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前言:首先说说内容吧,科学社会主义的题目跟往年没有变动,答案都是师兄&师姐们整出来的,我只是做了Ctrl C, Ctrl V罢了,自然辨证法改动比较大,比如题1,8,18,22不全;题6,7,9,11,13,15,16,17,19,21,23,25,26,27,28没有;另外题3多了“我国”两字。没有的部分我有的是从网上搜的答案,有的是从课本上打上去的,鉴于本人搜索兼归纳总结能力有限,可能有些答案不是太理想,而且有的地方过简,或冗余度过大,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选择性滤波,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再加上大家一路考试过来,始终如一坚持的信念:信春哥,不挂科!考试类型有名词解释(后附),简答题,判断题,论述题。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元旦快乐,O了。 --瓜子脸

2010“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

1、自然辩证法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分别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即科学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研究对象:

1) 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个方面:

①客体——自然: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②主体——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

③中介——科学技术。

2) 研究对象(研究的是规律)

①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

②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③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

研究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②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唯物辨证的说明;

③还包括对人工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阐述。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的哲学概括。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4) 关系

①自然观体现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②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科学技术观体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④有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才有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学科性质:

1)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部分之一(另一个为历史唯物主义)。

2)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

3)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过程与标志。

创立过程: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您的基础,而自然科学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一直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经过多年充分的酝酿与研究,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直到恩格斯去世,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末完成,但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了。

标志: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或者:

(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经过了半个世纪,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就已经酝酿和研究与之相联系的自然观和科学观。(2)1873年5月,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3)1876年5月,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轮廓,在《反杜林论》中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基本思想。(4)19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前,恩格斯为完成《自然辩证法》倾注了全部精力,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未完成,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建立起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和发展了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自然观,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论述了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明确地提出了以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为中心的科学观。(5)1925年,《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接着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学习与传播,从而推动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这期间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他概括了物理学的新发现特别是电子的发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3、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如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做出新的概括与总结。也就是说,把自然辩证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使之与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由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可以透视出自然辩证法发展的现状与趋向。

在自然观发面,过去是以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为中心,当代已转移到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于是人工自然系统的性质、存在方式、演化形式等便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技术方法论方面,过去是以对某科学的方法进行微观研究为中心,当代则转移到以对整个科学体系的方法论进行宏观研究为中心;过去是以对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为主,当代则转移到以科学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研究并重的状况。于是系统认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论便成为现代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过去是把科学馆与技术观分别加以研究,随着科学技术整体化,现在已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综合对象加以研究,于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

系问题,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高科技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与此相关的高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当代自然辩证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总之,自然辩证法研究是开发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自然辩证法科学将会取得崭新的面貌与长足的发展。

4、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中介?

自然辩证法比自然科学抽象,又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更加具体。按理论层次排列,首先是科学技术理论,其次是自然辩证法,最后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观点;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它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源泉。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理论中介,一方面从科学技术理论吸取养分,并进而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输送;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5、“存在”的自然界与“演化”的自然界的关系。

任何存在着的事物同时也处于演化中。存在着的自然界与演化着的自然界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存在就是合理”与“现在就是最高”。(黑格尔)——自然界从空间上说体现着以往发展的总和,从时间上说是发展的最高阶段。演化与稳恒的两极对立:演化是绝对的,稳恒是相对的。宇宙形态的稳恒性与宇宙系统的演化性是统一的。

首先,演化着的自然界和存在着的自然界在宇宙时零秒时完全合为一体。其次,演化着的自然界与存在着的自然界还体现了连续性与间断性的一致。

6、自组织理论是如何揭示自然界的演化机制的?

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然界至今200亿年的演化过程在总体上是一个混沌到有序的过程,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由混沌到有序的演化机制进行研究,其中耗散结构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耗散论指出,任何一个系统只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无序向有序、或有序向混沌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和与此相应的新的功能。

首先,自然界作为演化着的系统其自身必须开放,这是它产生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前提。

其次,自然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因为这时系统不同往常,变得对外部所受的影响特别敏感,小的输入能产生巨大而惊人的效果,整个系统可能以我们觉得异乎寻常的方式重新组织它们自己,会发生一些自发的、戏剧性的,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物质再组织过程。

再次,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自然系统是非线性系统。非线性意味着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随机性。只有非线性才能通过相干协同,合作竞争产生整体效应,从而实现自组织。

最后,自然系统必须通过涨落才能实现有序。涨落指系统宏观效应的物理量对其平均值的偏差。涨落是偶然的、随机的,但涨落导致有序。

7、历次自然观演变的内容及各自的自然科学基础分别是什么?

1. 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

主要内容:

古代自然观从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画面,把自然界理解成一个其中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自然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古代自然观本质上

是正确的,是自发唯物论的,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主要回答了万物的始基和本源是什么,物质间的变化与联系等问题,其核心内容为始基变化说。

自然科学基础:???没找到,不会是始基变化说?

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宇宙如同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观;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世界是孤立的、禁止的、机械决定论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为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牛顿力学的六个主要表现。即: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只有当外力作用于运动物体时,真正的运动才能发生或有所改变。”机械论者据此提出了外因论。

(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机械论者试图把一切运动都还原为机械运动。

(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不能改变质量。机械论者据此把一切变化归结为位置变化,否认质变。

(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空间和时间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

(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据此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结果。“能用同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界的其他许多现象。”

(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机械论者据此力图机械地分解自然界,把自然界还原为物质实体的集合,把物质实体还原为基本粒子的集合。

3.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3)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5)人类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6)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

自然科学基础: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8、人工自然进化的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的关系。

人工自然进化的规律:

人工自然发展的两个规律:人工自然与运动形式关系的规律,以及人工自然物彼此间关系的规律。这两条规律从本质上说就是人工自然的人化,即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化的过程。

人类是自然演化的顶峰。在人类身上,沉淀着自然界物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低级、简单的运动形式向高级、复杂的运动形式演化的全部历程。人工自然的进化过程从总体上再现了人类由自然界逐步生成的过程。质言之,进化即人化。这就是对人化自然进化的第一个规律的认识。

人工自然的第二个规律同样体现了人化的过程。人工自然由工作机经工作机加动力机,到工作机、动力机和控制-学习机三者的复合这一发展过程,也就是向人的生成过程,因而也是人化的过程。

再者,近代以来,人工自然物由标准化而排斥个性乃至人性,到现代复又强调人性与个性,同样体现了人工自然的人化过程。

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关系:

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一部分自然界,它包括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一部分自然界和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材料、信息创造的那部分自然界。它与天然自然共同组成了自然界,是把从天然自然获得的自然信息物化而成的自然界。

天然自然又叫第一自然,是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它们外在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天然的形式存在、演义、发展,没有受到人的活动的触及,是纯粹的自然。当今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几乎找不到没有人类印记的地方,人类的实践从工业革命以后就深入到方方面面,自然随之就具有了人的性质,是人的力量的确证,天然自然所属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小,甚至濒临消失。在今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工自然会不断地向天然自然渗透、延伸,人工自然继续向着多层次、多方向、多样性方向发展,人工自然同天然自然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9、为什么说现代自然观是对古代自然哲学的辩证复归?

