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课题 1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3.会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2.我们学过哪几种函数?每一种函数形式怎样?

3.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是什么函数.

(1)梯形的上底长是2,下底长是4,一腰长是6,则梯形的周长y与另一腰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某种文具单价为3元,当购买m个这种文具时,共花了y元,则y与m的关系式。

学习新知:阅读教材P39-P40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可以取一切实数吗?为什么?

2.仔细观察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k/x,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什么形式?

3.回忆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它们的解析式的?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课堂练习】

1.下列等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①y=4x ②y/x=3 ③y=6x-1 ④xy=12 ⑤y=5/x+2 ⑥y=x/2 ⑦y=-√2/x

⑧y=-3/2x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7,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7时,y等于多少?

【要点归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1.函数y=(m-4)x3-|m|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多少?

2.若反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都过点A(m,2)

(1)求A点的坐标;(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课题: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意义。

2.能用描点的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难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如何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什么?

2.我们研究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是什么?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呢?

学习新知:

1.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反比例函数y=6/x和y=-6/x的图象。并思考,

(1)从以上作图中,发现y=6/x和y=-6/x的图象是什么?

(2)y=6/x和y=-6/x的图象分别在第几象限?

(3)在每一个象限y随x是如何变化的?

(4)y=6/x和y=-6/x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2.请同学们自己给k赋值,再画一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看看是不是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都有类似的性质?思考:影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图象和坐标轴是否有交点?

【课堂练习】

1.教材P43-P44练习第1,2题。

2.已知反比例函数y=4-k/x,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k的取值范围。

(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2)函数图象的一个分支向左上方延伸。

【要点归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1.已知反比例函数y=(2-a)x|a|-3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a= .

2.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则点(m,m-2)在第象限。

3.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y=k/x,y=k/x,y=k/x,在x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k1,k2,k3的大小关系

第二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及其性质。

2.结合函数图象,能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并能比较大小。

3.能灵活运用函数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较综合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比较大小及求函数关系式。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在第象限,在每个象限中y随x的增大而。

2.已知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点(-3,1)在双曲线y=k/x上,则k= .

4.()

5.已知x x=3时,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x=-2时y的值;(3)求当y=4时x的值。

学习新知:

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6),

(1)这个函数的图象分布在哪些象限?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2)点B(3,4)、点C(-5/2,-24/5)、点D(2,5)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2.下图是反比例函数y=m-5/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象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a,b)和B(a1,b1).如果a>a1,那么b和b1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1.教材P45练习第1,2题。

2.比较练习第1题与学习新知的第1题,你发现了什么?

3.比较练习第2题与学习新知的第2题,你发现了什么?

【要点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如图,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上任取一点P,过P点作x轴和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是N,M,那么四边形ONPM的

课题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学习目标】

1.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反比例函数求出问题中的值。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反比例函数这一数学模型。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图象和性质。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5,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y=2/3时x的值。

前面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图象及其性质,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利用反比例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新知:

1.某校科技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途中遇到一片十几米宽的烂泥湿地,为了安全、迅速通过湿地,他们沿着前进路

线铺垫了若干木板,构筑成一条临时通道,从而顺利完成了任务。

(1)你能理解这样做的道理吗?

(2)若人和木板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合计600牛,那么如何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p?p是S的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3)当木板面积为0.2m2时,压强多大?当压强是6000Pa时,木板面积多大?

2.教材例1。

【课堂练习】

1.教材P54练习第1题。

2.一个面积为42的长方形,相邻两边长分别为x和y,写出x与y的关系式并画出图象。小红的解答:y与x的函数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2)设经营此贺卡的利润为w元。试求出w与x间的函数关系。若物价局规定此贺卡的售价最高不能超过10

元/个,请你求出当日销售单价x定为多少元时,才能获得最大日销售利润?

第二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验现实生活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

2.能解决确定反比例函数中常数k值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我数学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图象和性质。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问题的思路。

学习新知:

自主学习教材P51例2后,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在例2中,什么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怎样的等量关系?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函数?为什么?

2.今天的例2求出的反比例函数和昨天的例1求出的反比例函数有什么不同?那么例2的第2问应如何解决?

【课堂练习】

1.教材P54练习第2题。

2.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小时排水8立方米,6小时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1)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

(2)如果增加排水管,使每小时的排水量达到Q立方米,将满池水排空所需要的时间为t小时,求Q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准备在5小时内将满池水排空,那么每小时排水量至少为多少?

(4)已知排水管的最大排水量为每小时12立方米,那么最少多长时间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呢?

【要点归纳】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汽车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

(2)写出t与v的函数关系式。

(3)当汽车的速度是75千米/时时,所需时间是多少?

(4)如果准备在5小时之内到达,那么汽车的速度最少是多少?

第三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学习目标】

1.掌握反比例函数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体验学科整合思想。

2.通过解决“杠杆原理”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探究,能够从函数的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

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后,豪言壮志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这个地球。

杠杆定理:若两个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反比于其重量,则杠杆平衡,

通俗点说: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学习新知:

自主学习教材P52例3,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例3中,相等关系是什么?由此得到一个什么等式?它是什么函数关系?

2.例3第(2)中,至少是什么意思?如何解决?

3.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释,我们在使用撬棍时,为什么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4.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后说的撬动地球,请同学们帮他计算一下:

假定地球的质量的近似值是6×1025牛顿(即为阻力),假设阿基米德有500牛顿的力量(即为动力),阻力臂为2000千米,计算多长的动力臂才能把地球撬动?

