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编制说明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编制说明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编制说明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编制说明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

2016年9月

(一)任务来源

气相缓蚀剂是钢铁暂时性防腐蚀保护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技术先进国家已经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船舶、汽车零部件、大型机械装备、水电装备、电子及军事装备等众多行业的管道、容器、设备、零部件在制造、仓储、运输及运行等防腐蚀保护中,并成为防腐蚀专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气相缓蚀剂技术做为防腐蚀新技术,具有替代传统防护技术、低成本、高效防锈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气相缓蚀剂及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渗透到各应用领域。由于在选择和使用上专业性较强,因此对于各领域如何科学、合理和经济地选择、评价,如何正确地使用存在较大困难,需要制订一项通用的标准来规范产品性能,用于指导使用。

2015年,经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2015〕52号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中下达了《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的编制任务,计划编号20151927-T-606,并由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组织,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蚀国际防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负责标准起草。标准编制时间为2015~2017年。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接到此项任务后成立编写小组。在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小组认真归纳、整理、分析从各渠道所收集的资料,并多次进行讨论,于2016年9月提出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写原则

1、严格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编写;

2、与相关标准和法规协调一致的原则;

3、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实际情况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标准编写过程

在编制本标准之前,编写组充分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具体如下。

1.国内标准

GB 11372 防锈术语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78 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

GB/T 687 化学试剂丙三醇(甘油)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220 不锈钢棒

GB/T 2361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4437.1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一部分:无缝圆管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5723 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

GB/T 16265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相容性

GB/T 16266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接触腐蚀

GB/T 16267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气相缓蚀能力

GB/T 30435 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YY 0027 电热恒温培养箱

2.国外标准

国外标准主要以美国军用规范和日本工业标准应用较广泛,具体如下:

MIL-I-22110C MILITARY SPECIFICATION INHIBITORS, CORROSION, VOLATILE, CRYSTALLINE POWDER 军用规范结晶粉末状气相缓蚀剂

MIL-STD-3010 DEPARTMENT OF DEFENSE `TEST METHOD STANDARD TEST PROCEDURES FOR PACKAGING MATERIALS美国国防部实验方法标准包装材料实验程序,3005,接触腐蚀;4031,气相缓蚀能力。

JIS Z 0320-1997 铜及铜合金用气相缓蚀剂

JIS Z 1519-2013 钢铁用气相防锈剂

缓蚀剂是一种用于防腐蚀的功能性化学材料,按其使用要求和应用方法分为许多种类。本标准主要规定气相缓蚀剂所应该具备的防腐蚀性能。本标准所规定的气相缓蚀剂是指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且挥发出的气体能抑制或减缓金属大气腐蚀的物质。可以是单一化学材料,也可以是多种化学原料经复配后而具有本标准性能的化学材料,可以按各种使用要求和方式二次制造成为加工制品,比如气相防锈包装材料、气相防锈油等产品。

本标准编制主要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Z 1519-2013 钢铁用气相防锈剂和JIS Z 0320-1997 铜及铜合金用气相缓蚀剂两项标准而制定。美国军用标准是各国气相缓蚀剂防腐蚀性能标准的基本参照,但由于指标较高而更适合军用要求,各国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要求都有所调整。前述两项日本工业标准也是根据美国军用规范,经多年工业应用不断改版

而形成的。综合考虑工业实际应用的需求,日本工业标准更适合一般工业使用。

基于安全、经济、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一方面产品选择要经济可靠,另一方面通过设计的优化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最大限度的提高防腐蚀效果。否则要求过高,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产生更多的环境影响。本标准就是建立在保证防腐蚀效果的基础上编制的,它对于合理使用与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更好地达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四)制修订标准的目的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本标准的编制目的是结合国内气相缓蚀剂技术发展现状,根据行业应用特点,规范气相缓蚀剂及主要技术要求,有效地指导相关领域合理使用,推动我国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与国际接轨;

2.目前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因此,需要系统地编制一项国家标准。

(五)标准编制的主要内容说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相缓蚀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气相缓蚀剂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主要引用国内相关标准。

3.术语

3.2气相缓蚀能力vapor inhibiting ability

中文引用于GB/T16267,英文引用于MIL-STD-3010 5.4.1。

3.3加速消耗后的气相缓蚀能力Vapor Inhibiting Ability after exhaustion (aged) conditions.

中文引用于GB/T16267,英文引用于MIL-STD-3010 5.4.1。

3.4相容性compatibility,引用GB/T16265。

3.5接触腐蚀性contact corrosivity,英文引用美军标MIL-STD-3010 5.3.2。

3.6空白试验Blank test,引用GB/T16267。

4分类

4.1 分类

4.1.1按被保护金属材质分类,分为钢用、有色金属用和多金属系统用。有色金属用包括铜用、铜及其合金用和其它有色金属用;多金属系统用包括钢、铜、铝系统用。

4.1.2按产品状态分类,分为粉末状和液状。

5 要求

5.1钢用、多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剂要求

表1 钢用、多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剂要求

注:1)多金属系统若有其它金属材料共存,参照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进行检验。

5.2有色金属用气相缓蚀剂要求

表2 有色金属用气相缓蚀剂要求

钢用、多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剂要求主要参照JIS Z 1519 钢铁用气相缓蚀剂制定;有色金属用气相缓蚀剂要求主要参照JIS Z 0320-1997铜及铜合金用气相缓蚀剂制定。由于钢与有色金属本身耐蚀性的差别,按参照的上述两项日本工业标准,分别引用了气相缓蚀剂的气相缓蚀能力检验方法,即钢用和多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能力(A)和有色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能力(B)。

钢用气相缓蚀剂的气相缓蚀能力(A)及加速消耗后的气相缓蚀能力的等级要求参照

GB/T16267 中8.1规定,要求0级或1级的规定有待讨论确定。在JIS Z 1519 中规定肉眼无可见锈蚀,10倍放大镜下有4个上锈点视为具有气相缓蚀能力,在GB/T16267中的1级为轻微锈蚀或锈蚀面积在20%以下。美军规范中中评价标准与JIS标准相近。因此,本标准评价要求是否要参照美、日标准规定需通过征求意见反馈后讨论确定。

有色金属系统用气相缓蚀剂的气相缓蚀能力(B)的等级要求参照JIS Z 0320,未设加速消耗后气相缓蚀能力。

6 试验方法

6.1 一般规定

试验中用水按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6.2 气相缓蚀能力(A)

主要参照GB/T16267 中7.1.2制定。

6.3气相缓蚀能力(B)

