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后出师表应系诸葛亮所作

论后出师表应系诸葛亮所作

论后出师表应系诸葛亮所作
论后出师表应系诸葛亮所作

5晋阳学刊62001年第2期

论5后出师表6应系诸葛亮所作

[日]贯井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100732)

摘要:对于5后出师表6,自清朝以来有部分史学家认为其风格与语调都与前表有较大差异,所以不是诸葛亮所作,而是他人伪作。笔者对其内容及产生背景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通

过查阅历史文献、参考前辈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认为5后表6确为诸葛亮所作。

关键词:诸葛亮;5后出师表6

中图分类号:I2071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87(2001)02-0066-06

一般人们提起诸葛亮的5出师表6就是指5前表6,对于5后表6,5三国志6中没有记载, 5诸葛武侯集6(陈寿)以及5昭明文选6(萧统)中也没有记载,而且5后表6的风格、内容、语气等各方面都与5前表6不同,所谓/5前表6悲壮,5后表6衰飒,5前表6意周而辞简,5后表6意窘而辞繁0(清代学者评价)。5后表6虽名为5出师表6,但就其内容看,恐怕会使人斗志全消,甚至使反战情绪高涨,所以很多史学家都认为5后表6是他人伪作。但是,我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参之前辈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认为5后表6确系诸葛亮所作。

一、社会背景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6年,曹魏太和2年,孙吴黄武7年),在大国曹魏及孙吴的夹击之下,小国蜀汉已是孤注一掷,所以它不得不集中全国力量,与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是地理上都处于优势地位的曹魏决一死战。但是两国国力相差过分悬殊,以物产、人口、经济和军事力量综合比较来看,曹魏、孙吴、蜀汉的国力比较为7B2B1,蜀汉仅相当于曹魏的七分之一。曹魏据有12个州,而蜀汉只有一个州(益州)[1]。

从人口数量及构成看,蜀汉的总人口与曹魏相比不到其四分之一。可官吏人数却比曹魏多将近一倍,可谓头重脚轻的非生产者压迫生产者的政治体制,综合国力低下,人民的负担十分沉重。另外,蜀汉的兵力与总人口的比例奇大,这与弱小的蜀汉很不相称。人口的数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与士兵和生产者的力量以及人材的力量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当时的战争,比起争夺土地来,争夺人口,使其归于自己的国家并从事生产和服兵役这种目的更占主流。根据史书记载东汉末期的总人口有6000万,而到三国时代后期

收稿日期:2000-5-30

只剩下767万了[2],战乱使大量无辜的百姓牺牲,人口减少速度之快真是令人吃惊。

二、对于5后出师表6的内容、文体风格和语气的分析

有学者认为5后表6始终贯穿着/悲观0、/悲壮0、/悲凉0这样一种基调,以这样的文章作为出师表,会极大地影响出征将士的士气。而且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就使诸葛亮的情绪如此低落,不符合诸葛亮的性格,所以他们判定5后表6不是诸葛亮所作。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的确,5后表6与5前表6相比是有一些低调,但从5后表6的写作背景出发来分析一下,就不难理解这种变化了。

