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孔子的文学思想与影响

试论孔子的文学思想与影响

试论孔子的文学思想与影响
试论孔子的文学思想与影响

试论孔子的文学思想与影响

话题:休闲阅读音乐知识文化名人传统文化孔子文学

摘要: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搜集整理《论语》中涉及文学的文献材料,就可以发现孔子的文学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了文学理论的许多命题领域。本文就是通过研究孔子的文学思想与其对后世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见解。关键词:孔子;文学思想;影响一、文学与文学的本质1、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行为或作品。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是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并不是指今天所谓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在中国古代,《论语》把文学归结为孔门四科之一。至于文学概念所包括的诗,在先秦时代是主要体现一般文化含义的。在我国先秦时期,很多都是由诗歌发明民俗文化状况。诗具有特殊的语言和形象魅力。在春秋时代,诗虽然总体上被归属于广泛地文化范畴,但它比其他文

化形态更能感动人。当然,狭义的文学专指语言艺术。2、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诗、乐、舞”三位一体。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我们可以把这里的“诗”理解为文学艺术。“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特点。正如朱自清在《诗言志辩序》里所说它是我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1)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审美意识形态一方面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缠绕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又被看做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从功能上看,文学既有认识性又有情感性;从方式上看,文学既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从其性质上看,文学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目的上看,文学既有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2)文学的话语问题人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一种话语。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即与其他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如下五个要素:①语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②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语言系统;③说话人,是体现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的角色;④受话人,是话语活动的另一个主体;⑤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

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认为文学是主观的,抒情的。由于受这种文学本质论影响,在我国诗中始终是文学的正统类型。二、孔子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对我国文化和历史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位先秦人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文学思想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孔子的文学思想加以论述。(一)兴、观、群、怨说孔子对我国上古时代文学思想发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的最系统、也最富创造性的成果,他的著名诗论“兴、观、群、怨”说是第一次全面论述了文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孔子之前,人们对文学的特征和作用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但是,在那个时代没有人向孔子一样将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进行概括和总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篇》”这段话除谈到诗歌的认识功用之外,还接触到了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等一些本质特征,确实表现了孔子卓越的文学识见和高度的理论概括能力。所谓“兴”, 就是指”兴于诗”,它想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修身的第一步必须要学诗;朱熹释为“感发志意”。诗,主要的不是诉诸理智,而是诉诸感情。孔子的观点在于突出强调诗歌的感情作用和审美效果。以达到培养人格修养的作用。所谓“观” 就是指“观察”,即要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

外在的事物,朱熹注“考见得失”。所以周初以来至春秋中期即有采诗观风和陈诗言志的制度。(《汉书?艺文志》)孔子的诗“可以观”,既是对这一历史经验的总结。《盐铁论?机务》引孔子的话说:“吾于《河广》知德之至也。”这就是诗的认识作用了。就是指诗的内容应该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所谓“群”,朱熹注“和而不流”。就是指将不同的人的观念结合起来,通过相互的交流切磋,提高人们的思想修为。孔子的诗“可以群”,是对诗歌这种实用作用所作的概括性的说明。从《论语》的有关记载看,他在多次谈话中都把学诗作为第一要务,在孔子看来,通过学诗无论对个人修养,对安邦治国,既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增长知识与才干。所谓“怨” 指文学作品应该批判现实的黑暗社会,就是说,诗有“款谏”或批评政治的作用。从《诗经》来看,其中有不少是关心人民的痛苦和哀怨,政治讽喻诗和怨刺诗,它开启了诗歌创作“为时”、“为事”的先河,从理论上肯定文学应该具有于预政治的作用, 以致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进步传统。(二)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在孔子的文学思想里,孔子并不是将内容与形式放在同等的位置,他认为内容应该重于形式,即内容决定形式。在孔子的文学思想里,他认为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在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他一直十分强调诗乐的和谐美。在这段话里,孔子强调外貌的修饰必须要与人的内在的品格相统一,“文”主要是指人的外貌,而“质”主要是指人的品质、内在的

