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习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习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习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习题

科学九年级下(全一册)

第1章演化的自然

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1.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各民族都有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和想象。

2.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1)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__托勒密__创立了“地心说”,提出__地球__作为一个__天体__存在于宇宙中,地球是宇宙的__中心__。

(2)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__哥白尼__建立了“日心说”,他认为__太阳__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转动的。

3.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宇宙论的证据——__星系运动的特点__。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星系的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__远离我们而去__;星系离我们越__远__,它的退行速度越__快__;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__扩大__。

4.大爆炸宇宙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大约__137亿__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极高的__密度__和__温度__,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的爆炸中诞生的。爆炸引起的宇宙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不断延续下去。

古代人的宇宙观

1.(4分)宇宙起源的证据是( A )

A.哈勃定律B.旧约“创世纪”

C.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D.女娲补天的传说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2.(4分)古代人们形成“地心说”思想的客观依据是( A )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太阳会发光

C.人间应位于天堂与地狱的中间

D.流星会落向地面

3.(10分)如图所示为“__日心说__”宇宙体系模型图,该学说认为__太阳__是宇宙的中心,__地球__和__行星__是绕__太阳__转动的,该学说的出现挑战了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__地心说__”。

现代宇宙学说

4.(4分)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是( B )

A.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

B.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C.宇宙是古代“上帝”创造的

D.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小圆点间的距离不断变大

5.(4分)目前,大爆炸宇宙论已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有( D )

A.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岁

B.宇宙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C.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并不断地膨胀下去

D.以上说法都是

6.(4分)如图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该实验是模拟( D )

A.板块的运动B.细胞的生长

C.分子的运动D.宇宙的膨胀

7.(4分)下列宇宙现象中,不是哈勃观察到的是( B )

A.所有的星系都离我们远去

B.所有的天体均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C.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

D.星系离地球越远,退行速度越快

8.(6分)关于下列话题。

属于神话的有:__①⑤__;属于科学假说的有:__②④⑥⑧⑨__;属于科学理论的有:__③⑦⑩__。

①女娲补天;

②宇宙黑洞;

③质量守恒定律;

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⑤上帝造物;

⑥大陆漂移学说;

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⑧大熊星座;

⑨大爆炸宇宙论;

⑩阿基米德原理。

一、选择题(4×7分=28分)

9.在光谱研究中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的现象,说明( A )

A.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中

B.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静止不动的星体

C.揭示了宇宙中星系的中心

D.在光谱研究中可能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10.在气球上画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膨胀,有关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气球上的点代表宇宙中的星系

B.该实验可模拟宇宙膨胀过程

C.该实验不能作为大爆炸宇宙论的证据

D.气球膨胀过程中有一个中心,由此可推测宇宙也有一个中心

11.下列有关大爆炸宇宙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大爆炸宇宙论是科学家通过科学观察和研究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

B.大爆炸宇宙论是科学家通过科学观察发现的一些自然现象所建立的假说

C.因为宇宙在不断膨胀的事实为大爆炸宇宙论提供了有力证据,所以大爆炸宇宙论已经说明了宇宙起源的事实

D.大爆炸宇宙论和牛顿第一定律一样是科学定律

12.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B )

①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②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③宇宙在不断收缩④宇宙在不断膨胀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二、填空题(12分)

13.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许多传说,目前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是大爆炸宇宙论,其观测到的主要事实依据之一是__对遥远星系光谱特征的研究__。科学家最近新发现编号为“吉利斯581c”的行星,推测它上面存在生命产生的条件,它围绕着编号为“吉利斯581”红矮星旋转,它距该红矮星的平均距离约为0.107亿千米,从“吉利斯581”的红矮星上发出的光,到达“吉利斯581c”行星的时间约为__36__秒(取整数)。在探索地外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特别关注其他天体上是否有水的存在,这是因为水对生物的重要性表现在__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生命__。若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在月球上发现了固态水,我们在开发月球的初期,不存在绿色植物的情况下,在月球上,水除了直接被利用外,你认为根据水的化学性质,水的最大用途是__制取氧气__。

三、实验探究题(20分)

14.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探究

星系运动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红墨水在浅色橡皮筋上依次点上等距离的三点A,B,C如图甲所示,使L1=L2=1厘米;

步骤二:拉住橡皮筋的两头向两边拉长,如图乙所示,使L′1=L′2=2厘米;

步骤三:继续拉长橡皮筋使L″1=L″2=3厘米……

(1)如果以A点为参照物,图丙中s表示运动距离,t表示运动时间,那么射线__甲__表示υc(C点的运动速度)。

(2)如果以A点表示我们居住的地球,B点和C点分别表示与地球相距较近和较远的星系,那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结论?

