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下)

一、名词解释

1. 内阁

明、清两代所设的政务机构。明自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杀胡惟庸后,忌大臣权重,不设宰相,而自洪武十五年起仿宋制而设诸殿阁大学士,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永乐初以翰林院讲读、编撰等入阁,参与机务,组成内阁,但阁臣地位并不高,一般秩仅五品。至明洪熙后职权渐重,多兼领六部尚书,权高于部、院,成了皇帝最高幕僚兼决策机关。清初以国史、秘书、弘文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参与军政机密,后为军机处所夺,内阁便仅存虚名。小说中称蔡京为“内阁蔡太师”(第十回),是明人口吻,因宋时宰相不称“内阁”。

2. 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处理军政大事的重要机构。雍正七年(1729)开始设立。军机处人员从大学士、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中挑选,称军机大臣,一般由满、汉官员共八人组成,其中各有一人为首领。职位较低的官员名军机章京,负责缮写皇帝谕旨、撰拟文稿,记录归档等事务。军机大臣每日晋见皇帝,在皇帝授意下处理军国大事,用皇帝或军机处名义向各省区军政大臣发布旨令。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军机处是清王朝镇压太平军的最高决策机构。

3. 一条鞭法

亦称“条编法”。明中后期施行的赋役体制改革。明万历九年(1581),内阁首辅张居正为缓和阶级矛盾和增加财政收入,实行赋役体制改革,以限制官僚豪强的赋役优免权。其主要内容是:(1)赋役合并:部分丁役摊丁入亩,力差改以银代役,田赋征银;(2)赋役征收直接由地方官吏办理。从而简化了征收形式,有利于农民离土从事手工业,也使部分无地农民减去了力役负担。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和农作物商品化,是我国税制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但该法因受豪强地主阻挠,实行得不够彻底,明末遭破坏。

4. 摊丁入亩

清代的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将部分丁银摊入田粮征收。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人丁数为准,固定税额,以后“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负担的总数虽固定,但仍十分繁重,并不能解决长期以来赋役不均的问题。雍正初年,清政府在全国(除山西及西北、西南边区外)逐步推行“摊丁入亩”,即将康熙五十年的丁银额全部摊入地亩,与田赋银一起征收。从此,丁银随粮起征的“地丁合一”,便成为清代统一的赋税制度。延续数千年的人头税,从此不再单独征收,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

5. 卫所制度

明代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按军法规定,京师和地方都设立卫所,数府为一个防区,称为“卫”;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大体上以5600人为一卫,卫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辖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辖2总旗、10小旗。分设卫指挥使、千户统领、百户统领。盛时有547卫,2593所,兵额270余万。卫、所兵源于从征(明初随朱元璋征战的军户)、归附(明初元军及各起义军的降军和败军户)、谪发(犯人充军)、垛集(三民户为一垛集,一户出一正丁,二户各出一丁为贴丁,轮流服军役)、简拔(民户丁多者拔以充军)、抑配(清理逃军滥及民户)等。明中叶以后,卫所制废弛,改用募兵制代替。

6. 王阳明

明代哲学家、文学家。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曾任刑部、兵部主事。因上书宦官刘瑾,营救戴铣、薄彦征,贬官为贵州龙场驿丞,其间曾讲学于贵州修文县的阳明洞。后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叛乱有功,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王阳明是明代重要的哲学家,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反对程朱学派。郭沫若留日初期,曾买《王文成公全书》,每天必读10页。1924年,郭沫若以《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为题,为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王阳明全书》作序,对王阳明进行了评说,给予高度评价。

7. 章学诚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官国子监典籍。他提倡“六经皆史”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著《文史通义》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文学方面,他反对桐城派的“义法”和袁枚的“性灵”论。着有《章氏遗书》。老舍十分赞赏他在《文史通义》中对那些好用古字、死守古典的文人的批评,认为“这些议论都是非常痛快,非常精到的”。但又指出,谈到文学本身,“他还是很守旧的”。

8. 三法司

明、清两代对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官署的合称;在外,以大理寺左右寺官、都察院各道御史及过往刑部与承办之司法官署会审,称“小三法司”。凡罪应斩、绞之大案,在京由三法司会审,刑部主刑名,都察院主都察,大理寺主驳正;在外由小三法司会审。凡刑不至死者,不入三法司。会审时,对案情无疑,协议一致,则定案。如有分歧,许两议之,上请皇帝裁决。