现代辨证自然观是对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否定,是对古代自然观辨证的复归,同时也是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的起点。

古代朴素辨证的自然观把自然界理解为统一的整体。古人不知自然界中之细节,也不明局部间的联系,凭借直观和天才的猜测构造出包罗万象的体系,这是一种原始的综合。古代自然观还把自然理解为一个发展的过程,古人的始基变化说即可说明这一点。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近代人抛弃了体系,否定了原始的综合,开始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全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环节。与此同时,近代科学也否定了古代自然哲学与自然史之间原始的一致。科学家们不再从构思出来的始基出发来推演出万物,而是着手研究眼前感官所能及的现存的事物。相应地,近代科学的概念体系也是对自然史相反过程的描述与反映。

20世纪科学革命揭开了现代自然观的序幕。随着分析愈渐深入,个别的、零碎的知识间开始相互渗透,这种渗透和联系愈演愈烈,形成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体化趋势。分析辨证地突破自己的界限,科学重新走上综合。这已不再是古代那种原始的综合,而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是掌握了各个局部之后的综合,是对自然界全面的、深入的理解。

同样,随着近代科学沿自然史不断上溯,在到达一个个关节点后也先后发生转折。科学发展到今天,各门自然科学正日益形成一延续的统一体。科学的对象是自然史,科学的整体要成为对自然史的抽象与概括。古代哲学家对自然史天才的猜测,到今天正在成为科学的理论。这已不再是古代自然哲学与自然史的那种原始的一致,而是经过回溯,在掌握了各个环节之后的一致,是对自然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

从近代的分析到现代的综合,由与自然史相反到一致,是对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否定,标志人类认识的又一次飞跃。人类正在达到对自然界全面、历史、深入的认识。现代辨证自然观是对古代自然观辨证的复归。

10、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1)古代的“天人合一”:①从认识论的角度:古代人站在自然之中,观察这个包含人本身的自然,古人的心灵沉浸在自然之中。②从实践论的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能动性和受动性。(人能动的改造自然,人受到自然的制约)③从本体论的角度:“天人合一”的“一”是原始的、抽象的、自在的自然。

2)近代的“天人分离”:①从认识论的角度:近代人站在自然之外观察不包含人本身的自然。人与自然相分离。②从实践论的角度:人类体现出膨胀的能动性,给自然越来越深地打上人类的印记;而忽略受动性的影响。③从本体论的角度:自然机械化,人机械化。“天人”合于机械。(人以机械理解自然,人本身也机械化)

3)现代复归于“天人合一”:①从认识论的角度:现代人在自然之中观察包含人本身的自然,并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自然已不断由“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的人化。②从实践论的角度:在受动性基础上发挥能动性,以能动性改善受动性,人与自然达到越来越高水平的和谐统一。③从本体论的角度:“天人”合于“人”。原始自在的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

1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基本途径。

必要性:

在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近代工业的兴起,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使人们更有效地改造和征服自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人类在改造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无以比拟的巨大成就,人在自然面前似乎真正做到了“无所不能”。人类在讴歌生产力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却发现改造与征服自然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机械、纺织、冶金、化工、煤炭、电力等昔日传统产业和基础部门耗费了自然界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急剧膨胀的人口压力迫使整个大陆被开垦,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生态失衡;人类在享受改造与征服自然的成果时,所表现出的过度消费,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如恩格斯早在19世纪末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紧迫性、必然性。

可能性:

当自然界报复、惩罚人类的时候,既不能像悲观论者那样消极无为,甚至想使现代文明倒退回原始蒙昧状态,也不能像乐观主义者那样麻木不仁,任其发展。正确的态度首先应是充分肯定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积极地发展人的自觉能动性。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说明。

从人的角度看,人的能动性有待于进一步发挥,这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在主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而是说明人类在发挥其能动性时没有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们不合理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能动性本身来讲,它包括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带有盲目性的意向和活动,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引导下,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最终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而祸及自身。因此,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前提就是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除此之处,还应积极调整自然生态平衡,如广泛地植树造林,设立自然保护区,重建人工生态平衡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约束对自然破坏的行为,使自然界的发展朝着有利人类的方向演进,这样,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便有了可能。

从自然的角度看,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无穷无尽的,这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自然界潜力的穷尽,而是说明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导致对自然的总需求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滥用和毁坏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只要人们合理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并积极调整生态环境平衡,自然界会无穷无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环境。并且随着开采和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其利用率也会大大提高,

今天的“废物”可能就是明天的“无价之宝”。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讲,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能穷尽的,这为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

基本途径:

1、重新树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

把人与自然看作有机统一体,首先应当看到,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是主体,人是主动的一方,人与自然的种种交换及对其的调节,靠人类进行和控制。但这并非表明人的地位、作用和能量是远远超乎于自然的,事实上,人类关于自然的每一个行动,都必然受到自然过程的客观制约。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相互统一的有机体”的高度,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处理好几个关系打下了基础。其一,关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二,关于全球问题与局部问题的关系。

2、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来自其第一生产力的基本特性和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的有力支持。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物质前提,而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化也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和现实中人们在追求物质生产过程中引发的。因此,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依赖对物质生产的调节和更新,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在解决当今全球生态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科学技术在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从而为从根本上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决定作用。

3、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类社会必须依赖于自然界,尊重自然界,才能获得相对独立性,才能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解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要依靠人与人的关系作中介。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在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的。人与自然关系对于人与人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统一的整体关系的现状与发展,都是在社会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4、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它将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总体框架与当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发展相结合,与当代社会进步相结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全球整体发展战略。概括地讲,可持续发展,即认为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之间的不同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处于变化之中。人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系统中协调好与资源、人口、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以及系统本身都能在不断加强自身功能的前提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总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人类将向着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光明前途迈进。

12、科学认识及其特点。

科学认识定义: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②从科学研究过程看,科学认识是从研究科学问题入手,经观察实验搜集经验材料,科学抽象和理性分析整理感性材料,提出假设并进而上升为科学理论,以达到探求自然规律的目的。

特点:①实证性:提供具体确定的知识,结果比较明确,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②深刻性:在对事物表象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本质,阐明内在机理;③创造性: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建新概念、新理论,并指导实践。

13、科学研究是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二者有何差异?

