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明确人类进步的必然性、标志、内容

及其曲折性和辩证性,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更加自觉地投

入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

主要内容: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二、社会进步的标志与内容

三、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一、社会进步的辩证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时间:6课时

第十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理论体系的归宿,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要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索人的本质和价值,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和人类寻求进步与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建立在生产力和技术进步基础之上的由低级向高级演化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性与人类主体的选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增进,也表现为世界历史的形成与演化,更表现为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既是社会进步的理想境界,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美好远景。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就是最终通向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们以前说过,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个历史哲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也同样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社会基本矛盾不仅规定了社会的内在结构,而且推动着这一结构本身的演化;不仅推动着某一社会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变换,而且推动着它与同时存在的其他人群共同体的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人类社会是一个动态的、

复杂多样的开放性系统,社会的发展既是决定的又是可选择的,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

一、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

与自然界相比,人类社会显得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历史景象往往令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眼花缭乱。面对变化万千的社会现象,有人认为社会是变化的、发展的,有人认为社会是重复的、循环的;有人认为社会是停滞不前的、有人认为社会是堕落退化的。

马克思主义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进而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和过渡。

所谓▲社会形态,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结构类型,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同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结合而成的社会总体结构。其中,▲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的社会形态被称为“经济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作为标准的社会形态被称为“技术社会形态”。

●▲1、经济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区分社会历史阶段的根本标准。而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因而考查生产关系应从根本制度与具体体制两个方面来考查,马克思正是抓住这两个方面,揭示了人类社会更替的历史进程,提出了著名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说和“三大社会形态”说。

▲“五大社会经济形态”说认为,从实质内容或根本制度方面看,人类社会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结构大体经历“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发展过程,而私有制本身又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形态演变,因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

●原始社会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它可以看作是生产尚未发展的社会,原始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生产资料的集体占有、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产品是平均分配。不存在阶级对立和政治国家,依靠氏族、部落的议事会以及推举出来的酋长和军事首领管理社会,依靠各种习俗和“禁忌”维持公共秩序,其意识形态主要是原始的神话和原始的宗教等。

●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三大阶级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过的三个社会形态,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都以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思想奴役为社会结构的根本内容,阶级对立是社会的基本划分,阶级斗争伴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理想的文明社会,它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文明,特别是资本主义时代发展起来的生产力、科学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压迫制度的根本否定,它是公有制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这一社会形态的物质前提是“生产的充分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其经济结构的特点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人们在生产和社会交往方面的互助合作关系,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经济原则;政治结构上,消灭了阶级差别以及一切重大社会不平等,国家也随之消亡,上层建筑失去了政治性质;观念结构方面,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科学文化的空前繁荣。这一社会形态又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它同高级阶段的差别在于分配方面仍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仍然带有它由以过渡而来的旧社会的某些遗迹。

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即根本制度出发,阐明了人类“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而且从生产关系的形式亦即具体体制和社会经济形式的角度。从而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式是不断发展的,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人们的结合方式是?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性的自由联系?这样一个过程。由此出发,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即?自然的共同体-经济的结合-自由人的联合体?。

?自然的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大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自然因素占主要地位,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人们以手工劳动为主,是?资源-劳动密集性?的生产,农业和畜牧业是社会的主要部门,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人的关系是人与人的依赖关系,政治和思想上则表现为自然崇拜和天然尊长的崇拜。

?经济的结合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形态。这一阶段,是机器化大生产,是?资本-技术密集性?的生产,工业和商业是社会的主要部门。经济形式是商品经济●,随之而来的是对商品货币的崇拜,人的交往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人的主体性得到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另一方面人仍处于物的统治之下。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类社会的第三大社会形态,这一阶段是生产的全盘自动化,这时的生产是?知识-信息密型?的,生产是一系列的科学行为,人本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根本目的。经济形式是产品经济,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的自由活动和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真正成了自已本身的主人。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它们各自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代替的。而且这两种划分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人的依赖性社会或自然经济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或商品经济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属于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或产品经济社会,则指的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既不能只讲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不讲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也不能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否定或取

代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2、技术社会形态

刚才所说的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都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为标准划分的,因而都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范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这样划分开来的社会形态我们把它称为技术社会形态,换句话说,技术社会形态就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在石器时代,人们靠捕鱼、狩猎和采集为生,主要的发明和生产工具有火、弓箭、网等,主要产业是渔业和狩猎业,因而可以把这个时代称为渔猎社会。在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随着犁、畜力等的广泛使用,农耕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逐渐在产业结构中占了主导地位,因而可以称之为农业社会。在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机器大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了主导地位,因而可以称之为工业社会。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迅速占具了主导地位,从而形成了信息社会。这样人类历史就有了一个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上运用的广泛性逐渐增加,这就使得建立在科技发明与运用基础上的四大技术形态的更迭呈现出加速的趋势。根据考古学、古人类学等相关的科学估计,渔猎社会大约持续了250万年之久,农业社会大约延续了6000─7000年,而工业社会只有不到300年的历史,信息社会到目前还不到60年!

