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

《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Polymer Phys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

高分子物理课程包括:高聚物的结构、高高分子物理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高分子的合成、加工、应用、改性等具有全面的了解。并使学生重点掌握结构、性能及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必要的知识、分析测试方法、一定的计算能力,从而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选材、应用、改性、性能测试等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指导生产实践。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本门课程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总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及实验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集态机构、高分子的溶液性质、高分子的运动和高分子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四大部分。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了解”、“认识和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层次要求。即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基本分析方法、各种测试方法、各种实验的基本原理、高分子尺寸表示方法及其推导要全面了解。对高聚物的结晶结构模型、非晶态结构、液晶结构、织态结构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掌握高聚物的各种力学状态、力学行为、各种性能曲线的详细分析和典型推导。熟练掌握高聚物结构、性能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必要的知识。熟练掌握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测定方法。

三、讲授内容

1 高分子链的结构

1.1 概论

1.1.1 高分子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I.2 高分子结构的特点

I.1.3 高分子结构的内容

1.2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

1.2.1 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

1.2.2 键接结构

1.2.3 支化与交联

1.2.4 共聚物的结构

1.2.5 高分子链的构型

1.3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

1.3.1 高分子的大小

1.3.2 高分子涟的内旋转构象

1.3.3 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1.4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

1.4.1 均方末端距的几何计算法

1.4.2 均方末端距的统计计算法.

1.4.3 高分子链柔顺性的表征.

1.4.4 高分子链的均方旋转半径.

2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2.1 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

2.1.1 范德华力与氢链.

2.1.2 内聚能密度

2.2 高聚物结晶的形态和结构

2.2.1 高聚物结晶的形态学

2.2.2 高分子在结晶中的构象和晶胞., 2.3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模型

2.3.I 高聚物的晶态结构模型

2.3.2 高聚物的非晶态结构模型.

2.4 高聚物的结晶过程

2.4.1 高分子结构与结晶能力.

2.4.2 结晶速度及其测定方法

2.4.3 Avrami方程用于高聚物的结晶过程..

2.4.4 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2.4.5 影响结晶速度的其他因素

2.5 结晶对高聚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2.5.1 结晶度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2.5.2 结晶度大小对高聚物性能的影响

2.5.3 结晶高聚物的加工条件—结构—性质的互相作用 2.5.4 分子量等因素对结晶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核

2.6 结晶热力学...”

2.6.1 结晶高聚物的熔融与熔点

2.6.2 结晶温度对熔点的影响

2.6.3 晶片厚度与熔点的关系

2.6.4 拉伸对高聚物熔点的影响

2.7 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2.7.1 高聚物的取向现象

2.7.2 高聚物的取向机理

2.7.3 取向度及其测定方法

2.7.4 取向研究的应用

2.8 高聚物的液晶态结构

2.8.1 液晶态的结构

2.8.2 高分子液晶的结构和性质

2.8.3 高分子液晶的应用

2.9 高分子合金的形态结构

2.9.1 高分子混合物的溉念

2.9.2 高分子的相容性

2.9.3 共混高聚物聚集态的主要特点

2.9.4 非均相多组分聚合物的织态结构

2.9.5 共混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3 高分子的溶液性质

3.1 高聚物的溶解

3.1.1 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特点

3.1.2 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解释 3.1.3 溶剂的选择

3.2 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3.2.1 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 3.2.2 Flory温区(θ温度)的提出

3.3 高分子浓溶液

3.3.1 高聚物的增塑

3.3.2 纺丝液

3.3.3 凝胶和冻胶

3.4 共混聚合物的溶混性

3.5 高分子溶液的流体力学性质

3.5.1 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

3.5.2 高分子在溶液中的粘性流动

4 高聚物的分子量

4.1 高聚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

4.1.1 平均分子量

4.1.2 平均分子量与分布函数

4.1.3 分子量分布宽度

4.2 高聚物分子量的测定.