科学研究是始于问题的。

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实验。不仅在古代,在现代也有人依据马克思哲学关于认识源于实践的基本命题,进一步推出科研始于观察。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极为流行,它虽然对科学史上的许多研究活动作过一定的说明,但始终未能对科学研究的起点作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研究无疑与观察事实有关,但是如果观察到某一事实而不由此引出问题,那么即使是观察到前人从未观察到的新事实也不会因此而进入新的研究。可见科学观察本身不足以成为科学研究活动的起点。再从理论上看,研究对象越是远离经验世界,如各门学科中的理论研究部分,其研究越是不可能直接从观察实验入手。如果否认这一点,无异于从根本上取消理论研究本身。对此,当代有见地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提出问题,才可以说是真正地进入了研究。问题的提出对于科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差异: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和“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这两种观点有着原则上的区别,前者把科学研究看作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后者把科学研究看成是自发的、消极的活动。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是从具体的研究过程而言的,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从何着手研究,它与人类认识源于实践并不矛盾。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和科学认识的总秩序来说,问题最终来自观察实验,科学始于观察实验,认识源于感性经验,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路线。可见,科学始于问题和认识源于实践这两个命题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既不能由认识源于实践简单地断言科研始于观察,也不能由科研始于问题错误地推出科学始于问题。

14、科学问题的本质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科学问题是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而提出的,它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知识的进展,甚至构成科学中的发现,因此真正的科学问题在科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科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怎样提出问题。

本质:①与科学背景知识发生直接的联系,并具有科学探索意义的问题;②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的真实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①是科学研究的开始;②是科学研究前进的推动力。科学研究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并选定科学问题又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只有提出问题,才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了研究。

15、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是指人类对自然现象不作任何人工的变革而进行的一类观察。实验观察是通过对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为进行积极干预后所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是一种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概念,实际上过去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只不过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忘记了它们的来源罢了。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陈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此外,在不同理论和信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描述。任何观察语言总是同某种背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其语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如何知道一个观察陈述是否正确?还是要依赖于理论。而且检验越严格,要求的理论越多,知识越广泛,并且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无疑性。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观察陈述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理论的因素。所以,观察陈述并不能像逻辑经验主义者设想的那样,通过观察陈述来给理论提供绝对可靠的基础。

第五,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或假说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在新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科学理论的检验必须依靠观察实验。

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16、科学实验的三要素及其各自的认识论意义。

三要素:

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

实验者是从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人;

实验对象即实验者所要认识的客观存在物,它可以是天然自然物,也可以是人工自然物。

实验手段由实验仪器设备等客观实在物体所组成。

各自的认识论意义:

实验者是实验的主体,是实验活动中的首要活跃因素。作为认识主体,实验者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具体表现在实验者具有感官知觉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操作实验的能力。实验者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在活动,而是作为社会的人在活动,这就是说实验者具有社会属性。

实验对象作为认识客体相对主体而言具有对象性,即它不只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且还直接规定着实验者思维方式和方法,规定者实验的方式和方法。实验对象具有客观性,这是一切客体的共同属性。客体之所以成为客体,就在于它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是客体本身并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它的性质和运动变化过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验手段不属于主体范畴,也不属于客体范畴,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实验手段是以物化的形式而存在的,因而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它与认识主体发生联系,并非是与主体毫不相干的纯粹客观存在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人们所要认识的对象,因而可以成为认识客体。

17、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方法的差异是什么,后者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有何作用?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的意象,其思维的一般形式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

意向是对同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的反映,它是从印象、表象这些还处于感性阶段的关于对象的生动形象中,经过形象分析和想象综合而建立起来的。

联想从广义地讲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而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现实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对研究对象进行高度的纯化和简化,以利于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它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在直觉和灵感中还包含着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

直觉和灵感都是认识主体偶然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而突然产生的随机过程。直觉和灵感是思维过程实现质变的、表现为逻辑上跳跃的突变形式,它可以一下子使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使不知转化为知。直觉和灵感能打破常规的思路,突破思维定势和逻辑规律的束缚,从而做出突破性创造。它是认识主体的意识与客观对象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突然沟通。

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作用:

直觉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直觉和灵感都是创造主体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得以集中利用的结果,是创造者日积月累地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所思考的各种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的集中突破,是创造者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豁然贯通。灵感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实现了创造主体的全身心总动员。因此,直觉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在科学发现中产生新思维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说、提出新模型的基本途径之一。

18、数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以专业为例,说明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的运用。

数学方法:

就是根据研究对象的质的特点,分别地或综合地运用各个数学分支所提供的概念、理论、方法和技巧,对研究对象进行数量、结构方面的描述、计算和推导,然后对问题作出分析判断,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数学方法的作用:

①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

②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工具;

③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可靠的逻辑推理和证明的工具。

数学模型:

就是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本质特征或基本过程,概况地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其中包括这些过程的因素之间的数量依赖关系。

数学模型的运用:

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必须经过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建立数学模型,即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第二步是进行数学运算,对数学模型求解;第三步是对

所得到的数学解作出解释和评价,以形成对实际问题的判断和预见。其中建立数学模型这一步最为关键,当然也最为困难。

建立数学模型:

首先,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已有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找出需要而且能够表示的基本量,确定这些基本量的关系;其次,要善于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找出主要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善于依据所研究问题的具体要求加以简化,以形成数学问题。可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科学抽象的过程。

数学实验:

就是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从而达到对客观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数学实验的运用:

数学实验中所考察的不是客体本身,而是客体的数学描述,这是和经典实验方法截然不同之处。数学实验本质上是一种在计算机上实现求解的数学模型方法,它属于理论思维的范畴,而不属于通常所理解的科学实验范畴。因此,由数学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必须接受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数学实验作为一种新的认识方法,把演绎和归纳两种方法的精华集于一身。它从模型的初态推出明确的结论,就能保证观察到客体在给定条件下作为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而出现的进化。关于现象的一般观念和规律性关系的问题,则是通过概括许多这类观察而得到的。数学实验还扩大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它为左右实验的进程,改变模型、数值方法、初始条件等提供了众多的可能性。

19、科学假说的检验原则及其与科学理论形成的关系。

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解释性原则、对应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可检验性原则。

可检验性原则:

提出的假说必须用观察实验加以检验,从而判断其真伪,因为不可检验的假说是不科学的,因而是不足取的。这里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原则上的可检验性,而非技术上的可检验性。所谓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指根据现有已被证明是可靠的理论、规律来看,是否能够对假说加以检验,而技术上的可检验性则是指是否具备了检验假说的技术条件与手段。显然,原则上可检验的假说并非总是具备技术上的可检验性。假说的可检验性主要是通过从假说中推出新的预言或预见表现出来的,如果一个假说除了解释它由以提出的事实之外,不能做出任何新的预言,那么它实际上也就不具备可检验性,因而很难有继续发展的余地,也无继续存在的必要。