(一)5前表6与5后表6的内容、风格之比较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05后表6一开篇就表明了出兵的原因和目的,那就是/兴复汉室,统一天下0这一蜀汉刘氏王朝的国旨,因为蜀汉是以汉室正统的名义存在的,这是诸葛亮一切行动的出发点。这段内容与5前表6所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0相对应,同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侍亡,孰与伐之?0这句话说明诸葛亮对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也是诸葛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第一次北伐失败的阴云还未散去的时候,不肯放过战机,请求出征的原因。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0在这里,诸葛亮回顾了从刘备在白帝城驾崩至第一次北伐出征之前的征战经历,说明了北伐思想的由来。公元225年(蜀建兴三年),南方各郡各民族的势力发动了叛乱,诸葛亮亲自挂帅南征,平定了三郡(益州、柯、永昌),在这不足七个月的时间里,就把军队兵分三部分散置到相当大区域(云南省昆明地区、贵州省乌江地区及缅甸境内)。这一段内容正与5前表6中/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0从内容到语气都完全相同。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0这段话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第二次北伐为公元228年(建兴六年)11月,距第一次北伐失败只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续向强大的魏国发动进攻实在是很艰巨的。当时,第一次失败的阴影还未散去,很多大臣都有反战情绪。而诸葛亮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问题的,也反映了诸葛亮作为军事家的真知灼见。/六不解0是5后表6的主要内容,反对派也主要是以/六不解0的悲观和低调来推断5后表6是伪作,袁枚就认为/六不解0是己不解而欲后主解,不是诸葛亮真的不解,而是批驳反战派的六个理由。由于第一次北伐新败,蜀汉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浓郁的反战气氛,从内容上看/六不解0似是反战派攻击诸葛亮的话语。但诸葛亮不甘错失战机,力排众议,向后主进言,倡议第二次北伐。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和分析,深刻地阐明宜速战的道理。

/一不解0说汉高祖英明盖世,又有张良、陈平等谋臣老谋深算,但仍然屡遭创败,后主及诸葛亮与前人相比有所不及,又怎能指望靠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呢?

/二不解0说刘繇、王朗各占据一州一郡,议论起安全策略来,总是引用圣人言词,令人疑惑满腹,今年不战,明年不征,结果使孙策平安地坐大,吞并了江东。诸葛亮在此以刘、王与孙策来比喻蜀汉与曹魏,以历史教训作为警示。

/三不解0与/四不解0都说的是曹操智谋超群,兵多将广,但也屡遭败绩,说明不可能无风险而取胜,也不可能每战必胜。

/五不解0说战将和士兵损失很大,并且后继乏人。再拖延下去,更无力讨贼。

/六不解0说明既然不能平息战事,守御与出征的劳苦耗费相等,让民穷兵疲、只占有一州之地的蜀汉,去与占据了广大中原地区的敌人长期相持,这怎么可能呢?

从/六不解0来看,诸葛亮摆事实讲道理,分析时局,战,可能会败;不战,必然灭亡。他正是以其卓越的军事家的眼光,清醒地看到这种局面,与其被动挨打,不如抓住战机,主动出击。有人以/六不解0的悲调来怀疑5后表6是伪作,我认为这段文字语调固然沉重,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是很容易理解的,诸葛亮的论述是针对反对派意见进行批驳,而且切中肯綮。5前表6的开篇也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0在5前表6中诸葛亮也是以本朝(汉)的兴衰历史来提示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05后表6与5前表6一样言之谆谆,词句铿锵,语调中肯,令人信服。至于前、后两表语调的变化,若是结合两表的写作背景来看也是不足怪的。

(二)5前表6与5后表6语调变化之分析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0有的学者认为此处诸葛亮自称/才弱敌强0是长敌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出师表中不应有这样的言词。实际上诸葛亮在5街亭自贬书6中就曾说/臣以弱才,叨窃非据,,,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0,因而在这里称/才弱敌强0与5自贬书6一样含有对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检讨和自责之意。

5后表6的语调比5前表6低沉有外部原因,也有诸葛亮个人方面的原因。

1、外部原因

前、后两表的写作背景是不同的,每次北伐前,形势对蜀汉是有利的,诸葛亮为了发动北伐,经过了数年的精心准备,蜀汉以弱敌强,贵在出奇制胜,因为几年无战事,曹魏对蜀汉的防备已有所松懈,诸葛亮发动的第一次北伐确实给曹魏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战役初期取得了胜利。但后来却因马谡失守街亭,使有利的战局发生了逆转,最终导致此次战役的失败,使蜀汉失去了获胜的最好时机。与强大的曹魏的初次交锋就遭失败,对以后战争的影响是很严重的,蜀汉此次一击不中,使曹魏提高了警惕,加强了防备,战机既失,诸葛亮必须面对以后长期艰苦的持久战,所以此时的形势对蜀汉来说是严峻的。

