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示范教案(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示范教案(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示范教案(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示范教案(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通过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走向,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掌握历史规律的能力。

思路设计

本课重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难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在教学中,应注意利用学生对时事的关心与熟悉,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能够认识准确和完整把握。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过程。

(2)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3)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2)从内因和外因角度分析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导入

什么叫世界格局?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里?对国际形势带来了什么影响?导入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欧共体总部大厦、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大丰收、日本太阳神塔、不结盟运动会议四张图片

材料二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

问题探究:(1)在表格中填写各国对两场战争的态度。

(2)四张图片和各国对两场战争态度的不同表明了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生共同完成上述表格。两场战争充分反映了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从资本主义世界来看只有一个超级大国,那就是美国,其他国家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纷纷倒向美国这一边。从社会主义世界来看,也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其他国家政权都是“新生儿”,它们需要苏联的保护。这样,世界就形成了以美苏为核心对峙的两极格局。而从各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看,很明显反映出了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产生这种世界格局趋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具体就是由于联合的欧洲、日本随着经济实力提升,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什么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在通览教材所有小标题并讨论探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多媒体显示: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表现:

①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

②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③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

问题情境1: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多媒体显示:欧共体总部大厦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材料二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舒曼计划》(1950年)材料三“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合作探究:(1)为什么阿登纳说“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2)你认为欧洲统一的原因是什么呢?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导言和相关正文的内容,并分析以上的材料和图片。

多媒体显示:

(1)二战后,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快速发展,它们感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美苏相抗衡,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2)欧共体是欧洲若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欧洲统一的原因:

①二战后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②各国战后经济凋敝,出现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

③美苏争霸的影响。

④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联合。

⑤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⑥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问题情境2:

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多媒体显示:

合作探究:(1)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

(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自主学习:观察以上一组图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

多媒体显示:

(1)欧洲联合过程:

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盟面世;1995年成员国扩大到15个;1999年欧元在11国启动;近年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2)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显示:

说明:欧共体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自主学习:学生分析以上材料,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

师生互动

师: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随着欧洲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以惊人的速度东山再起。

师:材料三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师: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生: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多媒体显示:欧共体的影响:

(1)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过程评价:由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实现过程,可以看到欧洲结束对抗实现和平、合作的历史启迪;由欧洲走向合作后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看到建立区域性国际组织,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由欧共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

问题情境3:

日本经济的崛起

多媒体显示: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多媒体显示: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有:

(1)社会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美国的大力扶植。

(3)朝鲜、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4)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提出“贸易立国”。

多媒体显示:

1955年底,日本第一个由内阁制定的计划《经济自立五年计划》问世,这是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的计划。1957年底,对这个计划进行修改,制定了《新长期经济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出现,尤其是民间设备投资的增长率连续保持着高水平。这次繁荣持续了31个月,史称“神武景气”。这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此后,日本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教师提问:教材中对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有较详细的分析。同学们在学习时,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日本抓住了战后科技革命兴起的有利时机,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技术革新和改造,大力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本政府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日本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大国的主要原因是依靠科技的推动。

(3)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持,并且这种扶持对日本的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日本此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日本政府符合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这是根本的原因。

(4)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示有: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等。

多媒体显示:

(1)1955年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人均国民收入超过战前水平。

(2)1956-1973年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3)20世纪80年代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问题情境4: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多媒体显示:关于日本的一组图片

自主学习: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探究。

师生互动

师:上面图片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生:日本正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师:原因是什么?

生:日本经济的崛起。

师: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生: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日本逐渐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既有联合也有摩擦。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日本与美国、西欧三足鼎立之势,加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过程评价: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社会改革,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订了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再加上受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发展经济的某些策略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借鉴。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并在外交军事上采取一些行动,近来甚至提出要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主张,这些行径必须引起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

问题情境5: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多媒体显示:

三位不结盟运动的领导人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观察以上图片。

问题探究:(1)准确说出上面三个不结盟运动创始人的名字。

(2)什么叫不结盟运动?如何理解它的含义?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它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4)其主要的主张是什么?从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有了什么新发展?

(5)不结盟运动对国际关系发展有什么影响?