9. 轮班工匠

明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服劳役的工匠。据《明会典?工匠二》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天下各色人匠编成班次,轮流将赍原编勘合为照上工以一季为满,

完日随即查原勘合及工程明白,就便放回,周而复始。”明代匠户分三种:轮班匠,住坐匠和存留匠。轮班匠为由外地调入京师的工匠,匠籍隶属各行省。每一、两年或三年到京师服劳役三个月,以后轮班更替,由工部管理。匠户全家可免其它科差。轮班匠世代承役,不能脱籍,故常因不堪忍受官府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而奋起反抗或逃亡。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统治者允许轮班匠输银代役,不愿出银者仍旧当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匠役一律改为征银,并不许匠户私自到部当班。

10 《四库全书》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乾隆时,清廷开设四库全书馆,着手编纂,实际校纂官为纪昀,参加纂修者约三百六十人,其中有戴震、邵晋涵、姚鼐、王念孙等许多著名学者。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到五十八年(1793)最后完成。共缮写七部,分别藏于北京宫中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其中,文源、文汇、文宗存书已在战争中焚毁;文澜所存有散失,后补抄;文渊、文溯、文津存书,至今保存完整。(

11 《明实录》

编年体史书。明史馆臣撰。据明起居注、时政记、日历、诸司章疏奏牍、抄存邸报、传记、先朝遗事资料,累朝分编,从明太祖至熹宗各朝,均经修定,共十三部三千零四十五卷。思宗崇祯朝有后人补辑本十七卷。此书内容宏富,举凡政务措施、典章制度、财政赋役、经济措施、军事活动、重大事件、民族关系、社会状况、各省府自然灾祥,以及帝王婚丧、生子命名、王府制度、祭祀、营造等均有详录,且按编年体年月日排列。对诏令、奏议、案牍、大臣事迹亦择要收载, 保存有大量明代史料。但因系当代人奉敕编修,记事多讳饰。

12 《清实录》

书名。清代编年体史料长编。历朝编修,缮写五份,每份有汉、满、蒙三种文字。自《满洲实录》、《太祖实录》至《宣统政纪》凡十三朝。1932年伪满洲国计划影印,后由日本东京大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承接,至1936年12月全部印毕。共一百二十二帙,一千二百二十册。内容多所改窜,但以奏章、谕旨形式,记录各朝国典大政、经济、政治及社会活动情况,仍具重要史料价值。其中宣宗(道光朝)、文宗(咸丰朝)、穆宗(同治朝)、德宗(光绪朝)、宣统五朝属近代历史范畴。

13东林党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万历后期, 由于朝政大坏、社会矛盾激化,党争更加酷烈。万历二十二年(1594),吏部考功主事顾宪成因讨论三王并封与会推阁员王家屏,忤神宗,被革职还乡。与好友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于无锡东林书院。他们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着,而忌者亦多。东林书院遂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反对派称他们为“东林党”。他们反对矿监税使的掠夺,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天启时,魏忠贤专权,党人杨

涟、左光斗等疏劾忠贤,被捕入狱死。魏忠贤编《三朝要典》,借“三案”迫害东林党。魏阉党羽编《东林点将录》《天鉴录》等,凡被列名者,生者削籍,死者追夺。天启七年(1627)思宗即位,立诛客氏、魏忠贤,穷查党羽,定为逆案,东林党人入阁参政。不久,温体仁入阁。体仁得势后,欲除东林,植逆党。东林与魏阉余党的斗争日趋激烈。崇祯政权覆亡后,党争在南明政权中依然进行,直至彻底灭亡。

14奴儿干都司

明代在东北设置的地方军政机构。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太祖时设辽东都司。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元朝奴儿干东征元帅府的旧址,即黑龙江口附近的特林地方,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调任东宁卫指挥康旺为奴儿干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指挥佥事。下属一百八十四个卫,二十个所。万历年间,增加到三百八十四个卫、二十四个所。其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抵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各卫、所行政机构的官员,有汉族、女真族及其它各族人。由明朝中央政府发给印信,赐以官号, 行使统治权。永乐、宣德时期,明朝派太监亦失哈以钦差大臣身份十次巡视奴儿干地区,并在治所特林修建了永宁寺。

