就要接受格斗技巧和马术的训练来保卫本地的安全。一系列的社会环境和道德风尚塑造了骑士,它既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同时也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教育便显得格外重要。

三、骑士的教育制度

骑士教育分三个阶段进行,男童在7、8岁以前在家中接受教育,主要进行宗教精神熏陶和健壮体格的训练。7、8岁以后被送往高一级的封建领主家庭里当侍童,除了完成各项役务,还要学习上流社会的应酬答对,交往礼节。从14、15岁到21岁,长大的男童便要跟随领主当侍从,学习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打猎、投枪、击剑、游泳、弈棋和咏诗),有时候甚至要跟随随从出征。到了21岁,举行授称仪式,授予骑士称号,佩以长剑或其他武器,成为一名正式的骑士。一般的女孩子是不接受学校教

育,只有上层阶级的女孩才会送到修道院去学习。在中世纪最末时期,女修道院中出现了一种为教育封建主阶层家庭出身的女子而设的女子寄宿学校。

总的来说,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可分为三类:精神教育、军事教育和文化教育,下面一一细说。

1、精神教育

小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大事是接受洗礼,在给孩子洗礼时,家长已为孩子选定了教父和教母,洗礼仪式标志着这个孩子已成为基督教徒。因为中世纪的骑士准则规定,骑士首先必须是基督教徒,非基督教徒不能被接纳为骑士,当时的人们认为没有经过洗礼的人不会怀有一颗纯净的心,没有基督教信仰的人不能履行骑士义务,因而信仰上帝是成为一名骑士的前提。他们认为“唯有神才能足以信任,才能心安理得”3。

他们的宗教教育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小时候会经常随父母去教堂,长大后他们也逐渐自觉地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履行宗教义务。人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日后成为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人,经常告诫孩子不要屈服于别人的侮辱,一些英雄人物,如奥列维、亚历山大、凯撒、亚瑟王、查理大帝等人的事迹和精神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此外,骑士在小的时候,父母便教育他们不要过分吝惜钱财,对那些穷困潦倒并且善良的人应予以接济,劝导孩子慷慨、大度、广施恩泽。

3木材尚三郎原着《骑士》,《世界文明史6基督教文明》,世界风物志联合编译小组,地球出版社,1978,

第143页。

此外,诚实与忠诚在中世纪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封建君主所应尽的各种封建义务,只要不违背神的法规,即使与自己的利益在本质上互相冲突,也应该一概遵循”4。封建主会利用各种方式培养骑士的这种遵循。

中世纪广泛流传的许多历史英雄的故事,如《罗兰之歌》(SongofRoland)、《贝奥武甫》(Beowulf)和《尼贝龙根之歌》(SongoftheNibelungen)等等,尽管经过浓厚抒情和重点渲染,但是却被人们看成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封建主经常以此来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十一世纪诺曼底公爵威廉远征英国,在哈斯丁战场上就命令将士们高唱《罗兰之歌》来激发法兰西人的忠君报国、奋勇杀敌的斗志。5在侍从阶段,他们任务主要有酒膳供应、餐桌服务、起居侍候、传带书信、备马枱枪等琐碎的事情,这些工作都极为繁杂,但是领主正是希望他们通过日常服务的过程锻炼意志,培养忠心。此外,他们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大型的封建仪式,主要有“效忠式”(Homage)和“骑士授予礼”(Accolade),“效忠式”是在领主与封臣正式确立主从关系时举行,“骑士授予礼”更是准骑士们亲身参与的,这些神圣庄严、气势恢宏的仪式使他们受到强烈的精神感染,更激发他们的忠心。

2、军事教育

(1)侍童前训练

在成为侍童之前,贵族子弟一直由母亲或保姆以及家庭中的

4同上。

5王德林,《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河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妇女们照顾和陪伴。这期间的教育主要是保证孩子身体不受伤害并抚养得体格健壮。孩子们的游戏和体育活动有玩毽球、皮球、跷跷板、踩高跷、户外奔跑、打闹、翻跟头等等。只要孩子愿意,父辈们还把他们放在马背上,让他们熟悉骑在马上的感觉。此外,孩子们也玩掷骰子、象棋等游戏。

(2)侍童时期训练

到7、8岁以后,这段时间的儿童被称为“侍童”(Page),由于年龄较小,接受各种军事训练要循序渐进。中世纪贵族家男孩子从7岁开始要接受击剑、狩猎、骑术等方面的训练。学习击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附近没有剑术高明的人,孩子要被送到其他地方接受训练。开始的时候木剑的刃是钝的,逐渐才变得锋利,这时练习击剑就慢慢危险起来,俩人对击时刺伤甚至刺死对方之事时有发生。由于年轻气盛,相互练习对击时,斗气发怒故意刺伤或刺死对方之事也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侍童们也要学习如何使用长矛、棍棒、弓箭等各种武器,还要掌握如何用盾牌保护自己并攻击对方。另外,他们每天都要学习骑术,熟悉骑在快速奔跑的马背上操纵武器、进攻敌人的技艺。

狩猎也是一个重要的训练部分,受训的侍童们需要配备适合自己身高和力量的弓箭,在过程中培养自身的作战智谋和胆量。中世纪的贵族们大多宠爱猎狗和猎鹰,常把拥有一只优秀的猎狗或猎鹰作为炫耀的资本,因而训练和使用猎鹰、猎狗是侍童们平时和狩猎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3)侍从阶段训练

