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精编】防排烟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信息化-精编】防排烟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信息化-精编】防排烟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信息化-精编】防排烟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防排烟系统施工检查

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1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2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3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4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5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6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16风管壁厚测试记录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送风口、排烟口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防火阀、排烟防火阀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

表2-16机械加压送风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施工检查记录表2-16机械排烟试验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表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表4-1工程验收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表4-2工程验收记录

防排烟、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工程验收记录表4-3工程验收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表4-4工程验收记录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说明书

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 如:找出缺陷原因。对软件质量作出评价。 1.2背景 该项目的来源: 该项目的委托单位: 该项目的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本测试计划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如无特殊术语时本款可写为“无”。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 本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b. 项目开发计划;c. 需求规格说明书;d. 概要设计说明书;e. 详细设计说明书;f. 用户操作手册;g. 本测试计划中引用的其它资料、采用的软件开发标准或规范。 2.测试方法 列出系统测试所采用的方法,如功能测试、数据库测试、安装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3.测试机构和人员 本次测试由负责,测试人员有:。

4.测试结果 测试记录中错误点的比率: 此项内容参照测试计划中的评价内容填写。 详细测试记录见附件:《测试记录表》。 在此表中列出所有测试的功能名称,并在“是否通过”栏中对逐项功能标明是否通过,若通过,标识“√”,若不通过,标识为“×”。 5.测试记录分析统计。 可按《测试记录统计表》模板进行。 可用圆饼图显示各功能点的问题所占的比重。 6.评价 6.1软件能力 对软件的测试结果与功能需求作比较,如软件能力基本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规定的能力要求,但部分有计算错误,见1.7测试结果。 6.2缺陷和限制 对软件测试结果中的缺陷(或称为错误)加以总结,如×××功能在××操作中发现较大的问题,下一步准备改进,其它尚有部分错误。

6.3建议 通过测试,对软件测试欠缺的方面加以总结。如本次测试虽然完成了×××的功能测试,但由于操作方式多变,所以建议使用更多测试用例来测试该软件可靠性。 6.4测试结论 得出最后的测试结论。如部分功能有待修改。

通风工程检测 调试

2.6、通风工程检测、调试 1.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等; 2.按运转调试方案,准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3.熟悉通风系统的全部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4.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送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态位置。 5.通风系统风量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设计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调试工作。 调试工艺程序: 1、准备工作 ⑴绘制通风空调系统的透视示意图。 ⑵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须工具,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

电源准备就绪后即可按计划进行运转和调试。 2.通风空调系统运转前的检查 ⑴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⑵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减振台座是否平,皮带轮或联轴器是否找正。 ⑶检查轴承处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加注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⑷检查电动机及有接地要求的风机、风管接地线连接是否可靠。 ⑸检查风机调节阀门,开启应灵活、定位装置可靠。 ⑹风机启动可连续运转,运转应不少于2小时。 3.通风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⑴按工程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面积及风口外框面积。 ⑵开风机之前,风道和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的位置,三通阀门放在中间位置,空气处理室中的各种调节门也应放在实际运行的位置。 ⑶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⑷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可用皮托管、微压计仪器进

通风系统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方案

通风系统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方案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对本工程的通风系统在施工完成后对管道之密封程度及强度进行有效 的控制和测试,确保己完成安装之系统能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 1.2.本方案适用于中山香格里拉项目空调通风系统 二、质量目标 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分项优良率85%。 三、施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 3.在不违反国内标准及配合国情下同时参照DW144及SMACNA标准。 4.规格说明书及施工图纸。 四、工具 1.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2.漏风量专用测量测试装置一套; 3.计算器 4.记录本 五、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 1漏光法检测 1.1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 行检测的方法。 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 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 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 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业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1.4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风管不应有 多处条缝形的明显漏光。当采用漏光点不应超过2处,且100m接缝平 均不应大于16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应超过1处, 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1.5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隙形漏光,应进行密封处理。 2测试装置 2.1漏风量测试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装置。 2.2漏风量测试装置可采用风管式或风室式。风管式测试装置采用孔板作

消防设施月年度检测记录表(全)

