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1. 通过阅读景观素描图,了解陆地地形的多样性;

2. 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 让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地形剖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 根据地形剖面图能识别出地形类型;

2. 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归纳、小组讨论、比较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介绍了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如果(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不同的地形景观图片】,知道了我们的陆地表面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那谁能来说一下陆地地形主要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啊?

教师找同学并指图让学生回答(回答略)。

教师:对,很好请坐。通常,我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那么如何把他们(它们)区分开呢?怎样描述他们(他们)的特征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板书】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习探究】

教师:我们知道,地面的高低一般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大小一般用相对海拔(高度)来表示。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就可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类型。下面我简单的画一幅地形剖面图,大家根据这两方面来判别它是哪一种地形类型。

教师画山地地形图。

图一

教师:大家说这是哪一种地形类型啊?

学生:山地。

教师:对,这是山地。

【在地形图上部板书】一、山地

教师:那么大家是从哪里看出它是山地呢?也就是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思考】

***你能起来说一下吗?

教师:大家说他说的对不对啊??????其实他说的也就是山地的形态特征。

同学们概括一下山地的基本特征。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①高,海拔较高,大于500米,相对高度也比较大;

②陡,坡度较大,而且顶部高耸。

③山地是许多山的总称,有一群山岭和山谷组成。

教师在地形图下部板书:高、陡

【方法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判断一种地形形态应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

【板书】总结并板书: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两方面。

过渡:那么同学们就用这两方面的特征来判断下面这幅图,看看它是那(哪)一种地形类型?

教师画高原地形图。

图二

学生回答。

教师:对,这是高原。

教师在高原地形图上板书:二、高原

教师:那么,高原有什么基本特征呢?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海拔比较高,一般为1000米以上;起伏平缓,面积较大;还有高原的边缘比较陡。教师总结并板书:高、平、外围陡。

【学以致用】

同学们请用以上学习的方法,分析、总结、概括出“丘陵、盆地和平原”三种地形形态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丘陵、盆地和平原的地形剖面图和三种地形比较表(如下)。

学生根据以上图表资料,分组讨论、交流,总结概括出三种地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找3—6人,填表。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拓展探究】

山地与丘陵有什么异同点?平原与高原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比较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

山地与丘陵的相同点:起伏较大,坡度较陡。

不同点:海拔高度不同,山地一般大于500米且相对高度较大,丘陵海拔一般低于500米,相对高度较小。平原与高原的相同点:地面较为平坦,起伏较小。

不同点:海拔高度不同,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一般在1000米以上。

【总结提升】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的方法是……;培养的能力是……;等等。

教师提升:这节课我们主要介绍(学习)了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其中山地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高”、“陡”;高原的基本特征是“高”、“平”;丘陵的基本特征是“低”、“缓”;盆地的基本特征是“外高中低”;平原的基本特征是“低”、“平”。除了掌握这些基本特征外,我们还要学会比较任意两种地形的异同点,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准确判断、灵活应用。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变化的地形 测试卷

第6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 A. 地中海 B. 大西洋 C. 红海 D. 印度洋 2. 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 A. 雅安地震——人类活动 B. 四季更替——地壳运动 C. 海陆变迁——太阳活动 D. 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3. 下列不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 地壳运动 B. 地震 C. 流水 D. 火山 4. 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 变得高低起伏 C. 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 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5. 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称为() A. 活火山 B. 休眠火山 C. 死火山 D. 火山锥 6. 石灰岩地区峰林、溶洞、石林等独特地貌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 流水溶蚀作用 B. 冰川侵蚀作用 C. 岩层断裂 D. 风力侵蚀作用 7. 下列不属于地震发生时情况的是() A. 遍地干旱、作物枯萎 B. 大地上下颠簸,左右摇晃,房间中吊灯激烈摆动 C. 大地褶皱开裂,地面隆起或陷落 D. 山体发生滑坡,河水翻滚 8. 我们可以在余姚龙泉山的崖壁中,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带状

