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七月的天山》练习题答案

4.《七月的天山》练习题答案

4.《七月的天山》练习题答案
4.《七月的天山》练习题答案

4.《七月的天山》练习题

姓名

一、读拼音,写句子。

qīyuède xīn jiānɡ, zuìlǐxiǎnɡde shìqímǎshànɡtiān tánɡ。

二、比较下面的字,并组词。

缎()班()矫()稍()

锻()斑()娇()捎()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五()()斓五彩()()()()点点

重重()()白()()雪()清()

四、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用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三个不同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二是描绘了;三是描绘了。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和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2.“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码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___________,像天边的霞光___________,像高空的彩虹___________。”读了这句话,我发现作者用了___________句式描写了同一个实物——___________,我觉得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改为反问句。

五、阅读短文。

台湾的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的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分——壮丽——暖和——

2.填空。

①.因为祖国的宝岛台湾、、,所以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②.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过花丛,过树林,过小

溪,到山谷里来聚会。

3.找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抄写下了。

附:参考答案

一、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堂。

二、略

三、五彩斑斓五彩缤纷斑斑点点重重叠叠白皑皑雪水清流

四、1.移步换景雪峰雪水溪流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天山深处的景

象水树花

2. .那么绵延那么耀眼那么绚烂比喻两岸的野花(略)

3. 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五、1.充足壮观温暖

2.①.气候温候水源充足花草茂盛

②.飞穿越赶

3.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四年级语文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

七月的天山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课文]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天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在往里走,天山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空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但是这里有时也会遇上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

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你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冀教版第十一册课文]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的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到那阳光透射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增添

有机实验习题答案

有机实验习题答案 实验1 常压蒸馏 1.为什么蒸馏瓶所盛液体的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2/3,也不少于1/3 (多于2/3,易溅出;少于1/3,相对多的蒸汽残留在烧瓶中,收率低) 2.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怎样的位置才能准确测定液体的沸点,画出示意图;水银球位置的高低对温度读数有什么影响(参见图2-2,温度计水银球处于气液平衡的位置。位置高,水银球不易充分被馏出液润湿,沸点偏低,位置低,直接感受热源的温度,结果偏高。) 3.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 滴/秒(保持气液平衡) 4.如果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如何处理如果因故中途停止蒸馏,重新蒸馏时,应注意什么(停止加热,稍冷,再补加沸石。重新蒸馏时,一定要补加沸石,原来的沸石表面的空隙已充满液体而失效) 5.如果某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能否认为该液体一定是纯净的物质你提纯得到的乙醇是纯净物吗(不一定,可能是恒沸物;蒸馏得到的乙醇不是纯净物,是恒沸物,参见附录5) 6.在蒸馏过程中,火大小不变,为什么蒸了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读数会突然下降这意味着什么(瓶中的蒸气量不够,意味着应停止蒸馏或者某一较低沸点的组分已蒸完。) 7.蒸馏低沸点或易燃液体时,应如何防止着火(严禁用明火加热。收集瓶中的蒸气应用橡皮管引入桌下、水槽或室外。参见P50 图2-3) 实验2 水蒸气蒸馏 1.应用水蒸气蒸馏的化合物必须具有哪些条件水蒸气蒸馏适用哪些情况(参见“二) 2.指出下列各组混合物能否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分离。为什么 (1)乙二醇和水;(2)对二氯苯和水(对二氯苯和水可以用水蒸气蒸馏分开) 3.为什么水蒸气蒸馏温度总是低于100℃(因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蒸气压总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混合物开始沸腾) 4.简述水蒸气蒸馏操作程序。(当气从T形管冲出时,先通冷凝水,再将螺旋夹G 夹紧,使水蒸气通入D,参见图2-7;结束时,先打开螺旋夹G使体系和大气相通,方可停止加热)。 5.如何判断水蒸气蒸馏可以结束(当蒸馏液澄清透明时,一般即可停止蒸馏。)6.若安全管中水位上升很高,说明什么问题,如何处理(蒸馏系统阻塞,常见于插入烧瓶中的导管被固体物质堵塞。先打开T形管螺旋夹,再停止加热。)7.水蒸气蒸馏时,烧瓶内液体的量最多为多少(烧瓶容积的1/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 16. MCS-51单片机系统中,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共用 16位地址线和8位数 据线,为何不会产生冲突? 解: 数据存储器的读和写由 RD 和WR 信号控制,而程序存储器由读选通信号 PSEN 控制, 这些信号在逻辑上时序上不会产生冲突;程序存储器访问指令为 MOVC ,数据存储器访问 指令为MOVX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虽然共用 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但由于二者 访问指令不同,控制信号不同 ,所以两者虽然共处于同一地址空间,不会发生总线冲突。 18.某单片机应用系统,需扩展 2片8KB 的EPROM 和2片8KB 的RAM ,采用地址译码 法,画出硬件连接图,并指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解: 硬件连接电路图如图 4.18所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为: 图4.18 4.18题硬件连接电路图 21. 8255A 的端口地址为 7F00H ?7F03H ,试编程对 8255A 初始化,使A 口按方式0输入, B 口按方式1输出。 解: 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 MOV SP, #60H MOV DPTR , #7F03H MOV A , #10010100B MOVX @DPTR , A SJMP $ END 25.使用8255A 或者8155的B 端口驱动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各 4只,且红、绿发光二极 管轮流发光各1S 不断循环,试画出包括地址译码器、 8255A 或8155与发光管部分的接口 2764 (1#): 0000H~1FFFH 6264 (1#): 4000H~5FFFH 2764 (2#): 2000H~3FFFH 6264 (2#): 6000H~7FFFH 8031 ALE Q7-QQ G 74LS373 □7-DO OE 1_ —. AO-A?A8-A1?CE 2764 1# D7-D0 QE Al f A12 CE 6264 1# D7-0B WE OE A0-A7Aa-Al2CE 6264 2# D7~D(? W E OE P2.4-P2.0 1 2764 2# D7-D0 OE RESET P0.7^P0.0 PSEN WR RD

