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资料及习题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资料及习题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资料及习题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资料及习题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元素 氯 氮 硅 硫 自然存在 化合态 游离、化合态

化合态 游离、化合态

单质 氯气

氮气

晶体硅 硫 物 理 性 质

黄绿色气体,强烈刺

激性气味 25℃,1体积水约可溶解2体积Cl 2;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

溶解度小

无色无味气体 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0.02体积氮气

灰黑色固体 有金属光泽 硬度大 不溶于水

黄色固体粉末 不溶于水 微溶于酒精 易溶于二硫化

氯Cl

⑴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⑵氯气制法:MnCl 2 +4HCl (浓)加热MnCl 2 +2H 2O+Cl 2↑ 2KMnO 4+16HCl (浓)==2KCl+2MnCl 2+5Cl 2↑+8H 2O

⑶氯气的氧化性

①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2Na+Cl 2点燃2NaCl (剧烈燃烧,火焰为黄色,产生大量白烟)

Cu+Cl 2点燃CuCl 2(剧烈燃烧,生成棕色烟,加少量水得绿色溶液,稀释得蓝色溶液) 2Fe+3Cl 2点燃2FeCl 3(剧烈燃烧,生成棕色烟,加水得棕黄色溶液) ②与非金属反应,得非金属氯化物。

H 2+Cl 2点燃2HCl (苍白色火焰,产生白雾)H 2+Cl 2光照2HCl (发生爆炸,产生白雾)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 2 +Cl 2+2H 2O= H 2SO 4+2HCl

Cl 2+Na 2SO 3+H 2O=2HCl+Na 2SO 4(可用Na 2SO 3除去溶液中的余氯) 2Fe 2++Cl 2=2Fe 3++2Cl —

2I —+Cl 2=2I 2+2Cl —(检验Cl 2,用KI 淀粉试纸,变蓝)

⑷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 2+H 2O HCl+HClO

I 氯水的形成:Cl 2通入水中,得到氯水。一部分Cl 2溶于水,一部分Cl 2与水反应。 II 氯水的成分:H 2O 、Cl 2、HClO 、H +、Cl —、ClO —、OH —。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液氯 物质类别 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粒子种类 H 2O 、Cl 2、HClO 、H +、Cl —、

ClO —、OH-

H 2O 、H +、Cl —、OH —

Cl 2 保存方法

棕色瓶、阴凉处

低温密闭

⑸与碱反应,生成氯化物、次氯酸盐和水。

Cl 2+2NaOH=NaCl+NaClO+H 2O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制漂白粉) 【延伸】漂白液、漂白粉的制备、使用和保存:

① 制备原理: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Cl 2+2NaOH=NaCl+NaClO+H 2O 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

主要成分:CaCl 2、Ca(ClO)2;有效成分:Ca(ClO)2。若Cl 2和Ca(OH)2反应充分,并使Ca(ClO)2

垐垎噲垐

成为主要成分,则得到漂粉精。

②使用原理:

漂白粉、漂粉精本身并无漂白性,使用时要将比较稳定的Ca(ClO)2转化为不稳定但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的HClO,因此使用漂粉精必须提供酸性环境。如:

NaClO+ HCl=HClO+ NaCl或2NaClO+CO2+H2O=Na2CO3+2HClO

Ca(ClO)2+2HCl=CaCl2+2HClO或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③保存方法:密封存放于避光干燥处。

⑹次氯酸(HClO)

①HClO是一元弱酸,酸性比H2CO3还弱,弱电解质。

②HClO不稳定:2HClO光照2HCl+O2↑。

③HClO有强氧化性。因而有杀菌、漂白性: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等褪色,Cl 2能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④HClO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因为:HClO有强氧化性):HClO+NaOH=NaClO+ H2O

过氧化钠次氯酸二氧化硫活性炭

漂白原理Na2O2将有色物质

氧化成无色物质

HClO将有色物质

氧化成无色物质

SO2与某些有色

物质化合生成不

稳定的无色物质

活性炭吸附

有色物质

变化类型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可逆性不可逆不可逆可逆可逆

硫S

⑴二氧化硫(SO2)

①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沸点为:-10℃),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有毒。

②化学性质

I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2+H2O H2SO3(可逆反应,H2SO3为中强酸,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SO2+CaO=CaSO3

