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厂-设备管理部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模板)

发电厂-设备管理部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模板)

发电厂-设备管理部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模板)
发电厂-设备管理部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模板)

设备管理部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修改)

2004年1月7日

签发:朱利军

1范围

本实施细则规定了我部月度绩效考核及年度绩效考核的考核方法、指标类型、指标名称、责任分部、考核组成员、考核细则及考核标准。

本细则适用于设备管理部各分部(包括管理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暂无)

3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设备管理部考核小组负责各分部月度绩效考核及年度绩效考核的汇总和执行工作,有责任将本细则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部长。设备管理部考核小组成员如下:组长:王敬光

副组长:陈前明

成员:管世强、辛文达、宁立明、罗培留、张卓林、赖勃、陈志坚。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本考核细则分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的资金来源均为厂部考核后的经

营工资中的效益工资部分。年度考核为月度考核总额的20%。

5.2各分部效益工资考核基数为K,K=1即为100%效益工资。

分部效益工资总额=K×部效益工资总额×分部效益工资系数总和/部效益工资系数总和。

5.3考核小组成员每月定期(厂部下达考核结果后2天内)召开月度绩效考核会议,根据考核

标准提出各分部的考核结果。所提供的数据必须准确、真实、客观,确保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5.4各被考核分部如对考核事项存在异议或发现有违反本细则的考核事项,有权向考核小组申

诉,仍未能接受的,向部长反映。

5.5考核小组对收到的申诉事项应认真进行核查,并进行认真调查,将调查情况和初步意见汇

报部长。接受调查的有关人员有责任向考核小组如实全面地介绍情况,不能搞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

5.6对于特殊情况,部长、副部长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考核意见。

5.7本考核细则由部考核到各分部,由各分部依据本细则并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分部的考

核细则。

5.8部长的效益工资由厂部考核。副部长考核其个人的效益工资系数。

5.9每月的考核结果及年度考核结果由部长批准执行并在部门内公开。

5.10本考核自04年1月起执行。

1

设备管理部月度绩效考核标准(试行)

2

3

4

附录B

设备管理部年度绩效考核标准(试行)

5

6

物联网发电厂设备仓储管理系统

物联网发电厂设备仓储管理系统 一、发电厂的使用设备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对每个企业或事业单位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资产管理的好,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业绩,杜绝腐败现象,为考核任期内的干部工作提供依据,反之管理不善则会造成生产资料利用率低下,甚至国有资产流失。尤其是发电部门,发电设备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安全性要求高,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为电厂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挑战。 发电企业设备资产管理通常使用纸面或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资料可视化的需要,企业清查资产或进行设备巡检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问和人力物力,同时也需要员工有很高的责任心。 针对上述问题,在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由RFID电子标签、标签关联、巡检系统和后台管理组成。研究并实现了使用远程数据访问对象,实现手持机上SQL Server CE数据库与远程PC 服务器上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数据同步与交换。该系统的实际应用,实现了电厂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视化和信息实时更新,从而保证帐、卡、物的统一。 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电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借助于RFID的优势对资产在流通过程中,对每一个流通节点进行监控管理。通过建立集中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对于合理配置和利用资产,降低投入成本,增加投入产出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等方面上有着重大的意义。系统先进性管理系统与先进性自动识别技术(RFID)相结合加快了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从而保证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1发电厂设备物资管理架构图

发电厂设备管理制度

余热电站设备代保管临时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保证大屯发电厂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2 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应大屯发电厂设备管理岗位职责、设备选型与购置设备安装、验收、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缺陷管理、设备系统异动管理制度、设备评级考核制度、设备检修、设备的调剂与调拨、设备的报废、设备的大小修等. 3 职责 3.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等,负责制定企业有关设备管理制度。 3.2 负责制定年度单台设备大修理计划,并督促实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3 参加厂组织的设备更新改造和安技措计划的审定,抓好单台设备的计划性检修,搞好设备安全运行。 3.4 参与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的追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3.5 推广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先进经验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3.6 组织设备的报废鉴定及完成报批手续,积极完成设备的调剂工作。 3.7 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的文件,及时督促分场设备管理员做好设备的各类报表登记工作。 3.8 负责登记、汇总设备的技术资料,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3.9 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设备使用部门参加对新设备的开箱检查和验收,杜绝一切低劣、三无设备入库。 3.10 负责汇总设备报废、闲置设备调拨及其设备外委修理的报批工作。