主要参照JIS Z 0320制定。为了适用不同有色金属的试验结果判定,本标准引用了JIS Z 0320判定方法。

6.4 加速消耗后的气相缓蚀能力

粉末状钢用气相缓蚀剂的加速消耗温度试验条件参照JIS Z 1519制定,在38℃±2℃干燥箱中放置120h后取出进行检测;液状钢用气相缓蚀剂的加速消耗温度试验条件参照MIL-STD-3010中5.4.1制定,在23℃±2℃干燥箱中放置120h后取出进行检测。加速消耗试验装置参照GB/T16267制定,未采用通气消耗试验条件,目的为简化试验操作。GB/T16267气相防锈剂加速消耗的暴露条件是60℃±2℃干燥箱中放置120h后取出冷却进行检测,暴露温度过高,实际应用中的贮存和运输条件一般不会达到如此程度,如果按国标检测,对缓蚀剂的要求会造成与实际应用不符的情况。

6.5 与金属材料的相容性

主要参照JIS Z 1519制定,评价方法参照GB/T16265制定。

6.6 接触腐蚀性

主要参照JIS Z 1519制定。

(六)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为新订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相一致,无相矛盾之处。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使用各方根据自身需要,及时组织人员培训,严格认真遵守本标准规定。

(八)代替或废止现行标准的建议;

无。

(九)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无。

(十)标准名称与计划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无。

(十二)重要内容的解释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国家标准编制组

2016年8月10日星期三

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

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 课程:腐蚀与材料保护 主讲老师: 陈存华 院系:化学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 2010214131 姓名:张伟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2012年12月

金属缓蚀剂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金属的缓蚀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综合近十年来文献简述了缓蚀剂的机理,常见的分类,重点叙述了金属缓蚀剂的前沿发展和技术缓蚀剂的应用,总结了缓蚀剂的研究意义,并对未来缓蚀剂的发展方向做展望。 关键词:金属缓蚀剂分类前沿应用意义 一、前言: 金属腐蚀,就是指金属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它不仅影响了原有金属的光泽,而且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2000年美国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300 多亿美元,在2005年我国由于腐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而间接损失几乎无法估量。金属腐蚀不但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破坏了工艺过程和生产节奏,而且污染环境,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怎样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是一种无机物或有机物,加到腐蚀介质中,借助于这种物质在金属和腐蚀介质的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可以防止或降低金属的腐蚀速度,减少金属在所在介质中的腐蚀。缓蚀剂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是腐蚀科学与表面工程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百余年来,缓蚀剂的开发、应用在化工、石油、电力、机械、金属加工、交通运输、核能及航天等领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缓蚀剂的品种、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30年代以前,缓蚀剂的品种只有百余种。到80年代中期,仅酸性介质缓蚀剂的品种就已超过5000 余种。这种发展速度是其他化学助剂、添加剂类无以伦比的。当前,世界各国相关的科技界、企业界对它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极为关注。 二、缓蚀剂的机理研究简述 金属的缓蚀有多种机理,其中主要的作用有:(1) 屏蔽效应。这主要是由于缓蚀剂的存在阻碍了金属颜料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降低了腐蚀速度,同时也可能因为缓蚀剂分子上的基团与腐蚀介质的分子基团形成了螯合作用,减低了腐蚀介质对金属颜料的侵害。(2) 电化学防护:当缓蚀剂、金属颜料与腐蚀介质之间由于电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这层膜的形成减少了介质对颜料的腐蚀,从而保护了金属颜料。大多数的有效保护作用都是这些效应相互结合得到的。 三、金属缓蚀剂的分类 1.按化学组成分类 (1)无机缓蚀剂—无机化合物。多用于氧作为腐蚀物质的中性水介质体系中,也叫中性缓蚀剂。如铬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硅酸盐等。无机缓蚀剂的特征是能是金属表面氧化,并是金属的腐蚀电位向高电位方向移动,即具有是金属钝化的作用。 (2)有机缓蚀剂—有机化合物。多用于酸性腐蚀介质中,化合物种类很多。有机缓蚀剂对腐蚀电位几乎无影响,主要是以分子状态在金属表面进行吸附,从

缓蚀剂原理

缓蚀剂原理 -------冀衡药业酸洗缓蚀剂产品部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的腐蚀过程服从电化学过程,因此腐蚀的发生存在着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阴极反应对应的是去极化剂接受电子的过程,最常见的两种去极化剂为氢质子和氧气,而阳极反应对应的是金属的溶解过程。从腐蚀电化学原理分析,缓蚀剂加入后使得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或者阴极过程受到抑制,有些缓蚀剂可以同时抑制腐蚀反应的阴极和阳极过程。 大多数无机型缓蚀剂主要使用在中性或偏碱性的介质环境中,它们通常对电极的阳极过程有显著的抑制 作用,通过使金属表面钝化或者在金属表面形成沉积膜进而起到缓蚀作用。随着缓蚀剂使用的发展,无机缓蚀剂的使用并未局限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如在酸性介质中添加碘化物、亚铜、亚锑盐后,能显著增强有机缓蚀剂的作用效果。有机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它们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力吸附在金属表面,通过改变双电层结构,提高腐蚀反应活化能以及将腐蚀介质和金属基体隔离,进而抑制腐蚀速率,有机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也取得了成功的使用,如有机磷酸盐、苯钾酸盐、咪唑啉在工业水和油田污水处理的使用。 1.无机缓蚀剂作用机理 根据腐蚀电化学原理,通过考察无机缓蚀剂对电极阴阳极的抑制效果,无机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可以归纳为阴极型、阳极型、混合型。 (1)阳极抑制机理 图1.2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作用曲线图

