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措施

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措施

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措施
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措施

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措施

2010-08-3122:43

原因分析:

1、幼儿自身的焦虑情绪: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一切都陌生得难以接受了,幼儿就必然会产生不安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孩子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突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去,他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分离焦虑”使孩子产生一种离开家长的不安全感;“陌生焦虑”使孩子因为接触到新环境和新老师、新同学而感到紧张,所以对亲人的依恋感特别强。新的环境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心理冲突。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刚入园的幼儿首先想到的不是吃、喝、睡等基本的生理要求,而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时,老师和家长就要想方设法满足他们新的心理需要,消除焦虑,帮助他们尽快进入群体环境,尽快恢复到原来的心理需要结构层次上来。只要家长和老师保持清醒冷

静的头脑,悉心了解、分析情况,从孩子的长远与大局出发,相互信任,密切配合,这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着幼儿孩子情绪不稳定

在入园初期,家长总有许多不放心的理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还是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抱,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张望,生怕有个闪失。其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幼儿园还没有建立信任态度,总是担心教师责任心不强、没有爱心,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悉心的照顾。当幼儿回到家里,家长总是在物质和精神上过分迁就或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表现出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3、幼儿在生活方面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现代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惯了众星捧月的日子,尤其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的孩子更是如此。老人们对孩子疼爱有加、育儿观念陈旧、重养轻教,生活上都由大人包办,造成孩子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偏食、挑食情况严重,作息时间相当混乱,形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要学会遵守相应的规则,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因此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一系列问题,如不会

自己吃饭、不会穿衣入厕、不会与同伴分享玩具等,面对这些方面的压力和不适应,幼儿只能采用一些消极的办法来发泄情绪。

4、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着幼儿的情绪。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环境发生变化,接受的信息多了,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比较复杂。这时,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使幼儿产生紧张感和不适应感,从而出现哭闹等情绪焦虑等反应。

解决措施:

1、家园及时沟通,减轻家长的焦虑。

每位家长在看见自己的孩子入园时又哭又闹,都表现出非常的焦虑。有的一听到孩子哭就抱着不放……,有的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很可怜,对孩子过分的迁就……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幼儿新入园时情绪的稳定。如何减轻家长心里的焦虑,家园的及时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新生入园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让家长明白,幼儿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是正常的,因为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总会有情绪要发泄,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更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不把他送到幼儿园,这样只会让孩子一次比一次哭得更厉害,就更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其次,家长要讲信用,不能对幼儿说谎。为了让孩子上幼儿

园,有些家长用哄骗的方法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结果说话不算数,影响幼儿对您的信任,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每天爸爸妈妈上班,你上幼儿园,下班后,我们到幼儿园来接你,星期天我们在家一起休息。时间长了,形成规律,幼儿也习惯了;再次,家人意见要统一。孩子虽小,却很会观察大人的脸色,所以家人在坚持每天送幼儿上幼儿园的观点一定要一致,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现在,有一些家庭中,父母坚持让孩子去幼儿园,可是祖父母觉得心疼,有的老人还总是在孩子面前掉眼泪,这样的情况对孩子入园特别不利,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愿意去幼儿园。所以,家中的所有人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来影响孩子。最后,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还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一些规章制度,如接送的要求、时间、请假的手续等。

2、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认为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

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儿园中快乐地学会本领的。切忌用老师来吓唬孩子。

3、培养生活的技能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做,所以,孩子觉得不方便,同时伴有心理上的紧张。在入园之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是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4、在家中给幼儿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客厅的一角,利用橱柜或桌椅隔出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幼儿体验在视线中感觉不到成人注视的情况,在那里游戏、看图书等,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减轻对成人的依恋感。

5、引导幼儿和老师、同伴交往。由于班上孩子有45人所以有的时候,如果孩子不能够阐述自己的需求,可能会被老师忽视。所以爸妈应教育孩子学会和老师交往,有什么需求去跟老师说,相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能够帮助自己,爱自己。例如,想喝水了就要说:"老师,我想喝水”等。另外,爸妈也要告诉孩子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并与老师及时沟通,尽快消除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要告诉孩子,小朋友间要相互谦让、合作,有玩具要一起玩,与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找老师,不能打架。爸妈可以通过幼儿园老师了解班上

有哪些小朋友是住在同一小区或邻近地区的,这样可以互相联系,彼此串串门或相约在双休日共同到郊外或游乐场玩耍。既可以增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哦,同时孩子有了熟悉的伙伴,大多就愿上幼儿园,从而缓解分离焦虑。

6、前20天要坚持住

孩子入园时,家长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孩子入园第一天,有些哭闹是正常的,家长适当地安慰一下就可以走,老师一定有能力把孩子哄好。有时候,孩子哭家长也哭,这种情况对孩子绝对没有好处。有的家长在送完孩子以后不肯离开,不时地来门前张望,这样只能让孩子刚刚稳定的情绪又起波动。所以,家长送完孩子就放心地去做自己的工作,孩子很快就能和小朋友玩儿到一处的。有的孩子入园时没有哭闹,过了三四天却哭闹起来了,家长认为是孩子在幼儿园受了什么委屈,就不送了。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是因为幼儿园里的新鲜感少了,诱惑没有以前大了。在入园的初期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入园,幼儿会在20天左右的时间适应幼儿园生活。送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

7、及时了解幼儿心理感受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爸妈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写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及时帮助他消除一些情绪问题。

本文Tag标签:幼儿园/入园新小班幼儿入园,孩子们在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和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一些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哭闹,此外还会出现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玩幼儿园玩具、不参与教师组织活动等种种不适应行为。如何尽快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一适应期,成为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选择了家长最关心的几个比较集中的问题,请崇文区回民幼儿园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尽量给家长回答得具体细致一些,希望能帮助家长解除焦虑情绪。

问题一:孩子在幼儿园都吃什么?怎么吃?

