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浙版九年级下第七章小结与思考导学案

苏浙版九年级下第七章小结与思考导学案

苏浙版九年级下第七章小结与思考导学案
苏浙版九年级下第七章小结与思考导学案

灌云县伊芦中学教学案

一、知识回顾:

1.正弦,余弦,正切

练习:如图,△ABC 中,则sinA=______,sinB=______. cosA=______,cosB=______.tanA=______,tanB=______.

2.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和一个三角形中它们彼此联系

①正切值随着锐角的度数的增大而_____;正弦值随着锐角的度数的增大而_____;余弦值随着锐角的度数的增大而_____.

② 3.特殊的三角函数的值

A C

B 34

5 三角函数

??

??

?

????

∠=∠=∠∠=斜边

A的邻边

余弦:cosA

斜边A的对边

正弦:sinA

A的邻边A的对边正切:tanA

二、例题:

2、

课堂练习:

1.已知在△ABC 中,∠C=90°,sinA=

5

3

,则tanB 的值为( ) A.34 B.54 C.45 D.4

3

2.半径为10的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

教后笔记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食物链。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超强版)

九(下)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宇宙的起源 1.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2.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形成。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宇宙无中心。 3.宇宙的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4.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5.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托勒密与“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 2.银河系中大约有2000多亿颗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而且银河系外, 还有河外星系。因此,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非常普通的一颗恒星。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阳是太阳系是质量最大的天体。(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

要哦) ③各行星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慧星自东向西公转,又叫“扫把星”)。 4. 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轨道的近圆性—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系行星公转特点有三个,其中同向性与共面性是星云说提出的依据)。 5. 星云是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之中的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6. 第3节恒星的一生 1.繁星满天,绝大多数是恒星(由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提供能量)。恒星的体积相差悬殊。恒星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表面的温度不同。颜色由深到浅,温度升高。一般来说,发红光的恒星温度最低,发黄光的高一些,发蓝色、白色光的恒星温度最高。 2. 恒星的演化:

中考语文下册古文知识归纳(苏教版九年级下)

九年级下册古文知识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这个词。 (1)公输盘不说()通() (2)子墨子之守圉()通() (3)子墨子九距之()通() (4)公输盘诎()通() (5)亲戚畔之()通() (6)曾益其所不能()通() (7)入则无法家法家拂士()通() (8)衡于虑()通() (9)故患有所不辟也()通() (10)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通() (11)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2)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3)乡为生死而不受()通() (1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 (1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通() (16)始一反焉()通() (17)汝之不惠()通() (18)亡以应()通() (19)一厝朔东()通() (二)说说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请献十金金:古义今义(2)吾义固不杀人固:古义今义(3)舍其文轩文:古义今义(4)荆之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5)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虽然:古义今义(6)吾之所以距子矣所以:古义今义(7)亲戚畔之亲戚:古义今义(8)池非不深也池:古义今义(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义今义(10)可以一战可以:古义今义

(11)小大之狱狱:古义今义 (12)再而衰再:古义今义 (13)衣食所安安:古义今义 (14)又何间焉间:古义今义 (15)一箪食,一豆羹豆:古义今义 (16)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 (17)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 (18)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 (1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 (20)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 (22)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今义 (23)河阳之北阳:古义今义 (24)达于汉阴阴:古义今义 (2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今义 (26)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今义 (三)辨析下面的一词多义词。 为:(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夫子何命焉为?()(3)必为有窃疾矣。()(4)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5)以牒为械()(6)今为宫室之美() (7)妻妾之奉而为之() 见:(1)胡不见我于王()(2)于是见公输盘 (3)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类:(1)不知可谓知类()(2)为与此同类() 然:(1)然,胡不不乎()(2)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3)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于:(1)舜发于畎亩之中()(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万钟于我何加焉()(5)所欲有胜于生者()(6)欲有求于我也() (7)皆以美于徐公()(8)皆朝于齐() 利:(1)天时不如地利()(2)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为苟得也()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加:(1)弗敢加也()(2)万钟于我何加焉()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

