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上海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上海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上海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上海市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鼠标、笔杆与国学

江曾培

①“握着鼠标忘了笔杆”,就是说在习惯电脑打字以后,却很少再用笔写字。这不仅仅使不少学生写不好字,字写得像“蟹爬”一样,歪歪扭扭,乃至缺腿少胳膊似的,“残不忍睹”;而且造成一种“忘字”现象,离开电脑就想不起要写的字该怎么写,患上“电脑失写症”。高考中,一位女生从考场出来后说:“当时真想有个手机掏出来看看。”她不是要作弊,而是有些字不会写,只要在手机上按按键就能出来,靠动笔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②写字与识字一起,在传统教育中,是读书学习的两项基本功。儿童习字,在描红以后,继之临帖。描红与临帖,都属于一种摹写,只是层次不同而已。这两项过关后,进一步的要求,则是容各家之长,发挥自身的个性,形成自己的写法,是为“书法”。

③我国是一个书法大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历来甚多。过去的科举考试,字写得好不好,曾经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结果,新进士殿试,“一字之破体,一点之污损,皆足以失翰林”。字的好坏美丑,竟成了学子们进退升降的关键砝码。

④科举如此以字衡人,惟书法优劣作取舍,走的是一种极端,并不可取。不过,如今不少学生“握着鼠标忘了笔杆”,以致不会写字,写不好字,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人说,时代不同了,古人没有电脑,自然要强调写字,现在是网络时代,鼠标一点,就能打出整齐漂亮的汉字,有什么必要再强调用笔写字呢?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看法,对习字写字的必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⑤我国汉字拥有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意蕴,点画线条结构布局既具象又抽象,有的疏可走马,有的密不透风,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粗细、疏密、顾盼、俯仰、呼应等美学原理,是难于把字写好的。有句古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实际上,就写字来说,也是如此。学字写字的过程,是一个增进文化修养的过程。是故在传统教育中,总是把书法作为读书人的一项必修课。

⑥上海有过一个有关写字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调查,对三个学校学生成绩的调查结果显示,表明审美能力较强的前10名学生,写字在“优”组的概率为76.2%;审美能力较差的后10名学生,写字在“差”组的概率是70.3%。这表明写字与美育紧密联系着。写字与智育也有关联。写字“优”的学生,语、数、英三科得“优”的概率为76.2%,写字“差”的学生,三科得“差”的概率为80%。调查还显示,写字得“优”的学生,品德得“优”的概率为88.7%,说明写字与德育也有割不断的联系。古话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字如其人”,我们应当重视通过写字育人。

⑦对大多数人来说,学写字并不是要做书法家,因而不必像古代书家那样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大功夫,但是,要把字写得规范、整洁、美观,完全不花力气也是不行的。梁实秋有篇叫做《书法》的散文,内中提到他“幼时上学,提墨盒,捧砚台,描红模子,写九宫格,临碑帖,写白折子,颇吃了一阵苦头。”现在,有了电脑,敲敲键盘就能轻松地打出统一整齐的字,从而使一些人贪图方便,不肯再在写字上吃“苦”了。实际上,运用电脑打字,虽然有着现代化工具带来的省力、便捷、快速的特点,人们应当充分利用,但是,决不可用其完全代替手写。因为,手写融会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感情色彩,富有人性化、个性化,是社会文化交流所不可缺少的。

⑧时下,在读书领域,盛行着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它读来不吃力,吻合一些人的消遣的需要,自然也可以让其存在;但是,读书毕竟是以求知为目的的精神活动,要有“深阅读”,就不能不“俯而思”,不能不动脑筋。同理,我们可以“握着鼠标”打字,但也不宜“忘了笔杆”写字。教育部负责人称,小学生交的作业,是不是可以要求他们花点精力用手去写,不一定用电脑打字,此议确是促进手写的一种措施。

⑨我国的汉文字,从原始象形文字开始,经过篆隶楷草等书体的演变发展,本身就是一部文明史、文化史。它更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汉字,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特有的“国学”。如今,国学甚热。然而,内中不乏娱乐八卦式的炒作,远离国学的真谛,是一种“国学虚热”。提倡认真写字,切实弘扬我国的书写文化,提高汉字的应用水平,倒是国学热应有的题中之义。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第①段主要内容。(2分)

2、根据文意,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要么

B、乃至

C、而是

D、因此

3、第③段,“竟成了学子们进退升降的关键砝码”中的“砝码”在句中的意思是。(2分)

4、请以第⑥段画线的数据及段末画线的结论为例,简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5、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忘了笔杆”,主要是指习惯电脑打字后,一些人不会写字,写不好字的现象。