在幼儿园吃饭、喝水对幼儿来说将是他们要面对的“第一关”。首先,幼儿园会在保障营养均衡的前提下,从饮食的制作上尽量缩小家园差异,同时从色、香、味、形上吸引幼儿,激发幼儿食欲。比如,多为幼儿制作有动物形象的小点心、小包子、小饺子;各种不同配料的三鲜蛋羹、肉末蛋羹、蔬菜蛋羹等;松软可口的各种蛋饼和太阳米饭、果料米饭……进餐时,教师会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主动进餐,鼓励他们吃得饱饱的。在饮水上,幼儿园以白开水为主,还会为幼儿增加酸梅汤、秋梨膏水、冰糖菊花水、什锦水果汤等等,旨在去火、润肺、止咳、防病。

问题二:我的孩子准备整托,在家都是用盆大便,在幼儿园zenmeban?

在幼儿入园初期,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幼儿在园大便的问题。有的幼儿因环境的变化会有憋大便的情况,对此,我们会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帮助幼儿解决大便问题。

●通过幼儿来园前的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大便时间,以便教师在幼儿入园后可以在相应的时间提醒幼儿大便。

●幼儿在家大便一般是坐盆,或有家长把着大便,而幼儿园一般都是蹲坑。幼儿不习惯就会拒绝在幼儿园大便。因此,我们会在班中准备便盆,让幼儿先坐盆,再慢慢过渡到由老师扶着蹲坑大便。

●每个幼儿在家大便都会有不同的习惯,如有的幼儿会抱玩具或看电视,有的幼儿会要人陪等。我们会让幼儿先保留一些习惯,同时教师会陪在他们身边,减轻他的焦虑。

●我们还会给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如为大便的幼儿带上小五星等,以强化他的行为。每班门前还贴有“幼儿大便情况记录表”,家长可以在接孩子时了解孩子在园的大便情况。

问题三: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哭闹、不适应怎么办?

年幼的孩子从家里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将会采取以下措施,以尽快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我们会尊重幼儿的一些生活习惯,让他们将这些习惯带到园中,尽量在幼儿园创设与家庭相似的生活氛围。

●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我们会用关爱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赞美的语言、亲切的拥抱来与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消除不安,使他们逐步对老师形成依恋。

●在园中我们会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使孩子在园中的活动充实而有趣,缓解孩子们的焦虑情绪。

●我们会利用来、离园环节,做好稳定幼儿情绪的工作。如来园时,我们会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喜爱的玩具、关心的动物等)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淡化分离焦虑;在离园时,我们用言语鼓励幼儿,并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小星星、小贴画等)来强化幼儿高高兴兴来幼儿园的积极行为。

●入园后,我们会定期进行回访,在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入园后表现的同时,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加深幼儿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

●我们还会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家长的不同关注点,组织不同的小型座谈会和亲子活动,有的放矢地向家长介绍一些有效的育儿经验。

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缩短适应期,首先家长的情绪、情感很重要,要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其次,每天坚持送孩子上

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再有,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不要总问一些消极性的如“有小朋友打你吗?”、“抢你的玩具了吗?”等问题,这会让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家长应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从正面引导幼儿,如:“今天你得了一个小五星,真棒!明天我们还去幼儿园,得一个大五星好吗?”、“老师说你真乖,可喜欢你了。”“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以此帮助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会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问题四:孩子在幼儿园都干什么?表现怎么样?

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会用最直观的方式,如照相、录像等来将幼儿的一日活动客观地记录下来,在离园时请家长观看。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利用“家长园地”、“宝宝生活记录表”、“我的一天”等形式向您介绍宝宝们一天的活动内容与生活情况。我们还会针对宝宝当天的情况给您相应的“爱心提示”,如注意给孩子换舒服的鞋、回家多吃水果、提醒孩子大便……

我们还会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将家长最关注的问题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及时传达给家长,以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及焦虑心情。马丽童、王雪

问题五:我的孩子会和同伴一起玩吗?玩得怎么样?

由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孩子缺少交往的经验与技能,针对幼儿交往中出现的几种现象,我们老师会这样做:●对自始至终抱着自己的玩具玩的幼儿

这部分孩子对家庭成员的依恋感很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而且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先不急于让他和别人玩,而是先和他建立感情,多抱抱他、亲亲他,多给他关注的目光,多和他说话,消除他的恐惧与焦虑。等他逐渐和老师熟悉了,愿意和老师一起玩了,再引导他和别的小朋友玩。

●对需要老师领着她去跟小伙伴玩的幼儿

这部分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只不过跟小朋友还不熟悉,有陌生感,这时老师会充当小朋友交往的“红娘”,帮助他们互相认识;结合班上开展的“认识新朋友”的主题活动,引导他们共同参与游戏;让他们把手中的小玩具交换玩,学会轮流与分享等等。