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Na2SO3+H2O+SO2 =2NaHSO3

SO2+Ca(OH)2=CaSO3↓+H2O CaSO3+H2O+SO2 =Ca(HSO3)2

II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a.显示还原性

2SO2+O22SO3(可逆反应,用于工业制H2SO4)

SO2+X2+2H2O=2HX+H2SO4(X=Cl、Br、I) (使碘水、溴水褪色)

SO2+NO2=SO3+NO SO2+H2O2=H2SO4

3SO2+2HNO3+2H2O=3H2SO4+2NO

SO2+2Fe3++2H2O=SO42—+2Fe2++4H+

5SO2+2MnO4—+2H2O=5SO42—+2Mn2++4H+(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显示氧化性SO2+2H2S=3S+2H2O

III 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原来颜色(可逆性);SO2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SO2、Cl2以1:1混合无漂白性(SO2+Cl2+H2O= H2SO4+2HCl)

⑵三氧化硫(SO3)

①溶于水生成硫酸:SO2+O2 2SO3SO3+ H2O= H2SO4(工业制硫酸)

②与碱性氧化物或碱反应生成硫酸盐:SO3 +CaO=CaSO4SO3 +Ca(OH)2= CaSO4+H2O

⑶硫酸(H2SO4)

现象或反应

体现性质 实际应用

NaCl+H 2SO 4(浓)=NaHSO 4+HCl ↑ NaNO 3+H 2SO 4(浓)=NaHSO 4+HNO 3↑ 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 高沸点 酸性

实验室制备HCl 、HNO 3等 使石蕊试液变红 酸的通性

检验H 2SO 4的酸性 Zn+H 2SO 4=ZnSO 4+H 2↑ 实验室制H 2

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金属除锈、生产硫酸盐等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中和碱、生产硫酸盐等 BaCl 2+H 2SO 4=BaSO 4↓+2HCl

Ca 3(PO 4)2+3H 2SO 4=2H 3PO 4+3CaSO 4

Ca 3(PO 4)2+2H 2SO 4=2CaSO 4+Ca(H 2PO 4)2 SO 42-的检验,生产磷酸、磷肥 敞口放置的浓硫酸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 吸水性 干燥剂,但不能干燥NH 3、H 2S 、HI 、HBr

C 12H 22O 11

12C+11H 2O

脱水性

使有机物炭化或作脱水剂

C+2H 2SO 4(浓)△CO 2↑+SO 2↑+2H 2O S+2H 2SO 4(浓)△CO 2↑+SO 2↑+2H 2O 2P+5H 2SO 4(浓)△2H 3PO 4+ 5SO 2↑+2H 2O Cu+2H 2SO 4(浓)△CuSO 4+2H 2O +SO 2↑ Zn+2H 2SO 4(浓)=ZnSO 4+SO 2↑+2H 2O H 2S+H 2SO 4(浓)=S ↓+SO 2↑+2H 2O 铁、铝在冷浓硫酸中“钝化”

强氧化性

铁、铝制容器可以贮运浓硫酸 酸性

5Fe 2++MnO 4—

+8H +=5Fe 3++Mn 2++4H 2O

酸化剂 配制酸性KMnO 4溶液

【延伸】①浓硫酸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故稀释浓硫酸时“酸入水且搅拌”。

②常见干燥剂: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硅胶、碱石灰。

氮N

⑴氮气的稳定性

由于分子结构很稳定,导致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N 2+3H 2

2NH 3(工业合成氨) N 2+O 2??→放电

2NO

⑵二氧化氮(NO 2)

NO 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化合生成NO 2:NO+O 2=2HNO 3+NO ①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 ②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工业制HNO 3):3NO 2+H 2O=2HNO 3+NO 4NO 2+2H 2O+O 2=4HNO 3 4NO+2H 2O+3O 2=4HNO 3 ⑶氨(NH 3)