3.11 积极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协助财务科做好固定资产评诂工作。 3.12 及时与上下级沟通,传达汇报有关设备管理工作。 3.13 深入现场熟悉了解设备运行状态,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的详细资料。 3.14 负责主设备考核工作,建立建全主设备重大事故档案。备调拨及其设备外委修理的报批工作。 4 管理要求 4.1 总则 4.1.1 为加强设备管理力度,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达到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行,理顺厂设备管理程序,贯彻执行质量管理目标和环境、安全健康双体系及其质量标准标准化要求,特制定厂设备管理制度。 4.1.2 设备管理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预防为主,并坚持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1.3 设备管理应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选购、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以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和投资效益。 4.1.4 各部门必须履行设备管理职责,管好、用好、维修好设备,适时改造更新,使设备稳定地处在良好技术状态,保证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4.1.5 要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新成果,推行以设备监测为基础的维修方法和计算机辅助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现代化水平。 4.1.6 生产基建施工设备的检修和管理要实行专业化集中化和社会化。 4.1.7 加强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 4.1.8 设备类别按其性质和用途分为:动力设备、传导设备、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工具仪器及生产管理工具、文化生活用具、医疗卫生设备。 4.2 设备选型与购置 4.2.1 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条件为:根据电力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条例,符合三种情况: 4.2.1.1 使用年限一年以上;

设备管理员绩效考核

设备管理员基本绩效考核表 部门:姓名:日期:月至日 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得分 1 设备管理情况: (1)设备运行、台账建立及状态标识的管理; (2)设备检修计划的制定及相应管理规程的修订;本项满 分为20分。 严重缺陷项一项扣3分; 一般缺陷项一项扣1分。 2 设备检修: (1)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计划; (2)根据生产情况制定年度检修计划; 本项满分为15分。 严重缺陷项一项扣3分;一般缺 陷项一项扣1分。 3 备品备件情况: (1)备品备件的申报汇总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 (2)仪器仪表、压力容器的效验管理。 本项满分为15分。 严重缺陷项一项扣3分;一般缺 陷项一项扣1分。 4 培训情况:;(1)设备培训的制定,实际培训、培训测试、 培训效果评估。本项满分为10分。 严重缺陷项一项扣3分;一般缺 陷项一项扣1分。 5 动力系统:动力系统GMP文件管理,附属记录管理存档。本 项满分为5分 严重缺陷项一项扣2分;一般缺 陷项一项扣0.2分。 6 出勤:本项满分为5分,月度出勤应为满勤,少于满勤天数, 根据少出勤天数扣除相应工资。月度内满勤天数为26天,2 月份除外。 病事假每一天扣1分,旷工1 天扣3分;早退、迟到3次算一 次事假。 7 安全操作防护 (10分) 1、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一次扣3分。 2、未按规定流程换防护用品,一次扣2分。 3、恶意损坏防护用品,一次扣3分。 4、随意乱扔乱放操作工具,一次扣2分。 7 安全生产纪律 (10分) 1、消极怠工一次扣2分。 2、旷工一次扣2分。 3、岗上物品摆放混乱,卫生不合格一次扣0.5分。 4、当班喝酒一次扣2分。 5、携带违禁品(手机、烟火)进入生产区一次扣2分。 6、打闹、嬉戏、脱岗、串岗、睡岗、迟到、早退一项扣1分。 7、无故不参加各项培训一次扣0.5分。 8 安全合理化建 议(10) 1、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一次加2分。 2、不服从合理的工作安排,一次扣2分。 3、员工吵架、打架,一次各扣2分。 4、上下班、食堂就餐,不遵守规定,一次扣0.5分。 5、不服从管理,一次扣1分;顶撞谩骂者,一次扣2分。 6、传播谣言,挑拨同事关系、生事者,一次扣1分。 7、泄露公司机密,内外勾结,损害公司利益者,给与辞退或开除处理。 8、人员离开岗位或房间不关灯(房间无人开灯的)一次扣0.5分。总分:考核人签字:被考核人签字:

发电厂设备分工分界管理方案计划规定

山西建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2*100MW发电 设备管理分工分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设备管理分工分界是明确各专业职责,保证公司的各项生产性固定资产得到全面持续有效的维修和保养,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和技术性能,确保全公司的生产设备长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工作,全公司各部门各岗位都要按照职责分工精心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使各类设备都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现场生产设备(包括现场的起重设备)、离线使用的各类工具性设备的管理分工分界。 第三条按照公司的生产管理模式,现场设备的管理职责和运行职责由相同或不同的主体负责。本制度主要规定其管理对象的分界和特殊工种的配合分工。 第四条生产设备的管辖划分,主要根据生产过程及部门具体情况,以有利于加强设备管理,搞好安全生产为原则予以确定。 第五条各有关部门(含外包单位)应根据本制度的分工分界,按照班组的设置情况,分别制定各班组(或岗位)设备及系统的分工管辖范围,将设备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第六条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工、班长、技术员,以及与生产有关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规定。 第七条本规定的解释和更改权属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 第二章职责范围 第八条分管领导 (一)全面负责本公司设备分工管理工作,贯彻执行电力行业颁布的各项管理规定。 (二)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九条锅炉专业负责的设备范围 (一)锅炉本体及其相应的汽水系统管道、阀门、支吊架等(含炉钢架、平台、楼梯等)。 (二)锅炉所属的烟、风、煤、油、水、汽、气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如引风机、送风机、排粉机、火检冷却风机、金属原煤斗、给煤机、磨煤机、油罐、点火油泵、油枪、工业回收水泵等设备系统。 (三)上述锅炉所属系统范围内烟风道、落煤管、送粉管道及其风门挡板、支吊架等;点火油及其系统管道、阀门;油水分离装置及污油池等系统;辅机相应冷却水系统管道、阀门等; (四)锅炉所属范围内辅机设备、起吊设施(机务部分)等。