关系:

假说转化为理论的基本条件是能经受住科学实践的检验。实践检验是最终标准,但在检验过程中必须辅之以逻辑分析,坚持实践检验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是检验假说的基本准则。

绝大部分的确证使假说的内容获得充实;同时绝大部分的证伪使假说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其外围结构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当该假说的基础原理被认为获得了实践证明时,假说就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真理性,并被确立为理论;反之,当该假说的证伪度与确证度相比被认为占压倒优势时,当该假说的基础原理被认为遭到证伪时,该假说就被认为不具有或基本不具有真理性,并被否定。

在假说向理论的转化过程中,假说表现为一个发展着的知识体系,对其真理性的确认或否认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系列波浪起伏的实践检验活动和假说内部结构的调整发展活动。无论是否定某个假说或是把某个假说立为理论,都是辩证综合的认识结论,都是对该领域认识深化的结果,都是人类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的发展。

20、工程技术活动的特点,工程技术方法论的原则。

工程技术活动的特点

1) 实践性:要求实践的操作规则或模式;

2) 社会性: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

3) 综合性:恢复考虑简化掉的因素,综合考虑具体情况;

4) 创造性;

5) 效益性与可行性。

工程技术方法论的原则。

1)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统一的原则;

2) 需要性和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

3) 经济性和适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21、技术评估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观?

技术评估涉及到技术应用的广泛的社会后果和政策选择,其中包括社会、经济、技术、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必须把被评估的技术放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尺度上进行评价,包括应用社会伦理标准和人的价值标准。

技术评估属于“第二类科学”,这类科学所给出的知识,是与认识者的利害选择直接相关的。用以进行技术评估的标准,不仅是技术的合理性,而且是社会的合意性。所以,价值观念在技术评估中起着特别突出的作用。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思考并相应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更新用以评估技术的价值规范。这种价值规范本身,从广义上说,也是一种技术方法论。

在选取合适的价值标准的同时,还应当确定各个方案的实际评价内容,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工效学评价。这几个评价方面是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各个评价细目进行分别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价值标准的要求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整体上的最佳方案。

22、系统科学方法的内容与特点是什么?其与经典科学方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定义: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超循环理论等)的方法。

主要特点:把研究对象看为系统,从系统整体出发,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考察事物,能够辩证地处理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化。

主要差异:

随着研究对象“复杂性”的增加,将会导致精确性的下降,甚至连对象内部的关系都变得非常模糊,这时人很难再用“分解-还原”为特征的传统方法来处理,而只能从整体出发把握事物的特性;随着研究对象“随机性”的增加,将会造成稳定性的下降,人难以采取在静态条件下以抽象分析为主的传统方法来处理,只能在动态过程中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特性;随着“非平衡性”的增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人很难再用传统方法将对象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单独地进行研究。这时研究者往往把对象看成是一个“处于一定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一定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即系统。然后,从整体出发,辨证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功能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实现系统最优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式叫系统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把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与科学的“实践方法”结合起来,达到了辨证综合的新阶段,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普遍性、优化性和先进性。

23、控制论方法的认识论意义是什么?

在哲学上,控制论方法突破了机械决定论,充实了唯物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予以新的推动。人的智能、人的思维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了,因而有力的冲击了宗教哲学上的心灵神秘主义,它使人领悟到“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从而更有力的打击了宗教哲学,起到了解放人的思想的作用;社会控制论能把许多社会现象予以模式化、定量化、控制论化,根据系统科学的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有力的冲击了在社会领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主观随意性和唯意志论倾向,其直接的结果是改善了科学决策管理,促进了社会系统的优化。总之,控制论方法以特有的功能模拟的研究方式,随机应变的反馈特性,黑箱方法的新的视角,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考察系统的方法,充实了辨证唯物主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控制论方法是用工程技术语言表达的唯物辩证法。

24、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类型。

概念: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内涵:

①发明(= 引入经济中的发明)

②技术革新

③研究与发展(R&D)

研究与发展是技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是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基础。

④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根源是技术创新

类型:渐进型、质变型、技术系统变革型、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型,也称为技术革命。

25、近代以来几次科学革命的内容及其对自然观转变的影响。

1.第一次科学革命

第一次科学革命是指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始,以牛顿、伽利略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的科学革命。

哥白尼发表的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运动规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与中世纪的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开始。哥白尼的体系有其缺陷,但基本思想是正确的,解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天文学革命之后,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起来,在伽利略、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经典力学终于确立了。经典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它不仅带动了当时和以后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还促使近代机械自然观的产生。伽利略证明了地上物体的运动也服从力学规律,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它为牛顿经典力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牛顿首先对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定义,然后又阐述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接着便叙述了运动三定律。牛顿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把地上和天上的物体运动规律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

这次科学革命,开始是自然科学为争取生存权利而反对宗教的斗争,而后在天文学、力学、数学等学科领域中实现了革命。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这次科学革命的基本内容,从而标志着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的真正诞生。

2.第二次科学革命

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以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为代表,其规模迅速超过了前一次。人们曾把19世纪称为“科学的世纪”,还由于人们的自然观、宇宙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各个领域的科学成就猛烈地向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发动进攻。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周围的一切都毫无例外地服从科学定律,并把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诸如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应用到其他领域。19世纪在物理学领域中出现了两个统一的理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场理论。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化学,在19世纪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是19世纪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科学的新时代,而且对整个科学和哲学都有深远影响,它从自然界物质自身来说明生物物种发生、发展的历史,从而给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26、现代科学革命的特征与总体趋势是什么?