图1.2为阳极抑制型钝化剂作用原理图,当介质中存在阳极抑制型缓蚀剂时,极化曲线阳极部分从活化区转为钝化区,使得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而极化曲线的阴极部分并没有显著的改变。 (2)阴极型缓蚀剂 图l-1(a)所示的极化曲线阐明了阴极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从图中可以发现,介质中有阴极型缓蚀剂存在时,极化曲线的阴极部分塔菲尔斜率明显增加,而阳极部分塔菲尔斜率却没有改变,这说明阴极型缓蚀剂主要增加了电极的阴极极化过程,这使得金属的开路电位以及腐蚀电流密度均下降。阴极型缓蚀剂可以通过在金属表面的阴极区成膜来增加阴极极化过程,也可以通过提高阴极反应的过电位从而抑制阴极反应,而在中性介质中,阴极过程主要为氧去极化过程为,因此也可以通过吸收体系中的氧来增加阴极反应的极化,根据阴极型缓蚀剂的不同作用原理,其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种: A.成膜类阴极型缓蚀剂。这类阴极缓蚀剂通过和介质中的物质反应或者自身吸附,在金属的阴极区间成膜,形成的膜能有效地抑制阴极去极化剂如O2、H+等向界面扩散,使得阴极去极化作用受到有效抑制,进而减缓了腐蚀速率。 B.提高阴极反应过电位缓蚀剂。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大多为氢质子或氧的还原反应,这些阴极反应发生的电位均高于其理论的平衡电位,即存在过电位。特别是在酸性介质中,氢质子的还原反应在不同金属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当介质中存在铋、汞、锑等重金属离子时,将会显著提高氢质子的还原过电位,从而使阴极过程受到抑制,降低腐蚀反应速度。 C.耗氧型阴极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多为氧去极化过程,因此在介质中加入可以和氧发生反应的物质,则可降低介质中的氧含量,使阴极反应受到抑制,进而抑制腐蚀速率。 (3)混合型缓蚀剂 混合型缓蚀剂作用示意图见图1.1(c),该类型缓蚀剂对腐蚀的阴阳极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加入混合型缓蚀剂后电极的阴阳极塔菲尔斜率同时增加,因此自腐蚀电位没有显著改变,但是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使得金属腐蚀速度受到抑制。 2.有机缓蚀剂作用机理 有机缓蚀剂分子中通常同时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极性基团中存在氮、氧、磷、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均含有孤对电子,而且电负性大,有机缓蚀剂通过极性基团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而非极性基团排列在介质中,这样一方面有效地隔离了金属和腐蚀介质的接触,阻碍了腐蚀反应产物的扩散,同时还改变了双电层结构,提高了腐蚀反应的活化能,最终抑制了腐蚀反应的进行。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赖于

高耐腐VCI气相缓蚀简介

高耐腐VCI(气相缓蚀)简介 VCI定义:挥发性锈蚀抑制剂 正确、合理使用缓蚀剂是防止金属及其合金产生腐蚀的有效方法,同时,不改变金属原来的物理机械性能。其中气相缓蚀剂因在常温下能迅速挥发并充满包装空间,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起到阻滞金属腐蚀的作用。具有节约资源减轻劳动量,拆封即可使用及美化包装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温、高湿的空气是造成钢铁构件腐蚀的主要原因。当然,长期保证钢铁构件库温湿度在最佳范围实际操作上是困难的,也是极不经济的。从非工业大气腐蚀的作用机理和经济角度上讲钢铁构件库的相对湿度应小于75% ,温度在10-35℃昼夜温差不大于10℃钢铁构件防腐包装环境:相对湿度应小于45%-70% ,温度10-30℃。昼夜温差不大于7℃。实践表明,将钢铁构件防腐包装环境与钢铁构件贮存环境分开,是一种经济、有效、实用的防腐蚀措施因为在防腐包装过程中潮湿的大气极易在金属表面重新附着,形成腐蚀隐患。许多处理剂都对操作使用环境作出明确的规定,只有正确使用才能达到技术指标。 有关部门曾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对一批钢铁构件采用十层防锈包装材料对其进行真空包装。一年后,就发现腐蚀现象,且发生腐蚀的钢铁构件占20%之多。在研究分析后发现有的是因前处理不彻底或根本没有进行前处理,有的是因在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汗沾污造成的。因此,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人员的技术管理,加强工序间检验,严格按照工艺技术流程进行操作,防止未经前道工序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的钢铁构件直接转入下道工序否则,腐蚀与防护工作是难以奏效的。 高耐腐VCI(气相缓蚀)双金属复合涂层具有高效、长效耐腐蚀和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表面处理新技术,其优点如下: 1. VCI涂层与钢板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使涂镀层结合力达到零级; 2. 在焊点处采用VCI防锈底漆,再覆涂VCI面漆,使焊接处具有超过热镀锌底板的防锈性能,保证了整个产品抗腐蚀性能的一致性; 3. 具有超越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国家机械工业电工产品环境适应性检测中心3528h的耐盐雾腐蚀、1000h化学性气体(二氧化硫)、12周期交变湿热试验、12周期紫外线照射试验、240h周期耐酸碱介质浸泡试验检测,无腐蚀现象。我公司还通过15000h的耐盐雾试验,涂层表面颜色呈灰色,基体钢板未出现任何腐蚀(热镀锌盐雾试验96h出现腐蚀现象); 4. VCI涂层是无毒无味环境友好型金属表面层,涂层光泽好,金属质感强,具有良好的装饰外观; 5. VCI涂层与任何有机涂层可紧密结合,在VCI涂层表面可覆涂各种有机涂层,可形成抗酸碱重腐蚀介质的表面防腐层; 6. VCI涂层属于金属涂层,由于高性能气相缓蚀剂对涂层起缓蚀作用,耐候性强,抗紫外线,无老化; 7. 涂层具有阴极保护作用,对表面轻微损伤有自修补作用。 VCI涂层属于金属涂层,由于创新地应用了高性能气相缓蚀剂(VCI)技术,对涂层和基材提供持久的抗蚀、阻蚀作用,因而涂层具有长效防护作用。其基本抗蚀原理如下:

