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卷)与答案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卷)与答案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卷)与答案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卷)与答案

2014年度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25分)

1.2000年10月31日,江泽民主席发布主席令,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这部法的全称是《》,它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普通话音系有个韵母。

3.现代汉语有大方言。

4.清朝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了一篇要求官员官话的上谕。

5.在“剥瓜子、剥皮”中,“剥”应读。

6.“舷”的正确读音是。

7.给“酝酿”注间:。

8.道教的庙宇叫“观”,“观”应读。

9.历史课本中提到过“海参崴”这一地名,其中的“崴”应读。

10.“瓦”字书写的正确笔顺是。

11.填字:死心地。

12.填字:惹生非。

13.填字:信口开。

14.“希罕”“月蚀”是不规范词形,请改正:。

15.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叫。

16.通行的汉字检字法有两类:按形检字法和按音检字法。部首法、笔画法、号码法属于。

17.成语“不刊之论”中的“刊”指的是。

18.成语“平心而论”中的“平心”指的是。

19.“伏法”指的是。

20.“《中华姓氏辞典》被学术界称之为目前收集中华民族姓氏最完备的辞典。”。这句话有语病,把删掉即可。

21.“由美国等专家组成的考古队最近在危地马拉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人类的玉米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这是一个病句,只要在

字前加上,语病就可以消除。

22.“她还表示,两岸在科技与产业化的合作成果,对两岸繁荣具有特殊意义。”这句话有语病,就在字后加上。

23.“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植树,不能去毁树。植树和毁树是一对矛盾。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现在社会上还有毁树的现象。”这个句群有语病,应该把第个句子删去。

24.“5·4运动”的写法不规范,应改成。

25.“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这个句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2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是普通话,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能说普通话”列为总目标之一,《普通高中语言课程标准(实验)》也在课程目标中提到“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

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

3.当前提高认识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

4.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其中测试成绩在90分到95分者为一级乙等。

()

5.《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指”统读zhǐ,那么在“指甲”一词中,“指”也应读zhǐ。()

6.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时,声调一律标原调,不标变调。

()

7.“质”的规范读音为zhǐ,“仍”的规范读音为rén。

()

8.《三国演义》中刘备的风子小名“阿斗”,其中的“阿”应念ē。

()

9.“呆板”的“呆”读音为dāi。

()

10.“关卡、卡介苗“的”卡“应读kǎ。

()

11.“方”字书写的正确笔顺是丶。()

12.“百叶窗”与“百页窗”是一对异形词,“百页窗”是规范词形。

()

13.“帐本”的写法是不规范的。()

14.“皇后”“前后”中“后”的繁体字是“後”。

()

15.《辞海》是一部兼收语文词语和科学名词术语的综合性??产词典。()

16.“知命之年”指50岁,“花甲之年”指60岁。

()

17.当性别不明或没有必要区分性别时,第三人称的指称应该用“他”,不能写成“他

(她)

”。

()

18.“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本省使用外,还向外省输送。”这个句子有主谓搭配不当的语病。()

19.句号、问号、叹号、逗号既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

20.在表示列举省略时,可以用省略号,也可以用“等”“等等”,但二者不能同时使用。()

21.有疑问代词的句子都应该用问号。()22.数字竖排时,除必须保留的阿拉伯数字外,应一律使用汉字。()23.一个阿拉伯数字应该占一个汉字的位置。()24.用汉语拼音拼写表示一个整体要领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时,要连写。()

25.夸张可分为扩大、缩小、超前三类,“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属于超前夸张。()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三组词语中,注音正确的是。

A凹陷wāxiān 外埠wàibù 亚洲yǎzhōu

B凹陷āoxiān 外埠wàifǔ 亚洲yǎzhōu

C凹陷āoxiān 外埠wàibù 亚洲yàzhōu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碉堡bǎo瓦窑堡bǎo

B自怨自艾yì艾蒿ài

C咋呼zā张口咋舌zé

3.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A书声琅琅lán B癖好pǐ C反璞归真pǔ

4.“闭塞、茅塞顿开、搪塞”中的“塞”应读。

A sè

B sāi

5. 指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的人。

A阻击手B狙击手

6.成语“诸公”,空白处应填:

A衮衮B兖兖

7.下列词语中有别字的一组是。

A 兰颜色羸弱寒暄

B赝品嬉笑虞候

8.“凹”的笔画数是。

A 5画

B 6画

9.下列句子中,用词有误的是。

A现在的交通事故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B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10.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呢?