通过第一次北伐的经历,诸葛亮看到了进攻曹魏的更多不利因素,预见到以后的战争的巨大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蜀汉的地理条件。蜀汉所占据的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南,包括现在的四川省及贵州、云南二省的大部分及陕甘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地势险恶,虽然有利于蜀汉的防守,但对于蜀汉向外进攻也是阻碍,尤其是军队的后勤补给比较困难,在上表后的散关之役就是因缺乏粮草而不得不退兵的。魏明帝曹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太和二年)时曾就地势之险说过这样的话:/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即合兵书致人之术,,0

第一次北伐不仅使蜀汉失去了战机,也给蜀汉朝廷内部的反战派以口实,加深了蜀汉统治层内部的矛盾。种种内忧外患加在一起,诸葛亮的心情怎能不沉重呢?

2、诸葛亮个人方面的原因

第一,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自从出山之后,至此共二十二年时间,北伐的失败可以算是最大的一次失败,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第二,诸葛亮用人不当是导致第一次北伐的失败的重要原因,当年刘备临终之时曾有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0但诸葛亮却不用赵云、魏延、吴懿等大将,而凭私心提拔马谡担当先锋重任,最终的失败说明了刘备是正确的。而且斩马谡,正军法,深感悲痛的却是诸葛亮自己。马谡虽然是导致失败的直接责任者,但他与诸葛亮的个人关系非常亲密,在生活中诸葛亮与马谡情同父子,这也许是他为什么违背刘备的遗嘱而委马谡以重任导致重大失败的原因之一吧。诸葛亮感到自己不但对马谡的死负有责任,对战局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对蜀汉大臣和将士的团结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上5后表6时,诸葛亮的心情无疑是沉重的。

第三,诸葛亮当时已48岁,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讲也算进入暮年了。他担负的国务军务是那样的繁重,而他的劳累是一贯的,并不是从第五次北伐才开始的,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想来也是清楚的。后来他也确实是/过劳死0的。他那样不懈地一次次出兵北伐,想来也是为了争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现/兴复汉室,统一天下0的宏愿。他正是以实际行动证明,为了蜀汉的事业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0。

三、对5后出师表6疑点的分析

(一)5后出师表6未载入5三国志6的原因分析

在陈寿编纂的5三国志#蜀书#孔明传6和5诸葛武侯集6中收录了5前表6而只字未提5后表6,萧统所著的5昭明文选6中也只有5前表6而没有5后表6。由于5三国志6是研究三国历史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文献资料,在三国历史研究方面具有权威地位,所以5后表6未被收录其中也就成为一些学者认为5后表6乃伪作的重要依据。但是我认为5后表6的真伪与5三国志6是否收录没有必然的联系,陈寿编纂5三国志6时漏掉5后表6是可能的,是事出有因的,并不能因此就确认5后表6是伪作。

看过5三国志6的人都知道5三国志6的原文很简略,陈寿惜墨如金。他在编纂5三国志6时参考收录了大量的曹魏、孙吴和蜀汉的史料,对各种资料的选取是非常严谨的,他作为本时代人编写时代的史书应该是比较真实的,但是本时代的人在写本时代历史时也更容易加入个人的主观意识。5三国志6共65卷(实际是66卷,有一卷散失),其中有16卷是/蜀书0,虽然陈寿是蜀汉人,但/蜀书0在5三国志6所占篇幅不足四分之一,这说明有关蜀汉的史料相当不足,5三国志#后主传6评曰:蜀汉/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0蜀汉政权内没有设置正式的史官,所以没有修史的惯例,实际上当时蜀汉国内也没有多少史学人才了。且由于蜀汉当时已亡国,史料散失得相当多,所以陈寿在对所收集的史料进行筛选时,有些史料被遗漏或出于他的严谨的原则而未被采用也是难免的。关于5后表6的书面记载最早出现于裴松之对5三国志6所作的注解,说明5后表6的出处是