__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__。

(3)星系离我们的距离与它的退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__不同星系的退行速度跟它们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__。

(4)该实验结果支持的宇宙起源理论是__大爆炸宇宙论__。

1.2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1.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__一致__,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__同一平面__。

2.太阳系形成的假说 (1)星云说: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了“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2)“灾变说”认为地球等行星的物质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而从太阳中__分离__出来的。

3.恒星是在相对小的体积内积聚大量的__气体__构成的。恒星开始于__星云__,__稠密核__是运动中心。恒星的演化经历原恒星(幼年期)成为__主序星__后,进入漫长的__成年期__。主序星的__质量__大小决定演化历程。

4.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大小。质量越__大__,寿命越__短__;质量越__小__,寿命越__长__。

5.恒星的演化

(1)太阳――→50亿年后

球核收缩__红巨星__――→10亿年后

球核进一步收缩__白矮星__――→核反应停止消亡 (2)大质量恒星――→进入晚年

__超红巨星__――→爆炸

__超新星__中子星黑洞

太阳系的形成

1.(4分)目前,下列说法能够被大部分人认同的是( C ) A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绕着太阳转动的

C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D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2.(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一块__星云__,从图1到图5说明太阳系是由__一块星云__收缩形成的。 (2)图2到图4中,中心天体是__太阳__。

(3)图5中八大行星绕中心天体的公转方向__是一致的,即自西向东__,它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__同一平面__。

恒星的演化

3.(4分)有关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B.质量大的恒星可用以燃烧的核燃料较多,因此它们的寿命比较长

C.当恒星步入“老年时期”,恒星的核心将开始收缩,而其外层部分则开始膨胀就会成为一颗红色的巨星或超巨星

D.巨星和超巨星可能爆炸成为超新星

4.(4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而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卓越成果。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到了( C )

A.诞生期B.存在期

C.死亡期D.任何时期都可能

5.(4分)下列有关恒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白矮星”相当于太阳的中年阶段

B.“恒星”即“永恒不变的星”,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形状都是固定的

C.恒星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以致于恒星在天空中的变动我们很难察觉

D.远处观察者能够看到来自黑洞的光,因此天文学家能够测出黑洞的存在

6.(4分)在恒星的演化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的是( A )

A.行星B.中子星

C.黑洞D.红巨星

7.(4分)在太阳的一生中,体积极小,密度很大的阶段是( C )

A.星云B.红巨星

C.白矮星D.成年太阳

8.(4分)如图是太阳从“出生”到“死亡”的条形图。现在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大约处在图中的( C )

A.A点B.B点

C.C点D.D点

一、选择题(6×6分=36分)

9.有关恒星发光能量的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核裂变反应释放的核能

B.恒星上的煤燃烧释放的化学能

C.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

D.恒星由于自转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0.早在1965年,科学家们在天鹅座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万光年的恒星,命名为“天鹅座X-1”。根据计算,该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30倍,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它所发出

的任何光线。你认为该恒星应该已经演变成了( D )

A.白矮星B.超新星

C.中子星D.黑洞

11.夜晚,我们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中,许多都属于同一类恒星,如猎户座的参宿四、金牛座的毕宿五、牧夫座的大角、天蝎座的心宿二等著名的星。实际上,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体积特别大,而且呈红色。据此推断它们可能是( D )

A.白矮星B.中子星

C.黑洞D.红巨星或超红巨星

12.在认识世界时,我们经常用各种方法来形象、直观地表示事物或者规律。下列关于太阳一生的体积变化规律最为合理的图象是( B )

13.下图是“太阳系模式图”。

(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C )

①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不在同一平面上②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③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各不相同④太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2)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可以作为( C )

A.推断星云形成的依据

B.推断太阳形成的依据

C.推断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D.推断宇宙形成的依据

二、填空题(2×12=24分)

14.2012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我国“嫦娥三号”卫星也携带了“月球车”遨游月球。

(1)“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探测的一个原因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八大行星中的另一个地球近邻是__金星__。

(2)“月球车”登陆月球后,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有__①__。(填序号)

①温差大②风沙大③降水多

15.恒星寿命是指恒星在耗尽燃料之前,它能存在的时间。如图展示了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由图可知: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为__恒星的质量越大,其寿命越短__。一个质量是太阳2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__30亿年__。