4.2.1 端基分析

4.2.2 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

4.2.3 膜渗透压

4.2.5 光散射

4.2.6 小角激光光散射(LALLS)

4.2.7 超速离心沉降

4.2.8 粘度

4.2.9 凝胶色谱

5 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5.1 分子量分布的表示方法

5.1.1 图解表示

5.1.2 分布函数

5.2 基于相平衡的分级方法

5.2.I 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

5.2.3 分级实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凝胶色谱法

5.3.1 基本原理

5.3.2 仪器

5.3.3 载体和色谱柱

5.3.4 高效凝胶色谱

5.4 凝胶色谱的特殊应用

5.4.1 凝胶色谱与小角激光光散射联用

5.4.2 高聚物长链支化度的测定

5.4.3 共聚构组成分布与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6 高聚物的分子运动

6.1 高聚物的分子热运动

6.1.1 高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

6.1.2 高聚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

6.1.3 高聚物的次级松弛

6.2 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

6.2.1 玻璃化转变现象和玻璃化温度的测量 6.2.2 玻璃化转变理论

6.2.3 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因素及调节途径

6.2.4 玻璃化转变的多维性

6.3 高聚物的粘性流动

6.3.1 高聚物粘性流动的特点

6.3.2 影响粘流温度的因素

6.3.3 聚合物熔体的切粘度

6.3.4 剪切粘度的测量方法

6.3.5 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曲线

6.3.6 加工条件对高聚物熔体剪切粘度的影响

6.3.7 高聚物分子结构因素对剪切粘度的影响

6.3.8 剪切流动的法向应力和高聚物熔体的弹性效应

6.3.9 拉伸粘度

7 高聚物的力学性质

7.1 玻璃态和结晶态高聚物的力学性质

7.1.2 描述力学性质的基本物理量

7.1.2 几种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

7.1.3 几类高聚物的拉伸行为

7.1.4 高聚物的屈服

7.1.5 高聚物的破坏和理论强度

7.1.6 影响高聚物实际强度的因素

7.2 高弹态高聚物的力学件质

7.2.1 橡胶的使用温度范围..

7.2.2 高弹性的特点

7.2.3 橡胶弹性的热力学分析

7.2.4 橡胶弹性的统计理论

7.2.5 内能对橡胶弹性的贡献

7.2.6 橡胶弹性与交联网结构的关系

7.2.7 橡胶的极限性质

7.3 高聚物的力学松弛

7.3.1 高聚物的力学松弛现象

7.3.2 粘弹性的力学模型

7.3.3 粘弹性与时间、温度的关系——时温等效原理

7.3.4 Boltzmann叠加原理

7.3.5 测定高聚物粘弹性的实验方法

7.3.6 高聚物的松弛转变及其分子机理

8 聚合物的电学性质

8.1 高聚物的极化及介电常数

8.2 高聚物的介电损耗

8.3 高聚物的导电性

8.4 高聚物的介电击穿

8.5 高聚物的静电现象

四、实践性环节

1.作业:讲授完两部分教学内容后,进行一次习题课,讲授完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后,留一次作业题。讲授完一半内容后进行期中考试。

2.其它:参观高分子材料工艺和性能测试实验室

五、学时分配

六、参考教材

1.《高分子物理》.金日光,华幼卿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高分子物理》修订版.何曼君,陈维孝,董西侠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3.《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第二版.马德柱等.科学出版社

4.《高分子物理基本概念与问题》.朱永群编.科学出版社

5.《高分子物理》.杨玉良,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

6.《现代高分子物理学》.殷敬华,莫志深.科学出版社

7.《Fundamentals of Polymer Physics》.Bincai Li.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本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选材、应用、改性、性能测试等提供理论依据。

八、本课程的教学特点

讲授完两部分教学内容后,进行一次习题课,讲授完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后,留一次作业题。讲授完一半内容后进行期中考试。

执笔人:陈延明

20XX年7月

体育优质课教案模板格式

2017年体育优质课 水平二小足球——脚内侧踢球教案 授课教师:杨晨 单位:王褚中心小学

教师简介:杨晨,男,中共党员,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硕士学历。2015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二级教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 011年版)》的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对足球运动喜爱与拓展的需求,从水平二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生理发育成长规律出发,在尊重足球项目运动规律的前提下,结合简中、高效、有趣的“花头精”游戏来提高足球课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足球技能。在教学中,力求营造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学练、合作学练、创新学练的良好氛围,并通过新颖的“花色球托”教学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促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下进仃学列、锻炼和思维开发。在游戏中去体验锻炼的价值,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小足球单元的第一课时脚内侧踢球。脚内侧踢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足球技术,它的技术特点是脚与球的接触面积大,出球平稳而且准确,是众多足球技术中最常用,

