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医学教学大纲

行为医学教学大纲

行为医学教学大纲
行为医学教学大纲

佳木斯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院XX教研室制订

行为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编者:宋汉君审核人:宋汉君

课程名称: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

课程编码:

总学时数:16

学分:1.0

开课单位:临床医学院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

适用对象:5年制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行为医学》是研究行为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行为科学在医学领城中的具体应用。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其具备行为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医学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原因、机制,以及疾病行为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开设对于贯彻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上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求学生把握在临床中病人各种行为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掌握行为科学知识和技术,并讲其应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领域。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适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行为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研究方法,了解正常人群各年龄段行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通过行为咨询、行为指导等方式,预防各种行为问题的发生;能够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行为的生物学机制,观察病理改变和药物对行为的影响等;能够熟悉临床医疗过程中的常见行为问题,明确这些行为问题的原因、性质、程度等,掌握改变问题行为的方法、措施,通过治疗手段来消除病人的行为障碍,帮助病人培养健康行为、矫正问题行为,促进疾病的痊愈和身体康复,为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第一章绪论及行为基础

人的行为、行为科学、行为医学、医学行为学相关概念[2];行为医学研究内容和方法[3];行为医学相关学科及发展简史[1];行为医学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3]。

重点:行为医学研究内容和方法;行为医学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

难点:行为医学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理论的理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二章行为病理

行为致病规律和特点[1];行为致病途径[2];刺激与应激的关系[1];应激反应与异常行为[3]。

重点:刺激与应激的关系;应激反应与异常行为各类标准的理解。

难点:应激反应与异常行为各类标准的理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三章行为评估

行为评估方法、评估目标、评估指标及相关理论基础[2];行为评估的基本程序[1];行为评估的常用工具及评估技术[3]。

重点:行为评估方法、评估目标、评估指标及相关理论基础;行为评估常用工具及评估技术。

难点:行为评估常用工具及评估技术的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四章本能行为

各种本能行为及本能行为障碍的基本概念[3];各种本能行为障碍的影响因素及致病机理[2];防御机制与精神障碍的相互关系[1]。

重点:各种本能行为及本能行为障碍的基本概念;各种本能行为障碍的影响因素及致病机理。

难点:各种本能行为障碍的影响因素及致病机理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五章健康行为

常见不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3];健康行为的相关理论[2];健康与行为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常见健康行为[1]。

重点:常见不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熟悉健康行为的相关理论。

难点:对常见不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的理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六章异常行为

常见异常行为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3];常见异常行为的预防和治疗[2];常见异常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致病机理[1]

重点:常见异常行为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常见异常行为的预防和治疗。

难点:常见异常行为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七章行为改变策略

行为健康询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步骤[3];个体保健、群体行为保健、社区行为保健的基本概念[2];个体保健、群体行为保健、社区行为保健的理论与模式[1]。

重点:行为健康询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步骤;个体保健、群体行为保健、社区行为保健的基本概念。

难点:行为健康询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步骤的理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第八章行为治疗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常用技术[3];熟悉森田治疗理论与治疗原则[2];了解当代行为治疗的进展[1]。

重点: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常用技术;森田治疗理论与治疗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常用技术。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五、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方法:笔试

3.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100分=平时40分+期末考试60分

平时成绩:

考勤考纪:20分——缺勤一次扣2分

课堂测试:20分

六、选用教材及参考书(资料)

教材:

《行为医学》(第2版)陈力、韦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参考书目:

1.《行为医学》(第2版)王明旭、李兴民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2.《行为医学》(第3版)刘克俭、顾瑜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七、大纲说明

本教学大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学科的发展及专业培养计划要求,作适当的调整。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1.知识目标: 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情感目标: 提高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对幼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按照保育措施认真工作的态度。