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MIS 系统解决方案及拓扑 MIS 系统一般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块有:办公自动化(OA)、生产实时信息监测、综合信息查询、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缺陷管理、维修工程管理、燃料管理、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安全监察、技术监督、动态指标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统计报表等。其中,数据库是MIS 的核心,既要存储企业的业务数据,也要存储描述数据的数据、描述对数据如何加工、以及加工和数据的关联关系的数据。通过MIS 的使用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计划性、科学性,增强企业决策与管理层对企业运行状况的控制能力,优化企业和资源配置与调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选型依据及标准 信息系统工程(MIS )应完成企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接口、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电厂其它业务系统、电厂信息综合查询和成本分析等功能及各功能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并与集团MIS 联网的系统做好接口,满足电厂对于生产行政的管理要求,提高电厂管理水平。具有采集所有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建立长 期存储实时历史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厂级生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MIS)解决方案 产过程监视和管理、机组性能计算和分析等基本功能,以及其它可选功能,并向MIS 提供过程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自动产生各类报表以满足电厂对于生产过程的要求,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从上述应用的需求可以得出硬件平台选型的原则: 先进性:所采用的技术及设备必须符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既有先进技术又发展成熟,并且是各个领 域公认的领先产品,选用产品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求。实用性:硬件设备的建设将以满足企业应用系统的需求,同时考虑今后信息量的增加为基点,从主机的处理能力、存储的空间等多方面做到系统的实用性。 可扩展性:在迅速发展的信息领域,应用环境、系统 电厂信息化管理系统M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Information Systems)涵盖企业设备、物资、生产技术、运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是电厂管理者对电厂运行状况进行有效、实时监控的有效 工具。

设备管理员绩效考核办法

设备管理员岗绩效考核办法 目的:结合本岗位工作特点,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原则。 方案: 1.工资结构调整 将原工资构成由基本级别工资和基本加班工资+超额加班工资+工龄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奖金+全勤奖+其它奖项 改为: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全勤奖+岗位绩效奖金+其它奖项 2.基本工资(含基本加班工资) 3.岗位绩效奖金 3.1岗位绩效奖金基数 依据不同级别岗位工资总额及历史绩效奖金发放实际额,岗位绩效奖金基数与岗位级别对应如下表: 3.2岗位绩效奖金核算办法

3.2.1 原则 岗位绩效奖金除成本控制指标外,均采用扣减制并依权重进行核算,奖励项另行计发,不计入岗位绩效奖金。 3.2.2操作办法(依级别:普通为例,其它级别以此类推) 3.2.2.1成本控制指标 3.2.2.1.1 成本控制奖金基数=岗位绩效奖金基数*30%=2400元*30%=720元。3.2.2.1.2成本控制指标直接与当月设备设施维修费用挂钩,数据由仓库直接提供,当月维修费用低于4000(含)元时,此指标绩效奖金计点100点,当月维修费用大于4000元时,此指标绩效点依以下公式转换:即100-(当月维修费用-4000)/100。 3.2.2.1.3此指标绩效点计算公式为成本控制奖金基数/100,普通岗一个绩效点等于2400元*30%/100=7.2元。 3.2.2.2工作及时性指标 3.2.2.2.1 工作及时性奖金基数=岗位绩效奖金基数*40%=2400元*40%=960元。3.2.2.2.2不服从合理工作安排,此指标对应绩效奖金一次性全部扣减,一考核周期内如有两次不服从合理工作安排,将视为严重违反公司制度解除劳动关系。 3.2.2.2.3因工作不及时或预知预防保养不到位,影响生产效率的,考核结果依下表执行。

电厂备用设备管理守则.doc

电厂备用设备管理制度1 备用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厂备用设备管理,做好备用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确保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保证随时能启动、切换、投入运行。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电厂各站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行管理。 三、职责 1、在线备用设备要有可靠电源,应能随时接通,并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3、各岗位操作工应将本岗位的备用设备的检查工作列入点巡检内容中,并做好点检记录。 4、凡配有备用设备的设备要实行定期倒换制度,严禁超期疲劳使用和不出事故不倒换的 操作方式。 6、备用设备倒换投入运行,应达到工艺要求和规定的运行周期,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倒 换后停用的设备本体卫生及本体下侧杂物要及时清理;对因故障倒换下的设备应及时检修,定期倒换的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