七月的天山作业练习题

七月的天山作业练习题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新疆那xuàn lì duō cǎi()的语言,包含n?nɡyù()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都具有感人的mai lì()。那里不但物产丰富,h?nɡɡèn()zhǔn ɡǎ ěr()盆地和tǎlǐ mù( )盆地之间的大山脉lián miàn( )几千里更给它增添景色之美。 二、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山脉(m?mài)融化(r?nɡyónɡ) 饮马(yìn yīn)萦绕(yín yínɡ) 似的(sì shì)矗立(chǔ chù)丝锦(jǐn jǐnɡ)绣花(xìu xiù ) 三、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层层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彩斑斓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白皑皑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繁花似锦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书写正确的一组是()①.菜碟舀水险俊②.镰刀玲珑满山边野③.堤 岸橄榄矗立④.细腻拇指狞檬 2..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雪峰矗立密林幽静山色柔和彩霞耀眼 ②.山势绵延森林茂密日影细碎溪流缓慢③.森林斑斓野花缤纷炎暑逼人雪水融化 ④.雪峰矗立山形柔和枝丫重叠长虹绚烂 五、按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1.横跨;横卧。() 2.跳起腾跃。本课指鱼儿跳起腾跃。() 3.形容霜、雪洁白。() 4.色彩绚丽的云霞。() 六、读片断,回答问题。 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之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峰像撑天的巨伞,

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1. “白皑皑”、“蜿蜒无尽”、“重重叠叠”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和“漏”字相照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在漫流。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在太阳下,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闪烁着白光。 当你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尽情驰骋的时候,处处可见成千上百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体壮,毛色格外发亮,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有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丁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牧女们骑着骏马,健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显得格外的美。 1.在下面的()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的原始森林()的酥油草 ()的草原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3.短文抓住几处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七月的天山》习题及答案解析

4、《七月的天山》课后训练及答案解析 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表示“看”的词语,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1)你骑在马上,可以()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2)()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3)战士们手握钢枪()着前方。 (4)站在山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A.(1)仰望(2)俯视(3)眺望(4)注视 B. (1)俯视(2)仰望(3)注视(4)眺望【答案】A 【解析】不同的词语都可以表示看,但是看的角度不同,俯视是往下看,仰视是往上看,眺望是往远处看,注视是集中目光注意地看。 { 2、用“柔”组成词语填在括号里,熟读课文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逐渐变得()。 (2)这幅画色彩明丽,线条()。 (3)妈妈很(),从不跟我发火。 A. (1)柔嫩柔美(2)柔和(3)温柔 B. (1)柔美柔嫩(2)温柔(3)柔和 【答案】A 【解析】同一个柔字和不同的字搭配,就会发生微妙或者明显的语义的变化,有的柔和鲜嫩,有的柔和美丽,有的只