①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沸点较高),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②实验室制法:NH 4Cl+Ca(OH)2=CaCl 2+2H 2O+2NH 3↑,固热装置,Ca(OH)2,不用NaOH 、KOH(易潮解,腐蚀玻璃) ③化学性质:

a)NH 3+H 2O NH 3·H 2O 4NH OH +

-

+ NH 3+H +=NH 4+ 注意:I 氨水的成分:H 2O 、NH 3、NH 3·H 2O 、NH 4+、OH -、H +(极少量)。

II 氨水的不稳定性:受热容易逸出NH 3。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

NH 3·H 2O (浓)???→加热NH 3↑+H 2O 或NH 3·

H 2O (浓)+CaO = Ca(OH)2+NH 3↑ 垐垎噲垐

垐垎噲垐

b)NH3·H2O与AgOH、Cu(OH)2生成可溶的络合物氢氧化二氨和银Ag(NH4)2OH、氢氧化四氨合铜Cu(NH4) 4(OH) 2

Ag++NH3·H2O=AgOH↓+ NH4+AgOH+2NH3·H2O=[Ag(NH3) 2] ++ OH-+2H2O

c)NH3具有还原性: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6NO x+4xNH3=(3+2x)N2+6xH2O 4NH3+5O2=4NO+6H2O

⑷铵盐

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受热易分解

a)非氧化性酸根铵盐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对应的酸

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b)氧化性酸根铵盐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氨气

5NH4NO3△4N2+2 HNO3+9H2O

②与碱反应生成氨

NH4++OH —=NH3↑+H2O(浓溶液中),

NH4++OH —=NH3·H2O(稀溶液中)(检验NH4+)

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沸点83℃)→刺激性气味;

密度大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化学性质酸

①稀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浓硝酸最终使石蕊试液褪色;

②能与金属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但FeO等例外;

④能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但Fe(OH)2等例外;

⑤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但FeCO3、Na2SO3等例外。

①氧化几乎所有金属(除Ag、Pt外):

a)与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盐、NO2和水

Fe+4HNO3 =Fe(NO3) 3+2NO2↑+2H2O(浓稀HNO3都将Fe氧化到三价)

b)与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后的金属反应,浓硝酸生成对应的盐、NO2

和水,稀硝酸生成对应的盐、NO和水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冷浓硝酸使铁、铝“钝化”)

②浓硝酸氧化部分非金属,生成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NO2和水:

C+4HNO3(浓)=CO2↑+4NO2↑+2H2O

S+6HNO3(浓)加热H2SO4+6NO2↑+2H2O

P+5HNO3(浓)加热H3PO4+5NO2↑+H2O

③氧化一些具有较强还原性的化合物:

H2S→S,HI→I2,HBr→Br2;

SO2→H2SO4,FeO→Fe3+;

Fe(OH)2→Fe3+;

S 2—→S,I—→I2,Br—→Br2,SO32—→SO42—,Fe2+→Fe3+。

不稳

定性

4HNO34NO2↑+O2↑+2H2O(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

硅Si

⑴硅(Si)

①物理性质:晶体硅单质为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硬度大,不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

Si +2F2=SiF4↑Si+4HF= SiF4↑+ H2↑

Si+2KOH+H2=K2SiO3+2H2↑

Si+O2加热SiO2Si+2H2高温SiH4Si+C高温SiC 3Si+2N2高温Si3N4 ③制取

粗硅的制取:SiO2+2C高温Si+2CO↑(石英砂与焦炭混合)

由粗硅制高纯硅:Si(粗)+ Cl2加热SiCl4 SiCl4+2H2高温Si+4HCl

⑵二氧化硅(SiO

物理性质由原子构成,每个硅原子周围连接4个氧原子

熔、沸点高,硬度大,水晶为无色透明晶体,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SiO2+CaO高温CaSiO3

②SiO2+2NaOH=Na2SiO3+ H2O

③SiO2+CaCO3高温CaSiO3+CO2↑弱氧化性:SiO2+2C高温Si+2CO↑

特性:SiO2+4HF=SiF4↑+2H2O

23

硅酸是比碳酸更弱的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H2SiO3+2NaOH= Na2SiO3 +2H2O

Na2SiO3+H2O +CO2 = Na2CO3+ H2SiO3↓Na2SiO3 +2HCl=2NaCl+ H2SiO3↓

⑷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等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硅酸盐是一大类结构复杂的固态物质,大多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用SiO2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其组成,如:硅酸钠(Na2O·SiO2)、石棉(CaO·3MgO·SiO2)、蛇纹石(3 MgO·2SiO2·2H2O)最简单的硅酸盐是Na2SiO3,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关系