15土归流

明清两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西南地区历来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元朝以来皆实行土司制度。明永乐十一年(1413),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曾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府。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雍正四年(1726),根据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在云贵等省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即将世袭土司改为由中央任命并可随时调换的流官,使这些地区的地方官制同内地趋于一致。各地进展也不平衡,除湖广外,有些地区清代一直未废除土司制度。

16、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作品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古文运动:唐后期由韩愈和柳宗元掀起的一场散文改革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衰微,骈文这种贵族文体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名义上是要求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实际上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企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

17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1004年澶州之战,辽国主动求和,宋真宗接受“和议”,1005年双方订立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形成了宋辽对峙的局面,

18、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范仲淹向仁宗提出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主张,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实行新政,新政因触犯了保守派利益,一年后便被废止。

19、行省制

行省制度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称都省。腹内地区直接隶属于中书省和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在诸路重要都会设立了10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简称行省。最高长官一般称平章政事。行省长官统一掌握军事、行政、财政大权。是我国制改区划和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20、

各讲重点

第一讲:两宋时期的基本历史线索

○1绿色革命:江南水田,传统农业趋于成熟。

○2商业革命:面向大众的商业网络

○3货币革命: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城市革命:封闭的里坊制到开放的街巷制形态

○5科技革命: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技术的完整与传播

第一,不再提过去式的“积贫积弱”;

第二,认为用“积贫积弱”评价南宋的历史地位是一种历史偏见。

南宋历史地位的再评价:

概述:重新评价了南宋的历史地位,指出南宋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在此后的八百年间从未遭到逆转。应该说,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重要的转型期,它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贡献,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第二讲:“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一、防弊之政:赵宋“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

两宋时期,对于“祖宗之法”的重视和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一)防弊之政

○1祖宗之法的核心原则及其形成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控御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

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兵样”

禁军布局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

赵宋“祖宗之法”的核心原则

“立纲纪、昭和气”

“奉行成规”

“一代之治体,必有一代之家法”

“不杀士大夫”

祖宗之法体现着统治阶级(皇帝与士大夫)的集体政治智慧。

在宋代的不同时期里,在不同政治群体的心目中,应该效行的

“祖宗之法”内容并不相同,它依照人们的不同理解,而凸显出不

同的侧重面。

在帝国时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如何对其形成制约,是官僚政治遇到的难题之一。宋朝君臣共同维系的“祖宗之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纽结。

“祖宗之法”使现世的法度笼罩在礼制体系之下,具有了双重的权威;而且,它由士大夫们参与提炼形成,却以“祖宗”定立的规矩这样一种神圣面目出现,因而对于“嗣皇帝”可能显示为某种约束力。

“祖宗之法”的提出,形式上是尊崇祖制的结果,实质上反映着历史发展现实进程的需要。

二、效率与制衡:宋代的官僚制度

(一)中枢机构与中央军制

(二)地方层级设置

(三)“官”与“差遣”的分离:

宋代设官分职制度的特色

(一)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

制衡:“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宋史·范镇传》

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

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不同于中书省),

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办公处设在禁中,亦称政事堂。

枢密院:国家的最高军政机构。长官常由文臣担任:“文臣知枢密”

(二)○1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开放与严密

新型士人的崛起:

北宋中期“精英”阶层的领军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等,是一批新型的士人。这些没有家世背景的起自清贫的知识分子(“寒俊”),其政治态度、理念追求、文化品格与一般思想倾向,都与六朝隋唐的士族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不同。

他们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是一批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且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的新型士人,是具有“综合型”特征的官僚。

○2宋代赋役制度

阶级结构

主户:有常产(指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及房产等重要生活资料)的税户。

客户:“无常产而侨寓者”(无土地资产,佃农);约占总户数35%左右。

形势户:“谓见充州县及按察官司吏人、书手、保正、耆长之类,并品官

之家,非贫户弱者。”乡村官户、吏户、豪横之家。

坊郭户:市民、城居工商业者、包括部分城居官僚与地主。

(坊郭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是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讲:经济发展与都市繁荣

经济重心的南移

?在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唐宋时期实现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建立在南方农业对北方农业历史性超越的基础上