作,确保备用设备随时能启动和倒换。 7、因运行设备发生故障需提前启用备用设备时,可以从倒换日起计算周期,以避免频繁 倒换。 8、每次倒换设备后要认真记录倒换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倒换启动时间、停用时间,并监视倒换前后设备的技术数据(如轴承温度,设备振动情况,启动电流,运行电流等)及操作人。 12、各级站、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应进行定期抽查,每周至少一次,并作好记录。 13、生产设备科将备用设备定期切换情况列入日常检查项目,也将不定期抽查。 四、备用设备日常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1、备用设备使用单位要加强对设备的现场管理,做好清洁、润滑、保养、检查和调整工作。 2、备用设备若存在缺陷,应立即组织检修,争取做到抢修不过夜,使备用设备尽快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3、各电站应根据备用设备的结构、操作特点、检修周期等情况进行定期切换(原则上低 压转动设备每月1日、15日对设备进行切换,高压转动设备每月15日进行切换,并做好详细记录)。

能源设备管理人员绩效考核KPI资料

精品文档 第1章能源设备管理人员绩效考核1.1设备动力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1.2设备能源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3设备维修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1.4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设备采购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1.5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设备采购人员绩效评估方案1.6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总则为了提高设备采购人员工作质量,提升采购人员工作热情,规范公司设备采购人员的工作评估,特制定本方案。二、绩效考核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和员工实际工作中的客观事实为基本考核依据。以公司对采购人员的工作业绩指标及相关的管理指标,(二)公开、公正原则以全面、客观、公正、公开、规范为核心开展考核工作。(三)及时性原则及时地对设备采购人员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采购工作的绩效改进做好准备。三、适用对象设备采购部经理由直属上级根据公司相关经理考核本方案主要是为负责公司大小设备采购人员设计()。但下列人员不在考核范围内。进行考核试用期内,尚未转正的员工。① 连续出勤不满六个月或考核前休 假停职六个月以上的人员。② 兼职、特约人员。③ 四、职责(一)设备采购部经理负责对部门绩效考核工作的执行工作。① 负责月度员工绩效评估的面谈工作。②负责月度绩效考核的记录工作。③(二)绩效考核小组负责年度绩效考核 的领导工作。① 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安排。② 负责考核的纠偏及考核争议的处理工作。③负责下一年度绩效目标的制定工作。④ 五、绩效考核周期设备采购人员绩效考核周期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维修人员管理制度附考核

维修人员管理制度 一、制度内容 1. 牢记一切以“生产为主”的方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设备的维修、保养任务。努力做到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修理相结合。 2. 严格遵守分公司和车间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外出工作应在留言板上注明工作地点。 3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防止出现人身伤害和设备的损坏。 4. 维修人员应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完成车间和班组下达的各项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 5 .要经常巡查设备(动态、静态),发现一些不影响生产的设备运转小问题,能处理的及时处理,发现大问题需要停车处理的应及时汇报处理,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6 严格执行工器具和卫生值日制度,保管好自己的工具,搞好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 7. 特种工作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8. 掌握所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故障排除方法、设备性能、润滑情况及注意事项。 9. 认真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安全操作规程、并能熟练的操作各种设备。 10. 做好每一天的巡检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认真填好工作记录。 11. 对场内所有设备,每月必须彻底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12. 如有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迅速的去排除,绝不能拖延,更不能有意刁难使用人员,如果排除故障有困难要及时上报,绝对禁止置之不理现象发生。 13. 如维修任务未完成并无人接班,必须把工作做完后才能离岗并如实上报加班,决不能一走了之。 14. 维修人员在做任何一项工作时,都要认真负责,绝不能敷衍了事。 15. 对需要检修的设备,要认真检修,并填写好检修记录。 16. 在维修设备时,一定要查清所修设备的故障原因,并做好记录。 17. 设备维修完毕后,一定要清理好设备现场,收拾好工具及更换下来的配件,以免丢失或丢在设备内造成事故,检查完毕后,通知有关人员试车正常,并交代好注意事项后,才能离开。 18. 维修人员对设备及备品备件,一定要精心爱护,禁止随意损坏,对更换下来配件要及时修复,以备他用。 19. 设备维修人员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工具,禁止随意乱扔乱放。 20. 维修人员禁止与他人有任何冲突,有问题协商解决,解决不了如实上报。 21. 设备维修人员禁止酒后作业,班前5小时以内禁止饮酒。 22. 设备维修人员对所安排的工作,要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并及时如实反馈。

