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法律法规

汽车法律法规

汽车法律法规

我对汽车法律法规的认识

摘要:在国外 汽车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 美国被视为“驾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在我国 汽车工业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员达到3000 万人 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汽车产业本身的增加值占国家11%

的近10%汽车工业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支柱产业。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为切实推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食品行业状况的分析,食品相关工作岗位的调研,确定开设《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加工专业的必修课。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凸显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的食品工业越来越需要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和管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因此,食品标准与法规这门课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工艺学》等。后续课程《食品质量与管理》、教学实习等,衔接合理,共同构成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在掌握部分必要的化学基础和食品安全概论性知识后,通过本课程和《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学习掌握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并为后续的《食品质量与管理》提供具体内容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安全法、相关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2)掌握食品法规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的程序,能够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在食品生产中应用。(3)应具备以下能力:①运用标准化方法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②运用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食品生产过程和质量与安全的监督管理的能力; ③能够进行有关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技术培训,并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事件进行协调处理的能力。

汽车维修法律法规

汽车维修法律法规 第一条为规范汽车维修经营行为,保障汽车维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汽车维修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区域内从事汽车维修经营和管理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和县(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汽车维修管理工作;汽车维修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汽车维修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商行政、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安全生产监督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汽车维修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汽车维修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鼓励汽车维修经营者实行集约化、专业化和连锁经营,推进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促进汽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第六条汽车维修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第二章经营许可 第七条本市对汽车维修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汽车维修经营许可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汽车维修经营企业分类标准实施。 第八条汽车维修经营许可包括:一类、二类、三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许可,其具体许可事项是: (一)一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是指可以从事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和二类汽

车维修经营许可的全部业务。 (二)二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是指可以从事整车修理、总成修理、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小修、维修救援和三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的全部业务。 (三)三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是指可以从事发动机维修、车身维修、电气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喷油泵和喷油器维修、散热器(水箱)维修、空调维修、车身清洁维护、涂漆、轮胎动平衡和修补、四轮定位检测调整、供油系统维护和油品更换、曲轴修磨、气缸镗磨、车辆装潢(蓬布、坐垫及内装饰)、车辆玻璃安装业务和小型车的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个别零配件的更换业务。 (四)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许可是指可以从事运输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剧毒货物的汽车维修和一类汽车维修经营许可的全部业务。 第九条申请从事汽车维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具备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场地、厂房、设备、设施、技术人员、维修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措施。 从事机修、电器、钣金、涂漆、车辆技术评估、价格结算、业务接待、质量检验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具有相应从业资格证书。 从事汽车维修经营不得使用中小学校、幼儿园区域内的场地,不得在居民区、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内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和产生噪声、有害气体等污染的汽车维修经营。 第十条申请从事汽车维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县级汽车维修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经济法规》课程标准

《经济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经济法规》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时:70 适用专业:轨道交通运输(客运)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治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题一经济法基础理论 基本要求: 1、了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地位与作用。 2、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及其构成、法律行为与代理、诉讼时效、经济法律责任等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重点:经济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课题二企业法 基本要求: 1、了解企业法的概念,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以及全民企业厂长职权和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2、掌握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的条件及事务管理、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和清算、合伙企业设立、合伙企业财产及事务执行(特别是合伙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和退伙的有关内容。 重点:合伙企业设立、合伙企业财产及事务执行(特别是合伙人与第三人的关系)。 难点:入伙和退伙的有关内容。 课题三公司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公司的立法及原则,以及公司的分立、解散和清算。 2、熟悉公司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 3、理解公司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4、掌握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以及股份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合并的有关内容。 重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难点:股份的发行和转让、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 课题四外商投资企业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立法概况。 2、掌握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含义、设立的条件与程序、组织形式、出资方式、经营管理的有关内容,并能明确加以区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 重点: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含义、设立的条件与程序、组织形式、出资方式、经营管理的有关内容。 课题五破产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国有企业破产的立法概况。 2、掌握破产及破产法的概念、国有企业的破产条件和破产程序、破产财产与破产债权的范围。 3、熟悉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 重点:破产及破产法的概念、国有企业的破产条件和破产程序。 课题六合同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合同法的立法概况。 2、熟悉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3、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合同的含义及其种类,合同的作用、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无效合同的处理、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等基本知识。 4、掌握合同运行的全过程,以及合同担保的几种形式。 重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无效合同的处理、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难点: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课题七工业产权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工业产权法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制度。 2、掌握商标权与专利权取得的条件、申请程序、权利内容与权利保护的有关内容。 重点:商标权与专利权取得的条件、申请程序、权利内容。 难点:权利保护。 课题八反不正当竞争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概况及意义。 2、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重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课题九产品质量法 基本要求: 1、了解产品质量立法概况。 2、掌握产品质量法的原则,我国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及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责任。 重点:产品质量法的原则,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质量责任。