岩层,这能说明() A. 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 B. 地形是在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 C. 地形是稳定不变的 D. 地形发生改变都是很剧烈的 9.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 B. 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C. 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D. 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圈组成的 B. 地球内部的软流圈位于地核中 C.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的 D. 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大的是地幔层 11. 下列各图反映的自然现象,主要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12. 下列现象可能为地震前兆的是() A. 出现地光 B. 井口涌水 C. 鸡飞狗跳 D. 以上都是 13. 温州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岩石主要以 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火山活动是() A. 地表风化的结果 B. 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 C. 冰川移动的结果 D. 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14. 某班级开展“汶川十年,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 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 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 D. 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 15. 世界上最早发明地震仪的国家是()

2020年广西省柳州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0年广西省柳州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1.岛国巴林由多个岛屿组成,位于波斯湾中部。1986年,连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间的跨海工程竣 工通车,结束了巴林对外交通长期依赖海运和空运的难题。该工程全长25千米,填海造堤部分10千米,架桥部分15千米(如图),整个工程耗资达12亿美元,全部由沙特阿拉伯提供。据此完成1~3题。 推测工程部分采用填海造堤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建设成本 B. 保护海洋生物 C. 避免破坏景观 D. 利于海空交通 2.岛国巴林由多个岛屿组成,位于波斯湾中部。1986年,连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间的跨海工程竣 工通车,结束了巴林对外交通长期依赖海运和空运的难题。该工程全长25千米,填海造堤部分10千米,架桥部分15千米(如图),整个工程耗资达12亿美元,全部由沙特阿拉伯提供。据此完成1~3题。 大桥中部建设两个距离较近的人工岛,有利于() A. 提高通行速度 B. 新建港口码头 C. 保持水流畅通 D. 设立边境海关 3.岛国巴林由多个岛屿组成,位于波斯湾中部。1986年,连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间的跨海工程竣 工通车,结束了巴林对外交通长期依赖海运和空运的难题。该工程全长25千米,填海造堤部分

10千米,架桥部分15千米(如图),整个工程耗资达12亿美元,全部由沙特阿拉伯提供。据此完成1~3题。 沙特阿拉伯愿意为该交通工程提供全部资金,重要的背景条件是两国() A. 产业结构的相似 B. 民族宗教的相似 C. 自然环境的相似 D. 交通规则的相似 4.亚特兰大市位于美国本土东南部,亚特兰大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约1.07亿人次,是全世界最 繁忙的机场。如图为亚特兰大机场通往该国及世界主要航线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图示航线中,亚特兰大到该国本土最远航线距离约为() A. 6888千米 B. 3505千米 C. 2885千米 D. 1998千米: 5.亚特兰大市位于美国本土东南部,亚特兰大机场2018年旅客吞吐量约1.07亿人次,是全世界最 繁忙的机场。如图为亚特兰大机场通往该国及世界主要航线的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丹霞景观地貌

丹霞景观地貌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形成原因: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地貌特点: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看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对丹霞地貌来说绝不是浮夸之词。 丹霞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特殊自然地理现象和红层地貌类型,这个术语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被地质学家引入,作为一类地貌的名称,起源于中国广东省的丹霞山。直至目前,在中国已发现的丹霞就有78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

中国地形区特点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 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 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 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 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 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常见五种地形类型的判读 公开课

导学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5)》 ——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陆地五种主要地形(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基 本特征,并判读陆地地形类型。 2.描述某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重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2.学会描述某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描述地形特征。 【学习内容】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一、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特征 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 地势:地表起伏趋势。 地形类型示意图海拔范 围 特征等高线特征备注 山地高程向中心增 大,示坡线画山地组成山

在等高线外侧脉,山 脉组成 山系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高程向中心减 小,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内侧 二、特殊地形——沙丘、火山、梯田、海沟、地上河等。 A B C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描述某区域的地形特征 要求:先个人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完善答案 P -3000-3000 -1000 10°N -10497

