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保护我们的听力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22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保护我们的听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体的感官,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保护耳朵的意识并不强烈,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对听力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学会相应的保护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保护听力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保护耳朵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保护听力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耳朵的重要性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耳朵保健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耳朵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学生自带耳朵。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耳朵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保护耳朵的方法,如:戴耳塞、避免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的保护耳朵的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耳朵进行实践,体验保护耳朵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教科版科学四上3.7《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保护我们的听力》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保护耳朵和听力的方法,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耳朵和听力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耳朵的保护,容易受到噪声的伤害。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耳朵和听力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耳朵和听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保护耳朵和听力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耳朵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耳朵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耳朵的结构,自主探究保护耳朵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耳朵的图片和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关于耳朵和听力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3.准备听力测试仪器,用于让学生体验听力的重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婴儿出生时筛查听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耳朵和听力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耳朵的重要性吗?你们平时是如何保护耳朵的?”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耳朵的组成和作用。
同时,呈现一些关于听力损失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组讨论。
2.分组活动: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
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呢?
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小组讨论
4.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阅读“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3.介绍电子扩音器。
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设计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索降低和控制发声罐的方法,了解并感知噪声的危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无声世界1.学生用手捂住耳朵,五秒钟感受无声世界。
2. 教师表演手语,与学生交流:能知道老师表达的意思吗?3.假如我们听不见声音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会怎样?4.小结:.声音对我们太重要了,无声的世界使我们感受不到任何信息,从声音里,你熟悉了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
那么用来听声音的耳朵,对我们来说就十分重要了,所以我们要精心呵护耳朵,保护好我们的听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保护听力。
(板书课题)二、探索研究1.首先,我们一起来听两小段声音,希望同学认真的听。
(1)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听后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说的,这种声音听起来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很舒服,这类声音我们称之为乐音。
(2)在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听后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说的,刚才听到的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令人不舒服,我们把这类声音称之为噪音。
2.讨论:你认为那些声音属于噪音?在生活中你还听过那些噪音?听后有什么感受?3.讨论:如果我们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根据课前搜集资料汇报)4.教师出示:搜集的有关噪音污染的图片资料过渡:既然噪音对我们的听力有很大的伤害,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来降低和控制噪音。
4.下面,我们就来做个降低和控制噪声的实验。
首先我们制作一个音源---发声罐,看,老师这里就有个用易拉罐和黄豆粒做的一只“发声罐”。
保护我们的听力1、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答案:耳朵解析:解答: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分析:考察保护我们的听力。
2、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是很重要的。
答案: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解析:解答: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分析:考察保护我们的听力。
3、噪音对人的伤害:,损伤我们的听力。
答案:声音过高过强解析:解答: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
分析:考察保护我们的听力。
4、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噪音,有时需要或。
答案:捂住耳朵|戴上保护装置解析:解答: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分析:考察保护我们的听力。
5、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答案: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解析:解答: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分析:考察保护我们的听力。
6、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我们称为。
答案:乐音解析:解答: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我们称为乐音。
分析:考察保护我们的听力。
7、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我们称为。
答案:噪音解析:解答: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我们称为噪音。
分析:考查保护我们的听力。
8、或的声音有可能我们的听力。
答案:过高|过强|损伤解析:解答: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
分析:考察保护我们的听力。
9、一旦人的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变大。
答案:助听器解析:解答:一旦人的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变大。
分析:考查保护我们的听力。
10、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朵,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分析:考察保护我们的听力。
11、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