《中医急诊学》 课程教学大纲 (修改)字

《中医急诊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中医急诊学》课程教学大纲 (共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急诊学 课时:63(43/20) 学分:3.5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医诊断学为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临床专业课。该课程是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诊断、救治、救护各科急、危、重症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干课程。中医诊断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实际能力,它是以内、外、妇、儿等学科为基础。重点讲解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常见危重症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急救处理、辨证论治。 教材主要阐述 (1)中医急诊学的概念、特点、性质、地位与任务及其流源;(2)中医急诊学的临床特点、病及概要、古今相关理论、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常用的治则与治法。(3)常见危重病的中医急救处理原则、中医药在疾病抢救治疗中的地位、辩证求治规律等;(4)常用的中医急救技术及现代常用的急救技术。 教材分上篇、下篇、附篇三部分,上篇重点介绍中医急诊学的学科特点等,下篇突出常见急危重症和各科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急救,附篇重点讲解常用的急救技术。教学的重点在下篇,讲课的中心内容是基础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救处理等,学生自学上篇及下篇各论常见急症中的附篇等内容,下篇是见习和实习学习的重点,课堂讲授由教授、副教授任课为主,同时进行操作训练。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 总论 第一章中医急诊学流源及病症特点(自学) 掌握中医诊断学的概念和范畴,熟悉中医诊断学的辨证救治特点,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了解和中医急诊学与现代急诊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中医诊断学诊断与辩证(2学时) 掌握中医急诊学诊断疾病的关键和辩证关键,熟悉中医急诊辨证方法与内科学辨证方法的异同,了解中医急诊辨证治疗的流源,了解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等在中医急诊临床中的意义。 第三章中医急诊护理(自学) 掌握中医急诊的护理特点,熟悉中医急诊的调护,了解中医急诊的预防特点。 第四章急诊科(室)的建设(自学) 了解急诊科(室)的任务范围,“三位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讲解急诊科(室)的人员配备和要求,人才培养;介绍科(室)所需的基本设施,包括建筑选址,科室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等,简介急诊科(室)的急诊管理,如急诊工作制度、观察室管理、抢救室及监护式管理、急诊病案管理等,了解科研和教学工作。 下篇 各论 第一章急危重症(25课时)

《急救医学基础》

《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30 适用专业及层次:农村医学中专开课时间:第4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急救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 掌握院前急救,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3.熟悉各急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4.掌握各急症的临床表现,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5. 熟悉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内容 6、掌握常用急救药物 (二)技能教学目标 1.应用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常见急症的临床特点作出解释。 2.运用急救医学的理论与技术,初步学会对常见急症的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3. 初步学会使用常用急救药物。 4、学会急救常用技术 (三)素质教学目标

1. 具有以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态度学习本课程,在实践中表现出对患者尊重、关心、爱护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2.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概念,充分认识急诊病人危、急、重的特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全面较强的适应能力。 3.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了解急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了解急诊与急救医学的范畴。 3.熟悉急诊与急救医学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急救医疗体系 1.熟悉急救医疗体系的基本组成形式。 2.了解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 (三)院前急救 1. 概述 (1)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2)熟悉院前急救的任务和特点。 (3)熟悉院前急救伤员的分类。 (4)掌握院前急救的原则。 (5)熟悉院前急救的组织与实施。 2.院前急救管理 (1)了解如何建立急救网络。 (2)熟悉急救管理制度。 (3)了解急救设备的管理方法。 (四)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1.熟悉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方法。 2.掌握急救处理的原则。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幼儿卫生与保健 适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 教学课时:72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学前教育的发展已越来越重视对学前儿童的健康照顾,幼儿卫生保健已成为幼儿园保教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教材以实习生佳佳在幼儿园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设计了职前培训和轮岗实习两篇十个模块的内容,包括了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心理卫生及其与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增进幼儿健康、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为幼儿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为今后从事幼儿园卫生保健及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幼儿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 教学内容:了解奇妙的人体,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感觉器官;实训综合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的学习,了解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皮肤和感觉器官的组成、功能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各系统及皮肤和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方法。 模块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实训综合任务。教学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以及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理解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能正确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形态指标,能根据健康检查做出简单的评价。 模块三幼儿膳食与营养 教学内容:幼儿的营养需求;学前儿童的膳食;综合实训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维持学前儿童生命活动的能量和六大营养素,了解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了解在配置学前儿童膳食时应注意的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问题,知道学前儿童对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并能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技能。 模块四微生物基础知识与消毒隔离 教学内容:微生物基础知识;清洁与消毒;托幼机构隔离与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综合实训任务。