1.读图1和图2,简述该地地形特征 图 1 图2 2.读图3,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地 势特征 图3 3.(2010年上海卷)读有关厄立特 里亚的图4,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 势特征(2分) 图4

3.读图5,描述图示地区的地 形特征。 图5 图6 5.读图6,描述图示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6.读图7,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第三环节——展示点拨 要求:将小组在第二环节讨论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根据教师抽取的小组签号,抽到的小组带着黑板到讲台上展示讲解。教师根据展示

宁波区地貌遥感解译报告资料

宁波区地貌遥感解译报告 ——遥感数据来源:2000年9月18号第457波段一·区域地势地貌概况 宁波位于东经120°55'至122°16',北纬28°51'至30°33',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在浙江省东部,甬江入海口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甬江流域重要的城市之一。宁波东临东海,东部有舟山群岛,北临杭州湾,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嘉兴与上海,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部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 宁波市的地势与我国的地势相吻合,整体成箕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没入海,海岸曲折,港湾纵深。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和平原。平原面积占陆域面积的二分之一,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和海湾两岸。主要为海陆交互沉积,土质一壤土和淤泥质土壤,河网率高。按地貌成因分为堆积平原和剥蚀平原。相比剥蚀平原,堆积平原面积大,地势低,有第四季系沉积,如宁波平原、三杯平原、余姚平原、港湾小平原。剥蚀平原处于风化剥蚀台地,无第四季系沉积,如丁家畈平原和道士桥平原。 西南浙东低山丘陵区,有西南-东北走向的四明山脉。发源于天台,主峰位于余姚市与奉化市的交界处,止于姚江盆地。天台山支脉,由宁海西南入境,山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并延伸经新昌县、宁海县和奉化市。主峰位于宁波市、绍兴市和台州市的交界处。东北部和中部为甬江流域平原,由宁波平原、三北平原和余姚堆积平原组成。地势比较平坦。包括慈溪、镇海、江北、海曙、江东、余姚和奉化的北部、鄞州中部和北仑西部。天台山余脉形成的象山丘陵和穿山半岛丘陵之间隔着象山港。翠屏山和四明山之间有姚江谷底地。由四明山和天台山断块山地构成的浙西山地丘陵包括宁海、奉化、鄞州西部和余姚南部。 在遥感图像上,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界线均较明显。其具体表现为:

世界的地形知识点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理知识点 姓名:班级: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叫相对高度。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地势起伏 平原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平坦广阔 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较高,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想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 米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4.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是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5、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6、海底地形:(1)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 200米以内。 (2)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3)大洋中脊:大洋中心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4)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7、等高线是指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8、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彩色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图图。

1、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 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 B、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C、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 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 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A、洼地 B、谷地 C、鞍部 D、脊部 5、读下图完成问题: (1)三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 王村地处;余村地处;李村地处。 (2)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约是米。 (3)图中河流甲的流向是。 甲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我国幅员广大,地形类别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在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别中,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一)高寒多雨的山地 山是指有顶峰、山坡和山麓三部分的高地。高度一般高出当地平原500米以上,一般比高(即相对高度)大于300米。山地是山分布的地区,如果山地呈带状分布时,称为“山带”。山脉则是具有明显走向的山地;如果山地具有明显走向的峰线时,称为“山岭”。所以,山岭可以是不长的,因而山岭和山脉不同。几条走向相同的山脉组成一个山系。这样,山带和山系之内就可以有丘陵、盆地、河谷间杂其间。例如长白山是一条山脉,而南岭就不能称为山脉,而只能称为山地,这是因为南岭没有明显的走向。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达33%,因此,山地开发是我国科学研究上一个主要课题。 山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多雨和寒冷。一般来说,地势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因此,高山上终年有冰雪,每形成冰川地形。中等山地(中山)又每成为雨量中心地区。例如安徽黄山就是长江中游的雨量中心区之一。这是因为山下气流沿山坡上升时,气温变冷,相对湿度变大,终至成云致雨。因此,山地上一般具有多云雾和多雨的特点。这也是河流多发源于山地的原因。 人们按照山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就可以把山地再分出高山、中山和低山来。一般把在雪线(终年积雪的界线)以上的山地称为高山;雪线以下,高寒多雨,林木草坡茂盛地区称为中山,也是河源地点;山地气候和平原区或丘陵区差别不大的,多雨的不高山地称为低山。由于山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山地雪线、林木上限线、截留雨量高度线都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国各地的高山、中山、低山标准也不相同。例如在南方山地上,600米高处即可截留