汽车标准法规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汽车相关细则 (一)环境污染防治 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污染。2003年起新车的污染物排放开始执行相当于欧洲Ⅱ号的标准,2008年之前,新车的污染物排放执行相当于欧洲Ⅲ号的标准;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和检测制度,实行环保标志管理,加强环保与交通管理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中大力推广应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适用技术;积极推广电动汽车等新型汽车技术。 防治城市地区扬尘污染。所有施工工地必须强化扬尘污染控制,达到环保要求;2003年1月起,凡在四环路内从事散装货物运输车辆,一律实行密闭运输;市区主要车行道机械化清扫和洒水率达到100%。 (二)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 公路。建设完成五环路、六环路、京密路等高速公路和一批一级、二级公路项目,到2008年,全市高速公路达到7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7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7.3公里/平方公里。 城市道路。加强城市路网建设,加快完善由环路、通道线、联络线组成的快速干道系统;结合旧城改建,增大城区路网密度。到2007年,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318公里。 公共交通。继续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增加公交专用道,完善公交运营线路;新建、改扩建东直门、西直门、动物园、望京、四惠桥等公交枢纽,形成一个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城市边缘及居民小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引导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求公交和出租车司机经常保养车辆,确保车容整洁,排放达标。 停车设施。加快停车场建设,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在重点地区建立停车诱导系统;优先在轨道交通换乘站和大型公交枢纽站配建一定数量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公共停车位。 交通管理。在市中心区采取限制性的交通措施;建立健全交通法规,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停车管理,改善交通执法环境、提高市民守法意识;重点建设智能化交通指挥调度系统、现代化交通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和系统化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初步实现市区交通管理现代化。 (来源:中国汽车新网) 汽车报废标准 凡在我国境内注册的民用汽车,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报废: 一、轻、微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矿山作业专用车累计行驶30万公里,重、中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累计行驶40万公里。特大、大、中、轻、微型客车(含越野型)、轿车累计行驶50万公里,其他车辆累计行驶45万公里; 二、轻、微型载货汽车(含越野型)、带拖挂的载货汽车、矿山作业专用车及各类出租汽车使用8年,其他车辆使用10年; 三、因各种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或技术状况低劣,无法修复的;

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卫生法律法规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和识读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了解国家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本课程是以医疗行为所涉及的法律和法律问题为对象进行分析和解决的一门实用性法律知识普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素质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护理、助产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课程结构以就业岗位对就业人员法律知识的需求取向,以法律法规为线索,以“必需、够用,兼顾发展”为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法条解读、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等活动,构建完整严谨的思维模式,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每个单元的学习都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课程内容涉及国家卫生领域法律法规。教学活动设计紧紧围绕了解护理、助产专业可能遇见的法律问题为主线,重点突出法律知识运用的培养,同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较为全面的法律知识储备和思维素质。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法律运用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32学时。 2.课程目标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系统的掌握医学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根据我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及课程设置情况,本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讨论式教学。课堂讲授要用通俗准确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阐述各章内容,做到条理清楚,既要深入细致,又要重点突出,讲清重点或难点,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方面:重点讲授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有关的法律制度作详细讲解。以法律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医疗行为过程当中当事双方之间的法律问题,并未其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一些具体的使用知识。 能力方面:作为护理学(三年制)专业的学科必修课,应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卫生法律法规的一般理论和知识及基本方法,培养出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具有能辨证的分析医护活动中的法律现象和初步处理医护的法律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进护患良好关系的目的。 综合素质方面: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进一步理解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这些未来的医