B、这篇文章主要强调了,学会写字,写好字,是人们之间表达和交流的实际需要。

C、一首规范、整洁、美观具有个性化的字,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感情色彩。

D、我国汉字的点画线条结构布局,既具象又抽象,拥有文化意蕴,体现美学原理。

6、本文是谈“提倡认真写字”,为什么最后一段要联系到“国学”?请简要说明。(4分)

(1)

(2)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淡之美

李国文

①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②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③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④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⑤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⑥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⑦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⑧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⑨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⑩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⑾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⑿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

⒀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⒁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⒂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得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⒃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⒄人处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有删改)7、本文是写人生之“淡”,但文章的②、③段,却从淡妆的女孩、自然的西湖说起,除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外,作者主要想告诉我们。(2分)

8、第⑤段,作者说“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这样说的原因是。(3分)

9、根据第⑾段内容,请分析“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这句话的含义。(3分)

10、第⒂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11、下列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第⑨段在文中是一个总结段,主要是对上文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比较作总结。

B、作者认为,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的本能欲望是应该抑制的,要像清教徒学习。

C、文中由淡妆之美谈到自然、艺术、直至人的生活,委婉地表达了淡之美无处不在。

D、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不同,中国画都是以淡见长,而西方的油画则是色彩浓重的。

E、第⒁段“自画像”是指作者设想自己给自己画的像时,像水墨画一样,淡一点好。

F、文风平和,娓娓道来,以平等的交谈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强迫别人接受。

12、本文多处对比,淡妆与浓妆、水墨画与油画、茶与咖啡,但并没有因褒“淡”而贬“浓”,也写了“浓”的种种好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并请欣赏这样写的好处。(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澄江一道月分明。

(2)念去去,千里烟波,。

(3),任重而道远。

(4)吾师道也,夫?

(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6)蹴尔而与之,。

(7)亲贤臣,远小人,。

(8)星垂平野阔,。

(四)阅读下面清诗,完成第14-16题。(8分)

夜归

钱澄之

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破阵飞。

追水林峦行失去,远村灯火望中微。

犬声出屋舂声歇,知有人开竹里扉。

14、颔联两句,描写了诗人夜归所见到的□□和□□的两方面景色。(2分)

15、下列各项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句,写诗人在深夜的秋风之中,乘舟归家,心情迫切。

B、最后一联情景,与“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境相似。

C、诗中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显示出萧散淡泊、恬静自然情趣。

D、整首诗歌,语言冲淡疏朗,娓娓道来,朴实之中充满了韵味。

16、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追水林峦行失去”一句进行赏析。(3分)

【注释】

1.钱澄之(1612—1693),明末清初诗人,安徽桐城(今枞阳县)人。明亡后削发为僧,后还俗归乡,过隐居生活。这首夜归诗写外出夜晚归家的情景,萧散淡泊,妙造自然,隐士风度呼之欲出。

2.艇子:小船。

3.菰蒲: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池沼或河滩上的水草。

4.征鸿: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5.寻行度:寻找归雁的行列一起从空中飞度。度,泛指过,用于空间和时间。行háng。6.破阵:冲破原来的阵势。阵,阵势,格局。这里形容被归船惊吓的野鸭打破静态一起飞向天空。

7.追水林峦:犹林峦追水。写船行江中两岸山林迎面而来,仿佛追逐流水。

8.行失去:(两岸山林)在行进中消逝。

【大意】

江上秋风带着微霜吹拂着船客的衣襟,深夜回归的小船在岸边的菰蒲中穿行。(写乘船夜归)在空中飞度的鸿雁鸣叫着寻找雁行,被小船惊起的野鸭一起飞向天空。(写所见所闻)

两岸的丛林和山峦仿佛在追逐江水却又被前行的小船抛在后面,远处村落中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写所见所感)

家犬吠叫着冲出来迎接夜归的主人,室内舂米之声就此停歇,知道有人会来打开竹林中的门扉。(写回到归所的情景)

【主旨】写乘舟夜归的情景——乃诗人隐居生活的一个片段。无所谓主旨。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齐桓公得宁戚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①。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②载之。

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弃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选自《新序·杂事五》) 【注释】①商歌:商声,五音之一。②后车:副车,侍从乘坐的车子。

1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赁车以适.齐(2)击牛角,疾.商歌

(3)权.用其长者(4)遂举.大用之

18、比较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执.火甚盛 / 执.其仆之手曰②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 / 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

A、两个“执”字用法相同,两个“固”字含义不同。

B、两个“执”字含义相同,两个“固”字用法不同。

C、两个“执”字用法相同,两个“固”字含义不同。

D、两个“执”字含义相同,两个“固”字用法不同。

19、翻译下列句子。(5分)