2019年地理中考专题三:区域的地形

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各大区域的地形 2019年中考区域考点梳理 (一)本专题考点主要包括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及中国地形2.各大洲重要地区的地形特征 (二)知识整合 一、地形特征 1.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2.五大地区的地形特征 3.七大国家的地形特征 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密集,如:欧洲西部平原地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地区人口分布较稀疏,如:青藏高原地区。 2.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一般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人口分布密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山地、高原地区、地势较高,人口分布稀少,不利于城市的形成。 3.地形对人类生产的影响 (1)对农业规划的影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平原地区宜农则农,山地宜林则林,高原宜牧则牧,河湖宜渔则渔。如青藏高原的农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2)对交通的影响:地势低平的地方,节省建筑及交通建设投资,是居民点及城市发展的首选地形。山区交通不便,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水库宜选择在“口袋形”地形区;大坝宜建在“口袋”出口处;引水渠道宜大致沿着等高线延伸,尽量由高处向低处引水。

4.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地形能够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如北方地区面积辽阔,传统民居 院落面积大。疗养地应选择在地势坡度较缓、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地方。 【中考典例】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大陆西部的山脉是( ) A.落基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 C.安第斯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 (2)图中大陆东部地形的分布特征是( ) A.呈南北三大纵列带 B.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C.山脉与平原相间分布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美洲地形图 【中考能力提升】 1.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的水能,其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络状分布 右图是日本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第2题。 2.右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A.临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集中内陆 D.集中山区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3题。 3.关于地形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修建大坝,对乙村的不利影响大于甲村 B.丙、丁等地种植果树比种植水稻合适 C.村落沿河流分布,航运条件好 D.两条引水路线中④比③更合理 4.右图中的阴影表示亚欧大陆的人口密集区,对它们分布的 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中高纬度 B.都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地方 C.都分布在山地地区D.都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较,它是唯一 有着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图,完成第5题。 5.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 其最大的优势是( ) A.纬度较低,交通便利B.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C.地势低平,水热较充足D.距海较近,水较充足 (青岛中考)读“我国某区域图”, 完成6--7题。 6.图中有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是() A.茶马古道 B.河西走廊C.梅岭古道 D.九省通衢 7.该要道最主要的特色农业是()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C.河谷农业 D.绿洲农业 读青藏地区主要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8—9题。 8.青藏地区的种植业属于() A.旱地农业 B.水田农业C.河谷农业 D.绿洲农业 9.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 A.水稻、油菜 B.甜菜、瓜果C.青稞、小麦 D.小麦、花生 读南方地区略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形区,错误的是() A.①四川盆地 B.②华北平原 C.③云贵高原 D.④东南丘陵 11.南方地区在湿热的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类型() A.黑土地 B.黄土地C.红土地 D.紫色土 12.右图中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 13.有关我国北方地区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B.内蒙古高原以南 C.秦岭—淮河一线以北D.东临黄海和东海 读下面简图,完成14—15题。 14.对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山地多,平原面积狭小 C.本州岛是其最大的岛屿 D.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15.对日本工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能满足工业的需求 B.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以出口为主 C.工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D.工业分布比较均衡 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半岛A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山河相间分布 B.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大城市仅仅分布在河流①的沿岸 D.②地地势低平