1.3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1.地球的演化

(1)地球早期的演化:__46亿__年前地球诞生时是一个炽热的__熔岩球__,然后慢慢冷却凝固形成固态外売。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出__水蒸气__、__二氧化碳__等原始大气,其中的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__原始海洋__。在距今约38亿年前,最原始的__生命体__在海洋中诞生。

(2)25亿年前至今的演化

①25亿~5.7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__陆地__和__山脉__,海洋中的__藻类__释放出__氧气__,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

②5.7亿~2.5亿年前的古生代,陆地大面积增加,出现了各种较为__低等__的__生物__。

③2.5亿~0.65亿年前的中生代,__中国大陆__轮廓基本形成,__裸子植物__和__爬行类动物__繁盛。

④0.65亿年前至今,经历了大规模的__造山__运动,形成了许多世界上的__高大山脉__,__鸟类__、__哺乳类动物__和__被子植物__出现。

2.生命的起源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及当时的条件,进行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让人们相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该假说认为,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由一些有机化合物经过长期而又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这些物质经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再经历漫长、复杂的变化形成原始生命。

地球的演化

1.(4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 C )

A.原始大气B.原始大陆

C.原始海洋D.原始森林

2.(4分)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在25亿~6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这些氧气主要来自于( A )

A.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出的氧气

B.水蒸气分解形成

C.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气体形成

D.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3.(12分)如图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金钉子”。你知道下列现象或生物分别出现在“金钉子”的哪段时间区间吗?

(1)原始海洋形成于( F )

(2)从原始生命形成藻类的进化( E )

(3)哺乳动物的出现( A )

(4)恐龙生活的时期( B )

(5)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 D )

(6)鱼类的出现和繁盛( C )

生命的起源

4.(5分)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 )

①原始大气②宇宙大气③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能量④原始海洋⑤湖泊、海洋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⑤D.②③⑤

5.(5分)人们推测原始大气的成分,接近于( D )

A.现代大气成分

B.月球上的大气成分

C.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成分

D.火山喷发出的气体成分

6.(5分)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哪项顺序最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D )

A.光合作用→厌氧呼吸→有氧呼吸

B.厌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厌氧呼吸

D.厌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7.(5分)下列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 D ) A.有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C.有机大分子物质→相对独立的体系

D.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功能

一、选择题(2×10分=20分)

8.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米勒实验证明在类似原始大气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②原始大气不能形成原始生命,但在火花放电的情况下,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氨基酸③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④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⑤今天的地球在适当的条件下,还能形成原始生命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⑦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都是原始海洋

A.①②③⑥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⑦D.①②③⑤

9.下面是小勇同学学习了生命起源与进化后总结的观点,小旭同学说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A )

A.生命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

B.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C.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

D.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二、填空题(15分)

10.数十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中,你认为他们__不能__生存;理由是__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且含有有毒气体__。

(2)在绿色植物出现后,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的同时,氧气逐渐增加,其有关的理由是__植物进行光合作用__。

(3)随着原始大气中氧气的逐渐增多,CH4、NH3、CO等气体逐渐减少,使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的大气。现代大气中的氮气可能是来源于__氨气__转化;现代大气中二氧化碳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含碳燃料的燃烧__。

三、实验探究题(25分)

11.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的可能性较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测,原始地球空气的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米

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实验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__模拟实验__(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或“模拟实验”)。

(2)下列对米勒所做实验的解释中,你不认同的是( D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3)若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则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__爆炸__。

(4)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角度,观察到了实验收集到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__。

(5)1972年米勒又开始做另一个实验:他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 ℃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以做出的推测是__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有可能起源于冰中(低温条件下)__。

1.4生物的进化

第1课时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1.神创论和进化论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神创论认为生物体都是神创造的,生物是一成不变的,生物之间无__亲缘关系__;而进化论认为物种是__进化__而来的,生物的进化具有__渐变性__,生物进化与__自然环境改变__之间有密切关系,生物之间有__亲缘__关系。现在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2.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__有力证据__。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被称为__化石__。

3.马的进化历程:__始祖马__→__三趾马__→__近代马__

(马前趾变化)(__四__趾)(__三__趾)(__一__趾)

4.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__简单__到__复杂__、由__低__等到__高__等、由__水生__到__陆生__。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1.(5分)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 D )

A.古代生存的生物B.现在生存的生物

C.生物的“进化树”D.古代生物的化石

2.(5分)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不能推测的是( D )

