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检测机构人员培训程序-范本

计量检测机构人员培训程序-范本

计量检测机构人员培训程序-范本
计量检测机构人员培训程序-范本

人员培训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得到不断完善,必须对实验室人员进行适时培训。

2 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活动的控制。

3 职责

3.1 所长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培训、考核计划的批准;

3.2 业务室负责组织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3 业务室负责对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技术资料及记录的归档和保管。

4 程序

4.1 制定培训计划

a、各部门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提出培训需求报业务室;

b、各检测室负责人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能力比对试验、现场监督检查及人员持证情况分析,提出培训需求包业务室;

c、业务室依据各部门提出的培训需求,结合所人事管理的要求,制定年度全所人员培训计划,报所长批准。

4.2 培训

4.2.1 岗前培训

对新分配、新调入及转岗人员由业务室组织上岗培训。培训内容为本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规及相关的技术规范、所内有关的规章制度、拟上岗所需的应知应会知识等。培训方式为业务室组织专门人员授课,业务室负责记录和考核。

4.2.2 岗位培训

根据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所有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应不断更新、提高,对其本专业的检测动态应及时了解,业务室可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标准和规程应用研讨会,互传互授相关知识和技术。

4.2.3 待岗培训

对在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能力比对试验等过程中发现严重不合格项的人员或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不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的人员,由所在部门建议,业务室组织其脱产待岗培训1—3个月,培训后进行考核,达到了规定要求方可从事与检测质量有关的工作。

4.2.4 适时培训

a、质量负责人负责跟踪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的修订情况,业务室及时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b、原则上涉及我所开展检测业务的每个新标准和规程,所将至少派一名业务骨干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宣贯会或技术交流会;

c、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人员回所后,有义务负责对其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培训。

d、凡送出培训的人员,培训结束后,需向业务室提交证明其参加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证明材料(如考试成绩、结业证书等),需换证的一并提出;

e、在业务室审核培训手续是否齐全后,所长方可批准报销培训费用。

4.3 考核、归档

a、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所内培训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人员取证考核和实验室间比验证、标准器核查等熟练性考核;

b、内审员在内审过程中负责对检测人员进行工作质量考核;

c、凡在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业务考核中不合格的,不得报销相关费用,限期复考;

e、所有的培训资料和记录,以及每位技术人员的相关的授权、能力、资格证书等,最后交业务室统一归档,建立个人技术档案。

5 相关文件

5.1 《记录的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人员培训计划表》

6.2 《人员培训记录表》

6.3 《人员考核计划表》

6.4 《人员考核记录表》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医学检验科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医学检验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实验室工作除医学检验以外还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检验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因此医学检验科人员培训包括医学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养,检验技师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检验医师熟悉内科临床诊疗技能,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训专业及培训周期 检验技师的培训在医学检验科内部各专业进行,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和输血检验 7 个专业,轮转完成之后1年内要取得检验技师资格证书。 检验医师的培训除检验技师的培训内容以外,还要在内科范围内包括心血管、肾脏、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感染性疾病 7 个专业轮转学习。并在

完成之后1年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检验技师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临床基础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 掌握 : 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 :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基本要求

3. 较高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①尿液分析质控≥ 5 次。尿沉渣细胞与管型的标准化定量检查≥ 10 例 ; ②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各种标本≥ 5 例。 (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 ①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2 次。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 20 例 ; ②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使用及结果分析≥ 5 次 ; ③粪便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 3 种寄生虫病例 ; (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 800 个单词 .2 小时) ; 写一篇文献综述(≥ 2000 字)。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 掌握 : 血细胞发育理论 ; 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 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 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 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 ; 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DIC 的实验诊断 ; 凝血仪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 了解 : 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2. 基本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2018年试验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2018年试验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xxxxx工地试验室2018年 培 训 学 习 计 划 xxxxxx工地试验室

2018年试验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试验室培训工作主要是针对试验员的工作问题进行培训,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试验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对检测工作的认识。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其具体培训计划安排如下: 一、培训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对试验员的培训管理,提高业务水平,使每个从业人员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母体试验室的指导下制定培训小组,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落实原则。 二、培训范围 试验室全体人员 三、培训计划及内容 ㈠理论学习 1、应学习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试验室相关文件等。 ①检测、检验标准和规范; ②试验室程序文件、质量手册; ③各项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及各试验报告的填写; ④试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2、明确各员工岗位责任制。 ①质量负责人应对各项检验、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严把质量