由于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到20世

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尽头,它将被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所取代。赋予这个发展阶段以不同的名称:“后工

业社会”、“后经济社会”,“后文明会”、“后资产阶级社会”、

“超工业社会”、“技术电子社会”、“程序化社会”,“富裕

社会”,“新工业社会”、“网络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等

等。我们认为,从更广大的范周和更普遍的意义上来说,把代替

工业社会的新的技术社会形态,称之为“智能社会”可能更确切

些。因为“智能社会”这个概念,反映了这次新技术革命的本质

特征是知识智力革命,反映了“知识密集型产业”代替“劳动密

集型产业”而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一根本转变,反映了

知识智力因素和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的实际情况。智能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如“信息社会”、“生物社会”等。当代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已经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国内外都有学者认为,到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社会”。我们认为,如果那时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确实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占了主导地位,把它称之为“生物社会”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就目前来说,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处在“信息社会”。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补充技术社会形态概念和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划分,既有助于完善社会形态划分和更替的理论,又有助于说明当代社会形态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

二、社会的世界历史进程

人类的社会发展进程,不仅表现为社会形态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世界的统一性与民族的多样性的统一,而且体现为由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由狭隘人群向社会化人类的历史发展。

从人类生存的空间结构来看,人类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地域性历史和世界历史时期。从人类产生开始,直到近代以前,人类都处于地域性历史的发展时期。▲所谓地域性历史时期,是指人类在世界的各个分散的地点上,以地域性的社会和狭隘的人群共同体为生存单元,各生存单元互不联系、各自独立发展的时期。地域的分散性、规模的狭小性、相互间的孤立性和自身发展的封闭性是其主要特点。在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商品经济还处在萌芽状态。人们活动的空间是地域性的、闭关自守的。甚至为了争夺利益而相互间开展战争,“战争本身是一种通常的交往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5页。) 每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每一项发明,都是单独进行的。相互之间的战争会把辛辛苦苦得来的劳动成果破坏殆尽。“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7页。) 而▲所谓世界历史时期,则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人类各个生存单元(民族、国家)已不再相互孤立、闭关自守,相互间的联系和交往已成为各自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人类社会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从近代开始的。从地域性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东西方贸易和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最初的殖民活动,揭开了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序幕;●二是产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自由贸易“黄金时代”,不仅为人类的世界性联系创造出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而且初次造成了“宗主国工业——殖民地农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大大推进了世界历史形成的进程;●三是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技术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进一步创造出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并

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标志着人类历史已完全进入了世界历史时期。

本世纪40年代末直到9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形成以后的自身发展期,是世界历史由最初形态向新的形态的过渡。这一转变主要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一是40年代末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成为直接生产力和生产的国际化进程,形成了全球一体化的新浪潮;●二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后解体,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摆脱了其形成时期的野蛮形式;●三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冷战时代”的结束,使世界由“两极对抗”转入了“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为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一切,都预示着人类的世界历史进程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类历史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本身的内部结构取决于它的生产力以及内部与外部的交往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细地分析了生产力与交往方式(即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他认为,历史越往前追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单个民族的狭隘地域内“单独进行”的民族性越发突出,而历史越往后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世界性”就越明显。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地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界限被迅速打破,原来“单独进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便真正超出了民族的疆域,进入了全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世界的“运动场”,具有了世界性。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某些民族或国家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会加速发展,较快地显示出激化状态。马克思晚年认为东方一些落后国家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把历史的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地加快了人类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又使许多落后民族饱受剥削与凌辱。当然,它首先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一,它第一次突破了狭隘的地域空间,造成了国际范围内的分工体系,使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了狭隘的地域限制,开始走向世界;它第一次造成了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本身的国际联系,特别是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成为世界性的,使生产的社会化超出了民族和国家范围;▲它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按马克思的说法叫做,它造成了比过去一切历史时代的总和还要大得多的巨大生产力。●二,它造成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各民族相互隔离和闭关自守的状态,使各个分散的民族经济日益转化为统一的世界经济的各个环节;经济生活的一体化,以及交通运输和一般交往手段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往,使人类第一次超出了自然形式的联系和狭隘的地方性联系,进入了普遍化的交往时代。●三,经济的一体化、

交往的普遍化,再加上科学技术国际化和精神产品的商品化,以及“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人们交往极其方便快捷,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它极大地推动了各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所特有的法权规范、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通过殖民主义的扩张活动为自己开辟道路,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实现形式的。●▲世界历史的形成史同时就是一部殖民主义者血腥的军事征服史、野蛮的政治奴役史和残酷的经济掠夺史。即使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玩弄了一些新花招,表面上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但其剥削压迫的实质仍然没有丝毫改变:在生产领域,旧的国际分工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仍然从属于发达国家资本再生产的需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至今仍以输出初级产品为主,发达国家以工业制成品卖给发展中国家,从中捞取了大量资材。发达国家通过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工业、高污染工业和“夕阳工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以更好地发展本国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朝阳工业”,使发展中国家继续成为其附庸。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发达国家不仅继续使用军事打击和武力威胁,而且进一步运用经济和政治制裁手段,妄图充当“世界警察”;特别是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更是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以压促变和“和平演变”的战略,企图用没有硝烟的战争来颠覆社会主义,以所谓“民主、自由、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否定各国的主权平等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通过各种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大众传播媒介和国际互联网等等,企图把西方资产阶级特有的法权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国家人民,企图在“后冷战时代”重建自己独霸的“一统天下”。

从当今的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我们一方面要清楚地看到,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是世界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要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全球的一体化就不可能真正做到与民族国家的繁荣和个人的真正自由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民族的自强、自立,坚持各个民族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坚持民族经济的独立性、国家主权的完整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某些大国以“全球利益”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正如江泽民指出的:●▲“不承认、不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企图建立清一色的一统天下,是必定要碰壁的。”(江泽民:《让我们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的讲话》,1995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我们相信,经过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更加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一定能够建立起来,世界历史终将摆脱资本主义的狭隘形式,一个文化多样化、个性独立化和人类一体化相统一的时代终将到来!