A 何况

B 况且

11.下列词语中,写法有误的是。

A 气喘吁吁

B 锦绣前程

C 世外桃园

12.“大赛报名12月30日。横线处应填:

A 截止

B 截至

13.“警界竞风流春华秋实铸辉煌.公安保卫干校十年培训万余民警”,画线处应填:

A 杏林

B 杏坛

14.下面三种说法中,有语病的是。

A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B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C党的培养教育使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15.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是。

A北京某校聘用人员雇佣10名枪手大规模替考。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警方对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1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A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

B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C这些课文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述信念。

17.“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和知识领域的扩展,必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这句话有语病,正确的改法是。

A阅读范围的扩大和认识领域的扩展,必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

B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和知识领域的扩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18.下面两种说法,正确的是。

A希望读者朋友们予以本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B希望读者朋友们对本报予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19.把下面两个词填入画线处:“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四处张望,朝一个他认为挺有的热闹地方走去。”

A 兴味B趣味

20.引用电影、电视剧的名称应该用。

A书名号B引号C括号

21.“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侦察有没有他想买的帽子要多少价钱”画线处应填入的标点是。

A ,,??B,,,?C,,,。

22.下面三个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是。

A小伙子看上去才十六、七岁。

B如果那天下雨、或者我另外有事,我就不能赴你的约会。

C南方的越剧、沪剧、淮剧,北方的京剧、评剧、秦腔,他都能来上几段。

23.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A他出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B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师北上伐魏。

C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真是一个奇迹。

24.下列短语中,数字用法正确的是。

A 《语文建设》2004年第7期。

B 8月15中秋节

C 20几天

25.用汉语拼音拼写跳水运动员田亮的姓名,应是。

A Táin Liàn??

B Liàn?? Táin

C Táinliàn??

四、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25分;多选或少选不给分)

1.下列4组词语中,都是轻声词的有。

A 电子、垫子、鼻子

B 馒头、拳头、街头

C 姐夫、工夫、大夫(医生)

D 奶奶、耳朵、豆腐

2.下面4组字中,都是多音字的有。

A 单、菌、少、晕

B 区、曲、仇、薄

C 校、莆、华、指

D、革、凿、大、冠

3.下列4组词中,所有的声母都是翘舌音的是。

A 生产、沙尘、沉重、测试

B 郑州、郴州、深州、常州

C 钟声、茶水、纸张、上树

D 人参、创伤、松鼠、周转

4.下列成语中,拼写正确的是。

A 风平浪静fēnpín-lànjìn

B 一衣带水yīyī-dàishuǐ

C 水到渠成shuǐdào-qúchén

D 层出不穷cénchūbùqíon

5.下列地名拼写完全正确的是。

A 湖南省Húnán Shěn

和平区Hépín Qū

B 北京市Běi Jīn Shì

永清县Yǒn Qīn?? Xiàn

C 黄浦江Huánpǔ jiān

永安大街yǒnān DàJiē

D 壶口瀑布HúKǒu Pùbù

船板胡同Chuánbǎn Hútòn

6.下列词语中,用字有误的是。

A 明辨是非

B 辩解C辩别 D 蒜瓣

7.下列成语中,用字有误的是。

A凤毛麟角B趋之若骛

C神采奕奕D秀外惠中

8.下列句子中,用字有误的是。

A他刚出医院就迫不及待投入工作。

B美国政府失口否认要全面监控互联网。

C关于存贷款要加息的传闻,在房地产商中不胫而走。

D煌煌巨著《百衲本二十四史》掸却世纪风尘,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向海外隆重推出。

9.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是。

A慰藉B藉贯C书籍D枕藉

10.下列成语中,没有别字的是。

A 如愿以偿

B 哀声叹气

C 川流不息

D 按部就班

11.下列词语中,“作”使用正确的是。

A 日出而作

B 成名之作

C 作息时间

D 作梦

12.下列词语中,“渡”使用正确的是。

A 虚渡光阴

B 横渡长江

C 渡过难关

D 慈航普渡

13.下列句子中,“言不及义”使用错误的是。

A 他说的话没有充分地、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真是言不及义。

B 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但语言又是一道可怕的壁垒,人们常常为言不及义、词不达意而苦恼。

C 没有一个长者在旁边,他俩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无话不谈,真所谓言不及义,哪里有好事情说出来?