●对抢别人的玩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

这部分孩子多数是没有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经验,在家庭中,都是成人顺从他,而在幼儿园面临着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的状况,一时适应不了,由此出现攻击性行为。首先,在小班会增加班上相同玩具的数量,保证每个孩子都有玩具玩。其次,教师帮助幼儿协调和小朋友的关系,教给他一些和小朋友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学会用协商的口气跟对方说“给我玩会儿好吗”或“咱俩换着玩好吗”。我们也希望家长多带孩子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并给孩子以正面引导,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对因交往方式不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幼儿

这部分孩子有时在交往的过程中出于喜爱、亲热的情感,咬或掐其他的孩子,其实他们并没有想去攻击别人,只是交往方式不妥。究其原因是有些家长常常通过在孩子的脸上咬一口、屁股上拧一把等方式表示喜爱,孩子们便模仿了成人的这些举动,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交往中表现出这种“攻击性”行为。所以,我们成人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改变这种不妥的亲热方式,学会用正确、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现状及对策研究》陈曦

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 摘要: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分离焦虑的一种,也是新入园小班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每年九月份的新学期开学,适龄幼儿要离开父母和家庭开始他们迈向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即进入幼儿园小班开始新的游戏和生活。在幼儿园中,幼儿需要接触新的环境、新的人群,这是在以往任何时候幼儿都未曾体验过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幼儿由于初次与家长分离导致他们会经受一段入园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并且这种焦虑程度一旦过高,还会严重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对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和缓解策略等问题关注的较多,而对缓解策略在幼儿园中实施的现状调查却很少涉及。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新入园小班幼儿与家长分离时常见的分离焦虑表现的特点是:以大发脾气或哭闹,请求父母不要离开、幼儿依恋父母,不相信其他人、一提到去幼儿园,幼儿总表现的忧心重重这三种表现为主。2、新入园小班幼儿在幼儿园中常见的分离焦虑表现的特点是,以哭闹、独自游戏、依物、不正常午睡这四种表现为主,哭泣、跟人、拒吃、重复句子属于个别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分离焦虑表现。3、家长和幼儿教师在针对幼儿常见的入园分离焦虑表现所采用的缓解策略中,很多策略方法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即很多策略的应用是不可取的。结合本研究的结论,分别对幼儿家长和教师提出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建议:1、

对幼儿家长提出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建议:(1)提前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2)解决家长自身的分离焦虑问题;(3)带幼儿提前熟悉班级的其他小朋友。 关键字:新入园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缓解策略; 正文: 1.有关焦虑的研究 (1)焦虑 焦虑属于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它不仅存在于大多数人的生活之中,而且还是很多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焦虑情绪的蔓延会使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挫败感,严重的还会致使个人由于缺乏信心而加重对现实的失败感和内疚感。因此一个人如若长期处于焦虑情绪状态下是非常容易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其他精神问题的发生的。 2、有关分离焦虑的相关研究 (1)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常见的学前儿童的情绪障碍。(也称离别焦虑)属于焦虑的一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前儿童情绪障碍。 分离焦虑是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及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毕(JohnBowlby)在哈洛对恒河猴母爱剥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分离焦虑最早产生于婴儿时期,是指婴儿因与

(情绪管理)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措施

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措施 2010-08-31 22:43 原因分析: 1、幼儿自身的焦虑情绪: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一切都陌生得难以接受了,幼儿就必然会产生不安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孩子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突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去,他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分离焦虑”使孩子产生一种离开家长的不安全感;“陌生焦虑”使孩子因为接触到新环境和新老师、新同学而感到紧张,所以对亲人的依恋感特别强。新的环境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心理冲突。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刚入园的幼儿首先想到的不是吃、喝、睡等基本的生理要求,而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时,老师和家长就要想方设法满足他们新的心理需要,消除焦虑,帮助他们尽快进入群体环境,尽快恢复到原来的心理需要结构层次上来。只要家长和老师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悉心了解、分析情况,从孩子的长远与大局出发,相互信任,密切配合,这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着幼儿孩子情绪不稳定

在入园初期,家长总有许多不放心的理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还是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抱,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张望,生怕有个闪失。其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幼儿园还没有建立信任态度,总是担心教师责任心不强、没有爱心,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悉心的照顾。当幼儿回到家里,家长总是在物质和精神上过分迁就或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表现出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3、幼儿在生活方面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现代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惯了众星捧月的日子,尤其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的孩子更是如此。老人们对孩子疼爱有加、育儿观念陈旧、重养轻教,生活上都由大人包办,造成孩子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偏食、挑食情况严重,作息时间相当混乱,形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要学会遵守相应的规则,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因此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一系列问题,如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衣入厕、不会与同伴分享玩具等,面对这些方面的压力和不适应,幼儿只能采用一些消极的办法来发泄情绪。 4、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着幼儿的情绪。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环境发生变化,接受的信息多了,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比较复杂。这时,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使幼儿产生紧张感和不适应感,从而出现哭闹等情绪焦虑等反应。

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一、引言 作为学龄前儿童情绪障碍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焦虑是一种以生理性紧张的躯体症状和对未来的忧虑为主要特征的负面情绪状态。其中包含两种主要的焦虑类型: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以往的研究中表明,学前时期的焦虑情绪影响着儿童在未来生活中的社会能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以及学习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学龄前儿童的焦虑情绪作为主要研究课题,探讨了焦虑产生的类型、主要原因等,并为缓解儿童焦虑情绪提出了一定的指导性措施和建议。 二、学龄前儿童焦虑的产生 (一)焦虑的主要类型 在婴幼儿78个月大的时候会对陌生人产生一种谨慎的反应,或称之为陌生人焦虑,这与微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当孩子面对陌生人的微笑或其他亲密举动时,孩子并不会对其做出相同的微笑反应,而是可能会转身离开、呜咽,并爬向自己的母亲。这种陌生人焦虑主要在形成特殊的情感依恋之后产生。外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婴幼儿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反应,在810个月大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峰,直到第二年强度才开始逐渐下降。已经建立情感依恋的儿童,当他们与自己的母亲或其他依恋对象分离时会显得非常不适。例如,10个月大的儿童当看到自己的母亲穿上外套、拿起钱包准备出去购物的时候很可能会哭,而当1岁多的儿童面对母亲的外出甚至可能会跟随母亲到门口,