也最易掌握的一种踢球方法。通过小足球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奔跑、力量、耐力、灵敏、协调、反应等能力,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建立自尊与自信,促进心里健康。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年龄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学生思维敏捷,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逐渐成熟,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姒,同时在体能方面也处于一个上升期。学习“脚山侧踢球”,对只有浅显足球经验的水平二学生来说会山面临相当大的难度,最主要是来自于踢球时的脚型控制、触球部位是否准确以及支撑脚的站位等等。综上所述,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熟悉球性,且提供简单易行活泼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再结合教师设计的“花头精’课堂理念和游戏竞赛的方式,更好地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活跃课堂气氛,使之能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学习的目标。 四、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法、领会教学法、谈话启发法、分层递进法、游戏竞赛法等教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部位踢球。 教学难点:踢球动作的连贯协调。

校本课程写法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设计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教育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利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改精神,编制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专家、领导与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龙实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 ①、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龙湾区实验中学课程体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学校的校本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 2、教师层面目标: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确的课程观的教师队伍; ②、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③、 3、学生层面目标: ①、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独立自信; ②、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学会探究,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四、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体现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限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_New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中文Windows XP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第四章中文Excel 2003 第五章PowerPoint 2003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总计6学时,包括实训内容) 课题第一课时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概述1.2计算机 系统组成 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1.1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分类3、计算机的特点4、计算机的用途 1.2计算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2、计算机工作过程3、计算机软件系统4、微机硬件系统5、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xx中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教育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利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改精神,编制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指导思想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专家、领导与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龙实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目标1、学校层面目标:①、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龙湾区实验中学课程体系;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③、打造出学校的校本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2、教师层面目标: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确的课程观的教师队伍;②、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队伍;③、3、学生层面目标:①、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独立自信;②、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学会探究,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

XX中学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XX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组员:班主任、学科把关教师 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XX XX 副组长:学科组长 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 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 四、课程内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

(完整word版)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目录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开设课程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开设课程的目标 第四章开设课程内容选择与确定第五章案例展示与评估 第六章设计理念选材 第七章作品评选与展览

第一章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设计 (试行) 阳信县商店镇第二中学(序) 为了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校本活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涉及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领域。 第二章 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它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有实质性的因素,它制约着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制约着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出“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同时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目标指向,把学生的“校内学习”同“校外生活”以及兴趣相统一,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以深入社区,贴近社区的方式创建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共建的教育理念,培育和营造学校的专有特色,着力构筑一个符合现代课程观,凸显校园文化特征的实践性课程体系。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是: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3.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章. 课程开设的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落实国家“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课程的目标的制定与开发时,为了有效发挥各种课程的资源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依据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的开发来设计和实现课程具体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总目标是:发展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一般思维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关系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合作。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负责的态度。初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020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 20xx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这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在国家课程计划的框架内进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努力发挥家长、社区、网络、校外机构的作用,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开发校本课程并认真实施,在水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构建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1、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多年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同,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活动方案①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 ②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 ③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④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 二、校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1、委员会名单及工作职责 ①委员会名单 主任:XXX 副主任:XXX 委员:XXXXXX 执行委员:XXX ②工作职责 (1)策划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委员会成员负责讲座研究学校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计划、实施方案、规章制度、开发方向等。 (2)管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委员会成员负责监督管理

体育公开课教案-体育教案模板

体育公开课教案-体育 教案模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体育与健康教案 授课对象:四(1)班(水平二)授课人:王志强课型:新授课 2

3

4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拟订,要淡化教师说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发现自己有以下几项须改进之处: 1、体育教师的声音应该更洪亮一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 音。 5

校本课程案例

一、设计背景 国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多样 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 教育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 重。国家相关教育改革文件中反复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同 时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 2%。”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 重大举措。 实施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发展办学特色的有 效途径;实施学校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随着课程权利 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学校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 神。 学校背景:三大优势:1.学生素质:最大优势是学生的素养良好,有较好的 家庭教育背景, 家长对孩子的有较高的期望值, 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等。 2.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优良,有较高的人文素养。3.学校办学条件:新校的建立 为实施课程改革提供了条件,我们有条件,也必须实施改革。 二个主要矛盾是孩子日益增长的能力培养需求与有限课程服务平台之间的 矛盾。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与有限课程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需 要在国家课程基础之上开发出能够满足孩子需求的学校课程。 为了全面实施学校学校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改精 神,编制我校学校课程设计方案。 二、 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 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 26 中特 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 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 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目标 (一)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办学理念:厚积薄发、高端定位、科学发展、跨越提高

