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某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某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

级管控报告

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2016年8月

1 分级管控的依据和范围

1.1分级管控目的

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2分级管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3)76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9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T29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GBZ/T29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GBZ/T299.4-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GBZ230-2010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07 1.3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对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料与成品罐区、生产车间及相关辅助车间单元等在生产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借助该公司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对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效应、防护水平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和该公司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方案。具体分级范围见表1。

表1 具体分级范围

1.4分级管控程序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一般分4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收集和研读相关资料,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

(二)实施阶段

依据风险分级评估方案开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并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三)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结论。

(四)编制分级报告阶段

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根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风险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建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工作流程图

2 用人单位概况

2.1.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1.2单位地址

沂水县经济开发区庐山项目区长富路以南、庐山中路以东。

2.1.3生产规模

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80万吨/年石脑油柴油加氢精制装置、1.5万标方/时制氢装置、30万吨/年焦炭加工装置、300万吨/年原料预处理装置。

2.1.4生产工艺

80万吨/年石脑油柴油加氢装置工艺介绍:

自单元外或罐区来的混合油进入原料油过滤器除去原料中大于25微米的颗粒,然后进入由燃料气保护的原料油缓冲罐。经原料油泵升压后,在流量控制下,进入 (原料油/精制

柴油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的原料油与混合氢混合,再经反应流出物/混合进料换热器换热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废气G1-1)。混合进料经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后进入加氢精制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脱硫、脱氮、烯烃饱和、芳烃饱和等反应。该反应器设置两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有注急冷氢设施。来自加氢反应器中的反应流出物,依次与混合进料和低分油换热,然后经反应流出物空冷器、反应流出物后冷器冷却至50

℃后进入高压分离器。为了防止反应流出物在冷却过程中析出铵盐,堵塞管道和设备,通过注水泵将脱盐水注至上游侧的管道中。冷却后的反应流出物在高压分离器中进行气、油、水三相分离,顶部出来的高分气(循环氢)经循环氢脱硫塔入口分液罐分液后,进入循环氢脱硫塔脱硫,脱硫后的循环氢进入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分液后进入循环氢压缩机升压,然后分两路:一路作为急冷氢去反应器控制反应器床层温升;一路与来自新氢压缩机出口的新氢混合成为混合氢。含硫化氢和氨的污水自高压分离器底部排出,与低压分离器含硫污水合并后送至酸性水汽提单元处理;高分油相在液位控制下经调节阀减压后进入低压分离器。在低压分离器中,加氢生成油进行闪蒸分离。闪蒸出的低分气送至焦化装置脱硫;低分油经换热后至分馏部分。

(二)分馏部分

自反应部分来的低分油经精制柴油/低分油换热器依次与反应流出物、精制柴油换热后,进入产品分馏塔。分馏塔设有28层高效浮阀塔盘。塔顶油气经产品分馏塔顶空冷器、产品分馏塔顶后冷器冷凝冷却至40℃后进入产品分馏塔顶回流罐中,进行气、油、水分离,闪蒸出的气体送至焦化单元富气压缩机入口。产生的含硫污水送至酸性水汽提处理;油相经产品分馏塔顶回流泵升压后分成两路,一路作为塔顶回流,另一路作为石脑油出装置。分馏塔塔底油经精制柴油泵升压后,依次经稳定塔底重沸器及精制柴油空冷器(冷却至50℃后在分馏塔液位控制下送出单元。产品分馏塔热源由产品分馏塔底重沸炉(废气G1-2)提供。

石脑油/柴油加氢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见图2-8。

空冷

图2-8 80万吨/年石脑油/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工艺流程图

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延迟焦化装置采用一炉两塔工艺,该装置分3个工段:焦化部分、吸收稳定部分、冷焦水切焦水部分。

(1)焦化部分

本装置原料为减压渣油,原料与焦化轻馏分油换热后进入原料缓冲罐,由原料油泵抽出与侧线油换热,进入焦化分馏塔下部与循环蜡油混合后,再经加热炉((G8-1))辐射进料泵抽出进入焦化加热炉,加热到495~500℃左右经过四通阀进入焦炭塔的底部。

