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9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9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9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1.1 不等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 难点:

怎样建立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1. 如图1-1,用用根长度均为l ㎝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那么绳长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那么绳长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当l =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 =12呢?

(4)改变l 的取值再试一试,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分析解答:在上面的问题中,所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2)4(l ,圆的面积可以表示为2

2??

?

??ππl 。

(1) 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就是

25)4

(2

≤l ,即25162≤l 。

(2) 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就是

2

2??

?

??ππl >100, 即 π

42

l >100

(3) 当l =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41682

2cm =,圆的面积为)(1.54822cm ≈π

, 4<5.1,此时圆的面积大。

当l =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916122

2cm =,圆的面积为)(5.1141222cm ≈π

, 9<11.5,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

(4) 不论怎样改变l 的取值,通过计算发现:总是圆的面积大,因此,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增色为l

㎝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 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π42l >16

2

l 2. (1)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能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m 的地

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这棵树至少要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 ?(只列关系式) (2)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m 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2m/s ,人离开的速度为4m/s ,导火线的长度x (m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答案:(1)设这棵树生长x 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 ,则5+3x >240。

(2)人离开10m 以外的地方需要的时间,应小于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410<2

.0x 分析巩固练习: 用不等式表示:

(1) a 的相反数是正数;

(2) m 与2的差小于3

2; (3) x 的

3

1

与4的和不是正数; (4) y 的一半与x 的2倍的和不小于3。 解答:(1)a 的相反数是-a ,正数是比零大的数,所以“a 的相反数是正数”就是-a >0;

(2)“m 与2的差”就是m-2,“ 差小于32”即是m-2<3

2

; (3)“x 的31”就是31x ,“x 的31与4的和不是正数”就是3

1

x+4≤0;

(4)“y 的一半”不是21

y,“x 的2倍”就是2x ,“不小于3”即指大于或等于3,故“y 的一半与x

的2倍的和不小于”就是2

1

y+2x ≥3。

3. 下列各数:2

1

,-4,π,0,5.2,3其中使不等式2-x >1,成立是 ( )

A .-4,π,5.2

B .π,5.2,3

C .2

1

,0,3 D .π,5.2

答案:D

4. 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2所示,所

b

a b

a +-的值 ( )

A .>0

B .<0

C .=0

D .≥0 答案:B

小结提问,快速回答:新-课 -标-第- 一-网 1. 表示不等式关系的符号有哪些?

2. 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x 的5倍与3的差比x 的4倍大; (2)a 的

4

1

的相反数是非负数; (3)x 的3倍不小于y 的8倍。

3. 下列不等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 )

A .2

a >0 B .02≤-a C .2a >a D .2

a >a 作业要求:作业本

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比较归纳,产生新知

我们知道,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等式不变。

请问: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整式,那么结果会怎样?请兴几例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

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出猜想:不等式的结果不变。试举几例验证猜想。如3<7,3+1=4,7+1=8,4<8,所以3+1<7+1;3-5=-2,7-5=2,-2<2,所以 3-5<7-5;3+a <7+a ;3<7,3-a <7-a 等。都能说明猜想的正确性。

2.探索交流,概括性质

完成下列填空。

2<3,2×5 3×5;

2<3,2×(-1) 3×(-1);

2<3,2×(-5)3×(-5);

你发现了什么?请再举几例试试,与同伴交流。新|课|标| 第|一| 网

通过计算结果不难发现:前两个空填“<”,后三个空填“>”。

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通过自我探索与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加深对不等式性质的印象)

3.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1.(1)用“>”号或“<”号填空,并简说理由。

①6+2 -3+2;②6×(-2)-3×(-2);

③6÷2 -3÷2;④6÷(-2)-3÷(-2)

(2)如果a>b,则

2.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填“>”或“<”:

(1)若a>b,则2a+1 2b+1;

(2)若<10,则y -8;

(3)若a<b,且c>0,则ac+c bc+c;

(4)若a>0,b<0,c<0,(a-b)c 0。

4.巩固应用,拓展研究.