教师在学生探究回答后加以整理归纳:

不结盟运动是由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等人倡议成立的;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有:①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②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国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从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斗争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1973年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不结盟运动发展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②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③加速了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④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多媒体显示:

教师讲授: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探究:世界格局为什么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多媒体显示:

世界格局为什么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问题探究:如何认识和评价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探究参考与提示:100多年来,世界经历了“多极与两次世界大战”“两极与‘冷战’”和“一超多强”三个重要时代。有专家认为,从“一超多强”再过渡到“多极世界”是可能的,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将是曲折而漫长的。

美国能保持第一大国的地位,除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外,还特别重视利用国际环境和大国关系。苏联解体后,美国总想找个潜在对手并对其加以遏制,不允许任何一个大国崛起并挑战美国的地位。然而,“9·11”事件推动了美国和其他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因为美国认识到,反恐和许多全球或地区性问题,不是美国单枪匹马能够解决的,需要其他大国协调和合作。

俄罗斯经历了10多年的动荡,尽管近年来经济有较快发展,但仍很难达到苏联解体前的水平。“9·11”事件后,普京总统抓住机遇,调整和改善同美国、北约和欧盟的关系,继续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改善和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旨在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实力和地位。欧盟加强了合作并日益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必将加强。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近13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上升,

GDP已居世界第6位,而且可能继续上升。

日本的目标是既成为政治大国,又要成为经济和科技大国,还力图扩大军事实力。

从以上大国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出,世界多极化有可能重现,但进程将是曲折而漫长的。

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升高。

问题探究:本课内容叙述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过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多极化的加强。同学们在学习本内容时,能产生怎样的历史感悟呢?

(1)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2)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3)国际正义和进步力量的团结合作将有力地牵制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扩张,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课堂小结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天下,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联合,实力大增,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同学们,今天的多极化趋势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今天的发展来源于昨天的历史。

板书设计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2.进程

3.影响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日本经济的崛起

2.表现

3.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含义

2.原因

3.标志

4.发展

5.影响

四、中国的振兴

习题解答

学思之窗

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与中国、韩国屡有外交纷争;对外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力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内加强军事防卫,与美国签订军事防卫条约;中曾根康弘这句话表明了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正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以扫除自二战以来日本“经济巨人,政治矮子”的国际形象。

本课测评

思路引领:此题全面考查有关多极化的基础知识和整体历史观,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答题时应从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的迅速壮大以及苏美实力的衰落两

条线索回答,最后归结到新兴力量对两极世界构成巨大冲击,得出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结论。答案提示: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学习延伸

思路引领:此题考查综合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学生应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世界的综合情况,以此为背景理解尼克松的言论,整理作答。答案提示:尼克松的这段话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垄断时期,这种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为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增势趋缓,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了。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迅速崛起,这两个以前美国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结盟运动关系紧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两极之一的苏联当然还是传统的强国。

尼克松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经济角度分析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得到世界将向多极化发展的结论,为其任期内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学设计

《多极化趋势加强》课堂教学设计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中、日、美、苏联国旗以及欧盟和不结盟标志图片展示导入多极化的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多极化趋势影响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是怎样的形势?请同学们看一下以下几组图片。 一张张静止的图片,背后却是一场场血腥的战争。它告诉我们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形势是怎样的? 生: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织,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两极格局形成后的30年。1985年,邓小平提出了“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反映了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生:和平与发展 世界人民为了和平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努力,1985年10月24日,40届联大提议创建国际和平年,提倡“捍卫和平,保障人类未来”,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组委会,召开了音乐会,设计了纪念币。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世界各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呼声也推动者世界新兴力量的反思和觉醒。他们也认识到要改变这种不利经济交流、合作发展的国际环境,须在国际格局上做出破旧立新。请思考:1、不利的国际环境是指什么?2、对破旧立新该怎样理解? 生:不利的环境为紧张与动荡,破旧立新为变两极格局为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吗? 生:能 请阅读材料,让事实来佐证。 除此外,还有以下的积极影响: 这种多极化趋势既然能够维护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那么有没有现实的可能性呢? 生:有。 请简略地介绍一下。 生: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力量的崛起等。 (二)多极化可能性探源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幕:多极化趋势可能性之:别了,“雅尔塔”。检测大家预习情况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过程、原因) 探究活动:苏联解体后,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三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三位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欧共体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进行学习,培养和增强其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激发和增强学生对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两极格局带来的影响。 【知识链接】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提出了多极化概念,国内学术界对多极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和形成了一批成果和共识。所谓“极”是指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心或国家集团。当一个国家的力量遥遥领先,远远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时,体系就是单极的。当两个大国势均力敌,它们处在高于其他大国的一个力量层次时, 这样的一个结构就是两极结构。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大国或国家集团力量大致接近时, 体系就呈现出多极化的状态。 【学法指导】 1、欧洲一体化是本节的重点,应该从背景、过程、影响三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2、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也是本节的重点,应该从内因外因两个角度分析。 3、掌握二战以后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目的和在国际舞台发挥的作用及对世界格局发展的影响。 【学习流程】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目标】识记60、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知道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要求】 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 ②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 ③地域接近,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④美苏冷战威胁西欧,使西欧国家认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 ⑤为促进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①1951年:②1958年: ③1967年: 欧共体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进一步发展:欧洲一体化建设 4、意义:①经济:大大促进了西欧 ②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 思考:美国席位变化的原因① ②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政策和经济状况: (二)日本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为什么? ②前提条件: ③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④经济建设: ⑤外部条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 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2、概况: 3、影响:①政治:外交政策的变化: ②经济:三足鼎立: ③挑战美国霸权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