抱怨和恳求不要将自己留在家里。这些均反应出了孩子的分离性焦虑。国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性焦虑一般出现在68个月大的时候,并在1418个月的时候出现峰值,并且在整个婴幼儿期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然而,学龄儿童甚至是青少年,当他们与亲人长期分离的时候仍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 (二)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 1.进化理论观点。进化理论者(鲍尔比1973年)认为,学龄前儿童面临的许多情况有资格被识别成为危险的线索,如此频繁的情况下产生的危险与整个人类的进化史产生关联,以至于恐惧或者回避反应已成为一种生物编码程序。学龄前儿童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对恐惧进行编码,一旦他们可以从不熟悉的时间和对象中辨认出熟悉的时间和对象,那么那些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装置和奇怪的情境就会与之前熟悉的事物相分离。与此进化观点相一致的研究发现,婴幼儿在陌生的实验室情境下的分离或与陌生人的接触要比在家中表现出更多的恐俱反应,这大概是因为在陌生的实验室中由于识别出了更多的陌生装置导致婴幼儿遇到陌生人时的忧虑感放大,或者是在实验室里的孩子不得不忍受强迫性分离。 2.认知发展理论观点。认知发展理论观点认为,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是婴幼儿知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产物。卡根(1972年)提出610个月大的孩子会在头脑中开发出一套稳定的认知方案,即区分出哪些面孔是自己熟悉的(同伴或家人),哪些面孔是自己不熟悉的。当一个陌生的面孔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婴幼儿发现与照顾者的不相符,

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讲解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以新区实验幼儿园小一班幼儿为例张超时110316 盐城师范学院 问题还是很多的,请抓紧修改: 1. 整篇文章结合副标题的内容有些少,修改中可以结合副标题新区实验幼儿园小一班的现状与经验来写。 2.整篇文章结构应该是: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二研究设计;三现状描述;四产生的原因分析;五缓解对策;六研究不足。 根据上面结构整理下。 3.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中研究内容部分重新写下。 4. 第三部分现状描述的内容再充实丰富一些. 5. 原因分析要针对现状的问题描述来进行具体分析

6. 参考文献部分重写。尽量不要用网络的。 7. 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QQ上跟我联系,修改好之后尽快发给我,我再看。 1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小班幼儿入园时普遍会出现哭闹、焦虑等,本文就是要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形成原因与对策进行研究;本文运用了观察法、,文献检索法以及访谈法这三种研究方法对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小一班幼儿为什么形成分离焦虑以及如何应 对进行研究,发现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环境因素、要求因素、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家庭和幼儿自身的因素。针对此五大方面的原因,开展了调查与研究。 [关键词]小班分离焦虑成因对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每年9月开学季,年满3周岁的幼儿就要开始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大事件——上幼儿园。要离开亲人的怀抱到幼儿园中开始集体的学习与生活,对他们来说这是适应社会的重要的一大步。因周围相处的人由熟悉的亲人变成了陌生的老师和小伙伴,熟悉的家庭环境变成了完全陌生的幼儿园,在这期间幼儿往往会出现大哭大闹、不知所措、抱着亲人不愿离开、攻击同伴和老师、甚至不吃不喝等焦虑行为。严重的分离焦虑,既不利于幼儿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对幼儿家长、教师以及幼儿园正常教学工作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并找到合适有效的对策,让幼儿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焦虑及其问题表现

焦虑及其问题表现 焦虑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是与未能满足需要,预料到失败或者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有焦虑的体验,只是由于焦虑的程度不同,人们对焦虑的意识不同而已。当一个人处在他自己认为很重要或很危险的情境中时,就很容易产生焦虑。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要参加一次重要的考试时,几乎所有的人考试之前都会比较紧张,担心考不好。此时,大家都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中。当这种紧张没有伴随其他的心理异常活动以及相应的身体变化时,属于正常的焦虑。但是,如果焦虑情绪持续时间太长,使人长期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脱的紧张状态,就可能是焦虑过度了。 焦虑反应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个体生活意义来说,焦虑使得人们无法正确认识,评价生活中的某一情境,进而也就无法做出与该情境相适应的及时有效的行为反应,从社会生活意义上来说,焦虑可以影响人们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这些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上的不适应,会影响到个体人格特征的形成,而一旦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又必然会影响个体将来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过度焦虑发展到极端可能导致各种焦虑障碍。 总之,过度焦虑会影响学生行为、智力、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度焦虑的儿童往往表现出退缩、过度顺从或者易