修养等。在这里,孔子引申为,在文学的创作上必须达到文学创作内容与文学形式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三)文学与政治外交活动、道德修养的关系1、文学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段话是对文学与政治外交活动关系的一段论述。在我国古代的政治外交活动中,人们为了体现一定的礼节,通常都会借助于赋诗来实现。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诗经》的作用的确是十分突出的,这一点《左传》等书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这些充分说明了,如果善于熟练地运用“赋诗”的方法,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或的效果超乎预期;当然就可能比较顺利地取得政治外交活动的胜利。如果不懂《诗经》,不会灵活地运用和引申诗的意义,就无法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要求,也无法弄懂别人的意图,甚至导致外交活动的失败。2、文学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诗与乐的时代。《论语?泰伯篇》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他的“博于诗书”、“察于礼乐”,不仅与时代有关,还由于他对诗、乐有一种过于他人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春秋末季,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而孔子执着地要求诗、乐为礼来服务,主张“克己复礼”坚决维护周代礼乐制度。在孔子看来,诗、礼、乐是修身的三要素;修身要先学诗,因为诗能感发志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礼,因为“不学礼无以立”;而最后还要通过音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浅谈孔子的思想

浅谈孔子的思想 历史纷纷扰扰,当今世人对孔子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孔子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没人能动摇,随着历史的变迁,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沉淀。孔子被后人称之为至圣,这就证明了在后人心中地位之高。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 孔子思想核心为“仁”,这个字看似简单,而其内涵丰富。孔子在讨论中没有明确指出“仁”的具体含义,而我们在读《论语》时或多或少可以从中体会到“仁”的含义,然后汲取所需,用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所说的“仁”包罗万千:在上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由此推及亲友邻居等;其次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再者要注意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做事不要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仍有许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意思就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了。这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末期适用,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仍然适用。不论时间流向何处,“孝”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意思是:仁人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遇到有名利的事情就退后。这虽然不被广为接受,可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的美德。中华民族向来愿意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也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干,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不能逼着别人去承担。这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做到这点,我们就能融洽相处,相互尊重和支持,矛盾就会减少。这同是也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教育上,孔子的影响更是突出。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在一个战乱频繁,教育不被重视的时代,这是不可低估的数字。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也间接当了孔子的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孔子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与其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对大家来说,我相信都不会陌生。简单地说,他是教师的鼻祖,我老师的老师吧!我对孔子很正式的认识是从高中开始的,有一次我的语文老师以膜拜的口吻提起他,引起了我对他的浓厚兴趣。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陬城)人,汉族。他的英文名叫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 孔子的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在教学方面,他强调“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 孔子在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 在治理国家方面,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 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 孔子的“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本主义思想、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舍身取义的节操等,成为中华民族奋进不止的精神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治国主张,则成为历代领袖治国的方略。远的不必说,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便足可见基于孔子学说。 公元一到二世纪,孔子思想传到朝鲜。三世纪,朝鲜学者王仁带着一本《论语》到了日本。从此,“孔子”便在日本落下了根。日本的儒学受孔子的思想影响很大,在明治维新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明治维新取得巨大的成功。现代的日本人民仍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气息。比如有部电视短剧《医龙》同样有孔夫子的思想呢,“以德报怨”。 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不仅日本、朝鲜,就连越南、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将孔子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相继建起了祭祀孔子的庙宇。十六世纪以来,孔子思想又陆续传入西方国家,他的理想主义、道德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宗教迷信的武器,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可见孔子学说已遍及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的思想仍然是活跃的!孔子所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 and “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汇编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孔子的教育思想虽然经历了无数朝代变迁,却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土壤,生生不息,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典范。弘扬孔子教育思想精髓,对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巩固职业思想,提高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教育思想艺术教育职业 职业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论语》中,可以学到许多当代教师必修的“德、技、法、能”。 1、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孔子的理想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主张“仁者爱仁”,以一颗仁心,“泛爱众”,指出如果“人而不仁”,没有仁爱之心,一切教化形式包括“礼乐”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把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才能架起通达众生心灵的桥梁,言传身教,方可起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效。他关注教育公平,主张

面向全体,不分厚薄,“有教无类”,并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待学生,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已见,不唯我独尊,体现民主,“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不保其往也”,只赞许学生的进步,而不赞成其退步,学生已经去掉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其洁净,不抓住学生的过去不放。做到民主公正,严慈相济,赏识与要求相结合,表扬与要求相促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不吝惜赞许,赏识每一个学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每位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情绪体验,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健康科学持续发展铺路”。 2、敬业、乐业、奉献,展示了教师职业特点 孔子“中庸”为德之至,把言行的不偏不倚、守常不变和乐心境作为最高道德标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教书育人为乐,自觉奉献。“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是说吃粗粮,喝凉水,曲着胳膊当枕头睡觉。虽然物质条件极端贫乏,但孔子能处之泰然,内心和乐,且不为物欲引诱,将以不义手段获取的富贵看作轻如浮云而不取。这是一种乐业的境界。不漠视、游戏本职,