我们认为,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现代科学革命,它的特点与趋势主要表现在: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和专业化,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科学发展的加速化和数学化,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等方面。

1.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和专业化

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统一的自然科学已分化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基础科学和工程应用科学三大层次,而每一个层次又分成多种不同的门类;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历史的潮流。

2.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合国际化

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是指科学劳动的组织形式发展到了国家规模,甚至国际合作,科学技术已成为整个社会整体的有机构成。科学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意味着现代科学革命从一开始就是具有世界规模的复杂多变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在进行着,它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所谓的“大科学”的时代。

3.科学发展的加速化合数学化

科学发展的加速化主要是指科学发展的速度和科学理论物化的速度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是:它不仅要进行定性的研究,而且还有进行定量的研究,形成具有数量意义的概念,运用这种概念对研究客体进行数量分析,提出一定的数学关系式和数学模型来描述研究客体的运动和规律。这是现代科学革命的一个必然趋势。

4.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

自然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和生产的革命变革;而技术和生产变革的成果,反过来变成现代科学革命的强大基础,促进并加速着科学革命的进程。这是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使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在更高的基础上融合成统一的过程。生产、技术、科学三者的真正的辩证结合,形成了“生产-技术-科学”的完整体系。

现代科学革命已经历了80多年,正在向科学革命的纵深发展,同时,也正在向技术革命横向蔓延,正在与现代技术革命相融合。

27、以近代以来的几次技术革命为例,说明技术革命的一般模式与机制。

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是在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革。它一般经历孕育、突破、发展和成熟四个阶段。

1.孕育阶段。

在这一阶段,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对新

技术的强烈需要,从而成为技术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在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新的技术规范,这是技术革命孕育阶段的主要标志。新的技术规范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经验。例如,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利用蒸汽动力的技术规范便主要是从经验中产生的。二是来自科学。例如,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关于电力技术的技术规范,便是来自于经典电磁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的产生越来越远离感性经验,因而,新的技术规范越来越多地来自于科学理论而非来自于直接经验。

2.突破阶段。

在这一阶段,作为观念形态的新的技术规范开始物化为实体形态的新的技术手段,从而实现了技术发展中的突破和飞跃。随着技术手段的发明,新技术和技术群产生的物质基础便随之形成,从而为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手段,成为技术革命突破阶段的主要标志。例如,蒸汽机、发电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次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手段,分别成为三次技术革命突破阶段的主要标志。突破阶段是技术革命的关键环节。

3.发展阶段。

这是技术革命的全面展开阶段,在这一阶段,新的技术和技术群开始兴起。新的技术和技术群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技术的面貌,引起现有技术体系的根本变革,并最终导致社会的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革,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新的技术和技术群的兴起,既是技术革命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4.成熟阶段。

新的技术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技术革命已进入到成熟阶段。这种新的技术体系,不仅打破了原有技术体系的结构框架,而且增添了许多崭新的要素。新的技术体系以新的技术规范为基础,以新的技术手段为中介,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形成也标志着人类在控制、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技术革命的模式简单表示为:孕育-突破-发展-成熟。其具体机制也可简单表示为:需要的产生-新的技术规范的出现-新的技术手段的发明-新的技术和技术群的兴起-新的技术体系的形成。

28、高技术社会化的途径与机制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发挥巨大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看作是高技术的支持环境,并认为其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级是核心级,即高技术产生的直接动力;第二级是主体级,即高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第三级是基础级,即高技术社会化的经济基础。这三级层次结构的支撑环境是高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界面。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基础级-主体级-核心级逐步深入,对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需求愿望和刺激作用。而高技术则通过核心级-主体级-基础级,影响和制约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面,我们将逐层分析高技术的支持环境的功能作用。

一、高智力:高技术支撑环境的核心级

1.高技术开发必须具备高投资的经济支持

高技术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是高投资,尤其是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投资。

2.高技术开发必须具备匹配和谐的人才群体

高技术的高智力特征,不仅表现在物的因素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因素上。首先,高技术开发需要大批的高智能的科技人员;其次,高技术开发还需要一大批高文化的熟练工人;此外,高技术开发的人才优势在于组织各种人才的合理匹配的协调与合作,这就需要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二、智密区:高技术支撑环境的主体级

高技术产业支撑环境的主体级是一种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共生的社会现象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型的组织管理形式,它通过制造小气候,或是依靠行政机制,以政策为导向,组织联合攻关,或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入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通过辐射效应取得整体社会效益。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并联运行,缺一不可,将人才、技术、资金等现代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三、信息经济:高技术支撑环境的基础级

1.高技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高技术支撑环境的核心级、主体级,当且仅当社会经济处于信息经济阶段才能产生,这就顺理成章地得出高技术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结论。

2.信息经济是培育高技术生长壮大的优越条件

首先,信息经济为高技术的产生准备了智力条件;其次,信息经济为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知识条件;再次,信息经济为高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3.信息经济是高技术大展宏图的辽阔空间

在信息经济丰润土壤和辽阔空间里成长起来的高技术,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经济的发展。

29、高技术发展对价值观念变革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价值观念变革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理论创造具有认识论的价值和功能。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理论创造,都作为新的价值体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2)科学技术的理论创造构建人们的价值理想、目标和信念。

3)技术体系转换构成价值更新的内容、方式和途径。

2、高技术与价值观念的变革

1)人才观念。现代高科技使人们对生产力三要素的理解注入了新的内容。生产过程对劳动者的要求不但已经主要不在于体力,也不在于一般脑力,而是在于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

2)信息观念。信息是自从有了社会生产以来就在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中起作用的因素。在现代科技革命中,特别是由于高技术条件下生产过程和经济运转的内在需要,使信息获得了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信息、重视信息,并千方百计主动获取信息,这就是现代高技术所要求的信息观念。

3)资源观念。观念的资源,既包括传统的物质资源(矿藏,森林等等),又包括知识和信息,而且后者是更重要的资源。

4)创新观念。在高技术的带动下,生产力加速度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得以生存。不断创新,不仅要在尖端科学和高技术领域激流勇进,而且要面向世界,吸收新的科技成果,消化创新。

5)时间观念。高技术时代人们的时间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对时间价值观念的理解深化了。时间价值如此之大,如不珍惜时间,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促使人们更加珍惜时间,加快了生活节奏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注重未来的观念加强了。

6)空间观念。在高技术条件下,生产和居住从集中走向分散,加上现代通讯和交通,人们交往更加方便。由于人们活动场所扩大了,使得空间尺度反而缩小了。原有的静态和绝对的空间观念势必被运动和相对性的空间观念所代替,并成为人们评判事物的价值尺度。

7)教育观念。教育状态的优劣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有了良好的教育,就预示着这个国家会有繁荣的未来。我们必须改变“一次性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新观念,扭转把接受教育仅仅当作谋职的“敲门砖”和进入劳动市场的“一次性投资”的教育

文化心态,要造成终身培训和不断接受教育的新风气。

8)就业观念。高技术时代实行的是机会均等、公开竞争的原则。对于企业来说,新技术不断出现必然造成企业的兼并、分解、淘汰和新生,企业倒闭、转产、雇员失业、职业转移使人们随时会遇到的现实。就个人而言,理想的社会职业的取得也必须靠个人的努力拼搏。高技术时代要求人们在就业观念上改变世袭观念,以及传统社会的封闭的就业观念,勇于进入新的领域去寻求自身价值的突破,淡化不同职业的差异。只有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勇敢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树立开放的、积极的就业观念,才能坦然的、成功的完成职业的转移,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0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

