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背景 (1)

1.2.1 新世纪大学职能的内涵 (1)

1.2.2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2)

1.2.3 中国高校竞争力的提升 (2)

1.2.4 中国现阶段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问题 (3)

1.3 研究意义 (4)

1.4 论文思路 (4)

1.5 研究方法 (5)

1.5.1 文献分析法 (5)

1.5.2 实证研究法 (5)

第二章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6)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6)

2.1.1 产学研 (6)

2.1.2 合作模式 (6)

2.2 理论基础 (7)

2.2.1 威斯康星思想 (7)

2.2.2 国家创新理论 (7)

2.2.3 三螺旋理论 (9)

2.2.4 系统论与协同论 (10)

2.2.5 其他相关理论 (11)

2.3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综述 (13)

2.3.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3)

2.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5)

第三章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18)

3.1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国际经验 (18)

3.1.1 美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18)

3.1.2 日本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21)

3.2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国内经验 (23)

3.3 借鉴与启示 (25)

第四章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探索 (27)

4.1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模型设计 (27)

4.2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定位 (29)

4.3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理念 (30)

4.3.1 开展主控式创新与联合中试 (30)

4.3.2 加快由技术研发到价值创造的转变 (31)

4.3.3 重视开发核心技术的配套服务 (32)

4.4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体制机制 (32)

4.4.1 管理体制 (33)

4.4.2 激励机制 (34)

4.4.3 风险控制机制 (35)

4.4.4 运行机制 (37)

4.5 小结 (38)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 (39)

5.1 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的前提 (39)

5.1.1 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的必要性 (39)

5.1.2 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的优越性 (41)

5.2 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概括 (42)

5.3 关于“电动汽车示范项目”的案例研究 (43)

5.3.1 综合信息,考察项目 (43)

5.3.2 细化集群,搭建平台 (44)

5.3.3 创新增值,成果显著 (45)

5.4 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面临的问题 (46)

5.4.1 研究方法、模型设计与访谈提纲 (46)

5.4.2 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面临的问题汇总及详解 (47)

5.5 改进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的建议 (51)

5.5.1 加强沟通,加大宣传 (51)

5.5.2 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组织和协调作用 (51)

5.5.3 加强学校主人翁意识,紧抓落实各项工作 (52)

5.5.4 借助各方力量,全面完善产研院建设 (52)

5.5.5 转变观念,全面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53)

第六章结论 (54)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54)

6.2 本论文的局限性 (56)

6.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6)

参考文献 (5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61)

致谢 (62)

第二章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03年9月,哈佛大学校长Lawrence Summers博士在马萨诸塞州生命科学峰会上发表演讲时提到:“大学对21世纪经济的作用就如同银行对20世纪经济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里,全球已经就大学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下,我国要想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必须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进步和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的基础是知识、思维的创新和高素质的科研人员,这两者的源泉是高校。由于上述客观要求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产学研合作创新便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有效途径。

自20世纪初,世界各国均将产学研合作研究与实践作为国家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来研究。我国也于1986年提出了“产学研”联合的主张,并通过对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在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尝试多种模式的联合。近三十年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学研工作逐渐进入滞缓阶段,后劲愈发不足,暴露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尤其是现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弊端。怎样消除这些弊端,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开放、紧密、先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1.2 研究背景

1.2.1大学职能的内涵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使命。大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应直接面向工农业生产以及由于工农业发展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提供的服务应体现在知识创新、研究成果和社会发展等高层次的服务上。教学为社会“服务”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