1. 按照下列条件,写出仍能成立的不等式,并说明根据。

(1)a>b两边都加上-4;(2)-3a<b两边都除以-3;

(3)a≥3b两边都乘以2;(4)a≤2b两边都加上c;

2.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a为常数):

5.课内深化,提升能力

比较下列各题两式的大小:

6.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想一想: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性质?在运用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通过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的认知

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7.课外作业与拓展

课外作业:课本第9页“习题1.2”

1.3不等式的解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

2.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区分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概念,难点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导出问题

(课本问题)燃放某中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10m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02m/s,人离开的速度为4m/s,那么导火线的长度应为多少厘米?

(在建立不等式之前,先让学生分析清楚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为了使人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安全区域,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应大于人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设导火线的长度应为x cm ,根据题意,得

即x>5

2.探索交流,得出概念

1.想一想:(1)你能找出几个使不等式x>5成立的x的值吗?

(2)x=5,6,8能使不等式x>5成立吗?

(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但对于满足x>5中的字母x,它能够取任意数吗?如果不能,它能取哪些数呢?启发学生动手验证、动脑思考,并从中初步体会不等式解的意义及不等式解与方程解的不同之处。)

能使不等式成立得未知数得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例如,6是不等式x>5一个解,7,8,9,……也是不等式x>5的解。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例如不等式x-5≤-1的解集为x≤4;不等式x2>0的解集是所有非零实数。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议一议:请你用自己的方式将不等式x>5的解集和x-5≤-1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并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回忆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认识数轴上的点是有序的,实数是可以比较大小的,让学生用具体实数对应的点加以说明)

3.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x=2是不等式x+3<4的解;

(2)x=2是不等式3x<7的解集;

(3)不等式3x<7的解是x=2;

(4)x=3是不等式3x≥9的解。

答案:(1)不正确;(2)不正确;(3)不正确;(4)正确。

2.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1;(2)x≥-1;(3)x<-1;(4)x≤-1

答案:

(1)数轴上实心与空心的区别在于:空心点表示解集不包括这一点,实心点表示解集包括这一点。(2)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遵循“大于向右走,小于向左走”这一原则。

4.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想一想: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在运用时应注意什么?

(通过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5.课外作业与拓展

课外作业:课本第12页“习题1.3”

1.4一元一次不等式(1)

教学目的和要求: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时等号方向的改变。

教学过程:

1. 观察下列不等式:

(1)155.22≥-x ; (2)75.8≤x (3)x <4 (4)x 35+>240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

这些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象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 先阅读每(1)题的解法,然后仿做第(2)题,最后谈谈自己读题、做题的体会。 (1)解不等式

3

722x

x -≥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解 去分母,得 )7(2)2(3x x -≥- 去括号,得 x x 2146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05≥x

两边都除以5,得

4≥x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1-13)

(2)解不等式

22

35-+

≥x x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的数轴上。 答案:3

20

-≤x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1-40

3. 解不等式)1(2)3(410-≤--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答:去括号,得2212410-≤+-x x , 移项,得x x 4212210+≤++。 合并同类项,得 24x 6≤

系数化为1,得x ≤4。得4≥x 。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如图

4. 解不等式

6

1

2131-≥

--+y y y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答:去分母,得11)(3)1(2-≥--+y y y 答案:3≤y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数轴上表示如图

5. y 取何正整数时,代数式2(y-1)的值不大于10-4(y-3)的值。 解答: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

)3(410)1(2--≤-y y

答案:解这个不等式,得4≤y ,解集4≤y 中的正整数解是:1,2,3,4。 6. 解关于x 的不等式: k(x+3)>x+4; 解答:去括号,得kx+3k >x+4;

答案:若k-1=0,即k=1时,0>1不成立,∴不等式无解。

若k-1>0,即k >1时,134-->k k

x 。 若k-1<0,即k <1时,1

34--

x 。

7. m 取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2

1

53166--

=--m x m x 的解大于1。 解答:解这个方程:

)15(36)16(2--=--m x m x

∴ 51

3-=m x 根据题意,得

15

1

3>-m 解得 m >2

8. 是否存在整数m ,使关于x 的不等式2

2931m m x m

x +>+

与132+<+-x m x 是同解不等式?如果存在,求出整数m 和不等式的解集;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x >-8

因此,存在符合题意的m ,当m=-11时,两个不等式同解,解集为x >-8。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作业布置

一元一次不等式(2)

目的、要求:加强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及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了解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有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殊解的求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例。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 s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解乘以8得;即 化简得;

例一教师师范板演。其他学生模仿联系

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11

238421251017

12341137131373625

y y x x x x x x x +-+

<--+-->++--<--()311

8[2][3]884

y y +-?+

<-?36246163

y y +<+--119

y <11

234

x x -+<-110.5 1.4(045)524

x x +≥--

例3、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25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或不答扣一分。

○1小明得了85分,他答对了多少题?

○2小立在这次竞赛中被评为优秀(85分或85分以上),小立可能答对了多少题?她至少答对了多少题?

解:○1设小明答对了x道题,那么答错或不答(25-x)道题。

根据题意、得4x-(25-x)=85

解这个方程、得x=22

所以小明答对了22道题。

○2设小立可能答对了x道题,那么答错或不答(25-x)道题。

根据提意,得4x-(25-x)>=85

解这个不等式,得x>=22

因为x答对题的个数,所以取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又只有25道题,因此小立可能答对了22,23,24,25道题。她至少答对了22道题。

说明:第一小题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第二小题是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二、出示投影片2:例四、小颖准备用21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个笔记本2.2元,她买了2个笔记本,请你帮她算一算她还可能买几支笔。

解:设小颖还可能买n支笔。

根据题意,得3n+2.2≦21

解这个不等式,得n≦16.6∕3

因为n表示笔的支数,所以应取不等式的正整数解。因此小颖还可能买1支,2支,3支,4支或5支笔。

三、让学生交流对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认识,归纳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四、做17页随堂练习第二题

五、课下作业,习题1.5,1题,2题

六、课后小结;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题意,清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到题中适当的不等关系。2、正确的设未知数,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3、解不等式。

4、在不等式的解集中选取符合题意的解。

5、做出正确的结论。

随堂练习

作业布置

1.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作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并从中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

函数的内在联系。

2.通过具体问题初步体会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联系。

数学试卷

3.感知不等式、函数、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形”(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根据一次函数图象求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教学难点是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导出问题

小明听了爸爸的字如其人的一番教诲,想到自己龙飞凤舞的“草书”作品连自己都认不出来的笑话,下决心练字,在第一周的前3天每天练字6页。设每周计划练字x 页。你能写出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吗?

这是一个什么函数?

若周计划为y=38页,则x 取怎样的值,小明才能超额完成计划?

(由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概念以及一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回顾所学知识作

好新知识的衔接。)

回顾:①一次函数的定义。②一次函数的图象。③直线y=kx+b 与方程的联系。

2.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问题。

作出函数y=2x-5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x 取何值时,y=0?[提示:

(此题摘自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P9第8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象,分析图象,初步学会用分段函数的思想去考虑问题,初步建立“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形”(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体会函数、方程、不等式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通过具体例子渗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不等式,

感受函数、方程、不等式的作用。) 5.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小结,教师对学生小结内容作肯定或补充。通过学生自我总结使之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并从中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通过具体问题初步体会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与一元一

次不等式的解集的联系。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不等式,感受函数、方程、不等式的作用。)

6.课外作业与拓展

课外作业:课本第19页“读一读”、第20页“习题1.6”

课外拓展: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P7-P10

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②会利用数轴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③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几种情况.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利用数轴来寻求不等式组的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②让学生从练习中发现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

将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归纳留给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完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转变一种观念——将老师与学习伙伴看成是自己有利的学习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紧密联系不等式的同时,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意义。教学难点: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出不等式的解集。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回顾旧知,探索发展

回顾: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3>5 (2)6x—5≤1

(让学生上台演示,注意指导其解题的规范性)

探索: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在1200吨到1500吨之间,那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污水抽完?