是柔和,有的可以指性情的温顺体贴。 3、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密密的塔松像,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 这句话把松塔比作巨伞,说明枝叶茂密。 A 是B否 【答案】是 【解析】这是一个比喻句,而且是明喻,本体是松塔,喻体是巨伞,目的是形容松树植株庞大,枝叶繁茂。 4、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这是一个疑问句,我也会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A 是B否 【答案】否 【解析】这是个反问句,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句中有否定词,句末要有问号。 " 5、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本篇课文全文是按照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的顺序来写的。 A 是B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训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汉字。 bái duàn shān jiàn fǔ shì mǎ t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iàn luò yán ān mǎ 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比一比,组词。 缎________ 锻________ 骄________ 矫________ 府________ 俯________ 缤________ 滨________ 3.多音字组词。 饮:yǐn________ 重:chóng________ yìn________ zhòng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________ 闪耀—________ 萦绕—________ 5.选出正确答案。 饮马(yìn yín)________ 重叠(chóng zhòng)________ 转盘(zhuǎn zhuàn)________ 绵延(yán yà)________ 山涧(jiàn jiān)________ 斑斓(lán luán)________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罗列排列 ①光是________事实不行,必须加以研究分析。 ②他把书架上的书________得整整齐齐的。 7.按要求写词语,再填空。 ①表示“看”的词语: A你骑在马上,可以________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B________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C战士们手握钢枪________着前方。 D站在山顶________,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②用“柔”组成词语: A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________,山形也逐渐变得________。 B这幅画色彩明丽,线条________。 C妈妈很________,从不跟我发火。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雪峰 ________的白莲 ________的雪水 ________的溪水 ________的山涧 ________的鳞光 ________的日影 ________的塔松 9.写反义词。 寂静—________俯视—________ 高悬—________ 10.照样子,写词语。 ①白皑皑: ②重重叠叠: 11.我能准备理解课文《七月的天山》中的难句,并写出解析。

最新有机化学实验部分思考题答案

部分思考题答案: 1、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实验该如何操作才能减少产物的损失? 索氏提取器萃取充分;升华时水分除干净;样品变茶砂;升华装置不漏气;严格控制升华温度。 2、乙酸正丁酯制备实验有哪些方式可提高乙酸正丁酯的收率?对乙酸正丁酯的粗产品进行水洗和碱洗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最后蒸馏后收集得到的乙酸正丁酯混浊是何原因? 增加某一种反应物浓度,减少(某一种)生成物浓度(去除反应中形成的水,使用分水器)等方式。 (1)水洗目的是除去水溶性杂质,如未反应的醇,过量碱及副产物少量的醛等。 (2)碱洗目的是除去酸性杂质,如未反应的醋酸,硫酸,亚硫酸甚至副产物丁酸。蒸馏时仪器没有完全干燥,产物中含有水分,造成乙酸正丁酯混浊。 3、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D/S为宜? 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所以要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1-2D/S 为宜,否则气液达不到平衡。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数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的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为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而使温度计上读数偏低或不规则。 4、重结晶时理想溶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1)溶剂不与被提纯物发生化学反应;(2) 被提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溶解度大,而低温时溶解度小;(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大,或者很小;(4) 被提纯物在溶剂中能形成很好的结晶,并且容易分离;(5)溶剂应无毒,沸点较低,操作安全,价格合适并有利于回收利用。 5、重结晶的主要操作过程及各步骤的目的 (1)热饱和溶液的制备。溶剂充分分散产物和杂质,以利于分离提纯。 (2)脱色。吸附色素和树脂状杂质。 (3)热过滤。除去不溶物质。 (4)冷却结晶。进一步与可溶性杂质分离。 (5)过滤。晶体从留在母液中的杂质彻底分离。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七月的天山》课后练习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d j f i 白缎山涧俯视白皑皑 í j y n 马蹄飞溅绵延马鞍 二、辨字组词。 段()缓()撑()限() 缎()暖()掌()很() 三、照样子,写词语。 1、白皑皑 2、重重叠叠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雪峰()的白莲 ()的雪水()的溪水 ()的山涧()的鳞光 ()的日影()的塔松 五、按要求写词语,再填空。 1、表示“看”的词语: (1)你骑在马上,可以()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2)()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3)战士们手握钢枪()着前方。 (4)站在山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2、用“柔”组成词语: (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逐渐变得()。