吴国大鸿胪张俨的5默记6,遗憾的是5默记6已经散失不全,无从查证。但是在5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6中有这样的记载:吴帝孙权死后第二年(公元253年,蜀汉延熙十六年,吴建兴二年),当时任大将军掌握军权、辅佐孙亮的诸葛恪准备再次率军北征时,为了反驳大臣们的反对意见而写下了5征魏论6(一说5伐魏论6)中曾有这样的叙述:/,,近见家叔父(指诸葛亮)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常不喟然叹息也。,,0当时诸葛恪与与诸葛亮的立场与处境很相似,从所提的内容(与敌争竞之计)及语气上看,诸葛恪所指的应是5后表6,陈寿虽然因5后表6散失,而未将其载入5三国志6,但对于5后表6的存在也不是完全否定的。

诸葛亮一向主张联吴抗曹,从/隆中对0提出这个战略方针后就一直坚持这样做,即使在孙权杀了关羽,刘备为其报仇未成死于白帝城的情况下也未改变这一主张,他一向与在孙吴任要职的长兄诸葛谨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还过继了长兄的儿子为继嗣。5后表6的写作时间正是曹魏进攻孙吴,汉中空虚,诸葛亮准备乘隙发起二次北伐时,兄弟之间联系更为密切,书信往来频繁,这篇分析时局的文章很有可能由诸葛亮传给诸葛谨,所以诸葛恪自然也会看到。而与诸葛恪同朝为官,且向来支持诸葛亮主张的张俨也就很有可能得到这篇5后表6。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5三国志6中记载5前表6的起始句是/上疏曰,,0,而张俨5默记6的5后表6以/上言曰,,0开始,/上疏0与/上言0说明了二表是有区别的,5前表6是公开向后主上的正式奏章,而5后表6则是向后主陈述事情的言论或文章,而非正式奏章,所以5后表6有可能是未公开的。那么以陈寿的身份或许就不太容易看到这篇文章,作为非正式奏章,5后表6也就更容易散失了。相反张俨却很有可能从诸葛恪处得到5后表6。张俨在孙吴的官职是大鸿胪,为九卿三品,地位较高,近似现在的外交部长兼少数民族事务官员,是一个与曹魏、蜀汉及其他少数民族等外界高层人物有较多接触的职位。所以张俨是有可能从诸葛恪或从其他渠道得到5后表6的,尤其是张俨本人的思想与诸葛亮有共鸣之处,对于5后表6这样详细论述时局的文章,他注意加以收藏的可能性是较大的。

(二)关于赵云的死亡时间

据陈寿的5三国志#蜀书#赵云传6记载,赵云卒于公元229年(蜀汉建兴七年),而5后表6写作时间是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所以5后表6中提到赵云已亡与5三国志6的记载不符,这是反对派判断5后表6是伪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但是我认为这个理由是站不住的,我同意清朝学者何焯的分析。

赵云是三国时代一流的战将,是刘备创业的为数不多的几员名将之一。第一次北伐中,失利于箕谷,战后贬为镇军将军,从那时起直到他去世期间,有关他的一切活动5三国志6中再无记载,他未参加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天的第二次北伐这样重大军事行动的原因,5三国志6只字未提。以赵云的声望与地位,这种情况有些不可思议。这种种迹象表明,5后表6的说法是对的,第二次北伐前,他已经去世。

其实即使是赵云死于建兴七年,由于吴人传抄5后表6时已过了相当久的时间,张俨对于赵云死年并不十分清楚,误将赵云的名字加入也是有可能的。

(三)关于李服等人

在5后表6中有这样叙述:/曹操,,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0但5三国志6中没有李服这个人,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伪作者随意捏造的人物,并以此作为5后表6是伪作的依据,但我