浙教版科学九下 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初中语文第六册的第十九课,属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是: ①重视诵读和背诵; ②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 ④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先秦散文的能力有所提高。 根据单元目标,结合课文内容,本课学习目标可定为: ①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②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④领会文中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学习“三叠式结构”的写法; ⑤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⑥初步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设想】 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本课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以期课文学习目标①②的完成。 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将课文学习目标③④⑤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引用典故,解题导入”、“理解内容,探究写法”、“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个步骤展开教学,分别从内容、结构、写法、思想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引用典故,解题导入。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注:此成语典故于楚庄王也有记载)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弹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作业本答案(下)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1节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150亿粒子的大爆炸 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6.(1)图略 (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 7.(1)B (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 第2节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 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节 7.氢氦8.星云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10.(1)C (2)C (3)C 11.短7-9 第4节 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38亿 B F E C D

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 (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 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 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 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 (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 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 第5节 (一) 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 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 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 (二) D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 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苏教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基础知识之字词汇总(答案版)

九年级下册重点字词句总汇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 怜悯(mǐn)恻隐(ca)豁免(hu?)癖性(pǐ) 情不自禁(jīn)应分(yīng fan)婉转动听(wán) 万恶不赦(sha)腌臜(ā zā)契约(qì)遍稽群籍(jī)折衷(zhōng)越俎代庖(zǔ páo)钧裁(jūn)甘霖(lín)凛然生畏(lǐn)祈祷(qídǎo)袒露(tǎn)中流砥柱(dǐ)积攒(zǎn)针黹(zhǐ)蚌埠(bang bù)创疤(bā) 辟门而入(pì)深居简出书斋(zhāi)充耳不闻 打量(liang)闭门羹(gēng)偌大(ru?)揿钮(qìn) 驽钝(núdùn)一窍不通赐教(cì)才疏学浅痛心疾首亲顾茅庐秉烛夜谈(bǐng)耽搁(dān ge)甭谢(b?ng)撅嘴(juē)天真无邪揪着(jiū)啰嗦(luō suo)忐忑不安(tǎn ta)矜持(jīn) 侃侃而谈(kǎn kǎn)先声夺人气喘吁吁(chuǎn xū) 执拗(zhí niù)恬淡(tián)咒诅(zǔ zh?u) 第二单元

烂熳(màn)油光可鉴(jiàn)芋梗汤(yù gěng)抑扬顿挫寒颤(zhàn)和蔼(ǎi)落第(lu?)毫不介意 诘责(ji?)不逊(xùn)匿名(nì)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杀戮(lù)娴熟(xián)华裔(yì) 兴致盎然(àng)锲而不舍(qia)溺爱(nì)一丝不苟(gǒu)深谙(ān)一瘸一拐(qu?)苔藓(tái xiǎn)皮开肉绽(zhàn)号啕大哭(háo táo)鲦鱼(tiáo)累赘(l?i zhui) 转瞬即逝(shùn)吮吸(shǔn xī)海市蜃楼(shan) 半身不遂(suí)漠不关心(m?)淋漓(lín lí)血渍(zì)粗糙(cū cāo)挪动(nu?)蠕动(rú d?ng)颠簸(diān bǒ)驾驭(yù)膂力(lǚ)开天辟地(pì)侏儒(zhū rú) 惬意(qia)滑稽(jī)百无聊赖(liáo lài)消弭(mǐ)惟妙惟肖疲惫(pí bai)嘎吱作响(gā zhī)吞噬(shì)淤塞(yū sa)勘察(kān)枢纽(shū niǔ)湔山(jiān)刽子手(guì)消遣( qiǎn )谴责( qiǎn ) 第三单元 笨拙(zhuō)拘谨(jū jǐn)尴尬(gān gà)凄怆(chuàng)局促不安饯行(jiàn)溢于言表(yì)熙攘(xī rǎng)神采奕奕(yì)邂逅(xia h?u)叮咛(dīng níng)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兰色晶体。 CuSO 4·5H 2O====== CuSO 4+5H 2O ;42425(1) 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 4 +42—3++ NO 3— 3、常见的酸: 盐酸 HCI 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碳酸H 2CO 3 磷酸H 3PO 4 醋酸CH 3COOH (1) 检验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 试纸。 (一)酸的通性 1、 酸使指示剂变色; 2、 酸 + 碱 ===== 盐 + 水 3HCl+ Al (OH )3 ==== AlCl 3+3H 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 2SO 4 +2 NaOH==== Na 2SO 4 + H 2O 3、 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 3====CaCl 2 + H 2O + CO 2↑ (实验室制取CO 2 )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 (用AgNO 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 2HCl (用BaCI 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HCl+ Fe 2O 3 ====2 FeCl 3 +3 H 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H 2SO 4 + CuO ==== CuSO 4 + H 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5、 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翻译材料 《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进攻,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军大败,鲁庄公说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里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我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同,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接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场所被选拔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所做的事颠倒错乱,这样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面。 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好吗?”(大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 1.下列有关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xx无关 B.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疾病 C.只要参加体育锻炼就不会得心脏和血管疾病 D.吃好喝好就不会得心脏和血管疾病 2.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已经超过传染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下列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B.为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冠状静脉 C.高血压、吸烟、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会引发冠心病 D.心绞痛病人一旦发病,应立即将硝酸甘油药片含于舌下 3.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新出炉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报告显示,在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谢综合征、大气污染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润霖院士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的关键。“管住嘴,迈开腿”,生活方式干预有助预防心血管病。 (1)心血管疾病是指组成人体______系统的______和______器官出现了问题。 (2)导致心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______?