缓蚀剂研究进展

缓蚀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经历了不同阶段。最初, 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 为钢铁材料酸洗除锈和设备的除垢, 研制了酸洗缓蚀剂。随后, 因石油工业油井酸化技术的需要, 研究开发了油井酸化缓蚀剂和油气田缓蚀剂。此后, 随着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 海水、工业用水等冷却系统用的中性介质无机缓蚀剂迅速发展。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 由于武器军械的防锈, 促进了气相和油溶性缓蚀剂的迅猛发展。19 43 年美国S hel lDev el o pmen t C o . 研制生产了亚硝酸二环己胺, 次年又推出亚硝酸二异丙胺产品, 用于军事工业, 取得很好的防锈效果。5 0 年代初, 苯三唑( BT A ) 对铜及其合金的优异防锈性能, 引起科技界和企业人员广泛重视, 缓蚀剂研究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和关心。随着工业技术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缓蚀剂得到较快发展。 6 0 年代是腐蚀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 重要的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世界金属腐蚀会议、欧洲缓蚀剂会议等) 均在6 0 年代初举行首届会议; 一批腐蚀专业刊物( M at er i alPer f or man ce ( 美) , C or r os i o n S ci en ce ( 英) , Br i t i s h C o rr os i o nJ ou rn al ( 英) , !? # ?? % %& ?( 俄) , 材料保护( 中) , C o rr os i o nA bs t r act s ( 美) , ! ?# ?% & ?() ! % ?+ . ! ?# . 66 . ! ?# ! ? # ??# % % # & !! ( 俄) ) 亦均于60 年代创刊发行。这些学术活动及专业刊物的出版发行, 对促进缓蚀剂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Hacker man . N 在第一届欧洲缓蚀剂会议( 1 96 1) 上宣读了关于“软硬酸碱( HS A B ) 原则”的论文, 对缓蚀剂分子设计、筛选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引起参会各国代表的重视和兴趣。日本荒牧国次等人对软硬酸碱理论在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工作,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推动了缓蚀剂理论发展。 Br oo k M于19 62 年, 收集整理了3 0 ~5 0 年代期间, 海外期刊、专利上发表的约15 0 种缓蚀剂的名称、组成及应用范围( 金属及腐蚀介质) 等资料, 其中大部分为单一组分。 同年, M err i ck . R . D 等人在美国国家腐蚀工程师协会( N A C E ) 主办的学术年会上, 详尽地介绍了美国投放市场的一批商品缓蚀剂( 如: Ro di n e- 93 、Ro di n e- 1 15、Ro di ne- 21 3、Ar mo hi t -25 、Ar moh i b - 28 、DoW el l - A 1 2、DoW el l - A 73 、……) 的牌号、组成、物化性质及在几种酸溶液( H2S O 4、HC l 、HN O 3、H3PO 4、……) 中的缓蚀剂效果。 吉野努于1 96 3 年采用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复配, 有效地解决了盐酸、硫酸、氨基磺酸等对低碳钢的腐蚀问题。这种复合型缓蚀剂由硫脲- 乌洛托品- C u2+三组分组成。 加藤正义于196 4 年研究了阿拉伯胶、可溶性淀粉、琼脂等高分子多糖类化合物作为碱液中铝用缓蚀剂的问题, 试验结果表明, 大多数试样的缓蚀效率在80 % 以上。但多糖类一旦水解为单糖类时, 则会促进铝的腐蚀。 60 ~70 年代, 印度的Des ai . M . N 教授等先后在A nt i c o r ro si on 及其他专业刊物上, 连续发表数十篇论文, 阐述有关铜、铝及其合金在工业冷却水、盐酸、硫酸、硝酸、碱液及盐类溶液中, 各种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的研究结果。缓蚀剂的品种涉及广泛, 有硫脲、苯胺、苯甲酸、苯酚、醛类及其各种衍生物。此外,还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等。 Wal k er . R指出苯三唑( BT A ) 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作为铜在盐酸、硝酸、硫酸、磷酸及盐类溶液中的缓蚀剂。J . V os t a对氢氟酸用缓蚀剂进行了试验研究, 提出苄基亚砜、二苯基硫脲、二苯胍等 1 0 余种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氢氟酸用缓蚀剂的有效成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为引进的大型电厂锅炉氢氟酸酸洗缓蚀剂提

金属缓蚀剂

第十一讲金属缓蚀剂 陈旭俊徐瑞芬 缓蚀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能阻止或减缓金属在环境介质中腐蚀的物质。缓蚀剂又叫作阻蚀剂、阻化剂或腐蚀抑制剂等。 缓蚀剂保护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防腐蚀技术,广泛用在石油、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动力和运输等部门。 一、缓蚀剂的分类 缓蚀剂的品种繁多,常用的如亚硝酸钠、铬酸盐、磷酸盐、石油磺酸钡、亚硝酸二环已胺等,至今尚难以有统一的分类方法。常见到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缓蚀剂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分类 (1)阳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阴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阳极区迁移,氧化金属使之钝化,从而阻滞阳极过程。例如,中性介质中的铬酸盐与亚硝酸盐。一些非氧化型的缓蚀剂,例如苯甲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等在中性介质中,只有与溶解氧并存,才起到阳极抑制剂的作用。 (2)阴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阳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阴极区迁移,或者被阴极还原,或者与阴 离子反应而形成沉淀膜,使阴极过程受到阻滞。例如ZnSO 4、Ca(HCO 3 ) 2 、As3+、Sb3+ 可以分别和OH-生成Zn(OH) 2、Ca(OH) 2 沉淀和被还原为As、Sb覆盖在阴极表面, 以阻滞腐蚀。 (3)混合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既可抑制阳极过程,又可抑制阴级过程。例如含氮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2.按化学成分分类 (1)无机缓蚀剂,如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2)有机缓蚀剂,如胺、硫脲、乌洛托品等。 3.按缓蚀剂所形成保护膜的特征分类 (1)氧化膜型缓蚀剂通过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氧化膜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钠等。由于它们具有钝化作用,故又称为钝化剂。 (2)沉淀膜型缓蚀剂由于与介质中的有关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生成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沉淀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在中性介质中的硫酸锌、聚磷酸钠、碳酸氢钙等。 (3)吸附膜型缓蚀剂能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酸性介质中的许多有机化合物。 上述缓蚀剂所形成的三种保护膜的不同特征比较见表1。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高效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展望了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发展趋势。从对环境友好型缓性剂制备方法的改进和开发该类缓蚀, 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指出运用绿色化学的思想研究和制备环况友好型缓饮是未来缓性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腐蚀环境友好缓蚀剂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rrosion Inhibitors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Abstract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 Efficient Environment Friendly Corrosion Inhibitors Research Progress,The Prospect Of New And High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rrosion Inhibitors Trend Of Development.Corrosion Inhibition From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exual Relief Agent Preparation Method Such,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Idea Of Using Green Chemical Research And Preparation Ring In Friendly Slow Drink Is The Future Of Slow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Agent. Key Words: Corrsosion Environment Friendly Corrosion Inhibitors

气相缓蚀剂及其特点

?相缓蚀剂及其特点 目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涂料、电镀、电化 学保护、使用缓蚀剂等。缓蚀剂是一种防腐蚀化学品,将其少量物质加 入到腐蚀介质中,借助其该物质在金属表面上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能 够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许多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可以用来作 为缓蚀剂。缓蚀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 吸附型缓蚀剂和沉淀膜型缓蚀剂。缓蚀剂按其作用的物理状态可分为非 挥发性和挥发性缓蚀剂两种。前者主要用于液体介质中,与金属表面直 接接触而发挥作用,包括油溶性缓蚀剂和水溶性缓蚀剂;后者又称气相 缓蚀剂,具有良好的挥发性,使用时不用接触金属表面,其有效的缓蚀 成分在常温下自动挥发至金属表面而起到保护作用。气相缓蚀剂 (vaporphase inhibitor,VPI),又叫挥发性缓蚀剂(volatile corrosion inhibitor,VCI),或气相缓蚀剂。在金属储运过程的一定时间