A.生物进化的趋势B.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生物的生存年代D.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

3.(5分)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A )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较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较多

C.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较多

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较多

4.(5分)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C )

A.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B.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D.化石是地壳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

5.(5分)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时间晚很多,由此推测( C )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体型大

C.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D.物种A一定由物种B进化而来

6.(5分)为了重建物种的演化过程,科学家需要确定现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由此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收集各方面的证据。下列能为科学家对该项研究提供证据的是( D )

①陨石②化石③活化石④古生物遗体中的DNA和蛋白质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③④

7.(5分)许多特殊的动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如我国的银杏树。1938年在南非附近的印度洋中捕获了第一条被称为“活化石”的腔棘鱼,到现在已经发现并捕获了好几百条腔棘鱼。银杏树和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的特征是( B )

A.在自然界十分稀有珍贵

B.该物种出现年代早,但形态结构至今无多大变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但十分稀有和珍贵

C.该物种出现年代较晚,但目前已十分稀有

D.该物种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很早,其化石十分稀有和珍贵

8.(5分)如图所示是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的比较,由图中信息我们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A )

A.鱼类和人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B.鱼类和人不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C.各种脊椎动物间没有亲缘关系

D.无法做出任何科学推测

一、选择题(2×7分=14分)

9.兔子有尾巴,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有同兔胚胎发育相似的尾巴出现,此现象说明( C )

A.人类起源于兔类

B.人类和兔类共同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C.人类和兔类有共同的祖先

D.人类和兔类共同起源于水生动物

10.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D )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二、填空题(15分+15分+16分=46分)

11.如图所示,某地三个岩层A、B、C中均发现了许多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

(1)比较低等简单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C__岩层中;比较高等复杂的生物化石最可能存在于__A__岩层中。

(2)化石记录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由简单到复杂__、__由低等到高等__、__由水生到陆生__。

12.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过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各种生物有所不同。若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标准,将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相比较,将其差别列表如下:

(1)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__小__。

(2)从表中可知,人和__酵母菌_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__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__。

(3)表中的各类生物在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但它们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数目差别却不大,这说明以上各种生物之间有着__共同的祖先__。

(4)表格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为__进化论__提供了证据。

13.中国科学家在野外找到一块化石,将化石中的动物取名“顾氏小盗龙”(如图),经观察后发现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是77 cm,后肢上有尖锐的弯曲的爪子和比身体长的尾巴,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代鸟的翅

膀。

(1)请你分析它与现存的哪类动物有亲缘关系?__鸟类和爬行类__。理由是__具有鸟类和爬行类的特征__。

(2)请你分析它可能是树栖还是地栖?并说明理由。

__树栖,因为后肢上有锐利的弯曲的爪子,适于攀爬树干__。

(3)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那么第一块化石和第二块化石比较,哪一块可能更古老?说明理由。

__第二块更古老,因为第二块更接近爬行动物的特征__。

第2课时进化论的演变

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1.神创论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神(上帝)创造的,物种是不可变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的关系。

2.布丰的__直线进化论__认为物种__可变__,原因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__改变__,特别是__气候__和__食物__的变化。

3.拉马克的__“用进废退”进化论__认为生物有各自的祖先,物种变异是__连续__的过程,物种进化的原因是生物具有由__低级__向__高级__发展的力量。

4.达尔文__自然选择学说__认为生物起源于同一个祖先,生物的进化是__缓慢__的,生物间有一定的__亲缘__关系,__自然选择__是物种进化的原因。

进化论的演变

1.(4分)根据达尔文进化论推断,恐龙在地球上灭绝的根本原因是( D )

A.恐龙繁殖过度,造成食物缺乏

B.恐龙繁殖过度,造成生存空间紧张

C.恐龙敌害增多

D.恐龙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

2.(4分)由于低处的植物都枯死了,长颈鹿的祖先不得不伸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久而久之,经常使用的颈和腿就长长了。这种关于长颈鹿进化的解释出自( B ) A.布丰B.拉马克

C.达尔文D.米勒

3.(4分)达尔文认为在一种生物向另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应当存在过渡类型,支持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C )

A.古代腔棘鱼化石

B.恐龙化石

C.始祖鸟化石

D.苍蝇被滴落的松脂凝成琥珀

4.(4分)人类起源于( B )

A.长臂猿B.森林古猿

C.类人猿D.黑猩猩

5.(4分)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 D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互相选择共同进化

