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难点:世界主要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影响。

【知识链接】

复习提问: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习内容】

A级

A级【基础梳理】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二战后欧洲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__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_________,它们越来越要求从__美国___的阴影下走出来。

⑶欧洲任何一国的实力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____ 联合起来 ___,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经过:

⑴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⑷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_农业___政策,建立了__欧洲货币体系______体系,并加强_科技______合作。

3.影响

⑴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⑵随着势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美国的竞争对手_______,在政治上,他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__的外交政策,

⑶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形势:

⑴国际: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以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⑵国内:战败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崛起的原因:

⑴美国的扶植: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⑵日本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⑶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⑷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

B级【思维点拨】二战后美国为何要扶植?

当时世界的形势是冷战的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的占领。

3.表现:在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

⑴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⑶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级【课堂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反思巩固】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欧共体成立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合作( ) ①建立了关税同盟 ②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③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④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3.下列有关欧共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促进了欧共体各国经济的发展 B. 是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C. 以欧洲的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 D. 是军事政治一体化组织 4.《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说明了(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 .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合作精神 C .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D .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4.二战后初期到70年代,西欧各国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这一变化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 .由依附到逐渐独立 B .由联合到逐渐对抗 C .由伙伴关系到敌对关系 D .由竞争对手到合作伙伴

5.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

A 、高度重视教育

B 、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对外开放

C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

D 、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6.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足”是指( )

A 、美、日、德

B 、美、英、法

C 、美、日、西欧

D 、美、日、英

7.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

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

A 、苏联的威胁

B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 、第三世界的崛起

D 、美国经济滞胀

8.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 .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 .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D .日本力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 )

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苏联军事力量的削弱 ⑤中国的振兴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0.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

A.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欧共体的成立

C. 日本经济的崛起

D.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1.第一次不结盟会议认为不结盟的含义是:①消极中立②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③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

权主义④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不结盟运动的诞生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不包括( )

A .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

B .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C .标志着第三世界的联合斗争进一步发展

D 标志着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局面的结束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问题: (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两极格局开始瓦解,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 (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 (3)说明二战后日本是如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它给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有何启示?(略) (4)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

理由。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

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

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的崛起并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知识链接】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与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有何不同?

(提示学生在性质、宗旨、过程等方面都有不同)

其一,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

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

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它们反对苏联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多

数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

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其二,宗旨不同。西欧和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

约组织,进行“冷战”;而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

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其三,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对抗,而不结盟运动

是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目标】识记60、7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表现,知道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要求】 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原因: 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 ②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 ③地域接近,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④美苏冷战威胁西欧,使西欧国家认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 ⑤为促进经济发展(根本原因) 2、过程:①1951年:②1958年: ③1967年: 欧共体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3、进一步发展:欧洲一体化建设 4、意义:①经济:大大促进了西欧 ②政治:推行独立自主的 思考:美国席位变化的原因① ②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 (一)战后初期日本的政策和经济状况: (二)日本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为什么? ②前提条件: ③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④经济建设: ⑤外部条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 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2、概况: 3、影响:①政治:外交政策的变化: ②经济:三足鼎立: ③挑战美国霸权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

②它们在国际上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的召开 ①概况:时间 地点 ②内容:A 、通过了《 》确立了 宗旨 B 、不结盟的含义: 3、意义 :①标志着 ②开始改变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四、中国的振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恢复国民经济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从1956年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66年之前,虽然 遇到过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 损失,走了弯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 量。 五、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欧洲的联合-欧洲 ――― 日本的崛起-亚洲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 不结盟运动-亚非 世界政治格 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振兴-亚洲 局多极化的 强大的美国-美洲 出现 衰落的苏联-欧亚 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一、预习反馈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2、欧共体形成原因? 3、二战后日本经济兴起的原因? 4、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要求: 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 果展示的同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参阅下图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版25课-亚洲和美洲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教案