⑴氯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

⑵氮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

⑶硫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

⑷硅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7.5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 )

A .水玻璃

B .硅芯片

C .黏土

D .普通水泥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为证明其想法,有同学拿

磁铁来吸引一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

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 .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4.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

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②④⑤③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5.食盐、食醋、纯碱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鉴别食盐和纯碱 B .验证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 CO 3

C .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

6.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

A .CO +H 2O

CO 2+H 2 B .3NO 2+H 2O =2HNO 3+NO

C .2Na 2O 2+2H 2O =4NaOH +O 2↑

D .2F 2+2H 2O =4HF +O 2

7.在体积为V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

A .

B .

b

a

2 C . D .无法确定

8.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的用量和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

A .硅与氢氟酸反应

B .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C .Al 2O 3与强碱反应

D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在下列反应中,硫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 .Cu+H 2SO 4(浓)

B .C+H 2SO 4(浓)

C .Ba (OH )2+H 2SO 4

D .FeO+H 2SO 4(浓)

10.若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Cl 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

B .在0℃,101kPa 时,22.4L 氢气中含有N A 个氢原子

C .14g 氮气中含有7N A 个电子

D .N A 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7︰4

1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是利用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性质

B.常温下,浓H2SO4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

C.用瓷坩锅高温熔融NaOH

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SO42-

12.质量相等的两份铝粉,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A.1:1 B.1:2 C.3:2 D.1:3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2H++2Cl-+Ba2++2OH-=2H2O+BaCl2

B.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2Fe3++Fe=3Fe2+

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D.往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Fe3++Cu=Fe2++Cu2+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和纯净氧气中的燃烧产物只有MgO

B.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在纯净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3

C.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放置和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Na2O2

D.浓H2SO4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将减小

15.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I—离子加入到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Br2

B.将Cl2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中,Br—先被氧化

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蓝色

D.在KBr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2=2I—+Br2

16.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现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用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首先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等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②最少

B.制取等量的硝酸铜,②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①少

C.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为③>①>②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17.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NH4HCO3,固体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Na+、Mg2+、S2—、ClO—B.H+、Na+、SO42-、NO3—

C.K+、Ca2+、OH—、SO32—D.Na+、K+、Cl-、OH-

18.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相同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

C.浓硫酸可以干燥H2、NH3、CO2等气体

D.常温下铝遇浓硫酸钝化,因此可用铝槽车储运浓硫酸

19.在粗碘中含有IBr和ICl,受热时,I2、ICl、IBr均可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制得精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A.KI B.Zn C.KCl D.H2O

20.为检验Na2S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A.BaCl2溶液B.BaCl2溶液、稀盐酸

C.BaCl2溶液、稀硝酸D.BaCl2溶液、稀硫酸

2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水蒸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1)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2)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3)浓硫酸(无明显变化),(5)灼热的氧化铜(变红),(6)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以判断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B.一定有H2、CO2,和HCl

C.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气D.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气

22.变压器的硅钢片含硅40%,其余为铁,则此硅钢片中硅和铁的原子个数比为4:3。向0.7g硅钢片中先加入20g5.0%的烧碱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25 mL,10mol/L的浓盐酸,充分搅拌至反应结束,反应中共放出氢气多少克? ()

A.0.0l B.0.055 C.0.02 D.0.045

23.如右图装置,在关闭活塞K时通入气体X,b中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开启活塞K通入气体X,则b

()a中溶液b中溶液气体X

A 饱和食盐水KI-淀粉溶液Cl2

B 酸性KMnO4溶液稀品红溶液SO2

C 饱和NaHS溶液CuCl2溶液HCl

D 饱和NaHCO3溶液石灰水CO2

24、将0.15 mol的MnO2与过量的12 mol/L的浓盐酸反应,与50 mL12 mol/L的

浓盐酸与过量MnO2反应,两者产生的氯气相比(其它反应条件相同):

A、一样多

B、后者较前者多

C、前者较后者多

D、无法比较

25、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 + I2 (2)Br2 + 2Fe2+ === 2Br—+ 2Fe3+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本题两小题,共20分)