急救医学教学大纲

《急救医学Ⅰ》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Emergency MedicineⅠ 总学时:32学时(理论授课:30学时;临床见习课:2学时) 学分:2.5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麻醉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见习考核、大课考 勤、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自学内容上网络课程 阶段考核/期中考核(20%)。 《急救医学Ⅰ》属于二级学科,是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临床相关学科课程之后,通过《急诊医学Ⅰ》的教学,使学生学到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救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急症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该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授予学生急救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灵活缜密的临床诊疗思路: 1. 掌握各种临床危象的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院前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各专科系统急症,如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内分泌系统急症、急性中毒和创伤,包括多发伤

和复合伤的急诊诊断和治疗。 2. 掌握病情危重程度的临床评估,各常用意识评分系统,危重症常用监测手段及治疗原则。 3. 在熟练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急重症的诊断、治疗的基础之上,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常见急症的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 (二)掌握各种急救医学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过硬的临床动手能力: 1. 掌握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初步处理、止血、评估、搬运、制动、转运。 2. 掌握心脑肺复苏基本技能:徒手心肺复苏、除颤、药物复苏种类和剂量。 3. 掌握气道开放、静脉开放基本操作技术及呼吸机的基本使用。 4. 掌握常用急诊操作技术:洗胃、导尿、胸穿、腹穿、心包穿刺、颈托的使用。 (三)掌握各类急症的抢救流程与治疗原则,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加强本科学生的“三基”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急救医学Ⅰ》总学时为34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 见习课2学时。教学内容以现代医学所需要的急救医学基础为主,力求反映现代医学技术所涉及的急救医学临床思路及基本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开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加入时间:2010-8-30 16:47:03 访问量:4488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身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学时、学分与教学方式 总学时:60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模拟训练与幼儿园实习、见习相结合 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绪 论(2课时) 章 节 教 学 内 容 学时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绪 论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方法 2 1 1 第一章 学前儿童的生理基础 14 10 4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 6 4 2 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评价与健康检查 6 4 2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8 4 4 第五章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10 6 4 第六章 学前儿童护理方法及常用急救术 8 4 4 第七章 集体儿童保健 8 4 4 合计 60 36 24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研究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 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任务 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内容 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学前儿童的生理基础(14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会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维护。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四、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五、学前儿童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六、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七、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八、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九、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与保健 十、学前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 十一、学前儿童听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胎儿的发育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三、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6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紧张状态对

急诊灾难医学教学大纲

急救医学-灾难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灾难医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授课对象】研究生教育培养计划三年制急救医学专业 【学时学分】10学时,1学分 一、课程简介 灾难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管理、理工科学等多个学科,可谓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理工农医均有涉及。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灾难医学的基本理论、灾难救援指挥管理、各种灾难损伤的急救以及灾难心里障碍救援技术。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既懂灾难医学救治,又懂灾难施救指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地广辽阔,人口众多。地震、泥石流、洪灾、旱灾、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除上述自然灾害之外,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火灾交通事故、矿难、踩踏、恐怖袭击等人为灾难也常有发生。中国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灾难损失最严重的国家。灾难一旦发生,医护人员总是救援的主力军。 现代灾难医学救援“三七分”理论强调“三分研究,七分教育”的原则。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设灾难医学的课程,教授灾难医学救援的知识和技能,有部分院校还成立了灾难医学学系。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灾难医学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诸方面取得成效,得到医学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可。本课程旨在对我国灾难医学及其研究生教育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教学时数分配 安排学时:理论课10学时 学分:1学分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灾难医学》刘中民主编。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灾难医学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灾难医学范畴和特点,全面了解灾难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史,了解我国人道医学、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熟悉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 1.灾难医学概论 2.灾难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3.人道医学、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 4.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问题 5.灾难医学救援的合作与交流 掌握:灾难的概念和分类,灾难医学的范畴和特点。灾难医学的新理念。 熟悉:人道医学、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学问题。 了解:灾难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史。灾难医学救援的国内外交流。 第二篇灾前准备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灾难医学救援法制体系,灾难医学救援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救援预案。掌握灾害救援对的分类、救援队伍的组织和管理。掌握医学救援装备的特性和配置,医学救援装备的分类和组成。熟悉医学方航的概念、组成、类型和功能。了解灾难医学救援培训方案和灾难医学救援通讯和信息管理。 (二)教学内容 1.灾难医学救援法制内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预案。 2.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灾难救援队的分类、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组建原则和组成结构。列举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技能培训,从灾难医学救援队伍演练的分类、形式、实施三方面讲解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演练过程。 3.多媒体讲解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内容。 4.重点讲解医学救援装备的特性、配置要求及配置原则。 5.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医学救援装备的分类和组成,以及医学救援装备的管理。 6.多媒体讲解医学方航的概念、特点和发展概况。讲解医学方航的分类和组成。详细讲解医学方航的功能、设备使用、维护和运作管理方式。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幼儿卫生与保健 适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 教学课时:72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学前教育的发展已越来越重视对学前儿童的健康照顾,幼儿卫生保健已成为幼儿园保教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教材以实习生佳佳在幼儿园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设计了职前培训和轮岗实习两篇十个模块的内容,包括了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心理卫生及其与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增进幼儿健康、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为幼儿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为今后从事幼儿园卫生保健及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幼儿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 教学内容:了解奇妙的人体,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感觉器官;实训综合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的学习,了解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皮肤和感觉器官的组成、