消防系统维护保养检测报告 项目名称:检测日期:年月日 报告类型:月检□季检查□年检□ 一、消防系统检测内容: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应急广播系统 □ 、消防电话 □ 、消火栓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防排烟系统 □ 、防火分隔□ 、气体灭火系统 □ 、应急照明系统 □ 、消防炮系统□ 、消防供电配电 □ 、消防供水设施 □ 、灭火器□ 、消防电梯 □ 、其他 □ 说明:实施检测内容以消防系统维护保养合同为准,并在□内打“√” 二、本周期主要维护保养内容: 三、本周期主要维修整改内容:

四、消防系统维护保养检测依据: 、《建筑消防设施地维护管理》、《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年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记录表(一) 系统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实测部位及记录运行 情况 故障描述及处理情况 消防供电配电消防配电柜试验主、备带你切换功能;消防电源主、 备电源供电能力测试 发电机组试验发电机组自动、手动启动功能,试验 发电机启动电源充放电功能 应急电源试验应急电源充放电功能 储油设施核对储油量 联动试验试验费消防电源地联动切断功能 火灾火灾探测器试验报警功能

自动报警系统手动报警按钮试验报警功能 监管装置试验监管装置报警功能,屏蔽信息显示功 能 警报装置试验报警功能 报警控制器试验火警报警、故障报警、火警优先、打 印机打印、自检、消音等功能;火灾显示 盘和显示器地报警功能、显示功能 消防联动控制 器 试验联动控制器及控制模块地手动、自动 联动控制功能;试验控制器显示功能,试 验电源部分主、备用电源充、放电功能远程监控系统试验信息传输装置显示、传输功能;试验 监控主机信息显示、告警受理、派单、接 单、远程开锁等功能,试验电源部分主、 备电源切换,备用电源充、放电功能 消防供水设施消防水池核对储水量、自动进水阀进水功能,液体 检测装置报警功能 消防水箱核对储水量、自动进水阀进水功能、模拟 消防水箱出水,测试消防水箱供能力 稳(增)压泵及 气压水罐 模拟系统渗漏,测试稳压泵、增压泵及气 压水罐稳压、增压能力,自动启泵、停泵 及联动启动主泵地压力工况,主、备泵切 换功能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实用版)

言简意赅,远见卓识。望君采纳。谢谢!删除水印可,编辑页眉,选中水印,点击删除。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实用版 2019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案说明

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案 V1.0.4

xxx电子 xxxx年xx月文档信息 修改过程

目录 1编写目的 (9) 2测试环境 (9) 2.1硬件环境 (9) 2.2软件环境 (9) 2.3测试工具 (10) 2.4网络拓扑 (10) 3测试容 (11) 3.1系统功能 (11) 3.1.1视频监控 (11) 3.1.1.1监控控件下载及更新 (11) 3.1.1.2视频监控 (13)

3.1.1.3调节视频分辨率 (13) 3.1.1.4调节视频帧率 (14) 3.1.1.5调节视频亮度 (15) 3.1.1.6调节视频对比度 (15) 3.1.1.7调节图像质量 (16) 3.1.2云台控制 (17) 3.1.2.1云台基本功能 (17) 3.1.2.2云台极限值 (17) 3.1.2.3云台控制权限 (18) 3.1.3字幕时间戳显示 (19) 3.1.4拍照 (19) 3.1.5客户端本地录像 (20) 3.1.5.1短时间本地录像 (20) 3.1.5.2长时间本地录像 (20) 3.1.5.3本地录像中终端重启或掉线 (21) 3.1.6中心录像 (22) 3.1.6.1按天设置中心录像 (22) 3.1.6.1.1结束时间为当日 (22) 3.1.6.1.2结束时间为次日 (22) 3.1.6.2按日期设置中心录像 (23) 3.1.6.3按周设置不循环录像 (24) 3.1.6.4按周设置循环录像 (24) 3.1.6.4.1按周不跨日循环录像 (24) 3.1.6.4.2按周跨日循环录像 (25) 3.1.6.4.3按周临界点循环录像 (26) 3.1.6.4.4按周循环/不循环录像起始时间的正确性 (26) 3.1.6.5查看录像设置容和录像状态 (27) 3.1.6.6取消中心录像设置 (28) 3.1.6.7修改录像时间 (28) 3.1.6.7.1加长录像时间 (28) 3.1.6.7.2缩短录像时间 (29) 3.1.6.8移动侦测触发录像 (30) 3.1.6.8.1单次触发 (30) 3.1.6.8.2连续触发 (30) 3.1.6.9传感器触发录像 (31) 3.1.6.9.1单次触发 (31) 3.1.6.9.2连续触发 (31) 3.1.6.10移动侦测和传感器同时触发录像 (32) 3.1.6.11中心录像中终端状态发生变化 (33) 3.1.6.11.1在线 (33) 3.1.6.11.2在线、不在线 (34) 3.1.6.11.3在线、不在线、在线 (34) 3.1.6.11.4不在线 (35) 3.1.6.11.5不在线、在线 (36)