论孔子思想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论孔子思想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儒家思想今天遇到了无比强劲的敌手,这就是由西方工业文明引起的西方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必将带来一定程度和范围的西方化,孔子的思想,还有其存在依据吗?我认为,孔子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的思索是不会过时的,而他一生的经历及其精神境界,作为人的生存,也具有典型意义。 卡西尔说:语言与存在同一。那么我们只要看看这些词汇吧:仁爱、礼节、天命、中庸等这些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不可想象,如果他们有朝一日从人类的生存中消失那将是怎样的后果? 孔子的一生,遇到了重重困难和磨难,贫穷恓惶,理想没有实现,那是一个十分沉重凄婉的悲剧。但是,孔子建立了一个阔大的精神境界,创立了一套与现实抗衡的学说,视富贵若浮云,过着一种不忧不惧、坦荡荡乐陶陶的生活,把悲剧变成了正剧。人生多艰,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每个人面对这一事实的时候,难道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吗? 孔子强调个体人格的修养,这是让人自己受用自己生命价值的学说。人自己精神生活的质量就是他的精神本身的质量,因此,不息地充实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内在的质量屹立于人世,他才能有种自满、自足的感觉,才能不为各种物欲的追逐、成败的计较、名利的诱惑所压倒,才能有一份宽松泰和、博大包容的心境,真正享受人生!但是,孔子的学说,决不至于独善其身的心性修养。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兼善天下,即努力改造社会、造福人群。这是孔子真正伟大的地方。他的学说的根本——仁,即是爱人,即是人道。爱人或人道,就是使人都好起来,使人人生活得好,尤其是使人人都受到教育。总之是把自身一己的人道修养推广开来,在每个人身上加以实现,使每个人都得到提高和升华,造成一个君子国,造成一个以人道为根本原则的大同世界! 孔子的思想、观点是很丰富的,但贯串于他一生的精神却很简单,一是知天命,一是弘毅。这两点,支撑着“任重道远”四个大字。极伟大的任务,极沉重的担子,极高远的目标,困难、挫折,甚至终身奋斗毫无结果,都是可能的,没有知天命的精神,生出许多一己的主观妄求,在不合理的事面前表现出不可理解和天真的愤激,甚至为忧烦、悲观、荒诞感所压倒,等等,这样的心理首先失却了宽和健康,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在这里我理解的知天命即上天命我来做这件事和上天注定我命运多舛两方面。所以有志向和真正干事的人,一定要懂得孔子知天命的正确涵义和积极精神。 命这个字眼儿很通俗也很高深。大别起来,人们对命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命是先天注定,无法改变的,所谓“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就是老百姓对命运观的极好概括。另一种认为,命是非人力可以改变的某种事实,比如某种外在的机遇,或是自己内在性格的偏长偏短,它们常常决定人的生活道路。比如仕途,前几年有一句话:“德才兼备加一碰。”这一碰特别重要。所以重要,就是你是否逢着了某种机会有决定意义。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就产生了两种“知名”的态度。持前一种理解的人生活态度消极,认为世事一无可为,“听天由命”;他们还很迷信,抽签算卦,奉算命先生为“铁嘴”,说他们某年有“水凶”,他们就不敢在沟渠边走,说他们某年不宜早出门,他们就日上三竿后离家。持后一种理解的人也认识到人生的无可奈何处,但却并不消极,更不迷信。拿孔子自己来说,他一生克己复礼,游列国,说诸国,但它的政治抱负和主张,却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他们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 严格说来,只有后一种“知名”才真正是人生智慧,而且是很高境界的人生智慧。国家元首、亿万富翁,以至村民百姓,芸芸众生,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大小,总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总有些无法做到的事情,总有够不着的、达不到的、无可奈何的,一句话,总有限定,总有失败,总有不如意。怎么办?在尽了一切努力之后,就是平静安然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汇总