怒等行为。他们往往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过分敏感、自我评价过低、做事优柔寡断、谨小慎微、忧郁消沉,从而是导致同伴关系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过度焦虑是考试焦虑。由于发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过度焦虑的辅导方法相似,因此,本文主要介绍考试焦虑的辅导方法,对于其他情境的过度焦虑则可以考虑使用相似的方法。 焦虑的主要表现 焦虑从认知、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有表现: 一、认知方面 处于焦虑状态的个体往往思维混乱,无组织,难以有效地应付环境要求。比如,考试焦虑者将认知的焦点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思维总是指向考试失败的方面。他们过度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和考试表现,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能否通过考试、会不会失败等方面。另外,由于过度地重视考试结果,导致其在记忆、注意力方面受到妨碍,如发呆、愣神、思维停滞等等。 二、生理方面 在生理上,过度焦虑的学生常有不易入睡、做噩梦或食欲不振等情况,这是由于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比如,有的学生一到考试时,就“心慌、呼吸加快、眼前发黑”等,而且,生理反应更多出现在亲临考场(比如刚走进考场,看到监考老师或者看到老师发卷子)的时候。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全攻略(论文)

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每年的九月是新生入园时期,常常会看见幼儿哭闹,紧抱大人的腿和拉扯大人的衣服,这种现象就是称之为《幼儿入园焦虑》。幼儿入园焦虑不仅影响教育活动,还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对幼儿的良好社会行为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要有效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我们老师第一要及时发现并及时研究对策,调节幼儿的焦虑情绪;二要帮助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相信老师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三要让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情绪调节及入园准备工作,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关键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解决对策 每年的九月新学期的开始,每当小班幼儿入园时,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些幼儿刚进幼儿园时还笑容满面,当被父母抱进教室后便一下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不乐意的在教室里。有些幼儿当家长走出教室门时便紧抱家长的腿或扯着家长的衣服又哭又闹,死活不让家长走。而在这时家长,有些心神不宁,恋恋不舍,总希望再等会儿,抱一下、看一眼;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甚至幼儿园外观看孩子,不愿离开,每天来园、离园多次,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如此现象,一般至少要持续几周,有些甚至长达数月之久。 所谓焦虑是感到痛苦,担心,对自己怀疑的一种感受。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怎样才能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缓解家长的焦虑呢?我选择了“解决对策”。 一、教师对待幼儿的入园焦虑策略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从家庭式生活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确实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个考验,由于孩子年龄差异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有的一会儿就融入了这个大集体,而有的幼儿却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恐惧,使

幼儿在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教师应对对策研究

幼儿在园焦虑情绪的原因及教师应对对策研究 摘要 幼儿的焦虑现象在当下的学前教育当中已经成为阻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幼儿的行动中则表现为恐慌、抑郁、哭闹等表征。从认知学角度来看,幼儿的焦虑情绪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认知系统,从而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正确疏导幼儿的焦虑情绪,对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笔者从幼儿教师的视角来审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根据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焦虑行为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的调查问卷、对幼儿教师进行访谈等方式来探寻解决幼儿在园焦虑的策略,从而为他们的发展创设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 本文主要以幼儿焦虑的相关理论为铺垫,将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个别访谈相结合,来进行问题的探讨。整个研究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研究的提出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对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根据国内外对幼儿焦虑情绪、幼儿在园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从理论层面提炼并总结出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三部分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从调查问卷中进行幼儿在园焦虑情绪进行分析,并找出幼儿在园焦虑的成因及表现形式。第四部分从教师教学的需要出发,通过个案研究,对幼儿在园焦虑情绪进行应对策略的探讨与分析。第五根据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幼儿焦虑行为的产生和疏导方式进行概括性地总结。 关键词:幼儿在园焦虑;焦虑情绪;教师策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

Children in the garden the cause of the anxiety and teacher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Abstract Among young children's anxiety phenomenon in the current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s action is in the form of panic, depression, crying, etc. From the Angle of cognitive science, young children's anxiety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children's cognitive system, which poses challenges for preschool teachers. How to correctly lead children's anxi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author from the Angle of preschool teachers to examine children's anxiety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auses of anxiety behavio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for preschool teachers to explore solve children's in the garden of anxiety, thus creating more favor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learning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for children's anxiety related theory, the case study combined with investigation, individual interview, to the problems discussed. The whol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elabora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is study involved in defining the relevant concept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hildren's anxiety, children in the garden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anxiety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abstraction and summarized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this study. 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rom the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in the garden anxiety is analyzed, and find out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garden of anxiety. The fourth part from the need of teacher's teaching, through the case study, the children in the garden anxiety coping strategies discussed and analyzed.5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duce and direct way to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s anxiety concluded synoptically. Keywords: anxiety children in the garden,Anxiety,Teachers' strategy, Behavior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如何解决幼儿入园焦虑