功能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各系统及皮肤和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方法。 模块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实训综合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以及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理解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能正确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形态指标,能根据健康检查做出简单的评价。 模块三幼儿膳食与营养 教学内容:幼儿的营养需求;学前儿童的膳食;综合实训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维持学前儿童生命活动的能量和六大营养素,了解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了解在配置学前儿童膳食时应注意的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问题,知道学前儿童对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并能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技能。 模块四微生物基础知识与消毒隔离 教学内容:微生物基础知识;清洁与消毒;托幼机构隔离与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综合实训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模块的学习,知道微生物基础知识,理解清洁和消毒的重要意义。同时掌握幼儿园保教人员清洁、消毒幼儿园环境以及物品的技能。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时/学分:45/2.5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北京远郊定向) 急诊医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必修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急诊医学基础理论、急危重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思维方法、诊疗流程和抢救技术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逻辑严密的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了解急诊医学常见的急危重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诊断及鉴别诊断,急诊抢救治疗流程,同时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为学生将来在农村基层医院独立工作、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初步抢救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兴趣,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密联系临床。理论课以课堂授课为主,采取病例导入方法教学,结合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部分章节组织自学和课堂讨论。适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辅以视频、多媒体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实践课结合临床患者,学生问诊、查体并提出诊断,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加强急救技术的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是考查课程。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评卷办法以试卷的标准答案为依据,统一阅卷;平时成绩占40%,其中考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技能考核占20%。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急诊及灾难医学,沈洪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9787117171441 参考书: 急诊医学,李春盛主编.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97872 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 9787117173148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9787117170222 六、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

绪论(2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 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研究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 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任务 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内容 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学前儿童的生理基础(14课 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会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维护。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 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四、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五、学前儿童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六、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七、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八、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九、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与保健 十、学前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 十一、学前儿童听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胎儿的发育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三、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6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紧张状态对学前儿童的身心适应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减缓和消除紧张的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化解。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治与预防。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利用;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治与预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学时:54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监护,以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学会有关急救的一般概念 2.学会常用的急救监护技术和常用的急救救护技术。 3.能对临床各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提出护理问题并给以处理的能力。 4.认识和珍爱生命,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爱岗敬业,具有协作精神。 5.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工作的观念和认真、热情、主动地执行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具有反应敏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有学习、尝试临床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教学医院急诊病房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1、采用讲授、多媒体、录像、示教、讨论、角色扮演、见习、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 2、本课程系理论教学课,兼有一定的实践教学。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树立“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具