三、社会发展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向前发展的,进步的,但是这个过程又不是笔直的、平坦的,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社会历史发展的这种辩证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发展是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的选择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决定论。它既不同于机械决定论,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特性能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从而能以日益合乎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由此可见,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现代一些西方哲学家以人的自由选择而否认历史的决定作用,这完全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因而也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看来,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恩格斯在谈到利润率和一般经济规律的本质时指出:“它们全都没有任何的现实性,而只是一种近似值,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但不是直接的现实。其所以如此,部分地是由于它们所起的作用被其他规律同时起的作用打乱了,而部分地是由于它们作为概念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5页。)例如,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并不

是说价格在任何一个个别场合都与价值相一致,而是说,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总的平均数中,价格近似地符合价值。这样,人们在制定价格政策,规定商品价格上就有了主动性和选择的余地与可能。而这种选择又不是任意的,不能违背价值规律。再如,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并不是说每一种生产关系都完全适合生产力,每人种上层建筑都完全适合经济基础,每一种社会意识都完全适合社会存在。而是说,生产关系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上层建筑总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又都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对于其决定者来说,它们都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发展演变史,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适合社会存在发展的社会意识,都不是自发地形成的,而是通过人们的选择建立起来的。这样就给人们对生产关系的选择、上层建筑的选择、社会意识的选择留下了余地,而这种选择归根结底又不能违背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的发展要求,违背了,终归要失败。历史上许多归于失败的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违背了这一规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也是如此。

●▲其次,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即单义决定,而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即或然决定。因此,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一可能性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决定于人的选择。例如,在同一种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具体特点不同,有可能建立起不同的生产关系,这就给人们留下了选择不同生产关系的可能性。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两种前途和命运大决战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

●▲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

多样的形式,即多种具体的模式或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或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这些具体的模式或途径在实现主体的目的和符合客观规律的程度上会有所差别,甚至可能迥然不同或截然相反。然而被实现的可能性只能有一个,既现实只能有一个。实现的这一个可能性是否是实现主体目的的最佳模式或途径,取决于主体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和自身能动性的发挥,选择则是主体发挥能动作用关键的一环。这一环节,集中体现了人的自由。能够进行能动的选择是人类的伟大,是人类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之所在,也是人的苦难、人对错误选择的痛悔与愤恨之所在。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我们有选择能力而忘乎所以,陶醉于我们对动物、对自然界的胜利。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都是属于自然界的。我们的选择能力任何时候都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受到我们的实践能力的制约,受到我们的认识水平的制约,受到我们的意志、情感、需求和利益的制约。这些主客观条件是任何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进行选择时都永远不可能超越的前提。

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是人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人们探索的时间越长,探索的范围越广,认识和实践的水平越高,人的选择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程度就越大。

既然人们能够选择,人们也就能够根据现在预见未来,把对

未来的向往作为理想,支配人们现在的行动;现在又受过去的东

西──前人活动的产物的制约。通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选择活

动,就把时间三要素──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起来了。当然,

现实中会永远不断出现新东西,它既不会完全受过去决定,也不

会完全决定未来。人们选择活动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用的方法,

手段,也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现实实践的绚丽多姿

和人自身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总是同人正在进行的新选择,新创

造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人有选择的能力,并根据自己的选择去行

动,就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负责。

第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大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也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

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同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又具有共同性,普遍性,既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只有从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上研究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和更替,才能深刻理解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为着讲解的方便,我们着重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角度分析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先讲第一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列宁说: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把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念。”(《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列宁这里所说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就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亦即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下面我们着重介绍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

各国奴隶社会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具有的共同性主要是: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生产者即奴隶本身,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有打骂、屠杀、买卖奴隶的权利,奴隶劳动是公开的强迫劳动,全部劳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奴隶只能得到一点勉强维持生命的生活资料。奴隶和奴隶主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便产生了奴隶主阶级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国家,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实行专政的国家。奴隶主对奴隶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不断引起奴隶们的反抗,直至暴发奴隶暴动和起义。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所代替。

各国封建社会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共同性主要是:封建主占有大部分土地,借助于超经济强制,主要是通过地租形式,占有农民或农奴的剩余劳动;农民或农奴因为没有或只有很少土地,被迫租种或耕种封建主的土地,在人身上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封建主,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封建社会以一家一户或封建庄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使农民或农奴有了自己的私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生产积极性比奴隶有所提高,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以封建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国家和封建等级思想。封建主阶级对农民或农奴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不断引起农民或农奴的反抗,直至爆发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

各国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共同性主要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工人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商品生产高度发展,自发分工发展到最完备的形态,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攫为己有,归其享用和不断扩大资本。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此他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剩余价值率,增强对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导致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引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或衰退,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资产阶级国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剥削压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国家机构体制采取分权原则,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和地方政权机构形成统一整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抗的基本阶级。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再讲一讲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整齐划一、按照同一模式进行的,它仅仅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共同性质。一般规律,客观必然性等等,并不能概括它们

各自历史发展的全部内容,不能反映它们各自历史的全部变化和全部细节,不能说明它们彼此之间的各种差别。因此,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原理,不是解释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万应灵药。为了具体说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既要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中概括出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中把握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2、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3、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4、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