?安史之乱之后成为影响南北经济地位的关键事件。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作用

唐宋垦殖人口与垦田

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诸多因素

?政治因素:战乱以及破环

?大规模移民:两晋之交、唐后期五代、两宋之交

?自然坏境变化:○1气候变化○2水文变化十一世纪初至十二世纪末气候转寒,

灾害频发,降水量多,湖泊分布,北方多湮废,南方有所扩展。○3植被变化:人工植被取代天然植被○4土壤变化:黄土高原表土流失,华北平原土地沙化,南方卑湿土壤肥力的提高

户数分布的变化:隋唐至宋初

?安史之乱之后,南方逐渐成为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人的态势已经定型

?北宋初,南北户口之比大约为6:4.

垦田的增加:国家根本,抑给东南

唐宋江南经济

1、苏湖熟,天下足

2、轮作复种制

唐宋时期,南方的轮作复种制有了蓬勃发展,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面积日趋扩大,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得到大面积推广。

3、以围田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

4、传统农具发展的巅峰:配套与定型

农具品种复杂多样,水田与旱作农具系列化,反映出耕作程序增多,技术愈加精密。(如曲辕犁、秧马)

5、经济作物的种植与专业经营的出现

宋代以后,我国养蚕重心由北方转到了南方,且分布由分散趋于集中。棉花的栽培也逐渐向北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出现了茶园户、漆户、药户、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对于传统自然的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突破。

6、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

唐宋时期,契约性租佃关系基本上取代了以前的私属性租佃关系,(解除了人身依附)。立契租佃关系制的普遍化,是巨大的历史进步。租佃契约从本质上说仍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依据,但它毕竟在历史上第一次对主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作出了比较明确的确定。

有关租佃关系的契约,对缔结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租佃权益受到法律的保障。

第四讲:学术发展的新趋势

?唐代前中期,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社会

?佛教、道教、景教等外来宗教,以及传统中国的民间信仰,相互之间即排斥

又融合,上至国家礼仪、制度,下至民众的的日常习俗。

?唐代的外来宗教:“三夷教”:锁罗亚斯德教、摩尼教、景教

禅宗:思想史、社会史

从汉唐诸儒繁琐章句文学转向义理的新儒学,关键性的转折人物是中唐的韩愈。

新儒学的产生是各种学术派别相互渗透的过程。新儒学派由宋代的统一思想家组成,吸引了无数优秀学者加入其阵营。

这一学派的崛起,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儒家学说在与佛教道教两家对抗过程中缺乏思想力量的状况。

关于“宋学”

●从训诂之学到义理之学

“宋学”是宋代新儒学的统称。宋学是汉学的对立物,是汉学引起的一种反动。

●“理学”思想的提出

理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心性、义理的讨论

理学不仅是12世纪以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学士思想体系,而且对于近现代的东南亚国家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史学的突出成就

●官修史书与史学批评

意义:1、官修史书标志着前代史的修撰完成了由私修到官修的过渡。

2、促使了专门修史机构的建立

3、确立了史部在古典经籍四部分类中的重要地位。

4、纪传体取代编年体而成为“独尊”的正史。

●经世史学《通典》

唐代中期,杜佑之作

二百卷。书成于贞元十七年(801)。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凡有一千五百八十四条,取材博综古今,广采群经、诸史、地志,为中国典制文化专史的首创之作,对后世史书编纂影响甚巨。内容略古详今,唐代部分约居全书的四分之一,多属原始数据。惟记事偶有遗漏,兵典叙兵法而不载兵制,礼典一门竟全书之半,于体例殊未允当。

●“三通”: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

《史通》:史学批判的杰作,系统的总结了史学理论和方法

史家三长论:史学、史实、史才

传统史学的鼎盛时期

宋朝是传统史学的鼎盛时期:新史体先后创设,新学术门类(地理学、金石学等)发展,长篇巨著之多,史学家成就之大,足以凌驾汉唐。

宋朝官府重视本朝史的编修,所修史籍、日历、实录、会要、国史与篇幅之巨,记述之详,居中国各朝之冠。

宋初四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影响:○1派生出新的史书体裁:将史事别立条目,独立成篇,脉络清晰的记事本末体○2创立了“纲”,以大字为提要,“目”以小字叙事的纲目体。