14、15岁的儿童,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侍从,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培养侍从的军事征战能力。他们首先要学习战马的甄别和驾驭,以及学习多种防御武器和进攻武器的使用。其次,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城堡内的一切建筑,了解各种攻防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通晓城堡的军事功能,并且要学习基本的战略战术。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侍从也需要参加到作战中,他们往往经验不足,武器和装备也较差,有的甚至连头盔、铠甲和马匹都没有,只使用长矛作战,因此在战场上很容易死伤。但是比武不受资历限制,一些等级较低的侍从参加比武,有时却能够凯旋而归,正因为此,他们会受到特殊的待遇,往往是提前被提升为骑士。

3、文化教育

在接受精神、军事教育的同时,骑士们也学习一些文化知识。贵族子弟通常都配有老师教授文化知识,当时的教师大多是神职人员,往往是许多贵族子弟听一位老师讲课。他们往往不系统地学些算术、音乐、几何、天文、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的知识,他们大多对此没太大兴趣,所学的知识非常简单、粗略。上课形式通常是学生们坐在老师的周围,用铁笔在蜡板上练习写字。他们除学习本国文字的阅读和书写外,有的也学习拉丁文和其他国家的语言,有些甚至人能通晓欧洲十几个国家的语言。欧洲很多

国家的贵族子弟大都要学习法语,在德国,上层贵族们,如公爵、伯爵等通常聘请法国教师来教他们的子女学习法语;在英国,贵族们也是以能说法语为荣。6

不要以为骑士们是上层阶级,都会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其实在十二世纪之前,读写技能的培训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史料证明,甚至站在封建阶级顶峰的封建领主,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识字的。例如查理大帝是成年后才学习读书识字的,而关于国王奥托一世有史料说:“他的天才是惊人的,因为他目不识丁,在他夫人爱妃爱迪泰死后竟有这样大的成就,能读懂正本正本的书籍”。中世纪某些骑士文件的下方,有这种惹人注目的署名:“(某名)因系骑士之子而不识字,签名者为牧师(某某)”。7可见文化方面虽有涉及,但肯定并非骑士教育的重点。

四、结语

骑士地位在十四世纪有衰颓之势,其诸多以往有益的知识、陶冶,皆被忽略,不重内部的修养,而崇尚外部的装饰,这便是自身衰落的原因,过去往往以此来表达骑士的堕落。当然,在这个阶段,变是确定的,但是它除了衰落之外,伴随而来的又会不会以另外一种新面貌登上历史的舞台呢?

曾几何时,正是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和教育,为日后骑士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同时也推

6MarjorieRowling,LifeinMedievalTimes,TheBerkleyPublishingGroup,NewYork,1979,P.136-137,转引

自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培养和教育》,《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

7参考曹孚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第48、49页。

动了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在骑士演绎的广阔舞台上,十字军东征被标榜为骑士文化黄金时代的到来,十字军被认为是完美的骑士,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保护无助的朝圣者,被看成是骑士的最高天职。

然而,随着阿拉伯书籍渐为人所知,与犹太学者交往之道已开,希腊之科学由阿拉伯人介绍于西方诸国,西方人逐渐获得许多新观念。当初对教皇的信誓旦旦和效忠国王的动力在多次战争中消耗殆尽,骑士们已经厌倦了反复的拉锯。教会宣称的与伊斯兰教的战争必将以基督教的胜利结束,但实际的失败使之大失民心,连带那些封君封臣的条条框框都一一被打破,特别是征战过后,各种税赋收入继续注入王室的国库中,各国君主便非常成功地逐渐削弱罗马教廷的权力,并通过征税获得了新财富资源,同时,还以一种强有力的意识观念形态将他们各自的领土塑造成新的国家,根据这种观念,公民们应承担为王权服役和交纳金钱的义务,也可以说是“促进国家精神的文化之发展了”8。

骑士本身可谓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当初是它至死不渝地维护封建架构,对主子有着无限的热诚,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是他们率先引领社会潮流,唱响及后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先声,从骑士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也可见一斑。骑士阶层的反动,再加上城市商业的繁荣和教会权威逐渐下降等因素,可以说,中世纪本身早已孕育着变动种子,接踵而至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是一种

8【美】格莱夫斯着,吴康译,《中世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03页。

偶然。

参考书目:

1、【德】汉斯-维尔纳·格茨着、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

2、世界风物志联合编译小组,《世界文明史6基督教文明》,地球出版社,1978。

3、【德】约阿希姆·布姆克着,刘华新、何珊译,《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美】格莱夫斯着,吴康译,《中世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6、曹孚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阎照祥,《英国贵族史》,人民出版社,2000。

8、罗辉,《论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方式》,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培养和教育》,《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

10、王德林,《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河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 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第一节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教育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托马斯·阿奎那在教育和神学的关系中,把教育思想从属于神学之下,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 1.阿奎那的教育目的论

试论西方骑士传奇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11[1]