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光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光的干涉 第二章光的衍射 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光的偏振 第七章光的量子性 绪论返回目录

§0-1 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光学的重要性 光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它包含着人类自古以来对光的研究的丰硕果实。光学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和军事上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1、光的干涉:测光波波长)d r x (0 λ= ?、测极薄物体的厚度)m (μ、检查光学表面、瓦斯探测器。 2、x 射线:研究物质结构(利用光谱——光谱是研究原子的眼睛)、透视人体。 3、光学纤维:光学纤维用于通讯,容量大,保密性好;胃镜也是应用光学纤维。生产光学纤维可以说是点石成金。 4、红外技术:红外线波长大,衍射能力强,应用于各种探测系统、导弹制导,资源考察以及遥感遥控技术中。 5、激光器:材料加工、远距离测量、全息检测、医疗、育种、引发核聚变都应用激光。海湾战争中,应用激光制导、夜视仪。 6、相干光学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联合,为计算机科学开拓一个新的技术领域。现正研究光集成计算机,计算速度可以提高上千倍,并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 二、光学的研究内容 1、光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等规律 2、光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光的机械作用和光的热、电、化学和生理作用(效应)等。 3、光的本性问题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寻找到能“捕获”光的三维硅结构物,它能象半导体芯片控制电子一样控制光子运动。该发现为研制开发采用光来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计算机芯片迈出了重要一步。光计算机的优点是芯片更小,运算速度更快。《新华文摘》2001.4

怎样写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怎样写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文章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643517136.html, 1、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要反映出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整体规划思路,能够从学生自主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双重需要出发,体现地方性和个别性。 2、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有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真实的背景。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无不带有明显的地方性及新课程思想的印记。案例的叙述要能够反映出教育背景,说明课程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和前因后果,将具体的课程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 其二,具体的行为。通过案例的描述,使人明白校本课程实施的复杂性,熟悉改革中的人和事,知道实践者的思考、行为和态度,从而才能有所感悟,受到启发。因此,案例的描述要具体详细,要把改革的目标设计、涉及的人和事等行为叙述清楚,不能只作概括性的说明。 其三,完整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问题的提出总是基于一定的指导思想,解决问题必然要经过科学决策、制定方案、实施控制、结果分析等步骤,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和评价。因此,案例是对具体课程事件的完整描述,要让人们了解这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来 龙去脉。 其四,隐含的思想。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形成新的思想、产生新理念的过程。尽管案例描述的是实践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具体的甚至细小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等待 读者自己去解读,去品味,去分享。 3、“案例”一般由学校与课程开发背景、课程开发工作流程(或大事记)、课程设计与实施、经验与问题反思等部分构成。“学校与课程开发背景”着重叙述学校的课程资源及课程开发的相关条件,主要是事实描述,切忌“荣誉”堆积;“课程开发工作流程”主要叙述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相关人物和事件,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也可以概括为几方面的主要做法;“课程设计与实施”是案例的主体部分,要写清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管理、评价等主要课程要素;“经验与问题反思”侧重谈收获与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角度来谈有关反馈意见。 4、案例以第三人称来描写,是一种具体故事性的叙述,不是经验总结,更不是学术论文。要忠实于事实,不要有太多的主观议论。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其意义在于从事实中透露课程开发意蕴,让读者体验到课程开发的技术,

2020年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年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xx年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年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 一、课程定位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XXX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XXX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XXXXXX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