通风空调工程通风系统测试作业指导书(word版)

通风空调工程通风系统测试作 业指导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通风空调工程通风系统测试作业指导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通风与空调工程的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除尘系统、空调风系统的调整与测试。 2.主要机具 2.1 通用及专用工具:钢卷尺、行灯、应急灯、手电筒、木架梯、高凳、计算器、对讲机等 2.2 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法定部门检定证书、使用说明书, 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通风与空调工程常用仪器名称、型号、量程及测量参数见表2.1.2。 通风空调工程常用检测仪器一览表 仪器名称

检测参数 型号与规格 倾斜式压力计 风压 QY―200型、量程0―2000Pa

空盒气压表 风压 DYM3型、量程800~1064hPa U型管压力计 风压 L=500mm、

数显风速表 风速 A VM-01型、量程0~45m/s 电子微风仪 风速

EY3―2A型、量程0.05m/s~30m/s 离心式转速表 转速 LE45型、量程45~18000rad/mim 数字温度计 温度

通风工程检测、调试

通风工程检测、调试

————————————————————————————————作者:————————————————————————————————日期:

2.6、通风工程检测、调试 1.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等; 2.按运转调试方案,准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3.熟悉通风系统的全部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4.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送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态位置。 5.通风系统风量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设计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调试工作。 调试工艺程序: 自动调节系统及检测仪表联动校验 通风系统风量测试与调整 调节器检测仪单体性能校验 通风系统运转调试前的检查 准备工作

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 1、准备工作 ⑴绘制通风空调系统的透视示意图。 ⑵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须工具,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电源准备就绪后即可按计划进行运转和调试。 2.通风空调系统运转前的检查 ⑴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⑵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减振台座是否平,皮带轮或联轴器是否找正。 ⑶检查轴承处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加注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⑷检查电动机及有接地要求的风机、风管接地线连接是否可靠。 ⑸检查风机调节阀门,开启应灵活、定位装置可靠。 ⑹风机启动可连续运转,运转应不少于2小时。

3.通风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⑴按工程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面积及风口外框面积。 ⑵开风机之前,风道和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的位置,三通阀门放在中间位置,空气处理室中的各种调节门也应放在实际运行的位置。 ⑶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⑷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可用皮托管、微压计仪器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调整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准风口调整法”等,从系统的最远最不利的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⑸风口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叶轮风速仪或转杯风速仪,作定点法或匀速移动法测出 平均风速,计算出风量,测试次数不少于3—5次 ⑹系统风量调整平行后,应达到: ①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的风量的允许值不大于10%。

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1.系统测试与验收方案 1.1.测试方案 1.1.1.单元测试 1.1.1.1.单元测试说明 在计算机编程中,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是针对程序模块(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来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程序单元是应用的最小可测试部件。在过程化编程中,一个单元就是单个程序、函数、过程等;对于面向对象编程,最小单元就是方法,包括基类(超类)、抽象类、或者派生类(子类)中的方法。 单元测试的目标是隔离程序部件并证明这些单个部件是正确的。一个单元测试提供了代码片断需要满足的严密的书面规约。因此,单元测试带来了一些益处。单元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的早期就能发现问题。 1.1.1. 2.单元测试方法与内容 单元测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技术,用控制流覆盖和数据流覆盖等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单元功能测试、单元性能测试和异常处理测试等。 1.1.1.3.单元测试流程 图15-1 单元测试流程图 从配置库获取源码文件,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利用相关测试工具对单元代码进行测试,将测试结论填写到单元测试报告和软件Bug清单中。