对于第一个方面,我们以奴隶社会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由于东方民族和西方民族聚居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别,它们在从原始社会转向奴隶社会时,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样。在西欧,是随着铁器的发明和使用进入奴隶社会的;在中国,则是随着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进入奴隶社会的。在西欧,奴隶社会的社会分工程度比较高,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比较发达,在古希腊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海外贸易;在中国,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比较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够发达,是纯粹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次,东方和西方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奴隶主占有奴隶的具体方式不同。在西欧,主要实行奴隶主私人土地所有制;在东方(中国,印度等)则主要实行奴隶主的国家土地所有制,中国西周的“井田制”就是这种土地所有制的典型。在对奴隶的占有形式上,西欧主要是使用私人奴隶,东方则较多地使用国有奴隶;西欧主要使用单身奴隶,东方则除使用单身奴隶外,还较多地使用有家室的奴隶;西方的奴隶大都是古典奴隶,只是在罗马帝国后期才开始使用授产奴隶;东方

则较早较多地使用授产奴隶。在东西方国家,奴隶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在西欧,奴隶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些;在东方,奴隶占总人口的比重小些。

再次,不同的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剥削奴隶的具体方式也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在西欧,奴隶主以经营大庄园或作坊为主,直接驱使和强制奴隶从事较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在东方,奴隶主则主要是把土地划成小块,分给家庭奴隶以家庭为单位分散耕作,并较多地使奴隶从事家务劳动。基于这种情况,恩格斯把西欧的奴隶制称为“古代的劳动奴隶制”,把东方的奴隶制称为“东方的家庭奴隶制”,并指出这两种类型的奴隶制都是“充分发展的奴隶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77~178页。)

与第一个方面紧密相关的是第二方面,即●▲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由于各国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某一国家在某个社会形态发展得比较典型,在另一社会形态则可能成为落伍者,发展得不够典型。就世界范围来看,古希腊、罗马可以说是奴隶制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近代英、法两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则当之无愧地成为封建社会发展的典型形态。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确证:

首先,与世界各国封建社会形态的历史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最早,延续的时间最长。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存在严重分歧。如果从公元前1066年西周开国算起,约有近3000年左右的历史。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算起,也有2200年到2700年的历史。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如果从公元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算起,到公元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为止,只有1200年左右的历史,只相当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一半。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很多科学上的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都早于西欧。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的四

大发明传人西方,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成了西方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再次,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比较高,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也高于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与西欧的庄园领主制判然有别,在中国地主土地所有制自秦汉以来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允许自由买卖土地,地主占有土地多寡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不取决于政治上的等级特权;一家一户构成一个生产单位,从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个体小生产,在当时更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最后,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较西方发达,因而中国封建的政治制度也较西方封建的政治制度发达。在西欧中世纪,长时期内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状况,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可以独立地行使司法权、行政权,军事权,严重地阻碍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只是到封建社会后期才趋于统一。中国自秦始皇灭六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来,虽然也曾多次出现分裂的局面,但在多数时间里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全国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税制,统一的车轨等等,对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关于第三方面即●▲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的问题。世界历史有着大量的事例,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最为典型,反封建最为彻底,而德国和日本向资本主义过渡主要是通过改良的办法,反封建不彻底,过渡不典型。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形式也不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采取的是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通过剥夺剥夺者的办法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采取的则是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对官僚资本主义通过剥夺的政策,而对民族资本主义则通过赎买的政策,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转变的多样性,还

表现在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例如,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欧洲的日耳曼民族没有经过奴隶社会,而是从农村公社经过征服奴隶制的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直接建立起封建社会。我国在刚刚解放时,藏、彝等少数民族还处在奴隶制社会形态,东北的鄂伦春族甚至还处在原始公社的部落所有制阶段。经过民主改革,他们超越了几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过去极左思潮的影响,第四个方面的问题很少被人们注意到,即●▲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过去人们以为,各种成熟的、定型了的社会形态之间是判然有别的,封建社会国家就是封建社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之间不存在混合与交叉的关系。事实上,在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都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又有过去遗留下来的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残余,而且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还会产生出未来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萌芽或因素。而在较大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在同一时期,不同民族有时又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因此,为了掌握每一个国家在某一社会形态中的全面情况,就必须既研究这一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又研究这一社会形态中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不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组织与意识形态。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同其他社会形态相联系的历史发展的链条中。只有全面考察存在于每一个国家某个社会形态中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才能全面地、具体地了解这个国家在这个社会形态的发展状况,否则就会陷入对历史的抽象研究之中。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

第三、社会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因为社会进步有其内在根据,所以,社会进步是不可阻挡的。然而社会进步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恰恰相反,总是要经历许多曲折,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

人社会进步的质的方面来说,迄今为止,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较前一种社会形态都更发达、更进步,表现了历史前进运动的具体历程,社会形态的更替不是任意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过程。任何一个新社会形态的发现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赐的。它是由原来的社会形态准备和孕育而成的。当新社会形态的根据和条件一旦在旧的社会形态中孕育成熟时,它迟早会降生的,但这种更替从来不是毫无阻碍的,它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旧势力和反动阶级的抵抗。因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对于旧势力和反动阶级来说,就意味着被推翻、被打倒、被抛出历史舞台。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抵御和反抗是顽固而持久的。这是社会进步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最终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常常要经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反复较量。例如中国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历时八百多年,其间曲折反复不可胜记。又如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也是经历了数百年的斗争,其间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在有些国家发生过不止一次。这些以一种剥削形式取代另一种剥削形式的变化,斗争尚且如此复杂,道路尚且如此曲折,若是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社会,其道路必然更加曲折、复杂。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社会要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铲除剥削,这一取代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因此,也必然会出现更多的曲折,发生许多更为复杂的情况。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这样,在曲折和反复面前才能处变不惊,冷静沉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社会主义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挫折,十月革命的故乡,搞了70多年社会主义的苏联一朝覆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内部原因当然是主要的,但