分析:设需要x分钟才能将污水抽完,那么总的抽水量应为30x吨。由题意,积存的污水在1200吨到1500吨之间,因此,应有

1200≤30x≤1500

(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一元一次式组的概念。学生在研究这一具体问题时,自然感知到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满足两个约束条件,而这两个约束条件都是不等式。这样引入不等式组比较自然)

上式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等式

30x≥1200 和30x≤1500

它说明要这个实际问题中,未知量x应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我们把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你能尝试找出符合上面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未知数的值吗?与同伴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列表、画数轴图的方法,寻求不等式组的解。要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寻找不等式的公共解的方法。)分别求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得

同时满足①②的未知数x应是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x应取40≤x≤50

这就是所列不等式组的解集。即答案为:大约需要40到50分钟才能将污水抽完。

概括:

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其步骤通常为:

(1)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

(2)在数轴上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出来;

(3)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不等式组的解集。

2.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1)例题:解不等式组

解: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x>4

在数轴上表示出①②的解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4

(要让学生认识到准确、熟练得解不等式是解不等式组的基础,而运用数轴表示(找公共部分)是关键。让学生再次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

(2)练习:

(3)问题探讨:

从练习的情况来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与下面几种图示的关系:

①当不等号的方向一致时(称同向不等式),即:

对这类不等式组可按“同大取大;同小取小”的法则,即取公共部分为它的解(如图).

②当不等号的方向相反时(称异向不等式),即:

则若未知数的取值比大数小,比小数大时,不等式组的解集在两数之间,取公共部分(如图);

③若未知数的取值比大数还大,比小数还小,不等式组的解集是空集,即没有公共部分(如图3).

(先让学生通过练习,从感性上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基本情况;其次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解答的形式与所给图示”的对比,引发出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基本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区分出这四种不同的情况后,在结合图形能更快更准地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3.巩固应用,拓展研究

(1)找出下列不关x的公共部分。

(2)解不等式组

(3)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巩固应用的设计突出一个层次性,满足不同基础水平的同学的需要。其中第1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定向思维,巩固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第2题则是以训练学生解不等式组的方法。第3题则以发散思维为主,其目的是让优生吃得饱。在挑战难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力。)

4.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小结,教师对学生小结内容作肯定或补充。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从而培养

学生简明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自我总结使之进一步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并从中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并把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5.课外作业与拓展

课外作业:课本第26页“习题1.8”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表示,尤其是在数轴上的表示让学生们必需掌握。

2、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的意义。利用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

3、让学生经历具体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几种情况.教学难点:不等式组解集几种情况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基础运用,

例1. 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标在数轴上.

(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路是求组成这个不等式组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在解的过程中各个不等式彼此之间无关系,是独立的,在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都求出之后,才从“组”的角度去求“组”的解集,在此可借助于数轴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步骤:

解:解不等式(1)得x>

解不等式(2)得x≤4

(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分别解不等式组的每一个不等式

(2)求组的解集

(借助数轴找公共部分)(3)写出不等式组解集(4)将解集标在数轴上

例2.解不等式组

解:解不等式(1)得x>-1,

解不等式(2)得x≤1,

解不等式(3)得x<2,

∴∵在数轴上表示出各个解为:

∴原不等式组解集为-1

(注意:借助数轴找公共解时,应选图中阴影部分,解集应用小于号连接,由小到大排列,解集不包括-1而包括1在内,找公共解的图为图(1),若标出解集应按图(2)来画。)

3.巩固应用,拓展研究

例3.求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

步骤:

解:解不等式3x-2>4x-5得:x<3,

解不等式≤1得x≤2,

∴原不等式组解集为x≤2,

∴这个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为x=1

或x=2

1、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2、在解集中找出它所要求

的特殊解,正整数解。

例4.m为何整数时,方程组的解是非负数?