把软件Bug清单和测试用例执行结果提交测试负责人,并进入纳入质量管理。对源码文件进行的测试,视程序存在缺陷的情况,可能要重复进行,直至问题解决。 单元测试的执行者,一般情况下可由程序的编码者进行,特殊情况可由独立于编码者的测试人员进行。 1.1.1.4.单元测试用例 编程组组长组织、指导开发人员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所负责代码设计模块的《单元测试用例》,设计单元测试脚本。 1.1. 2.代码评审 代码评审也称代码复查,是指通过阅读代码来检查源代码与编码标准的符合性以及代码质量的活动。 评审的内容: 1)编码规范问题:命名不规范、magic number、System.out等; 2)代码结构问题:重复代码、巨大的方法和类、分层不当、紧耦合等; 3)工具、框架使用不当:Spring、Hibernate、AJAX等; 4)实现问题:错误验证、异常处理、事务划分、线程、性能、安全、实现过于 复杂、代码可读性不佳、扩展性不好等; 5)测试问题:测试覆盖度不够、可测试性不好等。 评审的优点: 1)提高代码质量:在项目的早期发现缺陷,将损失降至最低 2)评审的过程也是重新梳理思路的过程,双方都加深了对系统的理解 3)促进团队沟通、促进知识共享、共同提高

系统测试文档模板

测试计划 1. 1. 引言 1.11.1 目的 说明本项目测试目的、预期达到的目标。 1.21.2 背景 说明本项目测试的背景。 1.31.3 测试范围 说明本项目测试的内容。 1.4 项目文件列表 列出编写本报告及测试整个过程中所要参考的文件、资料。 相关文件列表 2. 2. 测试需求 2.12.1 分析各种信息 反复检查并理解各种信息,和用户交流,理解他们的要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确定软件提供的主要商业任务 2)对每个商业任务,确定完成该任务所要进行的交易。 3)确定从数据库信息引出的计算结果。 4)对于对时间有要求的交易,确定所要的时间和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数据库

大小、机器配置、交易量、以及网络拥挤情况。 5)确定会产生重大意外的压力测试,包括:内存、硬盘空间、高的交易率6)确定应用需要处理的数据量。 7)确定需要的软件和硬件配置。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配置都测试到,因此要选择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情况进行测试,包括:最低性能的硬件、几个有兼容性问题的软件并存、客户端机器通过最慢的LAN/WANF连接访问服务器。 8)确定其他与应用软件没有直接关系的商业交易。包括: 管理功能,如启动和推出程序 配置功能,如设置打印机 操作员的爱好,如字体、颜色 应用功能,如访问email或者显示时间和日期。 9)确定安装过程,包括定置从哪安装、定制安装、升级安装。 10)确定没有隐含在功能测试中的户界面要求。大多界面都在功能测试时被测试到。还有写没有测到,如:操作与显示的一致性,如使用快捷键等;界面遵从合理标准,如按钮大小,标签等。 2.2 2.2 需求组织成层次图 3. 3. 测试策略

最新SG-A061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风量平衡测试记录

SG-A061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风量平衡测试记录 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 设计图号测试日期 测试单位项目负责人 系统编号房间数量房间状态送风方式送风口面积测试仪器型号 测试项目房间编号 送风(m3/h)回风(m3/h)排风(m3/h)泄漏风(m3/h)新风(m3/h)正压风(m3/h)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 测试结论 参加单位 测试单位安装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签字) 测试人:(签字)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四川省建设厅制

SG—A061填写说明 一、本记录用于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风量平衡测试,测试结论应由测试单位、安装单位和监理(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认可及签字确认。 二、本表应按栏目要求填写,其中房间编号应按设计图纸的平面实际布局填写,且应按顺序将各房间实测风量数据填写。