试论西方骑士传奇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 人文学院01中文1班—11号李云 【内容提要】:西方的骑士传奇与中国的武侠小说最早的土壤都是封建社会,忠君、护教、行侠的主题与之不可分,因此它们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多种原因,两者作品的内容又并不完全相同。本文试从思想内容上对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初微的探讨。 【关键词】:骑士传奇武侠小说相似性差异性 西方的骑士传奇和中国的武侠小说(这里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武侠小说)写的都是人,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两个文化中不同人物的情况,以此为基础来研究骑士传奇和武侠小说的不同之处。 对于中世纪骑士的传说,往往夸大着种种浪漫的遐想。这多半来自我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凭空想象︰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过着贵族一般富足的生活;战胜邪恶的魔法师和巨人,保护善良但是无知的农民,凭着贵妇人或者国王的名号行侠仗义。骑士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骑在马上的战士。以今天的标准,无外乎以下三重︰一、作为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 二、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三、一种个人的行为方式、荣誉观和道德准则。而中国的武侠小说描述的则是处于乱世或者压迫的集体,和骑士相比,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和身份极为不同,远不如骑士。 西方早期小说出现过骑士传奇的系统,中国则有武侠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便是。西方的骑士传奇同中国的武侠小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一是忠君,都宣扬忠君爱主的正统观念;二是护教,中国的武侠小说虽不如西方骑士传奇基督教色彩的浓厚,但道教神仙也是书中英雄的保护神。孔明、吴用都有“仙气”。如同上帝保护骑士,九天玄女娘娘也赠宋江三卷天书。西方的骑士为基督教而战,《三国》、《水浒》的英雄豪杰虽没有为道教而战,但也是道教的忠诚信徒。三是行侠,西方的骑士讲究“侠义”精神,后起的模仿者堂·吉诃德更是把这种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西方的骑士与中国的武侠都很有点江湖义气,园桌武士与亚瑟王大多生死与共,刘关张有“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四是虚构,西方中古英雄史诗还保存不少史实,发展到骑士传奇,虚构情节越来越多。《三国演义》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释写成,虚构部分仅占30%。后起的

对于中世纪骑士的传说

对于中世纪骑士的传说,往往夸大着种种浪漫的遐想。这多半来自我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凭空想象: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过着贵族一般富足的生活;战胜邪恶的魔法师和巨人,保护善良但是无知的农民,凭着贵妇人或者国王的名号行侠仗义。令唐·吉柯德颠倒沉迷的游侠小说,或普罗旺斯民谣歌手的即兴创作,充分解释了理想中骑士的行为规范。但是,即便是现代人,也无法时时遵从自己的良知;何况是靠武力说话的过去,骑士行事也常常偏离限定的轨道。 14、15世纪,欧洲各国军队的组织方式大同小异,国王下面是总管和元帅,他们的职权时而独立时而交叉。再下面是传令官Herald,担任副官、文书和参谋的角色,并且顾名思义的,常被派去对方营地下战书或要求停战,战后还要负责清点己方的伤亡,是个全能的职位。下面的作战部队以中队划分,由贵族或者骑士统带。一般来讲,骑士分成两个级别,一种叫Banneret,就称为骑士,这个名字来自于他们长方形的旗帜,是作战的主力。见习骑士称为Bachelor,即学徒兵,组成更小的队列跟在主力后面,他们需要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作战技巧。见习骑士的旗帜也是长方形的,但末端开叉成燕尾状。等他们有了相当的功绩后,可以向司令请求升级。于是传令官将之旗帜上的燕尾剪去,升级成骑士。 因此,很多教会的行为准则成为了骑士的准则,骑士 成为了上帝的战士。当时骑士的准则主要为以下几点:做一个虔诚的基督徒。12~13世纪后,虔诚成为首要准则,信仰基督教既是品质,也是资格,对骑士有了规定和约束。骑士的装备也代表着教义,剑是十字教的象征,盾代表着保护教会的职责,双刃剑则代表了正义的一面和杀敌。而且信仰上帝,骑士也必须有实际行动,为祈祷和忏悔罪行。必须成为保护教会的卫士,世俗国家是上帝在人间的房间,国王是房间的代表,骑士保护国王既为保护上帝,从而转化为保护教会的职责。 地位 骑士的属于贵族阶层,地位一般不定。比如王子必须是骑士才能继承王位。骑士是一个荣誉称号,象征着骑士的荣耀。 职能 一个男孩成为骑士要经过14年的艰苦训练。在这段期间,受训的男孩最初要跟随领主夫人担任侍童、学习礼仪,之后要学习“骑士七技”(游泳、投枪、击剑、骑术、狩猎、弈棋、诗歌),又要为领主或负责训练他的骑士工作。成为骑士后,他要遵行“骑士精神”,例如效忠国王或领主、保护教会和妇孺、锄强扶弱以及英勇作战等。 For the legendary medieval knight, tend to exaggerate the various romantic reverie. This is mostly from our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tatus quo and imagined: living in antique castle, live a prosperous life in general nobility; and the Giants defeated the evil magician, protect good but ignorant peasant, with a lady or a king's chivalric name. ? Don Quixote reversed so obsessed Ranger novels, or improvised Provencal troubadours, and fully explains the ideal knight's code of conduct. But even modern people can not always follow your conscience; not to mention the talking in the past by force, often deviate knight act defined track. 14th and 15th century European military organization similar, king Below are manifold and marshal their powers sometimes independently and sometimes cross. Here again is the role of the herald Herald, served as adjutant, instruments and staff, and as the name suggests, and are often sent to other camps under the gauntlet or request a truce, but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post-war inventory of friendly casualties, is a versatile post. The following combat troops to squadron divided by nobles or knights belt system. Generally speaking, the knight i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one called Banneret, called the Knight, the name comes from their rectangular banner, is the main battle. Trainee knight called Bachelor, namely apprentice soldiers, composed of smaller queue behind the main, they need to gain experience, have more combat skills. Trainee knight's banner is rectangular, but split into a dovetail-shaped ends. Etc. They have considerable merit, may request the upgrade to commander. Then the herald of a banner on the dovetail cut, upgrade to Knight. Thus, many churches became Code of Conduct guidelines Knight, Knight became a soldier of God. Knight was the main criterion for the following: Make a devout Christian. After 12 to 13 centuries, devout become the primary criterion, both the quality of the Christian faith, but also the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nstraints of the Knights had. Knight's equipment also represents the doctrine taught sword is a symbol of the cross, shield represents protection of church duties, double-edged sword represents the side of justice and the enemy. And faith in God, the Knights must also have practical action, prayer and penance for the offense. Must be the protection of the church guards, secular country in the world is God's room, the king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oom, both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king knight protection of God, which translates to protect the church's responsibility. Status Knight belongs to the aristocracy, the status of the general uncertainty. For example, the prince must be a knight in