6.(4分)下列观点属于进化论的是( A )

①生物是神创造的②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③生物不是神创造的④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⑤各种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⑥各种生物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A.③④⑥B.①②⑤

C.①②⑥D.②③⑤

7.(4分)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岛的某岛屿时,发现这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下列对一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D )

A.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强

B.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凶猛

C.喙尖而长的地雀比其他形状喙的地雀更高等

D.喙尖而长的地雀更适应在仙人掌丰富的岛屿生存

8.(4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__自然选择学说__,其实质是__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__。

9.(8分)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__变异__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一般是可以遗传的。

(2)随着环境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且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__适者生存__。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__选择__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狼__进化__的方向。

(3)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__自然选择__实现的。

一、选择题(5×8分=40分)

10.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是由共同祖先繁衍而来的,现在两者差异很大(如图所示),它们对各自生活环境的适应情况是( C )

A.非洲鸵鸟能适应环境,美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

B.美洲鸵鸟能适应环境,非洲鸵鸟不能适应环境

C.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能适应环境

D.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都不能适应环境

11.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大量后代

B.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

C.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D.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

12.枯叶蝶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特点,飞行过程中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枯叶蝶体色随环境而改变是一种性状

B.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C.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D.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

13.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B )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C.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D.害虫的抗药性变强是有利变异

14.医生在治疗感染H7N9病毒的患者过程中,发现抗病毒药物对一些重症患者很难起作用,研究证明H7N9病毒已出现变异。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 A.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

B.H7N9病毒的耐药性永远都是有利的

C.抗病毒药物的质量越来越差

D.N7H9病毒的繁殖速度越来越快

二、填空题(20分)

15.如图甲、乙所示反映了对物种起源的两种看法。A、B、C、D和a、b、c、d分别代表各种生物群,据图分析:

(1)甲图代表__进化论__观点,认为地球上各种生物是由__共同的祖先__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各种生物间有着或近或远的__亲缘__关系。

(2)乙图代表__神创论__观点。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6.不可缺少的成分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食物链。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 答案 浙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参考答案第一章第1节1.A 2.C 3.D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 150亿粒子的大爆炸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6.(1)图略(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7.(1)B(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第2节1.A 2.C 3.B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第3节 1.D 2.A 3.B 4.D 5.A 6.B 7.氢氦 8.星云 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 10.(1)C (2)C (3)C 11.短 7-9 2.5-3第4节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 38亿 3.B 4.D 5.C 6.A B F E C D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