○3在《资治通鉴》的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续作。

新学科的产生:金石学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北宋时期成为专门之学。

第五讲:辉煌的科技文艺成就(看笔记,没啥重点的)

中国古代史(下)元明清部分

第一讲:从大蒙古国到元王朝

忽必烈建立元朝

推行汉法:

1、建立年号、国号及有关礼仪制度

2、建立汉式官僚机构

3、定都汉地

4、实行重农政策

5、尊孔崇儒

第二讲:元朝政治概况

忽必烈时期治国方针的转折

蒙古旧制的大量保留

(重点:祛薛制度)

元朝的敛财措施:1、增加税课2、官营谋利3、变更钞法4、钩考敛财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政局不稳、权臣专权、政治危机、起义频繁

汉化迟滞的主要若干体现

●大量草原旧制的保留。推行“汉法”的不彻底

●严重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统治集团的文化取向

汉化的原因:

●蒙古族在进入中国以前是比较单纯的游牧、狩猎。对汉族农业文明几乎全无

接触和了解。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接收一套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

●蒙古建国后除汉文化外,还受到吐蕃喇嘛教文化,中亚伊斯兰教文化以及欧

洲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对本土文化贫乏的蒙古统治者来说,汉文化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药方

●尽管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已经经济分裂为元王朝和四大汗国,但在相当长的

时间里,元朝在名义上还是帝国的一部分,漠北草原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存在着一个强大而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这就使得元朝统治集团仍不能摆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长期难以做到完全从汉族地区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元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蒙古族的形成:元朝灭亡后,退回草原的蒙古人并未像以前的北方民族那样从历史上消失,相反却作为一个有持久生命力的民族,长期活跃在大漠南北的历史舞台上。

第三讲:元朝经济、社会和文化(自己看笔记,没什么)

第九讲:明清制度

【老师建议看《近世商人》唐力行著。了解明史:《明实录》、《明史》、《明史纪事本末》→考课→文献资献(正史)考古发掘→实物民间文献:契约文书、碑刻、族谱、建筑保留等】

第十讲:明清经济与社会(略)

第十一讲:明清学术与文化

梁启超论清代考证学学风:

1、凡立一义,必凭证据

2、选择证据,以古为尚

3、孤证不为定说

4、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皆以为不德

5、最喜罗列事项之同类者,为比较的研究,而得出其公则

6、凡采用旧说,必明引之,繅说以为不德。

7、所见不合,则相辩诘,虽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受者不以为样

8、辩诘以本问题为范围,词旨务笃实温厚……

9、喜专治一业,为窄而深的研究

10、文体贵朴实简洁,最忌言有枝叶

简答题

1 简述清代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强化

(1)国家中枢机构的嬗变。清朝国家军政中枢机构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后又创行密折制度、军机处、秘密立储制。

(2)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驭。省级实行二元化的领导体制,布按二司有密折上奏权,十五道监察御史。中央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3)《大清律令》和司法制度。《大清律令》集刑事法、民事法、行政法、军法等为一体。中央主管司法的部门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大案要案、死刑案件,内阁、军机处及部院等大臣奉旨参与会审,终审权在皇帝。

(4)八旗和绿营。清朝实行八旗兵在冲要之地重点驻防,与汉族人绿营兵的各省普遍布防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形成从内地到边疆严密的军事控制网。5.强化思想控制与文化统制。推行程朱理学,文化统制采取两手政策。一方面讲求文治,推行文教,维系世风人心;另一方面排斥异端思想,镇压、取缔各种不利于其统治的言论和行为,极端表现是禁书和文字狱

2、元朝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2)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3)为便利南粮北运,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4)加强中外交往,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5)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6)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论述题

1、评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的缺陷和变法中的种种弊端是主要原因。北宋时期,为了抵御外敌(次要目的);巩固王权,防止皇袍加身的事件再次发生,国家的军队数量相对前朝是大大的加深了,在加上北宋的文官制度,科举中举人数剧增,国家的财政财销相对于前朝大大的加深,农民不堪繁重的苛捐杂税,阶级矛盾深化.王安石变法一是要实现富国强兵,二是要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的负担,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是符合实际的需求的.但是王安石的变法不可避免的触犯到了大地主和官僚阶级的利益,让他们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钱财来支援国家的财政是不可行的,加上王安石变法的急于求成和用人不当加速了变法的失败.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他的部分内容也得以保留,比如兴修水利等。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