(1)穷困无以进。

(2)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

20、“从者以请”这一句有省略。请概括地回答,“从者”所“请”的内容是。(2分)

21、用自己的话回答,齐桓公“所以霸”的原因是什么?(3分)

【注释】

[1]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早年贫困,替人拉牛车运货物。后来得到齐桓公任用,拜为上卿,迁相国。

[2]干:求,指谋求官职。

[3]赁车:载货物之车,古时多用牛拉。

[4]郭门:外城的城门。

[5]辟:推开。

[6]说桓公以治境内:用如何治理齐国的话劝说桓公。

[7]说桓公以为天下: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

【参考译文】

宁戚想要向齐桓公谋求职位,因为(求仕不顺)处境困窘,没有办法推荐自己,于是做了商

贩,租借牛车到齐国去,晚上在城门外住宿。齐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晚打开城门,让租车马的商赃避开。(他们)火把燃得很旺,随从(齐桓公)的人很多。宁戚正在车下喂牛,看到桓公而心中悲伤,敲打着牛角,用洪亮激昂的声音唱起商调歌曲。齐桓公听了,拉着他车夫的手说:“奇怪嗬,这位唱歌的不是一般人啊!”(就)命令用侍从乘坐的车子把宁戚载上。

桓公返回到了宫廷,随从人员请示(如何安置宁戚)。桓公说:“赐给他衣服帽子,我要接见他。”宁戚拜见(齐桓公),用聚合国内力量来劝说他。第二天再拜见(齐桓公),用治理天下来劝说他。齐桓公非常高兴,想要任用他。群臣劝谏说:“这位客人是卫国人,(卫国)距离齐国五百里,(路途)不远,不如派人去打听一下,果真是贤人的话,再任用他也不为晚。”桓公说:“不是这样的,派人去打听的话,恐怕他会有小的缺点,因为他的小缺点而丢掉他的大优点,这就是国君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啊。况且人本来就很难十全十美,我们姑且用他的长处。”于是提拔重用宁戚,授给官职,让他担任卿大夫。在这件事上,齐桓公做得对,这是他称霸的原因啊。

【点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求全责备,宁戚肯定不是所谓“贤德之人”,正如《文子·上义》中所说:“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人。”齐桓公便是不责备于人的君子,他不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待人以宽,得宁戚如此,得管仲也是如此。管仲曾经辅佐和齐桓公争位的公子纠,而且曾经射杀桓公,几乎使之丧命,但当鲍叔牙尽数管仲优长,桓公便宽容管仲对他的伤害,拜管仲为相。正因为桓公待人以宽,才能够尽得天下之士,成就称霸六国的伟业。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送曾巩秀才序

欧阳修

广文①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②拔出之才,其一累黍③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推卸、推托)曰:“有司有法,奈何不中!”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

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④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夫不咎岁而菑播⑤是勤,甚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予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全集》)【注释】①广文:即广文馆,宋朝国子监下属学校,收纳来京城求试的人,先在广文馆读书,遇贡举之年,到国子监验试,十人取一。②魁垒:雄伟。③累黍:累和黍是古代两种微小的重量单位,这里表示细微的分量。④大者:这里指优秀文章,下文的“小者”指一般文章。⑤菑(zī)播:开荒播种。菑,开荒。

22、用自己话回答,第二段作者感到“可怪也”的原因是。(2分)

23、简析“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的表达效果。(2分)

24、与“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我不敢求见曾生,而是曾生因受辱才来拜访我。

B、我哪里敢向曾生求救,只是他委屈地来照顾我。

C、我岂敢要求曾生来见我,而是他委屈自己来拜访我。

D、我怎敢对曾生有要求,只是他被别人欺辱才来看我。

25、请分析,作者以“农夫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则已”为类比,其目的是什么?(3分)

26、对造成曾巩这类有才学人的落第,作者除了批评“概以一法考”的标准以外,还批评了哪些现象?(4分)

【背景】曾巩,字子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岁时已名闻四方,深受欧阳修赏识。庆历二年(1042年),曾巩参加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由於当时录取的标准,以「四六骈体」时文为标准,曾巩因此落第。欧阳修为曾巩抱不平,於曾巩临行时,写了这篇赠序,批评了当时的考试制度,表达了对於后进的关心与鼓励之情。