5.同学们还能否举出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具有“杠杆定律”的物理模型?

【课堂练习】

1.教材P54习题17.2第4题。

2.教材P55习题17.2第5题。

【要点归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教材P55习题17.2第7题。

第四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学习目标】

1.体验现实生活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

2.掌握反比例函数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体验学科整合思想。

3.通过解决电学中的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探究,能够从函数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

通过对教材P53内容的自主学习,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电学知识告诉我们,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瓦)、两端的电压U(伏)及用电器的电阻R(欧姆)有如下关系:PR=U2,这个关系也可以写成P= 。或R= 。说明P与R是函数关系。

2.仔细研究例4后,想一想,为什么收音机的音量、某些台灯的亮度以及电风扇的转速可以调节?

【课堂练习】

1.教材P55习题17.2第5题。

2.一封闭电路中,电流I(A)与电阻R(Ω)的图象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电路中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一个用电器的电阻为5Ω,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那么这个用电器接在这个封闭电路中,会不会

【要点归纳】

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今天的体会。

【拓展训练】

为了预防疾病,某单位对办公室采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6毫克,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药物燃烧时,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药物燃烧后,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员工方可进办公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几分钟后,员工才能回到办公室?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本章小结

一、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的相关知识:

(一)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三、做一做。

1.函数y=(m-2)x3-m2是反比例函数时,则m的值是多少?

2.如图,Rt△ABO的顶点A是双曲线y=k/x与直线y=-x+(k+1)在第四象限的交点,AB⊥x轴于B,且S△ABO=3/2。(1)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和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

3.某水库蓄水160万立方米,由于连降大雨,水库的蓄水量达到了190万立方米,为保证安全,该区地防洪部门决定开闸放水,使水库蓄水量回到160万立方米。

(1)写出放水时间t(天)与放水量a(万立方米/天)之间的函数关系。

(2)如果每天放水6万立方米,几天可以使水库的蓄水量回到160万立方米?

4.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一(m)是面条的粗细(横切面积)x(mm2)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课题 18.1 勾股定理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勾股定理

【学习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2.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3.利用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长。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体验勾股定理。

难点: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

【导学指导】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种特性。是什么呢?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阅读教材P64-P66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教材P64图18.1-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请用语言描述你发现的特点。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满足这种特点?你能解决教材P65的探究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3.我们如何证明你得出的结论呢?你看懂我国古人赵爽的证法了吗?动手摆一摆,想一想,画一画,证一证吧。【课堂练习】

1.教材P69习题18.1第1题。

2.求下图字母A,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3.在直角三角形ABC则b= .

【要点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存在什么困惑?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1.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5cm,试求第三边的长度。

2.你能用下面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吗?

第二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1)【学习目标】

1.能熟练的叙述勾股定理的内容,能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什么是勾股定理?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的什么的关系?

2.

3.在Rt△ABC中,∠C=90°。

(1)已知a:b=1:2,c=5,求a.

(2)已知b=6,∠A=30°,求a,c.

4.如下图,长方形ABCD中,长AB是4cm,宽BC是3cm,求AC的长。

学习新知:

先自主解决教材P66的探究1,然后合作交流。

【课堂练习】

1.教材P68练习第1题。

2.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底面半径是12cm,高为10cm,若在其中隐藏一细铁棒,问铁棒的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长?

【要点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有一根长70cm的木棒,要放在长、宽、高分别是50cm,40cm,30cm的木箱中,能否放进去?

第三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2)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

2.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决,感受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地面上6米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8米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的高度是。

2.小民为准备新年元旦晚会,布置拉花时搬来了一架高为2.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已知梯子上端离地面2.4米,则梯子离墙角的距离为 .

3.如下图,已知在△ABC中,∠ACB=90°,AB=5cm,BC=3cm,CD⊥BC于点D,求CD的长。

学习新知:

先自主探究教材P67“探究2”,然后合作交流,并完成教材上的问题。

【课堂练习】

1.教材P68练习第2题。

2.如下图,图中三个正方形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S1、S2、S3,则S1、S2、S3三者之

3.教材P71习题18.1第11题。

【要点归纳】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1.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水平距离时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2.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探究S,S和S之间的关系。

[总结反思]

第四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3)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掌握勾股定理,并能灵活的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无理数的点,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勾股定理的内容:。

2.在Rt△ABC中,∠ACB=90°,已知a=2,b=3,则c= ,当c=13,a=5,则b= .

3.实数包括和。

4.数轴上的点和一一对应。

5.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0,2,3,-2,-1.

-5-4-3-2-12345

01

学习新知:

自主探究教材P69“探究3”,合作交流后完成教材上的问题。

【课堂练习】

1.教材练习第1、2题。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13 的点。

【要点归纳】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1. 如图,一只壁虎在一座底面半径为1米,高为2米的油桶的下底边沿A处,发现油桶的另一侧的中点B处有一只萤火虫,便决定捕捉它,于是它小心翼翼的向萤火虫爬去,若壁虎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一顿美餐,问壁虎至少要爬行多少路程才能捕到萤火虫?(π取3.14,结果保留1位小数)

课题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学习目标】

1.了解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2.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重点难点】

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勾股定理的内容。

2.已知在Rt△ABC中,∠C=90°,a、b、c是△ABC的三边,则

(1)已知a=3, b=4, 求c;

(2)已知a=2.5, b=6, 求c;

(3)已知a=4, b=7.5, 求c.