分馏塔底油在塔内进行裂解和缩合反应,生成焦炭和油气。高温油气经过洗涤板从蒸发段上升进入蒸馏段进行分馏,分流出富气、轻馏分油、焦化轻蜡油和焦化蜡油馏分;焦炭聚结在焦炭塔内。

焦化蜡油从集油箱中由焦化蜡油泵抽出,一部分作为内回流返回内分馏塔,另一部分经换热后回流返回分馏塔,焦化蜡油经过换热、冷却后出装置。中段回流从分馏塔由中段回流泵抽出,经取热冷却后,一部分返回分馏塔,另一部分至焦炭塔顶作急冷油。

焦化轻蜡油从分馏塔由泵抽出,一部分作为内回流返回分馏塔,另一部分经换热后分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回流返回分馏塔,冷却后出装置。

分馏塔顶循环回流由泵从分馏塔抽出,经空冷器冷却到60℃后返塔。

分馏塔顶油气经分馏塔顶空冷器、分馏塔顶后冷器冷却到40℃进入分馏塔顶油气分离罐进行油、气、水分离,石脑油由泵抽出送至吸收塔。富气经压缩机升压,冷却,进入进料平衡罐。含硫污水至含硫污水罐脱除油气后用含硫污水泵出装置(W8-1)。

焦炭塔吹气、冷焦时产生的大量蒸汽以及少量油气去接触冷却塔洗涤,洗涤后重质油用接触冷却塔底泵打至接触冷却塔底冷却水箱冷却,一部分作为冷回流返回接触冷却塔顶,一部分回炼;塔顶蒸汽及轻质油气经接触冷却塔顶空冷器、接触冷却塔顶冷却器后,进入接触冷却塔顶油气分离罐,分出的污油由污油泵送至轻污油罐,部分出装置。污水(W8-2)排入切焦水池循环利用。

(2)吸收稳定部分

经过压缩富气冷却器冷却后的富气进入进料平衡罐进行汽液平衡,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吸收塔底部;分理出来的油经解析塔进料泵进入解析塔顶部。分馏塔顶汽液分离罐的粗轻馏分油由泵送至吸收塔作为富气的吸收剂。由稳定油油泵打至吸收塔第一层作补充吸收剂。

吸收塔顶部出来的贫气进入再吸收塔,用轻馏分油再次吸收,以回收吸收塔顶携带出

来的轻油组分。再吸收塔底富吸收油返回分馏塔,塔顶干气出装置送脱硫部分。

吸收塔底油与解析塔顶气体混合经混合富气空冷器冷却进入进料平衡罐。为保证吸收

塔有较低的吸收温度,提高C

3、C

4

的吸收率,吸收塔设置中段回流取热。

解析塔底重沸器由分馏塔中段回流供热(重沸器),以除去在吸收塔吸收下来的C

2

组份。解析塔底脱乙烷油经稳定塔进料泵打至稳定塔。塔顶液态烃经稳定塔顶空冷器冷凝冷却后,进入稳定塔顶回流罐。分离出的液化石油气由稳定顶回流泵抽出,将一部分液化气送至脱硫,另一部分作为稳定塔顶回流;塔底稳定油在重沸器中被焦化分馏塔来的二线油加热后

以脱除石脑油中的C

3、C

4

组分,自塔底出来的稳定油经解析塔进料换热器、冷却器,冷却

后分两路,其中一路稳定油出装置,另一路经稳定油泵升压后送回吸收塔第一层作补充吸收剂。

(3)冷焦部分

焦炭塔运行至冷焦时,开启冷焦冷水泵,从冷焦水储罐将冷焦水送往焦炭塔进行冷焦,冷却溢流水排入溢流水储罐,放空水排入放空水储罐。罐内的浮油浮至水面,通过集油槽排出,排至污油罐,脱水后,再由污油泵送至全厂污油罐。焦粉沉至罐底,通过排泥阀排至储焦池。冷焦溢流水储罐和放空水储罐出水经冷焦水泵加压,经过过滤器后送至水力旋流分离器,利用液体在旋流罐内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油滴从水中分离出来。除油后的冷焦水进入空冷器冷却降温。被冷却降温后的冷焦水利用余压进入冷焦冷水储罐。冷焦冷水储罐中浮起来的污油通过集油槽排至含有污水系统管道。