入职前需要沟通确认的事情 (1)公司概况 A公司简介:公司性质、成立时间、资产规模、产业结构;b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 c其他:组织结构。 (2)工作内容 a部门定位与职能; b岗位工作职责; c部门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情况。 (3)招聘方面(入职管理) a背景调查时间与方式; b入职手续办理流程; c准备学历证书、身份证、职称等证件原件; d提供原单位离职证明与工作交接手续。 (4)培训方面 a入职培训时间、内容; b在职培训; (5)薪酬福利

a试用期开始时间、试用期期限; b薪酬结构; c试用期工资待遇; d转正后工资待遇; e 工作餐安排 f假日津贴:节假日补助、带薪休假; (6)劳动关系管理 A工资保密协议签订; b劳动合同签订; c六险一金种类、缴费比例、转缴手续; (8)休假管理 a作息时间;

消防验收要求规范(防排烟篇)(DOC)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 1.1设备及配件进场 1.1.1 一般规定 1主要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方单位的代表。 3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 4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 1.1.2风管 1普通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金属风管的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7.1.2的规定。 表1.1.2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 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b 送风系统排烟系统 b <320 0.5 0.8 320 v b <450 0.6 0.8

450 v b <630 0.6 0.8 630 v b <1000 0.8 1.0 1000 v b <1250 1.0 1.0 1250 v b <2000 1.0 1.2 2000 v b <4000 1.2 按设计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2防火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 1.1.3风管部件 1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按种类、批抽查10%,不得少于2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2电动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

在线考试系统说明

在线考试管理系统 在线网络考试系统是一套可以用于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培训机构等在互联网和局域网上实现无纸化考试学习、通知管理、帐户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和成绩统计等于一体的集成软件。通过努力,现在隆重推出最新版,主要功能和特点如下: 系统基于微软先进的.Net平台,100%屯B/S架构模式,系统部署、维护方便,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试卷分为考试模式和作业模式,考试模式自动计时,作业模式不计时,可用于平常作业或练习;试卷出题方式可采用题序固定、题序随机或试题随机模式;试卷显示方式分为整卷模式和逐题模式;试题随机和逐题模式可有效防止作弊; 支持自定义题型功能,系统提供单选类、多选类、判断类、填空类、 问答类、作文类、打字类和操作类等八大类基本题型,其中操作类试题提供了文件下载和上传功能,轻松实现Word Excel、FrontPage、Visual Foxpro等对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 系统可对试题的科目、知识点、题型、难度、分数、试题内容和试题 解析等属性进行设置,单选类、多选类试题支持6个选项,完全可以满足当前试题要求,少于6个选项,在考试时自动隐藏; 试题内容丰富,试题中可插入图片、音/视频、表格、Flash动画和数学公式等,全面支持听力测试、语音辨析、音/视频赏析等试题,其中数学公式编辑器极大的

方便了理科考试,真正实现了多媒体试题; 多种组卷模式,既可以单科目组卷,也可以多科目综合组卷;可在试卷策略中按科目、知识点、题型和难度随机抽取试题组卷,也可手动自由选择试题进行组卷;可将试题按试题分数或按题型指定分数折算成试卷总分;可设置题型显示顺序等属性; 方便的试卷答卷导出功能,系统可将试卷和考生答卷以Word格式导 出,无须再进行任何排版便可直接打印,实现了传统考试制卷和考生答卷存 档功能; 支持帐户和试题批量导入导出功能,系统可将Excel格式帐户文件和试题文件批量导入到系统中,建立基础数据更加方便快捷; 强大的答卷统计功能,系统可对考生答卷按成绩、知识点、题型和试 题得分进行统计,并以图表形式直观显示,体现了考试的评价和导向功能; 提供学习和培训功能,系统通过电子书籍可发布用于考试、作业和培训等的教材内容,用于考生在线学习和提高,科目章节内容丰富,可方便插入图片、音/视频、表格、Flash动画和数学公式等多媒体内容,也可上传附件供用户下载使用,科目章节以树型结构呈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极大的方便了用户浏览和学习; 灵活的帐户管理功能,系统帐户分为系统管理员、管理员和普通帐户三类,其中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管理员拥有建立通知、帐户、试题和试卷等权限,可为管理员设置评卷帐号、评卷题型和角色菜单等权限,普通帐户拥有考试通知、参加考试、参加作业和成绩查询等权限; 支持屏蔽Alt+Tab等系统热键和锁屏功能,极大的防止考生作弊;支持检查答卷功能和错题显示功能。