3.思考:分别以上述a,b,c为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学习新知:

阅读教材P73-P74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命题1和命题2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它们的题设和结论有什么联系?

3.你能否举出类似的例子?

4.原命题成立,那么它的逆命题一定成立吗?那么怎样才成立呢?如何证明命题2成立?证证看。

【课堂练习】

1.教材P75练习第1、2题。

2.在△ABC中,AB=3,AC=4,BC=5,则∠ =90°。

3.写出下列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它是否有逆定理。

(1)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

(2)对顶角相等。

【要点归纳】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a,b,c,a

(1

(2)写出你发现的规律。

第二课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叙述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2.在Rt△ABC中,∠C=90°。

(1)已知a=6, c=10, 求b.

(2)已知a=40, b=9, 求c.

3.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则斜边上的高是。

4.判断下列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1)a=3, b=5, c=6;

(2)a=3/5, b=4/5, c=1;

(3)a=3, b=2√2, c=√17

学习新知:

自主学习教材P75例2,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画出示意图,建立数学模型?

(2)“海天”号轮船的航行方向会有几种可能?

【课堂练习】

1.教材P76练习第3题。

2.如下图所示:三个村庄A、B、C之间的距离分别是AB=5km,BC=12km,AC=13km,要从B修一条公路BD直达AC,已

知公路的造价2600万元/km ,求修这条公路的最低造价是多少?

【要点归纳】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拓展训练】

°,AB=4,BC=3,AD=13,CD=1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本章小结

一、画出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相关知识。

1.勾股定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三、做一做。

1.如图,在两面墙之间有一个底端在A 点的梯子,当它靠在一侧的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B 点,当它靠在另一侧墙上时,梯子的顶端在D 点,已知∠BAC=60°,∠DAE=45°,DE=3√2 m,求BC 的长度。

2.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50=6a+8b+10c,则△ABC 的形状是什么?

3.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正确的是 ( )

A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 .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也相等

D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方线上

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8和10,试求第三边的长度。

5. 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在水池的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米,把芦苇的顶端

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芦苇和岸边的水面正好平齐,则水的深度是多少?

6.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沿着D点恰好落在BC边上的F点上,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度。

第十九章四边形

课题 19.1 平行四边形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19.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2.能根据定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3.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即为什么要添加对角线)

【导学指导】

现实世界中,四边形也在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宏伟的建筑物,铺满地砖的地板、别具一格的窗棂、天空飞舞的风筝……处处都有四边形的身影。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这些特殊的四边形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更为密切。在章前图中,你能找出它们吗?在本章,我们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殊的四边形,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探索并证明它们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新知:

阅读教材P83-P84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如何表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从属关系?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吗?

3.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你能证明吗?

【课堂练习】

1.教材P84练习第1,2,3题。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果EF∥AD,GH∥CD,EF与GH相交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A.4个 B。5个 C。8个 D。9个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的度数之比为5:4,则∠C等于()

A.60° B.80° C.100°D.120°

【要点归纳】

通过学习,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已知任意三点A、B、C,是否存在点D,使A、B、C、D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你作出平行四边形;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及几何计算题的解题表达。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平行四边形是如何定义的?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平行四边形形状的?

2.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3.我们是如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这些性质的?

学习新知:

自主学习教材P85-P86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如下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有什么特征?请用文字语言叙述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

2.

3.你发现了吗?平行四边形的问题都是如何解决的?

【课堂练习】

1.教材P86练习第1,2题。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48cm,AB比BC长4cm,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各边长为多少?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B+∠D=140°,求∠C的度数。

4.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60cm,△AOB的周长比△COB的周长大8cm,则AB= ,

BC= 。

【要点归纳】

3.你还有哪些收获?

【拓展训练】

如图,田村有一口呈四边形的池塘,在它的四个角A、B、C、D处均种有一棵梨树,田村准备开始挖池塘建养鱼池,想使建后的鱼池面积为原来池塘面积的两倍,又想保持梨树不动,并要求建后的池塘成为平行四边形形状。请问田村能否实现这一设想?若能,请你设计并画出图形,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画图保留痕迹,不写画法)

第三课时 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学习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2.会运用这两个判定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证明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

3.你能说出上述三条性质的逆命题吗?把它们有文字表达出来。

学习新知:

自主学习教材P86-P87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三条性质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如何证明的?

2.现在你有多少种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了?它们分别是从四边形的哪些方面去考虑的?【课堂练习】

1.教材P87练习题第1,2题。

2.在同一平面内,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如图),按不同的方法拼成四边形,

(1)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2)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吗?

A

B

E

D

F

【要点归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拓展训练】

1.如图,已知点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D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MCN是平行四边形。

A

C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第四课时 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学习目标】

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理解和领会三角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

3.会综合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1.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

2.理解并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难点: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2.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推导,感悟几何的思维方法。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

2. 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性质?

3. 平行四边形是如何判定的?

学习新知:

阅读教材P88-P90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 今天又有了一种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是什么?如何证明?

2. 你看得懂例4吗?它是如何思考解决问题的?由例4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是什么?

3. 什么是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我们还学过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它们有何联系与区别?