(本题综合性较强,注意审题,理解方程组解为非负数概念,即。先解方程组用m的代数式表示x, y, 再运用“转化思想”,依据方程组的解集为非负数的条件列出不等式组寻求m的取值范围,最后切勿忘记确定m的整数值。)

解:解方程组得

∵方程组的解是非负数,∴

解不等式组∴此不等式组解集为,

又∵m为整数,∴m=3或m=4。

例5.解不等式<0。

(由”“这部分可看成二个数的“商”此题转化为求商为负数的问题。两个数的商为负数,这两

个数异号,进行分类讨论,可有两种情况。(1) 或(2) 因此,本题可转化为解两个不等式组。)

例6. 解不等式-3≤3x-1<5。

解法(1):原不等式相当于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组得- ≤x<2,∴原不等式解集为- ≤x<2。

解法(2):将原不等式的两边和中间都加上1,得-2≤3x<6,

将这个不等式的两边和中间都除以3得,

- ≤x<2, ∴原不等式解集为- ≤x<2。

4.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①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2)已知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特解),求其中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解含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中参变量(参数)取值范围,近年在各地中考卷中都有出现。求解这类问题综合性强,灵活性大,蕴含着不少的技能技巧。下面举例介绍常用的五种技巧方法。

5.课外作业与拓展

课外作业:课本第30页“习题1.9”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 能力目标: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要区别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表示的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1)不等式x -1>0有无数个解;(2)不等式2x -3≤0的解集为x ≥ 3 2 . 2.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1)x >4;(2)x ≤-1;(3)x ≥-2;(4)x ≤6. 1.解:(1)∵x -1>0,∴x >1∴x -1>0有无数个解.∴正确. (2)∵2x -3≤0,∴2x ≤3,∴x ≤ 2 3 ,∴结论错误.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得边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边的关系,判断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 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2 b c a +=,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 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勾股数分别是:2 2 2,1,1n n n -+ 如:(6,8,10)(8,15,17)(10,24,26)…… 4、常见题型应用: (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 积…… (3)判定三角形形状: 222a b c +> 锐角三角形,222a b c +=直角三角形,222a b c +<钝角三角形 判定直角三角形 a..找最长边; 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 c.确定形状 第二章 实数 1.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

最新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试题

2019年最新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试题 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 A. 三个内角平分线 B. 三边垂直平分线 C. 三条中线 D. 三条高 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6cm、8cm、10cm,则△ABC的面积是( ) A.24cm2 B.30cm2 C.40cm2 D.48cm2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2㎝,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7㎝ B.9㎝ C.12㎝或者9㎝ D.12㎝ 4.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A.必定全等 B.必定不全等 C.不一定全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则它的底角是( ) A.40 B.50 C.60 D.70 6. 如图,在△ABC和△DEF中,已知AC=DF,BC=EF,要使 △ABC≌△DEF,还需要的条件是( ) A.D B.ACB=F C.DEF D.ACB=D 7.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

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A.30 B.36 C.45 D.70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8.如图,△ABC≌△AEF,AB=AE,E,则对于结论X k B 1 . c o m ①AC=AF;②F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知识 点总结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 +8等; …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读作根号a。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 1.判定(SSS) (SAS) (ASA) (AAS) (HL直角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判定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