切焦时,从焦炭塔排出的焦炭和切焦水(W8-3)进入储焦池,切焦水先进入一次沉淀池,大颗粒粉焦沉淀下来,再进入二次沉淀池。沉淀池内设三道网格,拦截粉焦。沉淀池出水经切焦水提升泵加压至过滤罐进一步去除焦粉后,送入切焦水储罐储存,供高压水泵切焦用。微细粉焦在罐内继续沉淀,切焦水储罐沉积的微小粉焦,可以定期排入二次沉淀池。当发现液面有油时,可以使罐内液位上升后,污油经集油槽排至含油污水管,除油后回用。

图2-15 1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2.1.5生产制度与劳动定员

本项目定员总数500人,目前职工总数520人,女职工人数45人。其中生产车间职工400人,其中女职工有30人,厂部领导、车间管理及各科室人员、后勤人员为90人。管理人员为长白班,生产车间实行三班运行,每班工作8小时。

2.1.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和接触水平

主要生产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和接触水平见表1

表1现场检测点及检测项目检测车间点位检测项目

水处理单元污水控制室硫化氢、氨、噪声厌氧池硫化氢、氨

调节池硫化氢、氨、噪声气浮池硫化氢、噪声

加氨罐氨

酸罐氯化氢

碱罐氢氧化钠

软化水反渗透噪声

浓水泵噪声

10kV配电室工频电场

2#变压器工频电场

储运单元中间罐区(汽油)硫化氢、溶剂汽油

液化石油气罐液化石油气

汽油罐区溶剂汽油

柴油装卸区苯、甲苯、二甲苯、噪声渣油装卸区苯、甲苯、二甲苯

装卸泵区苯、甲苯、二甲苯、噪声柴油罐区苯、甲苯、二甲苯

蜡油罐区苯、甲苯、二甲苯

原料油罐区苯、甲苯、二甲苯

中间罐区(柴油罐)苯、甲苯、二甲苯

中间罐区(原料罐区)苯、甲苯、二甲苯

变压器工频电场

10kV配电室工频电场

制氢单元中变器第二分液罐硫化氢中变器第三分液罐硫化氢酸性水汽提塔硫化氢

制氢单元冷凝水泵硫化氢

转化炉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加热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中变反应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PSA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噪声中变分液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外操休息室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噪声反应器区噪声

压缩机区噪声

机泵区噪声

空冷器区噪声

加氢单元压缩机房硫化氢、氨、噪声

加热炉硫化氢

加氢反应器硫化氢、氨

热高压分离器硫化氢

硫化氢汽提塔区硫化氢、噪声

分馏塔顶含硫污水控制阀硫化氢

高压分离器氨

低压分离器氨

含硫污水控制阀氨

泵房氨、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噪声回流罐氨

外操休息室氨

硫化氢汽提顶回流控制阀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

重沸炉溶剂汽油、噪声

分馏塔顶回流罐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

石脑油去装置外控制阀溶剂汽油、噪声

精制柴油出装置控制阀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噪声

加热反应器区噪声

反应进料区噪声

热高压分离器空冷器噪声

热低压分离器空冷器噪声

硫化氢汽提塔空冷器噪声

加氢单元分馏塔顶回流罐控制阀噪声分馏塔顶空冷器噪声柴油空冷器噪声

延迟焦化单焦化加热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液化石油气、

元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焦炭粉尘、噪声

液碱储罐氢氧化钠

外操休息室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

焦炭塔液化石油气、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焦碳粉尘、噪声

分馏塔液化石油气、溶剂汽油、噪声

轻污油罐液化石油气、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噪声解析塔液化石油气、苯、甲苯、二甲苯

液化气脱硫塔液化石油气、噪声

压缩机区液化石油气、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噪声接触冷却塔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焦碳粉尘、噪声分馏塔顶分离罐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噪声