设备部绩效考核制度

设备部绩效考核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加强对设备部的管理,提高设备部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以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设备部绩效考核工作。 第3条职责分工。 设备部绩效考核工作职责分工如下表所示。 设备部绩效考核工作分工对照表 考核对象考核者审批人组织者考核频率 部门人力资源部、其他部门、设备部主管领导公司总经理人力资源部半年度年度 设备部经理设备部主管领导、设备部人员公司总经理人力资源部半年度年度 设备部各主管设备部经理、其他主管、下属人员设备部主管 领导 人力资源部 月度 半年度 年度 设备部各专员上级主管、同级同事设备部经理人力资源部 月度半年度年度 备注:人力资源部是绩效考核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备部的绩效考核培训、监督实施、结果统计与分析、申诉处理等工作。 第4条考核原则。 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原则。 3以提高部门及员工绩效为导向的原则。 第2章考核时间与内容 第5条考核时间。 (1)月度考核于次月5日前进行。 (2)半年度考核于每年的7月10日前进行。 (3)年度考核于次年的1月10日前进行。 第6条个人半年度、年度考核对象。 公司规定部门个人半年度、年度考核对象为除以下员工以外的部门所有员工。(1)新入职员工。 (2)在部门全年工作时间不足六个月的员工。 (3)员工因其他特殊原因经公司批准可不参加年度考核。 第7条考核内容。 设备部绩效考核内容请参照下表。 设备部绩效考核内容一览表 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频率 部门1.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2.部门人员管理 3.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情况 半年度 年度 设备部经理任务绩效 1.部门及个人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2.工作计划制定、完成情况半年度 年度管理绩效 1.工作任务管理与分配 2.部门人员管理 设备部主管任务绩效1.团队及个人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2.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 月度 半年度

浅析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08-22T10:52:33.2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作者:殷辉[导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厂供电质量得到了各界的广泛专注,电厂供电设备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石河子天富南热电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 832000)摘要: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厂供电质量得到了各界的广泛专注,电厂供电设备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电厂供电设备与电厂供电质量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只有提高供电质量与效率,才能够保证电厂设备的有序运行,设计与实现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电厂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关设计环节,最终保证电力供应安全。 关键词:电厂设备;管理工作;创新策略一、当前电厂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电厂设备的先进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得到提高,同时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但是我国大部分电厂的设备管理或者位于检修人员,自身专业水平难以满足其需求,对于一些新型电厂设备,更是难以胜任其中的管理或者维护检修等工作,即使遇到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也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出解决方案,更多的是依靠厂家或者专业的技术服务单位来解决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设备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被暴露,这些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甚至还会进一步扩散。另外,由于设备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欠缺,导致设备运行发生事故也时常出现。(二)忽略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电厂设备具有特殊性这一特征,大部分设备都处于长期工作的状态,否则电力成长工作就会因此无法正常进行,甚至还会造成一定干扰。为保证电厂设备能够长期顺利的进行,必须定期对其进行保养与维护。但是在大部分电厂当中,对于设备管理工作都存在一定偏差,只是注重设备的使用过程,而忽略了对设备的保养,维护与保养等工作难以落实到实处。正是这一过程的疏忽,部分障碍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使得电厂设备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为电厂的正常运转带来隐患,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小型发电厂中普遍存在。(三)设备管理层次过于繁琐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厂所应用的设备与传统的情况相比较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凡事有利就有弊,这为电厂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电厂设备的管理工作会涉及到许多繁琐的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难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设备管理工作属于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假如权责分配不明确,必定会因为管理层次过高而导致沟通协调不便,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导致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质量都大打折扣。(四)设备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管理水平都得到显著的提供,电厂设备管理也是如此,无论是设备的数量还是设备的技术,都得到了质的改变。但是,与以往相比较,电厂的设备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繁琐,对管理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当前的管理方式,大部分电厂依旧延续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使得设备管理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显著提高。对于一些新型设备而言,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其需求,其存在的意义难以得到完全凸显。 二、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一)基本信息的管理定期对电厂设备进行管理,为满足系统工作效率的提高,应对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维护与升级,电厂生产系统需要保证所记录信息的完整性。电厂各主要机组的名称属于最基本的管理信息,应根据安装的顺序进行排序。对于其他系统的档案记录名称,应对其有规划的进行排序。在图示的最后一栏中,这部分所记录的信息主要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属于其他工作的记录。电厂的专业类型名称在图示的最右侧显示,也是科学合理的根据其专业进行分类记录。这些信息都会在电厂的数据库主存储,并且利用电厂的总设备系统,对数据进行记录、管理与最终的使用。在电力系统运转的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必须得到保障,并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新。(二)系统设备的记录通过主界面的系统图菜单的提示,操作人员点击系统图图标,就能够顺利的进入系统的主界面。传统的信息储存使根据机组以及其专业类别进行分类,需要操作人员在特定的区域内,自己想要寻找的生产系统编号需要在特定的区域内输入其编号,主页面就会显示相关数据信息。数据管理人员自身有着很大权限,能够对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保存与修改,这一系列操作都可以自行完成。因此,电厂总领导将命令下达之后,数据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信息搜索技术,进而完成相关操作。还可以根据设备与系统的实际运行能力,对搜索信息进行修改,进而保证信息搜索更加便利。(三)设备的查找任务信息搜索与更新这一系列工作,所有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精准的信息内容,并排除设备信息对搜索内容产生的干扰,进而提高信息搜索速度,保证信息搜索的精准性。操作人员根据系统的提示,点击相关界面,打开系统图,对比想要搜索的信息内容,进而获得输入的相关内容。设备管理人员在对现有信息检索功能进行维护时,应保证设备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潜在隐患,根据相关要求对于其中的信息进行补充。点击查找设备这一词条之后,系统就会出现相关资料,设备管理人员就能够在海量的信息当中找到相关内容,信息的精准度也能够得到保障。但是,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信息可能会存在泄漏风险,有针对性的对系统进行编辑,能够对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进行良性保护。(四)档案记录的查找电厂设备管理人员在对重要信息进行记录与更新时,可以选择快速查找这一方式,根据一些关键词,对相关机组与设备进行查找,系统就会根据重点信息在信息库中进行查找,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的显示出相关信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检修与维护,对原有的信息数据进行更新,根据实际的维修工作情况,将主要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完成设备的后续检修工作,精准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管理人员还可以将海量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储存,掌握设备的现行状况,最终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另外,还应定期对信息资料进行更新,精准记录设备的最新工作状况,提高机组的信息利用价值。 三、结语