浅析中世纪骑士文化下的爱情观

浅谈中世纪骑士文化下的爱情观 1.引言 在西方思想、文化乃至整个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中世纪被视为黑暗时代,是文化精神上的一个断裂,是对对古典文化和文学的破坏,同时基督教的文化专制尤其是禁欲主义使中世纪饱受了愚昧信仰指责之苦,20世纪以前这种观点一直是学者们所奉行的。在瑞士的布吉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英国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及英国约翰·西蒙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中都有关于这个观点的明确表示。那么在中世纪,真的是一个上帝至上的精神时代或者是一个文化的断裂?本文力图从中世纪特有的文化现象——骑士爱情入手,发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和人性意蕴,借助一些史料,考察其爱情观念形成的原因,近而确定这种爱情观念所体现的价值内涵及对以及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和西方社交礼仪的影响。 2.中世纪骑士爱情观的起源和特征 2.1中世纪骑士爱情观念的内涵 中世纪骑士的爱情观最早产生在公元十一世纪末,出现在以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为中心的地区,以普罗旺斯抒情诗为主要表现形式。这种爱情观的内涵表现在骑士对贵妇人的崇拜和追求,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骑士即便是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贵妇人成为美真善的象征,爱情成为骑士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切,成为骑士改造自己实现道德品质升华的力量源泉。但这种“典雅”的爱情只是一种形式,它并不是追求爱情的最终目的,骑士追求爱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世俗的欲望,其中当然就包括了两性之间的欲望,并且,通过获得爱情,提高自己的荣誉和地位。 2.2中世纪骑士爱情观念产生的原因 2.2.1基督教提倡的忠诚精神的影响 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了一种封君封臣的关系,各级封臣都必须恪守效忠的原则,尚武忠君之风逐渐在社会上蔓延开来。此时骑士表现出的三种美德首先就是武士的忠诚,然后是谦卑,对理想中女性的优雅。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为了保证封建社会的安定,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他要求骑士无条件的效忠封君,封建君臣有着一套独特的宣誓效忠仪式,这也是对教会宣誓效忠的模仿,12世纪的多数城堡大厅的墙壁上都写着这样的话“谁伤害其主人,即否认上帝”这种忠诚的观念自然也贯穿了骑士的爱情当中,骑士和贵族夫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种封建君臣关系,当一名骑士接受了贵夫人赠送

中世纪西欧骑士的典雅爱情

中世纪西欧骑士的典雅爱情 赵立行 于 伟 典雅爱情是反映中世纪骑士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研究骑士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约翰?赫伊津哈写道:“这个阶级(骑士阶级)的智识观念和道德观念都保存在Ars amandi (爱情艺术)中。没有哪个时代的文明理想和爱情理想融合到这种程度。”①国内对西欧骑士 制度的研究,大都从军事制度的角度入手,本文作为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个侧面,拟通过剖析典雅爱情的含义、起因及其影响,集中阐述中世纪的这一文化现象。 一、典雅爱情的内涵 从表面上看,典雅爱情应该是非常容易界定的一个概念,它是指11世纪末以后,在西欧中世纪兴起的一种爱情方式,爱情的主体双方主要是骑士和宫廷里的贵妇人。但是对典雅爱情的认识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纯粹是一种胡闹,或者是贵族们的一种消遣;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乔装打扮后的摩尼教异端邪说的阴魂在世。有些人把它看作人类历史上荒诞而平凡的一页;另一些人则把它视为一种污染社会风气,败坏婚姻生活的颓废道德观;还有 些人则认为它开创了现代人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生活”②。也有人认为典雅爱情是一种异乎 寻常的游戏,是脱离现实,昙花一现的情感,是一种打发闲暇的美丽的白日梦③。学者们之所以对典雅爱情这一主题这样重视,是因为它不但是一种爱情方式,而且成为对西方影响深刻的道德风尚和社会哲学。学者们之所以对它的认识如此不同,是因为它所宣扬的观念不但同当时所沿袭的爱情观和道德观念格格不入,就是现代人对此也难以合理地接受。 典雅爱情的发生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提供这种基础的乃是社会地位低下的男子和社会 地位高的女子之间的关系”④。这种不平等关系不只表现在恋爱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也表现 在恋爱过程中的不平等。作为产生爱情关系的男女双方,男子通常是地位比较低的普通骑士,他总是和粗鲁、鲁莽和谦卑联系在一起;而作为恋爱对方的女士一般出身高贵,举止文雅,声誉良好和值得尊敬,往往是大宫廷里高傲的女主人。就一般爱情意义而言,这种地位上的不般配使得爱情的产生非常困难,但这恰恰就是典雅爱情产生的首要条件之一。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①②③④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2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2页。 但娜希尔:《历史中的性》,光明日报社1989年版,第276页。 莫尔顿?亨特:《情爱自然史》,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页。 约翰?赫伊津哈:《中世纪的衰落》,中国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5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圣才电子书https://www.doczj.com/doc/6613014316.html, 第5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选择题 1.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 A.科学性 B.民主性 C.平等性 D.宗教性 【答案】D 2.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 A.等级性学校 B.贵族性学校 C.世俗性学校 D.民族性学校 【答案】C 3.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 )。 A.中学 B.主日学校 C.教区学校 D.耶稣会学校