稳定吸收塔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噪声

原料缓冲罐苯、甲苯、二甲苯、噪声

机泵区苯、甲苯、二甲苯、噪声

分馏塔苯、甲苯、二甲苯

冷焦水缓冲罐苯、甲苯、二甲苯

冷焦水泵苯、甲苯、二甲苯、噪声

冷焦水储罐苯、甲苯、二甲苯

储焦池焦碳粉尘

分离罐区噪声

干气脱硫塔区噪声

氧化塔区噪声

10kV配电室工频电场

2#变压器工频电场

动力单元1号皮带头煤尘1号皮带尾煤尘2号皮带头煤尘2号皮带尾煤尘3号皮带头煤尘

动力单元3号皮带尾煤尘二楼破碎机区煤尘灰库矽尘

高压分汽缸噪声

1、2号皮带控制室噪声

除尘器噪声

3号皮带噪声

锅炉控制室煤尘、噪声、一氧化碳锅炉6米煤尘、噪声、一氧化碳锅炉0米噪声、一氧化碳

10kV配电室工频电场

变压器工频电场

煅后焦单元成品罐焦炭粉尘

一层振动输送焦炭粉尘、噪声

二层排料机焦炭粉尘、噪声

三层煅烧炉

焦炭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硫化氢、噪声

原料仓焦炭粉尘

大角度皮带焦炭粉尘

分料皮带焦炭粉尘

变压器工频电场

配电站工频电场

电维车间10kV配电室工频电场10kV电容器室工频电场2#主变压器工频电场空压机房变压器工频电场6#变压器工频电场35kV配电室工频电场

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3.1作业岗位单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3.1.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技术依据包括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等要素的权重数。分级指数G按式(1)计算:

G= W M×W B×W L (1)

式中:

G-分级指数;

W M-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

W B-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W L-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生产性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及分级结果检测结果见表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序号中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No.)

PC-TWA(mg/m3)

备注

总尘呼尘

1

矽尘

10%≤游离SiO2含量≤50%

14808-60-7 1 0.7 G1

2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 4 2.5 -

3 其他粉尘- 8 - - 注: G1:确定人类致癌物;焦炭粉尘容许浓度按其他粉尘对待。

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模板

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油漆生产车间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 一、用人单位性质、规模、地点 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油漆生产车间隶属于方圆集团,注册地址位于方圆工业园海兴路21号,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现有职工10人,其中直接接触化学品毒物员工8人。该项目2005年首次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015年4月30日换发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鲁)WH安许证字【2015】060108号,许可生产范围:聚氨酯漆、乳胶漆等,有效期至2018年4月29日。2014年11月通过了三级安全标准化达标复审。现有生产规模为:每年生产涂料800吨,产品主要用于方圆集团有限公司内部使用。 二、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 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油漆生产车间位于方圆工业园海兴路21号。西部为泰特箱包厂,东部为泰诺制衣厂,北部为丰生冷藏厂和盈通毛衫厂南部为私人毛衫厂,车间北、南、东三面毗邻园区道路西面为城市排水设施。依据《油漆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辨识,本单位安全距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要求的“八大场所、区域”。该生产项目实行了功能分区,包括联合厂房(由西至东包括油性涂料生产区、固体物料储存区、水性乳胶漆生产区、空房)、埋地二甲苯罐区、综合办公楼。涂料生产区域四周以墙和建筑物与办公区分开,界区内人流物流较小,南部朝向道路设内外两层大门。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1、主要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名称、数量 本单位主要原材料有:二甲苯、聚氨酯树脂、改性醇酸树脂、醋酸丁酯、中黄、桔黄防锈颜料、中铬黄、桔铬黄粉、聚氨酯漆、醇酸系列油漆、斯太尔白、内外墙乳胶漆及各种助剂等。其中二甲苯年使用量约100吨,醋酸丁酯年使用量约20吨,各种油漆年产量大约800吨。 2、生产工艺及流程: 按配方将各种液体、固体原料经配料、溶解、分散、研磨、过滤,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1)、配料、溶解 按配料单要求准确计量出二甲苯、树脂、助剂及各种粉料的重量,搅拌、溶解。 (2)分散 按投料顺序将助剂、颜料等,分多次投放到高速分散机内,高速分散机经高速分散溶解后转研磨工序。 (3)研磨 研磨工序是用氧化锆珠在涂料中运转至6小时左右以达到产品所需要的细度、粘度。 (4)调漆调色 在调漆罐内微调出所需规格、颜色的色漆。 (5)过滤、检验、包装 将研磨好的漆浆转入过滤机或滤网过滤,滤去漆浆中杂质以提高漆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x 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公司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 评价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5.3风险评价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主要设备损坏的。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一般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5.4安全风险评估 5.4.1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 5.4.2根据安全风险评价依据,由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对安全风险清单进行评价。 5.4.3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一风险一档案”。 5.5风险控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_图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ZBCWD-2016 淄博春旺达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ZBCWD-2016 编制: 审核: 批准: 淄博春旺达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职责分工 (1) 4.术语和定义 (2) 4.1危险源 (2) 4.2风险度 (2) 4.3风险辨识 (2) 4.4风险评估/评价 (3) 4.5风险分级 (3) 4.6风险管控 (3) 4.7风险信息 (3) 5.风险点识别方法 (3) 5.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3) 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4) 5.3风险等级划分 (6) 6.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9) 7.风险培训 (9) 8.风险分级管控总结及考核方法 (10) 附件: 附件1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件2 风险分级管控登记台账 附件3 风险点识别过程记录 3.1作业活动清单 3.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3.3设备设施清单 3.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公司文件 关于成立风险管控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通知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完善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价能够准确判断生产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及时提出相应控制手段和防护措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1、风险评价的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精准管理,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风险评价的组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区域。 4、评价时机: (1)常规活动每年一次。 (2)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 1) 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 常规和异常活动;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手册

