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 麻黄中麻黄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四 麻黄中麻黄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四麻黄中麻黄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麻黄是一种常用中药,为我国特产的药材之一。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cl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ssetina Bunge)和中草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er)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汗、解表、镇咳、平喘等作用。它的主要成份是生物碱,在草麻黄中的含量为1.3%以上,木贼麻黄中则达1.75%,这些生物碱已知的有六种以上,主要为:(-)麻黄碱(L-ephedrine)一般占总碱60%以上,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phedrine)和少量甲基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等。它们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

一、麻黄中已知主要成份的理化性质

1.(-)麻黄碱:为无色蜡状固体或晶形固体,也可能是颗粒。无臭,常含半分子结晶水,熔点40℃。易溶于水(1∶20)或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苯或甲苯。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而不分解。其水溶液呈强碱性(pkb4.42),能与无机酸或酸性较强的有机酸结合成盐,这些盐大多易溶于水(草酸盐难溶于冷水),要溶于乙醇,但几不溶于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2.(+)伪麻黄碱:由乙醚结晶出来的为长斜方形晶体,易溶于乙醇、乙醚、苯或甲苯等有机溶剂,而难溶于水。碱性较(-)麻黄碱略强(pkb4.26),可应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将两者分离。(+)伪麻黄碱的盐类均易溶手水,但其盐酸盐能溶于丙酮或氯仿,草酸盐易溶于冷水,而与盐酸(-)麻黄碱不同.

二、目的要求

1.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类溶剂提取和分离方法。

2.熟悉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纯化处理水溶性生物碱的操作技术。

3.了解麻黄碱的性质和检识方法。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利用麻黄生物碱的盐酸盐可溶于水的性质,而采用稀盐酸水溶液为提取溶剂,对麻黄草进行蒸煮或浸渍,提取液经碱化后转化为游离麻黄碱,可为氯仿所萃取。麻黄碱的氯仿溶液又可为稀盐酸转溶成盐,于此盐酸麻黄碱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乙醚,则可降低盐酸麻黄碱的水中溶解度而析出结晶。

所得盐酸盐结晶系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混合物,再利用盐酸伪麻黄碱可溶于氯仿的特性,用氯仿转溶此混合物,即可使之与盐酸麻典碱相分离。

此外,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去处理麻黄的酸水提取液,可以得到较纯的麻黄生物碱。

四、实验器材

麻黄(选择实验用材,通常以山西产较好)、0.5%盐酸水溶液、广泛PH试纸、乙醚、95%乙醇、甲醇、氨水、茚三酮试剂、硅胶-CMC层析板、1%盐酸麻黄碱标准品的醇溶液、离子交换树脂、1000ml烧杯、电热套(1000ml)、1000ml圆底烧瓶、冷凝管、抽滤瓶、布氏漏斗、圆形滤纸、树脂柱、层析缸、循环水泵、旋转蒸发器、索氏提取器、大张滤纸、电吹风

五、实验内容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称取麻黄粗粉100g,先后以12倍量、10倍量0.5%盐酸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各 1 小时,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所得酸水液通过已经预处理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用水洗树脂柱直至中性,接着用95%乙醇约500ml通过树脂柱直至洗出液无色为止,并使乙醇全部流出,然后将树脂柱中的树脂全部倒出,摊在搪瓷盘中于通风处晾干。所得到的含麻黄碱树脂用氨水碱化,边加氨水边搅拌,以手试之有潮湿感,捏之成团,触之即散(氨水用量控制在10%左右)为度,再将碱化后的树脂移入滤纸筒中,用脱脂棉花塞堵滤纸筒口,装入索氏提取器内,以乙醚约500ml为溶剂,于水浴上连续回流提取5~6小时,直至提尽生物碱为止,回收乙醚至约10ml,放置析晶,所得麻黄碱粗品用于鉴别、检识实验。