26.(8分)X、Y、Z、W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已知: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的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W气体的水溶液滴入酚酞变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两种气体按物质的量之比1:1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科学家发现,Z在催化剂条件下能与W反应,反应产物中的单质应是(填化学式)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则其中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

(3)在Z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检验W气体的方法是

27.(12分)

(1)SiO2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是制备现代通讯材料(写该材料名称)的主要原料;以SiO2为原料,在工业上制备单质硅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常温下,SiO2可与一种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重要应用

是。

(2)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

;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以制造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8.(11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固体Na2SO3与中等浓度的H2SO4反应,制备SO2气体并进行有关性质探究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固)+H2SO4=Na2SO4↑+H2O。除固体Na2SO3和中等浓度的H2SO4外,可供选择的试剂还有:

①溴水②浓H2SO4③品红试液④紫色石蕊试液⑤澄清石灰水⑥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欲验证SO2的漂白作用,应将SO2气体通入中(填物质编号),观察到的现象是;

(2)欲验证SO2的还原性,应将SO2气体通入中(填物质编号),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为说明SO2的氧化性,通常利用的反应是;

(4)为防止多余的SO2气体污染环境,应将尾气通入中(填物质编号),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5)有一实验小组发现,SO2产生缓慢(不考虑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实验中也不存在漏气、反应温度等装置和操作上的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至少填写一种):

①,

②。

29.(13分)水蒸气通过的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是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

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H2SO4的装置用途是,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是:,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其目的是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30.(6分)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

(2)若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500mL,计算该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说明:

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2.A 3.A 4.D 5.D 6.A 7.C 8.D 9.B 10.C 11.B 12.A 13.B 14.D 15.C 16.C 17.A 18.D 19.A 20.B 21.B 22.B 23.B 24.C 25.A

二、填空题(本题两小题,共20分)

26.(8分)(1)Cl2+SO2+2H2O=2HCl+H2SO4(2分)

(2)N2(1分)NO2(1分)

(3)1:2(2分)

(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证明该气体为NH3(2分)

27.(12分)

(1)光导纤维(1分)SiO2+2C Si+2CO↑(2分)

SiO2+4HF SiF4↑+2H2O(2分)刻蚀玻璃(1分)

(2)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或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2分)

2Fe3++Cu=Cu2++2Fe2+(2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8.(1)③(1分)品红试液褪色(1分)

(2)①(1分)溴水的橙色褪去(1分)

(3)2H2S+SO2=3S+2H2O(2分)

(4)⑥(1分)SO2+2OH—=SO32—+H2O(2分)

(5)硫酸的浓度过小(或过大)或Na2SO3部分变质等(任写一项即得2分)

29.(1)除去水蒸气(1分)除去CO2(1分)

(2)氧化铜(CuO)(1分)

CuO+H2=Cu+H2O(1分)CuO+CO=Cu+CO2(1分)

(3)无水硫酸铜(CuSO4)(1分)检验H2O(1分)

(4)(g-ab)-kj-hi-cd(或dc)-fe-lm(2分)

(5)原混合气中的CO2已被除去,其中CO与CuO反应生成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6)原混合气中的H2O已被除去,其中H2与CuO反应生成的H2O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2分)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30.(6分)由题意得:

Cu+2H2SO4(浓)CuSO4+2H2O+SO2↑(2分)

1mol 22.4L

n(CuSO4) 4.48L

n(CuSO4)=(2分)

c(CuSO4)=0.2mol÷0.5L=0.4mol/L(2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5 Fe:56 Ba:137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O32-、H+、Na+、NO3-B.H+、Ag+、Cl-、SO42- C.K+、Na+、OH-、NO3-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