(2)这幅画色彩明丽,线条()。 (3)妈妈很(),从不跟我发火。 六、仿照例句写话,用上加下划线的词。 例1: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例2: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七、先填空,再完成练习。 1、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绣了。 这句话把比作,把比作。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 这句话把比作,把比作。 3、密密的塔松像,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这句话把比作,说明。 4、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这是一个句,我也会写几个这样的句子: (1) (2) (3) 八、理解课文内容后填空。 作者用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三个不同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和;二是描绘了;三是描写。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和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表达了之情。 九、阅读理解。 台湾的蝴蝶谷

有机思考题答案(1-2学期完整版)

咖啡因 1、用升华法提纯固体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答:升华是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方法之一。 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具有相当高的蒸气压,当加热时,不经过液态而直接气化,蒸 气受到冷却又直接冷凝成固体,这个过程叫升华。 若固态混合物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则可以应用升华法提纯。升华得到的产品一般 具有较高的纯度此法特别适用于提纯易潮解及与溶剂起离解作用的物质。 升华法只能用于在不太高的温度下有足够大的蒸气压力(在熔点前高于266.6Pa) 的固态物质,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2、提纯咖啡因时加氧化钙的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使盐状咖啡因变成游离状便于咖啡因升华,为升华起热缓冲作用;中和丹宁酸等酸性物质,减少对咖啡因升华的干扰,如果没有完全中和,咖啡因是难以升华的;还可以吸收水。 3、从茶叶中提取出的粗咖啡因有绿色光泽,为什么? 答:因为茶叶中除咖啡因外,还含有色素等成分,也会随着咖啡因一起进入粗咖啡因里。 正溴丁烷的制备 1、本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硫酸的用量和浓度过大或过小有什么不好? 答:反应物、催化剂。过大时,反应生成大量的HBr跑出,且易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过小时,反应不完全;过小时反应不能进行,或反应不充分。 2、反应后的粗产物中含有哪些杂质?各步洗涤的目的何在? 答:可能含有杂质为:n-C4H9OH,(n-C4H9)2O,HBr,n-C4H9Br,H2O,丁烯,二氧化硫,溴单质 各步洗涤目的:①水洗除HBr、大部分n-C4H9OH,二氧化硫,溴单质等易溶于水的杂质②浓硫酸洗去(n-C4H9)2O,丁烯,余下的n-C4H9OH③再用水洗除大部分H2SO4④用NaHCO3洗除余下的H2SO4⑤最后用水洗除NaHSO4与过量的NaHCO3等残留物。 3、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正溴丁烷时而在上层,时而在下层,如不知道产物的密度时,可用什么简便的方法加以判别? 答:从分液漏斗中分别取一点上层液或放出一点下层液于一盛水试管中,看是否有分层及油珠出现来判断,若上层有则在上层,反之相反。 4、为什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前要先用水洗涤一遍? 答:先用水洗,可以除去一部分硫酸,防止用碳酸氢钠洗时,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分液漏斗中压力过大,导致活塞蹦出,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可进一步除去硫酸,洗涤振摇过程要注意放气。 5、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为什么摇动后要及时放气?应如何操作? 答:在此过程中,摇动后会产生气体,使得漏斗内的压力大大超过外界大气压,如果不经常放气,塞子就可能被顶开而出现漏液。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死亡人口数C.某地区出生人口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4、七月的天山(练习题)、四下语文期中测试卷