14.下列句子中,“捉摸”使用正确的是。

A 这件事你好好捉摸捉摸。

B 事态的发展瞬息万变,难以捉摸。

C 二手房价难捉摸。

15.下列句子中,“不齿”或“不耻”使用正确的是。

A 偷国旗的行为令人不齿。

B 美国消防员不耻同事兼营色情而集体辞职。

C 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D 成龙抨击时下娱乐圈的怪现象,我不健康的炒作方式是为人所不耻的。

16.下列词语中,不正确使用的是。

A 如橼大树

B 草蛇灰线C节哀顺便

17.下列句子中,量词使用不当的是。

A 10日的攻击行动中,美军使用了一项威力惊人的武器。

B 孩子饿了,禁不住伸手去动桌子上的一个菜肴。

C 他身着一袭长衣,手拿一把折扇。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A 我最喜欢《围城》,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有妙趣横生的语言以及出其不意的形象比喻。

B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劳模李素丽说,公交作为一个窗口服务行业,首当其冲的是把本职工作做得更扎实。

C 越南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19.下列句子中,“对”或“对于”使用不当的是。

A 对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来说,他们更注重教学行为的示范和改变。

B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但对于游离于学科性质之外的学习行为,违背文本价值取向的“独特体验”,我们要坚决反对。

C 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发展目标的达成、学习内容的把握、学习方式的黑心变,都具有关键作用。

D 这种不文明、不礼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20.下列句子中,“作为”使用无误的是。

A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自己首先要具备较强的读写能力。

B 作为我,特别喜欢饭后饮茶。

C 我把游泳作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方法。

21.下列短语中,搭配不当的是。

A 防止地震

B 欢庆祖国50华诞

C 杂志创刊200期

D 进行散步

22.下列句子中,“是”使用不当的是。

A 这场比赛被人们誉为是“强强对话”。

B 他的话纯属是谎言。

C 怎么心是到处都存在的。

23.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下列标点符号中属于点号的是。

A、B,C?D“”

24.下列句子中,正确使用了连接号的是。

A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猿-猿人-古人-新人四个阶段。

C 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丰产期,亩产1000-1500公斤。

D “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25.要了解词的出处及词义的源流演变,可查阅。

A 《辞源》B《汉语大词典》

C 《现代汉语词典》D《中国人名大辞典》

五、作文(共20分,书写、内容各10分)

以下内容任选一项;自拟题目;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1000字以内;请用钢笔在方格稿纸上书写。

1.对我教学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2.我在教学中感受最深刻的一个成长故事。

3.什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

4.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答案

一、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39

3、7

4、雍正

5、bāo

6、xián

7、yùnniàng

8、guàn

9、wǎi

10、(由于不好画,此处用语言提示)