关; ②技术负责人应对取样和试验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③提升个人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整体文化素质。 ㈡实践操作 1.由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带领试验员按照规范进行与混凝土有关的各种试验(砂、石、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 2.实践操作应严格执行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压力机、振动台、筛分仪、负压筛等)。

四、培训计划表 月份培 训 形 式 培训 内容 培 训 地 点 培 训 时 间 培训方 法 培训目标 2018.03.15 内部 培训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办公 室 1课 时 讲授法 了解和熟悉试验检测各项程序、流程及方 法 2018.04.10 内部 培训 砼施工质量 控制管理办 法 办公 室 1课 时 讲授法、现场演 示配合实际操 作法、练习法 认识和熟悉混凝土配合比调控及管理制度 2018.05.20 内部 培训 公路工程集 料试验规程 办公 室 1课 时 讲授法、现场演 示配合实际操 作法、练习法 认识和熟悉公路工程集料的试验检测项 目:筛分、含水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的 要求和步骤 2018.06.15 内部 培训 公路工程集 料试验规程 办公 室 1课 时 讲授法、现场演 示配合实际操 作法、练习法 认识和熟悉公路工程集料的试验检测项 目:针片状、压碎值、密度、表观密度、 吸水率的要求和步骤 2018.07.10 内部 培训 混凝土试块 取样、制作 及力学指标 办公 室 1课 时 讲授法、现场演 示配合实际操 作法、练习法 了解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试件尺寸;熟悉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条件; 掌握试件各项力学性指标的试验方法及步 骤。 2018.08.25 内部 培训 无机结合料 稳定材料 办公 室 1课 时 讲授法、现场演 示配合实际操 作法、练习法 会配置各种标准溶液,了解滴定法原理

工程检测机构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 (第X版) 文件编号: XXXX/CX2018 编写: xx 审核: xx 批准: xx 控制状态:受控 受控号: CX201801 分发号: 01 2018—02-01发布 2018—03-20实施 XXXX检测有限公司

目录 程序文件修订页 1 XXXX/CX4。2。4-1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 2 XXXX/CX4。2。4-2监督工作程序 3 XXXX/CX4。2.9-1内部沟通程序 4 XXXX/CX4。3.4-1内务管理程序 5 XXXX/CX4.3。4-2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6 XXXX/CX4。3.4-3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7 XXXX/CX4.4。1—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8 XXXX/CX4。4.7-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 9 XXXX/CX4。4.9-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溯源管理程序 10 XXXX/CX4。5.3—1诚信从业程序 11 XXXX/CX4.5.3—2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 12 XXXX/CX4。5.4-1文件控制程序 13 XXXX/CX4.5.5—1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14 XXXX/CX4.5。6-1分包管理程序 15 XXXX/CX4。5.7—1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及管理程序 16 XXXX/CX4。5。8—1服务客户程序 17 XXXX/CX4。5。9-1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18 XXXX/CX4.5。10-1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19 XXXX/CX4。5。12—1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程序 20 XXXX/CX4.5.14—1记录的控制程序 21 XXXX/CX4.5。15—1内部审核程序 22 XXXX/CX4。5.16-1管理评审程序 23 XXXX/CX4。5。17-1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24 XXXX/CX4。5。17—2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 25 XXXX/CX4.5.17-3检验检测方法偏离控制程序 26 XXXX/CX4。5。17—4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计量人员内部培训