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课标: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趋势 重点: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难点:各经济区域集团的不同区别及各自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欧盟的成功向世界各国证明了经济区域化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加速了经济区域化的进程。在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各种区域性经济集团中,影响较大的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与亚太经合组织等。一个欧、美、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新课: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1、背景 世界形势:美苏“冷战”严重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东南亚各国期望摆脱超级大国控制,在地区和平的格局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地区形势:东南亚地区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民族和宗教多样,冲突时有发生,加上受列强的长期殖民统治,二战后刚刚取得独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他们意识到只有各国消除矛盾,联合起来,才能发展经济、维护和平稳定,与大国保持平等关系。 教师总结:消除内部矛盾(地区形势),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国际形势);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外部刺激)。 2、建立及发展 (1)、成立标志:1967年,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在曼谷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2)、发展:1976年,东盟举行第一次首脑会议,签订了《东南亚友好互助条约》和《东南亚国家协调一致宣言》,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制定经济合作的具体原则,加强了组织联系。因此它标志着东盟进入切实加强政治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3)、扩大:冷战结束后,东盟区域化进程加快,至1999年东南亚地区的10个国家全部加入了东盟,东盟的范围得到本地区最大限度地扩大。 1984年,文莱加入 1992年,决定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历史必修一第26课

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课程标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 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 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 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方针政策 (1)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三大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内容:20世纪50年代,在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的国家的友好关系中,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超越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差异,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2.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2)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________国际会议,在会上起来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参加在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提出 知识点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 (1)问题由来:1945年4月,全世界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草拟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没能恢复。 (2)条件: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拥护。 2.恢复: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知识点三历史性的握手 1.中美关系的缓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战后初期,美苏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新课学习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 1、原因: 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联合过程: 问题探究: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一) 前几天分享的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家学习的如何? 知道期末将至,现在记忆有点晚了,但历史君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通读一遍,做到心理有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教学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难点:世界主要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对世界格局影响。 【知识链接】 复习提问: 1.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措施使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习内容】 A级 A级【基础梳理】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⑴二战后欧洲战争创伤严重,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⑵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__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_________,它们越来越要求从__美国___的阴影下走出来。 ⑶欧洲任何一国的实力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____ 联合起来 ___,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经过: ⑴1951年,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⑵1958年,这六个国家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⑷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_农业___政策,建立了__欧洲货币体系______体系,并加强_科技______合作。 3.影响 ⑴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⑵随着势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__美国的竞争对手_______,在政治上,他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__的外交政策, ⑶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形势: ⑴国际: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以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⑵国内:战败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崛起的原因: ⑴美国的扶植: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⑵日本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⑶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⑷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的发展: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 B级【思维点拨】二战后美国为何要扶植? 当时世界的形势是冷战的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的占领。 3.表现:在1956—1972年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 ⑴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⑶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级【课堂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反思巩固】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提供的图、视频、文本材料等掌握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打开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 2、提出问题,引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历史事件的实质。由视频、历史材料和图片引出历史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新时期外交的调整及活动,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发展作贡献。【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高一思维逻辑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着重于引导解决问题,让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尼克松访华的图片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学习新知】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探究】1、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背景) 2、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 3、这样的结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意义)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探究】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研习】通过三则材料看中美关系缓和的影响。 材料一:70年代,中国与6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1970年建交5国,1971年建交14国,1972年以后建交45国。 材料二: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1年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805亿美元,是1979年中美建交时的32.8倍。据统计,自1979至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千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材料三:“中美关系正常化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位于太平洋两岸的两个重要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对于促进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和平,无疑将是一个重要因素。” ——邓小平 【探究】中美关系发展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拓展】中美关系的回顾。 【拓展】为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照片写一个简要的介绍。 2、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2)中日关系正常化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依据: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通过图片依次归纳: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总结升华】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图, 【布置作业】华师历史学案第24课课后测评 【教学反思】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指导意见学法指导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用图示法归纳战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2.通过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理解欧共体、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 (1)1951年,法国等六国成立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________,简称欧共体。 3.措施 建立__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1)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对抗苏联。() 2.(判断)欧共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 3.(思考)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实质上他是意在说明什么? 试答: 知识点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________,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2.原因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提供________援助。 (2)战后初期________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________。 (4)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4课

