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第31卷第2期2009年4月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Edition)

V01.3lNo.2

Apr.2009

文章编号:1674—5086(2009)02—0008—05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林雄1’2,侯中健1,田景春1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在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岩芯观察、薄片鉴定,进而进行准确定名并按成岩作用是否对孔缝形成有利及对油气生、运、储是否有贡献,将成岩作用砑1分出建设:生成岩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膏溶、岩溶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压实、收缩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强重结晶作用,自生矿物的形成作用,溶孔及裂缝的充填作用)两种成岩作用。同时对孔隙成因作出分析,且找出岩石学方面的证据。依据镜下薄片鉴定与有机地化手段相结合,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成岩作用作详细研究,并对成岩演化史进行恢复。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成岩作用形成成岩期次及与孔隙演化关系,对嘉陵江组成岩作用取得了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为全新认识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储集空间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四川盆地;三叠统;嘉陵江组;储层;成岩作用

中图分类号:TEl21文献标识码:ADOI:10.3863/j.issn.1674—5086.2009.02.003

引言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j)的勘探始于

1930年,以Tlj为目的层的大规模的勘探集中在

1960--1970年。以后由于勘探目的层转移到石炭

系,对Tlj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勘探一直没有大的突

破。至2003年底,T1j共完钻150余口井,获气井

130余口,单个气藏探明储量在(x,~x:)×108n13,

共获探明储量Y×108m3。特别是在2005年6月磨

47井、磨149井嘉二气藏测试获得高产。另外,云

安厂构造带三岔坪潜伏构造T。j2。1川,j1、T。j2。2预

测储量达Z×108m3。根据资源评价成果,T。j天然气探明程度约为总资源量的10%,随着嘉陵江组天然气勘探的再度突破,嘉四、嘉三、嘉二、嘉一都获得工业性气藏,显示出嘉陵江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勘探中也不时有新发现¨。4]。

嘉陵江组的岩相古地理研究程度较高,其演化总体为嘉陵江组沉积初期,整个四川盆地为碳酸盐台地相区(图1)。

在海西一印支构造晚期(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岩相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整个扬子板块为一广阔的克拉通盆地,其西及西南为逐渐向北波及的包括晚期出现的龙门山在内的康滇古陆[5“]。

图1中国南方中上扬子界P3_T。j4岩相古地理略图

(据陈洪德等修改,2001)

r'tg.1Blhofadespalaeogeographicchartofupper

YangtzeP3一TlJ4insouthChina

(CHENHong-deetal,modified,2001)

1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通过对川南、川中、川东、川北等地区33口嘉陵江组3408块薄片的成岩作用详细鉴定,不仅对薄片进行正确定名,对岩石的孔、缝类型及其成因和成岩作用类型有了全新认识,而且可以重新判断成岩作用类型对孔缝形成和破坏及对油气生、运、储的意

?收稿日期:2008—11—20

作者简介:林雄(1967一),女(汉族)。广西玉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研究。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