【参考译文】

广文馆的曾巩,来自(江西)南丰地区,想进太学,与那里的各位学生一同向考官求教。考官收纳各方有才学的人,按照考试标准,一律以统一的要求衡量。那些不合乎考试要求的就被沟汰;即使是雄伟超出之材,其中有细微之处不合标准,就淘汰他不敢录取。侥幸遇到好考官(明知冤枉落第者),也不过同众人一样同情惋惜(落榜者),好像录取和淘汰不关自己事,推诿地说:“考官有考试标准,不能考中有什么办法。”考官本来不能承担应有的贵任,而社会上的人也不因此对考官责备,大家都说:“他考不中,是考试有规则的原因啊。”更有不幸,考官掌握标准有失误,就往往会失去很多人材而得到的很少了。

哎!考官所掌握的果真是优质的考试标准吗?为什么长时间不进行改革呢?何况像曾巩这样的学业水平,他的优秀文章,本己达到雄伟杰出的境界,一般文章,也合乎考试标准;但考官淘汰了他,真是奇怪啊!然而曾巩没有指责同考(的录取者),不怪罪于考官,把回家乡攻读(的想法)告诉我,想(继续)拓展自己学识并坚守原有特色。我起初惊叹他的文章,(现在)又赞叹他志向豪壮。(正如)农夫不责怪灾年收成不好而依然勤奋地开荒播种,那些水旱之灾危害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能像这样有所收获,那岂不是能得到很多吗?

曾巩囊中装着数十万言的文章来到京师,京师求学的人,没有向曾巩求教的,但曾巩也不凭这些文章谋求人事打通关系。我岂敢要求曾巩(给我看文章),而是他委屈自己来拜访我。这正是京师读书人既不能向他求教,考官又失去他,而只有我得知他(的缘故)。(现在)他将回家乡,于是看到这些文章,(它)使我感到,曾巩可凭这些文章怜悯考官(的失人)而祝贺我独自有识得人材之喜。

二、写作(70分)

27、有位名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随时清理鞋里的那颗小沙粒。

请以“清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一)(16分)

1、一些学生离开电脑用笔写不好字,甚至忘字。(2分)

2、B (“不仅仅”应该与表递进关系的词语相配,故选“乃至”。A表选择关系;C表并列关系;D表因果关系)(2分)

3、衡量学子能否考取的准则或标准。(2分)

4、“概率为88.7%”淮确地运用数据,说明了品德得“优”在写字得“优”的学生中百分比;用“在相当程度上”限定了程度范围的大小,使结论与所调查的数据相吻舍。它们都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淮确性。(3分)

5、B(3分,强调学字、写字是一个增进文化修养的过程)

6、(1)因为汉字的演变发展,是一部文明史、文化史,是搏大精深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是我国特有的“国学”;(2)通过提倡认真写字,批评“国学虚热”,切实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4分)

(二)(20分)

7、“淡”是一种本色的美、自然的美,比浓妆之美,更容易被人接受。(2分)

8、因为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大片的留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观众可以根撂自己的体会进行再发挥、再创造。(3分)

9、含义是:执恬淡生活观者同样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其积极表现在以从容、自如、审慎而不甘于凡庸的精神面貌对待人生。(3分)

10、运用排比的手法,——揭示出欲望膨胀者的丑陋行为和阴暗心理,气势充沛,行文酣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批判情感。(2分)

11、C F (A是过渡段,过渡到谈人生之淡;B作者反对做清教徒;D中国画也有色彩浓重的;E“自画像”不是真指画像,而是指作者的精神思想的外在体现)(6分)

12、因为“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只是作者个人的看法,而生活中既有淡之美,也有浓之美,各有各的长处。好处是:表达自己观点,不排斥其他观点,显得思维周密,合倩合理,潜藏一种说服的力量;另外,以“浓”的张扬之特性对比“淡”,更能突出“淡”的清雅之美。(4分)

(三)(6分)

13.(1)落木千山天远大 (2)暮霭沉沉楚天阔 (3)士不可以不弘毅 (4)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亦足以畅叙幽情 (6)乞人不屑也 (7)此先汉所以兴隆也(8)月涌大江流

(四)(8分)

14、天空;水面(2分)

15、A (从全诗描写的情况看:表现的是诗人闲适之情,而非追切)(3分)

16、诗人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舟行水上,两岸山峦林木迎面而来的情景。山峦林木,原本是静景,诗人却写它们贩着追着流水而来,又逐渐远去,将乘舟所见的景物写得新颖而生动。(如从乘舟的角度分析,则是化动为静,不写舟行,却写山峦林木而来,也正确)(3分)

(五)(17分)

17、(1)到、往 (2)洪亮唱起、激昂唱起(形作动。如果只答“宏亮、激昂”也得分) (3)姑且 (4)提拔(由“举起”引申为“提拔”,这里不宜解释为“推荐”,因为齐桓公是最高领导)(“遣、疾、