3岁的幼儿新进入幼儿园,与依恋的对象(主要是亲人)分离时,随即产生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的感觉和撒娇、哭喊、吵闹等拒绝分离的表现,即幼儿入园焦虑,实际是一种分离焦虑,它是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通常年满3岁的幼儿就要进入幼儿园里学习生活,而 3.5 岁正是幼儿产生依恋的一个高峰期。幼儿刚刚进入新奇的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幼儿教师与陌生的小伙伴,使幼儿产生了不安全感,使幼儿对亲人的依恋感加强,不愿意离开亲人。亲人的离开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缺乏依恋对象,从而产生了入园焦虑。 每个幼儿入园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致看来,幼儿的入园焦虑主要有缠住亲人不放手、要求老师抱着不放、哭喊、吵闹、打滚、摔东西、嗜睡、发呆、尿裤子、尿床、拒绝吃东西、拒绝喝水、咬手指、划破手指、撞墙等行为表现,他们往往以此相威胁来逼迫家长不要离开自己。人生最初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刚入园时产生的。对首次送孩子入园的父母来说,都是一道很艰难而且必须克服的难关。 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家庭教育应将更多的力量投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 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一般是整天和亲人在一起。进入幼儿园以后,突然和亲人分离,加上老师、小朋友、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所以,孩子在初入园时,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 ,甚至可延长到一两个月之久。许多妈妈在送孩子入园之初,也同样出现“分离焦虑” 。为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并且,也感到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时,“分离焦虑”就会逐渐消失。 二、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 在家里,孩子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要服从集体生活活动规则;在家里,孩子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孩子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按时漱洗,按时睡觉等。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要注意让其改正,如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轮流,并找机会操作和实践。 缓释焦虑在入园前。 在宝宝要上幼儿园之前,我已知道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焦虑现象,这是正常的,我把缓释工作做在入园前。 入园报名前一个月,我与孩子的爸爸经常向孩子灌输:你长大了,应该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到幼儿园去。他问:“为什么所有的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我们就告诉他:“聪明的孩子都是读过幼儿园的,因为那里有老师教你学习,有许多小朋友和你玩,还有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报名前一个星期,我带孩子到幼儿园里参观,引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看着五颜六色、充满童趣的幼儿园,孩子竟然亲吻着幼儿园的围墙,大声说:“我不想离开,我什么时候可以每天到这里玩﹖”

儿童焦虑型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 适用于8-16岁儿童青少年自评焦虑障碍。 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及科研的筛查工具[1]。 评定方法: 共41个项目,0-2三级评分。0=没有此问题 1=有时有 2=经常有 ~ 五个因子: 躯体化/惊恐:1,6,9,12,15,18,19,22,24,27,30,34,38 广泛性焦虑:5,7,14,21,23,28,33,35,37 分离性焦虑:4,8,13,16,20,25,29,31 社交恐怖:3,10,26,32,39,40,41 学校恐怖:2,11,17,36 指导语:请你根据最近3个月的实际感受填写下来,不要考虑怎样回答才“正确”,仅根据你的感知如实回答,在符合你的那一格打“√”。注意不要漏项。 ! 1.当我感到害怕时,出现呼吸困难(出气不赢)。 2.我在学校时感到头痛。 3.我不喜欢与不太熟悉的人在一起。 4.如果我不在家里睡觉,就觉得内心不安。 5.我经常担心别人是不是喜欢我。 6.当我害怕时,感到马上要死去似的。 7.我总是感到紧张不安。 8.· 9.父母无论去哪里我总是离不开他们。 10.别人说我好像很紧张的样子。 11.当我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时就感到紧张。 12.在学校时就出现肚子痛。 13.当我害怕时,自己感觉快要发疯,失去控制了。 14.我总担心让自己一个人睡觉。 15.我担心自己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好。 16.当我害怕时,感到恍恍惚惚,好像周围的一切不真实似的。 17.> 18.我梦见父母发生了不幸的事情。 19.我担心又要去上学。 20.我害怕时,心跳会加快。 21.我手脚发抖打颤。 22.我梦见发生了对我不利的事情。 23.我对于一些精心为我而安排的事感到不安和不自在。 24.当我害怕时,我会出汗。

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方法

2017年儋州市秋季峨蔓镇中心幼儿园新生家长 第一课讲稿 如何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症 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转眼间又到了开学季,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开始入学了,家长们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长大了。可以去学校了,忧的是面对孩子分离时撕心裂肺的哭声很心疼,很不舍。每年新生入学的这天,幼儿园即使到了中午,仍然有不少的家长在向幼儿园里张望,因为不放心自己的宝宝,偷偷地跟踪观察,往往显的比宝宝们还要焦虑,既然将孩子放在了幼儿园就应该完全的相信老师,相信自己的宝宝会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所以家长们该如何面对幼儿分离焦虑? 一、认识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即婴幼儿于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二、分离焦虑症的产生 (1)入园焦虑产生:对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和行为规则的变化、人际交往、情感暂时性缺失等的不的原因适应。 (2)家庭的教养方式:过分照顾、过分依恋、期望过高、自由放纵、隔代教养等。 (3)幼儿园的教育教养方式:教师的经验、幼儿年龄偏小、入园与升班同时进行、全托制等。