【课堂练习】

1. 教材P90练习第1,2,3题。

2.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E 、F 分别为BO 、DO 的中点。

求证:AF ∥CE(请你用两种方法证明)

A C

【要点归纳】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如图,已知BE 、CF 分别为△ABC 中∠B 、∠C 的平方线,AM ⊥BE 于M ,AN ⊥CF 于N ,

求证:MN ∥BC

A

B C

课题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课时:五课时

第一课时 19.2.1 矩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2. 能熟练应用矩形的性质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利用矩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导学指导】

阅读教材P94-P96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 什么是矩形?

2.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它有没有?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性质?角呢?对角线呢?那

么它特殊在什么地方?所以它有什么性质?如何记住它呢?

3. 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了两个什么三角形?由矩形的性质,你可以得到这个三角形的什么性质?

【课堂练习】

1. 教材P95练习第1,2,3题。

2. Rt △ABC 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

【要点归纳】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1. 将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BD 对折,再折叠使AD 与对角线BD 重合,得折痕DG ,若AB=8,BC=6,求AG 的长。

2. 在四边形ABCD 中,∠ABC=∠ADC=90°,E 是AC 的中点,EF 平分∠BED 交BD 于点F 。

(1) 猜想:EF 与BD 具有怎样的关系?

(2) 试证明你的猜想。

A B

D

第二课时 矩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 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矩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难点: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是矩形?

2. 矩形有哪些性质?你能猜想如何判定矩形吗?

学习新知:

阅读教材P95-P96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 利用矩形的定义可以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此你发现什么?

2.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如何证明?试一试。

【课堂练习】

1. 教材P96练习第1,2题。

2. 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 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5)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6)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 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8) 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要点归纳】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G 、H 。

求证:四边形EFGH 是矩形。

D

第三课时 19.2.2 菱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理解菱形的定义,掌握菱形的特殊性质。

2. 了解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能根据菱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理解菱形的面积公式,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菱形的面积。

【重点难点】

重点:菱形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菱形性质的探究。

【导学指导】

阅读教材P97-P98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菱形?它与平行四边形有何异同?

2. 菱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3. 由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你可以得到菱形具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呢?它的边、对角线之间有什么关

系?你能证明上述结论吗?

4.通过例2,你发现菱形除了用平行四边形计算面积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吗?

【课堂练习】

1. 教材P98练习第1,2题。

2. 菱形和矩形都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线相等 B.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的两邻角的度数之比为1:3,高为7√2,求它的面积.

【要点归纳】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拓展训练】

如图,已知:在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CE=CF 。过点C 作CG ∥EA 交AF 于H ,交AD 于G ,∠BAE=25°,∠BCD=130°,求∠AHC 的度数。

A

D C B

第四课时 菱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菱形的两个判定定理,并会用判定方法进行相关的论证和计算。

2. 了解菱形的现实应用和常用判别条件。

【重点难点】

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难点:探究菱形的判定条件并合理利用它进行论证和计算。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 菱形和矩形分别比平行四边形多了哪些性质?

2. 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

学习新知:

学习教材P99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的,首先,可以用什么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2. 受矩形判定方法的启发,你对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什么猜想?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试试看。

【课堂练习】

教材P100练习第1,2,3题。

【要点归纳】

你能画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从属关系图吗?试试看。

【拓展训练】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G 、H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AB 、CD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GFH 是菱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G H

F E A

B D C

第五课时 19.2.3 正方形

【学习目标】

1. 了解正方形的有关概念。

2. 理解并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判定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判定的应用方法。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 矩形有哪些性质?如何判定?

2. 菱形有哪些性质?如何判定?

3. 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框图表示出来。

学习新知:

学习教材P100-P101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后完成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正方形?它与矩形、菱形有什么关系?

2. 正方形有哪些性质?(提示:从边、角、对角线方面总结?)它有没有矩形、菱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是什么?

3. 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试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一下。

【课堂练习】

1. 教材P101练习第1,2,3题。

2. 判断:

(1)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2) 对角线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 矩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

(5) 四角相等且两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要点归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你能不能用一个框图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拓展训练】

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形AB 1C 1D 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019年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边 一、新课导入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吗? 2、对于三角形,你了解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二、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用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研读一、认真阅读课本(P63至P64“探究”前,时间:5分钟) 要求:知道三角形的定义;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了解按边角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一边阅读一边完成检测一。 研读二、认真阅读课本( P64“探究”,时间:3分钟) 要求:思考“探究”中的问题,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游戏:用棍子摆三角形。 检测练习二、6、在三角形ABC中, AB+BC AC AC+BC AB AB+AC BC 7、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有路线。路线最近,根据是:,于是有: (得出的结论)。 8、下列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研读三、认真阅读课本认真看课本( P64例题,时间:5分钟) 要求:(1)、注意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思考(2)中为什么要分情况讨论。 (2)、对这例题的解法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一边阅读例题一边完成检测练习三。 检测练习三、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啊!) 解: (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归纳小结 (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强化训练 【A】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类课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 10,a s ,33 200,s v .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 -2060小时, 所以v +20100=v -2060. 3. 以上的式子v +20100,v -2060,a s ,s 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 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m m 3 2+-m m 112 +-m m