举”均出于300个实词)(4分)

18、A (3分。两个“执”的用法都是动词,两个“固”含义:前者是“果真”的意思,后者是“本来”的意思) 19、(1)(宁戚)仕途窘迫,没有办法推荐自已(2分。要点:穷困、无以、进、通顺,各0.5分)

(2)宁戚拜见(齐桓公),用聚合国内力量来劝说齐桓公(3分。要点:见、说、介后、合、境内、通顺,各0.5分) 20、如何安置宁戚(2分)

21、齐桓公求贤迫切,能够力排争议,正确地对待人才,不因为“小恶弃人之大美”,大胆的发挥入才的长处。(3分)

(六)(13分)

22、曾巩的文章无论优秀的还是一般的,都达到或超出考试的标准,但仍然被淘汰。(2分)

23、这一句,两个反问修辞连用,强化语气,突出批驳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考试标准的一成不变和考官们不思改革行为的强烈批评和激愤之情。(2分)

24、C(2分)

25、以此为比类,是为了赞扬(鼓励)曾巩在落第之后,不怨天尤人,立志回乡继续攻读,拓展自己学识并坚守原有特色(思广其学而坚其守)(3分)

26、(1)考官明知落第者冤枉,只是表面同情,而把责任推诿到考试的规则上的现象;(2)社会上的人,不指责、批评考官负责的做法,而帮助考官推卸责任的现象;(3)考宫掌握考试标准有失误,造成众多人材的流失的现象。(4分,答两点给3分)

27、提示:话题是“清理”,要写清理的原因、清理的对象、清理的好处以及如何清理,这在写作中值得注意。

立意类举:

(1)清理,要从细微处人手

(2)清理也是一种更新

(3)为了前进得更轻松,必须清理多余之物

(4)清理是不断前行中的必然过程

(5)洧鼙理,方能清除

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 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验进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 社会经 ,从而引,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 行审视和升华 。 认知自然、体验自 厚 渐浓 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 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 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 天、因地制 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 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 基 辑 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 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 。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 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 重 超出自然 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 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 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 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 理利用。 合他“乐山乐水” 却契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 消极 情怀。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口角(jué)匹(pǐ)配当(dāng)机立断 B.勉强(qiǎng)联袂(mèi)垂涎(yán)三尺 C.龟(jūn)裂给(gěi)予否(pǐ)极泰来 D.抨(pēng)击赝(yàn)品揠(yǎn)苗助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塑象赡养噤若寒蝉徇情枉法 B.暴戾幅射煞费苦心前倨后恭 C.校勘陷阱黯然消魂棉里藏针 D.魁梧缥缈天花乱坠瑕不掩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冰心老人一生都在用爱心关爱众生,以一贯的从容和,燃烧自己,烛照世间的人。 ②这种难度极高的动作,受过专门训练,一般的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③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出了一点道理:古代散文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 A.幽雅除了琢磨B.优雅除非琢磨 C.幽雅除非捉摸D.优雅除了捉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条路原先设计路宽50米,最后专家们还是从长计议 ....,决定改为60米。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 C.他这个人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嘻嘻哈哈的,但只要有损害他人的利益,哪怕是一 点点,他也会老羞成怒 ....。 D.他已经逃到美国,你叫我们在国内找,这和海底捞月 ....有什么两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模拟一附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英国政府日前宣布拟推出新规,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还要参加类似驾驶理论考试的安全意识测试,试图借问责制从源头强化管理,规范无人机使用。 ②被喻为“上帝之眼”的无人机不仅在军事、工业勘测、商业配送等领域功用丰富,在民用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据统计,2017年全球无人机的产量将接近300万架,比2016年增长39%,市值超过60亿美元。然而在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 ③上个月,一架无人机出现在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跑道上,导致数十架飞机无法降落,机场也短暂关闭。从无人机面世至今,全球各地不断有其干扰民航客机,造成后者延误、迫降甚至返航等情况。同时,无人机可能带来的对私人领域的侵犯、个人隐私的窥视也引发担忧。各国政府因此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理,不过,宽严幅度则相距甚远。 ④在法国,一名少年因使用无人机拍摄城市全景即被起诉,理由是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危害。根据法国目前颁发的法规,除机场、军事区等敏感地区禁用民用无人机,城市及周边地区,包括公路、公园、沙滩等公共场所上空同样禁用无人机。即使是私人区域,未经允许也不得随意对他人及其所有物进行拍摄,更不得以商业目的进行传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类似严格的举措也在施行。 ⑤相比之下,爱尔兰等国家的管理措施相对宽松,爱尔兰仅要求重量在1000克以上的无人机进行登记。英国交通部的研究也显示,400克以上的无人机就有可能对商用飞机的驾驶舱玻璃造成损伤。 ⑥毋庸置疑,维护公共及私人安全领域不受市场盲目逐利的侵害,乃是监管的第一大功能。但是,是否能采取合适的力度使之不损害行业发展的前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咼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2 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清澈覆辙撤除风驰电掣天寒地坼 B.饯别践约兽槛剑拔弩张前车之鉴 C.蓦然膜拜抹杀漠不关心秣马厉兵 D.缜密箴言甄别臻于致治忠贞不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荟萃致理名言步入正规大坝合龙 B . 申张梦寐已求优柔寡断分内之事 C.信笺犄角之势绵里藏针粮食歉收 D.撕打心猿意马文过饰非人间心酸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拥有巨大的财富,犹太人牢牢地在美国主流社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重要一席,直接影响 甚至左右着美国历届政府的中东政策。 (2)?在今年抗击非典斗争中,许多年轻的恋人因为工作需要_分开,原定的婚礼被推 迟。 (3).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并不十分充足,但仍然让他们期待,_课外活动使孩子 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 (4)?完颜阿骨打(金朝的开创者)一生驰骋疆场,为女贞族的统一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_。A.占有暂且终究功绩B. 占据暂时毕竟功勋 C.占有暂时毕竟功绩 D. 占据暂且终究功勋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B.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C.“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谣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 D.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上,各民族运动员跳起特色不同的、风情各异的舞蹈或表演富 有特色的文体节目,令人耳目?一新..。