旅游法规课程标准

旅游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授课单位:管理系 学时:64 编写执笔人:常向鹏 学分: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的专业必修课。也是目前职业资格考试(导游从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其应变能力。 前导课程:《旅游业导论》、《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 同步或后续课程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行社计调实务》、《顶岗实习》。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设计以完成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岗位的与旅游政策相关的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确定教学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项目教学内容,将分散在各单行法规中知识按照工作项目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 课程学习改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习和操作为中心,学生的操作改以往以练习为主为完成现在的模拟和现实的真实工作任务为主。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群),根据岗位(群)工作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以旅游政策法规相关部门(如法院、旅游质量监督所等)和校内仿真的实训室等作为上课场所,采用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端正学生在导游讲解等职业活动的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中自觉运用党和国家政策、旅游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独立处理各旅游法律纠纷和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具体包括:(1)了解我国及国际的旅游政策、法律法规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2)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及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3)能够在真实的旅游接待活动中灵活运用旅游政策法规相关知识及导游服务技能,依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带团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并获得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使旅游政策法规专业知识与实际旅游接待业务相结合。 四、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检测64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课程性质 为切实推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食品行业状况的分析,食品相关工作岗位的调研,确定开设《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是研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法治管理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质量管理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加工专业的必修课。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食品工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凸显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的食品工业越来越需要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和管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因此,食品标准与法规这门课程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前导课程是《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工艺学》等。后续课程《食品质量与管理》、教学实习等,衔接合理,共同构成课程体系的有机整体。在掌握部分必要的化学基础和食品安全概论性知识后,通过本课程和《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学习掌握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并为后续的《食品质量与管理》提供具体内容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安全法、相关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2)掌握食品法规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的程序,能够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在食品生产中应用。(3)应具备以下能力:①运用标准化方法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②运用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食品生产过程和质量与安全的监督管理的能力; ③能够进行有关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技术培训,并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事件进行协调处理的能力。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 【参考课时】:72学时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 【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王雅楠、郑艳 【参与企业】:董振威、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根据岗位工作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通过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规定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和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①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②了解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 ③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④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 ⑤熟悉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保险法规制度。 ⑥了解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⑦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的相关知识。 ⑧了解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二)能力目标 ①运用旅游法律法规解决实际带团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②运用所学知识签订旅游合同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依法办事、自主创业的能力。 ④在导游工作中正确运用及宣讲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 ⑤处理旅游者投诉的能力。

(完整版)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 【参考课时】:72学时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 【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王雅楠、郑艳 【参与企业】:董振威、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根据岗位工作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通过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规定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和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①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②了解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 ③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④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 ⑤熟悉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保险法规制度。 ⑥了解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⑦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的相关知识。 ⑧了解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二)能力目标 ①运用旅游法律法规解决实际带团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②运用所学知识签订旅游合同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依法办事、自主创业的能力。 ④在导游工作中正确运用及宣讲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 ⑤处理旅游者投诉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 ②端正学生在导游讲解等职业活动中的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酒店法规》课程标准

酒店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酒店法规 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 课程学分:2.5 总学时:45 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目前职业资格考试(导游从业资 格考试)的主要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酒店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 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 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 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其应变能力。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 同步或后续课程包括:《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2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 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 好的专业基础。 2.1 能力目标 2.1.1 了解我国及国际的旅游政策、法律法规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 际问题和投诉; 2.1.2 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及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 问题和事故,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2.1.3 能够在真实的旅游接待活动中灵活运用旅游政策法规相关知识及导游服务技能,依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带团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并获得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使 旅游政策法规专业知识与实际旅游接待业务相结合。 2.2 知识目标