(3)专家指出目前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是“管住嘴,迈开腿”的实质含义是______。 4.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白血病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白血病的症状有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吞噬作用这种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从免疫类型分析,属于______免疫。目前治疗白血病最好方法是______。 (2)饭后1小时血糖会迅速升高是因为米饭中淀粉在______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并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治疗糖尿病采用______方法。 (3)高血压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如何预防呢?(至少写出两点建议)______。答案和解析 1.B解析:据统计,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与青少年有关,A错误。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疾病,B正确。多参加体育锻C错误。 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 D错误。 不厌食、不暴饮暴食,即做到合理膳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2.B解析: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A正确。在主动脉基部的左右两侧各发出一条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肌内部,形成分布在心脏壁里的毛细血管网,然后汇集成静脉,最后通入右心房;血液沿着这条途径的循环叫做冠脉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肌细胞运来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的血液循环;因此为心脏肌肉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冠状动脉,B错误。高血压、吸烟、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会引发冠心病,C正确。心绞痛病人一旦发病,应立即将硝酸甘油药片含于舌下,D正确。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 册教案

第三节身体的防卫 教学目标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 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 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教师归纳: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二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 播放FLASH小动画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 (一)课内古诗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课外古诗词 【从军行】(杨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月下独酌】(李白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羌村三首】(杜甫唐)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登楼】(杜甫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唐)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白居易唐)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云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整理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分解者: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转化的作用。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与提示 单元概述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戏剧文学。戏剧艺术,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我们这个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不仅作者的国别有中有外,时代有古有今,而且戏剧的种类各有不同,《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扣人心弦、 引人人胜的喜剧,《江村小景》是典型的悲剧;《威尼斯商人》《陈毅市长》是多幕剧,《江村小景》是独幕剧;《威尼斯商人》《陈毅市长》《江村小景》是舞台剧,《一厘米》是电视剧。在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人物塑造、主题表现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也各有特点。而根据教材编排要求,教学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学习比较与辨微的读书方法,所选的四篇课文同中有异,对指导学生学习比较与辨微的读书方法非常适宜。本单元是初中首个戏剧单元。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掌握阅读剧本的基本方法,培养欣赏戏剧文学能力,能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并尝试着改编或创作戏剧、表演戏剧,从中体味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愿望,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品质。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师的单向的讲解,应灵活处理教材,可以以其中一两篇课文为详读,其余略读;也可以重点导读一篇,然后用比较与辨微的读书方法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案。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一个戏剧氛围,使人如听其声、如临其境,学生在一定的戏剧氛围中学习课文,求知欲必然很强,教学效果也肯定会好。还可以以戏剧表演活动为主体安排整个单元教学。 教学目标: ①能使学生了解戏剧基本知识。 ②理解四篇课文的情节、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及要表现的主题,学习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③了解戏剧语言的基本特点,并能对课文中的一些台词进行鉴赏,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来提高欣赏戏剧的能力。 ④学会运用比较与辨微的阅读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比较与辨析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⑤能通过分角色朗读、演课本剧等来感受戏剧的魅力,培养欣赏戏剧的兴趣和能力。 ⑥掌握剧本写作的基本方法,能把一些作品改编成剧本或根据生活创作短小的剧本。 教学设想

