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方剂学》简介——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简介——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简介——解表剂

凡用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

一、“解表剂”使用机理和原则

肌表是人体的藩篱,所以外感六淫伤人,一般都先出现表证。此时邪气轻浅,可用解表剂使外邪仍从肌表而出。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六淫之邪不能及时从外解,必转而深入,变生他证。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由此可知,凡是外感六淫初起,及时地用解表剂治疗,使邪从外解,就能防止传变,早期治愈。所以,无论是风寒所伤,还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时,都可以用解表剂治疗。

然而,外邪六淫有寒热之异,人体有虚实之别,或原有其他病证又感外邪等等。所以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分别适用于表寒证,表热证和虚人感受外邪而致的表证。

二、使用“解表剂”注意事项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同时,凡服用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加衣被,以助汗

出。但解表取汗,以遍身絷絷微汗为最佳。假使汗出不能遍身,或大汗淋漓,都不适宜。因汗出不彻,病邪不解;汗出太多,易耗伤气津,严重的还有导致亡阴亡阳之变。

临证使用解表剂,必须是外邪所致的表证。如果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需考虑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的方剂;如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用。

三、“解表剂”分类及代表方剂

1.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常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等。

2.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证,主要症状为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常用辛凉解表药为主组成方剂,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等。代表方剂如桑菊饮、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3.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证。此时既

要解表,又虑正虚,所以常用补益或助阳药与解表药配合组成方剂,使表证得解,正虚不受影响,代表方剂如败毒散、再造散、葱白七味饮、加减葳蕤汤等。

中医方剂学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19.黄龙汤方歌: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逐水

《方剂学·解表剂》

《方剂学·解表剂》 各论的学习方法 组成:(剂量为参考剂量,三因思想,注意用量比例) 用法: (直接影响疗效的服法是学习重点) 功用或治法★(与病机、主治密切相关) 方解:(病机分析、组方结构、配伍特点、类方比较) 运用:(辨证要点、随证加减、现代运用、使用注意) 最重要的是巧记 名老中医龚志贤对青年中医的要求 三得:记得,解得,用得 四戒:戒自高自大 戒弄虚作假 戒好体面,不接受病人意见 戒懒惰散漫 江而逊:“救治疑难重症先从自己身上取得经验最好,可惜我不能广患诸疾” (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解表剂 概述 1.定义:以解表药为主,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的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 2.适应病证 表证 麻疹、水肿、疮疡、痢疾初起有恶寒发热表证 3、分类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

4、使用注意 (1)不宜久煎。 (2)温服,避风寒。 (3)勿发汗太过,以微汗为佳。 (4)忌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5)疮疡已破、虚性水肿、吐泻失水等勿用汗法。 清代程钟龄把“汗法”列入“八法”之首 病邪在表,及时治疗,治之愈早,疗效愈佳 邪不外解,深入于里,病情加重,或转为他患。 麻黄汤(Ⅰ类) 学习意义 典型的组方结构 外感风寒表实的基础方 主治:风寒表实证 方解 君:麻黄:散风寒、平喘 臣: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佐:杏仁:降肺气;通腑使:甘草:基本配伍组合 麻、桂相须麻、杏宣降 (气的运行正常,不仅要通畅,还要维持升降出入的平衡)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使用注意: 1、表虚、血虚、阳虚者、淋家、疮家禁用。 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3、麻黄的剂量 4、体质弱或咳喘甚,用蜜炙麻黄 5、高血压患者慎用 6、红汗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

解表剂 1.芍药、五味子在小青龙汤中属 A.佐助药 B.引经药 C.佐制药 D.调和药 E.反佐药 答案:C 2.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是 A.桂枝、芍药、生姜、大枣、杏仁 B.桂枝、芍药、杏仁、甘草、人参 C.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 D.桂枝、芍药、麻黄、生姜、甘草 E.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人参 答案:C 3.治疗表有风寒湿,里有蕴热证宜用 A.麻黄附子细辛汤 B.大青龙汤 C.麻杏石甘汤 D.定喘汤 E.九味羌活汤 答案:E 4.解表剂不宜用于 A.疮疡初起 B.外感风寒 C.风温初起 D.水肿见有表证者 E.麻疹已透 答案:E 5.麻杏石甘汤的功效是 A.疏风泄热,宣肺止咳 B.解表散寒,兼清里热 C.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D.疏风解表,清肺泄热 E.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答案:E 6.小青龙汤中主治外寒的药物是 A.麻黄、干姜、细辛 B.麻黄、桂枝、细辛 C.半夏、干姜、细辛 D.五味子、芍药、细辛 E.桂枝、芍药、甘草 答案:B 7.辛凉解表剂中有时配伍辛温解表药,其意义在于