2.3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 2.4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2.1.4素质目标 2.3.1 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 2.3.2 端正学生在导游讲解等职业活动的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3 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3.1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积极主动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 素养。建立了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 面。在过程性评价中关注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沟 通及团体合作的态度、创新精神与能力。 3.2 课程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和设计,充 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设计以完成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岗位的与旅游政策相关的工作 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确定教学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 依据选择项目教学内容,将分散在各单行法规中知识按照工作项目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 4 课程内容、要求与学时安排 学习单元名 称训练项目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含素质要求) 学时 党的基本理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能够说出当前构建和 论和基本路中国国情介绍段党的基本路线和三 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2 线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能够正确维护自己的 我国宪法的基本知识宪法案例分析 制度;熟悉我国公民 的基本人权和基本义 人权,并能正确遵守 公民应尽的义务。 2 务。 了解环境污染的来能够从自己做起,在 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知识竞赛 源、危害;熟悉预防、 控制环境污染的措 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施。

《国际贸易法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法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商务英语听说 【适用专业】 国际贸易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业操作中常用法律法规的基础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国际贸易业务所遵循的常用法律法规有初步认识,具备外贸单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和国际物流等专门化业务中法律依据判断的基本职能力,并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作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外贸单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和国际物流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国际贸易活动中涉及的常用法律法规为课程主线,以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查找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依据的技巧,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依法办理国际贸易一般业务的基本职业能力。建议本课程时为54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常用法律法规的识读等项目活动,使学生能了解国际贸易法律关系和代理等方面的知识,初步查找与国际贸易业务相关的货物运输、合同履行、争议仲裁、国际支付方式、海关及商检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树立法律意识,为发展各专门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会识别国际贸易活动中各种主体的法律地位

能查找国际贸易代理的相关法律条款 能查找国际贸易合同履行中应遵循的有关法律条款 能查找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相关就法律条款 能查找有关汇票的法律规定 能查找我国讲出口贸易管制和货物讲出境海关监管方面的主要法律规定3.课程内容和要求

汽车新三包法规(自2013年10月1日施行)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以下简称三包)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是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的基本要求。鼓励家用汽车产品经营者做出更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严于本规定的三包责任承诺;承诺一经做出,应当依法履行。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三包责任由销售者依法承担。销售者依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其他经营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其他经营者追偿。 家用汽车产品经营者之间可以订立合同约定三包责任的承担,但不得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免除本规定所规定的三包责任和质量义务。 第五条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经营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承担责任,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恶意欺诈。 家用汽车产品经营者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消费者提出的符合本规定的三包责任要求。 第六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本规定实施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组织建立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公开制度,并可以依法委托相关机构建立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系统,承担有关信息管理等工作。 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本规定实施的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各有关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规定职责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依法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生产者义务 第八条生产者应当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未经检验合格的家用汽车产品,不得出厂销售。第九条生产者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生产者基本信息、车型信息、约定的销售和修理网点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维修保养手册、三包责任争议处理和退换车信息等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关信息,并在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备案。 第十条家用汽车产品应当具有中文的产品合格证或相关证明以及产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维修保养手册等随车文件。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当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家用汽车产品所具有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在相关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其性能指标、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要求应当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明示。 三包凭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品牌、型号、车辆类型规格、车辆识别代号(VIN)、生产日期;生产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客服电话;销售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等销售网点资料、销售日期;修理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等修理网点资料或者相关查询方式;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条款、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以及按照规定要求应当明示的其他内容。 维修保养手册应当格式规范、内容实用。 随车提供工具、备件等物品的,应附有随车物品清单。 第三章销售者义务 第十一条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家用汽车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证明和其他标识。 第十二条销售者销售家用汽车产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向消费者交付合格的家用汽车产品以及发票; (二)按照随车物品清单等随车文件向消费者交付随车工具、备件等物品;

药品质量管理与法规课程标准

《药品质量管理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及代码:药品质量管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别:A类 学分:3 计划学时:48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 1 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应用兼顾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及药事管理相关概念,药物调配制剂,药品注册,药品生产,药品经营管理的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工作所必需的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知识与药事法规的规定,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树立依法从药的观念,为学生进入工作社会树立依法从事药品生产,正确执行国家药品法律法规的观念。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这种专一的课程模式,使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等,引导学生牢固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实际分析。同时根据课程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医疗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4学时。 2 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药品生产领域、药品经营过程、处方调配过程、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等方面的药事管理基本知识与法律要求,熟悉药学实际工作中药品研制、生产、