我们也不可忽视国际上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的颠覆和破坏,●历史上国际势力干涉一国的发展以至几国联合起来破坏世界和平与进步的事例可谓举不胜举,这也是世界进步复杂与曲折的重要原因。因此,由此就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发生动摇是不懂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与复杂性的表现,邓小平当时对这种现象曾作过非常科学的分析。他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有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的分析既揭示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又揭示了历史进步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反复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从社会进步的量上看,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往往只有通过改良、改革的方式才能够实现,而改良与改革的实质必然是社会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但是,●社会既得利益者总会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这种调整与分配。如果政府或各阶级、阶层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矛盾与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或改良方案,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发展的动荡、曲折乃至倒退,破坏社会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进程。再者,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确立、成熟以至衰落的历史,无论是在其产生之初,还是在其衰落之时,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发生扭曲和偏离。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即将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也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产生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因此,只有进一步坚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贯彻

“三个有利于”的改革标准,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紧紧地团结

和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切实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法制的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

的运作,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明健康、持续地发展。

第二节社会进步的标志及实质上一次课我们说了,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作用,使得社会形态曲折地由低向高地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坚定地认为社会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进步的客观内容和标志则表现为文化的积淀和文明的增进,社会进步的主体内容和实质则是人需要的满足和自身的发展,同社会形态的发展一样,社会进步的历程也不是直线的、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一、社会进步的客观内容和标志是文化的积淀和文明的增进

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人类由地域性历史

到世界历史的发展,以飞跃的形式突出地表明了社会进步是历史

发展的总趋势。不过,社会进步作为社会运动趋势的总概括,又

不限于上述社会形态更替、历史阶段上升的质变过程,它还包括

同一社会形态、同一历史阶段自身的渐进和量变。▲社会进步是

指社会前进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它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精

神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等整个社会基本领域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进步的客观内容在于文化的创造和积淀,社会进步的

