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制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安装过程

预制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安装过程

预制装配式建筑

叠合楼板安装过程

2017.12.29

目录

一、构件入场堆放及尺寸检查 (3)

1、堆放要求: (3)

2、构件尺寸检查 (3)

二、施工准备 (4)

4、技术准备:编制详细的吊装方案并已交底。 (4)

三、安装过程及控制要点 (4)

1、施工安装操作流程 (4)

2、架设装配支撑 (4)

3、基层清理 (5)

4、放置叠合楼板 (6)

5、安装侧面及开洞处模板 (6)

6、安装管线等预埋件 (7)

7、铺设上层布筋 (7)

8、混凝土浇筑 (8)

9、质量验收 (10)

10、装配式结构尺寸允许偏差 (11)

一、构件入场堆放及尺寸检查

1、堆放要求:

①、按照安装位置堆放,堆垛之间距离为0.8-1.2m

②、水平堆放时,分型号码垛预制楼板不宜超过6块,预制墙板每垛不宜超过5

块。层与层之间要垫平,垫木要在一条直线上。

③、靠放时沿受力方向堆放。

2、构件尺寸检查

①、不应有间隔支架及配筋突出于混凝土表面。

②、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1-2mm,单个凸面或凹面深度不超过5mm且直径不大于

20mm。

③、构件边缘断裂. 凹陷及气孔的直径不大于5mm,可见深度不超过2mm。

④、可见的模板接缝深度不超过0.5mm。

⑤、预制件表面不应有可见的模板残留物。

预制构件允许尺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附表1《装配式混凝土结技术规程》。

二、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共计6人,其中吊装班组5人(指挥1人,4人安装),测量1

人。2、工具准备:塔吊吊装带或者钢丝绳、对讲机、经纬仪、水准仪、靠尺、

弹线墨盒,冲击钻、膨胀螺丝、专用撬棍、斜支撑、工字钢、铝模板、拉杆、扣

件。3、材料准备:对要吊装的叠合板、进行检查、型号、外观、确保正确。

4、技术准备:编制详细的吊装方案并已交底。

三、安装过程及控制要点

1、施工安装操作流程

①架设装配支撑

②清理基层

③放置预制楼板

④安装侧面及开洞处模板

⑤安装管线等预埋件

⑥铺设上层布筋

2、架设装配支撑

目标:为了施工中更加方便快捷的安装构件,控制安装精度。

要求:

①、安装预制楼板前,须架设装配支撑于具有承载于格构钢筋方向。

②、立杆间距不大于1500x1500mm,第一根立杆距墙边不应大于500mm,搭设完成后放入专用工字梁。

③、预制楼板在支座上搭接进深小于35mm时或没有在支座上每两个格构钢筋中至少有一个其下玄杆支点搭接在支座上时,需要加设边缘支撑。

3、基层清理

目标:满足叠合楼板高度要求。

要求:

①、预制墙板及楼板的安装面须清理干净,并避免点支撑。

②、在不平整的支座上或支座进深大于40mm时,需在支座上抹一层水泥砂浆。

4、放置叠合楼板

目标:确保预制楼板用吊车或伸臂车平稳悬。

要求:

①、吊点于水平墙夹角不宜小于60°。

②、楼板就位后严谨撬动,应采用千斤顶调平器。

③、如碰到有稍微偏差,用撬棍进行调整,楼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高度的调整。

5、安装侧面及开洞处模板

目标:预留洞口尺寸合格,板缝无漏浆现象。

要求:

①、楼板开孔处,必须按设计要求设洞边加强筋及边模,加强筋设置在钢筋焊接面筋之下,待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②、洞口处模板的上缘应达到整个楼板浇筑成型后的上缘

③、塞缝应选用干硬性砂浆并掺入水泥用量5%防水粉。

6、安装管线等预埋件

目标:满足设计尺寸要求。

要求:板中敷设管线,正穿时可采用刚性管线,斜穿时由于格构钢筋的影响,斜穿时,用柔韧性较好的材料。

7、铺设上层布筋

目标:满足设计要求。

要求:做好对已铺设好的格构钢筋模板的保护工作,禁止底模上行走或踩踏。

8、混凝土浇筑

目标:保证构件混凝土浇筑泥浆不外漏。

要求:

①、墙体构件内腔及基层表面清理干净。

②、混凝土应均匀的层层浇筑。

③、浇筑速度每小时不超过50-80cm高。

④、墙体边缘约束构件宜用Φ30mm以下微型振捣帮。

⑤、竖缝应逐层浇灌混凝土,每层竖缝混凝土应浇灌至该层楼板底面以下300-450mm并满足插筋的锚固长度要求。

9、质量验收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2m ±5≥12m且<18m ±10≥18m

±20 ±4 ±353L/750且≤20L/1000且≤20L/750L/1000105 ±10 05 ±5 10 ±10 5 ±3 50,-52+10,-523+5,-55±5

注: 1 L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

2 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偏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

项目构件尺寸允许偏差

长度

梁、板、柱、 桁

墙板

宽度、高(厚)度±5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偏

差绝对值较大处

尺寸检查板、梁、柱、 桁架截面尺寸

墙板的高度、厚度表面平整度梁、板、柱、墙板内表面

墙板外表面2M靠尺和 塞尺检查侧向弯曲

梁、板、柱墙板、桁架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翘曲板

墙板调平尺在俩段量测对角线差板墙板、门窗口钢尺量俩个对角线挠度变形梁、板、桁架设计起拱梁、板、桁架下垂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孔尺寸尺寸检查尺寸检查尺寸检查中心线位置洞口尺寸、深度预留洞门窗口

中心线位置宽度、高度线管、电盒、木砖、吊环与构件表面混凝土高差

预埋件锚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锚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预埋螺栓外露长度

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

0,-5尺寸检查尺寸检查尺寸检查键槽

外露长度中心线位置长度、宽度、深度

0,-1020预埋件

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线管、电盒、木砖、吊环在构件平面的中心线位置偏差预埋套筒、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

10、装配式结构尺寸允许偏差

装配式结构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构件中心线对轴线位置

基础15

尺量检查竖向构件(柱、墙、桁架)10

水平构件(梁、板) 5

构件标高梁、柱、墙、板地面或顶面±5 水准仪或尺检查

构件垂直度柱、墙<5m 5

经纬仪或

全站仪测量≥5m且

<10m

10

≥10m 20

构件倾斜度梁、桁架 5 垂线、钢尺测量

相邻构件平整度

板端面 5

钢尺、塞

尺量测

梁、板地底面

抹灰 5

不抹灰 3

墙侧面

外露 5

不外漏10

构件搁置长度梁、板±10 尺量检查支座、支柱中

心位置

板、梁、柱、墙、桁架10 尺量检查

墙板连接

宽度

±5 尺量检查中心线位置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