{第一笔:横。第二笔:竖勾。第三笔:横折勾。第四笔:点}

11、塌

12、是

13、河

14、稀罕月食

15、异形词

16、按形检字法

17、删改、修订

18、用心公平、态度冷静

19、犯人被执行死刑

20、之

21、专国的

22、化领域

23、二

24、五四运动

25、比喻比拟

二、×∨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三、

1、C

2、B

3、C

4、A

5、B

6、A

7、A

8、A

9、A

10、A

11、C

12、A

13、B

15、A

16、A

17、A

18、B

19、A B

20、A

21、C

22、C

23、C

24、A

25、A

1、CD

2、AB

3、BC

4、AC

5、ACD

6、BC

8、BCD

9、ACD

10、AD

11、ABC

12、BCD

13、ABC

14、BC

15、AC

16、AC

17、AB

18、AB

19、ACD

20、AC

21、ACD

22、AB

23、ABC

24、ACD

25、BC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语言与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与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0838 Ⅰ.Each of the following incomplete statements is followed by four alternatives. Read each statement and the four alternatives carefully and decide which of the four alternativ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20%) 1.“Negro”,once a euphemism for “_______”, is now an offensive racist term.() A.a black man B.nigger C.an African D.black boy 2.The expression that can be used as the euphemism for “gardener”is “_______”.() A.landscape architect B.garden designer C.beautician D.botanist 3.I may be back tonight; I’m not sure. _______,just make yourself at home.() A.However B.Despite this C.Either way D.Still 4.He showed no pleasure at hearing the news. _______ he looked even gloomier.() A.Alternatively B.I mean C.In addition D.Instead 5.“他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神德街2号”can be translated into _______.() A.He lives at Divinity Avenue 2,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 B.He lives at Divinity Avenue 2 in Cambridge of Massachusetts, U.S.A. C.He lives at 2 Divinity Avenu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 D.He lives in U.S.A, Massachusetts, Cambridge, Divinity Avenue 2. 6._______ is a weapon name.() A.Brenda B.Arthur C.Rhoda D.Timothy 7.When receiving a gift, the English speakers normally say_______.() A.“It’s very nice” B.“Where did you get it? This is really what I want” C.“It must have cost you a lot. Thank you very much” D.“How much is it? Thank you very much” 1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题(含答案)

考试顺序号: 2010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 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部分(60分) 一、写出汉语拼音的24个韵母。(12分) 二、写出下列汉字的正确笔顺。(12分) 与 臣 非 爽 壮 燕 三、写出十天干、十二地支的名称,并注音。(12分) 四、文化文学常识填空。(4分) 1.写出老舍的两部代表著作名称:、。 2.叶圣陶的很多文章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请写出其中两篇文章的题目、。

五、推荐两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整本书)。(20分) 要求:写出书名、作者、故事梗概;每本书的介绍不超过200字。 (另附纸,请在试卷每一页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 毛笔字书写部分(10分) (注意: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 请用楷体书写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 课程标准理解部分(100分) (注意:请在试卷每一页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以下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12分,每2个1分。 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二、共12分,每个2分。错一个笔顺或笔画,该字即不得分。 三、共12分,每2个1分。注音错误或笔画错误,该字即为错。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 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四、共4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即为错。 1.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 1.什么时候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 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什么是普通话? 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 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8.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形象代言人是谁? 答: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和着名演员王刚。 11.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 1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是怎样的? 答:普通话水平分为3级。每一级别内部再划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共三级六等。 13.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 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等多部法律都提出要推广、使用普通话。更重要的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l日起施行。这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并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 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 14.新时期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万字以上。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3.识字写字是的基础,是年级的教学重点。 4.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5.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的书法特色。 6.普通话是以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的共同语言。 7.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8.语文课程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有利于。 9. 是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10.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的学习过程。 1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的能力。 12.《语文教学二十韵》是著名教育家的作品。 1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著名教育家的名言。 14.王崧舟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 15.朱永新先生主持,以一切人的发展为宗旨,是基于人文培养的素质教育,是着眼精神成长的生活教育。 16.《老人和海》的作者是国作家。 17.的著名作家是继泰戈尔后又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获奖作品是《雪国》、《古都》、《千纸鹤》。 18.泰戈尔的《飞鸟集》形式隽永,冰心曾经翻译他的作品,并因为受他的影响,写了两部作品:和。

19.世界童话之父是的。 20.《哈姆莱特》、、《奥赛罗》、四大悲剧的作者是。 二、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 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范仲淹。()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四、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 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我来设计: 五、请你对下面案例作简要分析。

尔雅_语言与文化答案

本套题正确率15/168=91%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一)已完成 1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A、能人走出非洲 ?B、南猿人走出非洲 ?C、元谋人走出非洲 ?D、直立人走出非洲 我的答案:D 2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进化的形态之一?() ?A、山顶洞人 ?B、智人 ?C、北京人 ?D、元谋人 我的答案:B 3 符号活动出现于()。 ?A、南猿时期 ?B、直立人时期 ?C、晚期智人 ?D、早期智人 我的答案:C 4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是指人类发源于非洲,然后移动到世界各地。()我的答案:√ 5 某一人群的mtDNA变异越大,它的群体演化历史越短。() 我的答案:×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二)已完成 1 非洲智人最早移动到哪一大洲?()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澳洲 我的答案:C 2 非洲智人什么时候开始走出非洲?() ?A、20万年前 ?B、13万年前 ?C、15万年前 ?D、10万年前 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事物的出现不能标志着智人具有了一定的符号编码能力?() ?A、图画 ?B、雕刻 ?C、文字 ?D、瓷器 我的答案:D 4 智人走出非洲有几条路线?()