电厂两票及缺陷管理系统

一、需求概述 背景 为确保电厂发电设备的安全、可控、经济、稳定运行,使设备缺陷管理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优质高效,同时为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各项运行操作、检修、维护、试验等工作都必须使用操作票、工作票,两票的标准化规范管理是电厂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 需求分析 实现缺陷及两票管理全面信息化管理 目前,电厂缺陷管理及两票管理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缺陷的发现、登记、确认、消除、验收、评价(鉴定)、统计、分析、考核及两票的填写、审核、执行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业务都涉及了大量数据的采集、审核、报送、存储、统计、分析、监督等管理要求,亟需信息化系统的支撑。 实现办公协同,提高工作效率 缺陷管理及两票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业务,每项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电厂多个部门的参与。如何建立一个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满足未来业务变化的需求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局面,缺陷管理及两票管理业务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新需要。因此信息化建设方案应该具有动态调整、持续改进的功能,避免系统“建成之时,就是落后之日”的尴尬局面。

信息化现状 目前仍有部分电厂缺陷及两票管理采用手工填票的方式,工作量大,数据的规范性差,信息传递速度、准确性无法保证。信息单向流转为主,缺乏反馈。 同时各部门之间还缺少先进的信息化沟通手段,相互沟通借助电话、电子邮件这类方式,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孤岛现象突显。 建设目标 统一平台、统一标准 组织建立统一的缺陷及两票管理相关的业务、数据等标准,以统一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为载体,实现缺陷及两票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 业务全面,化繁为简 基于统一支撑平台,通过信息化管理,将复杂的业务简单化,将简单的业务标准化,提升管理效率。 信息共享,风险可控 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中心,实现缺陷及两票信息充分共享,解决“信息孤岛”难题,提升信息质量,实现信息的透明度。 二、解决方案 总体框架 怡神缺陷及两票管理系统采用基于平台的架构,实现缺陷及两票管理系统的建设。