浙教新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苏教版九年级(初三)下册:《台阶》课文原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苏教版九年级(初三)下册:《台阶》课文原文:苏教版九年 级下册语文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有许多小亮点。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坐坐就知道趴下

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课文解析6:热爱生命

课文剖析 热爱生命 他们本是两个人,但就在他的脚腕子扭伤后,他的同伴比尔抛下他,头也不会地一个 人先走了。[被同伴抛弃,为下文遇到比尔设伏笔。]他肩上背着用毯子包起来的沉重包袱,在山谷中一瘸一拐(腿脚有毛病,走路时身体不能保持平衡。瘸,qué)地走着…… 他被同伴抛弃了,面临着孤独和伤病的折磨。 他把周围那一圈世界重新环视了一遍。这是一片叫人看了发愁的景象。[总领下文。]到处都是模糊的天际(天边)线。小山全是那么低低的,没有树,没有灌木,没有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辽阔可怕的荒野,他的眼中迅速地露出了恐惧(畏惧、害怕)的神色。 他面临着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一片辽阔可怕的荒野。 他虽然孤零零一个人,却没有迷路。[可庆幸。]他知道,再往前去,就会走到一个小湖 旁边。还有一条小溪通到湖里。这条小溪是向西流的,他可以沿着它一直走到狄斯河,在一条翻了的独木舟下面可以找到一个小坑,坑里有来富枪和子弹,还有钓钩、渔网等打猎钓鱼的一切工具。 写他要去的地方和在那地方准备下的物资。听起来前途明确,但是真的那么顺利到达吗? 比尔会在那里等他的。他们会顺着狄斯河一直向南走到赫德森湾公司,那儿不仅树木长得高大茂盛,而且吃的东西也多得不得了。 比尔会等他吗?高大茂盛的树木、丰富充足的食物,多么让人向往! 这个人一路向前挣扎的时候,脑子里就是这样[指代上面的两段内容。]想的。他苦苦地拼着体力,也同样苦苦地绞着脑汁,他尽力想着比尔并没有抛弃他,想着比尔一定会在藏东西的地方等他。他不得不这样想,不然,他就用不着这样拼命,他早就会躺下来死掉。[比尔,河流、树木、食物,这些是他的希望所在,支持着他坚持下去。] 写他的心理活动,他向着心中的希望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比尔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抛弃了朋友,可见他的自私和懦弱。 他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他常常弯下腰,摘下沼泽(水草丛生的泥泞地带,也说“沼泽地”。)地上那种灰白色的浆果,把它们放到嘴里,嚼几口,然后吞下去。这种浆果并没有养 分,外面包这一点浆水,一进口,水就化了。 他受着饥饿的威胁,只有吃没有养分的浆果充饥。 走到晚上九点钟,他在一块岩石上绊了一下,由于极端的疲倦和衰弱,他摇晃了一下就栽倒了。他侧着身子、一动也不动地躺了一会。接着,他从捆包袱的皮带当中脱出身子,笨 拙(笨,不灵巧。拙,zhuō)地挣扎起来勉强坐着。[他已经疲倦、衰弱到了极点。]这时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