和空间里,只需加量的这种物质,依靠它所挥发的缓蚀分子或缓蚀基团在金属表面的作用,就能使金属免受大气腐蚀或降低腐蚀速度。 气相缓蚀剂及气相防锈包装材料的成功应用,对于金属制品、器械、工序间半成品的储存、包装、运输和保管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行步,它具有下列一些技术特性: 1:在被气相缓蚀剂挥发的气体充满了的整个 包装空间,对裸露的金属表面均有良好的防锈作 用,因而无须考虑金属的形状和结构,有着广泛的 适用性; 2:采用气相缓蚀剂保护的金属构件,其表面 无需其它防锈处理,且包装工艺简单、可靠、使用 方便; 3:气相缓蚀剂的使用无需特殊设备,生产占 地面积小,包装成本较低;

有机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修订稿

有机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有机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冀衡酸洗缓蚀剂产品部 有机缓蚀剂分子中通常同时具有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基团,极性基团中存在氮、氧、磷、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均含有孤对电子,而且电负性大,有机缓蚀剂通过极性基团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而非极性基团排列在介质中,这样一方面有效地隔离了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阻碍了腐蚀反应产物的扩散,同时还改变了双电层结构,提高了腐蚀反应的活化能,最终抑制了腐蚀反应的进行。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赖于其极性基团在金属表面吸附的强度,而极性基团的吸附可以是物理吸附也可以是化学吸附,或者两种吸附共同存在。 (1)有机缓蚀剂极性基团的物理吸附 关于的物理吸附行为,Mann最早做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在酸性溶液中,吡啶(C5H5N)、烷基胺(RNH2)、硫醇(RSH)及三烷基磷等的中心原子(N、S、P等)含有孤对电子,这些中心原子与酸性溶液中的氢质子结合,最终形成阳离子: RNH2+H+=(RNH3)+ 形成的缓蚀剂与金属之间存在的范德华力使缓蚀剂吸附在金属表面,这就是物理吸附。物理吸附速度很快,是可逆过程,容易脱附,吸附过程产生的热小,受温度影响小,而且金属和缓蚀剂间没有特定组合。 物理吸附会受到金属表面过剩电荷的显着影响,如上所述,大多有机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都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如果金属表面带有过剩负电荷,那么金属表面与缓蚀剂之间就会存在强烈的静电引力作用,使得缓蚀剂更容易吸附在金属表面,而且吸附作用力也更强;相反,金属表面如果存在过剩的正电荷,则会一定程度上抑制缓蚀剂向金属表面的吸附。金属表面究竟携带何种过剩电荷,可以通过零电荷电位(即金属表面没有电荷存在时的电位)测量进行考察,零电荷电位可以通过微分电容曲线测试进行确定,即为金属电极双电层电容最小时的电位。当金属开路电位大于零电荷电位时,金属表面带有过剩的正电荷,相反,金属表面则带有过剩的负电荷。在缓蚀剂的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变金属表面携带的过剩电荷量来促进缓蚀剂的物理吸附,如在酸性介质中,添加少量碘化物后,有机胺的缓蚀性能将为显着提高,这主要是碘化物吸附在金属表面后,使得金属表面带有更多的过剩负电荷,促进了有机胺类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同样有机胺类缓蚀剂之所以在盐酸介质中有着卓越的缓蚀性能,也部分归因于氯离子使得金属表面带有更多的过剩电荷。 (2)有机缓蚀剂极性基团的化学吸附——供电子型缓蚀剂

清洗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XXX品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XXX 清洗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XXX Cleaner 企业名称:深圳市xxx 科技有限公司 xxxxxxxx Technology Co., Ltd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xxx 邮编:xxxx 电话号码:xxxx 企业应急电话:xxxx 传真号码:xxxx 电子邮件地址:xxxx 推荐用途:主要用于铝合金、不锈钢、镀锌板表面切削液、冲压油等脏污的清洗。限制用途:无 修订日期:2019年1月1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对水环境慢性危害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危险性说明:吞食伤消化道 腐蚀皮肤 刺激眼睛 防范说明: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和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双手 眼睛接触提取眼睑,用流动清水清洗5~10分钟 皮肤接触要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食入要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燃爆危险:无 健康危害: 食入: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 皮肤: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脱脂、脱皮 眼睛:液体对眼有刺激性,会引起眼睛灼伤、发炎 环境影响: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主要成分CAS号浓度范围特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XXX XXX10~20 %缓蚀剂硅酸钠XXX1~ 5% 助剂碳酸钠XXX12 ~ 20% 水XXX55~7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5~10分钟,不适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无 危险特性:无 灭火注意事项以及防护措施:无

有机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最新整理)