培训记录表

培训内容 一、计量人员 1、计量人员是指在各级计量管理机构和技术机构从事计量管理、计量技术、计量监督和计量检定检测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计量检定/校准人员、计量器具维修人员及计量操作员等。 2、计量人员的配备数量及素质,要满足本单位计量管理、量值传递等工作的实际要求。 3、公司的计量管理人员应掌握计量法制管理和计量科学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计量方法,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 4、计量技术人员应掌握基本的误差理论和统计方法,熟知相关的测量技术文件,掌握测量新技术、量值溯源等方面的知识。 5、从事计量检定/校准和计量操作、化验的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开展计量工作。 二、计量标准 1、按照国家量值传递系统的要求,结合公司生产、贸易计量的实际需要,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建立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属强检项目的计量标准,必须申请授权。 2、公司内各级计量标准的建立和更新,均应报告审查,由公司内部依法自主管理。 三、计量器具 1、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于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 2、生产运行部应对计量器具的选型、购置、入库、发放、检定、使用、维护、封存、降级、报废等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3、公司应按照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配备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配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各种在用计量器具必须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制。 5、购置的计量器具到货后,须进行验收,经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或入库。 6、凡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申请强制检定或申请授权自行检定。 7、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根据其使用频率和生产特点,可自行确定在用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溯源时间间隔,按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尚未制定国家、部门计量检定规程或公司校准规范的计量检测设备,由生产部组织制定校准规范,作为定期校准的依据。 8、对计量器具上能影响其性能的可调部位和测量软件,应进行封存或采取其它措施,以防未经授权人员的改动。 9、对无法保证原来的准确度或无修理价值的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进行降级或报废,并办理相应手续。暂时不用的应进行封存。 四、计量数据 1、计量数据指各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计量器具检测出具的数据。 2、计量数据管理是对计量器具、计量环境、计量人员、计量操作及数据的采集、出具、传递、应用过程的综合管理。生产部应对计量数据的采集、出具、统计、分析及认证的全过程负责,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3、计量数据应实行采用集中管理与确认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①、集中管理即计量管理部门对直接采集数据的人员、设备、环境及所取数据进行检查、考核、确认、汇总,集中进行数据管理。 ②、确认管理即计量管理部门对取得数据的人员、设备、环境进行考核、认证、授权的数据管理。 4、计量数据确认原则:计量交接以供方计量为准;供方没有计量器具的,若需方有满足准确度要求的计量器具,则以需方计量为准,或以双方协议为准。 5、计量数据原始记录的保管年限至少为五年。 6、计量数据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五、计量纠纷 1、公司内部发生计量纠纷,由生产部计量管理人员依据程序进行处理。

试验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工地试验室问题及分析 1?前言 工地试验室承担了工程项目大量的试验检测工作,大量反映工程建设质量的数据均是通过工 地试验检测得来的。然而,工地试验检测往往受到工程资金、进度、施工形象要求等方面的影响而不能很好地开展,甚至有的工程项目工地试验室形同虚设,试验检测工作流于形式。 2工地试验检测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工地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年的全国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严禁试验数据造假”的工作要求,交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 3年以保证数据真实性为重点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明确治理的重点是试验检测数据及报告的造假行为和试验检测人员无证上岗现象等。实际上,工地试验检测数据造假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1人员 工地试验室应依据合同文件配置相应的试验检测人员,并得到公路质检站批准。 2.1.1试验检测人员基本组成 (1)正规学校毕业的本科、专科大学生 (2)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高中毕业生 (3 )其他人员 2.1.2试验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 (1 )持有交通部颁发的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 (2)持有各省公路质检站颁发的试验检测员资格证书 (3)持有各省公路质检站颁发有限资格试验检测员资格证书 2.1.3工地试验室存在问题 人员持证率严重不足 2.2试验检测人员登记 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应为母体试验检测机构的注册人员,大部分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没有在母体检测机构进行注册。 2.3试验检测人员数量 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数量必须依据合同要求进行配置,不许擅自减少试验检测人员数量。 许多工地试验室配置的试验检测人员数量低于合同要求。 2.34试验检测人员变更 2.4.1试验检测人员变更必须执行合同文件或工程项目相关文件。 2.4.2试验检测人员变更要求按照同等资质原则。 2.4.3试验室主任变更必须报公里质检站批复备案。 2.4.4试验工程师变更必须报项目管理部门批复备案。 2.4.5试验员变更一般须报中心试验室批复。

最新检测检验机构全套质量手册体系程序文件

*******有限公司 修订状态:1/0 文件编号:****- QP-0.2-2018 程序文件 目录 文件页码:共 2 页,第 2 页 颁布日期:2018年1月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2018年1月2日 最新检测检验机构全套质量手册体系程序文件 / 关于程序文件的换版说明 —— —— 0.1 第0.1章:修订页 —— —— 0.2 第0.2章:目录 —— —— 0.3 第0.3章:程序文件的管理 —— —— 1 第01章:人员管理程序 4.2.1-4.2.12 第4.2章 2 第02章:人员培训控制程序 4.2.4 第4.2章 3 第03章:质量监督控制程序 4.2.4 第4.2章 4 第04章:安全与环境控制程序 4.3.2-4.3.4 第4.3章 5 第05章: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4.4.1 第 4.4章 6 第06章: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4.4.7 第 4.4章 7 第07章:修正因子控制程序 4.4.7 第 4.4章 8 第08章: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4.4.8 第 4.4章 9 第09章: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4.4.9 第 4.4章 10 第10章:保证诚信度控制程序 4.5.3 第4.5.3节 11 第11章: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 4.5.3 第4.5.3节 12 第12章:文件控制程序 4.5.4 第4.5.4节 13 第13章: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4.5.5 第4.5.5节 14 第14章:服务和供应品控制程序 4.5.7 第4.5.7节 15 第15章:服务客户程序 4.5.8 第4.5.8节 16 第16章:处理投诉和申诉的程序 4.5.9 第4.5.9节