认为这个理由更为牵强。

据5资治通鉴6胡三省(公元1230)1302年,天台人)注,李服可能即王服,5三国志#蜀书#先主传6,公元200年(东汉建安五年),车骑将军董承、长水校尉种辑、将军王服、吴子兰等人密谋杀害曹操,事泄被曹操所杀。我认为胡三省的注释大体是能说得通的。退一步,胡注即使不正确,也不能断然否认/李服0的存在,并以此作为判断5后表6真伪的依据。5三国志6不可否认是一部很权威的史书,但也不能认为凡是5三国志6中没有就是假的。不仅是5三国志6,还包括其他史书,在其中登场的人物都是具有很高名望的人物或著名历史事件中的焦点人物,这些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只是很小一部分,而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包括不少的官吏、将领都没有机会在史书中留名。所以5后表6中出现的一些人物(除李服外,还有阳群、马玉、阎芝等蜀汉将领),在5三国志6中没有记载是不足为奇的。

从古代文献来看,古代史学家们大都不否认5后表6的真实性。东晋习凿齿(公元?) 384年,荆州襄阳人)的5汉晋春秋6将5后表6全文收录;裴松之(公元372)451年,河东郡闻喜县,现山西省闻喜县人)注5三国志6时,在注文中引用张俨5默记6补充了5三国志6所未记载的5后表6;司马光著5资治通鉴6时也将其全文记入;胡三省注5资治通鉴6时也认为5后表6出自诸葛亮之手。5资治通鉴6以编年体形式编著,内容系统完整,文笔精练生动,司马光在编纂5资治通鉴6时,鉴别选择、考证伪劣的工作很细致,可信程度应该是很高的。以古代历史文献为据,结合我个人对5后表6的内容、文化、风格、语气的分析及与5前表6的比较,我认为5后表6与5前表6有许多共同点,所以同意5后表6系诸葛亮所作的观点。

1责任编辑智效民2

[1]魏十二州)))司隶,今河南西北部及山西西南部;荆州,今湖北北部、河南西南部及陕西东面隅(注:东汉荆州七郡:魏得南阳,魏、吴分江夏南郡,吴得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豫州,今河南东南部及安徽西北部;青州,今山东东北部;兖州,今山东西部及河南一隅;扬州,安徽中部(注:东汉扬州六郡:魏得九江,魏、吴分庐江,吴得丹阳、吴、会稽、豫章。);徐州,今江苏北部、中部与山东南部;凉州,今甘、宁西部及青海东北一隅;冀州,今河北南部及山东西北边缘;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并州,今山西中部、北部;雍州,今陕西中部及甘肃东南部。

吴四州)))扬州,今江苏安徽南部及浙、闽、赣三省;荆州,今湖南省、湖北南部及两广北部;广州,两广大部;交州,两广边缘及越南北部。

蜀一州)))益州,今四川中部、东部,贵州大部,陕、甘南端及云南省。

以上三国辖区摘自5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6中三国分立图说明。

[2]摘自胡焕庸5中国人口地理6中/两汉魏晋南北朝官方人口统计表0。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 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 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 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 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 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 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 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 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 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 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 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 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 文原文及教案 课文 【作者】诸葛亮【朝代】三国时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研读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3、背诵课文,汲取精神养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诫子书》,告诫儿子的

一封家书。 二、初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勾画生字词。注意句子的停顿。 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时/与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学生自由读课文。 听朗读录音,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学生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三、精读课文。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难点:(1)词语广才——增长才干。励精——振奋精神。治性——修养性情。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以第二个句子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 2、总结交流: 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选2名学生朗读自己的