A.通络止痛 B.助透邪外出 C.解肌发汗 D.发散风热 E.发散风寒 答案:B 8.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药比例是 A.2:1 B.1:3 C.1:2 D.3:1 E.3:3 答案:E 9.败毒散中的君药是 A.独活、羌活 B.川芎、薄荷 C.柴胡、前胡 D.茯苓、人参 E.桔梗、枳壳 答案:A 10.下列何项是银翘散的正确煎煮法 A.先煮银花、连翘,再下余药 B.全方十味久煎 C.苇根煎汤,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D.先煎荆芥、豆豉,再下余药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C 11.桑菊饮主治下列何种病证 A.风温咳嗽 B.风热喘咳 C.痰热喘咳 D.风痰咳嗽 E.风湿咳嗽 答案:A 12.小青龙汤与苓桂术甘汤相同的功效是 A.解表散寒 B.燥湿化痰 C.宣肺平喘 D.健脾利湿 E.温肺化饮 答案:E 13.桂枝汤中体现"散收配伍",能调和营卫的药对是 A.桂枝与大枣 B.芍药与生姜

《方剂学》特色简介

《方剂学》特色简介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应安排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之后进行。方剂,是在辨证论治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一、方剂学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发展简史、治法与方剂以及方剂分类、组成和配伍、剂型、用法的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主要是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19类。选入基础方、代表方以及临床常用方共362首,其中正方182首,附方180首。最后还附有“常用中成药选录”、“方剂歌诀”和“方名索引”。 每类方剂分为概说、正方、小结、复习思考题四个部分。概说的内容包括每类方剂的定义、治法、功用、适应范围、使用注意,以及这类方剂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常用药物、配伍方法、代表方等。正方内容有方名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运用、附方、文献摘要、临床报道、实验研究等项,小结内容是将每类方剂提纲挈领地予以综合、对比,分别各方的异同。复习思考题,是根据本章方剂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方剂学的目的和任务 方剂学则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三、方剂学的作用 中医临床治疗疾病,选药配伍组成方剂,是主要手段,而方剂学研究的内容,又是以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前期基础学科的内容为基础的,因此,方剂学在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的一大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已学基础学科的知识,互相印证,既能使已学的基础理论为加深理解本课程的内容服务,又能通过有目的的联系,进一步加深理解已学的基础理论,为今后学好

解表剂(辛凉解表)

银翘散 银翘散概述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是吴塘论治温病所创第一方。吴氏倡导用三焦辨证阐述温病发生、发展、传变规律和判断预后,主张立法处方紧扣病机。银翘散为温病初起,邪在上焦所设,并随证加减,衍生出多个变方。银翘散在《温病条辨》中的地位犹如桂枝汤之于《伤寒论》。上焦篇第四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咳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第五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症悉减者,减其制。” 银翘散歌诀 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荷牛豉草,连根梗叶花穗(想象: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全吃了) 银翘散组成 连翘一两(30克)银花一两(30克)苦桔梗六钱(18克)薄荷六钱(18克)竹叶四钱(12克)生甘草五钱(15克)芥穗四钱(12克)淡豆豉五钱(15克)牛蒡子六钱(18克) 银翘散用法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人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加入芦根适量,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银翘散功能主治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银翘散方义 银翘散是治疗温病初起的常用代表方剂。治当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方中重用银花甘寒芳香,清热解毒,辟秽祛浊,连翘苦寒,清热解毒,轻宣透表,共为君药;薄荷辛凉,发汗解肌,除风热而清头目,荆芥、豆豉虽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薄荷相配,辛散表邪,共为臣药;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祛痰,解毒利咽,竹叶、芦根甘寒轻清,透热生津,均为佐药;甘草并能调和诸药,以为使。合而用之,共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剂。 银翘散化裁 若胸膈闷者,加藿香3钱,郁金3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清热生津);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衄者,去荆芥、豆豉(因其辛温发散而动血),加白茅根9克,侧柏炭9克,栀子炭9克,清热凉血以止衄;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银翘散附注 银翘解毒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本方改为丸剂,名“银翘解毒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改为片剂,名“银翘解毒片”(见《中国药典》一部);本方改为膏剂,名“银翘解毒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银翘散临床应用

