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基础论述题精编

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基础论述题精编

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基础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一、2021年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33教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教育学基础论述题精编

1.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重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度。……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慌,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为此道德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盖彼者,不过无疵而已,与社会虽有若无。今因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已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度己亦用此尺,量人则去,所谓社会自觉心,社会进步者不远矣。

试分析:

联系学校德育实际,阐述下列材料中观点的现实意义。

【答案】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直接的道德教学。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其优点是:(1)使学校德育的实施在课程和实践上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证;(2)有利于系统全面的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3)迅速的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

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有: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他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1)学科教学中唯一可行的道德渗透是德育;(2)道德学习的核心是价值观或态度的学习;(3)教材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很重要。学校间接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学校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以及班主任工作。

现实意义:在德育目标上,不但要进行坚守道德底线(不骂人、不偷、不怒、不谎、不得罪于人)的教育,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有积极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引导学生主动为善,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教育;在德育内容上,不仅要进行个人私德教育,还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2.阅读以下材料,结合学校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评析“在家上学”现象。

20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的观点不时出现。例如:

①1971年,伊凡?伊里奇发表《非学校化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伊里奇认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的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必非得与别的东西交换才有价值。他批评学校“把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把知识证书(文凭)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不但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而且通过文凭、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分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

②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再让孩子进入学校上学,而是“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主要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进入21世纪,全美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家上学”。家长不送子女去学校接受教育的理由很复杂,包括: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认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宗教信仰),家长不赞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等等。

【答案】(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使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其次,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

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最后,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教师受国家的授权和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他们明确的教育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能自觉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学业、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学校教育通过人为设置的特殊环境、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并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向合乎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2)学校教育为个体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为其离开学校后的继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学校教育能整合和优化个体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课程计划、严格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协调影响个体发展的各种因素,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3.论述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过程。

【答案】(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2)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

(3)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4)德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品德的形成,通常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因此德育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开端。

4.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并简述学生素养的内容。

(2)请选择其中一项核心素养,说说其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落实的。

(3)谈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答案】(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有六项,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结合材料中的观点,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①“素养”可以理解为走向整合、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的价值功能具有整合性,兼具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②“核心”是基于终身发展的尺度进行思考的。核心素养不是短期的技能培养,而是能够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长效性素质和能力的培养。③核心素养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④核心素养不仅是一个培养的目标和结果,更应该落实到整个教育系统中,落实到教育目的、课程和教学等方方面面。

(2)核心素养中有一项是实践创新。我国教育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这一核心素

养:

①在教育目标和观念上,要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列入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呵护和激励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②在课程上,学校要提供丰富宽松而又生动有趣的课程;从习题训练到开展基于任务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③在教学上,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创新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教师要扮演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和指导,形成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的意识,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3)一方面,二者的共性在于都是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二者在学生发展的基本内容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标准和人的规格要求的具体化。另一方面,它们在学生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上却存在差鼻。全面发展教育针对的是旧式分工造成的体脑分离或片面发展,强调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教育针对的是全面发展教育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强调教育要着眼于适应每个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发展。

5.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建立在“教育即生长、即生活、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这一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杜威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还说:“教育本身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有“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主张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为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

在杜威看来,这种外在、虚构的目的具有静止的性质,始终是一种固定的、欲达到和占有的东西。它存在于教育活动之外,使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活动变成了为获得某个东西而采取的不可避免的手段,活动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变得无关重要。这种外部的目的观将手段和目的进行了分离,“和目的比较起来,活动只是不得不做的苦事”;相反,从活动内部产生的目的作为指导活动的计划,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其间的区别只是为了方便。“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了进一步活动的手段。当它标示我们所从事的活动的未来方向时,我们称它为目的;当它标示活动的现在方向时,我们称它为手段。在活动的内部目的里,手段和目的实现了有机统一,活动也相应地成为一件令人愉悦之事。

6.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曾提出“五育”并举,这与当前我们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构成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案】蔡元培1912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他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与“超乎政治”两类。隶属于政治的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乎政治的则是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他认为,两类五种教育均不可偏废。为了强兵富国,需要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但“必以道德为根本”。公民道德即“自由、平等、亲爱”,亦即儒家的“义、恕、仁”。后来蔡先生又把它概括为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四育,而尤以德育为教育之根本。

比较蔡元培先生提出“五育”或“四育”,虽然与当前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构成相差不多,当代“五育”还包括劳动技术教育。但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当代“五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可见,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教育的目的、任务会有所不同,“五育”之间的关系表明了这一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