2020年4月山东济南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保密★启用前 2020年4月山东济南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我形象地使用“会话”这个词,并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在这样的意义上,整个文化就是一次会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不同象征方式展开的多次会话的组合。信息内容在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能存在的。我并不是说,火灾战争这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将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用于会话的工具。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另一种方式讲述同样的事情。虽然文化多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摘编自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材料二: 最深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全然陌生的敌人,阅读新闻,成为一个公民在如此灾难面前,保持知情、消解恐慌、积极防护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在撬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UC新闻坊对2286篇相关报道做了全面的观察、分析,有以下发现: 一、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导致预警滞后。学界普遍认为,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能帮助公众正确认

208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019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 陆邵明 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 一、二、三题(10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知识积累(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愁莫展 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 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 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 。 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 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 .... 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 ,川剧的变脸绝技赢 .... 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 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3—6小题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它们均呈现出刚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

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却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3.画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镜头加以重映。 B.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C.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D.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 4.在作者看来,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 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C.金属球由于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 D.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 5.在作者看来,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的一项是() A.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B.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高三第二学期三模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14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1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第I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是烟是雾,我们(辨识/辨别)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坐.高山,上上下下,裹 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 ..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流出/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 (撒/抛)在回旋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我们绕过虎山, 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 ...咤.,,。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透 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 ..的景色。 我们沿着西溪,翻山越岭,穿过果香扑鼻的苹果园,在黑龙潭附近待了老半天。山势和 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合谐 ..。 1. 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绮丽(qǐ) 坐 B. 嶙嶙(lín)合谐 C. 喑恶叱咤(chà) 渡 D. 崔嵬(wéi) 瑰奇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辨识流出抛 B. 辨别跃出抛 C. 辨识跃出撒 D. 辨别流出撒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似有千军万马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

2020全国高考语文模拟真题试卷及答案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之后,华夏民族逐渐发展出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美学特质的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金属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精美雅致,更是一件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中,避免污染空气。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令人叹为观止。金属艺术也承载着一文化交流。唐代墓金舞马街杯银壶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达到新的高度。得益于精湛的捶探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呼之欲出。而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软民族的器物形制。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工艺技巧日趋精湛,作品更加注重装饰性,强调复杂的手工技法,艺术风格越来越华丽繁复。