2018年试验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 e s a r c h;n o t f r c o m me r c i a l u s e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 e s a r c h;n o t f r c o m me r c i a l u s e xxxxx工地试验室2018年 培 训 学 习

计 划 xxxxxx工地试验室 2018年试验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试验室培训工作主要是针对试验员的工作问题进行培训,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试验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对检测工作的认识。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其具体培训计划安排如下: 一、培训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对试验员的培训管理,提高业务水平,使每个从业人员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母体试验室的指导下制定培训小组,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落实原则。 二、培训范围 试验室全体人员 三、培训计划及内容 ㈠理论学习 1、应学习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试验室相关文件等。

①检测、检验标准和规范; ②试验室程序文件、质量手册; ③各项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及各试验报告的填写; ④试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2、明确各员工岗位责任制。 ①质量负责人应对各项检验、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 ②技术负责人应对取样和试验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③提升个人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整体文化素质。 ㈡实践操作 1.由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带领试验员按照规范

最新新版检测检验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 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 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新版检测检验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2.1 职责 2.1.1 程序文件(包括修订本)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和发布实施,并负责解释。 2.1.2 程序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授权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会审,并负责保持 其现时有效性。 2.1.3 程序文件(包括修订本)由综合部统一编号、登记、发放和回收。 2.2 程序文件的说明 2.2.1 主题内容 程序文件是是指导体系活动有效开展的支持性文件。 2.2.2适用范围 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业务范围内的所有检测项目及与检测质量 有关的所有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

2.2.3编制依据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 2.2.4参考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或行业规章、规范(计量法、标准化法等); (2)《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 (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4)《浙江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工作程序》 (5)国家、行业的其它需要遵守和后续发布的标准、规范、规则、指南。 2.2.5 程序文件实施目的 (1)保障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指导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开展; (3)提供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 2.3 程序文件的版本 2.3.1 程序文件均为受控版本。 2.3.2 受控本有统一编号并由综合部登记发放,内容有更改时,应及时用更 改页换回受控本持有者手中的被更改页,以保证程序文件的现时有效性。 2.4 程序文件的发放与回收 2.4.1 程序文件由综合部统一发放,最高管理者、管理层、内审员必须持有,其他发放范围由质量负责人确定。 2.4.2 程序文件换版后,持有受控本者应以旧版换取新版本。 2.5 程序文件的修订和改版 2.5.1下述情况下,一般需对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和改版 a)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调整,本公司体系规定与之不符时; b) 本公司组织架构、人员发生较大调整时;

试验检测人员培训计划实施

工地试验室问题及分析 1.前言 工地试验室承担了工程项目大量的试验检测工作,大量反映工程建设质量的数据均是通过工地试验检测得来的。然而,工地试验检测往往受到工程资金、进度、施工形象要求等方面的影响而不能很好地开展,甚至有的工程项目工地试验室形同虚设,试验检测工作流于形式。 2 工地试验检测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工地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年的全国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严禁试验数据造假”的工作要求,交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3年以保证数据真实性为重点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明确治理的重点是试验检测数据及报告的造假行为和试验检测人员无证上岗现象等。实际上,工地试验检测数据造假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1 人员 工地试验室应依据合同文件配置相应的试验检测人员,并得到公路质检站批准。 2.1.1 试验检测人员基本组成 (1)正规学校毕业的本科、专科大学生 (2)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高中毕业生 (3)其他人员