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要点,能够根据药物研发、生产管理、药品经营、处方调配、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等过程的相关要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和药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意识,自觉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与用药合法权益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2.2.1.1掌握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管理法规的相关规定、要求以及实施方法。 2.2.1.2知晓GMP、GSP、GUP、GCP等管理规范的要点。 2.2.1.3清楚药事管理各法律法规的要点。 2.2.1.4知晓药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的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法。 2.2.2能力目标 2.2.2.1会执行药品生产过程、药品经营过程、处方调配过程、药物研发过程的管理规范 2.2.2.2遵守药事法规,依法从事药品生产和经营。 2.2.2.3会用GMP和GSP等知识管理药品生产和经营。 2.2.3素质目标 2.2. 3.1树立“依法制药、规范生产”的观念,培养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2. 3.2严格执行 GMP 管理,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职业习惯。 2.2. 3.3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质量第一和安全生产的意识。 职业技能要求:按照药物分析工三级要求进行培养。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64课时,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从知识内容及要求和技能内容及要求两个方面说明,如表3-1所示: 表3-1 各工作任务的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及计划学时

复习资料[汽车法规]

《汽车法规》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5833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的主体已是 A.单位 B.个人C.企业 D.集体 2.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是世界最高的,为 A.27.3% B.14% C.30% D.1.3% 3.M1型车的报废里程是累计行驶 A.40万千米 B.50万千米C.60万千米 D.30万千米4.《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相邻收费站的间距不得少于 A.40千米 B.45千米C.50千米 D.55千米5.M1类车辆指座位数不超过的载客车辆。 A.9座 B.7座 C.5座 D.3座 6.缺陷汽车召回的行政主管部门是 A.国家发改委 B.质检总局C.环保总署 D.公安部7.在内积分为零,可延长驾照审验期。 A.三个月 B.六个月C.一年 D.两年 8.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为准。 A.行驶里程 B.日期指标C.二者合并 D.先到达者9.目前,M1类汽车噪声限值必须小于 A.74分贝 B.76分贝 C.77分贝 D.78分贝10.中国加入WTO三年内允许外资 A.控股49% B.设立合资交通服务公司 C.控股51% D.设立独资交通服务公司 11.中国汽车产量已名列世界 A.第一 B.第二C.第三 D.第四 12.我国单个轿车排污是日本的 A.1.5—5倍 B.2.5—6倍C.3—4倍 D.5—6倍13.《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于正式颁布实施。 A.1994年6月1日B.2004年6月1日 C.1994年1月1日D.2004年1月1日 14.根据新颁布的汽车消费政策,城市道路收费站点 A.一律取消 B.一律合并C.严格控制 D.逐步取消15.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者,才可担任客运驾驶员。 A.一年内 B.两年内 C.三年内 D.四年内16.《公路法》首次以法规形式规范并明确收费公路。 A.取消了 B.认可了C.否决了 D.设立了17.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 A.100千米 B.110千米C.120千米 D.130千米

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标准

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食品卫生与安全》是营养配餐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是对食品从原料生产到成品消费整个链条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污染及其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安全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予以综合分析评价,以确保摄入的各类食品对人体健康无任何危害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检测、食品毒理学、食品法律法规等学科,是从事营养师、配餐员、(酒店)餐饮服务、餐饮烹饪、餐饮管理、食品原料采购、食品检验、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食品科研和品质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关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对食品原料进行鉴别和筛选、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及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独立处理的基本技术与实践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是在第三学期开设,前导课程为《营养学基础》、《营养配餐》、《食品加工技术》等,让学生对营养配餐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专业的就业岗位形成一定的认知,与此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步课程有《膳食制作》、《营养配餐》、《面点制作》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营养配餐所需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餐饮运营与管理》、《营养配餐综合实训》等课程做好充分准备。整个课程的设计是由浅入深、由概论到细化、由基础到专业、由理论到实践、由知识点到综合分析,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同时以成果为本为导向,注重学生高层次综合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1.2课程理念 以成果为本为导向,结合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以教学理论为基础,选择适应工作需求的教学内容。开展问题导向学习、案例研究和网络讨论教学方法,突破简单的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实际案例为载体,使学生能够探究式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在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同时,也必须尊重个体差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力求全体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注重过程的评价,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信息化手段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3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标准