【答案】C 4.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中,是全部学科的“王冠”()。A.科学 B.神学 C.哲学 D.数学 【答案】B 5.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的教育()。 A.世俗封建主 B.教会封建主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答案】A 6.下面大学中,属于典型的“先生大学”的是()。 A.萨莱诺大学 B.牛津大学 C.波隆那大学 D.巴黎大学 【答案】D

7.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 B.修道院从产生的时候就与以往基督教教会学校不同,不仅训练教会成员,也培养世俗子弟 C.修道院既是一种宗教机构,也是一种教育机构 D.修道院并不是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惟一形式 【答案】B 8.西欧世俗教育中的骑士教育,实质上是一种()。 A.贵族特权教育 B.特殊的家庭教育 C.私立学校教育 D.公立学校教育 【答案】B 9.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不包括()。 A.修道院学校 B.主教学校 C.教区学校 D.宫廷学校 【答案】D

【解析】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有:①修道院学校,学生一般十岁左右人学,学习期限大约为八年。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成为主要课程体系;②主教学校,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学校的条件较好,水平也比较整齐,但数量有限;③教区学校,是在堂区教士所在的村落,由教会举办的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宫廷学校是西欧中世纪时贵族子弟接受世俗教育的机构,通常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在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早期,宫廷学校为数不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教会学校大。 10.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 A.“七艺” B.“四艺” C.“三艺” D.“骑士七艺” 【答案】A 【解析】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以《圣经》为主的神学和“七艺”。在中世纪,无论是教会教育,还是世俗教育,都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内容。《圣经》、各种祈祷书以及赞美诗等,一直是不同类型学校的基本教材。神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科目,甚至于“七艺”等本身具有世俗性质的科目,也根据教义加以改造,或被用作神学教育的基础科目。“七艺”即文法,辩论、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1.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宫廷学校的教育方法是()。 A.诘问法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5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5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试述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答:(1)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 中世纪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等级性和世俗性的教育。中世纪前半期,教育机关被教会垄断,世俗教育被扼杀,学校附设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及为宗教服务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向群众宣传宗教,培养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僧侣教育与教民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信勿疑。学校管理奉行禁欲主义,以残酷的体罚压制学生。 由封建主控制的宫廷学校则招收皇亲贵族子弟,培养治术人才。9世纪末到12世纪,封建贵族重视骑士教育,以加强维护封建制度的武装力量。中世纪后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促成了12世纪城市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些学校仿照手工业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由师生共管,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封建社会的闭塞局面。 (2)中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 ①宗教性、神学性。这是中世纪教育思想最为根本的特征,这种特征又是由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义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现实所决定的; ②保守,发展缓慢。无论与以前的希腊罗马时期相比,还是与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纪都是一个教育思想相对贫乏和衰微的时期,因此发展较为缓慢; ③开放性,普遍性。受教育人群扩大,对教育的认识未分化。 (3)中世纪教育的意义 ①中世纪教育为西方文明发展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学校系统,教育思想首先强调德育,为后来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见解。

②提出了很多教学方面的合理的问题,如分班教学。 ③中世纪教育家跃然推崇经院哲学,试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偏偏为理性的发展打通了道路。 2.什么是教会学校?它在西欧中世纪社会中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 答:(1)教会学校的含义 教会学校是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当时进教会学校读书的一般是僧侣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贵族次子以下的子弟。教会学校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圣职人员和信徒,扩大教会势力,巩固封建统治; ②教学内容神学化。主要课程是神学和“七艺”,神学包括《圣经》、祈祷文教会的礼仪等;“七艺”是从古希腊教学内容演变而来的,经基督教改造,为神学服务; ③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烦琐。学校一开始用拉丁语进行教学,上课时教师口授,学生记、背。为了维护教会、神学的绝对权威,教会学校强迫学生盲目绝对服从《圣经》和教师,学校个别施教,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④教会学校的种类主要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教区学校,各自具有各自的特点。 (2)教会学校的地位 教会学校在西欧中世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以后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世纪时期,教会学校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承担着整个中世纪时期教育发展的功能,在教会统治欧洲时,世俗教育发展缓慢,其水平也低,无法实施比较系统的教育,其作用也得不到全面地发挥。教会学校作为一个比较系统的体制,承担着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作用,对人民的教化以及宗教思想的宣传起到重要的积极意义。 (3)教会学校的作用

中世纪西欧大事年表概述.doc

中世纪西欧大事年表 476,西罗马帝国衰亡 5-8世纪,诸蛮族王国建立 496,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7-9世纪,七国争雄 715-741,查理·马特//封君封臣制开始 约750,英雄史诗《贝奥武夫》 751,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开始 843,《凡尔登条约》签订//查理曼帝国解体,形成德、法、意871-899,英格兰阿尔弗烈德在位 962,日尔曼王奥托一世加冕称帝//神圣罗马帝国开始 1054,基督教会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11世纪,城市的兴起 11世纪中叶,罗马式艺术诞生 1066,诺曼征服 1066-1154,英国诺曼底王朝时期 1086,英国进行土地赋役调查//《末日审判书》基本形成 约1095,史诗《罗兰之歌》基本形成 1096-1099,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2世纪,哥特式艺术诞生 12世纪,大学的兴起约1167,牛津大学 1209,剑桥大学1154-1399,英国金雀花(或安茹)王朝时期 1154-1189,金雀花朝亨利二世在位