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研究对象。

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学,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的总和。所谓学说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运动是指各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行为,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

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包括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规律两大部分。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

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念。

⑤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方法:

①论联系实际②世界联系中国③成就联系挫折④现实联系历史⑤现在联系未来

3、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

定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理论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主要贡献:

一、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二、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

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根本缺陷:

一、他们基本上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二、他们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三、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向统治阶级呼吁,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三次飞跃及其意义。

第一次是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完成。

第二次是社会主义理想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标志。

第二次是社会主义制度从一种模式(苏联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革的出现。

意义:

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形态在历史上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螺旋式的逐步上升的进程。这符合人们思想认识的辩证法,也是符合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的。自有社会主义以来,确实存在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深刻认识这三个飞跃,有助于我们如实地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有助于克服僵化思想和教条主义,同时又避免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修正主义,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社会主义觉悟、社会主义素养和加快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有益的。

5、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夸大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和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科学社会主义者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坚持唯心史观不懂得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和国家实质,拒绝一切政治运动,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理性论和天才史观的思想束缚,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会主义看做超越一切阶级的理性和正义的表现,是各个阶级都能接受的;科学社会主义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

6、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1、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

2、欧洲主要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尖锐化,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政治条件。

3、以德国西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代表的优秀的人类思想文化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条件。

或者:

(1)科学社会主义是近代产业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资本主义大工业较充分发展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近代产业无产阶级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共产主义的愿望和要求,是近代产业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表现。(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和工人运动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无产阶级要达到争得解放的目的,必须有革命的科学的理论指导。空想社会主义未能给无产阶级指明正确的

方向,而且日益走向反面,游离于工人运动之外,甚至指责工人运动越轨。因此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已经成为时代提出的迫切任务。(3)当时德、英、法三国形成的理论环境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肥沃土壤:德国的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地租、利润和利息作了详细的探讨,为研究剩余价值的来源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素材,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三大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的成就和存在的缺陷以及正面和反面的经验,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物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三大理论前提。德国的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研究剩余价值的来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以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的古典哲学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源,马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特别是唯物史观,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2)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想资源,马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了科学。(3)以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的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那些天才的、充满创见的猜想,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点的思想资源。

8、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发展成科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

首先,马恩通过深入批判青年黑格学派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历史唯心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一是明确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了交往实践观的主导地位,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奠定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三是正确说明了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其次,马恩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成为科学社会的第二块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并由此出发,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历史地位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马恩正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因素,完成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伟大历史任务。

9、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和现实模式及其评价。

理想模式:

马恩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一定要在资本主义所造就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充分发展,无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当时的英、法、德正是这样的典型国家,因此,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上述三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胜利。同时节,他们还认为,不发达国家走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摘要: 本文主要是自己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认识,以及对于这门课程的一些初步的理解。同时,结合物理和数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来阐释自然辩证法在基础学科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自己课后的一些思考,并且对于如何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的教学对老师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数学危机感想建议 引言: 经过一学期系统而又认真的学习,我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哲学观念以及辨证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首先是我对自然辩证法的内容的理解,然后是自然辩证法在数理学科中的运用,最后对于课堂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感想以及一点建议。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最初,《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1]。在书中,恩格斯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在研究过程中,恩格斯从自然界中进行着的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以与人相联系的最复杂的运动结束,并且始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保持着不断发展的批判性。 后来,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在高校课堂上,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

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2.自然辩证法在数理学科中的运用 作为数学系的一名研究生,我更关心自然辩证法在基础学科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指导作用。数学,物理,和哲学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17,18世纪,在数学和物理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也都是出色的哲学家。正是由于他们能够正确的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描述,思考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以及他们的内在逻辑。才能在关键时刻,正确的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做出巨大的成就。下面,我就举数学和物理中的两个典型例子,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知识来分析一下。 2.1自然辩证法与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发表著名的相对论以前,洛伦兹和庞加莱就已经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洛伦兹存在绝对静止以太的观念出发,考虑物体运动发生收缩的物质过程得出洛伦兹变换。在洛伦兹的理论中,变换所引入的量只看作是数学上的辅助手段,并不包含相对论的时空观。庞加莱作为数学家,反而没有拘泥于数学公式,而是从哲学角度,运用辩证思想,看到了普遍的真理。 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而是将前两位的工作和思想合二为一。,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立足于两条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着眼于修改运动、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重新导出洛伦兹变换,并赋予洛伦兹变换崭新的物理内容。在狭义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是最基本的关系式,狭义相对论的运动学结论和时空性质,如同时性的相对性、长度收缩、时间延缓、速度变换公式、相对论多普勒效应等都可以从洛伦兹变换中直接得出。 因此,在晚年,对于前面两位科学家之于狭义相对论的贡献,爱因斯坦这样评价道:“洛伦兹已经认出了以他命名的变换对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分析是基本的,而庞加莱进一步深化了这个远见。”[2]而我要补充一句,爱因斯坦则运用他非凡的智慧将狭义相对论从上帝那里带到了人间。 2.2.自然辩证法和三次数学危机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自然辩证法考题参考