有机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冀衡酸洗缓蚀剂产品部 有机缓蚀剂分子中通常同时具有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基团,极性基团中存在氮、氧、磷、硫等元素,这些元 素均含有孤对电子,而且电负性大,有机缓蚀剂通过极性基团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而非极性基团排 列在介质中,这样一方面有效地隔离了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阻碍了腐蚀反应产物的扩散,同时还改变 了双电层结构,提高了腐蚀反应的活化能,最终抑制了腐蚀反应的进行。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赖于其 极性基团在金属表面吸附的强度,而极性基团的吸附可以是物理吸附也可以是化学吸附,或者两种吸附共 同存在。 (1)有机缓蚀剂极性基团的物理吸附 关于有机缓蚀剂的物理吸附行为,Mann最早做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在酸性溶液中,吡啶(C5H5N)、烷基胺(RNH2)、硫醇(RSH)及三烷基磷等的中心原子(N、S、P等)含有孤对电子,这些中心原子与酸性 溶液中的氢质子结合,最终形成阳离子: RNH2+H+=(RNH3)+ 形成的缓蚀剂与金属之间存在的范德华力使缓蚀剂吸附在金属表面,这就是物理吸附。物理吸附速度很快,是可逆过程,容易脱附,吸附过程产生的热小,受温度影响小,而且金属和缓蚀剂间没有特定组合。 物理吸附会受到金属表面过剩电荷的显著影响,如上所述,大多有机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都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如果金属表面带有过剩负电荷,那么金属表面与缓蚀剂之间就会存在强烈的静电引力作用,使 得缓蚀剂更容易吸附在金属表面,而且吸附作用力也更强;相反,金属表面如果存在过剩的正电荷,则会 一定程度上抑制缓蚀剂向金属表面的吸附。金属表面究竟携带何种过剩电荷,可以通过零电荷电位(即金 属表面没有电荷存在时的电位)测量进行考察,零电荷电位可以通过微分电容曲线测试进行确定,即为金 属电极双电层电容最小时的电位。当金属开路电位大于零电荷电位时,金属表面带有过剩的正电荷,相反,金属表面则带有过剩的负电荷。在缓蚀剂的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变金属表面携带的过剩电荷量来促进缓 蚀剂的物理吸附,如在酸性介质中,添加少量碘化物后,有机胺的缓蚀性能将为显著提高,这主要是碘化 物吸附在金属表面后,使得金属表面带有更多的过剩负电荷,促进了有机胺类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 同样有机胺类缓蚀剂之所以在盐酸介质中有着卓越的缓蚀性能,也部分归因于氯离子使得金属表面带有更 多的过剩电荷。 (2)有机缓蚀剂极性基团的化学吸附——供电子型缓蚀剂 相比物理吸附来说,化学吸附作用力更强,吸附更稳定,因此大多数有机缓蚀剂与金属表面的作用力主要是通过化学吸附实现的,而化学吸附实质就是缓蚀剂分子或离子与金属表面原子之间形成了配位键。 与物理吸附不同,化学吸附与金属原子类别、缓蚀剂中心原子附近基团的推电子能力等均有密切关系。以

气相防锈法包装技术和应用

气相防锈法包装技术及其应用 一、防锈包装技术 机电设备在储运过程中不允许发生锈蚀,否则就会影响到其使用功能。通用的防锈包装方法包括涂层法、干燥剂法、气相防锈法。 1、涂层法是将防锈油脂刷涂或喷涂在金属制品表面。因为涂层法事后要进行专门处理,不利于环境保护,所以这种方法现在在国外已经很少使用。而气相防锈法在机电设备的出口运输包装中没有干燥剂法使用得多。 2、干燥剂一般选用硅胶,是将适量的干燥剂装入纸袋或布袋中,然后悬挂在密封的包装容器或热封起来的塑料薄膜内的适当部位,保证能对整个密封空间吸湿,降低空气相对湿度,防止在整个储运过程中机电设备表面形成凝固水膜而锈蚀。干燥剂必须自由悬挂在包装内窨并均匀分布,不得直接放置在内装物上。同时要保证密封空间仙的空气相够循环流动,即整个薄膜表面不允许贴在内装物上。封闭起来的薄膜不能有裂缝或小孔。 3、气相防锈法的原理是将一种特殊的固体材料混入载体中,这种材料在储运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种气体分子覆盖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保护层,从而阻止氧气和水分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保证机电设备不会锈蚀。机电产品出口运输包装中最常用的是气相防锈薄膜。它即含有气相防锈材料,又可以作为普通的塑料膜来使用。该防锈材料可用于汽车零件、大小型机电产品等的运输包装中。这种方法有其优点,它的密封通常不象干燥剂法要求那么高。有时为了防止底座上的薄膜积水,甚至可以在气相防锈薄膜的最低处划几道小缝。 二、气相防锈包装的方法 (一)气相缓蚀剂的使用方法. 气相缓蚀剂的使用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粉末法。这种方法包括: 1将气相防锈剂粉末直接散布在金属的表面上密封包装;2将气相防锈剂粉末盛于具有透气性的纸袋或布袋中;或其粉末压成片剂,放在包装容器内金属制品的周围等。缓蚀剂距离金属制品不得超过其作用有效半径(一般不超过30㎝)。其用量主要根据缓蚀剂的种类、性质(如蒸汽压大小)和包装条件及封存期的长短来确定。 使用时为了使缓蚀剂能迅速发挥作用,以防金属制品锈蚀,单独使用蒸汽压较低的缓蚀剂时,包装金属制品后应在40-60℃的条件下保持几个小时,或者将几种不同蒸汽压的缓蚀剂混合使用。 2、气相防锈纸法。应用较普遍,很有发展前途。这种方法是将气相防锈剂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然后浸涂在纸上凉干后就得“气相防锈包装纸”。用这种气相防锈包装纸包装金属制品可长期封存。但用于制造气相防锈包装纸的原纸应是中性,Cl-或SO4-的含量不得超过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与发展(精)

气相缓蚀剂的研究与发展 肖怀斌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的气相缓蚀剂技术发展概况,阐述了气相缓蚀剂技术的应用形式,展望了该技术领域内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气相缓蚀剂;防锈技术;展望 分类号:TG174.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60(200001-0026-0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apor Phase Inhibitor XIAO Huai-bing Abstract:Comprehensive survey of vapor phase inhibito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s given. The application of VPI and the research trend are discussed.▲气相缓蚀剂作为一种挥发性缓蚀剂,在常温下自动挥发出的气体能起到抑制 金属大气腐蚀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气相缓蚀剂时,可在不必直接接触金属表面的情况下使金属制品的表面、内腔、管道、沟槽甚至缝隙部位都能得到保护。由于其防锈期长、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近年来气相缓蚀剂和气相缓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有较快的发展。 1 多效能通用气相缓蚀剂 气相缓蚀剂在近20年时间中,几乎都是用于钢铁类金属材料和制品的保护。但对多种非铁金属则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或不相容,以至于对多种金属组合件机械制品中的铜、锌、镉等有色金属部件,往往需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或放弃使用气相缓蚀剂技术。对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同时具有缓蚀作用的多效能气相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气相缓蚀剂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1]。