1180-1223,法国菲力普二世在位//王权逐渐加强1204,第四次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国1215,英国无地王约翰颁布《大宪章》 1229年,天主教会设立异端裁判所 1265,正式使用“巴黎大学” 1265,英国议会的开始 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1347-1350,黑死病肆虐欧洲 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开始 1356,德国皇帝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 1358,法国扎克雷起义 1381,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31,圣女贞德被处死 约1450,活字印刷发明 1455-1485,英国玫瑰战争 1461-1485,英国约克王朝时期 1485-1603,英国都铎王朝时期 1509-1547,亨利八世在位 1558-1603,伊丽莎白一世在位 1492,西班牙统一 1492,哥伦布航行发现美洲

骑士文化

骑士制度最早存在于意大利和德国。中世纪初期,意大利的城市受到日耳曼人的侵袭,为了安全,骑士的住宅都在山岗上筑起堡垒,有的四周还环绕着水道。这种建筑方式成为中世纪典型建筑--城堡--的起源。后来这种制度也被日耳曼人接受,骑士成为中世纪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骑士们为大封建主服务,在军事、狩猎和音乐等方面受到封建主的训练。这些大大小小的骑士成为十字军东征的主力,他们的战斗经历、远征中的奇遇、宗教意识以及他们的生活、功勋和普通人对远征的幻想,成为后来骑士传奇的主要来源。 在西方文学史上,传奇是指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一种长篇叙事诗,音译为“罗曼”,主要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爱情、游侠和冒险故事。 骑士传奇产生和发展于12~14世纪,这一时期是欧洲封建关系巩固和骑士制度的鼎盛时期。最早的骑士传奇就出现在11~12世纪法国的行吟诗人中,他们用诺曼语进行写作,使自己的作品更贴近生活和民众。这些骑士传奇取代了英雄史诗的地位,并承袭了英雄史诗中勇武和高贵的精神。与英雄史诗不同的是,骑士传奇塑造了富于个性特征的英雄--骑士,他们建立功勋不是为了氏族的利益或社会义务,而是为了个人的荣誉,或者为了给情人扬名。 骑士传奇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从内容上说,理想化的、典雅的爱情是骑士传奇必不可少的;从描写技巧上说,由于强调人物的个性化,因此刻划和描写人物的手段较为丰富;另外,骑士传奇还大多具有奇异的色彩、虚幻的情节和场面,在这方面受到了民间文学、东方文学、中欧和北欧基督教以前的神话的影响。由于骑士传奇较多地描写十字军东征,因此所涉及的地理范围非常广阔。 骑士传奇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古典传奇。这类传奇主要流行于12世纪,是根据古希腊罗马故事改写的。在这类传奇中,古代传说中的英雄被赋予中世纪骑士的特点。最著名的作品有勃诺阿-德-圣摩尔的《特洛伊传奇》(约1165年),朗贝尔和亚历山大合写的《亚历山大传奇》,佚名的《泰伯传奇》和《艾内亚斯传奇》等。 2、不列颠传奇。这类传奇主要描写古代凯尔特人传说中的国王亚瑟及其麾下的骑士们的爱情和冒险经历,因此又称“亚瑟王传奇”或“圆桌骑士传奇”,这是中世纪骑士传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3、拜占廷传奇。其内容主要与拜占廷的历史传说有关。 骑士传奇的篇幅一般长数千行,多用八音节诗体,它对当时用文字记录整理英雄史诗,以及散文和诗歌形式,尤其是亚历山大诗体,都发生了影响。 在骑士传奇鼎盛的13世纪,也出现滑稽风格的骑士传奇,对骑士风尚进行讽刺。到15世纪,骑士传奇已经衰落,被城市市民文学代替。但从16世纪起,随着印刷技术传入欧洲,骑士传奇开始印行,重新兴起。 基本情节是:某年圣诞节,亚瑟王在自己的宫廷里举行宴会。一位绿衣骑士前来向圆桌骑士挑战:有谁敢当场砍下他的头,并让他一年后回敬一斧。高文接受挑战,砍下了绿衣骑士的头。那具依然活着的躯体捡起头颅,回到绿色的教堂。一年以后,高文践约去寻找绿衣骑士,来到一座城堡。城堡女主人趁丈夫外出狩猎耍尽花招引诱高文;高文不为所动。最后高文在向导的陪同下离开城堡前往绿色教堂。绿衣骑士原来就是城堡的男主人,他举斧向高文进攻三次,前两次落空,第三次在他的脖子上划出轻伤。绿衣骑士向他解释:落空的两斧是对他两次不受女主人诱惑并如实交换所得之物的回报,第三斧则是对高文隐瞒女主人送他腰带的惩罚。高文辞别绿衣骑士返回亚瑟王的宫廷,将自己的历险告诉众人,骑士们一致认为他为圆桌骑士争了光。那根女主人送他的腰带成了纯洁的道德的象征。