说明: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请大家务必注意!理科硕士研究生00年题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卷〉 1.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项。 A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恩格斯的一本著作 B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以自然科学和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C "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 D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唯物辩证法 2.对著名科学家的哲学倾向进行分析,宜采用的方法是 A·将其置于职业哲学家派别之内B·将其思想分为好和坏的两个方面 c.从中总结出己知的哲学道理 D.非A非B非C 3·将金字塔模型〈科学界分层〉与鸭梨状模型(社会分层)相比较,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界分层的金字塔模型,也可以演变成鸭梨状模型 B·社会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远大于科学界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 C.金字塔模型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高度创造性 D根据金字塔模型从科学界中提前鉴别出未来的精英人士,是困难的4矛斗学革命结构理论认为,科学区别于前科学之处在于 A.有范型 B.无范型 C.描述实在 D.不描述实在 5.科学兴隆期是指 A·某国占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地位的时间B.某国科学大发展的时棚C 1978年以来中国科学的发展阶段D文艺复兴以来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 6.洋务运动科技引进的首要内容是 A.科技翻译 B.科技教育 C.军用技术 D.民用技术 7.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可以用来区分科学与 A.宗教 B.艺术 C.文学 D.亦A亦B亦C 8.导出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的基本假定是 A.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 B·某时期科学发展速度与《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时间至该时期的距离平方成正比C.科学按几何级数发展D.A+B+C 9.罗素火鸡是对归纳原理的 A.质疑 B.支持 C.论证 D.辩护 10.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中科学知识量的指标是 A科学书籍数B科研论文数C科学期刊种类数D重大科学成果数 11 检验蕴涵是 A·理论经过实验检验所得结果包含的内容B·观察结果所包含的理论观点 c.从理论命题演绎出的可供经验检验的单称命题 D.非A非B非C 12.提出对未来科学中心属于社会主义的东方大陆"观战的依据是???? A.科学文化的特长周期涨落现象B·"红灯理论" c.科学设法与社会制度的对应 D.A+B+C 13.关于盖森事件,哪种说法不正确? A盖森在科学史大会上提交了"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的论文 B.盖森的论文向西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c.盖森的论文开辟了科学史"外在论"研究的先河 D.盖森的悲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例 14.亨普耳悖论是指?(A+B) A.关于确证的四个信念放在一起有问题 B.渡鸦悖论 c.关子确证的四个信念放在一起没有问题 D.A+C 15.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知识在本质是共同体的产物 B.范式是特定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准则 C.科学共同体是科学评价和理论选择的客观准则的象征 D.科学家个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 16.库恩的范式包括 A.基本的科学理论 B.形而上学假定 C.解难题的示范方法 D. A+B+C 17.关于科学家角色的意义,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家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 B.科学家角色的出现是有持续性的科学活动的标志 C,鲁班是中国科学家角色的雏形D.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使角色更成熟、稳定 18.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最早出现在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9.一个检验蕴涵被确证,意味着自之导出的全称命题 A.被否证 B.被确证 C.被证明 D.非A非B 20.《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的作者是 A.默顿 B.本·戴维 C.科尔 D.贝尔纳 21."大科学时代"的涵义是 A.职业科学家人数日益增多 B.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 C.科学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 D.科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复杂 22.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四条社会规范中不包括(还有一个是无私利主义) A.普遍主义 B.公有主义 C.自由主义 D.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23.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增长模式是 A.猜想·反驳模式 B.实证式模式 C.归纳式模式 D.非A非B非C 24.关于科学界中的内部分层,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 A.分层意味着科学家阶层在整个全社会中的职业声望存在悬殊 B.分层说明科学界内部存在不平等现象 C.分层与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有内存关系 D.无论用什么指标衡量,分层模型都是呈金字塔型 25.基础研究的先导性特点说明,基础研究经济效益的获得是 A.不可能的 B.必然的 C.直接的 D.间接的 26.可检验度取决于命题的 A.普遍性B精确性 C.冒被证伪风险性 D.亦A亦B亦C 27.科学界内部的互动之根本目的在于: A.获取学术信息 B.得到奖金 C.获得承认 D.促进科学事业发展 28.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科学界内部的越轨行为? A.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B.提高科学家的个人道德水准 C.将科学与法律密切配合 D.建立、规范科学界内部的自我控制之机制 29.批判理性主义认为,科学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是 A.分门别类的学问 B.可证实性 C.可证伪性 D.亦A亦B 30.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科学共同体运行的特有机制是:发现→评价→奖励 B.科学共同体中不包括非组织化、非正式化的科学群体 C.无形学院与科学学派是无法交叉的' D.不同层次的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是不相包融的 31.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是 A.爱因斯坦 B.尼尔斯。玻尔 C.泡利 D.海森伯 32.关于优先权之争,哪种说法不正确? A.科学家争夺优先权是科学体制的动力机制 B.优先权之争是人类天性在科学界中的反映 c.优先权之争是科学体制本身高度强调创造性带来的产物 D.学术承认和荣誉是科学家从体制方面获得的最主要的报酬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心得

1、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我们的时代,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也在转变之中”,并且正是科学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时代的转变进程,所以人们都把科学看作一种希望。科学家们也更加自觉地“追随我们时代的主要潮流,并把时代的发展、变比和向前的趋势反映到科学之中。”整整一个世纪以来,经典力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突破厂它几百年来所遵循的古典决定论的、精确的和解析的传统。如果说在19世纪以进化论的创立为标志,生物学首先发展为一门演化的科学的话,那么20世纪尤其是近几十年的科学进展——关于基本粒子的复杂性的发现,关于早期宇宙演化的宇宙学的建立,关于非平衡的、相干的、一致的结构的研究——使物理学和化学也已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科学本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也改变着科学关于平衡与非平衡、有序与无序、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进化与退化、渐变与突变、简单性与复杂性、精确性与模糊性、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观念。在这一过程小,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但没有远离哲学,而且在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部提出厂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在哲学认识层次上加以认真的研究。处于科学前沿的理论自然科学家们,也不能不对这些问题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这样,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就个是游离与科学发展之外,更不是强加于科学研究之上的什么多余的东西。而是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完全证实厂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上,新的科学革命正在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以致生活环境、职业性质、文化教养迥然不同的人们都同样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和价值;不管西方学者还是东方学者都同样把科学技术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同样在它们所面临的战略选择中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置于首要地位,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已发展成为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建制,它又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种社会要素发生和发展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它的发展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为它提供的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它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它在社会小发展的规律、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因而,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观的研究,也就具有了特别突出的意义。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导致了许多积极结果,实现着人们利用科学造福于社会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了诸如在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粮食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被科学技术不断扩大着的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已经超过作为一个自然系统的地球的自我调节和所能承载的界限。人类把越来越强大的科学技术手段用于社会,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更难以为人们所预料。于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尊崇的理性与自然的和谐似乎已经破裂,代之而起的是两种对立的思潮:一种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用计划和控制的世界来扫除习俗和无知的世界的有益过程;一种认为科学技术使人间自然,并同自己的本质相分离,它以对人本身的侵犯代价去征服自然,以内部的精神的丧失为代价去换取外部的物质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不认真地进行反思: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面前,以及在科学技术发展画前,到底获得了多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答案和论述题)

1,___D____就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①猜测性、辩证性、逻辑性; ②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 ③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 ④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就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___B____。 ①相加性; ②协同性; ③无序性; ④同一性 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就是:D 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就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与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瞧作就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4、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就是:D ①要体现发展,就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 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就是:D 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 ②如果有一个前提就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就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6、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A ①引力、强力、弱力与电磁力, ②引力、强力、弱力与摩擦力 ③引力、强力、弹力与电磁力 ④引力、弱力、电磁力与摩擦力 7、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就是:C 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就是B 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 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 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 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 9、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就是:B 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 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 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 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 10、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C 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2015年西北工业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解答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答:一、科学技术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是人们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二、基本内容如下: (1)科学的分类恩格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2)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面日益迅猛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密的关系。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他认为,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五)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六)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革命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关于自然的观点,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些快速前进。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了发生了全面变革。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必然引起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 (七)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其次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再次,预见了只有在劳动中,科学才起到它真正的作用。同时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自然科学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自然科学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 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