②它们在国际上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的召开 ①概况:时间 地点 ②内容:A 、通过了《 》确立了 宗旨 B 、不结盟的含义: 3、意义 :①标志着 ②开始改变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四、中国的振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恢复国民经济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从1956年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66年之前,虽然 遇到过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 损失,走了弯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 量。 五、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欧洲的联合-欧洲 ――― 日本的崛起-亚洲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 不结盟运动-亚非 世界政治格 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振兴-亚洲 局多极化的 强大的美国-美洲 出现 衰落的苏联-欧亚 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2、欧共体形成原因? 3、二战后日本经济兴起的原因? 4、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求: 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 果展示的同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参阅下图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7.3世界多极化趋势

7.3世界多极化趋势 主备人:王敏审核:高一历史教研组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了解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5.教学方法:史料阅读、合作探究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学习任务) 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抗衡! 任务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课本P122,资料链接1,2)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课本P12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欧共体的影响(课本P122,123,资料链接3)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日本的崛起过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过程与方法: 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 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与表现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的关系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走向联合的欧洲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欧洲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啦?大家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燃起战火的,欧洲国家像法德、英德矛盾应该很深的,可以说是世仇啊,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呢?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欧洲经济的发展对他们政治上的联合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你们在政治上学过了吗?经济是一条神奇的纽带,它能联系你我他,甚至能够将昔日的仇敌,变成今天的朋友——经济决定政治!欧洲经济的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在政治上的联合,而反过来呢?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欧洲得联合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那么,欧洲的联合除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一有什么原因吗?谋求政治上的独立和安全。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独立和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团结合作。 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丘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欧洲的联合表现在——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共体)。那么,欧共体由哪三部分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建立后,他们采取的措施: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在欧洲共同体内部实现大部分商品的自由流通。实行共同的农业和渔业政策。同时,欧共体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方向发展,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进一步联合。 刚成立的时候,欧共体包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联邦德国。从1973年到1986年,欧共体又进一步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共体已经发展成为欧盟,并且欧盟还在不断地东扩,东欧的许多国家已经相继加入欧盟,欧盟现在正在和土耳其的加入处在谈判之中。这说明了欧洲的联合还在继续,欧洲的政治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长。 欧洲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长这对美苏两极格局来说是一个明显的挑战。 2.日本的崛起 与此同时,美苏两极格局的另一个挑战者日本开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经济实力就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种飞跃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⑴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由强调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发展经济。1948年后,先是削减日本甚至免除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发还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同时,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⑵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①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集团和忧患意识。使日本人比其他民族更有能力根据自身愿望,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内容标准】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要求】 1.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3.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考试说明】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③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考点解读】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1)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②从1988年起,转而进行政治制革。1990年,苏共