体育公开课教案-体育教案模板

体育与健康教案 授课对象:四(1)班(水平二)授课人:王志强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四年级的体育课,主要教材是“立定跳远”和游戏“青蛙障碍跳”。课的设计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课的目标为: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法—情景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优生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协作游戏,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游戏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自从经历了将近四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后,让我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拟订,要淡化教师说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发现自己有以下几项须改进之处: 1、体育教师的声音应该更洪亮一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 。 2、教师在讲解时应该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够明白。 3、教师在示范时应多做几次,使学生能够看清楚。 4、“兔子舞”游戏的导入很不错,但要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5、教师不必要急于授教,要做好安全教育。 6、结尾的放松过于仓促,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充分的放松。 总之,这堂课虽有中心校领导、校领导和学校同事的肯定,但我自己感觉上的不够理想,也许有点紧张和准备的不够,不过,通过这次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有很大地收获。 1、课件的精心制作和备好课让我更清楚认识到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 2、公开课的教学使我更加自信,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3、技能组同事的细心指导和帮助,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互相学习的意义。 4、学校领导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更加相信自己可以的。 由此,我感受到要做好教师,就要多用心、更细心、有责任心、有爱心、上进心和耐

光纤传感器-精品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9章 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是光纤和光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以光学测量为基础,把被测量的变量状态转换为可测的光信号;但与常规传感器把被测量的变量状态转变为可测的电信号不同。光纤传感器作为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将不断改变传感器的面貌,并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光纤传感器与常规的传感器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①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由于光纤传感器利用光传输信息,而光纤是电绝缘、耐腐蚀的,因此它不易受周围电磁场的干扰;而且电磁干扰噪声的频率与光波频率相比较低,对光波无干扰;此外,光波易于屏蔽,所以外界的干扰也很难进入光纤中。 ②灵敏度高。很多光纤传感器都优于同类常规传感器,有的甚至高出几个数量级。 ③电绝缘性能好。光导纤维一般是用石英玻璃制作的,具有80kV/20cm耐高压特性。 ④重量轻,体积小,光纤直径仅有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即使加上各种防护材料制成的光缆,也比普通电缆细而轻。所以,光纤柔软、可绕性好,可深入机器内部或人体弯曲的内脏进行检测,也能使光能沿需要的途径传输。 ⑤适于遥控。可利用现有的光能技术组成遥测网。 ⑥耐腐蚀,耐高温。 因此,光纤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温度、液位、流量、水声、电声、磁场、放射性射线等物理量的测量。 光纤传感器种类繁多,应用范围极广,发展极为迅速。到目前为止,已相继研制出六七十种不同类型的光纤传感器。本章选择其中典型的几种加以简要的介绍。 9.1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种类 9.1.1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光纤传感器的构成示意图如图9.1所示。它由光发送器、敏感元件、光接收器、信号处理系统及光导纤维等主要部分所组成。由光发送器发出的光,经光纤引导到调制区,被测参数通过敏感元件的作用,使光学性质(如光强、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光,再经光纤送到光接收器,经过信号处理系统处理而获得测量结果。在检测过程中,用光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光信息的媒质。 由图9.1可知,光纤传感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光纤中光波参数(如光强、频率、波长、相位以及偏振态等)随外界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可通过检测光纤中光波参数的变化以达到检测外界被测物理量的目的。

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堂街镇第一初级中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

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

体育课教案模板

体育课教案模板

体育课教案 学校:昭君中学班级:八年级人数:40 执教老师:李星 教学 内容 1、复习蹲踞式起跑,摆臂练习,100米全程跑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巩固同学们对快速跑技术动作 1、技能目标:95%的学生能做到快速正确的起跑方式以正确摆臂 2、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及快速反应能力,身体协调性,能在课堂中发展身心,快乐学习 3、社会适应: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乐观开朗。 课的重点、难点 1、重点:保持正确的身体姿 势,身体协调; 2、难点:腿主动折叠前伸 课 的部分教学内容 时 间 组织教法及教 学措施

开始部分一、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 数。 2、师生问好。 3、提出本科教学内容与 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 分 钟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任务 一、整队集合:四列横队。 (图1) 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热身运动 (1)徒手操 1、头部运动(4X8拍) 2、肩部运动(4X8拍) 3、腹背运动(4X8拍) 4、正压腿运动(4X8 拍) 5、手腕踝关节运动 (4X8拍) 6、整理运动 6 分 钟 1、带领学生 做徒手操。 2、纠正学生 错误动作 要求:精神 饱满,队形 整齐。动作 到位,充分 活动关节 颈椎腰椎。 徒手操队 形: 四列横队