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为“礼、仁、孝”,在冲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这一特殊时期,“礼、仁、孝”成为孔子所倡导的主流社会思想,《论语》中也大篇幅讲述“礼、仁、孝”的重要性及其积极作用,深深影响着现代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优点:《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对“礼”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大家对于社会上一些现象就拿这句话称量着,对那些富而作威作福的人痛感厌恶,讲究贫而守节,并对此大奖不疲,甚是流传。“礼”作为孔子首推的精神,其富含浓厚的意蕴。又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礼”成为了一种行为准则,而“成人之美”也成为一种美谈。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遇到纠结之事,“礼”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着相同的内涵。“六尺巷”的故事也表现

出人们对“礼”的理解与实践。 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与教育。“仁”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一种品质,更是君子们处世之道。《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孔子将“仁”作为每个人以生的追求。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不仅仅只是思考方式,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在今天,依旧有无数人为了心中的“仁”奋斗着,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 孔子思想中关于“忠、孝”也是十分的着重的。《论语》中这样议论“孝”的: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懿子问孝,子曰:“无 违”。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 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 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5)提出儿童中心论 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 3、《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最早的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书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言论和行动。孔子的思想学说零星地体现在其言论之中。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也就是主张通才。孔子本人就是一位文化通才,其思想学说涉及了政治、伦理、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领域。搜集整理《论语》中涉及文学(或文学艺术)的文献材料,就可以发现孔子的文艺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了文艺理论的许多和命题领域。 以下,是我们综合我们所翻阅的所有与孔子的文艺思想有关的资料,从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继承与发展、评价以及对现代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一、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诗教”之说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而展开的。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1、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篇》载,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孔子生活的时代, 是一个诗与乐的时代。他的“博于诗书”、“察于礼乐” , 不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了“庶、富、教” , 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第一个提出了“为政教民” , 第一个提出了“启发诱导” , 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他是我们教育的先师,他的教育思想无比精湛、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 并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东亚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倡导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今天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了解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经济方面,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壮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诸侯国之强大者,四出征讨,以图霸业。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二)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这时期,“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虽然礼崩乐坏,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文化教育仍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称作“官学”,广大平民被拒之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它大致有两类代表性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以朱熹为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

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

浅谈孔子思想和老庄思想

浅谈孔子思想和老庄思想 电商1101 1203110121 王佳玲1.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2.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隼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隼”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史上有着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浅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 整理古代文化, 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讨论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论文联盟https://www.doczj.com/doc/6511777906.html,整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

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1、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而首上顶”,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尽山东曲阜东南),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载,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的贵族,时因宋国内乱,祖先避难于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所以曾曰:“吾少也贱”,但其却“十五至于学”,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54岁去鲁,带弟子周游列国,凡14年,曾去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主张皆不受用。“宝剑折断,铩羽而归”,孔子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精通“六艺”,与其弟子言行语录及思想保存在《论语》之中。 2、主要思想 ①伦理观与政治观。 “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何谓“仁”呢?在孔子看来,就是要“爱人”;“恭”、“宽”、“信”、“敏”、“惠”也为仁;“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必有勇”;“仁者无忧”。总之,他所说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能构成“仁”。因此,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孔子拥护周礼,正如他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他眼中的礼却在含义、范围上均与西周不同,所以又表现出了对周礼改造的一面。首先他所说的“礼”基本上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西周时代崇敬鬼神的色彩。他认为应发挥礼在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作用,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第二,他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代讲究“礼不下庶人”,而孔子却主张不分贵贱的“齐之以礼”,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的一条界限。孔子认为只有恢复“礼”,才能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谐局面,这是孔子的正名思想。他站在时代的门槛,面对现实的混乱,还是向前望了望,却终究没有继续前行。 孔子继承了“孝”的道德观念。“孝”是“仁”的一种要求,并且把“孝”与“为政”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为政就是要把“孝”的精神推广于政治,在家孝亲也是为政。 此外,孔子还突出了“德”的政治含义。“德”原来有“揖让”、重视文治和不尚暴力的含义。孔子崇德尚文,反对武力征伐,反对春秋霸道的盛行。只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才是德政,才能达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统治效果。 综上几点可见,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伦理道德是实行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②人生哲学观.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没有完全摆脱西周时代“天”的观念,但他却没有谈到“天”的意志一类的话,而且谈“天”时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如其弟子颜回去世,孔子曰“天丧予!”;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