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

2014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期末试题

2014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期末试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联系所学专业,试分析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作用。答:一、定义:自然辩证法这一名称,源于恩格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的重要著作《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以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其研究对象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与总结。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观;二是自然科学观;三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二、意义:我所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现时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利、渠务、防灾工程及交通等。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学习者,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然辩证法提供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他科学的解决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而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以提高国民之生活品质,促进国民之公共福祉。自然辩证法使我们更好的担负起专业知识的社会责任,更好的应用科学技术。 2、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思想武器,对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学习起到助发现的作用——为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服务,有助于我们在土木工程这一学科的学习上更加深入,更具创新,更加明确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社会地位与作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思路、方法和精神,从而更加明白我们的专业前途,更好的为自己找准工作的方向。 3、自然辩证法可以改变我们的知识结构,促进土木工程这门学科的技术创新。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有利于增强科学研究的预见性、创造性、系统性、科学性,克服科学研究中的盲目性、机械性、曲折性、摇摆性。为政策决策和政策分析提供哲学和理论的指导。 4. 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意义。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

如何认识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过程 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如下 1、古代朴素辩证法: 古代朴素辩证法,是与古代社会的生产水平相适应而产生的一种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如中国古代《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在欧洲,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它是辩证法的初级形态,虽是正确的,但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因而又是不完备的。 特征:认为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但他们对世界的发展之提供了轮廓的说明,对构成世界的具体细节缺乏论证,具有猜测性。 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辩证法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指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理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某种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是唯心辩证法的创立者之一。他通过纯概念的逻辑推演,指出同与异、大与小、有限和无限、善和恶等范畴都是对立统一的。 特征:把变化发展的主体看作是绝对精神获绝对观念;与唯心主义相结合;具有不彻底性。 3、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特征: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结合。

我学完自然辩证法的感想

我学完《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感觉 摘要:本文章描述了我对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后的感受。首先,我认识到了自然辩证法包括的三大部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重点学习了科学技术方法论,并从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内涵,意义;最后反思了科学技术成功背后所潜在的各种危险以及它所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文章最后呼吁我们当代新生的研究力量,应努力学习好自然辩证法,从而更好的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正文: 本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虽然总体授课学时还不足10个,可在刘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下,我的确受益匪浅。对于一门经典课程而言,只有两大节的授课学时,实在太短太短,作为学生的我们,心中不失充满了遗憾。所以,我十分珍惜这两次上课机会,当然,也非常庆幸自己参加了刘老师这两节课的授课讲解。课后,再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内心触动颇深,以下便是我学完这门课程的感觉体会。 首先,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有它自己的研究内容。总的来说,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而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重新认识了科学和技术的内涵。科学和技术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性,探索通往未知世界的途径;技术的主要任务则是对自然物和自然力进行利用、转化和控制。科学,是知识形态,是认识自然;技术,除了知识形态外还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是改造自然。科学技术一体化将会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人类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确实给人类带来

研究生期末考试自然辩证法习题及其答案

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厉了哪几个重要的形态?简述其主要思想? 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 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局限性。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文艺复兴运动营造了氛围和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实验。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基本思想: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物质的运动是不灭的;③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④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⑤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⑥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⑦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⑦现实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 基本特征: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②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③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意义:①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②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③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③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然辩证法期末试题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内容,也是本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自然观,即考察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揭示自然界的本质、结构、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概括形成的自然界的辩证法; 科学观,即考察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介的科学技术,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价值、功能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概括形成的科学技术的辩证法;科学研究方法论,即考察作为科学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揭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 造自然的一般方法,概括形成的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2、实验方法及其特点?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科学观察具有以下特点:科学观察方法是自然观察;科学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观察是有计划的系统观 科学实验的特点:(1)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2)可以强化研究对象。(3)可以使客体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4)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从而认识对象的性质。(5)实验方法还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客观性观察陈述要能真实地反映观察对象包括对象的状态、性质、规律等。但是很多时间 客体的属性并没有直接显露出来或者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不能直接观察到客体。保证观察的客 观性应该做到①要求观察结果可以重现②消除可能影响观察客观性的各种主观因素③观察中 应尽量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观测技术 科学观察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人的观察能力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曾表现出几方面的飞跃: ①从感官观察扩展到仪器观察。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日益克服感官的生理局限性,不断开拓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 ②从自然状态的观察扩展到实验中的观察(见科学实验); ③从人脑指导下的观察扩展到电脑参与下的观察。电脑作为人脑的延长和补充,能够极大地提高观察效率,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更快、更及时地贮存和加工观察结果; ④从地面观察扩展到太空观察。从而,使人们开始摆脱只在地球表面上观察的局限性。 科学观察不只是感性活动,而且是由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武装起来的认识活动,理性思维渗透于观察过程的始终。正因为如此,科学观察才能达到客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才可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在科学观察中既要善于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同时又要注意捕捉那些意外的偶然现象,跟踪追查,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的东西。因为观察中的机遇常常是重大科学发现的契机。 4科学事实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答: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科学事实一般应满足的条件:①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陈述;②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现;③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5、科学问题及其结构? 答: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科学问题的结构:(1)形式:①是什么?(what)②为什么?(why)③是怎样的?(how) (2)内容:①问题的指向;②研究的目标;③求解的应答域6、如何正确评价归纳与演绎在科学认识中的作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北京大学理科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 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A 非B 非C 。 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 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A 非B 非C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 科学哲学 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A 亦B 亦C 。 4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 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A 非B 非C 。 ?5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区分 A 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 B 科学与伪科学。 C 科学与意识形态。 D 亦A 亦B 亦C 。 ?6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或者其检验蕴涵 A 能够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 B 有可能被证明为错。 C 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 D 亦A 亦B 亦C 。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 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A 非B 。 D 亦A 亦B 。 8 真正的科学知识 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9 重大科学成就, A 必须具有主体际性。 B 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 C 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 D 是不可怀疑的。 10 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办法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其论证方式 A 不符合公开性原则。 B 不具有主体际性。 C 违背了相容性原则。 D 亦A 亦B 亦C 。 11 科学理论 A 都有其适用范围。 B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 的真理性没有例外。 D 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得到证明。 12 科学事实是 A 颠扑不破的真理。 B 客观存在的事实。 C 科学家们的约定。 D 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 13 进行思想实验,必须? A 做好完备的实验记录。 B 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 C 注意比较不同实验之间的误差。 D 非A 非B 非C 。 14 在相同的环境下,生理上正常的人对同一个现象的观察结果 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可能是不同的。 D 非A 非B 非C 。 15 正确的观察 A 就是观察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 B 不受理论的影响。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着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