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二〇一七年四月 目录 1 范围................................................. - 4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 3 差不多要求........................................... - 4 -3.1成立组织机构........................................ - 4 -3.2实施全员培训........................................ - 5 - 3.3编写体系文件........................................ - 5 - 4.1风险点确定.......................................... - 5 -4.1.1风险点划分原则 .................................... - 5 -4.1.2风险点排查........................................ - 6 -4.2危险源辨识.......................................... - 7 -4.2.1辨识方法.......................................... - 7 -4.2.2辨识范围.......................................... - 7 -4.2.3 辨识内容......................................... - 8 -4.2.4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不及后果..................... - 8 - 4.3.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 - 13 - 5 风险评价............................................ - 17 -5.1 风险度(危险性).................................. - 17 -5.2 风险评价方法...................................... - 17 -

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

一、目的 为规定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的管理,减少安全危害、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凡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有关的各项活动,均属本程序的范围。 三、危险源辨识内容 (一)前期准备 1、明确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 2、组建评价组; 3、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等; 4、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额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 (二)危险源辨识 1、制定危险源识别的期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级及风险控制措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事业部针对风险源每年进行一次系统性更新,此外,各事业部应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工作分析及时完善风险信息。 (1)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分险程度改变; (2)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再评价; (3)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4)生产工艺技术或专用设备发生较大改变; (5)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等四项新活动; (6)风险程度变化后,需对风险控制措施做出调整。 2、风险辨识的方法: (1)生产流程法:按工艺流程和加工流程的顺序,对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发现其中的潜在风险,挖掘产生风险的根源。 (2)环境分析法:设备的制造和安装企业面临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适合)。 (3)组织图分析法:组织图分析法适用于各类企业和项目的风险识别,它是风险识别的必要方法之一。组织图分析法包括的内容如下:财务状况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分解分析法;图表分析法;风险清单;事故树分析法 3、危险源分类 参照“事故类别”将危险源分成20类。

11.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月的 为规范本公司内各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点的分级管控,从源头减少职业病隐患的产生,控制职业病发生,杜绝职业病事故发生,实现安全、健康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在我公司(包括子公司)范围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分级管控。 3. 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7月3日; 3.2 DB37/T 297 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4 .程序规范 4.1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程序 职业病危害基础资料收集与准备r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r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r制定并评审风险控制措施r风险培训r风险点分级管控r风险信息更新。 4.2基本原则 4.2.1全员参与职业病危害风险辨识、分级和管控,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总经理应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督促、检查相关措施的落实,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生产、技术、设备管理人员及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员工均应参与该工作; 4.2.2生产车间应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结果,落实职业卫生管控 措施。风险评价应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评价所需基础资料的调查应详实、准确,职业 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应真实有效且覆盖所有接害岗位和工作地点; 4.2.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应严格遵守相关检测规范的要求,委托第三方取得相应