客观标志是物质文明成果的增进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和文明

是一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文化是人区别于自然(动物)、

人类世界区别于自在世界(天然自然)的本质特征。从最一般的含

义说,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及成果中所展现出来的

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简言之,●▲文化就是人化,即

人类活动及其结果的人化性质。文明(也称社会文明)则是标志人

类社会摆脱动物界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的范畴,它是人类改造

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文明和文化都

是社会历史范畴,它们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我们都可以

把它划分为物质方面(物质文化和物质文明)、交往方面(行为文化

和制度文明)和精神方面(精神文化和精神文明)。文明和文化的区

别主要在于:文化的外延大于文明,文化蕴涵文明;同时,二者

各自的侧重点也不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明是文化的高

级阶段。在发生的先后顺序上,是先有文化后出现人类文明。因

为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讲的,表明人的生存方式和赖以存在的世界

都不是天赋的、自然的,而是人自己创造的,因而文化是与人类、

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文明则是同蒙昧和野蛮相对的,因而文化

初期的原始社会不属于文明时代,只有在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

类才进入文明时代。(2)文明是文化的结果和表现。文明主要指人

类活动的结果,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活动方式、活

动手段;文明强调人类活动的对象化、外化即客观性,文化则注

重人类活动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内在方面。在各自内部组成部分

第九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第九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一、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 (1)在人与动物的区别层次上来看,人的本质表现为劳动。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的劳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两大类,它是人们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而人的本质并不是一种或几种社会关系,它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关系范围内,所以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也都受着所处的历史时代制约和影响而打上时代的烙印。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什么抽象的,一般的。 (二)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它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方面 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们对社会结合的依赖性,是人与人相互制约的社会特性。 人的社会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人类共生关系中的依存性; 2、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 3、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 4、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 二、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的两重性 价值表示客体对于主体的关系和意义。人的各种需要,使得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事物成为价值客体,人成为价值主体;另一方面,在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使得人同时成为满足他人需要或社会需要的价值客体。(二)实践是人的价值的基础 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创造了人对世界的价值关系。 1、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实践是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质的基础; 3、成功的实践活动,是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的创造性活动。(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通过创造性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盲目的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种种弊端。推动社会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科学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科技在各个不同的层次、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力要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劳动者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掌握科技,转化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能够使其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职能。我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工作内容全部基于hr系统,这使得员工信息更加完善、系统化;办公流程的信息化让工作更加规范,责任到人,有据可查,提高效率。 2.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7、18世纪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发电机和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电气化基础;20世纪的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等的发明,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进程。 3.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二)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革命力量的发展。 纵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甚至产生新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人类思想解放和进步的强大精神武器,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使人类思维方式科学化,文化观念革命化、精神文化现代化。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第一节社会财富增长之源 第一框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财富的范围是很广的,它可以是一样东西,衣食住行,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东西,如一份感情、同学间的友谊、家人的亲情等等。但经济学里提到的财富一般来说都是物质的。周围的一切,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说是财富。但并不是所有的财富都是唾手可得的,大多是要经过人的劳动加工才能为我们所用。 阅读与思考: 请大家阅读第26页,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家的回答都是正确的,我这里先不作任何补充。我们先学习这一节内容,然后你们自己就能知道正确答案了 在前言部分,我曾经让你们记过一个图表,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关系图。其中,“生产”环节是整个经济活动开展的基础,没有了“生产”,以后的“分配”、“交换”、“消费”三个环节就不可能存在,所以第一课就从“生产”——任何经济活动的开端环节入手。 上溯人类社会的起源,我们知道,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在动物中间,利用自然物进行本能活动的情况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举出些例子,如类人猿偶尔会用树枝打落树上的果子,河狸能用树枝、泥土在沿口筑提等。但是,它们都不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都不会制造工具;因此,它们的这些活动也就不能算作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提问: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是怎样进行的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是什么人类使用工具从事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动物则不可能这样做。比如,动物在吃光某块地方的植物时,并不懂得它们在干什么;而人类铲除某块地方的野生植物,是为了腾出地方来播种谷类或种植树木,他们知道这样做可以得到较多的收获。这种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劳动的能力,就是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 因此,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社会的存在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人类社会自下而上的首要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料来。为了获得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就必须劳动。同时,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就成为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的基础。如生产中的协作关系、分工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生活中的家庭关系,以及后来出现的宗教关系、政治关系,等等。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 第28页阅读与思考: 请同学每个方面举个例子。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对精神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对空气温度、湿度的限制,还对其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的关注。因而从舒适空调迈向健康空调将是空调工程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本次课题设计中,该建筑物内空气的温、湿度及清洁程度,有着一定的标准,比如在展览厅中,为妥善保存物品不受霉潮侵害,得以长期保存,必须加以相应的控制;在接待室、办公室、包间等,应及时排除污浊空气,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和卫生要求,提高人类的身体健康,以有利于人们工作、休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空气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目前,太阳能空调能显著减低建筑能耗,实现太阳能利用装置与建筑一体化,还具有季节匹配性好及环保的优点。实现太阳能空调制冷具有多种技术方式,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较高温度的热能再转化为冷量是其中最有前途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利用方式。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多个科研院所追踪发展太阳能制冷技术,吸收式太阳能空调领域研究比较成功的有广州能源所、北京太阳能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及香港大学等科研单位;企业方面,北京天普、山东皇明、长沙远大和珠海兴业等企业都建立了太阳能空调示范系统,开始产业化尝试。其中长沙远大为槽式聚光系统;目前珠海兴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珠海总部和湖南分公司分别新建了70kW和500kW的智能太阳能空调系统,该系统由真空热管式集热器,热水吸收式制冷机组,蓄能系统,空调终端和控制电路组成,系统调试成功后,已经连续可靠的运行18个月,为目前国内运行最为成功的太阳能空调工程之一,除此之外兴业公司还努力开发光热幕墙等设备及相变蓄能材料,以期更好地与建筑一体化结合及提高太阳能空调的效率。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我国节能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筑耗能持续增长并占社会总耗能的30%左右,采暖、热水及电空调耗能又占建筑耗能的50%以上[1]。传统电空调多以氟氯碳化物为冷媒,而氟碳类物质被公认为是破坏臭氧层和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而且电能主要是通过燃烧化石能源达成发电过程,排放的酸性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损害。太阳能空调的优点是:直接且容易使用;利用可再生能源且在附加储能系统时具有连续性;维持相同的舒适性品质;安全;运行成本低,无技术专属性;绿色环保;电网削峰功能;良好的季节适应性,供热供冷一体化。因此,太阳能空调被认为是降低建筑能耗和减少温室效应的最佳方案。综上所述,国外太阳能空调研究已经是低碳建筑技术的重要开发方向其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设计地点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参数的选择 2. 各层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的计算 冷负荷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负荷、太阳辐射负荷、工艺设备及照明设备散热负荷、人体散热负荷。逐时相加最大值为夏季所需的冷负荷 热负荷可采用《空气调节工程》第二版公式(3.24)。逐时相加最大值为冬季所需的热负荷 湿负荷包括人体散湿和工艺设备散湿。人体散湿根据单位人体散湿量,室内人数,群集系数决定;工艺设备散湿根据其功率决定 3.空气处理方案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冷热负荷的要求及新风量的要求,合理的选择设计方案。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进步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人在实践中不断使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丰富发展,进而在此过程中使自己得到了进步,人与社会相互和谐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正确把握两者的规律,对于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不断实现小康社会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不断在两者和谐良好的循环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 1.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认识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束缚,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诸多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列宁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会做一切工作的人”。 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衡量社会发展或进步的视角放在单纯的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上,认为财富增长了,国家就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就提高了,就是所谓“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另一种观点就是“满足基本需求”论,认为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就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尺度,不仅包括人们的基本需求,还应包括满足与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关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条件,如民族的独立、社会民主化程度、人政治自由和安全等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既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脱离社会的全面发展去谈人的全面的发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但是人与社会不是直接的同一关系,在人的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组织一旦形成就获得相对稳定的独立性。因此两者的发展不能直接等同。 2.1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作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系,作为包含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的有机整体,构成了人类及其个体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社会的发展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法治和文化的进步最终都要集中到人这个社会的核心要