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山东学业水平模拟)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这是指(D) A.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的提案被废置 B.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 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解析]中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获得划时代的胜利是指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2018·南京高一期末)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发表后,联合国内关于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斗争的力量对比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美国阻拦别的国家接近中国,现在他自己却向中国“暗送秋波”。这使很多原来想支持中国却怕美国怪罪的包括美国的一些西方盟国和接受美援的中小国家胆大起来。过去他们害怕得罪美国,不敢投中国的票,现在美国自己都在偷偷与中国握手言和,他们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材料旨在说明(A) A.中美关系的缓和影响联合国大会上的投票 B.美国的西方盟国与美国出现严重的分歧 C.那些中小国家对美国已经毫无顾忌 D.美国实际上已经同意各国投中国赞成票 [解析]美国向中国“暗送秋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对中国的态度,使多国投了中国的赞成票,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错误;美国并未同意各国投赞成票,故D项错误。 3.(2018·运城高一期末)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 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 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当时毛泽东主张改善中美关系意在(D) ①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②缓和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 国际环境③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④打破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僵局A.①②B.②③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自主检测岳麓版 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2012年山东潍坊四县高三期中)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择了一幅漫画作为封面(下图所示:图中左边是日本相扑选手,右边是美国山姆大叔),这幅漫画寓意着( ) ①日本对美国的大国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②美日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③世界形成了新的两极格局④美日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1年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组织,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 B.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 D.日本该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 5.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 6.(2012年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2020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24课 随堂

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 一、选择题 1.如图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国民党代表离开会场的新闻照片。此照片可以说明(B) A.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成员国 B.西方国家分裂中国的阴谋破产 C.中苏两国结盟的政治影响深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上认可 [解析]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美国在知道无法拒中国于联合国大门之外后,抛出了“双重代表权案”,实质上是分裂中国。中国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双重代表权”提案,指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同时,必须驱逐国民党集团代表出联合国,故B项正确。 2.尼克松曾感叹:“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他所说的“改变世界”是指(C)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被国际社会孤立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终结 C.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制衡了苏联,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C项正确。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A项错误;“冷战”时代终结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B项错误;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尼克松访华之前,D项错误。 3.(2019·海口高一期末)20世纪70年代,日本民间兴起“熊猫热”“茅台热”“京剧热”“杂技热”,“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日本对华舆论的主流。据此可知(B) A.中日经济交往升温促进文化交流 B.中日邦交正常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C.经济文化交流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创造了条件 D.中国改革开放扩大了国际影响

高一历史新人教必修一学案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学习重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三、学习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自主学习】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由于美国采取抵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2)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20世纪 70 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美国企图在26届联大上以“双重代表权案”分裂中国。 美、日在26届联大上提出““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走入联合国,同时保留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这实际是搞“两个中国”,被大会否决。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 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3.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和国际地位。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敌视中国,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朝鲜战争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但美国却继续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2)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3)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需要利用中国牵制苏联。(4)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 2.逐步改善 (1)乒乓外交 1971年4月,参加第31届世乒赛后的中国邀请美国队访华,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批准,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2)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好准备。 1971 年7月,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会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访华。 (3)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