资质的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 4.3职业病危害基础资料收集与准备 4.3.1各车间应将本车间凡是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岗位信息(接触危害因素、接触人数、时间、现有防护措施等)收集、汇总上交至职业病双体系建设办公室(生产管理中心); 4.3.2各职能部门(生产、技术研发、设备等)应将现有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以及管控情况总结并上交至生产管理中心; 4.3.3生产管理中心应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以及职业健康查体情况、个人健康监护档案汇总; 4.4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4.4.1生产管理中心根据收集到的基础资料,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4.4.2分级过程应严格按照实际监测数据与危害分布情况进行计算; 4.4.3各车间应协助生产管理中心完成本项工作; 4.5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5.1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情况,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5.2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红色)、较大风险(橙色)、一般风险(黄色)、低风险(蓝色)四个级别,分别以“I II III IV 表示;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DXHK-2018 版本号: A/0 编制: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2019年1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5) 3.职责分工 (5) 4.术语和定义 (5) 4.1危险源 (6) 4.2风险度 (2) 4.3风险辨识 (2) 4.4风险评估/评价 (3) 4.5风险分级 (3) 4.6风险管控 (3) 4.7风险信息 (3) 5.风险点识别方法 (6) 5.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 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8) 5.3风险等级划分 (6) 6.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9) 7.风险培训 (9) 8.风险分级管控总结及考核方法 (10) 附件: 附件1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件2 风险分级管控登记台账 附件3 风险点识别过程记录 3.1作业活动清单 3.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3.3设备设施清单 3.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司文件***公 (2019)001号 关于成立风险管控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通知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完善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价能够准确判断生产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及时提出相应控制手段和防护措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1、风险评价的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精准管理,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风险评价的组织: 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 *** 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范围: 适用于***有限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区域。 4、评价时机: (1)常规活动每年一次。 (2)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 1) 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 常规和异常活动;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总结计划.docx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编制:刘康军 审核:董树友 批准 :吴瑞东 山东荣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一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3) 3.职责分工 (3) 4.术语和定义 (4) 4.1危险源 (4) 4.2风险度 (2) 4.3风险辨识 (2) 4.4风险评估 / 评价 (3) 4.5风险分级 (3) 4.6风险管控 (3) 4.7风险信息 (3) 5.风险点识别方法 (5) 5.1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5) 5.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SCL) (6) 5.3风险等级划分 (6) 6.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9) 7.风险培训 (9) 附件: 附件 1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件 2 风险点识别过程记录 2.1作业活动清单 2.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2.3设备、设施、器材台账 2.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山东荣华生物科技 关于成立风险管控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通知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开展风险分 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体系建设,完善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通过定期的 风险评价能够准确判断生产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及时提出相应 控制手段和防护措施,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1、风险评价的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 精准管理,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 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风险评价的组织: 组长:董树友 副组长:刘崇升 成员:周建龙、刘康军 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范围: 适用于山东荣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区域。 4、评价时机: (1)常规活动每年一次。 (2)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钱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维护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2、各部门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专业配合、共同防御”的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根据安全风险列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3、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二、安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1、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 将可能性发生的大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定性的语言或表明相对差距的分值来表示,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形似矩阵的风险程度的表示。 可能性能级分类

后果等级 危害程度等级 风险矩阵

MES法 LEC法 风险控制 是指根据危害评价的结果,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的安排和实施。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有

如下基本要求: 1)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 能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 能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 能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 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3、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岗位安全作业标准、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遥控技术等。 ◆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确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doc

烟台世缘橡胶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二〇一八年六月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 1.1分级管控目的 (1) 1.2分级管控依据 (1) 1.3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2) 1.4分级管控程序 (2) 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 2.1作业岗位单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4) 2.1.1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4) 2.1.2 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 (6) 2.1.3 接触噪声作业分级 (9) 2.1.4 接触高温作业分级 (9) 2.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 (10) 2.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 (12) 2.4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 (12) 2.5公司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R)判定 (13) 3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5) 3.1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5) 3.1.1 粉尘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5) 3.1.2 有毒化学物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5) 3.1.3 噪声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6) 3.1.4 高温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管控措施 (17) 3.2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8) 3.2.1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原则 (18) 3.2.2 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8) 3.2.3作业岗位职业病风险清单 (20)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1 分级管控目的 在委托烟台海汇检测中心对我公司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对我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2 分级管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安监发〔2013〕76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6〕3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 鲁安发﹝2016﹞16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1

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潍坊石大昌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员: 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08月16日