2.1.2 试验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 (1)持有交通部颁发的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 (2)持有各省公路质检站颁发的试验检测员资格证书 (3)持有各省公路质检站颁发有限资格试验检测员资格证书 2.1.3 工地试验室存在问题 人员持证率严重不足 2.2 试验检测人员登记 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应为母体试验检测机构的注册人员,大部分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没有在母体检测机构进行注册。 2.3 试验检测人员数量 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数量必须依据合同要求进行配置,不许擅自减少试验检测人员数量。 许多工地试验室配置的试验检测人员数量低于合同要求。 2.34 试验检测人员变更 2.4.1 试验检测人员变更必须执行合同文件或工程项目相关文件。 2.4.2 试验检测人员变更要求按照同等资质原则。 2.4.3 试验室主任变更必须报公里质检站批复备案。 2.4.4 试验工程师变更必须报项目管理部门批复备案。 2.4.5 试验员变更一般须报中心试验室批复。 2.5 试验检测人员稳定

2019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目录 程序文件修订页 1 XXXX/CX4.2.4-1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 2 XXXX/CX4.2.4-2监督工作程序 3 XXXX/CX4.2.9-1内部沟通程序 4 XXXX/CX4.3.4-1内务管理程序 5 XXXX/CX4.3.4-2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6 XXXX/CX4.3.4-3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7 XXXX/CX4.4.1-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8 XXXX/CX4.4.7-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 9 XXXX/CX4.4.9-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溯源管理程序 10 XXXX/CX4.5.3-1诚信从业程序 11 XXXX/CX4.5.3-2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 12 XXXX/CX4.5.4-1文件控制程序 13 XXXX/CX4.5.5-1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14 XXXX/CX4.5.6-1分包管理程序 15 XXXX/CX4.5.7-1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及管理程序 16 XXXX/CX4.5.8-1服务客户程序 17 XXXX/CX4.5.9-1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18 XXXX/CX4.5.10-1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19 XXXX/CX4.5.12-1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程序 20 XXXX/CX4.5.14-1记录的控制程序 21 XXXX/CX4.5.15-1内部审核程序 22 XXXX/CX4.5.16-1管理评审程序 23 XXXX/CX4.5.17-1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24 XXXX/CX4.5.17-2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 25 XXXX/CX4.5.17-3检验检测方法偏离控制程序 26 XXXX/CX4.5.17-4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27 XXXX/CX4.5.17-5 意外情况处理程序 28 XXXX/CX4.5.17-6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29 XXXX/CX4.5.18-1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 30 XXXX/CX4.5.18-2电子采集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保护程序 31 XXXX/CX4.5.19-1抽样程序 32 XXXX/CX4.5.20-1样品管理程序 33 XXXX/CX4.5.21-1质量控制程序 34 XXXX/CX4.5.22-1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程序 35 XXXX/CX4.5.23-1检验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36 XXXX/CX4.5.31-1检验检测活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37 XXXX/CX4.5.32-1数据统计和年度报告程序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受训者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检验操作技能技能,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受训者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养方法 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5个专业。 医学检验科专科医师培养轮转时间安排表 部门时间 临床基础检验4个月 临床化学检验2个月 临床免疫学检验 2个月 临床血液学检验 2个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个月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临床基础检验 1.轮转目的 掌握: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基本标准 (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 手工法①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②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 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 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①、网织红细胞计数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③。 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 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①, Addis计数②, 乳糜尿检查③,含铁血黄素检查④,尿妊娠试验⑤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 粪便常规检查①,便潜血试验② 脑脊髓液检查(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以及蛋白、糖、氯化物测定, 细胞计数与分类)浆膜腔积液检查(外观的颜色及比重测量、蛋白检查、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2)基本技能要求 检查项目(技术)名称

计量检测机构人员培训程序-范本

人员培训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得到不断完善,必须对实验室人员进行适时培训。 2 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活动的控制。 3 职责 3.1 所长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培训、考核计划的批准; 3.2 业务室负责组织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3 业务室负责对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技术资料及记录的归档和保管。 4 程序 4.1 制定培训计划 a、各部门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提出培训需求报业务室; b、各检测室负责人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能力比对试验、现场监督检查及人员持证情况分析,提出培训需求包业务室; c、业务室依据各部门提出的培训需求,结合所人事管理的要求,制定年度全所人员培训计划,报所长批准。 4.2 培训 4.2.1 岗前培训 对新分配、新调入及转岗人员由业务室组织上岗培训。培训内容为本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规及相关的技术规范、所内有关的规章制度、拟上岗所需的应知应会知识等。培训方式为业务室组织专门人员授课,业务室负责记录和考核。 4.2.2 岗位培训 根据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所有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应不断更新、提高,对其本专业的检测动态应及时了解,业务室可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标准和规程应用研讨会,互传互授相关知识和技术。 4.2.3 待岗培训 对在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能力比对试验等过程中发现严重不合格项的人员或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不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的人员,由所在部门建议,业务室组织其脱产待岗培训1—3个月,培训后进行考核,达到了规定要求方可从事与检测质量有关的工作。