初中地理知识点: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

初中地理知识点: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各种地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平原 B.海拔较高,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高原 C.地面起伏不平,海拔在500米以上——丘陵 D.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较低——盆地 2.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较大的地形是 A.平原B.丘陵C.山地D.盆地 3.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的是 A.高原B.山地C.平原D.丘陵 4.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起伏小,这句话描述的地形是 A.高原B.平原C.盆地D.丘陵 读“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A、C两点代表的陆地地形类型是 A.高原、盆地B.丘陵、平原C.山地、平原D.山地、盆地 6.在示意图所示的五种地形中,C种地形中面积最大的地形区所处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7.平原和高原的不同点是 A.地面崎岖不平B.地面平坦 C.相对高度大D.海拔不同

8.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的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高原D.盆地 9.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A.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B.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盆地 C.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D.①丘陵②山地③高原④丘陵 10.地形共有五种基本形态,其中“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是 A.盆地B.丘陵C.平原D.山地 1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即 A.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B.沼泽、高原、山地、上坡、冰原C.沼泽、高原、山地、沙漠、盆地D.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二、解答题 12.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2018年12月22日晚间,印度尼西亚西部巽他海峡发生海啸。截止24日遇难者人数已升至373人,另有5665人撤离,据悉这次灾难可能是喀拉喀托火山活动的结果。 (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方,有“火山国”之称,原因是____________。(2)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的______山系,另一条是由落基山脉、_______山脉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 (3)由材料和图可知,本次发生海啸的地点大致位于下列哪个位置附近______。A.(10°E,8°N)B.(110°E,8°S)C.(8°E,110°S)D.(110°W,8°S)(4)该国除火山外,也是地震多发地,若在该地旅游,发生地震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高考地理七大图表类问题分类精练

-------------------------------题型归类、方法探析----------------------------- 高考地理七大图表类问题分类精练 地理图表即直观反映地理事物特点和联系的各类图像和表格,它可以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表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是地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地理图表来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这也是各级各类考试命题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方向。就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几乎达到题题有图的局面,所以,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图表的总结、归纳。 【考纲解析】 1. 高考对地理学习能力的考核主要表现为以下10种能力:(1)识记能力;(2)概括能力;(3)综合能力;(4)读图、析图、作图能力;(5)表述能力;(6)运用能力;(7)判断能力;(8)比较评价能力;(9)应试能力;(10)创新能力;其中,(4)能力是最具学科特色的能力。 2. 考纲的能力目标,在内容制定上是以考试要求为依据,按照解题的思维过程而制定的。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来源,往往来自于地理图表。 【命题热点】 1.近年高考试题中,地理图表的比重逐年激增,因其强大的兼容性和广阔的覆盖面,成为高考题最为理想的切入点。 2.局部区域图、变式统计图、景观示意图、等值线图、表格图是考察地理能力目标的有效载体,也必将成为09高考命题的主要的信息呈现形式。 【命题方向】 结合各地历年考题的关联情况,该类考题的呈现形式涉及: (1)地理统计图 (2)等值线图 (3)光照图 (4)地理景观图 (5)地理模式图

(6)关联图 (7)区域图 【分类解析】 I、统计图表 按其表述形式,可以分为表格、坐标图(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玫瑰图、三角坐标图)、结构图(扇形图、饼状图、柱状图、矩形结构图) 【1.坐标图】 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两项或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它一般用柱状、曲线、折线、点等来表示相关的地理信息。常见的坐标形式有: 1.两维坐标: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它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如课本中比较多见的有: 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包括一日内的变化(如气温的日变化图、气压的日变化图)、一年内的变化(如全球气温年变化图、降水量柱状图)、多年内的变化(如郊区农作物产量变化图、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气温平均值的变化图)。纵坐标表示空间的变化:包括水平方向的变化(如夏至日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图、海水温度和盐度随纬度分布图、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图)和垂直方向的变化(如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气温的垂直变化图)。 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有相互关联的地理事物,它们也可以用两维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如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资源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等。 2.三维坐标:这种图表尚未在课本中出现,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组成、气候的气温降水资料、风频玫瑰图等。 【方法与规律】 解读坐标图时,首先要能正确判读并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明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获得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直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曲(折、直)线递减段表示纵坐