实验室通风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高校实验室的废气处理一般是采用通风系统排入空气中的方法,高浓度废气则需要用适当的化学吸收处理后,再由通风系统排入大气。在进行实验时,有毒废气对实验室内人员的身体会产生毒害作用。采用通风系统把有毒气体排出室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许多高校在实验室的通风系统设计或改建过程中,经常遇到换气量和噪音的矛盾。换气量过大,实验室内噪声超标;降低噪声,往往又达不到有效的换气量,使得通风系统形同虚设。我校新建的解剖学实验室和分析实验室就存在上述问题。笔者在改建通风系统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改进了原设计方案,总结出一种实验室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 1 实验室换气量的计算 根据实验中有害气体的散逸程度,换气速度大体可选在10—20次/H。在废气对人体危害程度不高,且散逸不严重的情况下,可选10次/H,如低于10次,则不能有效的排除室内废气。如换气量过大,则室内噪声加大。我们在设计中,分析实验室选用换气速度为14次/H,解剖学实验室选用换气速度为18次/H,换气效果良好:室内无异味,室内噪声均低于55分贝。

换气量计算方法: 换气量=室内有效空间×换气次数/H室内有效空间=室内容积-室内设施体积: 以我校分析实验室和解剖学实验室为例说明:两个实验室的有效空间均为:长×宽×高-室内设施体积=250立方米。 根据废气的有害程度,设计分析实验室换气速度为15次/H。则换气量=250×15=3750立方米/H。即每小时排出的空气体积为3750立方米解剖学实验室换气速度为18次/H,则换气量=250×18=4500立方米/H。即每小时排出的空气为4500立方米。 计算出的换气量,可以作为通风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排气管道、风机选用的依据。 2 整体设计 通风系统的整体设计,。首先应考虑有效排气和噪声干扰这两大互相制约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应该注意实验室的功能要求和室内布局的美观。风机的安装位

电池测试系统说明书

电池测试系统使用说明书 2012年09月

目录 第一章简介 (1) 第二章性能概述 (2) 第三章硬件结构 (5) 一、机箱前面板示意图 (5) 二、机箱后面板示意图 (5) 三、电池夹具使用说明 (5) 四、与计算机连接 (6) 第四章控制软件BXTech-BTS使用说明 (7) 一、软件运行环境 (7) 二、安装方法 (7) 三、软件启动 (7) 四、软件功能概述 (8) 五、软件的使用 (9) 第五章售后服务承诺 (20) 第六章附件 (21) 一、设备的安全操作 (21) 二、测试过程的安全保护设置 (22) 警告: 1.使用测试设备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中的安全事项。 2.不正当的测试操作,会导致电池损坏或者发生危险。 3.设备在测试中,设备外壳必须接地,以确保安全正常工作。 4.设备在通电中,不得强行拆拔器件,否则会导致设备损坏

第一章简介 BXTech系列电池测试系统是针对锂聚合物、锂离子、镍氢、镍镉等电池而研制的新一代通用型电池测试系统。该系统支持包括材料研究、电池循环测试、电池化成、容量分选、组合电池测试、成品电池测试、电池测试数据处理等电池测试领域的绝大部分应用。 根据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锂离子电池在恒流充电后必须经过一个恒压充电过程,才能将电池充满(大约有10-20%甚至多的电能是靠恒压充电充入的),因此,BXTech 系列电池测试系统为每个电池通道设有独立的恒压源及恒流源,恒压源及恒流源均可任意编程控制,这就为锂离子电池测试提供了符合国际测试设备标准的硬件平台。 另外,针对动态内阻测试的需求,每一电池通道可增设独立的脉冲源。 BXTech系列电池测试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可升级性好。 模块外形图