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 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第5节(一)1.D 2.B 3.B 4.B 5.A 6.B 7.B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二)1.A 2.C 3.B 4.A D 5.C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 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2)分析和比较某些古生物遗体和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其相互间的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有4大题,39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CI-35.5 N-14 Ca-40 H-1 Zn-65 Mg-24 Na-23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1-10每小题3分,11-20每小题4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 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采集野果 B 、钻木取火C、狩猎捕鱼D、缝制衣服 2、下表列出了部分食物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 A、古代湿法炼铜:Fe+CuSO== FeSO4+Cu B 金属去锈:Fe2Q+6HCI== 2FeCl 3+3H2O C用氢氧化钠除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硫:2NaOH+SO=NaSQ+HO D 实验室制取氢气:Zn+ H2SQ== ZnS04+ H 2 f 5、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如下:Cl 2+H>0=HCI+HCI0 , 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你能用来鉴别 纯净水真伪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 A、盐酸和硝酸银 B、硫酸和硝酸钡 C、盐酸和氯化钡 D、铁和稀盐酸 7、下列气体在收集时不能用氢氧化钠做干燥剂的是▲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8、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B、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I C 烧碱、碳酸钠、Na2CO D 、食盐、氯化钠、NaCI 9、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且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晶体 10、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7教案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电饭煲、电热壶等),生活中的部分家电在使用中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二)新课教学 1、电流的热效应 提问:电热器的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你还能再举其它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电器吗?电热水器、电热毯、电烘箱、热的快、电取暖器等等… 电热器:用来加热的设备。主要元件是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体上制成的。、 2、电流热效应的利与弊 学生讨论:热效应的利与弊。 优点:无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缺点:①在家庭电路中,由于长期的电流热效应,导线外的绝缘层会加速老化,甚至会烧毁绝缘层而引发火灾; ②同时,由于电流热效应,会影响家电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防止措施:加装散热系统(如散热电扇)或为了更好散热而特别设计的结构(散热窗)。(学生讨论举例) 3、电热的计算 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猜想:可结合生活经验,并说明简单的理由 (3)设计实验:出示实验装置,思考采用什么方法和如何利用实验仪器来进行实验。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①控制t、I相同,研究电阻与热效应的关系 ②控制t、R相同,研究电流与热效应的关系 ③控制I、R相同,研究时间与热效应的关系 (4)进行实验:略 (5)获得结论:当电流相等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当电阻相等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通电的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三)布置作业 1、课本P109第一、二题。 2、作业本第7节第一部分。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39 个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40 个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B.由简单到复杂C.由水生到陆生D.由大型到小型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3、子女的一些形态非常像他们的父母,这是因为他们() & A 与父母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B 与父母吃的食物大致一样 C 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D 受父母的熏陶 4、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 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 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D.转基因技术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6、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 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土壤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只大象B.一群飞鸟C.一片树林D.一朵彩云 8、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A.水草B.虾C.鱼D.鱼鹰 9、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 A 阳光草蚱蜢鸡 B 鹰鸡蚱蜢植物 C 田鼠蛇鹰D植物蚱蜢鸡鹰 10、某湖泊受到农药轻度污染后,未经处理,一段时间后恢复原来状态,这是由于() A、自动调节能力 B、置换作用 C、化合作用 D、分解作用 11、在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目前较有效的措施是()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C) ①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②《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哥白尼的“日心说”③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④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⑤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2.(兰州中考)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B)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 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3.H7N9型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 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 D.若通过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4.毒品危害很严重,海洛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4种元素组成。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下列对待毒品的态度错误的是(C) A.吸毒危害大,坚决要抵制 B.吸毒易成瘾,一定要远离 C.明星有吸毒,仿效也可以 D.身边有吸毒的朋友要远离并劝阻 5.煤炭、石油的共同特点是(C) ①属于可再生能源②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③容易污染环境④由远古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转变而成 ⑤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6.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 C.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个体由小到大 7.对如图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B) A.地球上的物种太多了,不堪重负,我们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 B.人口剧增,过度获取自然资源,让地球无法承受 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 D.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8.人体内的红细胞由于没有细胞核,所以寿命很短,为保证血液的正常功能必须随时更新。在人的一生中与红细胞正常更新有关的结构是(A) A.骨髓腔内的骨髓 B.骨松质内的骨髓 C.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D.骨密质内的骨髓 9.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C) A.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 B.病死的动物要深埋 C.按时做好预防接种 D.生吃瓜果要洗净 10.荷兰主办了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核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B)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概要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宇宙的起源 1.宇宙: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 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 运动着的物质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宇宙。 2.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3.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其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4.宇宙的将来—两种结局: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无论地球上观察,还是在其它星球上观察,都可以观察到其它星球都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其实,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也不能确定起始爆炸中心。 5.英国人史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宇宙是无边的;第二,宇宙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赋予初始条件或边界的一般系统。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1.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地心说 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哥白尼与“日心说”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3.人类认识太阳系的历程 ①最早用肉眼观测到的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②公元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后,人们才撩开太阳系神秘的面纱。 ③1781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 ④1846年法国的勒维耶与英国的亚当斯发现了海王星。 ⑤1930年,美国的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⑥20世纪50年代,航天探测器的运用,是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4.太阳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太阳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论依据:太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人的降第6节降生活练习新版浙教版.doc