五种基本地形

1、平原(plain)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2、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3、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挤压,向上弯曲拱起而形成的。断层山是岩层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层发生断裂,然后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皱山,江西的庐山是断层山,天山山脉属于褶皱一断层山。 4、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有下凹和隆起的部分,是一种四周高(高原或山脉)中间低(丘陵或平原)的地形。 人们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约相当于加拿大的1/3。这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5、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

陆域地貌划分汇总

陆域地貌划分 一.引言 地貌是自然环境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不仅复杂多变,而且在不同尺度上制约着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其它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在军事战争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因此,对地貌的认识与研究十分重要。地貌区划是在系统深入研究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分布、成因及其异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划分若干等级的地貌区域。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地貌类型特征、组合及其演变趋势的区域差异,以便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利用。中国幅员辽阔,地势起伏大,形成地貌的营力过程复杂多样,使得地貌类型与自然景观极为繁多,进行地貌区划对军事行动和生产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近些年来,我国地貌界在区域地貌和地貌分类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地貌的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地貌类型和地貌成因类型两大系列的分类方案。基本地貌类型是在传统的山地和平原的基础上,依据地貌形态特征和起伏高差来分为七大类,然后根据五大海拔高度划分为28个基本的地貌类型(表1)。地貌成因类型上主要参考1:100万地貌图例系统来进行汇编,共划分为海积、海积湖积、海积冲积、湖积、盐湖沉积、湖冲积、冲积、冲洪积、洪积、干燥洪积、风积、黄土堆积、冰水沉积、冰碛、熔岩堆积、剥蚀等16种地貌成因类型。

二.各级地貌区划分标准和依据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组合复杂,不同区域的基本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的规模差异很大,因而在进行全国地貌区划时通常采用多级分区。一般采用3~4级分区,即:大区、区、地区和小区,分别表示第一级地貌区至第四级地貌区,即将全国分若干地貌大区,一个大区内分若干个地貌区,依此分级。 从高级地貌区域到低级地貌区域,地貌类型组合通常由复杂到简单,所包括的类型组合数目逐渐减少,地貌类型组合的规模由大而小。在地貌区划中高级地貌区域通常以内营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为依据,而低级地貌区域中以外营力塑造的地貌为依据,这一观点目前被普遍采用,但也并非绝对。 当在以内营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为依据划分的地貌区域中地貌组合较复杂,且内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主要决定区域内的地貌差异时,次级地貌区仍可依此为依据。高级地貌区域中内营力作用控制的地貌类型组合基本相同,而外营力引起的地貌差异占主导地位,则以外营力地貌作为划分次级地貌区的依据。当地表组成物质对区内地貌分异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以岩性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次级地貌区的依据。如有无黄土覆盖可造成地貌侵蚀强度的明显不同,所产生的地面切割和沟谷发育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在黄土地区可以把黄土覆盖与否作为划区的标志。较低级地貌区划通常以外营力形成的地貌为主要依据,但当区域中外营力作用基本相同,而其他因素作用有明显差异时,可以不按外营力为主导因素去进行区划。 全国同级的各个地貌区域的具体情况常常千差万别,因而目前难于提出一个统一的各级地貌分区标准。如果全国某级地貌区使用统一的区划标准,一般也难于反映客观实际。 三.我国的地貌类别区划 按我国的情况,这里提出各级地貌区的面积等级如下:一级区空间规模一般在106km2左右,二级区一般为105km2左右,三级区一般104km2左右,四级区一般103km2左右。本文主要讨论较高的两级地貌区(地貌大区、地貌区)。地貌大区(一级地貌区):主要由大山脉、大高原、大山原、大盆地、大平原等规模的基本地貌类型组合构成,主要是受内营力控制的巨型构造地貌单元,反映了内营力造成的我国第一级巨地形轮廓的地貌差异。它们从宏观上控制了外营力作用的分异,空间规模上一般是106km2级。如青藏高原大区是晚新生代以来强烈隆起形成的巨型构造地貌单元,绝大部分为各类高海拔和极高海拔基本地貌类型。中国地势上的三大地貌阶梯及其近南北向山地控制着地貌组合的宏观差异,在考虑大地构造、新构造运动和外营力差异性基础上,可将中国划分为面积在260×104km2~115×104km2的6个地貌大区。地貌区(二级地貌区):在地貌大区内,根据内营力作用造成的较大规模山地、高原、山原、盆地、平原等次级基本地貌类型组合、地貌形态(包括海拔高度起伏高度)、大面积的物质组成和外营力过程(如:黄土、沙漠、喀斯特和干旱荒漠气候地貌…) 等的区域差异,划分为空间规模一般在105km2左右的若干个地貌区。 根据这些地貌组合在东西、南北向宏观差异可以将中国地貌分成了6个地貌大区。第一级地貌阶梯单独划为一个地貌大区——青藏高原大区。第二级地貌阶梯南部划为一个地貌大区——西南亚高山中山大区,北部以贺兰山为界,西部为西北高、中山盆地大区,东部为中北中山高原大区。第三级地貌阶梯南部为东南低、中山大区,北部是东部低山平原大区。这六个大区的地貌类型组合主要受内营力巨型构造单元控制,反映了内营力造成的我国第一级巨地貌轮廓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外营力作用的分异。