4.2.4 适时培训 a、质量负责人负责跟踪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的修订情况,业务室及时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b、原则上涉及我所开展检测业务的每个新标准和规程,所将至少派一名业务骨干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宣贯会或技术交流会; c、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人员回所后,有义务负责对其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培训。 d、凡送出培训的人员,培训结束后,需向业务室提交证明其参加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证明材料(如考试成绩、结业证书等),需换证的一并提出; e、在业务室审核培训手续是否齐全后,所长方可批准报销培训费用。 4.3 考核、归档 a、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所内培训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人员取证考核和实验室间比验证、标准器核查等熟练性考核; b、内审员在内审过程中负责对检测人员进行工作质量考核; c、凡在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业务考核中不合格的,不得报销相关费用,限期复考; e、所有的培训资料和记录,以及每位技术人员的相关的授权、能力、资格证书等,最后交业务室统一归档,建立个人技术档案。 5 相关文件 5.1 《记录的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人员培训计划表》 6.2 《人员培训记录表》 6.3 《人员考核计划表》 6.4 《人员考核记录表》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检验员培训计划

质量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计划 一、培训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培训使质量检验人员增进对检验岗位职责的理解,强化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认识,加深贯彻建立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规范各个环节的检测验收行为,掌握检验的流程和规则,并加强协作提升质量控制能力。 二、培训时间: 三、培训地点:1f电教室 四、培训负责人: 五、培训对象: 质量部检验人员 六、培训内容: (一)全面质量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3.质量控制小组 (二)质量检验职能和程序 1.质量检验的方式与基本类型 2.质量检验的管理程序 3.不合格品管理 4.抽样检验 (三)质量成本的控制 1.质量成本控制概述 2.产品质量成本的构成 3.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内容 4. 产品质量成本控制注意事项及意义 (四)质量检验基础 1. 什么是质量检验 2. 质量检验的方法 3. 质量检验的作用 4. 质量检验的步骤 5. 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 6. 质量检验的组织工作 (五)常用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1. 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3. 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4 角度尺的使用方法 5. 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6. 碳、硫、镍等的测定方法 七.培训课程及时间安排篇二:化验员培训计划 化验员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实验室安全一、实验室安全准则。 1)、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具 2)、实验室分析人员应认真遵守实验操作规范、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知道事故的处理方法。

3)、实验人员进行危险性操作时,例:易燃易爆品的处理、危险废液的处理、危险品的取样分析等,应穿有防护服并有第二人员陪伴,陪伴者应能清晰并完整地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4)、玻璃管与胶管、胶塞拆离时,应先用水润湿,戴上工作手套,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5)、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时应带防护用具,开前用冷水冷却,瓶口不得对人。 6)、稀释浓硫酸、浓硝酸时是放热的过程,必要时应及时用冷水冷却。只能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不能倒反。倒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7)、蒸馏易燃液体时严禁明火。蒸馏过程人不得离开,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8)、每个试剂瓶内应贴有与内容物相符的显著的标签,严禁标签乱贴。 9)、操作中不可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离开时应有有处理能力的人负责看管。 10)、实验室严禁进食(吸烟公司已经禁止),不可用实验器皿放置、处理食物。离室前应用洗手液(洗洁精)洗手。 11)、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不可披肩,应扎起,不可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进行危险性工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具。实验操作时建议戴上眼镜。 13)、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前,应查看杀菌锅内的水是否充分(应至少没过杀菌锅底的几个棱角1cm),在确认杀菌锅各组件安装正确后,方可开始杀菌,杀菌完成后,应关闭电源开关、安全阀、放气阀,待其压力自然下降至压力表指至零位后,方可打开杀菌锅,切勿打开放汽阀及强行打开杀菌锅盖。 14)、每天下班离开公司前应检查水电气窗,检查完毕后方可锁门离开。 二、实验室安全。 一切劳动工作以人为本。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污染环境、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而有效的进行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电气安全和防止污染环境等方面。(一)、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物相符的标签。剧毒药品应严格单独上锁保管。剧毒试剂用毕应做解毒处理。 严禁试剂入口以及用鼻子直接接近瓶口进行鉴别。鉴别时应将试剂瓶远离鼻子,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即止。 取用带腐蚀性的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冰乙酸等,建议戴上防护手套。拿比较重的瓶子时,应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拿住瓶口。 处理有毒有害的气体、有挥发性的药品及有毒有机试剂时(如氮氧化物、溴、氯、硫化物、汞、砷化物、乙晴、吡啶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没有通风橱也要站在上风口。 稀释稀硫酸时,处理得容器必须耐热,玻璃棒必须不断地搅拌,必须将酸缓缓倒入水中。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药品时,因其会大量放热,故也必须用耐热容器处理。浓酸浓碱必须在各自稀释后再中和。 沸腾的液体不可马上取下。如果必须立马取下时,需用烧杯夹等工具夹住摇动后再取下,以防液体突然爆沸溅出伤人。 玻璃管插拔时应戴工作手套。玻璃管套橡皮管前,应用水润湿。 (二)、防火、防爆(本公司内严禁任何明火) 实验室内必须具备灭火用具。实验人员必须知道如何使用。 操作易燃物时必须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用力敲打。倾倒易燃液体时还必须谨防静电。 加热可燃易燃物时,必须在水浴或者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明火或电炉加热。 蒸馏液体时,如果需要补充液体时,应先等其冷却后再补充。蒸馏易燃物时应先通水再通电加热。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是所有的易燃物都是可以用水清洗的。烘箱、电炉周围严禁放有易燃物或带挥发性的易燃液体。(三)、灭火发生火灾时不得大呼小叫、到处乱跑,应及时灭火。发生大规模火灾时,首先应快速离