测试说明书模版

XXX项目系统测试案例 XXX项目系统测试案例 XXX项目测试文档 编写:XXX 日期:YYYY-MM-DD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是 发布版次:1.0 日期:YYYY-MM-DD 编号:

变更记录 日期版本变更说明作者YYYY-MM-DD V1.0 新建XXX 签字确认 职务姓名签字日期

目录 文档介绍 (4) 0.1文档目的 (4) 0.2文档范围 (4) 0.3读者对象 (4) 0.4参考文献 (4)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4)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4) 1.1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4) 1.2测试范围与目的 (4) 1.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4) 1.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4) 1.5接口测试用例 (4) 1.6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5) 2. 功能测试用例 (6) 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6) 2.2测试范围与目的 (6) 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6) 2.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6) 2.5功能测试用例 (6) 2.5.1XX测试用例1(等价类测试) (6) 2.5.2XX测试用例2(等价类测试) (6) 3. 健壮性测试用例 (7) 3.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7) 3.2测试范围与目的 (7) 3.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7) 3.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7) 3.5容错能力/恢复能力测试用例 (7) 4. 性能测试用例 (7) 4.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7) 4.2测试范围与目的 (7) 4.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7) 4.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8) 4.5性能测试用例 (8) 5. 图形用户界面测试用例 (8) 5.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8) 5.2测试范围与目的 (8) 5.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8) 5.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8) 5.5测试人员分类 (8) 5.6用户界面测试的检查表 (8) 6. 信息安全性测试用例 (9)

什么是系统测试_系统测试方法

什么是系统测试_系统测试方法 如果有人想了解系统测试,说明自己对系统测试是很赶兴趣的,而读了乔布简历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之后,相信大家对系统测试会有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系统测试指的是将已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外设等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而系统的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目的是为了与系统的需求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所开发的系统是否与用户的需求有不符或者是矛盾的情况,从而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它的的任务是尽可能彻底地检查出程序中的错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其目的是检验系统做的效果。 一、恢复测试 恢复测试主要检查系统的容错能力。当系统出错时,能否在指定时间间隔内修正错误并重新启动系统。恢复测试首先要采用各种办法强迫系统失败,然后验证系统是否能尽快恢复。对于自动恢复需验证重新初始化(reinitialization)、检查点(checkpointing mechanisms)、数据恢复(data recovery)和重新启动(restart)等机制的正确性。 二、安全测试 安全测试检查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安全测试期间,测试人员假扮非法入侵者,采用各种办法试图突破防线。例如,①想方设法截取或破译口令;②专门定做软件破坏系统的保护机制;③故意导致系统失败,企图趁恢复之机非法进入,等等。 三、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检查程序对异常情况的抵抗能力。强度测试总是迫使系统在异常的资源配置下运行。例如,①当中断的正常频率为每秒一至两个时,运行每秒产生十个中断的测试用例; ②定量地增长数据输入率,检查输入子功能的反映能力;③运行需要最大存储空间(或其他资源)的测试用例,等等。 四、性能测试 对于那些实时和嵌入式系统,软件部分即使满足功能要求,也未必能够满足性能要求,虽然从单元测试起,每一测试步骤都包含性能测试,领测认为只有当系统真正集成之后,在真实环境中才能全面、可靠地测试运行性能系统性能测试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 以上就是乔布简历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系统测试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来源 校园招聘https://www.doczj.com/doc/659261931.html,/knowledge/articles/56430c8d0cf2cb37b4a92d0e

系统测试计划43345

测试计划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如: 1.2 背景 说明: a.测试计划所从属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计算中心,说明在开始执行本测试计划之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工作。 1.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计划 2.1 软件说明 提供一份图表,并逐项说明被测软件的功能、输入和输出等质量指标,作为叙述测试计划的提纲。

列出本项测试所需的资料,如: a.有关本项任务的文件; b.被测试程序及其所在的媒体; c.测试的输入和输出举例; d.有关控制此项测试的方法、过程的图表。 2.3 测试培训 说明或引用资料说明为被测软件的使用提供培训的计划。规定培训的内容、受训的人员及从事培训的工作人员。 3测试资源 3.1 人员安排