4、《七月的天山》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mǎān mián yán fǔshìbái ái ái ( ) ( ) ( ) ( ) 二、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柔嫩——绚烂——细碎—— 反义词:凉爽——寂静——盛开—— 三、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后,我知道作者进入天山主要描写的景物是:,再往里走,他又描写了:,走进天山深处,他描写的景物是:。 四、我会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五、我来判断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1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焉,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句话把_________比做_________。 2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句话把_________比做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我最棒。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_________,山形也逐渐变得_________。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段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五.彩缤纷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句话在文中是__________________句。 4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七、课外阅读我能行。 郑板桥爱子 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训练D卷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训练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6题;共105分) 1. (12分)给下列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难________ ________ 耳________ ________ 段________ ________ 县________ ________ 连________ ________ 叔________ ________ 2. (3分)按课文《七月的天山》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后,我知道作者进入天山主要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再往里走,他又描写了:________,走进天山深处,他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 3.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日影 ________的溪水 ________的森林 ________的彩虹 ________的山涧 ________的鲜花 4. (2分)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①“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是________。 ②“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是因为________产生了这种景观。 5. (3分)我来改正错别字。 ①最理想的是椅马上天山。________ ②戈壁滩上的炎署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________

③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锈了几朵银灰色的花。________ 6. (9分)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用________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三个不同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描绘了________;三是描绘了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7.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饮马________(A.yǐn B.yìn)重叠________(A.chóng B.zhòng) 转盘________(A.zhuǎn B.zhuàn)稍微________(A.shào B.shāo) 画卷________(A.j uàn B.juǎn)散步________(A.sàn B.sǎn) 8. (3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________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________,作者________。 9. (3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凉爽—________ 寂静—________ 盛开—________ 10. (5分)缩写下列句子,使它更简洁 ①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②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 11. (20分)改成陈述句。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2)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 (3)天上数不清的星星难道没有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吗? (4)一棵棵榕树难道不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伞吗? 12. (8分)比较下面的字,并组词

常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常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 注:实验题经常在有机化学最后一题考察,例如15年的最后一题,实际上是第4个本科实验。但是考察范围仅限于校内的八个实验。全部掌握,考试的时候你将十分轻松。现将所有本科实验思考题做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15年真题: 本科实验思考题: 1.通常对于用作带水剂的溶剂有哪些要求?实验中常用的带水剂有哪些? 2.简述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差别?什么情况下选择用常压蒸馏?什么情况下选择用减压蒸馏? 3.减压蒸馏装置为了保护真空泵,通常会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各个保护装置起什么作用? 4.减压蒸馏装置准备好后,是先加热后减压还是先减压后加热?为什么? 5.为什么减压蒸馏用克氏蒸馏头而不用常规的蒸馏头? 6.如果减压蒸馏不用毛细管产生气化中心,而直接用沸石代替,会产生什么结果? 7.减压蒸馏的接收瓶应该选择锥形瓶还是圆底烧瓶?为什么? 8.减压蒸馏结束时,如何停止操作? 9.为什么减压蒸馏前要把低沸点的组分先除去?

实验一、含酚环己烷的提纯 1.分液漏斗洗涤环己烷时,如何简便的判断上层是有机层还是水层? 答:向分液漏斗中加少许水,看上层还是下层有液面变化。 2.分液过程中如出现乳化现象该如何处理? 答:向其中加少许醇类物质。 3.分液后有机相通常需要干燥。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差别及使用场合。 答:1.无水氯化钙,适用于干燥烃类,醚类化合物,价廉,但干燥作用不快,平衡速度慢,需放置一段时间,间隙震荡; 2.无水硫酸镁,应用范围广,是一个很好的中性干燥剂; 3.无水硫酸钙,作用快,效能高,但吸水量小; 4.无水碳酸钾,效能弱,不适用酸性物质,一般用于水溶性醇和酮的初步干燥; 5.金属钠,第二步干燥,但不适用醇类,酯类,卤代烃,酮类,醛类及胺类或易被还原的有机物。 4.为什么干燥需要放置一定时间?最终蒸馏纯化前为什么要进行过滤,不过滤直接蒸馏会导致什么结 果? 答:因为干燥剂干燥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干燥完全,蒸馏纯化前进行过滤是因为产生了副产物,不过滤会导致产物不纯。 5.蒸馏为什么要加入沸石?如果加热时已经忘记加沸石,应如何处理? 答:防止爆沸,若忘记加入沸石,需要立即停止加热,拆除装置,向反应瓶中加入沸石。 6.为什么蒸馏过程中用直形冷凝管而不用球形冷凝管? 答:蒸馏是要液体流出,直行是为了方便液体的流出。 补充问题: 1.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和下层液体怎么放下来? 答: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伤口放出。 2. 蒸馏时为什么液体的量最好在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为什么蒸馏时烧瓶内的液体不能完全蒸干? 答:过小,会使蒸馏烧瓶受热不匀,可能炸裂的,过多,液体沸腾后,可能会有液体从支管口溅出