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室程序文件完整版

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室程 序文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X X X试验室 程序文件 版本号: 编号: 受控号: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6年1月11日发布 2016年1月15日实施地址: 电话:

目录

1、目的 检验检测机构对关键人员、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包括管理层、执行层、检测和操作、抽样、核查等人员)规定了明确的岗位条件、职责和权限,并在职责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以保证检测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机构全部人员管理。 3、人员岗位要求 中心主任 A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5年以上。 B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全权负责各项工作及资源调配。 C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程。 D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有效,提供管理体系运行的必备资源。 E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主持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 F组织职工参加有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保证检测质量。 G做好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检测公司开展文明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技术负责人 A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B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技术工作。

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等要素的技术管理和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D协办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及执行上述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E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负责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质量负责人 A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初级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B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的工作及负责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D负责管理评审工作,准备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做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总结,并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E协办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要素及执行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F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 G负责管理体系运行的考核工作。 内审员

检验人员培训内容

X X公司一致性控制计划培训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 时间:2016年1月25日下午15:00—16:00。 培训人员:全体检验员 培训内容:改装汽车产品一致性控制计划 1.目的 对公司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持续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批量生产改装汽车的认证产品。 3.引用文件 CNCA—C11-01: 2014《机动车辆类(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 职责 4.1 质量负责人负责公司产品一致性的总体管理。 4.2 与生产一致性控制有关的各部门职责,见《质量手册》中“管理职责”。 5.工作流程 5.1 结构及技术参数的验证 ——内部质量审核时; ——同一型式的产品连续生产200辆时; ——某一型式的产品连续停产六个月及以上,需要恢复生产时; ——当客户或(和)市场对认证产品一致性发生投诉时。 a. 二类底盘、照明及信号装置、反光标识、尾部标志板等3C法规部件CCC有效

性的核查与申请认证产品申报资料生产厂家的一致性。 b.整车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使用状况。 c.产品中车辆识别代号、车辆型号、产品标牌、车辆商标、外形结构等是否与型式试验样品及认证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一致。 d.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其它规定。 5.2涉及一致性及更改的控制 5.3关键零部件(材料)的控制 由质管部、研发部和采购部共同根据认证机构提供的《CNCA—C11-01: 2014《机动车类(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实施规则》、产品特性要求以及用户特殊要求确定关键零部件。 本工厂生产的产品经识别的关键零部件见附表《外购零部件的控制》。 按照《改装汽车外购物资进货质量检验规范》规定进行检验。强制认证(3C)零部件,在进货检验时,确认其认证标志,并定期对其证书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以保证强制认证零部件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认证产品要求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不得入库,做退货处理,并认真填写检验记录,以确保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5.4关键制造过程的控制 由质管部和研发部共同根据认证机构提供的《CNCA—C11-01: 2014《机动车类(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实施规则》、产品特性要求确定关键制造过程。 本工厂生产的产品经识别的关键制造过程见附表《制造过程的控制》。 5.4.3检验员应严格按照《改装汽车过程质量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如发现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设备操作保养规程执行。 5.5整车质量控制 5.5.2质管部按照《改装汽车整车质量检验规范》对整车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对其保存。