潍坊石大昌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2017年8月15日,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两体系”项目人员王东明、常文章,在滨海安监局领导陪同下,对潍坊石大昌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加热炉岗位进行了风险点、危险源辨识、评价。 经过与企业有关人员沟通、交流,查阅公司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安全评价报告等资料和现场调研,了解加热炉岗位主要设备设施有加热炉鼓风机、加热炉、燃料气输送等。主要作业活动有: 反应加热炉开车、反应加热炉停车、日常操作、反应加热炉检维修等常规、非常规等作业活动等。 调研结束后,形成了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基于部分作业活动的连续性,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了分解或合并,以便于辨识、评价、分级。 依据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清单,选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LS)和工作危害分析法(JHA+LS)进行了评价分级。共识别风险点11个,风险源90项。其中通过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共识别风险点4个,风险源41项,通过工作危害分析法识别风险点7个,风险源49项。针对辨识出风险点,通过现场与操作人员交流,结合岗位实际,一一制订了风险管控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措施、个体防护、应急措施),并根据工艺特点,提出管控建议(详见评价表)。 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为了做好本次风险分级管控工

作,对两体系有关要求进行了解读、对企业在两体系创建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解答。 安监局组织了相关企业两体系创建人员全程观摩了风险管控调研过程。 本次分级管控不涵盖相关上下游工序相关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 附件一:作业活动清单; 附件二:设备设施清单 附件三:工作危害分析表(JHA) 附件四:设备设施检查表(SCL) 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08月16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某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目录 1.企业概况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术语与定义 (6) 3.1危险有害因素 (6) 3.2危害因素辨识 (6) 3.3风险 (6) 3.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 3.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6) 3.6风险评估 (7) 4、职责 (7) 5.危害因素辨识 (7) 5.1辨识范围 (7) 5.2辨识内容 (8) 5.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8) 6.风险评估方法 (8) 6.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8) 6.1.1作业活动的划分 (9) 6.1.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9)

6.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1) 6.3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11) 6.4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2) 7.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矩阵法 (13) 7.1 风险度(危险性) (13) 7.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 (13) 8、风险点辨识、评估记录 (16) 8.1作业活动清单 (16) 8.2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表 (17) 8.3 设备设施及其他安全检查表清单 (53) 8.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54) 8.5重大风险一览表及控制措施 (69) 9、风险整改方案 (73) 9.1员工上下班风险整改方案表 (73) 9.2氮气缓冲罐进氮气作业风险整改方案表 (74) 9.3锅炉供油系统风险整改方案表 (75) 9.4货物装卸、备料前前准备。叉车驾驶等风险整改方案表 (76) 9.5罐区进出料作业风险整改方案表 (77) 9.6检维修作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风险整改方案表 (78)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工程名称:宽城通源二手车交易咨询服务中心工程施工单位:旺华建筑工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为全面辨识、管控,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围之,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班组是本项目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印杰 副组长:王海滨 成员:袁东权、杜景华、昆、袁国柱、袁国军、 胡艳秋 (二)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围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4、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安全员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员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容; 2、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 3、指导、督促各班组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 (一)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辨识评估 每年由组长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项目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规定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 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X x x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程序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公司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评价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风险评价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制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制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2016年11月03日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分级管控依据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省安监局2016.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GBZ 230-2010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Z/T 189.10-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 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 GBZ/T229.4-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 GBZ 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8-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 (2)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对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对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效应、防护水平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方案。 2 用人单位概况 位于。 联系人:联系方式: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1)原辅料及产品 用人单位以空气为原料生产液氧、液氮、液氩。各种辅料年用量详细情况见表3-1。 (2)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 表3-2 用人单位设置的防护措施情况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报告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报告平政煤矿机电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估报告 一、安全性评价 (一)必备条件 1、主提升能力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2、矿井应当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并采用分列运行方式;若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 3、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和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等各种限电断电装置。 4、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二)矿井主要提升装置 1、主斜井提升机 主斜井提升机为单滚筒落地式提升装置,提升绞车采用山西新富升公司生产的JK-2.5×2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采用瑞士进口ABB变频电控系统,提升容器为矿车提升。 主斜井提升系统主电机为山西电机制造公司生产YVF400L3-10M电动机,电机功率:315kW,额定转速:5050r/min,电机调速方式为交直交变频调速,减速机为ZKL3型行星齿轮减速器。 电机冷却形式为强迫风冷式,液压站为山西新富升公司生产的500L液压站,工作压力6.3Mpa,,配BT100盘型制动器8对,制动系统采用恒减速制动。 2、副井提升系机 副井提升机为落地式单滚筒缠绕式提升装置,副井提升机为山西新富升生产的JK-2×1.5落地式单滚筒缠绕式提升机。