方剂学解表剂的名词解释

方剂学解表剂的名词解释 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药方的组成、性能、用法和用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而“解表剂”是方剂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治疗表邪外袭引起的症状和疾病。解表剂的名词解释是解释解表剂的定义、功效、适应症等相关内容。 一、解表剂的定义 解表剂是中医方剂学中用于解表散寒、疏风发汗的药物组合,主要用于治疗由外邪侵袭引起的感冒、感冒引发的发热、头痛、身痛等疾病。解表剂可以通过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中医学院的合作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组成药材进行分析和药效学研究,提高其临床疗效。 二、解表剂的功效 1. 解表发汗:解表剂中的药物成分可以快速排出体内的湿气和寒邪,促进毛孔张开,使体内的热气和湿气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以达到解表作用。 2. 疏风散寒:解表剂中部分药物能够舒展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筋骨疼痛,缓解风寒症状。 3. 抗炎镇痛:有些解表剂含有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成分,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 三、解表剂的适应症 1.感冒症状:感冒是由风寒、风热入侵引起的常见病,解表剂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2. 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外邪侵袭引起的发热、咽喉红肿、鼻塞流涕等症状,解表剂中的一些药物可以疏风清热,缓解发热症状。

3.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风寒入侵引起的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解表剂 中的一些药物可以散寒解表,缓解寒症。 四、解表剂的经典方剂 1. 麻黄汤:本方剂由麻黄、桂枝等药物组成,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 2. 葛根汤:本方剂由葛根、麻黄等药物组成,适用于外邪入侵引起的发热、身痛、咳嗽等症状。 3. 三拗汤:本方剂由防风、葱白等药物组成,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咳嗽等。 五、解表剂的潜在风险 尽管解表剂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首先,解表剂一般通过发汗来排除体内湿气和寒邪,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出汗过多,引起脱水等问题。其次,解表剂中的一些成分对体质较弱的人可能有刺激作用,应谨慎使用。 总结起来,解表剂作为方剂学中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治疗表邪外袭 引起的症状和疾病。它具有解表发汗、疏风散寒、抗炎镇痛等功效,适用于感冒、风热、风寒等相关疾病。然而,使用解表剂时需要注意潜在风险,合理用药才能发挥其最佳疗效。

中医方剂学(珍藏版)

中医方剂学(珍藏版) 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多是寥寥几味,《扶阳讲记》中提到的名医田八味先生用药最多不超过八味,观今之中医一般开药都是十多味,多者竟有二三十味,每付药一大包。联想到最近看到的一篇博文,说用药治病如打猎,枪法准的猎人如同狙击手,只需一发子弹即可中的,枪法次的用散弹,一轰一大片,还得是方向正确,如果方向不对,南辕北辙,再多子弹也是枉费。至于个别方剂,用药更是多达七八十味,那就等同投了集束炸弹...!须知,用药非比用兵多多益善!自古医不精辨无异于杀人! 1.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三拗汤,大青龙汤,华盖散,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九味羌活汤,大羌活汤,羌活胜湿汤,葱豉汤,葱豉桔梗汤,香苏散,加味香苏散,香苏葱豉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 1.2.辛凉解表:银翘散,银翘汤,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越婢汤,柴葛解肌汤,葛根汤,升麻汤葛根汤,竹叶柳蒡汤 1.3.扶正解表:败毒散,荆防败毒散,仓廪散,参苏饮,再造散,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 2. 泻下剂 2.1.寒下: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化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大黄牡丹汤,阑尾化瘀汤,阑尾清化汤,阑尾清解汤,薏苡附子败酱散 2.2.温下:大黄附子汤,温脾汤,三物备急丸,半硫丸 2.3.润下:滋肠五仁丸,润肠丸,更衣丸,济川煎,麻子仁丸 2.4.攻补兼施:黄龙汤,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承气养荣汤 2.5.逐水:十枣汤,控涎丹,舟车丸,禹功散,导水丸,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疏凿饮子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那么在中医执业考试中,方剂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下面跟yjbys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麻黄汤中麻黄配杏仁的作用是:宣肺平喘 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的作用是:调和营卫 小青龙汤中细辛、干姜、五味子相配的作用是:温肺化饮,敛肺平喘止咳 桑菊饮中中桔梗配杏仁的作用是:宣肺止咳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的作用是:峻下热结 小柴胡汤中柴胡配黄芩的作用是:和解少阳四逆散中柴胡配枳实的作用是:疏肝理脾 逍遥散中柴胡配当归白芍的作用是:疏肝养血 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相配的作用是: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散结除痞 白虎汤中石膏配知母的作用是:清热生津 清营汤中银花、连翘、黄连、竹叶相配的作用是:透热转气 清胃散中黄连配升麻的作用是:清散胃热 玉女煎中石膏配熟地的.作用是:清胃滋阴 青蒿鳖甲汤中青蒿配鳖甲的作用是:养阴透热 理中丸中干姜配人能的作用是:温中补虚 四逆汤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回阳救逆 当归四逆汤中当归配桂枝的作用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补中益气汤中黄芪配柴胡升麻的作用是:补气升阳 四物汤中当归配熟地的作用是:补血和血 当归补血汤中黄芪配当归的作用是:补气生血 朱砂安神丸中朱砂配黄连的作用是:清心镇惊安神