《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护理伦理学》主要介绍护士与患者、与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与护理科学、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护理伦理学研究内容:基本理论、规范体系、基本实践、道德难题。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比较、系统。《卫生法律法规》是一门法律学科课程,它是运用一般的法学理论和方法阐释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宗旨和现实社会意义,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学生信仰法律的现代法治精神的一门应用性法律教育课程。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课程是护理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必修课程。 适应医学的人道性质和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以培养学生崇高的医学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为主要任务,是护理人文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是护理专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为中专护理第一学期开课,后续各临床护理科目;学习《护理伦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平及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有利于实践护理技术与伦理的统一,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医院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护士解决护理道德难题,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学院的安排、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教高【2006】16号文的精神及护士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和岗位需求进行设计。在课程开发上,采用模块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在能力培养上,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理念;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职业价值观培养的设计理念,坚持历史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本课程共分为两

大模块,护理伦理学模块内容包括护理道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规范、范畴及实践;护理法规模块包括法律法规的一般知识概述、有关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制度、护士条例制度以及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学会用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尽护士的义务。 四、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知识目标 1.能够理解护理伦理学与卫生法规对护理人员的意义; 2.能了解护理伦理与患者、社会、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违背卫生法规的处罚; 3.能解释理解护理伦理原则、规范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4.能说出执业护士有关的法律规定。 (三)能力目标 1.能够分清护理行为的善与恶、合法与违法; 2.能够在伦理与法规制约下进行护理行为的选择和决策; 3.能够承担护理与法律责任; 4.能树立正确的护理伦理和法制观念; 5. 学会敬畏生命和尊重生命; 6. 能树立责任意识;学会从人文的角度理解并处理护理中发生的各种关系。 (四)素质目标 1.基本素质

《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标准

《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标准 《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介绍 《护理伦理学》主要介绍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社会的关系,以及护理科学和医学的发展。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基础理论、规范体系、基本实践和道德问题。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比较和系统。《卫生法规》是一门法律课程。它是一门应用法学教育课程,运用一般法学理论和方法,阐释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和现实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学生现代法律信仰精神。 二,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是护理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必修课。 适应医学的人文性和新医学模式的要求,《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学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和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为主要任务。它是护理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护理专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门课程从中学护理的第一学期开始,然后是各种临床护理科目。学习《护理伦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平,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有利于实践护理技术与伦理的统一,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医院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护士解决护理道德问题,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学院的安排,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计划生育伦理、人类生殖技术、死亡护理伦理在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的教学水平:1。可以说:生殖限制技术护理伦理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和护士的伦理责任;死亡标准,临终病人的特点和要求,临终护理的伦理标准和尸体护理的伦理标准。熟悉并理解:制定脑细胞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实施临终关怀的意义;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3.树立正确的人口与生育观;了解安乐死的伦理争议、立法现状、护士在死亡教育中的作用、生殖健康、器官移植和临终关怀的概况。1.熟悉评价护理道德教育类型的标准和依据以及护理道德培养的方法。能够说出护理道德评价的特点和方法3。能够说出护理道德评价、教育和培养的功能1。能够说出卫生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类型,主要卫生行政执法行为,以及卫生行政救济的主要方法。了解法律法规的概念、研究对象、概念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卫生行政执法的概念3、能了解卫生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形式、卫生立法的原则和程序、卫生法律法规使用的基本要求、卫生法律法规的效力、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法律制度:1。可以告知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条件,以及开展诊疗活动的规则。医疗机构审批程序。了解医疗机构的设立和登记,分清法律责任。红十字会法:1。2 .掌握红十字会的性质、组织和使用标志的法律规定。熟悉红十字法律制度概述4。护理伦理实践2 5。卫生法规的基本理论。常用卫生法律法规12 《献血法》的法律制度:1。主人:我国无偿献血的法律规定。2.熟悉血站和血液制品的法律法规。3.能够理解违反献血法的法律责任。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