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③结果:加剧了政局动荡,导致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活动愈来愈烈。 (2)过程 ①1991年8月,“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发表,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特点:“一超多强”(美、欧、日、俄、中);表现:①、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②、欧盟成立: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经济政治一体 化,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今25国),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③、日本: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④、俄罗斯:继承前苏联政治遗产,加强经济改革(特别是普京的务实政策);⑤、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提高。(2)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①标志: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得到成员国的批准并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人教版教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一、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的腾飞、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各自对世界局势所产生的影响。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冷战”过程中孕育而出的多极政治力量,中心问题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这些新兴政治力量对于美苏两极格局渐成冲击作用,其中的典型代表也将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成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所以,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学生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本阶段学生业已接受过历史义务教育课程以及一个学期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基本的史实有基本的认识,对近代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排除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混淆和记忆错误的情况出现。因此,本课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掌握知识点,完整历史线索,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高一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并且乐于合作探究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将着重于引导学生阅读史料以及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和合作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以及战后不结盟运动发展的概况。理解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习史料的方法,探讨欧洲联合的原因及影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推导出欧洲联合的进程、日本崛起的原因,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大致情况;用情景再现的方法感受日本经济的腾飞;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日本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以及世界格局对人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经过;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2、本课难点:法德和解的原因;日本经济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五、教法与学法 讲述法、启发引导法、史料阅读、师生对话、自学阅读法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七单元第三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欧洲一体化进程,理解欧洲的走向联合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2.掌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过程,理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3.了解不结盟运动和中国振兴的基本史实,探究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图表、历史资料,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小组辩论,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教学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教学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播放欧洲共同体的旗帜) 师: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欧洲共同体的旗帜上共有多少颗星?它们象征着什么? 生1:共有12颗星,象征着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 师:12颗星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它有什么寓意? 生1:12颗星围成一个圆形,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 生2:1986年,欧洲国家制作这面旗帜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共同体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师: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其中第一个问题就与大屏幕的旗帜有关。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相关的知识。 [推进新课] 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 (辩论赛) (多媒体课件播放欧洲一体化进程大事记)

师:从欧洲一体化大事记中可以看出,欧洲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而且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那么,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是自发走向一体化还是自觉走向一体化的呢?请同学们分为两组,就各自的观点进行辩论。同意自发走向一体化的同学为一组,同意自觉走向一体化的同学为二组。 一组代表1:我方认为欧洲走向一体化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因为欧洲一体化是在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从一开始就表现为自发性。 二组代表1:我方认为欧洲走向一体化是一种自觉的过程。从历史来看,国际关系格局长期以欧洲为中心,二战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欧洲丧失了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敝、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战后初期,美苏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新课学习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 1、原因: 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联合过程: 问题探究: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难点:世界主要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影响。 【知识链接】 复习提问: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习内容】 A级 A级【基础梳理】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二战后欧洲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__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_________,它们越来越要求从__美国___的阴影下走出来。 ⑶欧洲任何一国的实力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____ 联合起来 ___,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经过: ⑴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⑷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_农业___政策,建立了__欧洲货币体系______体系,并加强_科技______合作。 3.影响 ⑴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⑵随着势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美国的竞争对手_______,在政治上,他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__的外交政策, ⑶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形势: ⑴国际: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以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⑵国内:战败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崛起的原因: ⑴美国的扶植: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⑵日本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⑶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⑷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 B级【思维点拨】二战后美国为何要扶植? 当时世界的形势是冷战的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的占领。 3.表现:在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 ⑴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⑶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级【课堂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反思巩固】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15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解析版)

第15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考纲要求】 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和影响 2.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过程、影响;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影响。 【基础落实】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2)进程 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作用 ①西欧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增。 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战后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使美国在日本进行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3)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 ②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 ①初期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②20世纪70年代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以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年,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2)苏联解体 ①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苏联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③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2.“冷战”后的形势 (1)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2)表现 ①1999年,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 ②2001年,发生“9·11”事件,纽约世贸大楼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主备人:王敏审核:高一历史教研组使用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了解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4.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5.教学方法:史料阅读、合作探究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习任务(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资料链接,完成学习任务) 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抗衡! 任务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课本P122,资料链接1,2)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课本P12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欧共体的影响(课本P122,123,资料链接3)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指导意见学法指导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用图示法归纳战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2.通过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理解欧共体、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 (1)1951年,法国等六国成立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________,简称欧共体。 3.措施 建立__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1)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对抗苏联。() 2.(判断)欧共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 3.(思考)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实质上他是意在说明什么? 试答: 知识点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________,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2.原因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提供________援助。 (2)战后初期________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________。 (4)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