(二)离子交换树脂制取法

1.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和处理

取强酸1号或723型(磺酸氢型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为3~6%)适量,可根据麻黄中生物碱含量和树脂的交换容量加以计算。通常树脂的取用量应比计算量多1~3倍。如90~100g树脂,先用常水浸泡12小时以上(或于80℃水浴上加热半小时),使树脂充分膨胀后,再装入树脂柱(在装柱前可先在柱底垫少许玻璃纤维,以防树脂颗粒漏出),装柱时,可将树脂连同水分一起倒入柱内,使树脂随同水分流出而下沉,自然形成树脂柱。柱内若有空气泡存在时,应设法使其排出,放出多余水分,只保持树脂柱面有1cm高度水层,以免空气进入树脂内。

2.转型处理

取树脂用量4倍的2N盐酸溶液,使全速通过树脂柱,再取用2倍量的5N 盐酸溶液全速通过树脂柱,不等酸水流尽树脂柱面,立即用蒸馏水全速通过树脂柱进行洗涤,除去余酸,直至洗出水显中性为止(注意:树脂柱上面始终应保持1cm高的水层)。

3.提取液中生物碱成份的交换

将上述麻黄的盐酸提取液全部通过转型后的离子交换树脂,调节流速为10~15ml/min,交换后的流出液作生物碱沉淀反应检查:若仍呈阳性反应时,说

明生物碱尚未被全部交换完全,应当重复操作或加大树脂的用量,直至交换完全为止。待提取液交换完全之后,随即用蒸馏水冲冼树脂柱,直至洗成中性后,再用95%乙醇洗至醇流出液为无色为止,并使乙醇全部流出。

4.生物碱洗脱

将树脂柱内的树脂全部倒出,摊在搪瓷盘内于通风处晾干,收集于大烧杯内,用氨水碱化,加氨水量不宜过多,可随加随搅拌,以手试之有潮湿感,捏之成团,触之即散(氨水用量控制在10%左右)为度,再将碱化后的树脂移入连续回流提取器的滤纸筒中,用脱脂棉花塞堵滤纸筒口,装入提取器内,以乙醚为溶剂,于水浴上连续回流提取5~6小时,直至提尽生物碱为止,回收乙醚,即得纯制麻黄总生物碱。

(四)麻黄碱的检识

层析材料:硅胶-CMC硬板

展开剂:甲醇∶氨水(10∶1)

显色剂:茚三酮试剂(喷洒后需加热)

对照品:1%盐酸麻黄碱醇溶液

六、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往往与产地和采收季节有密切联系,通常以山西麻黄含生物碱较高(2%)左右,可用作实验材料。而其它麻黄或市售加工的饮片麻黄,含生物碱量多数较低(1%以下),不可供实验用,尤其贮存一年以上的麻黄,多数难以提出麻黄碱。

2.存在于麻黄中的鞣质成份较多,若用冷浸法提取,则较加热煮沸法提取的鞣质量有明显地减少,所得产品亦易纯化。唯冷浸法提取费时较长,如果采用酸水煮沸法提取(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再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提取液,可以收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3.麻黄碱为非氮环类生物碱,分子量较小,游离体可随水蒸汽挥发,而且麻黄碱不与一般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

4.用酸水冷浸法提取液常含有较多的钙盐,若使用离子交换法处理提取液,则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率影响甚大,为此,在取用离子交换树脂时,取量应较理论计算值大得多,甚至需要加倍。如果要降低树脂的用量,就必须避开钙盐的干扰。可将酸水浸液在交换之前进行碱化,作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并用盐酸调PH4~6,再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5.麻黄碱的铜络盐显色反应灵敏度较差,若直接用麻黄浸液做此试验往往不能得到明显的结果,因此,需要适当提纯之后再试,就可得到正确反应结果。

七、思考题

1.利用酸水浸渍提取麻黄碱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本次实验提取方法有什么特点?

2.麻黄碱与伪麻黄碱二者在性质上有何差异?除本实验外还可用何种方法将其二者分离?

3.麻黄碱的铜络盐反应原理是什么?试写出反应式。

4.麻黄碱性质能否用生物碱沉淀剂进行检识?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