有自主学习、独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采用期中考试、书写见习报告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期中考试占学期总成绩的25%;见习报告两份占学期总成绩的25%;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急救护理学》周秀华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终稿)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性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专业基础必修 课。本课 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卫生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原理为指导,研究托幼机构的保健问题,旨在使学前儿童健康发展。它不仅注重儿童的现实保健问题,更注重儿童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注重托幼机构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保教的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维护和促进。该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包含了解剖生理学、心理卫生学、预防医学、学前教育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二)任务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心理 卫生、营 养、环境创设、疾病预防等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提升在 工作中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意识,形成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技能技巧,以便有 效开展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等工作。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本课程重在介绍儿童卫生和保健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任,对于后续课程具有指导性、基础性。后续课程包括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和专业选修课《学前儿童健康与体育活动专题》、《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都是本课程在各具体或专门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因此,《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教和学必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融会贯通,避免和后续课程的简单重复。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急诊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用) 一、课程简介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大纲通过急诊医学概论讲述,使学生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掌握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熟悉急诊医学的现状,了解急诊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本大纲包含了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急诊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适用于五年制临床本科专业,根据教学计划本大纲安排理论授课24学时,见习8学时,合计32学时。 二、学时分配 ~

三、正文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 二、掌握现代急诊服务体系的组成 课程内容 急诊医学的概念;急诊医学的范畴;急诊医学发展史;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 第二章心肺脑复苏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BLS、ALS的概念和内容 二、掌握BLS的操作步骤 三、掌握脑缺血损伤和脑复苏 四、熟悉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 课程内容 。 心脏、呼吸停止的原因和诊断;成人和小儿BLS、ALS的步骤;脑缺血损伤和脑复苏;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 第三章休克(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二、掌握各种休克的急救方法 三、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 自学内容 】 休克的病理生理;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各种休克的急救方法 第四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SIRS的诊断和治疗 二、掌握MODS的诊断和治疗 三、掌握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

急救医学教学大纲

《急救医学I》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四院)、 (附属延安医院)、(附属甘美医院) 英文名称:Emergency Medicine I 总学时:32 学时(理论授课:30 学时;临床见习课:2学时)学分: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麻醉学专业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见习考核、大课考 勤、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自学内容上网络课程 阶段考核/期中考核(20%)。 《急救医学I》属于二级学科,是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临床相关学科课程之后, 通过《急诊医学I》的教学,使学生学到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 救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急症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所以,该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一)授予学生急救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灵活缜密的临床诊疗思路: 1.掌握各种临床危象的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院前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各专科系统急症,如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内分泌系统急症、急性中毒和创伤,包括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急诊诊断和治疗。 2.掌握病情危重程度的临床评估,各常用意识评分系统,危重症常用监测手段及治疗原则。 3.在熟练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急重症的诊断、治疗的基础之上,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常见急症的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

急诊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用) 一、课程简介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大纲通过急诊医学概论讲述,使学生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掌握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熟悉急诊医学的现状,了解急诊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本大纲包含了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急诊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适用于五年制临床本科专业,根据教学计划本大纲安排理论授课24学时,见习8学时,合计32学时。 二、学时分配

三、正文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 二、掌握现代急诊服务体系的组成 课程内容 急诊医学的概念;急诊医学的范畴;急诊医学发展史;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第二章心肺脑复苏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BLS、ALS的概念和内容 二、掌握BLS的操作步骤 三、掌握脑缺血损伤和脑复苏 四、熟悉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 课程内容 心脏、呼吸停止的原因和诊断;成人和小儿BLS、ALS的步骤;脑缺血损伤和脑复苏;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 第三章休克(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二、掌握各种休克的急救方法 三、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 自学内容 休克的病理生理;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各种休克的急救方法 第四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自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SIRS的诊断和治疗 二、掌握MODS的诊断和治疗 三、掌握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 自学内容 SIRS的诊断和治疗;MODS的诊断和治疗;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容广泛。 该课程目前作为医学本科生的指定选修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急诊医学、急症和危重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规律。掌握常见急、危重症,各种急救技术和监测技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急诊医学的理论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 (1)使学生了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急诊医学是一门日益重要的学科,有其特有的临床认识方法和要求。 (2)使学生明白善于发现和预测病人的危急情况,稳定生命体征,抢救生命是急诊的主要任务。 (3)使学生精熟各种常见危重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判断及正确的处理。 (4)使学生掌握为抢救危重病人而必须进行的各种急救技术和监测技术。 (5)使学生能全面的评估不同阶段的危重病人的病情,并会合理的分流病人。 2、急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各种急救技术和危重症监测技术将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场、实地操作,并通过录像、幻灯、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另外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急诊抢救室和EICU。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题下,观摩急救现场,感受紧张气氛,见习危重症的救治方法 3、院前急救部分的学习是先通过课堂讲解,重点介绍什么是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意义,国际、国内、上海地区急救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势,然后安排学生参加“120”急救工作来达到熟悉了解院前急救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急诊医学总论 1、急诊医学的概述。 2、急诊医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3、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 4、急诊医学特点,急诊思维方法,急救原则,急诊医生的素质要求。学习急诊医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心肺脑复苏 1、心肺脑复苏的概念,临床死亡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死亡的分期。 2、心跳骤停的诊断。 3、心肺复苏。 4、脑复苏。 5、脑死亡的概念、判断方法。 第三章、休克 1、休克的概念、病因分类、分期和动向的判断。 2、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诊治方法。 第四章、MOSF 1、MOSF的概念和发病机理探讨。 2、MOSF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3、MOSF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第五章、昏迷的诊治