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 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 :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外心)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角平分线。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内心)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定义: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基本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那么 a+c>b+c, a-c>b-c.(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 <===> a-b>0 a=b <===> a-b=0 a a-b<0 3.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5.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点,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6.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 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7.解不等式的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初二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 平方,即2 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图、总统证法……(通过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验证,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2c b a =+,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b+c=a2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 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 如:(6,8,10)(8,15,17)(10,24,26)…… 4、常见题型应用: (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3)判定三角形形状: a2 +b2>c2锐角~,a2 +b2=c2直角~,a2 +b2<c2钝角~ 判定直角三角形a..找最长边;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c.确定形状 (4)构建直角三角形解题 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为 10。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解:设两直角边为3x ,4x ,由题意知: ∴x=2,则3x=6,4x=8,故两直角边为6,8。 中考突破 (1)中考典题 例. 如图(1)所示,一个梯子AB 长2.5米,顶端A 靠在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B 与墙角C 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位置上,如图(2)所示,测得 得BD=0.5米,求梯子顶端A 下落了多少米? 思维入门指导:梯子顶端A 下落的距离为AE ,即求AE 的长。已知AB 和BC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C ,只要求出EC 即可。 解:在Rt △ACB 中,AC2=AB2-BC2=2.52-1.52=4, ∴AC=2 ∵BD=0.5,∴CD=2 ∴EC=1.5 答:梯子顶端下滑了0.5米。 点拨:要考虑梯子的长度不变。 例5.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12m ,CD=9m ,∠ADC=90°,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思维入门指导:求面积时一般要把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规则图形,若连结BD ,似乎不 解:连结AC ,在Rt △ADC 中, 在△ABC 中,AB2=1521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216平方米。 点拨:此题综合地应用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判定条件。 第二章 实数 基本知识回顾 1.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 得要领,连结,求出即可。AC S S ABC ACD ??-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 角 相等、对应 边 相等 ※2判定:①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SSS 、SAS 、ASA 、AAS ). 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独有的方法: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即HL 二. 等腰三角形 ※1.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3. 推论:等腰三角形 顶角平分线 、 底边中线 、 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 合(即“ 三线合一 ”). ※4.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 3 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 ※1.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22b a =2 c ,那么这个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有:

(1)3,4,5; (2)5,12,13;(3)6,8,10;(4)8,15,17 (5)7,24,25 (6)9, 40, 41 ※2.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诠释: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语言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成“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应该说成“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 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还有SSS,SAS,ASA,AAS,一共有5种判定 方法. 四.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五. 角平分线 ※1.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22 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证明(两种方法)。 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 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满足222 a b 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如果2 x a =,那么x 是a 的平方根,记作: a (2)性质:①当a ≥0≥0;当a =a a =。 2.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若3 x a =,那么x 是a (2a =;②3 a = 3.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2)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可分为整数的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分数。 4.与实数有关的概念: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数轴正好可以被实数填满。 5 (a ≥0,b ≥0) a ≥0,b >0)。 第三章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点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旋转,图形点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和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作平移图与旋转图。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1.多边形的分类: 2.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别: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b a b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供参考)

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C D 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乙在甲前2千米处, 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 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 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 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4 1 - D 、1 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 9、如果0ab >, 0a c <,则直线a c y x b b =-+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 甲 O t (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基本概念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讲义 第一章勾股定理 [复习要求] (1)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形数结合的思想; (2)掌握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应用,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在西方文献中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为弦。 格式:a=8 b=15 解:由勾股定理得c的平方=a2+b2=82+152=64+225=289 ∵C>0 ∴C=17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为a、b、c,c为最长边,只要符合a2+b2=c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第二章实数 [复习要求] (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概念与规律] 事实上,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循环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0.585885888588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根号a(a为非完全平方数或非立方数)。 一般的,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

(完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和答案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 A ) A .2± B .2 C .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实数2 1 - , 0, π , 4 , 31 , 5中是无理数的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B ) A .7,24,25 B .3,5,7 C .8,15, 17 D .9,40,4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A .632= ? B .532=+ C .5315= D .235=- 6.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 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 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 点A 处,则点A 表示的数是( B ) A .3 2 B C D .4.1 7.点(2,6)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A ) A .(2,-6) B . (-2,-6) C . (-2,6) D . (6,2)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cm ,周长为30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B )A .2 20cm B .2 30cm C .2 60cm D .2 75cm 9 -( D ) A B .2 C . D . 10.已知平面内的一点P ,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是2,则点 P 的坐标是( C ) A .(-1,1)或(1,-1) B .(1,-1) C .( , ) D )

11.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 b a ++2 的化简结果为( B ) A .2a b + B .b - C .b D .2a b - 12.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 ' ' 9,5,6AB BB B C ===,在线段AB 的 三等分点E (靠近点A )处有一只蚂蚁,'' B C 中点F 处有一米粒,则蚂蚁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米粒处的最短距离为( A ) A .10 B .106 C .5+35 D .6+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答案填 在题后的横线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P a a -在x 轴上,则a = 2 14.比较大小:23 < 52 (填“>”或“<”或“=” ) 15.x 为无理数21的小数部分,则x = 214- (结果保留根号) 1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剪一剪, 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 ?的顶点(6,0)A -,(2,0)B ,则顶点C 的坐标 为 (2,43),(2,43)--- 第12题图 第16题图 第11题图