1.从实验学化学 一、蒸馏操作: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二、萃取实验操作 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三、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3.1 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对象: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3.符号:n 4.单位:摩尔,mol 5.使用“物质的量”与“摩尔”时的注意事项 ①“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②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同“时间”,“长度”等一样,其单位是摩尔(mol)。 ③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1 mol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过滤时不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试管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后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用水扑灭火焰。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g氢气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0.5mol/L、2L的AlCl3溶液中含有氯 离子数为N A C.32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1mol/L、500mL的H2SO4溶 液中 SO42—的数目为0. 5 N A 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5.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括号内为除杂剂)( ) A.NaOH溶液中混有Ba(OH)2 (CuSO4) B.Cu(NO3)2中混有AgNO3 (Cu粉) C.CO中混有CO2 (炽热的炭) 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 ) A.干燥的 B.瓶塞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须 要求的 7.下列各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4L0.5mol/LNaCl溶液 B.1L0.3mol/LNa2SO4溶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第一节(P80课后习题) 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 2. 材料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玻璃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其实能与HF、NaOH溶液反应。陶瓷不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稳定。跟玻璃一样,与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 + H2SO4 + H2O = H4SiO4↓+Na2SO4H4SiO4 = H2SiO3 + H2O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 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 (3)SiO2(沙滩物质)—— 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 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 11.(1)n(Na2O):n(CaO):n(SiO2)= ::=1:1:6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钠的化合物

钠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 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Na2O 2、Na2CO 3、NaHCO3的性质与主要用途 2、学会用焰色试验鉴别K+、Na+等 【知识梳理】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一)氧化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1)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氧化钠溶于盐酸:Na2O+2HCl===2NaCl+H2O (3)氧化钠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 3、用途:制NaOH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色固体 2、化学性质: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但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发生反应,具有强氧化性(1)Na2O2与H2O的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①向盛有淡黄色粉末状过氧化钠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 水,有大量气泡产生①Na2O2与H2O剧烈反应,产生气体 ②用手轻摸试管外壁,其感觉是试管壁温度升高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试 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说明有氧气生成 ④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其现象是溶液先变红, 后褪色④先变红:说明有碱生成 后褪色:Na2O2具有漂白性 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和碱性物质生成,过氧化钠有漂白性 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微点拨】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1 mol的电子 22222223 2 O2的来源 【微点拨】 ①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1 mol的电子 ②Na2O2与H2O、CO2反应的先后顺序的探究:不妨先让Na2O2与H2O反应 先:2H2O+2Na2O2===4NaOH+O2↑ 后:CO2+2NaOH===Na2CO3+H2O 总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所以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为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3)Na2O2与HCl的反应:2Na2O2+4HCl===4NaCl+O2↑+2H2O

高一化学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安徽巢湖春晖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2012.9.25 说明:①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气体摩尔体积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②请将答案规范的填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写在试卷或其他地方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S=32 N=14 Na=23 Cl=35.5 K=39 Ca=40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 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2.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是一个独立的专有名词 C.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D.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3. 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0.012 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 D.1 mol 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4 4.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 5.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升(标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g·mol-1C.71 D.71g·mol-1 的是( )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 7.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 8.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分子个数比为17:16 B.原子个数比为17:16 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氢原子质量比为17:12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2×6.02×1023 D.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 10.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00 g/mol B.108 g/mol C.55 g/mol D.96 g/mol 11.下列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0.1molNH4Cl B. 0.1molNH4NO3 C. 1.204×1023 CO(NH2)2 D. 0.2mol NH3·H2O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讲义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 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围之,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1)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命题人: 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23 S:32 :64 N:14 :35.5 :56 :137 第I卷(选择题,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答题卡和第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题,每题2分。16—21题,每题3分,共48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