基本部分教学内容 游戏:松鼠与大树 目的:1.激发学生课堂 兴趣 2.发展学生快速 反应能力 方法:1、事先分组,三 人一组。二人扮大树, 面向对方,伸出双手搭 成一个小屋;一人扮松 鼠,并蹲在小屋中间; 没成对的学员或者培训 师担任一个特殊的角色 ——魔鬼。2、培训师 可以对大家进行发号施 令,魔鬼的口令有三个: 第一个口令:培训师喊 “松鼠”,大树不动,扮 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 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 择其他的大树;魔鬼就 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树当 中,落单的人出列关到 时 间 8 分 钟 组织教法及教学 措施 1.全班分为2组(男女各 一组) 2.依次“123”报数,报 到2的充当松鼠,报到1 和 3 的当大树,落单的 充当魔鬼 3.教师参与游戏 注意事项: 1:只允许两棵“大树” 和一只“松鼠”搭配更 换位置时不能和相邻的 小组进行换位 2:最后没有结成2棵 “大树”和一只“松鼠”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案例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是,校本课程校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是有机的 一个整体,是有机的整合,而不是孤立的上一节课,搞一种活动,校本课程的 开发必须有整体发展的观念,即:开发的可持续性。必须有整体的学校课程的 框架,即:综合和开放的特点。 这一主导思想的确立对我校来说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糊涂到清 楚的过程。是我们在学习有关文件,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立的开发观。 我们将校本课程生成的过程视为素质教育在我校深化的过程,视为具体体 现“三个面向”的过程;视为体现这次课改基本理念的过程, 我们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形成的需要、对 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分析对校本课程需要进行了评估。从而确立一个中心:创 新精神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 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 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明确一个原则:体验。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现一个特点: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 阔的天地,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 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的设置 我们的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分为课程拓展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部分。 (一)课程拓展部分 1、双语游戏课 课程类型:课程改编类型 立足学生生活,从日常实际出发,通过日常口语交际、游戏、歌曲演唱、 情景会话等形式,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文明交际。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广泛兴趣,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正确评价同学的优缺点,有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准 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进行分组学习。在游戏中培 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和创造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 2、探索与创造 课程类型:课程改编类型 以我校传统教材《学创造》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改编,以科学家或 科学探索故事为主线,从观察、联想、想象、发散、集中、转化、组合、定势

光学教案-石河子大学课程设计评比

石河子大学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光学 授课班级:物理学2013(1)班 任课教师:王锐 职称:副教授 理 学院 物理 系(部) 理论物理 教研室

《光学》课程教学设计汇编总目录 Part I :教学大纲 (2) Part II:教学设计 (6) 《光学》课程教学大纲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8章,此次教学设计的10个节段分别选自作为主要章节的第1、2、3、4、5这五章。 1. 光程和光程差 (6) 选自第一章:光的干涉/第三节:光程和光程差 2. 迈克尔逊干涉仪 (8) 选自第一章:光的干涉/第六节:迈克尔逊干涉仪 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0) 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一节: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4. 菲涅耳圆孔衍射 (12) 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二节:菲涅耳衍射 5. 单缝衍射图样的光强分布 (14) 选自第二章:光的衍射/第三节: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6.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费马原理 (16) 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费马原理 7. 近轴光在单球面上的成像 (18) 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球面反射和折射 8. 近轴条件下的薄透镜成像公式 (20) 选自第三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四节:薄透镜 9. 人的眼睛 (22) 选自第四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第一节:人的眼睛 10.双折射现象 (24) 选自第五章:光的偏振/第三节:光通过单轴晶体时的双折射现象

《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Optics 课程编码:Z119252 总学分:3.5 总学时:56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单位:理学院 大纲制定者:王锐大纲审定者:孙茂珠审定日期:2014.10 课程简介: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因此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典型光学系统实例及其应用,是光学系统设计和光学测量技术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应用物理学与物理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对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系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学习光学设计、光信息理论和从事光学方面等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学是普通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基础科学,它和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后继课有密切的关系。激光的出现和发展,使光学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密切联系。光学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几何光学的基础理论和典型的光学成像系统,掌握几何光学中的数学处理方法,能用几何光学的内容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成像问题。(2)系统掌握物理光学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理论,掌握物理光学的研究方法。(3)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偏振技术在光学测量中的应用。(4)了解现代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 基本要求 通过光学课程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光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光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光学的前沿及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授课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ppt、flash、视频等)、启发式教学,加强演示实验。课下师生讨论(答疑、辅导、演示实验等)。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对自学内容,应布置讨论及思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