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1. 引言 1.1 发电设备的检修工作,是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安全,满发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检修工作是电厂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检修工作必须坚持安全、质量第一的方针。 1.2 检修工作要坚持计划检修,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不硬撑,硬挺,不拼设备。 1.3 检修工作要贯彻挖潜、革新、改造的方针。时时注意讲究经济效益,努力做到: 1.3.1 质量好:经过检修的设备,能保持长期的安全、满发、经济运行、检修间隔内不发生非计划停运,修后达到设计参数标准要求。 1.3.2 工效高:检修工期短,耗用工时少。 1.3.3 用料省:器材消耗少,修旧利废好。 1.3.4 安全好:不发生重大人身事故、设备事故、一般事故也少。 1.3.5 多发电:做到安全满发,稳发,经济运行。 1.4 坚持实行设备的检修专责制,明确设备对象,责任范围,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1.5 检修工作要经常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迅速吸取别人的经验及教训,以促进工作,提高技术,改善设备。 1.6 检修工作要依靠群众,要围绕生产关键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检修质量,改进设备,改进工艺,提高检修机械化水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1.7 检修工作在厂长的领导下,由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由一名分管检修的付总工程师具体组织管理。生技部是厂检修工作的主管单位。各职能科室和检修部、综合部及各车间、班组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搞好。 2. 检修工作各级职责 2.1 检修人员职责的基本要求是有计划,高质量的修好设备,保证设备安全,经济地长期稳定运行。 要加强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和各级人员的检修岗位责任制,使每个项目,每个工作,每项措施的完成在技术、质量上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各级检修行政领导对所管辖设备的检修任务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全面完成负全部责任。各级检修技术人员要对所管辖设备在技术和技术管理上负全面责任。 2.2 总工程师实行对设备检修工作的全面领导,重点负责下列工作: 2.2.1 贯彻电力工业以预防为主的计划检修及质量第一,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和上级颁发的规章制度,对全厂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负全面责任,并相应地有权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2.2.2 建立与健全检修付总工程师、生技部、检修部、综合部专职工程师(技术员)、班组(专业)、技术员三级技术责任制,使各级技术人员有职有权地进行工作。 2.2.3 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必要的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检修会议,总结当月检修工作,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评价并布置下月检修任务。 2.2.4 批准全厂年、季、月度检修计划,主设备大修施工计划,包括重大特殊项目及其技术措施。批准全厂性检修技术文件,如工艺规程,主设备定级及升级规划,反事故措施计划等,并组织实施。 2.2.5 负责全厂的技术监督工作。 2.3 检修付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对全厂生产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其具体职责如下:2. 3.1 根据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组织有关职能科室和检修部、综合部、车间编制全年、季、月度检修计划,主设备大修施工计划,重大特殊项目技术措施。 2.3.2 组织检修任务的全面完成。大修前至少一个月,召开准备会议,检查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开工前全面

关于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系统优化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36106796.html, 关于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系统优化的思考 作者:穆春玲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6-000-01 摘要发电行业在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而随着我国的电厂的规模扩大、业务增多与落后的设备管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本文分析我国部分小型电厂设备管理现状,分析说明了这些电厂设备维修与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改进的策略,希望对这些电厂设备管理水平和改善生产绩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厂设备设备管理系统优化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是发电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近年来,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要,许多发电企业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入了多种形式的设备管理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文章概述了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重要性,随后指出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优化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电厂运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智能化管理系统尚未普及 早期的电厂管理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大多数工作记录、设备检修等工作都由人工来完成。但是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电气设备的应用,使得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管理难度增加。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人工式管理方法,不仅工作效率极低,很难同时开展多个电厂设备的管理,而且不能检测出这些电厂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近年来,虽然也有部分电厂引进了智能化设备运行管理系统,但是由于这些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造价较高,因此尚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和普及。 (二)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以及设备自身原因的影响,随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在工作时间内严格执行设备运行管理的技术规范,确保电厂设备运行安全。 二、强化电厂运行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发电厂设备管理制度目的1

发电厂设备管理制度目的1 发电厂设备管理制度目的 为了保证国能能源投资公司147发电厂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机组正常运行。本管理制度适应国能能源投资公司147发电厂设备管理岗位职责、设备选型与购置设备安装、验收、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缺陷管理、设备系统异动管理制度、设备评级考核制度、设备检修、设备的调剂与调拨、设备的报废、设备的大小修等.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等~负责制定企业有关设备管理制度。负责制定年度单台设备大修理计划~并督促实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参加厂组织的设备更新改造和安技措计划的审定~抓好单台设备的计划性检修~搞好设备安全运行。参与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的追查分析和处理工作。推广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先进经验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组织设备的报废鉴定及完成报批手续~积极完成设备的调剂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的文件~及时督促分场设备管理员做好设备的各类报表登记工作。负责登记、汇总设备的技术资料~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帐~做到帐物相符。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设备使用部门参加对新设备的开箱检查和验收~杜绝一切低劣、三无设备入库。负责汇总设备报废、闲置设备调拨及其设备外委修理的报批工作。积极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协助财务科做好固定资产评诂工作。及时与上下级沟通~传达汇报有关设备管理工作。深入现场熟悉了解设备运行状态~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的详细资料。负责主设备考核工作~建立建全主设备重大事故档案。备调拨及其设备外委修理的报批工作。管理要求总则为加强设备管理力度~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达到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行~理顺厂设备管理程序~贯彻执行质量管理目标和环境、安全健康双体系及其质量标准标准化要求~特制定厂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预防为主~并坚持维护与检修相结合~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包括:基建MIS和生产MIS。在建设期建立的基建MIS是整个MIS的一部分。 1) 基建期MIS 基建期MIS对基建期整个过程进行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进度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合同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企业网站/综合查询等。基建MIS数据将在电厂建成后自动转入生产期MIS系统。 2) 生产期MIS 建立电厂管理信息系统是给电厂的管理人员提供大量实时和非实时的、准确的、完整的、可靠的信息和进行加工、运算分析后的信息,以提高电厂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使发电厂的经营和管理者们将以往粗糙的管理经营方式精细化,以企业特征为根本,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维护费用、合理经营策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确保企业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 主要功能包括: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系统维护等四大部分。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 为了提高电厂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强电厂的市场竞争力,拟建立厂级监控信息系统。该系统在传统的DCS、辅助车间控制系统与MIS之间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管理控制一体化层面,完成对全厂的实时过程的优化管理和控制。 SIS的主要功能是采集DCS、TCS、全厂辅助车间等控制系统的数据来实现电厂运行优化、负荷调度分配优化、经济性能分析、设备故障诊断及设备寿命管理等功能,对全厂的实时过程进行优化管理,为电厂运行管理人员提供运行指导和决策依据,确保电厂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最优化控制策略使整个电厂的设备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生产保持在最佳、最稳定、最经济的运行状态,用最少的成本带来最多的效益。 厂级监视信息系统(SIS)的功能包括:生产过程信息采集、处理和监视;厂级经济性能计算、分析和操作指导等功能。SIS为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提供所需的生产过程信息。