试验检测人员培训计划实施

熟悉:现场密度试验检测法与适用围;灌砂法、环刀法试验应注意的问题;核子密度仪法的适用围与要点。 掌握:压实度概念;灌砂法标定筒下部圆锥体砂的质量的步骤与要点;灌砂法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的测定步骤与要点;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密度计算;环刀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密度计算;核子密度仪试验的试验步骤;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答案: ①压实度概念: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实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实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因此,路基路面施工中,碾压工艺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 对于路基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柔性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沥青面层、沥青稳定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标准密度的比值。 ②现场密度试验检测法及适用围实验法 适用围 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基层(底基层)、砂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 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路堤等有大洞或大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测试,但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 其龄期不宜超过2天,且宜用于施工工程中的压实度检测核子法适用于现场用核子密度仪以散射法或直接投射法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 水量,并计算施工压实度,适用于施工质量的现场快速评定,不宜用作仲裁试验或评定验收试验。钻芯法适用于检验从压实的沥青路面上钻取的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密度,以评定沥青 面层的施工压实度,同时适用于龄期较长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和底基层的密度检测。 ③灌砂法试验应注意的问题(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 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oo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量砂要规则。量砂如果重复使用,一定要注意晾干,处理一致,否则影响量砂的松密度。(2)每换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松密度,漏斗中砂的数量也应该每次重做。因此量砂宜事先准备较多数量。切勿到试验时临时找砂,又不作试验;仅使用以前的数据。 (3)地表面处理要平整,只要表面凸出一点(即使1mm),使整个表面高出一薄层,其体积也算到试坑中去了,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本法一般宜采用放上基板先测定一次粗糙表面消耗的量砂,按式(6-7)计算填坑的砂量,只有在非常光滑的情况下可省去此操作步骤。(4)在挖坑时试坑壁应笔直,避免出现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这样就会使检测密度偏大或偏小。 (5)灌砂时检测厚度应为整个碾压层厚,不能只取上部或者取到下一个碾压层中。④环刀法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2020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2020检验检测机构全套程序文件

目录 程序文件修订页 1 XXXX/CX4.2.4-1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 2 XXXX/CX4.2.4-2监督工作程序 3 XXXX/CX4.2.9-1内部沟通程序 4 XXXX/CX4.3.4-1内务管理程序 5 XXXX/CX4.3.4-2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6 XXXX/CX4.3.4-3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7 XXXX/CX4.4.1-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8 XXXX/CX4.4.7-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 9 XXXX/CX4.4.9-1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溯源管理程序 10 XXXX/CX4.5.3-1诚信从业程序 11 XXXX/CX4.5.3-2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 12 XXXX/CX4.5.4-1文件控制程序 13 XXXX/CX4.5.5-1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 14 XXXX/CX4.5.6-1分包管理程序 15 XXXX/CX4.5.7-1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及管理程序 16 XXXX/CX4.5.8-1服务客户程序 17 XXXX/CX4.5.9-1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18 XXXX/CX4.5.10-1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19 XXXX/CX4.5.12-1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程序 20 XXXX/CX4.5.14-1记录的控制程序 21 XXXX/CX4.5.15-1内部审核程序

22 XXXX/CX4.5.16-1管理评审程序 23 XXXX/CX4.5.17-1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24 XXXX/CX4.5.17-2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 25 XXXX/CX4.5.17-3检验检测方法偏离控制程序 26 XXXX/CX4.5.17-4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27 XXXX/CX4.5.17-5 意外情况处理程序 28 XXXX/CX4.5.17-6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29 XXXX/CX4.5.18-1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 30 XXXX/CX4.5.18-2电子采集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保护程序 31 XXXX/CX4.5.19-1抽样程序 32 XXXX/CX4.5.20-1样品管理程序 33 XXXX/CX4.5.21-1质量控制程序 34 XXXX/CX4.5.22-1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程序 35 XXXX/CX4.5.23-1检验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36 XXXX/CX4.5.31-1检验检测活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37 XXXX/CX4.5.32-1数据统计和年度报告程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