八年级数学下二次根式导学案.doc

16. 1 《二次根式 (1) 》学案 班级 :姓名:小组: 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学习目标: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 a (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2、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16 的平方根是; (2)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的时间是t (单位:秒)与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单 位:米 ) 满足关系式h 5t 2。如果用含h的式子表示t,则t= ; (3) 圆的面积为 S,则圆的半径是; (4) 正方形的面积为 b 3 ,则边长为。 思考: 16 ,h ,s , b 3 等式子的实际意义.说一说他们的共同特征. 5 定义 :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a 0 )叫做二次根式, a 叫做_____________。读作。 二、应用举例 例 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 2 、3 3 、1 、 x(x>0)、x 0、42、- 2 、 1 、 x y (x≥0,y?≥0). x y 解:二次根式有:;不是二次根式的有:。 例 2.当x是多少时,3x 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得:。当时,3x 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注意: 1、形如 a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利用“ a (a≥0)”解决具体问题 3、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三、学生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拨、拓展 例 3.当x是多少时,2x 3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 4若 a 1 +b 1 =0,求a2004+b2004的值.(答案:2 ) 5 四、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 五、课堂检测 ( 1)、简答题 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次根式,那些不是二次根式? -7 3 7x x4168 1 x ( 2)、填空题 1.形如 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 5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 3)、综合提高题 1.二次根式 a 1 中,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 A、 a<l B、a≤1 C、a≥1 D、a>1 2.已知x 3 0 则x的值为 A 、 x>-3 B、x<-3C、x=-3 D、x的值不能确定 六、课后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课题 1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3.会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2.我们学过哪几种函数?每一种函数形式怎样? 3.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是什么函数.

(1)梯形的上底长是2,下底长是4,一腰长是6,则梯形的周长y与另一腰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某种文具单价为3元,当购买m个这种文具时,共花了y元,则y与m的关系式。 学习新知:阅读教材P39-P40相关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可以取一切实数吗?为什么?

2.仔细观察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k/x,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什么形式? 3.回忆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它们的解析式的?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课堂练习】 1.下列等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①y=4x ②y/x=3 ③y=6x-1 ④xy=12 ⑤y=5/x+2 ⑥y=x/2 ⑦y=-√2/x ⑧y=-3/2x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7,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7时,y等于多少?

【要点归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b a c A B C 八年级数学 SX-14-B-001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导学案》导学案 编写人:王海香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的边、顶点、角的概念; 2.三角形的分类; 【学习重点、难点】 1.三角形的分类;2.三角形第三边的关系; 一、基础梳理 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 的三条线段,首尾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练习:根据你的理解,下列的图形是三角形有哪些? 2.三角形的表示:如图1所示,顶点是A 、B 、C 的三角形记作 ,三角形的三边 分别是 ,三个顶点是 ,三个内角是 ; 3.三角形的分类: ????? 三角形,每一个内角都 90 ○ ; 按角分 三角形,有一个内角 90○ ; 三角形,有一个内角 90○ ; 注:等腰三角形是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 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那么等边三角形是否属于等腰三角形呢? 。 三角形,三边 ; 按边分 三角形 两 边 ; 三边 ;( 三角形) 二、练一练 1、图中有 个三角形?分别是: 。 2、图中以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 3、 图中以∠D 为角的三角形是: 。 4、图中以AB 为边的三角形是: 。 三、议一议 右图中由A 点至B 点,有 条路线。那条路线最近? 根据是:_________ 这样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存在着这样的不等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有:(得出的结论) 。 新知运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① 3,4,11 ( ) ② 2,5,6 ( ) ③ 3,5,8 ( ) 四、(学习教材P3例子,仿照例子再完成下面的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1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1 2013.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教学目标 (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1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0200sv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7a33s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 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10060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20,v20,v10060=. 20,v20,v sv100603. 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as20,v20,v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2mm,1m,2(1) (2) (3) m, 1m,1m,3 12[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母不能为零;?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 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m,4719,y8y,39x+4, , , , , 2xx,9205y 2. 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x,52x,53 (1) (2) (3) 23,2xx,4x,2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2x,1x,77x2(1) (2) (3) x,x5x21,3x 七、课后练习 奈曼四中八年级数学备课教案资料 1

修订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集

11.1.1三角形的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角形,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并把三角形分类. 2.知道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二、重点:知道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 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 (一)精讲 知识点一:三角形概念及分类 1、学生自学教科书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三角形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顺次首尾连接所组成的图形 叫做三角形。如图,线段____、______、______ 是三角形的边; 点A 、B 、C 是三角形的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 是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 的角。图中三角形记作__________。 (2)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 _____________ (二)精练一: 1、如图.下列图形中是三角形的___________? 2、图3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精讲 知识点二:知道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并判断三条线段 能否构成三角形 1、探究:请同学们画一个△ABC ,分别量出AB ,BC ,AC 的长,并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 AB+BC_____AC AB + AC _____ BC AC +BC _____ AB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精练二: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2、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是12cm 、10cm 、8cm 、4cm ,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个。 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第三边长可能是( ) A 、1 B 、9 C 、3 D 、10 4、阅读教科书例题,仿照例题解法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5、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周长为20cm ,三角形的一边长6cm ,求其他两边长。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则它的周长是( ) A 、7 B 、9 C 、12 D 、9或12 7、若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 ,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 ___________. 8、(选做)若△ABC 的三边长都是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可能的最大边长是___________. 9、已知线段3cm,5cm,xcm,x 为偶数,以3,5,x 为边能 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学习反思: A B C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分层练习合集(含答案)