学前教育-《幼儿卫生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保健》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幼儿卫生保健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增进幼儿健康的学科。它的任务是阐明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心理卫生及其与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增进幼儿健康、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为幼儿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为今后从事幼儿园卫生保健及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和心理年龄特征为依据,科学地制订和执行幼儿的生活制度的卫生原则,合理调配和组织幼儿的膳食;组织幼儿开展适宜的身体锻炼;严格遵守各项活动的卫生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身心疾病;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应急处理各种意外事故;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积极创设符合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包括选择园址、安排房舍、配置设备、加强安全措施等)。 三、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建议(40学时)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1、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任务和方法 2、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节奇妙的人体 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1、熟悉人体的基本形态,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生理功能调节。 2、理解和熟悉幼儿各系统的特点,掌握幼儿各系统的卫生保健要求。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幼儿健康检查 第三节幼儿的健康评价 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了解幼儿健康检查的内容、方法及幼儿的健康评价。 第三章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第一节幼儿的营养卫生 第二节幼儿膳食的配制及饮食卫生 1、熟悉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急诊与灾难医学》理论教学大纲资料

《急诊医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医学美容)等专业使用) Ⅰ前言 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诊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何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和病死率已受到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急救人员的普遍重视。因此要求急诊医务人员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急诊诊治工作的需要。《急诊与灾难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二级学科,以创伤、感染、复苏、灾害医学、院前医疗急救、急性中毒、危重病诊治和研究、急诊常见症状的鉴别和救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对急诊病人能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及给予基本生命支持。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卓越医师)、临床医学(医学美容)、麻醉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参考学时为20学时。 四教材:《急诊与灾难医学》,沈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二版。 Ⅱ正文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急诊与灾难医学(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 )的定义、特点及观念,急诊与急救的区别;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如何进行急诊与灾难医学的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儿童的健康”处于首要位置。为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幼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养任务。它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提出各种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密切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总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幼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1.知识目标: 获得促进学前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处理学前儿童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卫生保健问题,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情感目标:

急救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四院)、 (附属延安医院)、(附属甘美医院) 英文名称:Emergency Medicine I 总学时:32 学时(理论授课:30 学时;临床见习课:2 学时)学分: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麻醉学专业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见习考核、大课考 勤、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自学内容上网络课程阶 段考核/期中考核(20%)。 《急救医学I》属于二级学科,是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学科综合性强, 涉及面广,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学习临床相关学科课程之后, 通过《急诊医学I》的教学,使学生学到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 救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急症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所 以,该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一)授予学生急救医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灵活缜密的临床诊疗思路: 1. 掌握各种临床危象的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院前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各专科系统急症,如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中枢神经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内分泌系统急症、急性中毒和创伤,包括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急诊诊断和治疗。 2. 掌握病情危重程度的临床评估,各常用意识评分系统,危重症常用监测手段及治疗原则。 3. 在熟练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急重症的诊断、治疗的基础之上,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治疗、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常见急症的临床症状和鉴别诊断。 (二)掌握各种急救医学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过硬的临床动手能力: 1. 掌握院前急救基本技能:初步处理、止血、评估、搬运、制动、转运。 2. 掌握心脑肺复苏基本技能:徒手心肺复苏、除颤、药物复苏种类和剂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