加之金属属于贵重材质,特别是黄金和白银是古代稀有的材料,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金属艺术品,更是华美珍贵的质料与精致繁复的技艺的结晶,具有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科技的飞速进步、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得各类金属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通信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使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追求简洁‘几何化的现代审美风格逐渐风靡。而对于传统手工艺价值的反思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兴起,当代金属L术在手工艺与机械工艺的碰撞之下应运而生。‘ 当代金属艺术一方.面重视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非完美 的宽容、对过程的展示和对感性的释放;另一方面不断汲取机械工艺的优长,将新材料、新技术引入金属艺术创作,使金属艺术创作的材质从传统拓展到各类合金乃至综合材料,金属艺术工艺从传统发展到先进机械工艺乃至3D打印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当代金属艺术上承民族传统工艺的精神,下启独立审美表达、先进工艺技术与国际融合创新的木来。 (节选自王晓听《熔古铸今话金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启命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于是一鼎象征九州就成为夏王统治天下的标志。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5月23日,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与计算机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 Go)的第一场比赛结束,“阿尔法狗”以四分之一子优势赢得首场胜利.除了围观和好奇,人类骨子里的不服输以及想要看看人工智能到底有多厉害的求胜欲促成了这一挑战。面对人类棋手注定完败于人工智能的结局,人类要做好的准备是全面迎接而非拒绝人工智能,努力去掌控而非臣服于人工智能。。 接纳人工智能是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类演化的必然,更是人们生活的需求。其实,很多人每天离不开的智能手机就是低端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应当看到的现实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具竞争性,未来谁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落后,谁就会被淘汰。 2016年3月15日,“阿尔法狗”最终以4比1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两个月之后,美国白宫就推动成立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分委会,由其主持和协调撰写了三个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报告:《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和《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报告》。欧盟、英国和日本等也相继发布了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报告。显然,中国应当参与到这种战略布局当中,这种布局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而且也是赢得未来的利器。 尽管美国对人工智能的布局着眼于产业自动化和提升经济,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早就向各行各业全面渗透,春江水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医疗、制造业、交通、金融、生态环境监测、刑事司法调查等。人工智能并不是只会下棋,还会在不同的领域帮助人,甚至超过人。 然而,无论人工智能有多少个理由可能战胜人,它们首先是在人类为其布置和引导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并且它们始终无法获得人的理性分析能力、运用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具有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能力。缺少了这些方面的能力,所谓“人工智能战胜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此外,预见性或先见之明也是人类胜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人工智能的地方。凭借未雨绸缪的超前性,人工智能受控于人的装置早就在研发之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森·多夫曼研究团队已经研发了一个反馈系统,能够让人类操作者仅通过大脑信号就能实时纠正机器人的错误,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其实也是人工智能的内容和应用,即实现控制人工智能的智能。 另一方面,由人掌控人工智能也意味着必须以人类社会的法律与伦理来制约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是如此广泛和深远,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制度和伦理。这意味着,如果不改进和创造新的法律和规范,就无法让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生活和生产,从而无法让人工智能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我们必须针对人工智能制定新的法律、形成新的伦理规范,以避免人工智能陷人类于危险境地。 例如,人工智能驾驶的汽车上路,必须改变1968年联合国制定的汽车控制者必须是人而非电脑的道路交通公约。为此,美国于2016年2月改变了这一法律,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这也表明,此后一系列和各个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都可能会改变现行的法律,或者需要制定新的法律。 与此相关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人和机器、人和动物、人和人之间的伦理时,如何规范人工智能也提上议事日程。尽管阿西莫夫在1941年就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后来发展为四定律,但对于今天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而言,这样的法则还是太简单。于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埃德蒙德·阿瓦达和索罕·迪索扎2016年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道德机器”的网站,试图解决人工智能应用的某些伦理问题,体现为三种情况:一是车辆直行,导致4只狗1只猫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5位乘客死亡?二是汽车直行,导致3位违章行人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5位遵守交规行人死亡?三是汽车直行,导致5位违章行人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4位乘客死亡?

2020届 广东省广雅中学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广东省广雅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然而,这些经过改编的奇幻电影,却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原著的内在叙事性,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奇观场景难以掩盖故事情节的缝隙与空洞,让观众感受不到要传达的核心精髓,无法塑造经典文本中那样生动的艺术形象。由此,奇幻电影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需要在满足观众精神诉求与娱乐消费中,寻求主流价值与电影市场之间的共赢,力争在接受性和整合性等向度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在世俗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救赎。 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以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成果为标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也引起了保护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警醒。奇幻电影《流浪地球》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该部电影设置了科幻的时空概念等科学范畴的命题,在充满科技特性与工业基因的叙事话语中,穿插了营救地球过程中战友合作、牺牲以及父子祖孙之间的亲情等人文元素,与年轻一代观众的生活相接近,被称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

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年高考新考纲全国卷模拟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探更广地认识世界。(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与“文字”都是思维的外化,如同可以通过古代语言来考察原始思维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来考察原始思维。 B.创造文字的时代里,人们常需要依赖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抽象思维。那时候,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