11.1 与三角形有关线段 11.1.1 三角形边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三角形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2.学会三角形表示及根据“是否有边相等”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阅读教材P2~4,完成预习内容. 知识探究 (一)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____________三条线段首尾________所组成图形叫做三角形. 2.有关概念 如图,线段AB,BC,CA是三角形________,点A,B,C是三角形________,∠A,∠B,∠C是相邻两边组成角,叫做三角形________,简称三角形角. 3.表示方法:顶点是A,B,C三角形,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1)三角形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字母为三角形三个顶点,字母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ABC,△ACB,△BAC,△BCA,△CAB,△CBA为同一个三角形. (二)三角形分类 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______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________三角形,其中相等两条边叫做________,另一边叫做________,两腰夹角叫做________,腰和底边夹角叫做________. 3.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______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相等等腰三 角形 .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 2.推论:由于a +b>c ,根据不等式性质,得c -b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定义 学习目标: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并会求二次根式中所含字 母的取值范围。 理解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学习重难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非负性的理解和应用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 一对一检查过关 导: 看书后填空: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1)形式上必须是a 的形式。(2)被开方数必须是 数。 判断下列格式哪些是二次根式? ⑴ 3.0 ⑵ 3- ⑶ 2 )2 1(- ⑷ ()223≥-a a ⑸ 12+a ⑹ 3+a ⑺ a ⑻()02?-x x 学: 代数式有意义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2)分式的分母不为0.(3)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0 当x 是怎样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x ⑵ x -21 ⑶13-+ -x x ⑷2x ⑸3x (6) ()01-a (1)常见的非负数有:a a a ,,2 (2)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 0,则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已知:0242=-++b a ,求a,b 的值。 巩固练习: 已知(),03122 =-++b a 求a,b 的值 2.已知053232=--+--y x y x 则y x 8-的值为 练: 1.下列各式中:①52+- x ②2009 ③33 ④π ⑤22a - ⑥ 3+-x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有 。 2.若1 21 3-+-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122+-+-= x x y ,则=y x 4.函数x y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 X>2 (B) X ≥2 (C) X>-2 (D) X ≥-2 5.若式子ab a 1+ -有意义,则P (a,b )在第( )象限 (A )一 (B)二 (C)三 (D)四 6.若,011=-++b a 则=+20112011 b a 7.方程084=--+-m y x x ,当y>0时,m 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01442=-++ +-y x y y ,求xy 的值

八年级下数学导学案

黄官寨实验学校导学案1 备课者:杜志伟 教研组长:李廷聚 备课时间:2014-2-24 课题:16.1二次根式1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 ≥=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 ≥=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课前预习) (1)已知a x =2 ,那么a 是x 的______;x 是a 的______, 记为_____,a 一定是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 (二)合作交流(小组互助) (1)16的平方根是 ; (2)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的时间是t (单位:秒)与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 (单位:米)满足关系式2 5t h =。如果用含h 的式子表示t ,则t = ; 思考:16, 5h ,π s ,3-b 等式子的实际意义.说一说他们的共同特征.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0≥a )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0(3 ≥a a ,12+x 2、当a 为正数时a 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a 才有意义。 3、根据算术平方根意义计算 : (1) 2 )4( (2) (3)2)5.0( (4)2 )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三)展示提升(质疑点拨) 例: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 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02≥-x ,得 2≥x 当2≥x 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练习:1、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①43-x ③ (四)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 ? ??2 53 2、若0112=-+-y x ,那么x = ,y = 。 3、当x =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 。 4、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1)-=-229x x ( )2 =(x + )(y - )(2)-=-2 23x x ( )2 =(x + )(y - ) (二)选择题: 1、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比这个数大3的数为( ) A 、3+a B 、3-a C 、3+a D 、32 +a 2、二次根式1-a 中,字母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a <l B 、a ≤1 C 、a ≥1 D 、a >1 2、已知03=+x 则x 的值为 A 、 x >-3 B 、x <-3 C 、x =-3 D 、 x 的值不能确定 3、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 A 、3= 2 )3( B 、 0.5=2)5.0( C 、6.06.02 = D 、35)75(2= ________)(2=a 42 )3(x --2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全章)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 二次根式(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已知a x =2,那么a 是x 的______;x 是a 的________, 记为______,a 一定是___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 ,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 (二)自主学习 (1)16的平方根是 ; (2)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的时间是t (单位:秒)与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 (单位:米)满 足关系式25t h =。如果用含h 的式子表示t ,则t = ; (3)圆的面积为S ,则圆的半径是 ; (4)正方形的面积为3-b ,则边长为 。 思考:16, 5 h ,πs ,3-b 等式子的实际意义.说一说他们的共同特征.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0≥a )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4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0(3 ≥a a ,12+x 2、当a 为正数时a 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a 才有意义。 3、根据算术平方根意义计算 : (1) 2)4( (2) (3)2)5.0( (4)2)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4、由公式)0()(2≥=a a a ,我们可以得到公式a =2)(a ,利用此公式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写成 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如(5)2=5;也可以把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如5=(5)2. 练习:(1)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6 0.35 (2)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72-x 4a 2-11 (三)合作探究 例: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02≥-x ,得 2≥x 当2≥x 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练习:1、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________ )(2=a 2)3(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_(全册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 4、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5、理解并能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难点: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五角星、脸谱、正方形、禁行标志、山水倒映等。 学生欣赏,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对称,如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把手掌盖在 镜子上,镜子里的手与自己的手完全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对称,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2、动手做一做: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作出一个梯形,并把纸上的梯 形剪下来,沿上底和下底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学生活动:观察、小结特点。 3、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问题: ⑴“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⑵这条直线可能不经过这个图形本身吗? ⑶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⑴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⑵不能,因为这条直线必须把这个图形分成能充分重合的两部分,则必然经过这个图形的本身。 ⑶不是,因为圆的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应说直径所在的直线或经过圆心的直线。 4、猜想归纳: 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5、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6、教科书第五页图1-6⑴⑵两个图,问题:想一想,每组图形中,左 边图形沿虚线对折后与右边的图形有着怎样的关系? 7、教师给出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 8、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例子吗? 思考: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异同?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小结。 三、巩固反馈 1、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灿烂的文化中,汉字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请写出几个是轴对称的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奥运会五环图案有下列各说法:①它不是轴对称图形;②它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③它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17章 分式 §17.1.1 分式的概念 导学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从中认识分式,并能概括分式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 3、能通过回忆分数的意义,类比地探索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值如某一特定情况的条件,渗透数学中的类比,分类等数学思想。 导学重点: 探索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值为某一特定情况的条件。 导学难点: 能通过回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式的意义。 导学过程: 一、做一做 (1)面积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3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米; (2)面积为S 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a 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___米; (3)一箱苹果售价p 元,总重m 千克,箱重n 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___元; 二、概括: 形如B A (A 、B 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B ≠0)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 A 叫做分 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即有理式 整式, 分式. 三、例题: 例1 下列各有理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 x 1; (2)2x ; (3)y x xy +2; (4)33y x -. 解:属于整式的有:(2)、(4);属于分式的有:(1)、(3). 注意:在分式中,分母的值不能是零.如果分母的值是零,则分式没有意义.例如,在分式a S 中,a ≠0;在分式n m -9 中,m ≠n. 例2 当x 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11-x ; (2)3 22 +-x x . 分析 要使分式有意义,必须且只须分母不等于零. 解 (1)分母1-x ≠0,即x ≠1. 所以,当x ≠1时,分式1 1 -x 有意义. (2)分母23+x ≠0,即x ≠-2 3 . 所以,当x ≠-23时,分式3 22 +-x x 有意义. 四、练习: P5习题17.1第3题(1)(3)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复习课程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x 2.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1 x 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 A.5 B C. 1 5 D.以上皆不对 二、填空题 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负数________平方根. 三、综合提高题 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 2.当x 是多少时, x +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3 . 4. x有()个. A.0 B.1 C.2 D.无数 5.已知a、b ,求a、b的值.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答案: 一、1.A 2.D 3.B 二、1 a≥0)2 3.没有 三、1.设底面边长为x,则0.2x2=1,解答: 2.依题意得: 230 x x +≥ ? ? ≠ ? , 3 2 x x ? ≥- ? ? ?≠ ? ∴当x>- 3 2 且x≠0 时, x +x2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3. 1 3 4.B