《七月的天山》练习题

七月的天山 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雪峰()的白莲 ()的雪水()的溪水 ()的山涧()的鳞光 ()的日影()的塔松 2、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两个字以上的词语,并记住它。 雪白、五彩缤纷()()() 3、找出文中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横线划出,读一读并填空。 ①第一句把()比作()。 ②第二句把()比作()。 4、在第2段中作者具体描写了()()()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 5、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 【答案】 1、(巨大)的雪峰(盛开)的白莲 (融化)的雪水(五彩斑斓)的溪水 (高悬)的山涧(闪闪)的鳞光 (细碎)的日影(密密)的塔松 2、略。 3、①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入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云影比作暗花) ②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大的巨伞。 (塔松比作巨伞) 4、雪峰原始森林鲜花 5、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二、课外阅读拓展

美丽的巩乃斯 巩乃斯是个青山常绿、花海袭人的好地方,那起伏的山岭就像一条条蛟龙奔腾于沟中,那一坡坡的鲜花就像一条条美丽的彩带。蛟龙腾舞,花海飞驰。像神奇之门不断闪开。莺儿在林中嬉戏歌唱,蜂蝶在花丛惹闹沾欢,牛羊在高地漫游,雪豹、棕熊吼声使人心惊,云杉立于悬崖,山花搂抱于奇木,新泉老林奇巧组合,小溪大气同放清新。 巩乃斯微风吹拂,林涛震耳,桦榆妩媚,云杉多姿,曲柳婀娜。蜂蝶过处,草青叶雅,金英子耀金,党参花溅香,乌拉贵花吐芳,山丹丹花流艳。温泉腾紫雾,热气拂人面,白云身边绕,天使眼前飞。巩乃斯河碧水流欢,瀑布飘逸,千山万壑,气势万千。 巩乃斯沟是云雾蒸腾、雨雪际会的好去处。山上的云、岭下的雾,丝丝缕缕,纤纤飘来,曲曲卷卷,缓缓飞舞,有时如惊涛骇浪,巨浪排空;有时如千军万马呼啸而来,不时又静静动动飘忽不定,给人一种神仙的境界。一时又雨跃荡水,雪絮飘舞,雨滚雪翻,雨虽不大,却是细雨;雪虽不狂,是轻雪,但给了你一个调皮的孩儿脸。一会儿又云开日出,山沟又成了另一番诗情画意,满沟清新,满坡的胜景,满沟的仙境,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巩乃斯沟。 1.全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巩乃斯的美丽。 【答案】巩乃斯青山常绿、花海袭人林涛震耳,碧水欢流云雾蒸腾、雨雪际会 2.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巩乃斯这个美丽的地方。请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答案】比喻:那起伏的山岭就像一条条蛟龙奔腾于沟中,那一坡坡的鲜花就像一条条美丽的彩带。拟人:莺儿在林中嬉戏歌唱,蜂蝶在花丛惹闹粘欢。 3.请你仿照下面这段文字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乃斯沟是云雾蒸腾、雨雪际会的好去处。山上的云、岭下的雾,丝丝缕缕,纤纤飘来,曲曲卷卷,缓缓飞舞,有时如惊涛骇浪,巨浪排空;有时如千军万马呼啸而来,不时又静静动动飘忽不定,给人一种神仙的境界。 【答案】略。用上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

第4课 七月的天山(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七月的天山 开心回顾 1. 【题文】课文回顾。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E __________ 【答案】A 金华城 B 罗店 C 外洞 D 孔隙 E 内洞 【解析】考查作者浏览的路线。 【难度】容易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节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因。 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花园。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入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是多么的贴切。 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 ③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④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