《出师表》比较阅读

《出师表》比较阅读 一《出师表》VS《后出师表》 见《语文补充习题》 二《出师表》VS《郗超荐贤》 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梁岐(地名),又虎视淮阴(地名)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④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⑤,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允许,许可)必能立勋。”元⑥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世说新语·识鉴》 注:①郗(xī)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②苻坚: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④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宣武,谥号。⑤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履屐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⑥元,大。 译文 郗超与谢玄不善。郗超与谢玄不友好。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苻坚将要侵犯晋国,在像狼一样吞噬了梁歧之后,又像虎一样盯住了淮阴。 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当朝中讨论派谢玄向北讨伐的事,大臣中间很有不同的看法。 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只有郗超说:“这个人北伐一定成功。我曾和他同在桓温府做事,见他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即使是平民也得到适合他们的工作。 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由此推论,任用他一定能使他立功。” 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北伐大功告成,当时人们都感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推重他不因为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的优点。 1.文中郗超认为谢玄一定能完成北伐符坚的重任,依据是什么? 2.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内容对两人做出评价。 3. 本文以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为背景,刻划了郗 超的高大形象。(知人善任、公私分明、宽容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 4. 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 作者将郗超的一番通达的言论与“时人”对郗超的赞叹相结合,来表现刻画人物。 三《出师表》VS《隆中对(一)》 (乙)时(当时)先主屯(屯兵,驻守)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委屈,招致引来)也。将军宜枉驾(委屈车马)顾之。”由是(因此)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通“伸”,伸张)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智谋方法)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认为)计将安(怎么)出?” 译文: 当时刘备在新野驻军。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十分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您想见他吗?”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只可以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委屈自己去拜访他。”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叫(旁边

论诸葛亮

论三国之诸葛亮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群雄争霸、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据史料记载,在有记录可查的中国人口数量统计表明,三国年代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少时期,最少时不足千万。这足以说明那个时期,人类面临着一个多么残酷的生存环境! 时势造英雄!在那个剧烈动荡的年代,为了生存,为了名利,也有打着拯救天下苍生的旗号的人们,拼尽了力气、耗干了才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画卷之中,也给后世留下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回味。 说到三国,不能不说到我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诸葛孔明先生。羽扇纶巾,衣袂飘飘是他的扮相;四轮推车是他的座骑;淡定的笑容是他的标志。他的每次出现都让人感觉到有仙自天上来的意境! 历史的真实,我们不必苛求。从演义的角度看待三国,诸葛先生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每一段精彩的故事背后,或多或少有着他的影子。蜀汉的建立更是他用毕生心血,运筹帷幄的结果。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性有其必然性。三国的雏形,早在诸葛先生闲坐隆中之时,已然初步规划完成。(通过这个事情说明,人生的规划对我们的以后的发展何其重要!)三国历史的进程,只是诸葛先生历尽艰辛,逐步实施计划的过程。在这个伟大工程实施中,充分展现了诸葛先生的大智大勇、决胜千里和在治国理政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他不愧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诸葛先生的出山,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也是诸葛先生自我炒作的结果。如果放在当下,借助网络的力量,他必然会成为一个超成功的炒作大家。“若想出名,找诸葛必成!”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当时诸葛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出山前所造成的社会舆论间找寻端倪。 其时,诸葛先生闲住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卧龙岗。襄阳地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最新版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 先,尊称死去的人。 创:开创,创立。业:统一天下的大业。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今:现在。 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翻译: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 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益州疲弊:困乏,疲弱,处境艰难;益州:汉代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包括今四川省和陕西省一带。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时候。这里指关键时期;一般多指不好的。 翻译: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