酸枣仁汤中酸枣仁配川芎的作用是:养血调肝安神 半夏厚朴汤中半夏配厚朴的作用是:化痰行气散结 旋复代赭汤中旋复花配代赭石的作用是:化痰降逆止噫 血府逐瘀汤中柴胡桔梗枳壳相配的作用是:调畅气机,促进血行中药方剂速记歌诀 一、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 (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 (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 (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 (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 (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 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 (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 (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 (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

方剂学笔记整理 (终极版)

方剂学笔记整理 (终极版)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涉及方剂的组成、功效、配伍等方面。在总论部分,我们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方书,如《伤寒杂病论》、《五十二病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以及方剂的基本结构和方剂变化形式。同时,我们也介绍了常用的治法和方剂比较。 解表剂是一种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方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和扶正解表剂。其中,麻黄汤是一种常用的辛温解表剂,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其组成包括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在方剂学中,君臣佐使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君药是治疗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臣药则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使药则是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或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也是方剂学中的重要内容。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方剂的分类和比较。例如,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的用法,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的药量加减变化,以及理中丸和理中汤的剂型更换等。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方剂学。 方剂学重点整理考试时间:2011-01-05 9:00-11:00,中药081班1210. 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属于肺、膀胱经,善于开腠发汗,祛除表面的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作君药。然而,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不能透营达卫,因此需要配合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以解除。杏仁则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

《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方剂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针灸推拿、中医七年制专业使用) 前言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针灸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96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学生达到: 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理解治法与方剂的关系。熟悉常用治疗大法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的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成及其对功用主治的影响。了解有关方剂分类、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 3、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方剂96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加减变化。尤其要重视体现控制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技巧及常用配伍结构。二级方剂49首,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关系。三级方剂34首,要求学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一级方剂及部分二级方剂要求背诵方歌(加注“△”者)。 教学要求和主要内容 绪言 【目的要求】 1、掌握并理解方剂学和方剂学的定义,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2、熟悉方剂学的学习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方剂学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

2、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上篇总论 方剂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了解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 2、熟悉在方剂学发展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意义的部分方书。 【教学内容】 1、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 2、重点介绍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有性意义的重要医籍和方书的时代、作者、主要价值。(《五十二病方》)、《黄帝内径》、《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明理论》、《小儿药证直诀》、《普济方》、《医方考》、《医方集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一章方剂与治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2、熟悉常用的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涵义、适应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等)。 3、了解治法的多层次、多体系特点。 【教学内容】 1、明确方剂与病机、治法的关系。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即方以法为指导,法以证为依据,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八法的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 3、治法的多层次和多体系特点。

方剂学——解表剂

方剂学——解表剂 小执医整理的方剂学知识点,必须学习 1. 解表剂不宜用于(单选)A.疮疡初起B.风寒外感C.风温初起D.水肿见有表证者E.麻疹已透 2.辛凉解表剂中有时配伍辛温解表药,其意义在于(单选)A.通络止痛B.助透邪外出C.解肌发汗D.发散风热E.发散风寒 3.银翘散中配伍的辛温药物为(单选)A.荆芥穗、防风B.银花、连翘C.桔梗、竹叶D.荆芥穗、淡豆豉E.薄荷、牛蒡子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表里同病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若表里并重,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等,则不宜继续使用解表剂。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辛凉解表剂中有时配伍辛温解表药,增强辛散透表之力,助透邪外出,故选B。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银翘散所治之温病初起,以邪郁卫表,邪热较重为特点,方中配伍辛温的荆芥、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两者虽属辛温之品,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