地貌类型七大地形

世界五大地貌 迟钝的 地势相对较低、地表起伏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其主要特点是幅员辽阔,地势平坦,起伏平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5米,坡度在5度以下。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较小,但区别在于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平原和高原的区别在于起伏很小。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区。平原宽阔平坦,起伏不大。 希尔 一般来说,山丘的海拔在250米以上,55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10米。地形由连绵不断的低丘组成,起伏平缓。 山区 山区属于地质范畴。根据高程和起伏特征,地表形态定义为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差大于200m。

高原 通常,海拔超过1000米。地域辽阔,地势开阔。周围有明显的陡坡。相对完整的大面积隆起称为高原。高原和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们与山区的区别在于完全的大面积隆起。在地壳长期持续的大规模隆升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称为“地球阶段”的高原。 它不同于高大的平原、平坦的地面和起伏的小山脉。有些高原平坦平坦,几乎没有浮雕。其他的则有起伏的山脉和巨大的地形变化。 盆地 顾名思义,盆地就像地上的一个大盆地。因此,人们把高环境(山或高原)和低中心(平原或丘陵)的盆地型地形称为盆地。地球上最大的盆地位于东非中部,称为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约为加拿大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中国主要地形分布

地形区是指具有特定地形类型(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的独立的地形单元。山川常被用作不同地形之间的边界 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2四个罐子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三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4有三座主要的山 辽东山、山东山、东南山 中国主要地貌分布 1重力地貌 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