第6节健康生活 (见B本87页) 聚焦教材)? 1.中毒:环境毒物经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变,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它们产生的毒素的变质食物引起的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含有有毒物质的少数动植物或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 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为非处方药。 3.吸毒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对人体的器官、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各种疾病。吸毒、贩毒破坏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每年的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 4.香烟烟雾中的有毒成分是焦油、烟碱(尼古丁)、一氧化碳,这些有害物质不仅可以通过吸烟影响肺等呼吸器官,而且对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5.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 6.当患者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 复苏。 VQ分层训练 A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1.关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用下列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是(A ) A.发芽的马铃薯 B.在保质期内的袋装食物 C.剩饭剩菜一定要蒸煮后再食用 D.尽量不吃颜色鲜艳的蘑菇 2.某人到药店买某种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抗拒售卖。你认为其欲购药品属于 (A )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外用药 D.内服药 3.过量和长期饮酒,会引起的疾病是(B ) A.酒精中毒,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 B.神经衰弱,智力减退,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C.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不良出现缓解 D.促进消化,食欲大增,易患甲状腺机能亢进 4.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叙述错误的是(B ) A.吸毒损害人体的神经、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 B.毒品对人体有害,青少年只能少量吸食 C.吸毒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D.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 5.联合国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烟草燃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包括(D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 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 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 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3 3 4 3 4 4 结论:①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 盐+水 ⑤酸+盐 =新盐+新酸 五、CO 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 2 = CaCO 3 ↓ + H 2O 六、SO 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 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 -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 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 AgCl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 Cl -和 SO 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CO 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 2—与 AgNO 3 或 BaCl 2 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 2CO 3、BaCO 3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 -和 SO 2-时,应该先检验 SO 2-,而且用 Ba (NO 3)2 溶液和 稀硝酸代替 BaCl 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 BaSO 4 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 42-浓度较大, 先检验 Cl -,加入 AgNO 3 溶液时,会生成 Ag 2SO 4(微溶)沉淀,而干扰 Cl -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 Fe 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 H 2SO 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 H 2SO 4 有类似稀 HCl 的化学性质。 ③浓 H 2SO 4 的特性 a .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 CO 2 等 b .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 2:1 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 . 氧化性:浓 H 2SO 4 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 . 浓 H 2SO 4 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 H 2SO 4 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 H 2SO 4 里(危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三节身体的防卫 教学目标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教学难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 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 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教师归纳: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二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 播放FLASH小动画 解释抗原和抗体 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可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问: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归纳:在体液中(细胞外)消灭病原体——体液免疫 再看FLASH,介绍B淋巴细胞的记忆功能。 问:B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方法? 观看动画,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和释放淋巴因子 归纳: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细胞免疫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作业本答案(下)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九年级下】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1节 4.不断地膨胀大爆炸宇宙论150亿粒子的大爆炸 5.(1)它可以永远地膨胀下去(2)它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6.(1)图略 (2)星系离我们距离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膨胀。 7.(1)B (2)宇宙大爆炸(3)星系光谱分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4)大爆炸之前宇宙是怎样的等。 第2节 4.绕日公转自转绕日公转太阳系形成 5.康德拉普拉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一块星云收缩太阳地球等行星 6.气体尘埃物质 7.地球将脱离原来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3节 7.氢氦8.星云9.红巨星>太阳>白矮星>中子星10.(1)C (2)C (3)C 11.短7-9 第4节 1.星云 2.岩浆地球温度水蒸38亿 B F E C D

7.(1)米勒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2)甲烷氨气氢气(3)高温、射线、闪电 (4)原始海洋(5)氨基酸有机酸尿素(6)没有生命的自然环境(或无机环境) 8.(1)米勒实验用CH4、NH3等成分模拟原始地球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证实在生命起源 的过程中,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由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资料表明, 早期地球表面温度很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CH4、NH3 等物质,因此不支持米勒实验。 (2)资料还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化合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 来自地球,这对米勒实验的结论也提出了挑战。…… 第5节 (一) 8.苔藓蕨类裸子植物9.简单复杂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生物演化 10.(1)爬行类(2)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侏罗(或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 11.(1)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2)近远黑猩猩 (二) D 6.其他物种亲缘关系可变7.物种起源自然选择 8.自然选择共同的祖先亲缘9.人类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遗传变异环境其他生物适应环境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11.(1)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 3、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4、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5、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 (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 1.下列有关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xx无关 B.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疾病 C.只要参加体育锻炼就不会得心脏和血管疾病 D.吃好喝好就不会得心脏和血管疾病 2.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已经超过传染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下列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B.为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冠状静脉 C.高血压、吸烟、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会引发冠心病 D.心绞痛病人一旦发病,应立即将硝酸甘油药片含于舌下 3.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新出炉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报告显示,在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谢综合征、大气污染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润霖院士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的关键。“管住嘴,迈开腿”,生活方式干预有助预防心血管病。 (1)心血管疾病是指组成人体______系统的______和______器官出现了问题。 (2)导致心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______?