方剂学——解表药 细目一概述 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解表剂主要适用于表证。凡风寒初起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使用解表剂治疗。 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由于表证有寒热之异,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应酌情选用不同类型的解表剂。如表证属风寒者,当用辛温解表剂;表证属风热者,当用辛凉解表剂;若兼见气、血、阴、阳等不足者,还须结合补益法使用,以扶正祛邪。 (2)解表剂多以辛散轻扬药物为主组方,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3)解表剂一般宜温服,服后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微汗出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而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 (4)饮食方面,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5)表里同病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若表里并重,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等,则不宜继续使用解表剂。 细目二辛温解表 一、风寒表证1.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

第五版《方剂学》小结

第五版《方剂学》小结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 (1)麻黄汤:麻桂并用发汗之力较强,并善宣肺平喘。辛温发表重剂,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喘咳表实证。 (2)桂枝汤:桂芍并用,发汗解表不如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有汗恶风表虚证。 (3)九味羌活汤:辛温发汗,兼清里热,适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兼有口苦微渴者。 (4)加味香苏散:辛温发汗缓剂,适用于四时感冒,恶寒发热不甚无汗表证。 (5)小青龙汤:发汗解表以除风寒而宣肺气,温化水饮以蠲寒饮而平咳喘,适用于素有停饮又感风寒之咳喘痰多不易出者。 2.辛凉解表 (1)桑菊饮:治疗风热表证,解表力小,重在疏肺,适用于风热袭肺,咳而微发热者。 (2)银翘散:治疗风热表证,解表力大,且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热初起,热重寒轻,咳嗽咽痛,口渴等证。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重剂,清泻肺热之功尤著,无论是热壅于肺还是热闭于肺的身热喘咳,均可适用,但需注意发热轻重与汗之有无而酌定麻黄与石膏的用量。 (4)柴葛解肌汤:辛凉解肌,兼清里热,适用于风寒渐化为热,初犯阳明经或三阳合病者。 (5)葱豉桔梗汤:解肌清里,适用于风温初起,肺气失宣,身热而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较甚者。 (6)升麻葛根汤:升阳解肌而透疹,适用于麻疹欲出不出而身热无汗者。 (7)竹叶柳蒡汤:透疹解毒,清泄肺胃,专用于麻疹初起不得出,肺卫热甚之证。

3.扶正解表 (1)败毒散:益气解表,适用于体虚而感风寒湿邪之表证。时行感冒易见表寒证者亦可用。 (2)再造散:助阳益气,辛温发汗,适用于阳气虚弱而见表寒证,非汗不解者。 (3)葱白七味饮:素体血虚,适用于素体血虚,感受风寒而见表寒证者。 (4)加减葳蕤汤:养阴解表,适用于阴虚之人又受风热之表热证。 二、泻下剂 1.寒下 (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而通便为主,为治疗肠胃湿热积滞而致大便燥结的主要方剂。 (2)大陷胸汤:泻下逐水为主,是治疗水热互结之结胸重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的主要方剂。 2.温下 (1)大黄附子汤:泻下寒积,并能温经散寒,主治素体阳虚寒实内 结所致的便秘。 (2)温脾汤:泻下寒积,温补脾阳,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阻便秘或久痢赤白者。 (3)三物备急丸:泻下寒积,专于峻下寒积,攻逐力大,为治疗寒湿冷结内停,猝然心腹胀痛,二便不通之急救方剂。 3.润下 (1)麻子仁丸:润肠通便,泻下热结,主要用治胃肠燥热,大便秘结之症。 (2)济川煎:润肠通便,温肾益精,主治肾虚精血亏少所致的大便不通。 4.逐水 (1)十枣汤:泻下逐水,逐水之中兼有培土扶正作用。主治水肿,腹胀实证以及悬饮。