社会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 本章目的 1、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和对经济的影响 2、了解教育的政治功能和对政治的影响 3、了解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社会的影响 4、了解教育促进人类个体发展的功能 5、理解和掌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经济一词,在应用于中有多种含义:有时是指经济基础,有时是指经济活动,有时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日常用语中,有时指节约或节省等,我们这里讲的教育和与经济和关系,主要是指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言的。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总的说来,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离不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离不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这首先是因为,现代教育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同时,现代教育也把经济与生产作为它的基本“市场”,它所培养的人才,首先并且是大量投入不动声色经济和生产领域,为此,它从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中获得其基本动力。 经济和生产的进步之所以越来越离不开教育,这是因为现代的生产日益成为科学的生产,成为科学物化的过程。而科技的进步、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一)社会生产力规定教育培养的人的劳动能力的规格 社会物质生产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客观需求,这种需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中是不相同的。在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身体,人既是制作和使用简单工具的劳动者,又是天然的劳动工具本身。劳动能力的生产和发展,主要是体力和自然增长和实际锻炼过程。到了古代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和发展,主要表现为骊农业和手工业技艺的掌握和提高。这个过程是子承父业,师徒授受方式和世代相传和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尚不需要学校教育的专门培养。工业革命打破了对技艺的保守,人们开始依靠知识代替和延伸人的体能进行生产。“新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工作者比闭塞无知的农奴更有文化,更加伶俐,能够懂得机器和正确地使用机器。”这种生产劳动者要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单靠在直接的生产劳动中进行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开始直接向学校教育提出它的要求,使学校教育把培养从事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划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专为资产阶级子弟设立的学校,另一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设立的学校。这两个系统在入学年龄、学习内容、修业年限等方面均有不同。两条轨道,不相交叉,在教育史上称为“双轨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取消了双轨制,除了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以外,主要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在生产中不断应用,生产劳动智力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生产者劳动能力的规格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使生产得以正常进行,必须实现生产力中人与物二个因素的统一,即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要与生产资料的物质技术属性相一致,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决定了人的劳动能力再生产的每一次都必须在更高质量的水平上进行。 (二)社会生产力制约与培养劳动能力有关的教育内容 为培养适应一定生产力要求的劳动者,使他们符合规格,就必须使受教育者掌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知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与培养劳动能力有关教育内容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和更新。 在古代,生产技术只是作为一种直接的生产经验被劳动者本人所掌握,体现在直接的生产方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姓名:王青芬班级:11级会计学号:114A1140 科技的发展能加快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同时引起科技改革。两者相辅相成。 从古到今,人类历史进过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每一次科技发展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都是科技发展的体现。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必要在社会发展中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技的发展不仅沿着自己的历史轨道在前进,而且也造成了人类历史发生重大的变化。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并且他还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而蒸汽磨产生的却是资本主义,这就很明确地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今社会的先进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人的消费生活和社会对它的服务,都是依靠科学和根据科学原理而形成的技术取得飞速进步的。东亚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后,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成为崛起的国家,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并且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足的物质前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同时消耗的过程,人的体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可是人的智力发展却是迅速的。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促使劳动工具更新的速度加快,从根本上去改变生产的面貌。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新的社会革命。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迟早能够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人们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由此说来,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追根溯源还是由于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的结果。 第三,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科技革命可以说是思想解放的先导,它能够促进人的头脑革命化。由于科学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养成重视实践,追求实事求是以及真理等好的风尚,所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习惯就会不断产生,伦理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发生升华。另外,科学发展还能不断改变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决定教育改革的方向。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中所体现的理性思维方式等,通过增强人们的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社会发展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可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是相互影响的。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的范围内,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规模与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前提条件。所以,研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要研究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

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发展

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发展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单独生存的。因此,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从高中的政治已经知道,人与社会的关系间题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对于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质,对于充实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学科体系,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首先,社会生产力是人类进步的基础。生产力就是人的自主活动的能力,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证, 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是人的自主活动能力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矛盾。所以, 我们既不能在个人的活动之外去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也不能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外去讲个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 其次,人不仅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 而且也是政治生活和精神生产的承担者。人的活动不仅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交融在一起, 而且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交融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说“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 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再次,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说来, 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 社会的产生和人类的出现是一致的,人类从自然界分离出来成为人类的同时,也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二, 社会结构及其发展, 与人们的活动是统一的。这就是说,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由这些要素组成的社会整体结构, 都不仅仅是人类活动的条件, 而且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社会结构既然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它就必然带有人类发展状况的特征, 并与人类的特定发展状况相适应;第三, 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这种一致性的基础是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变更, 人的本质也会发生变化。既然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我们就既可以用社会说明人, 又可以用人说明社会。第四, 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一致的。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发展社会生产力与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