候啊。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然:然而;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皇宫中。忘身:舍身忘死,奋不顾身。盖:原来;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 翻译: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 诚:的确,确实;宜:应该。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光:发扬光大,用作动词;遗德:留下的美德。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气:志气。 翻译: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妄自菲薄:过于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小看,轻视。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喻:比如;义:适宜、恰当。以:以致(与以伤先帝之明的以用法相同:以致);塞:阻塞;谏:劝谏。 翻译: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宫:指皇宫;府:指丞相府;俱:通“具”;全,都。 翻译: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陟(zhì):提升,奖励;罚:惩罚;臧否(pǐ):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翻译: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出师表》课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测试(满分100) 一、《出师表》作者:,字。《后出师表》中“,死而后已”是对诸葛亮一生真实的写照。(每空2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空2分) 以光.先帝遗德() 引喻 ..失义.()() 察纳雅言 ..() 性行淑.均() 悉.以咨.之()() 猥.自枉屈() 遂许先帝以驱驰 ..() 以咨诹.善道() 此后汉所以 ..倾颓也() 以.塞忠谏之路也() 此皆良实 ..() 斟酌损益 ..()或()() 以彰.其咎.()() 恢弘 ..志士之气() 陟.罚臧否 ..()()() 临.表涕.零()() 愿陛下托臣以讨賊兴复之效() 盖.追先帝之殊遇() 先帝不以.臣卑.()()

三、按要求用原句回答(每空2分) 1.先汉兴隆原因:, 2.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 4.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 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翻译句子(每题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五、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几条建议?请用原文默写。并说说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每一答案1分) 六、本文中隐藏着许多成语,你发现了吗?请写出其中的四个。(每一成语1分) 七、选择题:(每题2分) 1.下面词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危急存亡之秋(秋季) D.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朝廷)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提醒刘禅。 B.陆游称赞《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C.本文写法以议论为主,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D.诸葛亮给后主提了三条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 3.下面两句话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后出师表原文与翻译

后出师表原文与翻译: 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 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

诫子书原文加拼音及译文版

jièzǐshū 《诫子书》 zhūgěliàng 诸葛亮 fūjūn zǐzhīxíng jìng yǐxiūshēn jiǎn yǐyǎng dé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fēi dàn bówúyǐmíng zhìfēi níng jìng wúyǐzhìyuǎn fūxu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xūjìng yěcái xūxuéyěfēi xuéwúyǐguǎng cái fēi zhì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wúyǐchéng xuéyín màn zébùnéng lìjīng xiǎn zào zébùn éng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zhìxìng nián yǔshíchíyìyǔrìqùsuìchéng kūluò 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duōbùjiēshìbēi shǒu qióng lújiāng fùhéjí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

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诸葛亮

对诸葛亮的评价 作者小玲伟阅读:48476 发表时间2011-12-04 14:53:58 摘要:读三国之后有感而发 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贤士,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尽瘁国事,忠心辅政。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诸葛亮知人善任,明之以法,晓之对情,其服人心如此!在廉洁上,亦堪称典范。他曾上书后主,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书曰,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伯经营,增长私产一寸,臣死以后,如查出多余财产,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光明磊落。苍天可鉴。 坚韧一心,竭尽人谋。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严峻的: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https://www.doczj.com/doc/605876079.html,/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81520&pn2=1&pn=1 对诸葛亮的评价 阅读人数:20886人页数:3页 诸葛亮 人家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依我看,他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一),诸葛亮隆中钓刘备;

前出师表原文、注释及翻译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彼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 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

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前出师表》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

《诫子书》(诸葛亮)知识点

《诫子书》(诸葛亮)知识点 《诫子书》知识点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龄同时光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悲伤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又怎么来得及呢? 【重点字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澹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指安静,

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一定要。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过度懈怠。淫:过度。慢:懈怠,懒惰。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年:年龄。与:跟随。时:季节、时光。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光、季节。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呢? 【赏析】 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提高修养。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导读:读书笔记出师表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出师表原文,出师表翻译! 出师表介绍: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至于三国演义中的后出师表,并没有证实。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有”是通假字,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所以读yòu】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完整版)出师表原文及注释,翻译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诫子书》原文及注释

诫子书概况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线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有留存多篇《诫子书》。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注释 淡泊:不追求名利。 宁静:安静,集中精神。 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 鉴赏提示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文章思想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Ⅰ关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后出师表原文翻译及赏析

后出师表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日期: ?