5.a=5,b=-4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是( ). A .4 B .3 C .2 D .1 2.数a 没有算术平方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0 B .a ≥0 C .a<0 D .a=0 二、填空题 1.()2=________. 2_______数. 三、综合提高题 1.计算 (12 (2)-2 (3)( 12 )2 (4)( 2 (5) 2.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2)3.4 (3) 1 6 (4)x (x ≥0) 3=0,求x y 的值. 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 (1)x 2-2 (2)x 4-9 3x 2-5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答案: 一、1.B 2.C 二、1.3 2.非负数 三、1.(12=9 (2)-2=-3 (3)( 12 )2= 14×6=3 2 (4)(2=9×2 3 =6 (5)-6 2.(1)5=)2 (2)3.4=2 (3) 1 6 =2 (4)x=2(x ≥0)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_1 二次根式(2)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6.1二次根式(2) 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a a =2; 2.能利用上述性质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的性质a a =2.(a )2=a (a ≥0) 难点:运用性质进行化简和计算(a )2=a (a ≥0),2a =a (a ≥0)”解决具体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什么是二次根式,它有哪些性质? 2.计算:=24 =22.0 =2)5 4( =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 0a a 时 计算:=-2)4( =-2)2.0( =-2)5 4( =-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 计算: =20 当==2,0a a 时 归纳总结: 将上面做题过程中得到的结论综合起来,得到二次根式的又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 ?? ???<->==00002a a a a a a 认真理解!! 二、合作交流: 1.化简下列各式:

(1)、=23.0 (2)、=-2)5.0( (3)、=-2)6( (4)、()22a = (0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日使用日期: 月日班级: 姓名: 导学案编辑人:课题: 分式方程的应用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情景,理解方程的意义,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2)会列分式方程解有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分析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解决问题的建模过程,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积极主动地参加分析、解决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建模思想,感受发现与成功的乐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学习重点:会列会式方程解有关问题学习程序学习笔记学习内容 一、预习与交流通过预习教材P57~P59的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行程问题:路程= 2、工程问题:工作量 3、利润问题:利润=卖价- ,利润率=100%

4、浓度问题:溶液的深度=100%。 二、合作与探究教学点1: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归纳: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与公式变形类题目的学习中经常出现,它们的解法与解数字系数的分式方程一样,解决这类问题需分清已知量与未知量,注意未知数系数的条件。例 1、解关于x的方程(a≠b)学生展示 1、若(r1+r2≠0),则R等于() A、 B、r1+r2 C、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对关于x的方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的解是x=m+5 B、当m>-5时,方程的解都是正数 C、当m<-5时,方程的解都是负数 D、方程的解无法确定 3、若方程无解,则m= 。教学点2:分式方程的应用例2: A、B两地相距80km,一辆公共汽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2小时后,又从A地同方向开出一辆小汽车,小汽车的速度是公共汽车的3倍,结果小汽车比公共汽车早40分钟到达B地,求这两种车的速度。学生展示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数学导学案八年级备课组