《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时政热点和国内外背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把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所做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引导学生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缓和的史实,学会从复杂的事物中寻找突破口,学会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中美的缓和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认识把握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以及他们的外交实践和外交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建树。 难点: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的背景;新时期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提案通过时,会场一片沸腾。会后,美国代表也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的转折点。 20世纪70年代,中国走出了外交史上的阴霾,迎来了外交新局面! 新课学习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导言,提问:这段内容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生答: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设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呢?(引导学生解释其中缘由,然后教师补充介绍) 1.原因 引导学生看课文导言图片,然后依次提出问题,学生依次回答:为什么图片中不同人物表情不同?谁欢欣鼓舞?谁垂头丧气?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了哪些国家的有力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与中国的实力有关吗?最后请学生整理概括中国得以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1)国际: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 2.标志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两阿”提案。 提问:中国重新恢复联合国席位是在何时、什么会议上,通过什么方式,提案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意义 引导学生看图片《乔的笑》,为什么乔冠华团长笑得那么潇洒豪放?他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啐了议会大厦的玻璃!”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升华并写板书) (1)这是中国外交和一切主持正义国家的胜利; (2)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3)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学案)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重难点问题:1.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2.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三足鼎立局面说明了什么? 【课前预习】 背景: ①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②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加强了联系 ③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过程:1951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 1958年,成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三大共同体合并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建立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 影响:①经济上,促进西欧经济实力增强,成为_______________ ②政治上,推行_____________政策,美国霸权地位严重削弱, 推动世界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 崛起原因:①二战后,______国扶植; ②美国占日期间推行的__________改革(条件);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制定___________,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④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后勤基地 标志: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仅次于美国。 影响:①由“一边倒”到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_______________; ②资义世界经济领域____________三足鼎立,冲击两极格局(世界经济 的多极化是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 兴起原因:民族独立;美苏对峙争夺 标志:_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基本原则和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①标志_______________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此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_______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回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总结: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地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欧洲共 同体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兴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第八单元第二十六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A) A.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深受美国的压迫与剥削 C.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D.法国与联邦德国已开始和解 [解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根本还是出于其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美苏“冷战”的外部环境是诱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2.(2018·合肥高一联考)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 A.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德战争 B.欧洲煤钢共同体既加强了经济联系也消除了战争的物质基础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彻底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法德成为一体 [解析]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把欧洲主要的工业区置于共同管治之下,保证了这些资源不再被用于军国主义,加强了法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法德之间矛盾的和解,从而防止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 3.(2018·武汉高一期末)1963年,法国戴高乐将军说:“她(法国)不再需要任何人,相反,别人开始有求于她了……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模式怎能不改变?”上述言论反映了(C) A.法国与美国关系走向彻底破裂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导致法美关系调整 C.法国主张改变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合作关系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促使美国重视法国地位 [解析]A项“彻底”表述错误。法国要求和美国更为平等的合作关系。法美关系调整主

要源于法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排除B项。D项发生于1967年,时间不符合要求,排除。 4.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步曲”的表格,其中有两处没有完成,请你帮他完成(A) A C.“北约”加强政治联合D.“北约”加强军事联合 [解析]“北约”是美国主导成立的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政治集团,排除C、D两项。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故选A项。 5.(2018·黄山高一期末)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B)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解析]二战后美苏对峙,美国“扶蒋反共”失败后,被迫扶持日本,使日本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6.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条件是(D) A.清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 C.重视教育D.在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 [解析]客观条件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是外部提供的。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应该是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货带来的。 7.(2018·湖南学业水平模拟)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 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B)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解析]由“日本为3万亿美元”可知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由关键信息“共同分担国际责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_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第二十七届东南亚国家联盟领导人会议于2015年11月2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幕,这次峰会正式宣布在2015年12月31日建成东盟共同体。有关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组织 B.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组织 C.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组织 D.东南亚地区的贸易联盟 解析:东盟起初是个经济组织,1976年,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召开,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2.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A.货币一体化B.政治合作 C.大国主导D.区域经济互补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而墨西哥以近26%的人口占到了不到2%的经济实力,据此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在下列组织中,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最为显著的是() A.欧洲联盟B.东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 答案:D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由此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组织。美国以成员国身份参与经济组织有()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欧洲联盟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协定,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举行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故选B项。 答案:B 5.有学者认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A.亚太经合组织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D.东盟 解析:模式1的特点是政治、经济一体化,世界上唯一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模式2相吻合;亚太经合组织与模式3相吻合。 答案:A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教案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教案

原则:①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②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③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④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师:介绍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点击PPT)由于亚太地区的特有的地区情况,因此亚太经合组织有其特有的方式—APEC方式(点击PPT APEC链接)介绍什么是APEC方式,极其所所采用的原因。 师:讲解APEC的影响(点回PPT,写板书) 介绍中国与APEC的关系 师:中国自从1991年加入到亚太经合组织以来至今已经有两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在中国召开,分别是2019年上海和2019年北京。(点击PPT展示照片)介绍中国加入APEC的影响。(PPT点回目录)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本节课又学习了亚洲和美洲一体化进程,那么他们彼此间有哪些不同之处?(点击PPT进入课堂探究环节) 师:通过对比我们知道了几大经济集团的不同,从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感觉到经济区域集团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那么经济区域集团化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过渡,可提问学生,点击PPT)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趁热打铁,做几道习题来巩固一下。(点击PPT,进入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练习一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为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治以及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来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成立( B ) A.召开亚非万隆会议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开展不结盟运动 练习二下列有关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洲联盟的表述,正确的有(D ) ①欧洲联盟主要是发达国家,而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 ②欧洲联盟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治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仅是经济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