三、如何面对幼儿分离焦虑症 (1)为孩子提供爱心和支持。当他哭时,给以安慰,当他害怕时,消除其疑虑,设法减轻孩子的恐惧。 (2)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告诉孩子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那里有许多小朋友陪他一起玩,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爸爸、妈妈下班了就来接他回家。 (3)与孩子一起准备入园用具陪孩子一起买新书包,家人赠送文具,祝贺孩子长大进入幼儿园。 (4)陪同孩子参观幼儿园在教师的安排下,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在幼儿自由游戏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可以亲切地交谈,让幼儿感到父母与教师很熟悉,以促使幼儿放心地与教师交往。 (5)结伴入园在参观幼儿园的过程中,家长有意与其他家长交谈,帮助自己的孩子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朋友,入园时见到有认识的小朋友,幼儿会比较容易且愉快地融入集体。 (6)为孩子提供机会练习生活自理技能会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收玩具;告诉孩子有问题而自己又不能办的,要会请求大人帮忙。 四、家长学会放心,孩子才能安心克服分离焦虑症 入园到了三岁,孩子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从爸爸妈妈的怀抱进入幼儿园这个小集体。对于从未离开过家的孩子来说,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中生活,肯定会有不安全感,入园焦虑由此产生。这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感受挫折,心理、生理难免受到一定的影响。宝宝的焦虑当然会使家长们忐忑不安,如何使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就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 孩子和父母分开,孩子和父母同样都要经受分别的阵痛:那些抽泣、尖叫以及孩子求父母留下来时的绝望都足以把爸爸妈妈的心撕成一块块碎片。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孩子希望父母留在身边是非常自然而且正常的,但让孩子学会独立,却是他人生情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不可能阻止孩子长大,不可能不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身为家长,如果自己立场不够坚定,态度不够鲜明,就很容易给孩子找借口不回幼儿园。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个案研究.doc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个案研究 新学期入园,孩子与家长的分离焦虑必定成为幼儿园必须关注的问题。入园分离焦虑在孩子身上表现为焦虑不安、哭闹或是脱离集体、默默不语。家长们则表现为心神不安,送孩子入园后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下、望一眼,或者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甚至幼儿园外观看孩子,不愿离开,每天来园、离园多次,长时间与教师交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孩子与家长产生分离焦虑情绪无法避免,如果焦虑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则会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分析新生入园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对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小班一名叫冉冉的小朋友,每次在妈妈离园时都会拼命的哭闹,不管幼儿园的老师采用什么方法,就是死命抱住妈妈不放。尽管在幼儿园老师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很不容易的把他抱到教室里,在妈妈走后仍然哭闹不止。无论幼儿园老师采用什么办法,收效都不大。 案例二:一名叫壮壮的小朋友在妈妈离园时表现的很平静,不哭不闹,还主动和妈妈说再见,并同老师打招呼。可没过多长时间,也不知为什么他便拼命的哭闹起来,老师上前劝慰,他还显得很不友好,一边哭一边用手推开老师,甚至用手去抓老师,张嘴去骂老师。 二、出现入园焦虑的原因 宝宝开始进入幼儿园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接触新环境、新老师、新伙伴,就会感到紧张,产生失落、惧怕、不安全的感觉。这是对亲人的依赖感特别强,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一)与亲人的较长时间分离 婴幼儿对亲人(尤其是母亲)有着强烈的依恋感。当他们第一次较长时间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他们会感到害怕,没有安全感。因此他们就不可避免的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们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他们担心妈妈不来接(孩子问得最多的是一句“妈妈来吗?”),他

七种焦虑症表现

七种焦虑症表现 焦虑症表现: 既然造成焦虑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也就需要一种适当的方法来使其康复,焦虑症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内心的不良因素而引发,一般焦虑症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梦、头晕腹泻、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忧心烦躁等等现象,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安全性和起效时间等方面确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因此,重视加强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为了治疗焦虑症采取了很多办法,今天就来介绍从以下7个方面整合治疗干预。 生理方面的原因: 包括大脑或身体的生理机能失衡。这些原因包括: 1)浅呼吸; 2)2)肌肉紧张; 3)3)持续的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4)4)营养和饮食因素 情感方面: 抑制情绪——特别是抑制生气的情绪——可能是引起慢性焦虑和遭受惊恐发作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恐慌的感觉只是沉浸于生气、沮丧、悲伤或绝望的表象。很多有焦虑症的人成长的家庭不鼓励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能对确认自己当时的情绪怎样都感到有困难,更不要说表达这些情绪了。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从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几点建议