60年代初,苯骈三氮唑对黄铜防变色作用得到证实,从而打开了气相缓蚀剂保护铜基材料的大门。各种实验结果表明,苯三唑除了对铜及铜合金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外,对银、镀银层、锌、镀锌层、镀镉层等金属也有较好的缓蚀效果。此外,近年来国内外还对苯三唑的多种衍生物如甲基苯三唑、3氨基-1.2.4苯三唑、双苯三唑、四氮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上缓蚀剂均对锌、镉、铅、镍、锡、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对钢铁、镁、铝也有一定缓蚀效果[2]。湖南大学研制的1-羟基苯三唑(一种新型的水溶性高效气相缓蚀剂,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不仅对黄铜、紫铜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对钢、铸铁也有较好的缓蚀作用。该缓蚀剂毒性低、污染少,其水溶液浓度在0.05%以上即有很好的缓蚀和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当其与磷酸盐等其他缓蚀剂配合使用时,防锈性能还可进一步提高。除了苯三唑及其衍生物以外,铬酸盐类化合物(如铬酸环已胺、铬酸二环已胺、铬酸叔丁酯、邻硝基化合物如邻硝基酚二环已胺、邻硝基酚三乙醇胺、邻硝基酚四乙烯五胺、邻硝基苯甲酸的有机胺盐、肉桂酸盐、硼酸盐、硫脲类、噻唑、味唑类化合物对多种有色金属和镀层均有一定的缓蚀作用[3]。 目前在美日等国报道的气相缓蚀剂材料中,约有1/3以上为通用型多效能的气相缓蚀剂材料。 2 高效低毒气相缓蚀剂 在气相缓蚀剂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亚硝酸盐曾占据着主导的位置,以致于世界各国在介绍气相缓蚀剂的文献中,仍常常以亚硝酸二环已胺为代表。由于它对钢铁制品的有效长期防锈能力和优良的抗盐雾性,使之在军械器材和外贸出口机电产品的防锈包装材料中必不可少。1990年8月我国对1964年采用亚硝酸二环已胺封存的枪械产品进行了开箱检查,长达26年仍然光亮无锈,封存地点包括温度、湿度和盐雾气氛相对较高的四川地区。 但是,对亚硝酸盐的毒性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重视。进入21世纪,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开发低公害,无污染的气相缓蚀剂将是当务之急。国际环境系列标准ISO 14000于1996年起陆续颁布实施,现在许多国家规定在采购气相缓蚀剂材料

缓蚀剂见解

缓蚀剂见解 能防止或减缓腐蚀性介质对金属侵蚀的物质称做缓蚀剂,主要用于水处理、油田、炼油、润滑剂、锅炉供水等。水处理缓蚀剂有三种类型。⑴钝化膜型缓蚀剂,在金属表面上进行氧化,生成具有抗腐蚀性的钝化薄膜,可在邻近地区扩散而达到缓蚀目的。这类缓蚀剂有:①铬酸盐、重铬酸盐。能与铁铝等生成稳定的钝化膜;②亚硝酸盐。作用与重铬酸盐的缓蚀性能相似,特别适用于铝和铝合金;③钼酸盐。毒性较小,价格低廉,但钝化作用较差;④钨酸盐和钨杂多酸盐。这类盐有发展前途,性能优于钼系。⑵沉淀膜型缓蚀剂,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沉淀薄膜。这类缓蚀剂有:①聚磷酸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缓蚀剂,一般与其他缓蚀剂配合使用。聚磷酸盐与钙、锌、锰及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共存时,能提高缓蚀性能,但在高温时易水解,发生点蚀;②硅酸盐。多作为饮用水处理缓蚀剂,对铜、镍等缓蚀剂效果较好,对铝、锌、铁等则较差;③锌盐。在冷却水处理中,常用为阴极缓蚀剂;④硼酸盐。是新型缓蚀剂,毒性小,化学稳定性好,有发展前途;⑤有机磷酸盐。主要优点是毒性小,化学稳定性好,不易水解,缓蚀性能好,并有阻垢作用。⑥肌氨酸。与金属作用生成五环或六环状络合物,缓蚀效果较好。⑶有吸附基和疏水基的有机吸附膜缓蚀剂:①有机胺类,吸附基是胺基,疏水基是烷基,如十六胺、十八胺、吗啉、乙基哌嗪、三亚乙基二胺、季铵盐等;②硫醇类,多用于铜和铜合金,巯基和金属起化学吸附作用而成保护膜。有巯基苯并噻唑,β-巯基丙酸、巯基马来酸、巯基琥珀酸等;③木质素,一种天然纤维素,被吸附在金属表面上起缓蚀作用,木质素钠的溶解性和分散性较好,价格便宜,可与其他有机化合物混合使用;④葡萄糖酸盐。葡萄糖酸钠对钙、镁等阴离子有较好的络合作用,价格便宜,常与钼酸锌、水杨酸、聚丙烯酸混合使用,以提高缓蚀性能;⑤磺酸盐。从石油副产品制成磺化石油,再制成钾、钙、钡、铵盐作为缓蚀剂; ⑥磺酰胺化合物,用于高浓氯离子的冷却水处理,效果较好;⑦羟酸基类,对铁的缓蚀有明显效果。如用二聚酸和脂肪酸酯,在氟化硼催化剂作用下制成二聚环状脂肪酸化合物,可作铁的缓蚀剂;⑧多氨基的羟基化合物,采用C5~C18的脂肪醛和乙胺进行聚合,制成的多氨基的羟基化合物,可作酸洗缓蚀剂,缓蚀率达到98%。 用于其他用途的缓蚀剂有磺酸盐、伯胺类、磷酸酯类、丙酸酯类、二乙醇胺类等。 近几年世界对水处理缓蚀剂的需求呈上升趋势,1992年世界水处理缓蚀剂的总销售额为9.8亿美元,其中美国6.2亿美元,西欧1.78亿美元,日本1.80亿美元。预计到1996年世界的总销售额14.8亿,美国8.0亿美元,西欧2.0亿美元,日本2.25亿美元。 在世界水处理缓蚀剂技术中发展最迅速的是聚合物类产品,若干家公司已推出了用于废水处理(工业及城市)的新型聚合物缓蚀剂。美国的FMC公司最近买下了Ciba-Geigy公司的水处理业务,研究工作也转向聚合物化学,主要产品是马来酸和膦羟酸型的阻垢聚合物及羟膦乙酸缓蚀剂。该公司现向市场提供膜处理用的Flocaon丙烯酸类聚合物。FMC公司 同时也提供terbutylacine杀藻剂。 铬化合物过去只在生活用水系统中禁用,现在也禁止在其他系统中使用,转向使用磷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_7942.docx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缓蚀剂概述 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 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 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 缓浊剂是具有抑制金属锈蚀性质的一类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称。某些有 机物质,被有效地吸附在金属的表面上,从而明显地影响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其作用机理有抑制表面的阳极反应和抑制阴极反应两种,结果都是使腐蚀电流降 低。 缓蚀剂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作为金属的溶解抑制剂还有许多实用价值。如用 在化学研磨、电解研磨、电镀和电解冶炼中的阳极解、刻蚀等。总之,在同时发 生金属溶解的工业方面,或县为了抑制过度溶解或是为了防止局部浸蚀使之均匀 溶解。缓蚀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电镀中的整平剂,从其本来的定义备不 属于缓蚀剂的畴;但是,其作用机理( 吸附 ) 和缓蚀剂的机理类似。具有整平作 用的物质,同时有效地作为该金属的缓蚀剂的情况也是常的。下图给出了有无缓 蚀剂的不同效果:

图 1 缓蚀剂的效果 2不同类型的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 2.1阳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 阳极型缓蚀剂也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速度减缓。如中性介质中的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苯甲酸钠等,它们能 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位正移。通常是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化。该类缓蚀剂属于“危险型”缓蚀剂,用量不足会加快腐蚀。 作用过程:(a)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缓蚀剂,使金属钝化(亚硝酸钠,高铬酸等);(b)具有阴极去极化性的钝化剂,在阴极被还原,加大阴极电流,使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向正方移动,超过钝化电位,而使腐蚀电流达到很低的值。(亚硝酸盐、硝酸盐与高价金属盐属于此类;铬酸盐、磷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在 酸性溶液中也属于此类。) 图 2 阳极型缓蚀剂作用原理 2.2阴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 阴极型缓蚀剂也称阴极型抑制,其主要包括: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编制说明

《缓蚀剂气相缓蚀剂》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 2016年9月

(一)任务来源 气相缓蚀剂是钢铁暂时性防腐蚀保护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技术先进国家已经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船舶、汽车零部件、大型机械装备、水电装备、电子及军事装备等众多行业的管道、容器、设备、零部件在制造、仓储、运输及运行等防腐蚀保护中,并成为防腐蚀专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气相缓蚀剂技术做为防腐蚀新技术,具有替代传统防护技术、低成本、高效防锈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气相缓蚀剂及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渗透到各应用领域。由于在选择和使用上专业性较强,因此对于各领域如何科学、合理和经济地选择、评价,如何正确地使用存在较大困难,需要制订一项通用的标准来规范产品性能,用于指导使用。 2015年,经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2015〕52号2015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中下达了《缓蚀剂气相缓蚀剂》的编制任务,计划编号20151927-T-606,并由全国防腐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组织,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蚀国际防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负责标准起草。标准编制时间为2015~2017年。 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接到此项任务后成立编写小组。在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小组认真归纳、整理、分析从各渠道所收集的资料,并多次进行讨论,于2016年9月提出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写原则 1、严格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编写; 2、与相关标准和法规协调一致的原则; 3、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实际情况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标准编写过程 在编制本标准之前,编写组充分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具体如下。 1.国内标准 GB 11372 防锈术语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78 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

有机缓蚀剂

有机缓蚀剂 有机缓蚀剂分为膦系缓蚀阻垢剂,有机胺类,芳香族唑类,羧酸盐类等几大类,具体介绍如下: 一膦系缓蚀阻垢剂 磷酸盐与聚磷酸盐在许多方面相似,但他们分子结构中都有C-P键,这种键比聚磷酸盐中-O-P-键要牢固的多,因此这类化合物化学稳定性好,不易水解,耐高温性能好,在使用中不会因水解生成正磷酸,从而避免了聚磷酸盐使用中导致菌藻过于繁殖的缺点。所以在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发展极为迅速。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磷,铬,锌,钼等排放逐渐受到严格限制,很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限排标准。而磷酸盐因其本身含磷低,缓蚀效率高,使用剂量小,还有与其他药剂共用时良好协同效应,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细分两类如下: (1)氨基三亚甲基膦酸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固体为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易吸潮,易于运输和使用,尤其适用于冬季严寒地区。产品呈酸性,应避免与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一旦溅到身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具有良好的螯合、低限抑制及晶格畸变作用。可阻止水中成垢盐类形成水垢,特别是碳酸钙垢的形成。ATMP在水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水解。在水中浓度较高时,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用于火力发电厂、炼油厂的循环冷却水、油田回注水系统。可以起到减少金属设备或管路腐蚀和结垢的作用。ATMP在纺织印染等行业用作金属离子螯合剂,也可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剂等。

(3) 除上述产品外,还有二亚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磷酰基聚丙烯酸,亚乙基二胺四亚甲基膦酸。2-羟基膦酸酰基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聚氧乙烯醚丙三醇膦酸酯。 二有机胺类 有机胺类在水处理中属于吸附膜型缓蚀剂,他们大多在同一分子内同时存在极性吸附基和疏水基。在清洗金属表面上用极性基吸附,形成一层吸附膜,以疏水基阻止水和溶液氧等向金属表面扩散,来抑制腐蚀反应,这种吸附膜是单分子膜,过剩的胺经常存在于液体中,用于修补膜,因此投药量小,但在中性冷却水中,如果碳钢表面不能保持清洁状态,则吸附膜型缓蚀剂很多显示出理想的缓蚀效果。有机胺类具体分为:十六胺,十八胺,双十六胺,吗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分别用于循环冷却水和锅炉补给水的缓蚀剂。 三芳香族唑类 芳香族唑类在水处理应用中是铜及其合金的专用缓蚀剂,主要是疏基苯并三氮唑和苯并三氮唑。 1,疏基苯并三氮唑 在工业中,这是一种很好很有效的铜缓蚀剂。在PH值3-10范围内对铜和铜合金的缓蚀效果好,还可以防止铜离子对铁,铝等产生电偶腐蚀,因此,若水系统中有铜材设备或水中含有铜离子,都应加入此类缓蚀剂。 2,苯并三氮唑 在水处理中主要用作有色金属缓蚀剂,对黑色金属也有一定的缓蚀作用。 四羧酸盐类 羧酸盐类主要有苯甲酸钠,葡萄糖酸钠,水杨酸钠,他们的具体应用如下: 1,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在水处理中做缓蚀剂时,只适用微酸性条件,是她转换为苯甲酸,一般把它和其他缓蚀剂一起组成符合缓蚀剂,单独使用缓蚀效果不佳。 2,葡萄糖酸钠 葡萄糖酸钠是一种多羟基羧酸盐,它在水溶液中很容易和铁,铜,铝,钙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使这些金属离子的盐类失活,兼并缓蚀剂和阻垢能力,且无公害,价格低,是一种前景看好的水处理剂。 3水杨酸钠 水杨酸钠一般和其他缓蚀剂一起组合成复合缓蚀剂使用,效果较好。 以上就是对有机缓蚀剂的一个归类,和对有机缓蚀剂的具体的分类,并对他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本文由北京京广化工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6517923443.html,专业提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