电气控制系统采用瑞士进口ABB公司生产的交直交变频控制系统。提升容器为单层罐笼,提升人数为10人。 副井提升系统电机为山西电机厂生产的YR355L1-6型电动机,电机额定功 率:280kW,额定转速:970r/min,电机与绞车采用直联方 式连接。主电机冷却形式为强迫风冷式。 3、运输系统: 平政煤矿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全矿井共布置3个井筒,分别是主斜井(原煤运输和物料运输)、副立井(提升人员)和回风立井。 主斜井用于原煤及物料提升,主运输原煤胶带机型号为:DTL100/40/2x280大倾角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带宽1000mm,采用瑞士进口ABB交直交变频器作为电控系统,配备YBPT355L1-4型电机两台,电压为660V,功率280KW,担负全矿的原煤提升。带式输送机各类保护功能齐全,灵敏可靠,于2016 年11月15 日经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检测,有效期至2017 年11月14日。 4、系统保护装置 主、副井提升机均设置有防过卷装置、防过速保护装置、限速保护装置、过负荷和欠压保护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闸间隙保护装置、减速功能保护装置,PLC故障保护装置,同时还配备有制动系统的油压过压、欠压和油温闭锁与提升回路闭锁、制动泵正常工作显示、制动泵故障保护(安全继电器)。 副井提升机主回路与提升信号闭锁,控制回路与信号闭锁,安全门与提升信号、罐位闭锁,摇台与罐位、阻车器、提升信号闭锁等。 操作台设置有主电源和控制系统多个显示仪表,便于了解提升机运行状况,从而确保了绞车速度平稳、连续提升;防过卷保护、防过速保护、限速保护和减速功能保护装置设置为相互独立的双线型式。 (三)矿井主排水系统及设备

煤矿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煤矿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1、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建设。安全指挥中心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2、工作目标:根据《煤矿安全建设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 评估,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建设事故发生,保障 矿井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 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 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三级责任。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调度室、安全科、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运 科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设在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主任由矿长担任,负责对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监督管 理及考核。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建设方针, 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建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江安县煤矿公司为保 障安全生产自主组织开展的,对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 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 第三条本制定适用于***煤矿公司所属各单位。 组织管理 第四条组长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 安全指挥中心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制订 江安县煤矿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考核标准,定期协调组织 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范 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

职业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职业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 告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公司 2017 年5月 目录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 (17)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22)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分级管控目的 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分级管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2〕第 47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 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 号 《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3〕76 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 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 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GBZ/T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GBZ/T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GBZ230-2010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 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对公司的原辅材料收料及存储、水泥粉磨、水泥储存、包装及散装、辅助生产单元等在生产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对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效应、防护水平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制订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方案。具体分级范围见表1-1。 表1-1 具体分级范围 分级管控程序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一般分4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收集和研读相关资料,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编制风险分级实施

最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分析报告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最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分析报告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1) 4、职责分工 (2) 5、术语和定义 (4) 6、风险点识别方法 (8) 7、风险评价方法 (9) 8、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9)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9) 10、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10) 附件A 风险点分类标准 (12) 附件B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 (28)

附件C 作业风险分析方法(风险矩阵) (34) 附件D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41) 附件E 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过程记录信息 (43)

1、适用范围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有限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修改稿)》(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0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 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临沂市安全生产委员办公室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临安发〔2016〕24号 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中泰安全生产管 理制度等规定要求。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中泰自身实际情况, 经公司领导同意,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3.1 总体要求 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 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各部门在安全科的组织下按照《风 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建议编制大纲要求,结合各部门、车间 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 风险管控模式。 3.2 工作目标 自本指南发布之日起,至2016年9月份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 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每三年开展一次风险分级工作,并通 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 财产安全。 3.3 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指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4、职责分工 公司安全科是中泰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部门,具体负 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支持宣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