?B、2 ?C、3 ?D、4 我的答案:B 5 直立人是语言人,智人不是语言人。() 我的答案:× 6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为人类的基因和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我的答案:√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三)已完成1 脑容量与语言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没关系 ?D、不确定 我的答案:A 2 方言的形成有几种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编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新课程理论部分(50分) 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 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5分) 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 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15分) 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 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一时无人举手) 师:妙不可言,是不是? 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

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15分) 教学设计部分(5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 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 8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 4月22日晴转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5月 1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学习方案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学习方案 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学习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增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法制意识,增强我园全体教职工及幼儿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良好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活动主题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活动目标 1、回顾总结我园近年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工作成绩。 2、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3、总结经验,研究探讨:如何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语言生活的要求,对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规划部署。 四、活动内容 (一)、强化环境建设,创设舆论氛围。 1)在校园内悬挂横幅标语、张贴宣传画、海报等。 2)开展国旗下讲话,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3)小广播分段播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同时利用age06园园通信息平台、信息宣传等多种媒体展开宣传。 (二)、组织学习,强化规范用语用字意识。 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对“一字一句中国话,千言万语绘中华”的推普周活动的延伸。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精彩试题(卷)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一、填空。(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 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之一。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龙须沟》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省_________、省_________、省_________、省_________、市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 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 分。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朝画家_____________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故宫博物院。 8.古诗名句填空。

浙江自考语言与文化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语言与文化试卷 课程代码: 10058 Ⅰ. Multiple choice (24%) Directions: Each of the following incomplete statements is followed by four alternatives. Read each statement and the four alternatives carefully and decide which of the four alternativ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that ________.( ) A. the former determines the latter B. the latter determines the former C. the two are parallel D. the two interact 2. While “ handsome woman” and “ pretty woman ” are both acceptable, they suggest different kinds of attractiveness because of the ________ associations of these two objectives.( ) A. collocative B. affective C. connotative D. thematic 3. A young man or young woman who rejects authority, existing institutions and conventional attitudes towards morality, style of dress is called________.( ) A. hippie B. knight C. koala D. poke 4. A fortified place occupied only by army or a fortified trading post is called ________.( ) A. castle B. fort C. lynch D. terrapin 5. Pork, mutton and beef are loan words from ________. ( ) A. French B. Latin C. Indian D. English 6.English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a ________ language because it relies heavily on conjunctions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units. ( ) A. paratactic B. branching C. hypotactic D. linear 7. Religious name “John” means ________ in Chinese. ( ) A. 上帝是神圣的 B. 约翰 1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题库(一)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模拟试题(新课程理论部分) 新课程理论部分(50分) 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 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5分) 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 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15分) 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 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一时无人举手) 师:妙不可言,是不是? 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 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15分) 教学设计部分(5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 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8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 4月22日晴转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5月1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过敏,引起咳嗽。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我为替爸爸找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咳嗽呀! 走进新课程知识竞赛(理论试题)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1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解读

第一次3月7日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解读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语言文字法制建设为语言文字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总依据。准确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四部宪法,即1982年宪法,也是迄今一直在实施中的宪法。这部宪法的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推广普通话这项工作被纳入国家根本大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也强调了普通话具有了全国通用的性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这部法律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教育法》实施后,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进行教学成为学校及其

他教育机构应尽的义务,而且在教学中推广普通话和规范字也成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尽的义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这部法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门法律。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 立法目的:1.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2.用法律形式确定公民在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权利,以及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义务。 3.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理。 适用范围: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主要内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共四章二十八条。主要包括:立法目的;适用范围;语言政策;公民的语言权利;政府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职责和主要工作;语言文字应用的总原则;奖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语言文字的管理体制;法律责任;附则。 主要调整对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卷含答案)