江苏省应用地貌图及其地貌概要

江苏省应用地貌图及其地貌概要 陈志明郑长苏宫春生邓世杰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的淮河下游。平原占总面积的85%,岗地占10%,低山丘陵仅占5%o。平原区半数以上的地面高程在5米以下,江湖水域十分广闹,占总面积的17.36%1)。 约在5—6千年前,海水侵达省区中西部山前地带,今日大江南北当时尚在海中,长江口、淮河口分别在镇江、淮阴一带〔1,4〕。由于江水带来了大量泥沙,使长江口外侧的沙洲不断向外伸展,并与沿海沙堤相连而逐步包围两侧海湾,形成南北两个较大的古泻湖,并先后成为陆地,即今太湖平原和里下河洼地。淮北平原主要由黄河多次南迁泛滥堆积而成。 由于省区地图集编制和农业区划工作的需要,江苏省地貌图已编辑出版过三次2,3,4)。这些任务的特点确定它属于普通应用地貌图的性质。最近的一幅图(1:1,700,000)是江苏省地图集的图幅之一(见附图)。图的设计,强调农业和有关学科的应用。本地貌图的主要设计思想如下: 1.强调平原地形的表现由于本省属平原省分,因此必须重视平原地形的分类与制图表现。其主要依据如下: (1) 成因与形成过程:不同成因的地形有着不同的堆积类型。北部平原(Ⅰ区)的堆积物主要来源于山东沂蒙山区的剥蚀物质,故形成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及远山区的低洼地的组合;西北部(Ⅱ区)堆积物主要由黄河泛滥、形成河流泛滥堆积;东部沿海平原(Ⅳ区)起源于海流与潮汐作用,形成海滩堆积;长江河口平原(Ⅴ区)起因于冲积—河口潮汐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堆积;而其南北(Ⅲ与Ⅵ区)平原起源古海湾—泻湖,形成以湖沼为主的堆积类型;西南部(Ⅶ区)的平原物质来源于山间剥蚀物质,形成冲积—洪积—坡积的组合类型。因此,本地貌图据成因及形成过程,首先把平原分为七大成因类型,并作为七大地貌区的划分基础。 (2) 年代:不同成因过程的平原,其形成的年代不同。上述I区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 1)据江苏省水利厅1964年调查资料(江苏综合农业区划报告),1980年。 2)陈志明,江苏省地貌图(1:170万),江苏省地图集图幅,中华印刷厂,1959年。 3)陈志明,郑长苏,宫春生,江苏农业地貌田(1:100万),江苏省农业地图集图幅,中华印刷厂,1964年。 4)陈志明、郑长苏、宫春生,江苏地貌图(1:170万)及其简要说明,江苏省地图集图幅,中华印刷厂,1979年。

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复习过程

1. 通过阅读景观素描图,了解陆地地形的多样性; 2. 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 让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地形剖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 根据地形剖面图能识别出地形类型; 2. 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归纳、小组讨论、比较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介绍了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如果(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不同的地形景观图片】,知道了我们的陆地表面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那谁能来说一下陆地地形主要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啊? 教师找同学并指图让学生回答(回答略)。 教师:对,很好请坐。通常,我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那么如何把他们(它们)区分开呢?怎样描述他们(他们)的特征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板书】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习探究】 教师:我们知道,地面的高低一般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大小一般用相对海拔(高度)来表示。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就可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类型。下面我简单的画一幅地形剖面图,大家根据这两方面来判别它是哪一种地形类型。 教师画山地地形图。 图一 教师:大家说这是哪一种地形类型啊? 学生:山地。 教师:对,这是山地。 【在地形图上部板书】一、山地 教师:那么大家是从哪里看出它是山地呢?也就是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思考】 ***你能起来说一下吗?

教师:大家说他说的对不对啊??????其实他说的也就是山地的形态特征。 同学们概括一下山地的基本特征。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①高,海拔较高,大于500米,相对高度也比较大; ②陡,坡度较大,而且顶部高耸。 ③山地是许多山的总称,有一群山岭和山谷组成。 教师在地形图下部板书:高、陡 【方法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判断一种地形形态应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回答。 【板书】总结并板书: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两方面。 过渡:那么同学们就用这两方面的特征来判断下面这幅图,看看它是那(哪)一种地形类型? 教师画高原地形图。 图二 学生回答。 教师:对,这是高原。 教师在高原地形图上板书:二、高原 教师:那么,高原有什么基本特征呢?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海拔比较高,一般为1000米以上;起伏平缓,面积较大;还有高原的边缘比较陡。教师总结并板书:高、平、外围陡。 【学以致用】 同学们请用以上学习的方法,分析、总结、概括出“丘陵、盆地和平原”三种地形形态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丘陵、盆地和平原的地形剖面图和三种地形比较表(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