历史: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一、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 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二、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 三、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资料的印证。 四、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 势的形成及影响, 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难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过程 互动设计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教师: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学生:首先看《欧洲共同体》地图,掌握欧共体成员国所属区域。结合教材有关欧共体的知识介绍,按提示阅读:欧洲国家为何要建立这一组织?其主要目标和作用是什么? 1、背景:⑴原因:西欧生产力/经济的发展。⑵目的:与美国、苏联相抗衡,加快经济的发展。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2、形成: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总部在布鲁塞尔) 3、作用:⑴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⑵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知识巩固:投影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上个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已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有所发展,但战后又一度削弱。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二战后……不仅没有收缩,相反有更大的发展。表现在,其—……变成了经常性行为;其—……变成了指导经济增长的全面政策体系。 材料二:二次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工具,是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形

2020年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版)

考点2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十年真题】 1.(2019.4·浙江高考·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结合所学,上述内容指代欧洲一体化的开启,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故选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意在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排除B项;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标志着欧共体由单一经济组织变为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 2.(2019·北京高考·23)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知日本作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其对外贸易受到美国的干涉和控制,故选C项;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日本经济发展受到美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排除D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4]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 (1)掌握以下基本概念:欧共体、不结盟运动; (2)分析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认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读:本课表述的是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即在美苏“冷战”的国际形势下,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第三世界通过不结盟运动形成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的过程。通过《课程标准》和《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将要求明确为掌握概念、分析原因与影响、认识规律,可操作性更强,便于一线教师明确教学任务。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八单元3课中间的一课,第25课《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以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析课题可以发现本课讲述的一大突破口是多极化的“极”如何理解,二是趋势的“出现”是一种什么状态?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将本课与26课合并,讲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其中侧重加强,淡化出现。单独上这一课的话,如何将“出现”这一状态讲述清楚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讲述了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三个国家或国家联合(政治力量)的团结与发展。一是传统强国——西欧:西欧在二战遭到重创后,为摆脱美国控制和重现雄风,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从50年代到70年代,从舒曼计划到欧共体,他们克服了自身法德两国的历史恩怨,冲破了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和束缚,终于发展为今天世界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欧盟,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二是战败国——日本:作为战败国,日本既是战争的责任者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何尽快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日本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把本民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依靠了美国的帮助又成功地摆脱了美国的控制,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完成了自身的飞跃。三是弱小国家——第三世界。他们在两极格局之下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争霸,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与发展机会,为求自保与发展,他们通过不结盟运动走向团结。中国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改革开放走上民族复兴之路,并且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针对的是程度较高的学生,并且本课是必修Ⅰ最后一单元的倒数第二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要求学生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如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国际形势下,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六单元)与外交政策(第七单元)进行评价;也可以适当对必修Ⅱ进行一些铺垫和准备工作,以利于下一模块教学的展开,如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如何?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又会呈现出何种特征等。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岳麓版 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2012年山东潍坊四县高三期中)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一幅漫画作为封面(下图所示:图中左边是日本相扑选手,右边是美国山姆大叔),这幅漫画寓意着( ) ①日本对美国的大国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②美日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③世界形成了新的两极格局④美日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1年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组织,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 B.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 D.日本该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 5.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6.(2012年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习题

第3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选择题 1、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史实与事实不符的是() A.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B.波兰团结工会以瓦文萨为首 C.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领导承认反对派组织“新论坛”为合法组织 D.联邦德国并入民主德国,两德统一 2、德国经过45年分裂后又实现了统一是在()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 1992年 3、关于东欧剧变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B.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C.东欧各国大量公民外逃,政局出现大动荡 D.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4、苏联由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是() A.“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B.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C.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D.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5、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 B.宣布实行多党制 C. 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D.阿拉木图文件签署 6、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是() A.《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B.欧盟成员国不断扩大 C.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D.欧洲内部统一货币--------欧元在11国启动

7、《欧洲联盟条约》签订的目的是() A.加强内部合作,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 B.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增强欧洲的军事实力 C.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和成立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 D.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推进多极化进程 8、1995年加入欧盟的三个国家有() ①法国②西班牙③瑞典④芬兰⑤奥地利⑥荷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9、将两极格局瓦解视为自己跻身政治大国良机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印度 D.法国 10、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B.欧盟建立后的一些举措,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 D.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终于形成了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有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以美国抗衡的其他国家。 ------------基辛格1993年的说话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旧的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 新的世界格局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