后出师表赏析 后出师表 原文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出师表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写作背景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

论诸葛亮1

作品中的人物一经定型,本身即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自足自在的系统,因此本文所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涉及历史事实层面的人物原型。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以致郑振铎先生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虽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诸葛亮集杰出智慧和传统美德于一身,最终却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诗)的悲剧结局,实在令人痛惜。可以说,诸葛亮是《三国演义》充满历史感的悲怆陈说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 对于诸葛亮形象的悲剧,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有的归因于他事必躬亲的作风,有的归因于他的几次用人失误,有的归因于他的穷兵黩武,有的归因于敌对势力过于强大,还有学者认为诸葛亮作为一个悲剧英雄,表现了儒家精神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格信念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传统。这些观点无疑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诸葛亮形象悲剧的某些方面,但无形之中忽略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殊性。 笔者以为诸葛亮形象既是世代累积堆垛的结果,对其悲剧的分析也应充分考虑这一形象塑造过程中的某些特点。三国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民间心理所影响的审美趣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凝聚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智慧和斗争经验因而具有惊人的谋略和绝世的才能,几乎成为智谋的化身和代名词,因此诸葛亮形象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是“智谋”。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智谋的符号其悲剧在本质上也应该是谋略的悲剧。 诸葛亮的智谋悲剧主要源于三个层次的矛盾冲突:最外层是出处选择时人谋和“天时”的矛盾它规定着诸葛亮人谋的性质和施展方向;中间一层是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后人谋与刘关张“义气”的矛盾,它昭示着智慧与忠义的背离;而最内层也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其自身性格中智谋和忠义的矛盾这一层在白帝城托孤后尤其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出来。三个层面环环相扣,上演了一幕千古“智绝”的人谋悲剧。 一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历史逻辑,诸葛亮正处于“由治入乱”之时,汉朝的灭亡是“数之所在,理不得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强之”,这就是小说中时时提到的“天数”、“天意”、“天时”。出山之前的诸葛亮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人生格言,居于高山流水、柴木修竹的幽雅之处,与书琴相伴,与古淡高超、旷逸清韵者交游,一派闲云野鹤、仙风道骨的风采。他与司马徽、崔州平一样,深知“天时”不利,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群雄割据争战的混乱中,作为智者,他选择了隐居,这是他认识到天下大势不可逆转后合乎逻辑的选择。“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他以世外高人的姿态冷静地洞察着天下局势。此时的诸葛亮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冷静清醒的智者形象。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诸葛亮很清楚人力与天意相抗的结局。当得知徐庶把自己推荐给刘备后,诸葛亮“作色而言曰:…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拂袖而入”,使得徐庶“满脸羞惭,不辞而退”。诸葛亮之所以把“出山”比作祭祀用的“牺牲”,是因为他深知出山的最终结果极有可能是去作道德祭坛上的牺牲品。 “三顾茅庐”历来被传为佳话,人们一般只称颂刘备求贤若渴的美德,而忽视了诸葛亮内心或出或处的痛苦抉择。刘备“一顾”时不遇诸葛亮,固然是机缘不巧;“二顾”之前,童子已经告诉诸葛亮刘备专访一事,他为何又与崔州平外出闲游?况且崔州平已知道刘备专访一事,为何相邀同游?“三顾”之始,诸葛亮卧于草堂之上,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可以说,诸葛亮待刘备三顾茅庐而后出,既是对刘备惜才、爱贤之心的试探,也是他内心犹豫不决的表现。“三顾”一段文字背后应当有诸葛亮对自身命运的深入思考和进退两难处境的痛苦抉择。一方面刘备的三顾之恩与仁义风范最终感动并征服了他,另一方面,“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本来就是历来

出师表原文翻译及赏析

出师表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出师表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具体内容:《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

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翻译: 臣诸葛亮上表进言: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赏析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

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夫君子之行):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 (静以修身)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俭以养德) 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 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夫学须静也)

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 (才须学也) 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 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 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