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N2的质量是14g B、H2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D、1 的质量是36.5 g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32-、、、3- B.、、-、42- C.、、-、3- D.2+、2+、42-、-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 23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22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32—+222↑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2()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 熔融状态的、熔融状态的 C.稀H24、溶液、纯3D.液氨、石灰水、水银 7、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培训资料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蒸馏操作: 蒸馏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如图: 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 3,也不能少于1/ 3; ②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方约0.5cm处;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为防止爆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 ⑤蒸馏烧瓶的支管和伸入接液管的冷凝管必须穿过橡皮塞,以防止馏出液混入杂质;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思考与讨论]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蒸发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 溶液溅出;如果蒸干,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二、萃取实验操作 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环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牛口上的小孔再盖好,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流完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除杂途径选 最佳。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浙师大附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试题卷命题:杜彩卿审卷:吕长高 注意:①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②I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③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O-16;S-32;Cl -35.5 ;Ca-40;Na-23,Al-27,Cu-64。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铁 B. 酒精 C. 五氧化二氮 D. 氯化氢 2.英国《自然》杂志曾报道,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的纳米(1nm=10-9m)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3.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Al+Fe2O 32Fe+Al2O3 B.2Mg+CO 22MgO+C C.N2+3H 22NH3 D.SiO2+CaO CaSiO3 4.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SO4的质量为98 g·mol-1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 C.98 g H2SO4含有N A个H2SO4分子 D.6.02×1023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g 6.右图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7.在下列条件下, X Y Z A.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试卷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试卷 【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温室效应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D.酸雨 2.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4.将3.2gCu跟30.0mL10.0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molH+,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5amolB.0.1amolC.(0.1+a)molD.2amol 5.要除去氯气中少量的HCl和H2O,可使气体依次通过() A.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NaOH溶液、浓硫酸 C.NaHCO3溶液、硅胶D.浓盐酸、碱石灰 6.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l﹣、OH﹣、CO32﹣、NO3﹣. 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B.碳酸钡溶于稀盐酸:CO2-3+2H+===CO2↑+H2O C.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D.把水玻璃滴入盐酸中:SiO2-3+2H+===H2SiO3↓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 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硫是一种淡*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1.8gB.2.7gC.3.6gD.5.4g 10.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B.1∶3∶1 C.3∶3∶8 D.1∶1∶4 12.把a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mol烧碱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 A.HCl B.2Cl C.3NH D.NO 2.已知由NaHS 、MgSO 4、NaHSO 3组成的混合物,硫元素的质量分为a%,则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a% B.2a% C. 1―1.75a% D.1―0.75a%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与O 2和O 3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A .Na 和Na + B .金刚石和 C 60 C .11H 2和2 1H 2 D .水和重水 4.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在集气瓶口形成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5.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 H 2 ②Cl 2 ③CH 4 ④HCl ⑤NH 3 ⑥NO ⑦NO 2 ⑧SO 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烧瓶是干燥的,由A 进气收集①③⑤ B.烧瓶是干燥的,由B 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 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 进气收集①③⑤⑦ 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 进气收集⑥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碳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 .碳族元素的单质都有导电性 C .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1-12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每小题2分,13-22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钠跟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C.钠的硬度小D.有强还原性 2.某无色溶液中放人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够大量存有的是( ) A。Na+ B.Mg2+ C.OH- D.HCO3- 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相关叙述中准确的是( ) A.只有Na+ B.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 C.既有Na+ 又有K+ D.可能含Na+,也可能含K + 4.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是( ) A.Al B.Cu C.Fe D.Na 5.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热 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 D.两者分别加入NaOH溶液或石灰水 6.下列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不存有的是( ) A.氧化物B.硫酸盐 C.氯化物D.碳酸盐 7.等质量的钠实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8.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 A.1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1 mol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1 mol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水准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B.钢铁C.青铜D.金箔 10.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 C.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 D.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 1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把前者逐滴滴入后者与把后者逐滴滴入前者,所产生的现象不相同的是( ) A.AlCl3和NaOH B.Na2CO3和HCl C.NaHCO3和HCl D.NaCl和AgNO3 12.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⑦银色漆颜料⑧易拉罐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 A.③⑤⑧⑨B.①②⑥⑧⑨C.③⑤⑨D.③④⑤⑥⑧⑨13.将适量铁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和Fe3+溶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 :3 B.3 :2 C.1 :2 D.1 :1 14.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 B.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C.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D.金属元素绝大部分以化合态存有于自然界 15.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Al(OH)3 →Al2O3B.Al2O3 →Al(OH)3 C.Al →AlO2-D.Al3+ →Al(OH)3 16.某溶液能溶解Al(OH)3,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Mg2+、Cl-、Na+、NO3-B.K+、Na+、NO3-、HCO3- C.Na+、Ba2+、Cl-、NO3-D.Fe3+、Na+、AlO2-、SO42-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Mn —55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 (H 3P O 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H 2 B.O 2 C.Cl 2 D.SO 2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FeCl 3溶液反应:Fe +Fe 3+==2 Fe 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 CO 2↑+H 2O C. 金属铝加入到NaOH 溶液中:Al+2OH -+H 2O====Al+2H 2↑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 溶液 I 2 加热,升华 B KNO 3 K 2S O 4 BaCl 2溶液,过滤 C Cu CuO 稀硫酸,过滤 D CaCO 3 CaO 盐酸,过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