(完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 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2)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就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不太理想。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本章将证明与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有关的一些结论,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将研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本章将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

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探索平移,旋转的性质,认识并欣赏平移,中心对称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四章《分解因式》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习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能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第六章《平行四边形》本章将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还将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的规律;经历操作,实验等几何发现之旅,享受证明之美。 三、本学期教学内容目的要求,重难点 第一章主要让学生经历证明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图形性质与判定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第二章主要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不等关系,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第三章主要让学生经历平移与旋转的认识及应用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增强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等能力;第四章主要让学生体会因式分解的意义,体会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五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模型思想;第六章主要让学生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推理能力。 重点:(1)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能证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 负数<===> 大于等于0(≥0)<===> 0 和正数<===> 不小于0 非正数<===> 小于等于0(≤0)<===> 0 和负数<===>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 a>b,那么 a+c>b+c, 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 a>b,并且 c>0,那么 ac>bc, a >b . c 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 a>b,并且 c<0,那么 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2018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期末试卷附答案

期末检测卷 分 一、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汉字或字母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计算 5x +3+2x +3的结果是( ) A .-3x +3 B .-7x +3 C.3x +3 D.7 x +3 3.若a ,b 都是实数,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 A .a +x >b +x B .-a +1<-b +1 C .3a <3b D.a 2>b 2 4.已知△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 向右平移6个单位,则平移后A 点的坐标是( ) A .(-2,1) B .(2,1) C .(2,-1) D .(-2,-1)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ABCD 中,已知∠ADB =90°,AC =10cm ,AD =4cm ,则BD 的长为( ) A .4cm B .5cm C .6cm D .8cm 6.不等式组???2x +2>x , 3x <x +2的解集是( ) A .x >-2 B .x <1 C .-1<x <2 D .-2<x <1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斜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 .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D .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8.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2x <k 1x +b 的解集为( ) A .x <-1 B .x >-1 C .x >2 D .x <2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DC ⊥AC 于C ,DE ⊥AB 于E ,并且DE =DC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DE =DF B .BD =FD C .∠1=∠2 D .AB =AC 10.若(x +y )3-xy (x +y )=(x +y )·M (x +y ≠0),则M 是( ) A .x 2+y 2 B .x 2-xy +y 2 C .x 2-3xy +y 2 D .x 2+xy +y 2 11.为加快“最美毕节”环境建设,某园林公司增加了人力进行大型树木移植,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植树30棵,现在植树400棵所需时间与原计划植树300棵所需时间相同.设现在平均每天植树x 棵,则列出的方程为( ) A.400x =300x -30 B.400x -30=300x C.400x +30=300x D.400x =300x +30 12.如图,在△ABC 中,∠ABC =90°,AB =8,BC =6.若DE 是△ABC 的中位线,延长DE 交△ABC 的外角∠ACM 的平分线于点F ,则线段DF 的长为( ) A .7 B .8 C .9 D .10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60°,将△ABC 沿对角线AC 折叠,点B 的对应点落在点E 处,且点B ,A ,E 在一条直线上,CE 交AD 于点F ,则图中等边三角形共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4.若m +n -p =0,则m ? ????1n -1p +n ? ????1m -1p -p ? ?? ?? 1m +1n 的值是( ) A .-3 B .-1 C .1 D .3 15.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C =90°,点O 是AB 的中点,且AB =6,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始终 保持该直角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与AC 、BC 相交,交 点分别为D 、E ,则CD +CE =( ) A. 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 图、总统证法……(通过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验证,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4、 勾股数的规律: (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 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b+c=a2, 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 如: (6,8,10)(8,15,17)(10,24,26)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总结 第一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c b a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3 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