课题1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1)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和全等三角形性质。 2、理解“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熟练 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P2-3页,完成下列要求: 1、理解并背诵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注意全等中对应点位置的书写。 3、理解并记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自学后完成展示的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三、展示容: 1、________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____。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 2、能够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一个图形经过__、__、__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 4、______叫做对应顶点。_______叫做对应边。_____叫做对应角。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相等。 6、课本P4练习1、2 7、如图1,△ABC ≌△DEF ,对应顶点是______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对应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 8 7

8、如图2,△ABC≌△CDA,AB和CD,BC和DA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3,△ABN≌△ACM,∠B=∠C,AC=AB,则BN=____,∠BAN=______,_____=AN,_____= ∠AMC. 10 9 10、如图,△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ACD 和∠BCE相等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制作人:数学组

目录 $16.1二次根式(一)导学案 (4) $16.1二次根式(二)导学案 (8)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一)导学案 (12)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二)导学案 (16)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三)导学案 (20)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一)导学案 (23)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二)导学案 (26) $17.1勾股定理(一)导学案 (29) $17.1勾股定理(二)导学案 (35) $17.1勾股定理(三)导学案 (39)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导学案 (43)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导学案 (47)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导学案 (50) $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导学案 (55)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导学案 (61)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导学案 (66) $18.2.1矩形(一)导学案 (70) $18.2.1矩形(二)导学案 (75) $18.2.2菱形(一)导学案 (80) $18.2.2菱形(二)导学案 (84) $18.2.3正方形导学案 (87) $19.1.1变量与函数(一)导学案 (91) $19.1.1变量与函数(二)导学案 (95) $19.1.2函数的图象(一)导学案 (100) $19.1.2函数的图象(二)导学案 (106) $19.1.2函数的图象(三)导学案 (110) $19.2.1正比例函数导学案 (114) $19.2.2一次函数(一)导学案 (119) $19.2.2一次函数(二)导学案 (124) $19.2.2一次函数(三)导学案 (128) $19.2.2一次函数(四)导学案 (132) $19.2.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135) $19.2.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导学案 (139) $19.2.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 (144)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一)导学案 (149)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二)导学案 (153) $20.1.1平均数(一)导学案 (156) $20.1.1平均数(二)导学案 (161)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二次根式知识点归纳和题型归类 一、知识框图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质: 1.; 2.; 3.; 4.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5.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6.若,则. 知识点二、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1) 运算结果应满足以下两个要求:①应为最简二次根式或有理式;②分母中不含根号. (2) 注意每一步运算的算理;

(3) 乘法公式的推 广 : 2.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先化简,再运算, 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明确运算的顺序,即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 (2)整式、分式中的运算律、运算法则及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一. 利用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来解题(0≥a (a ≥0),即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非负数。) 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x ; C 、12+x ; D 、1-x 2.x 取何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 1 21 +-x (3) (4) (5)121 3-+ -x x (6) . (7 )若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8)若1 313++=++x x x x ,则x 的取值范围 是 。 3.若13-m 有意义,则m 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若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4.当x 为何整数时, A B C D 有最小整数值,这个最小整数值为 。 5. 若2004a a -=,则2 2004a -=_____________;若433+-+-=x x y ,则=+y x 6.设m 、n 满足3 2 9922-+-+-=m m m n ,则mn = 。 7.若m =m 的值. 8. 若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3442 -++-b a a =0,则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 9.已知ABC △的三边a b c ,, 满足2|2|1022a b a ++=+,则ABC △为( ) 10.若0|84|=--+-m y x x ,且0>y 时,则( ) A 、10<)0()0(0) (a a a b a a (即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来解 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1、明确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能正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新课导学: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阅读课本第1至3页,回答以下问题: (1)三角形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条线段连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的表示法(如图1)三角形ABC可表示为:; (3)ΔABC的顶点分别为A、、; (3)ΔABC的内角分别为∠ABC,,; (4)Δ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或,、; (5)顶点A的对边是,顶点B的对边分别是,顶点C的对边分别是。 三角形的分类: (1)下图中,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各有什么特点? (2)下图中,每个三角形的三边各有什么特点? (3)结合以上图形你认为三角形可以如何分类?试一试 ①按角分类: ②按边分类: (4)在等腰三角形中,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两

第1题 腰的夹角叫做 , 叫做底角。 (5)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 的等腰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问题1:如图,现有三块地,问从A 地到B 地有几种走法,哪一种走法的距离最近?请将你的设计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3)阅读课本第3页,填写:三角形两边的和 (4)用式子表示:BC + AC AB (填上“> ”或“ < ” ) ① BC + AB AC (填上“> ”或“ < ” ) ② AB + AC BC (填上“> ”或“ < ” ) ③ 4、例题:用一条长为18cm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解:设底边长为xcm ,则腰长是 cm 因为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所以: 所以x= cm 答: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 、 、 课堂练习: A 组 1.①图中有 个三角形,分别为 ②△ABC 的三个顶点是 、 、 ; 三个内角是 、 、 ; 三条边是 、 、 ; 2、如图中有 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 3.判断下列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B 地 A 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