2020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解表剂

2020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 方剂学——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 要点二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若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如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使用解表剂。 3.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宜。汗出不彻,病邪不解;汗出过多,易耗伤气津,甚或亡阴亡阳。 4.药后宜避风寒,或增加衣被,既助汗出,又防复感。 细目二辛温解表 要点一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口诀:桂枝要炒姜枣。注解:要=芍药,炒=甘草,姜=生姜,枣=大枣。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 【组方原理】本方证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所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风性疏泄,使卫阳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故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缓,即所谓“营卫不和”,又称为风寒表虚证;邪气郁滞,肺气不利,胃失和降,则鼻鸣干呕;风伤营卫之表证,故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治宜发汗解肌,调和营卫,祛邪与调正兼顾为治。方中以桂枝为君,解肌发表,辛甘散寒以调卫。以白芍为臣,酸寒敛阴以和营。君臣相配,一散一收,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相反相成,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表,又能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温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助白芍调和营血。姜枣相配,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药对,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且甘草与桂枝相合能辛甘化阳,与白芍相合能酸甘化阴,功兼佐使之用。 综观本方,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既调和营卫,又调和阴阳,故柯琴称本方“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 首先是调和营卫。即桂枝配芍药一调营卫为主,生姜配大枣二调营卫为辅。 其次是调和阴阳。即以桂枝、生姜配炙甘草、大枣以辛甘化阳,以芍药配炙甘草、大枣酸甘化阴。

方剂学-完整版

方剂学-完整版 解表剂——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成分包括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成分包括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桂枝汤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发热,恶风,汗出,脉浮。成分包括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服用后,需要少量饮食,并盖好衣被,以避免风寒助汗。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九味羌活汤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成分包括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香薷散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阴暑证候。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小青龙汤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外寒内饮证候。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成分包括麻黄、桂枝、细辛、干姜、芍药、五味子、半夏、甘草。

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止嗽散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风邪犯肺证候。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脉浮缓。成分包括辛凉解表。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银翘散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温病初起证候。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头痛口渴,脉浮数。成分包括连翘、银花、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苦桔梗、竹叶、生甘草。 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麻杏甘石汤是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候。这种证候的症状包括发热,喘急,舌苔薄黄,脉数。成分包括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方剂学名词解释

方剂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总论 方剂: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治法: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常用治法“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 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首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共同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 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物格拒。

中医药大学《解表剂》教案

第六章解表剂 【教学目的】 1.解表剂的概念、立法依据、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再造散(8) 3.熟悉桑菊饮、止嗽散(2) 【教学内容】 概述 1.概念: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解表剂。属八法中之“汗法”。 解表剂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组成该类方剂的药物(解表药为主)、功效(发汗、解肌、透疹)及其治疗的适应证(治疗表证)。 2.立法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肌表是人体的藩篱,所以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伤人,一般都会出现表证(症如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苔白脉浮)。此时邪气较轻,可以用解表剂使外邪从肌表而出。 3.适应证: 表证这是本类方剂主要治疗之证。 所谓表证,是指外感六淫之邪侵犯人体肌表而出现的症候。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病邪初犯,病位在表,如治疗及时,疗效显著,疾病易于恢复;若因失治或误治,病邪不从外解,而反深入于里,致使病情加重,或转为他患。清代程钟龄将“汗法”列入“八法”之首,可见本类方剂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治疗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之时见有表证,都可以用解表剂治疗。为什么呢? 麻疹初期,麻疹以外透为顺,使用解表剂可以助麻疹病毒外透肌表而愈。 疮疡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解表剂的辛散发表作用,能促使疮疡的消散。 水肿初期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郁于肌表,用解表发汗的方法,可促使水肿迅速消退。肺主皮毛,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腰以上水肿多为风水相搏,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本类方剂功能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水随汗而解。疟疾、痢疾初期,通过使用解表剂,能够缩短病程。 4.分类 表邪有寒热性质的不同,患者体质有强弱的区别,或原有其他病 证又感外邪等。根据这些情况,一般将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 风寒表证----辛温解表剂----辛温解表药为主----发散风寒 风热表证----辛凉解表剂----辛凉解表药为主----发散风热 正虚外感之证----扶正解表剂----解表药为主配伍补益药----扶正解表 5.使用注意 1)掌握适应证 临床使用解表剂,必须是外邪所致的表证,无表证者不用。若表邪未尽又有里证者,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 2)煎法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3)服法(温服保暖助汗) 解表剂宜温服,服后饮适量热开水,覆衣被取微微汗出以解散表邪,治愈表证。解表剂发汗,以周身微汗为度,汗后应脉静身凉,不可过汗造成伤阴或亡阳。 4)禁忌 若病已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伤津等,均不可用。同时也应注意禁食生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