发展社会生产力与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 王 莹 (贵州大学马列部,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人是生产力中的重要要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关键词:生产力;素质;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916(2009)022******* D evelopm en t of soc i a l productive forces and person ’s c iv ilized qua lity enhancem en t WANG Ying (Dept .ofMarxis m,Guizhou Univeisity,Guiyang 550025,China ) Abstract:The hu man is an i m portant fact or in the devel opment of s ocial p r oductive forces,the devel opment of s ocial p r oductive f orces with pers on’s all 2r ound devel opment is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 on .W e realize pers on’s all 2r ound devel op 2ment,must take the scientific devel opment concep t as the instructi on,carry out the quality educati on,i m p r ove the entire nati onal quality,and combine the devel opment of s ocial p r oductive f orces with the i m p r ove 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civili 2zati on of the whole nati on . Key words:p r oductivity f orces;quality;all 2r ound devel opment 1 人是生产力中的重要要素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在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共同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活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没有“活的劳动”参与时,只是可能的生产力,只有“活的劳动”才能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而变为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既要增加和扩大物的要素,也要增强和提高人的要素。而增强和提高人的要素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人既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建立生产关系的主体因素,也是生产资料的支配者。因此,发展生产力,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 在劳动者的主导因素中,大体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即劳动能力。二是人的劳动积极性、创造热情和献身精神,即劳动动力。它们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没有进入实践和劳动活动之 前,它们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自身之中的,而一旦进入劳动之中,它们便随着人的活动不断地发挥出来,成为一种和自然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现实的物质力量。人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 。这种力量是人的主观需要的表现,是人的生产活动的精神力量。它与人的体力和智力所不同的是,在劳动过程中并不直接作用于自然物质,而是作用于劳动者,控制着劳动力的活动和发挥。 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2] 的统一,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合力。劳动者文明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劳动者的文明素质不是“直接的生产力”,需要通过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物化到劳动对象中,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现实的生产力。 2 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 收稿日期:2008212210 作者简介:王 莹(19822),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 ? 03?第19卷 第2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 .19No .22009年 6月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Jun .2009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社会生态环境。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条件、状况和环境,有利于社会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又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巨大灾难,危害社会生态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对社会生态的这种二重性影响,并加以调控、限制和消除。这样,我们才可能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时代,建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1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社会生态既包括自然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形成的生态环境。而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突出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因此,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需要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他认为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并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他认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也是不行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而且,它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人类只有依靠科技能力、科学精神和理性才能确保全球、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中,科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 2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尤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只有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才能实现既减少投入,又能增加产出的理想发展模式,进而使发展越来越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并相应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人类通过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发自然资源,使资源范围从深度和广度两维拓展,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诸如核能技术的进步,使原子潜能变为有效的能源。高科技的投入也使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太空技术的发展,使外空环境改变;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使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加先进、合理。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样也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都是人类活动不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带来的恶果,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应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最终还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例如,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科学技术都是关键因素。人类对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增长率、人口动态和环境退化等领域的了解,正在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考虑这些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变化情况,更好地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水、养分和生物地球化学循坏和能量流动,以便更精确地了解地球的负荷能力及其如何对人类活动施加的压力进行反应。依靠科学可以健全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管理政策。只有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人类才能解决人口激增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才能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就是依靠先进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已经消除和控制了其主要的工业污染,同时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使当地居民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之中。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是改变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而人类社会生态环 境得到改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 2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任何科学技术的使用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调。一方面,科学技术应用过程所取得的任何成果都是因为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物质循环过程,造成某个点上的失调而取得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成果与破坏是其

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论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

论微生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 徐萌 中文摘要:微生物自发现以来一直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微生物打着交道。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在维系着自然界的生物链及新陈代谢和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环境污染和生物工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一些因微生物而导致的传染病还是让人们一筹莫展。只有最大限度的了解微生物与环境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益处,才能趋利避害,使微生物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微生物发展双刃剑医药卫生环境污染发展前景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microbial social progress XuMe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lass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microbes have been found since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close, in the human life of the prod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we ever-present and microbes dealt with. It is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and can not only to benefit human can also bring mankind devastating disaster. Microbes in the food chain and support of the natural world metabolism and agriculture, industry, medicine and heal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etc are of great contribution, but some for microbial in infectious disease or let people bewildered. Only the maximum understand microorg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balance to the human benefits, to avoid disadvantages, make microbes can play a greater utility. Keywords: microbial medicine health double-edged swor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ollu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1、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体积微小(小于1nm)、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的统称,泛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分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结构型微生物【1】

浅谈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浅谈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回顾过去,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数字时代,航空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类的巨大进步。 我们时常会谈科技进步,也会讨论科技进步对我们的巨大影响。科技进步推动经济进步,改变人类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在新科技革命时代,科技的功能不仅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且影响范围也更为广泛,甚至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扩展到国家之间的关系,影响及于国际战略格局。可以说,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衣、食、住、行哪一样能脱离科技?科技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科技进步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 科学技术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与色彩。比如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无须再对复杂的运算而烦恼,电子计算机能快速算出结果;当你想要休闲娱乐时,打开电脑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网上冲浪、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等,甚至可以不出门就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可以与亲朋好友快速方便的在网上聊天见面;坐在公交车上,听着MP3里那动听的音乐无不是一种美好生活享受......` 2、科技进步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巨大物质推动力 社会稳定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稳定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尽管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社会的物质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最终需要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今天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以上,而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0%左右,不及发达国家20世纪50 年代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使科技进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物质推动力。 3、科技创新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巨大精神推动力 稳定和谐的社会既包括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含着精神文化建设的均衡、协调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促进文化和谐发展。我们党领导建设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科学技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

浅析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浅析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亓伟敬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110819 摘要本文认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既有协调一致的一面性,又有矛盾的一面性。协调一致的方面是主要的,矛盾的方面是次要的、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日益优越的社会历史条件。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关系 个人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本质问题。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于探索人生道路和树立正确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个人发展 首先介绍什么是个人发展,我们认为其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动能力的发展,二是个人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三是个体素质个性的自由发展。 1。个人发展是劳动能力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指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每个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 2。个人发展是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人的关系来看,首先,表现为个人与其他人建立了普遍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物质交换关系。一切生产部门的共同基础是普遍交换本身,是世界市场,因而也是普遍交换所包含的全部活动、交易、需要等等,而普遍的需求和供给互相产生的压力,促使毫不相干的人发生联系。因此,这种普遍的物质交换关系的建立和扩展,使个人活动的空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把个人真正融入到了类之中,在个人和类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普遍的相互依赖关系。 3。个人发展是个体素质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个性指人类个体的独特性。马克思讲个人发展,其实质是指个个人发展。这里个个人发展,不是某一个个人发展,而是社会每一个个人发展;不是少数个人发展,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发展。 二、什么是社会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基础,把社会进步看做是一系列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更替的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合理前进运动,提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把生产力作为判断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才能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实质。马克思本人正是力图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他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马克思在关于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论述中,就把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消灭旧式分工,实现“自由个性”的价值理想,同大力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结合为一个统一的社会发展过程。马克思把社会发展观莫定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辩证法的科学基础之上,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达到客观真理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