3.2.1硬件环境: 3.2.2软件环境: 3.3 测试工具 本模板中提出的工具均根据实际情形尽心更换 3.4 测试进度 4测试策略 列出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中的每一项测试用例模板的名称标识符、这些测试的进度安排

以及这些测试的内容和目的,例如模块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故障恢复测试、安全性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等。 4.1 功能测试 确保测试的功能正常,如导航,数据输入,处理、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即对交互的输出或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应用程序及其内部进程,这是目前的测试重点。 4.1.1目标 利用有效的和无效的数据来执行各个用例流,以核实以下内容: ?在使用有效数据时得到预期的结果 ?在使用无效数据时显示相应的错误消息或警告消息。 4.1.2条件 陈述本项测试工作对资源的要求,包括: a.设备所用到的设备类型、数量和预定使用时间; b.软件列出将被用来支持本项测试过程而本身又并不是被测软件的组成部分的软件,如测试驱动程序、测试监控程序、仿真程序、桩模块等等; c.人员列出在测试工作期间预期可由用户和开发任务组提供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技术水平及有关的预备知识,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如倒班操作和数据键入人员。 4.1.3测试用例模板 单一界面测试的参考表格如下:

房屋中介管理系统-测试计划说明

房屋中介管理系统 测试计划说明书 1. 引言 (3) 1.1. 1.2. 1.3. 1.4.编写目的 (3) 背景 (3) 定义 (3) 参考资料 (3) 2. 测试设计说明 (3)

2.1. 2.2. 2.3. 2.4. 2.5. 2.6. 2.7.测试1(主函数) (3) 2.1.1. 逻辑 (3) 2.1.2. 控制 (5) 2.1.3. 测试用例 (5) 测试2(身份验证) (6) 2.2.1. 逻辑 (6) 2.2.2. 控制 (7) 2.2.3. 测试用例 (7) 测试3(添加信息) (7) 2.3.1. 逻辑 (7) 2.3.2. 控制 (8) 2.3.3. 测试用例 (8) 测试4(搜索信息) (8) 2.4.1. 逻辑 (8) 2.4.2. 控制 (9) 2.4.3. 测试用例 (9) 测试5(交易) (10) 2.5.1. 逻辑 (10) 2.5.2. 控制 (11) 2.5.3. 测试用例 (11) 测试6(查询信息) (11) 2.6.1. 逻辑 (11) 2.6.2. 控制 (12) 2.6.3. 测试用例 (12) 测试7(修改信息) (13) 2.7.1. 逻辑 (13) 2.7.2. 控制 (14) 2.7.3. 测试用例 (14) 3. 评价准则 (15) 3.1. 范围 (15) 3.2. 数据整理 (15) 3.3. 尺度 (15)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1.2.背景 说明: a.测试计划所从属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计算中心,说明在开始执行本测试计划之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工作。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测试设计说明 2.1.测试1(主函数) 2.1.1. 逻辑 ? 程序流程图

2020版通风空调工程通风系统测试作业指导书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版通风空调工程通风系统 测试作业指导书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版通风空调工程通风系统测试作业指 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通风与空调工程的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除尘系统、空调风系统的调整与测试。 2.主要机具 2.1通用及专用工具:钢卷尺、行灯、应急灯、手电筒、木架梯、高凳、计算器、对讲机等 2.2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法定部门检定证书、使用说明书,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通风与空调工程常用仪器名称、型号、量程及测量参数见表2.1.2。 通风空调工程常用检测仪器一览表 仪器名称

检测参数 型号与规格 倾斜式压力计 风压 QY―200型、量程0―2000Pa 空盒气压表 风压 DYM3型、量程800~1064hPa U型管压力计 风压 L=500mm、 数显风速表 风速 AVM-01型、量程0~45m/s 电子微风仪 风速

EY3―2A型、量程0.05m/s~30m/s 离心式转速表 转速 LE45型、量程45~18000rad/mim 数字温度计 温度 902C型、量程–50℃~750℃ 干湿球温度计 温度、湿度 0~100℃湿度0~100% 噪声监测仪 噪声 HS5920型、量程40dB~120dB 钳形电流表 电流 MG26ACA0~250AACV0~600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