电厂设备可视化巡检解决方案剖析

电厂设备可视化巡检 解决方案 一、前言 石家庄智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化、信息化巡检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公司。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度敬业精神和敢于开拓创新意识的高科技研发团队。公司具有完整的系统软件开发及硬件设备配套能力,公司经过多年技术开发研究出新型高端巡检系统,成功开发了智能手机GPS实时型巡更巡检管理系统、手机GPS人员定位监护系统、外勤、外派人员管理系统。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安防、燃气管道、热力管网、电力、林业、铁路、石油石化、电信、煤矿等各个安全巡检管理领域。 随着生产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提高和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电厂设备巡检管理在电力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电力系统已经发展成为范围广、客量大、具有多个电压等级的大系统。电厂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而电厂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所以电厂设备巡检系统的自动、高效及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巡检普遍采用人工填写巡检记录表,工作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最关健的是人员实际巡检工作的情况和效果很难确定,发现隐患不能及时上报请求处理,巡检结果也未经数字化、信息化处理,数据的统计、分析、保存比较困难,现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安全生产和信息化的管理要求,而智能化设备巡检可实现无纸化信息纪录并与设备性能进行动态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规范程度和真实性,有效保障电厂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系统特点 巡检器采用安卓智能手机,使其成为一部专业巡检器,支持全天候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满足实时应用及可靠性要求高,使用方便,同时采用开放式、分布式体系和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系统。

推荐-CS的电厂电气设备管理系统 精品

摘要 随着火电技术的发展,发电气设备日益趋于高参数、大容量和复杂化,其经济安全运行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设备实行更先进、更科学的管理和检修体制不论从发电厂自身的利益还是从社会的要求出发,都是必须和迫切要求的电厂电气设备众多,二次系统,发变组保护,励磁系统,输电线路保护,各种中低压开关保护回路复杂,所用继电器,接触器型号种类众多。通过软件系统规范设备管理,促进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电气系统管理的发展研究方向。 本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电气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行业背景,技术背景,电气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用先进的设备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气设备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解决当前电气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使设备信息的管理工作向现代化迈进一大步。通过框图方式详细分析了业务状况,以及业务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本系统使用VB开发基于Access 2000的C/S软件的解决方案。Access数据库的方式实现系统运行。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设计、软件架构设计和结构设计、技术路线等。还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实现,主要系统关键问题的解决和每个模块的功能实现。 本文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综合应用设备管理理论、现代信息管理理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电厂电气设备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保存,为电气设备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持和辅助决策支持。 关键词:电气设备管理;信息系统;C/S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thermal power technology,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is moving towards high-parameter, large capacity and plexity, and its economic impact on the munity safe operation is also growing on the equi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e advanced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system, regardless of from the power plant of their own interests or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proceed from, is essential and urgent requirements of a number of power plant electrical equipment, secondary systems, transformer protection, excitation systems,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on, all kinds of low-voltage switch protection circuit plexity of,the use relays, contactors models and diversified. Standardized device management through software systems, promoting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the electrical system manage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indust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echnical backgrou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advanced device management theory, puter technology, to realize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ransmission, storage, processing, maintenance and us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to solve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the main problems, so that devices work to modernize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owards a major step. Way through the block diagram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business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business 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his system using VB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ccess 2000 C/S software solutions. The Access database way realization system operation.. Access database, means to achieve the system running.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system overall design,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network architecture design, technical routes. Also details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the main system-critical problem-solving and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each module. In this paper,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integrated applications of management theory and moder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ory,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power plant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initially realized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process, data collection, preservation, for an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provides information support and assistance decision support. Key words: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S Mod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