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比赛语文科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成绩: 一、填空(每题1分,共30分) 1、拼音字母k共画。(2) 2、拼音字母x应该先写斜,后写斜。(右左) 3、juɑn的韵母是。(üɑn) 4、轻声字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它的高低变化取决于前一个字的不同声调,通常情况是:声字之后的轻声字,音高较高。(上) 5、音节ɡui的韵母ui是的略写形式,音节niu的韵母iu是的略写形式。(uei iou) 6、“拾级而上”的“拾”字读作。(shè) 7、给“呆板”一词注音:。(dāibǎn) 8、《穷人》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其中的“嗯”字读作。(ɡ) 9、《落花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句话中“播种”的“种”字应读作。(zhǒnɡ) 10、“风”字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斜钩或横折斜钩) 11、“”字和“”字单独成字时和作左偏旁时笔顺不同。(牛车) 12、“忆”字的第三笔是,“方”字的最后一笔是。(丨或竖丿或撇) 13、“堆”是结构的字,“谢”是结构的字。(左右左中右) 14、“颖”和“随”字都是形声字,“颖”字的声旁是,“随”字的形旁是。(顷辶) 15、“zhàoshìzhě”的“zhào”写作,“xùjiǔ”的“xù”写作。(肇酗) 16、成语“绿草如茵”中的“茵”字指的是____ 。(毯子) 17、《信任》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树的树荫下,小屋旁有两条狗和几只猫,不远处一片桃林尽收眼底。”这句话中的字用得不规范,应该改为。(荫阴) 18、“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像。”这句话中的字用得不规范,应该改为。(像象) 19、“5?4运动”的写法不规范,应改成。(五四运动) 20、“沈从文在黑板上写到:‘今天是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这句话中的“”应改为“”。(写到写道) 21、“老区,祝愿你重振雄风,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这是一个病句,只要把___ _ 改为____ ,语病就可消除。(再造创造)

福师2015年春语言与文化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语言与文化》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In deciding_______a course of action, the candidates tried to estimate its likely impact on the voters. A. what to pursue B. which to pursue C. whether to pursue D. if to pursue 满分:2 分 C 2. It is only recently _________astronomers have begun specific research into black holes. A. when B. so that C. that D. which 满分:2 分 C 3. Mass advertising helped to____the emphasis from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to their consumption. A. vary B. shift C. lay D. moderate

满分:2 分 B 4. Some nonverbal mess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accompanying verbal message, which is the____function of nonverbal message. A. complementing B. contradicting C. regulating D. accenting 满分:2 分 A 5. Some research workers completely____all those facts as though they never existed . A. ignore B. leave C. refuse D. miss 满分:2 分 A 6. Jack is late again. It is ___ of him to keep others waiting. A. normal B. ordinary C. common D. typical 满分:2 分 D 7. Language is an instrument used in the( )of thought.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考试常识性知识点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考试常识性知识点供参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学常识 1、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华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 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洞庭湖: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2、 爱国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我所知道的少数民族有苗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有: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花儿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雪顿节等。 4、 出自《史记》的成语: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 围魏救赵(孙膑)、背水一战(韩信) 5、 赞美老师的诗句、名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写柳树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 早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 校长讲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这部法律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它的颁布,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1986年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推动了语言文字健康地向前发展。但是,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混乱的现象,如有的地方方言盛行,社会上乱写不规范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语言文字工作无法可依的状况亟待改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将全面走上法制的轨道。这对于进一步普及文化教育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将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3.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与宪法等有关法律保持一致; (2)坚持新时期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中,要体现主权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的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于哪些范围?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本法第二章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做出了规定,明确规定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场合。具体地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于国家机关、学校、出版物、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和说明、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公共服务行业和信息技术产品等范围,对个人使用语言文字只作引导,不予干涉。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

知识素养 选择题 ()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 总量是()字。 A.25万 B.40万 C.100万 D.145万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粗犷(ɡuǎnɡ)狙(zǔ)击鳞次栉(zhì)比战战兢兢(jīn ɡ) B.欺侮(wǔ)租赁(lìn)刚愎(bì)自用恪(kè)尽职 守 C.泥泞(nìnɡ)湖泊(pō)苦心孤诣(yì)惟妙惟肖(xi āo) D.浸渍(zì)提(tí)防引吭(hánɡ)高歌一叶扁(piān)舟 ()3.臼字的笔顺是()。(B)撇、竖、横折、横、横、横(C)撇、竖、横、横折、横、横()4.下面有三组词语,请选择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 (A)①心照不喧②相儒以沫③杯盘朗籍(B)①心照不宣②相濡以沫③杯盘狼藉(C)①心照不喧②相濡以沫③杯盘狼籍()5.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请选择出下面不是边塞诗派的诗人。 (A)王昌龄(B)贺知章(C)高适(D)岑参()6.以下作品中有一部不是出自