(3)专家指出目前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是“管住嘴,迈开腿”的实质含义是______。 4.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白血病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白血病的症状有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吞噬作用这种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从免疫类型分析,属于______免疫。目前治疗白血病最好方法是______。 (2)饭后1小时血糖会迅速升高是因为米饭中淀粉在______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并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治疗糖尿病采用______方法。 (3)高血压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如何预防呢?(至少写出两点建议)______。答案和解析 1.B解析:据统计,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与青少年有关,A错误。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疾病,B正确。多参加体育锻C错误。 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 D错误。 不厌食、不暴饮暴食,即做到合理膳食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2.B解析: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A正确。在主动脉基部的左右两侧各发出一条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到心肌内部,形成分布在心脏壁里的毛细血管网,然后汇集成静脉,最后通入右心房;血液沿着这条途径的循环叫做冠脉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肌细胞运来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的血液循环;因此为心脏肌肉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冠状动脉,B错误。高血压、吸烟、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会引发冠心病,C正确。心绞痛病人一旦发病,应立即将硝酸甘油药片含于舌下,D正确。

2019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1.5遗传与进化练习题精品教育.doc(最新整理)

一、选择题:遗传与进化练习题 姓名 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依据是() A、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C、不是近亲结婚就不会患遗传病 D、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大 2、关于白化病和先天愚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不可以治愈 B、都是遗传病 C、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D、都会传染 3、很久以前,在远离大陆的某海岛上,经常刮暴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海岛上保存下来的昆虫具备下列特征() A、强翅和弱翅 B、强翅和中等发达翅 C、中等发达的翅和弱翅 D、退化翅和强翅 4、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DNA 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部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 C、生物个体能通过精子和卵子将自身的全部基因传递给子代 D、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共有 46 条 5、在下列的几种变异中,哪种是不属于遗传的变异() A、路边的车前草长得瘦小,而同种车前草在田边却生长得很肥大 B、红花紫茉莉传粉后,生出了粉花紫茉莉 C、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生出了五花鱼(即有透明部分,也有不透明部分)的后代 D、父亲的血型为 A 型,母亲为 B 型,却生下了 O 型的子女 6、为了帮助不孕夫妇,终于在 1978 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医学界给予这项技术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是“继器官移植之后的第二大医学奇迹”。此项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试管婴儿”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 3 至 5 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所以说,“试管婴儿”是在试管中长大也是一个错误的说法。请判断“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7、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小羊的大多数性状()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 、像丙 8.据报道,科学家已经培育出“部分基因敲除”的克隆猪。因此,科学家预言:“人 类移植猪器官,快了!”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将克隆猪的“排斥基因”敲除,从而解决 了异种器官移植时产生的排异反应。以下对于基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B、基因是DNA 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 C、基因是一种染色体 D、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9.美国人捕获萨达姆之后,利用DNA 鉴定技术判定他确是其人。这是因为DNA () A、是一类血细胞,每个人不同 B、是一种遗传物质,每个人不同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

九年级科学下期末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大型到小型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3、子女的一些形态非常像他们的父母,这是因为他们() A 与父母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 B 与父母吃的食物大致一样 C 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D 受父母的熏陶 4、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 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6、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 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只大象 B.一群飞鸟 C.一片树林 D.一朵彩云 8、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9、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 A 阳光草蚱蜢鸡 B 鹰鸡蚱蜢植物 C 田鼠蛇鹰 D植物蚱蜢鸡鹰 10、某湖泊受到农药轻度污染后,未经处理,一段时间后恢复原来状态,这是由于() A、自动调节能力 B、置换作用 C、化合作用 D、分解作用 11、在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方面,目前较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C、防止“三废”污染 D、禁止捕猎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试卷 满分:200分时间:12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一1 C一12 O一16 Ca—40 Na一23 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 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 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 种蛋白质 2.下列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3. 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 电能 C.机械能→核能→内能→电能 D.核能→电能→内能→机 械能

4. 科学课本上“食物与能量”的教学内容中,为了比较体内不同种类的 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多少,通过分别燃烧等量的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加热试管中的水,并比较水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来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下列选项与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方法无. 直接关系 ....的( ▲ ) A.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B.变量控制 C.氧化反应程度D.同化作用 5. 食盐、食醋、纯碱、鸡蛋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小明同学欲 利用这些物质进行下列实验,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制取少量二氧化碳④制取少量氢气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 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下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 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该实验的没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下)(浙教版) 期中检测题(答案解析)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下)(浙教版)期中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主体部分 B.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C.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不是天体 D.目前已知天体系统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2.下列概念的从属关系中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 C.太阳系—木星—海王星 D.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3.目前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部分是( ) A.太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4.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②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产生的③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和退化④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形成的危害人类与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下面的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是() A.大气污染 B.全球变暖 C.水土流失 D.矿产资源的减少 6.以下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土壤污染 B.酸雨 C.土地荒漠化 D.森林资源的增加 7.关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粮食都匮乏②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但全球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增加 ③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④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由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②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