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区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祝广大考生在 2012 年 高考 中取得好的成绩, 全面的了解 2012 年高考的相关重点, 请广大考生随时关注考吧 网,我们将会在后期 2012 年的高考考试中为大家搜集更多与考试相关的资料以及大量的免费试题信息,希 望对大家都所帮助。 、单选题(单选(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D 】 A . 青荇( xìng ) 佝偻( g ōu ) 罗绮( q?) 义愤填膺( y īng ) B . 会稽( ku àij ī) 携手( xi é) 遏制( è) 豁然开朗( hu ò) C . 发酵( jiào ) 阙秦( ju é) 倾圮( p? ) 朝服衣冠( zh āo ) D . 踟蹰( ch í) 繁芜( wú) 诅咒( zǔ) 约车百乘( ch éng ) 答案解析】 :( ch éng - sh èng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C 】 A . 诽谤 肤浅 骇人听闻 永葆生机 B . 祈祷 签署 无济于事 卓有成效 C . 漫溯 簇新 砥砺品格 委屈求全 D . 昳丽 疾疹 没死以闻 膏腴之地 答案解析】 :(委屈求全-委曲求全) 3、 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 ____________ 明显偏高 ”只是一个 __________ 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尽管各地的 “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 ____________ 人们又叫 “豆腐渣 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 “豆腐渣”工程, ___________ 要严格质量管理, A .①制定 定量 ②因此 既 /又 B .①制订 定性 ②所以 C .①制定 定性 ②因此 不仅 /还 D .①制订 定量 ②所以 既/又 【答案解析】(① “制订 ”是创制拟定的意思, 而“制定”则是定出法规、 计划等,依据文意应选 “制定 ”。“定性” 是指对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人确定其问题的性质或测定物质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质; “定量 ”则是测定物质所含 成分的数量,据文意应选 “定量 ”。② “因此”是因为这个,表解说原因, “所以”是直接表结果,且最好与 “因 为”呼应。故选 “因此 ”。“不仅 ?? 还”表递进,“既?? 又”表并列,本句表意重心在后半句, 故用“不仅 /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B 】 A .基于以往对才子类人物的认识,我想,他应该是一个放诞不羁的人吧?可是在看来 他的文章之后,我改变了对他的认识。 B .企业的 “老总 ”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两种策划的捉刀人针锋相对,用了其中 的一个策划,就可能伤及另一个策划提出者的自尊或积极性。 C .物流业的前景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无论目前多成功的企业,其实都还是在摸着 石头过河,大家心里都没底。 D .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如高山流水,听众都赞叹不已。 【答案解析】:(“捉刀人”意为代别人作文章,这里用来指代 “策划者 ”不当)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 .伦敦作为第 30 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低廉,所以吸引 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 B .从三月十四日到三月十九日,不法分子蛊惑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甘南州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 致使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2.3 亿元人民币。 C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 14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会挂钩,无助于达尔富尔 问题,也有违体育非政治化的奥林匹克精神。 D .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不但要看高中生的高考成绩, 还暖冬的明确标准。定义中 “比多年平均值 要在反腐败上下功 夫。 /

2019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9 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 语文2019.03 本试卷满分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一、本大题共8 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新媒介素养的产生与新媒介的出现及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所以,新媒介素养的内涵首先涉及的是使用者对新媒介的认知问题。传统媒体无法摆脱的资本和权威,在新媒体时代同样存在,只是以相对民主的形态隐蔽地存在着。表面上公众自由地操纵手中的媒介,但其注意力却常常成为两大传统权力逻辑的俘虏:资本利益驱使商家借助网络炒作大发横财,权威对信息的控制也依然存在。此外,新传播技术产生了海量信息,一般的信息难以吸引眼球,而耸人听闻、极度反常和超级娱乐才能引起注意,造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后果。当对信息的选择成为一种“风险”和“赌注”时,公众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媒介需要培养这样的一批使用者,他们能够时刻警醒:所有经过媒介传播的内容都是高度选择和组织的结果;能够冷静选择,拒绝诱惑;能够超然于信息文本之外,多方求证,不盲从盲信。。 “媒介即讯息”,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的这一命题提醒我们,对媒介形式本身的掌握也是对信息内容的掌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传播革命,要求大众既要掌握这种新的信息工具的操作、使用和维护的技能,也要具备利用信息资源的技能,即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检索、鉴别、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新媒介的发展,尤其是web2.0 技术取代web1.0后,个人媒体崛起,数字化技术、交互技术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会看、会读乃至会批判这些媒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因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含混不清,以往的“受众”成为匿名的“无冕之王”,他们不仅仅要求具备信息接受技能,更要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技能传播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对新传播技术的掌握,是新媒介素养的第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就能发生正向的效应。网络舆情复杂多变,其中理性和情绪化表达相互交织,并常因后者的泛滥而影响技术民主潜能的发挥。理性声音消沉的社会后果极为严重,如果任由非理性言论自由发展而不加以引导和控制,势必会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