《安徒生童话》的,它是()。 1 / 20 (A)白雪公主(B)一颗小豌豆(C)丑小鸭(D)坚定的锡兵()7.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他一生留下许多传世之作,下列作品中哪一幅不是达芬奇的作品?娜丽莎》 ()8.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______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______周年。 (A) 1212(B) 1414(C) 1214(D) 141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未成 年人是指()的公民。 (A)未满十四周岁(B)八到十八周岁 (C)未满十六周岁(D)未满十八周岁 ()10.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素质教育 B.创新教育 C.八年制义务教育 D. 九年制义务教育 ()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A.人类与自然B.发现的时代C.城市,让生活更美 好D.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2.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说中的年是_____。(C)某一个君王的称号(D)一种植物答案: 1.D 2.B 3.C 4.B 5.B 6.A 7.C 8.D 9.D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10*10=100) 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 2: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3: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 4: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地名的主要性能(性质和职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 6: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7:你对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怎样的理解? 8:文化生态学: 9:怎样理解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10: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应注意些什么(简答) 1:(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等8大农业文化区。(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 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2:主要可以分为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一,形成了“南甜北咸”的八大菜系。 (3)居住文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居住形式。因地域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用,就形成了口袋房、四合院、洞穴式、干栏式等风格形式的建筑。 3:(1)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通过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与各地气候条件相符的物质文化;地形和水文因素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而地质和生物对居住文化、交通运输、饮食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首先经济条件决定了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变化还影响着居住文化;再者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对信仰宗教的民族的物质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次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可以使个民族、各地区的物质文化相互交融和吸纳。 4: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分布格局等于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环境与语言的产生:首先语言中的词汇受环境的影响的最大、最直接;其次,环境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环境还对语言的语法产生有影响,环境塑造出的民族心态会在语法上体现。 (2)环境对语言插播、演进的影响:语言自身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从未形成了方言;而人文环境的对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域、移民、国家政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语言发展的强烈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骑着决定性作用。国家的方针则往往通过影响移民来影响语言的扩散。 5:地名的主要性能是:社会性、历史性、文物性、指位性、地域性、稳定性、可变性和衍生性。地名景观的种类:山水地名(赤峰、华山)、示位地名(山南水北为阳,衡阳)、寄意地名(西安、宝鸡)、特产地名(盐城)、民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精编版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测试题精 编版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基本功大赛测试题 编号: 一、填空(40分) 1.“围魏救赵”一计是《孙子兵法》的故事。 2.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中说的大学是 剑桥大学 。 3.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5.我国民间文学中的“四大爱情传说”指:牛郎织女 、孟姜女 、白蛇传和 《梁山伯与祝英台》 。 6.拜伦是哪个国家的浪漫主义诗人? 英国 。 7.我国当代四大散文家是 :杨朔、魏巍、刘白羽和 秦牧 。 8.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9.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0.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11.高尔基是前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三部曲。 12.《咏鹅》诗是出自初唐四杰中 骆宾王 之手。 13、《 女神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 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14、1918年到1926年间,鲁迅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_朝花夕拾_________ 》。 15、下面对联分别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 (1)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三国演义》 (2)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西游记》 16、“初唐四杰”指的是: 王勃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17.《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与(曹植)的合称。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2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23.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4.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 25.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26.阅读教学策略四环节低年级分别是:、合作交流、 、;中高年级分别是:、 合作交流、、。 二、选择题(40分)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出自(A)。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 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C)。 A、《论语》 B、《诗经》 C、《左传》 D、《楚辞》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下列哪位的作品?(B)。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苏轼 4.下列哪位被誉为田园诗人?( B )。 A、王昌龄 B、王维 C、高适 D、李白 5.我国四大名亭中的“爱晚亭”是因为谁的诗句而成名(C)。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6.“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哪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的名言(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