中世纪骑士介绍

骑士: 1、骑士简介(before we go any farther) 对于中世纪骑士的传说The tale of the medieval knight : 1. 夸大着种种浪漫的遐想 exaggerate the variety of romantic daydream. 2. 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过着贵族一般富足的生活; living in antique castle, lived a noble general rich life, 3. 战胜邪恶的魔法师和巨人,保护善良但是无知的农民 Defeat evil wizard and giant, protect kind but ignorance of farmers. (这多半来自我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凭空想象 It mainly comes from our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content and imaginary) 2、骑士成长历程Knight growth process——幼年、青年、中年、受封Rise a knight 0——7——14——21 出生于中古时代欧洲的贵族家庭Born in medieval European noble family(nobility、Noble origin、blue blood、high blood)----7岁离开住处贵族家族,开始学习成为骑士的必备知识Seven years later, really step knight's path .Start learning become knights knowledge necessary ----14岁起担任贵族的贴身随从(squire)侍从(squire)来源于法语的ecuyer,意思是shield-bearer(搬运盾牌的人),各种宗教知识和礼仪Various religious knowledge and etiquette ----直到21岁长大成人Until 21 years old become an adults. Special ceremony---- Dubbing: bath and prayers+ sealing ceremony Before the ceremony, Purify themselves, then wear white clothes and red robe. White said their clean, red said they were ready to fight for the honor.----One day does not eat, with a sword in the shield praying to god, pray before includes ask god to forgive their guilt----the master flat his sword, and press the right shoulder in squire,use sword back lightly touch its shoulder three times, and gave him his blessing. So then complete by sealing ceremony, squire officially become knights. 3、骑士比赛、精神Knight competitions, spirit In the middle ages, knight should combat for lords and king,some days they still need to participate in some competitive activities. These competitive activity has a unique name and rules: Sword----long spear----joust----tournament champion 骑士的八大精神:Knight's eight spirits 谦卑humility、荣誉honors、英勇brave、牺牲sacrifice、怜悯mercy、灵性spirituality、诚实honest、公正fair 骑士宣言:Knight declaration I will be brave against the strong. ——我将勇敢地面对强敌 I will fight all who do wrong. ——我将毫无保留地对抗罪人 I will fight for those who cannot fight. ——我将为不能战斗者而战 I will help those who call me for help. ——我将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 I will harm no woman. ——我将不伤害妇孺 I will help my brother knight. ——我将帮助我的骑士兄弟 I will be true to my friends. ——我将忠实地对待朋友

试述西欧中世纪骑士精神内涵及其影响最终版

试述西欧中世纪骑士精神内涵及其影响"如果上帝也有灵魂, 它在自己的时代里也是一个异常勇敢的骑士。”—傅花萨, 法国历史学家。中世纪时的欧洲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 他们以服骑兵军役为条件, 获得国王或大领主的封地。他们是参加镇压农民起义, 或掠夺战争中级别最高的战斗人员,是以马代步驰骋于沙场的贵族。他们, 就是骑士阶层。 一、骑士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欧洲骑士制度源于中世纪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国, 后来逐渐推行到欧洲各国。但是完整的骑士制度到公元11世纪左右才形成。之后罗马天主教和统治者发动的十字军东征,把骑士阶层推向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战士的骁勇和基督教的神圣信仰开始结合,使骑士具备了一个新的身份:基督的卫士。 披上天主光辉的骑士成为深受崇拜与尊敬的人物。他们忠诚于统治者和基督,在基督教的教义感召下乐于救助鳏寡老幼。这样,骑士脱离了蛮族和异教的背景,而被整合于基督教文化的社会结构中。 二骑士精神的实质 骑士精神是一种贵族文化精神,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同时它也积淀了欧洲远古民族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严格规范了骑士的思想和行为。其精神实质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方面:信仰基督而又忠于领主;勇敢无畏而又诚实守信;尚武好战而又不失风度;尊崇女性而又追求爱情;行侠仗义且荣誉至上。 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信仰的时代,人们虔诚地信仰基督教,到处都弥漫着宗教的气息。骑士是社会中的一员,自然也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基督教教义对骑士思想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忠于领主。领主给予骑士领地,骑士回报领主忠诚。这样,领主与骑士之间才能保持长久的关系,维护共同的利益。 骑士的另一种身份就是军人,在中世纪的欧洲,勇敢不仅是骑士们的日常行为准则,更是一种深入灵魂的精神。勇敢是骑士荣誉感和高尚品格的集中体现,也是骑士精神的核心内容。骑士在十字军东征是所表现出的勇敢无畏令后人敬仰。因此,如果对某个骑士的勇敢进行怀疑,无疑是对其人格的最大诋毁和侮辱。 骑士是尚武好战的,驰骋战场不仅是其必须履行的军事封建义务, 而且也是其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因此中世纪的骑士既是军事艺术的体现者, 又是军事战略战术的谋划策动者。从古老的骑士文学中,人们就能感受到骑士对战争的狂热。但是骑士在尚武好战的同时又不

论中世纪骑士文化

论中世纪骑士文化 【摘要】应课程要求与学生自身对西方文化的渴求放眼世界,学生粗略的解读一下中世纪骑士精神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段历史的出现、发展、高潮直 至衰落,都应该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中世纪骑士 的诞生和骑士制度的升华都对那时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 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在西 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时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 的作用。因此中世纪的骑士和骑士精神是深厚的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中叙述骑士精神的形成、实质、发展与影响,来更好的学习了解。 【关键词】骑士骑士精神实质发展影响 一、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形成 中世纪西欧的骑士精神是西欧骑士制度的组成部分,要考究骑士精神的形成,我们可以先探索骑士制度的形成及原因。 骑士是拥有雄厚经济及军事实力的中小地主阶级,他们充当着保卫贵族守护城堡的重责,是在采邑制盛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我国著名学者倪世光认为,骑士是在中世纪时期具有精良的装备的重装并且通过了集团的准入仪式的军人。首先,骑士是西欧中世纪军人中装备最精良、装备价格最昂贵的骑兵。这种骑士具有独特和规范的作战方式,从而使骑士的装备大体相同。中世纪骑士的作战方式是全副武装、有组织地骑马冲击敌阵, 因为这样,所以骑士需要具有大致相同的军事装备, 即重装。查理大帝规定骑士最基本的装备包括::战马、铠甲、头盔、盾牌、长矛、长剑、短剑等。 其次,因为骑士是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人,所以从装备上即可以看出骑士的身份,他是一名军人。军人的装备异常昂贵必须要有经济力量的支持, 这种支持只要表现在领主的采邑,和领主的豢养等方面。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作后盾, 是很难办到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多数骑士是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军人装备昂