九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但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说,九月是一个黑色的季节。离开了温馨熟悉的家庭,离开了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离开了爷爷奶奶慈爱的呵护,来到陌生的幼儿园,遇到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幼儿立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情绪,表现为拒绝入园、哭喊吵闹不止、攻击他人等现象。入园焦虑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家长不能安心工作,让教师感到困惑,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保证新入园幼儿一日活动的正常开展呢?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一个研究课题。作为课题研究成员之一,我对幼儿教师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焦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家园携手密切合作,共同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 新生入园之前,请家长填好报名表,表上贴好幼儿照片,方便老师提前熟悉幼儿,见到孩子就能叫上孩子的姓名,拉近老师和孩子的距离。请家长把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环境、父母职业和对待幼儿教育问题所持的观点,写清楚,如:孩子喜欢吃什么花样、味道的食物、对哪些食物过敏:喜欢玩什么样的玩具;性格爱好;有没有遗传病史等等。这样一来老师就可以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细心照顾。家长在家还要加强指导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时坐好,不乱跑、能自己吃饭、洗手、洗脸,自己穿脱衣裤、鞋子,自己拿玩具等。还要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午睡、按时起床,按时游戏活动等。其次,幼儿园要及时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的近况、办园方向、教育教学理念、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告诉孩子“宝宝长大了,要上幼儿园学本领,老师和小朋友会喜欢你的”。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感,从而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此外,教师和家长要携手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克服入园焦虑,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为进一步家园合作打好基础。 二、精心布置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室,让幼儿感觉幼儿园像自己的家一样温馨舒适。 幼儿入园前一直生活在家里,对幼儿园的环境很陌生,不愿入园,产生恐惧心理很正常,因此,教师应创设安全、优美、舒适的活动室环境,使幼儿一进活动室就有回到家的感觉。在活动室门口的主题墙上,我们把幼儿与爸爸妈妈的合影放大加以装饰贴在上面,幼儿走到活动室门口,教师和家长会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家庭的合影,教师趁机抱起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就在身边,幼儿园和自己家里一样温馨舒适。此外,教师还用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动画片里的卡通形象装饰活动室的墙壁和室外的走廊,睡眠室里的墙上贴上适合幼儿午休的图画;幼儿的杯子、毛巾、被褥等贴上孩子喜欢的小标志,便与幼儿用的时候及时找到。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看的图书或玩具带来放在图书角和建构区,和小朋友一起看书,玩玩具,尽快熟悉小伙伴,学会和小伙伴交流玩耍。小班的孩子对“娃娃家”情有独钟,在布置娃娃家时,教师特意投放了很多造型可爱、不同质地的娃娃、小衣服、裙子、帽子、海绵靠垫、舒适的小床、漂亮的小桌椅、小餐具等,地上铺满柔软的泡沫垫子,孩子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放在娃娃家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儿摆弄着自己熟悉的玩具,很快融入到游戏环境中,“娃娃家”让幼儿获得心理上的补偿,消除了孩子的焦虑情绪,教师通过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室,深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有效的降低了孩子的分离焦虑。 三、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开展一日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充分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把一日活动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会分散幼儿“找妈妈,要回家”的注意力。游戏前,教师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教师的关心、体贴会使孩子们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引起孩子愉快的情绪,尽快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依恋迁移到自己身上来,能跟随老师开心的玩游戏。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会把他带在身边,拉着他的手和小朋友一起玩,并不时地抱抱、抚摸他,给予他更多的关爱,让他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喜欢他,让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通过玩《猜猜我是谁》,幼儿知道了同伴的名字,学会了和同伴交流;《变变变,变出好东西》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了好感;《开火车》的游戏吸引孩子全部站起来,跟在老师后面,长长的小火车一直开到活动室外面,直到老师喊:“火车到站了,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得停下来。我们老师还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 (2)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很多,从心理上分析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恐惧性分离焦虑 因恐惧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在新入园幼儿中具有普遍性,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由于幼儿初入幼儿园,在情感、行为、生活、交往等诸方面还不适应所造成的。比如:幼儿园陌生的环境、教师、同伴给幼儿带来恐惧和安全上的危机感;由于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差,幼儿园新的生活方式使幼儿产生生活方面的不适应,担心无人照顾和帮助而引起的不安;因幼儿在家是独生宝贝,深受宠爱,入园后,见到这么多陌生的同龄人,不知如何去面对,出现交往方面的不适应,担心自己被欺负无人保护而害怕;幼儿在群体生活中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任意妄为,这也会让他们有些不适应;等等。 2.厌倦性分离焦虑 因厌倦幼儿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多发生在入园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以后。这是因为初来幼儿园时,这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等他们感到不再新鲜时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引起其恋家的情绪而开始哭闹。 3.传染性分离焦虑 这类情况多发生在入园时和离园前。表现为本来不哭的幼儿看到同伴在哭,勾起思念家人的情绪而哭闹。那么如何做好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的情绪呢?

1.入园前后开好家长会。 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概况、师资及家园合作等情况;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新入园幼儿的心理知识,让其懂得幼儿特定时期哭闹的正常性,并了解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请家长正确对待,为幼儿入园做好铺垫。 2.及时进行家访。 通过家访,教师逐一接触幼儿,消除师幼之间的陌生感。同时,还可让家长填写幼儿情况调查表(每班的教师自己设计一张表格),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起居饮食习惯,自理生活的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有利于老师日后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也有利于家长对照调查表有目的、有选择地培养孩子的某种能力。 3.入园前,请家长带幼儿来园玩耍,熟悉外围环境。 入园后,老师要尽快熟悉每位幼儿,尽快记住每位幼儿的名字,让每位幼儿在老师的心中定位。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老师要多点名,让名字和人对号入座,第一天幼儿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比较乱老师也要多点数,以免幼儿走出活动室,而且记住幼儿的名字是很利于教师的工作的。如孩子再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时,你只要一喊他的名字,就会中断他的行为;下午,接孩子时老师只要家长报上幼儿的名字,幼儿就会被老师很顺利的送到家长手中。当然,要问清楚和孩子的关系,还要查看接送卡,以免接错幼儿。 4.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的各个角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研究完整版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研究 摘要 幼儿的入园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于新入园幼儿中的问题,当家长把新入园幼儿送到幼儿园并离开之后,幼儿们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有研究表明,幼年时期的严重的入园焦虑如处理不当,成年后可能会患有恐惧综合症,影响今后的生活工作,为一生留下祸患。如何帮助幼儿实现从家庭向幼儿园顺利转变与过度,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提高入园的适应性,是儿童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因此,本文从了解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出发,进而分析幼儿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对策。在解决此问题上,家长与教师应携手,针对幼儿不同的焦虑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使其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为日后的教育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入园焦虑;对策

ABSTRACT The children into the park anxiety is a widespread in new into the park in the children's question, when parents put new into the park children to nursery schools and leave, all the children show some level of anxiet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young period of serious into the park anxiety such as processing not as adults, may have fear syndrome, affect my future life work for life, leave evil. How to help children realized from the family to smooth transition and excessive, kindergarten alleviates anxiety, improve the children into the park into the park of adaptability, is developing a children cannot avoid topic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understand children into the park anxiety, and then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into the causes of the anxiety,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children into the park anxiety.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hand in hand, for children of different anxiety reaction, adop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of children's ease anxiety in the park, so that in the kindergarten in the growth of healthy and happy, for in the future education life lay the good foundation. Keywords: young children; Anxiety in the park; countermeasur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