骑士教育 讲义

骑士教育讲义 赵康 一、引言 在世界教育史上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中世纪的西欧,通常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封建领主那里充当侍从,并接受旨在训练勇猛、果敢、忠诚的骑士的以“七技”为核心的三个阶段的教育,整个过程熔宗教性、效忠性、军事性与文明性于一炉,它形式特殊,可以称之为家庭教育,也可以称之为武夫教育,但不管怎样在它前后延宕的几个世纪里产生过显著的效果,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并一直深深影响着之后的西欧社会。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教育呢?没错,它就是骑士教育。 以上我们对其进行了简短的引述,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而全面地介绍骑士教育。 二、相关背景 要了解骑士教育,务必要先弄清两个概念,即骑士与骑士制度。 骑士最初是以重装骑兵的姿态出现在中世纪西欧世界的,而重装骑兵开始显露头角,始自4世纪的日耳曼

人入侵。在日耳曼人的世界中,哥特人及部分伦巴底人堪称精湛的骑手。378年,哥特人的骑兵在亚德里亚堡手持长矛和长剑,突然出现在罗马军队的侧翼,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这种备有装甲的骑兵的出现为古罗马军团的霸权敲响了丧钟。于是,骑兵,尤其是重装骑兵开始成为野外战场上决定性的力量,为骑士及骑士制度的出现与确立铸造了坚强的形象外壳。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士的出现要晚300多年。 公元 715年,查理·马特在内忧外患中登上了握有法兰克王国实权的宫相宝座。为了力挽狂澜,查理·马特令中小贵族和富裕农民组成骑兵以取代步兵,为配合扩建骑兵的需要,他开始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军事采邑制,即改变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制度,换以骑兵服役为条件将土地作为采邑加以分封。这样,双方以土地为基础、以骑兵服役为纽带确定了各自的位置,维系了相互的关系,服役者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力量,而且获得了政治上、法律上的力量,而统治阶级则获得了其地位与权力的保卫者。 这时,不但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士,而且诞生了骨架坚挺的骑士制度。 之后,军事采邑制经查理曼大帝的大力推行,使骑士与土地结合更加紧密,骑士制度亦最终在西欧确立。

中世纪骑士教育

中世纪骑士教育 骑士制度是一种全欧洲的机制,它起源于法国南部,然后到了北部,通过弗兰德、勃艮第传到了德意志帝国西部,它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在1100年到1250年间1,而骑士则为骑士制度中的主角,他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武士,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本文主要论述骑士的教育及对欧洲封建制度内部变化进行思考。 一、学术史回顾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一本关于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专着,很多都是对整个西方的教育史进行论述的时候略微涉及骑士教育的内容。在中国方面有曹孚编的《外国教育史》、罗炳之的《外国教育史》、袁桂林的《外国教育史》、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等合编的《外国教育史简明教程》和谢觉一的《简明外国教育史》,都是通论整个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教育过程,其中对于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只是略略带过,并且多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进行评价,抨击过多。外国方面的着作最着名的有美国格莱夫斯所着的《中世教育史》,书中通过对中世纪各阶段教育进行回顾来反斥“黑暗时代”这个称呼的不公评价,认为近代各种革新的觉悟运动事实上导源于中世纪。 从对骑士研究方面来看,目前国内的研究相当不足,仅有倪1(德国)汉斯-维尔纳·格茨着、王亚平译,《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第178页。

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和《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两本专着。其余涉及这方面的都是一些关于贵族的研究,如阎照祥先生的《英国贵族史》,书中也有论及了英国的骑士制度,对骑士的册封和教育的内容。此外,朱孝远先生的《欧洲贵族史》、《近代欧洲的兴起》等书籍也有一些对于骑士教育的论述。在论文方面,有罗辉的《论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方式》、倪世光的《西欧中世纪骑士的培养和教育》、王德林的《试论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等文章。国外关于骑士的研究,着作颇丰,法国学者乔治·杜比(GeorgesDuby)对骑士多有研究,着有《骑士社会》(TheChivalrousSociety)和《骑士、贵妇、僧侣》(TheKnight;theLady;thePriest)。弗朗斯·吉尔斯(FrancesGies)所着《历史上的骑士》(TheKnightinSociety)是一部以社会史角度对骑士进行论述的作品,该书考查了中世纪骑士的发展,内容涉及骑士阶层的产生、上升和衰落,它从研究个案入手,全面评述了骑士对历史的影响。曼莱斯·基恩(MauriceKeen)所着《骑士制度》(Chivalry)对骑士制度的起源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对十字军东征、骑士册封仪式、比武大会的兴起、贵族的概念、世俗骑士团、纹章学和纹章官、骑士的历史神话都作了详细论述。彼得·科斯(PeterCoss)所着《领主、骑士和领地》(Lordship,KnighthoodandLocality)主要研究1180—1280年英国社会的演进,详细分析考文垂的领地,集中论述贵族的本质,分析了骑士、自由佃农和地方行政官员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三个阶层的相互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