2、试分析促进我国封建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历史现象,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但随着南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最终稳居南方

主要原因: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辽、宋、西夏、金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极大地缩小了民族间的差距,推动了民族的融合。加之少数民族大量南下移民,更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辽、宋、西夏、金、元时期,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越北方。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发达的时期,特别是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最为瞩目。农业方面:两宋时南方的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辟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粮食主要产地在江南。尤其太湖流域成为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手工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龙泉窑和哥窑瓷器精美别致,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宋朝的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明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以发行了纸币“会子”纸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

3、论述我国自唐代以后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这些演变过程有何特点?反映什么问题?

我国自唐代以后的赋税制度演变是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再进而到清代的

地丁银。

(1)演变过程:①唐代实行两税法前,规定农民向官府交租、纳绢以及纳绢、布代役,都按人丁数以实物计征;推行两税法后,主要按土地、财产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实物税。②明代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主要按田亩数征收,但改用银两收税。③清代雍正以后实行地丁银,则完全按田亩征收银两,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

(2)特点:①逐渐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变为按田亩征收;②逐渐由征收实物税变为征收货币税。

(3)反映问题:①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日渐松弛;②逐反映了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趋势。

4、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1)背景相同: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出现冗员、冗兵、冗费现象,财政困难,还有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

(2)目的相同: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性质相同:都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的局部改革

(4)作用相同:都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势力

(5)结果相同:都受到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强烈抵抗,以失败告终

(1)中心不同: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王安石变法的中心是理财(2)措施不同:庆历新政的措施主要在政治方面,如严格官员的升降考核制度,限制恩荫入士,重视法令的制定,取信于民等等。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有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多个方面。

(3)持续时间不同:庆历新政只经过一年多时间,王安石变法则进行了七、八年

(4)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则是一场全面的改革(5)失败原因不同:庆历新政是触犯了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变法则用人不当,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而且到最后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动摇了,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

(6)影响不同:庆历新政由于持续的时间很短,基本上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王安石变法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发展了农田水利事业,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对限制兼并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打击了贵族官僚势力。

5. 简述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1)背景:

1)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①过度专制使君主在利用内阁辅政的同时,又利用亲近的太监加以牵制,内阁、司礼监职权不确定,没有成为与高度专制相适

应的辅政体制,容易引起权力之争。②由于君权受到的限制很少,明中期的皇帝大多率意行事,长期不临朝听证成了惯例。这就为太监、阁臣擅权提供了机会。

③明中叶继承皇位的大多年少,少年天子需要可以信赖的人掌管事务,太监、阁臣便走到前台。④君主为了操纵臣僚,不制止甚至有意造成派系权力之争。

2)明朝统治者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但是有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2)内容和作用:

1)整顿吏治。主要措施是建立考成法。提高了行政的效率,改善了官场的风气。

2)整顿边防和俺答封贡。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改善了蒙汉关系,为朝廷寻得了一大批的军事人才,使他执政时期以及其后30年间,北边没有较大的战争。

3)兴修水利。有效的抑制了河水的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的弃地变成良田。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清丈土地。通过这一行动,张居正再一次贯彻了"有田即有赋"的古老赋税原则,使人民的负担趋于君平,调整了民众与宦官之间的社会矛盾。

4)一条鞭法。将赋役征收合为一,是征税简单化,大大缓解了明朝中叶严重的逃税现象,是财政有了好转。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民的束缚,推动了商业的发展,繁荣了城乡的商品经济。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1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春秋 (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齐国成为东方强国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成为霸主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经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东方霸主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争霸格局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 秦(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定都咸阳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 公元前3世纪,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形成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24年,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 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三次大战

中国古代史一览

第1章: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基础知识掌握】 —、我国早期的人类: 1、元谋人:云南;170万;最早;长江 ①半坡氏族:陕西西安;5-6千;黄河; 特点:磨制石器;弓箭;粟、菜、麻、畜禽;彩陶;村落 三、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4000多年前 1、炎黄时期:黄河、黄帝;上游、炎帝;南方、蚩尤;华夏族;炎黄子孙 2、尧舜禹时期:禅让:部落联盟首领推选;禹治水;私有→阶级→国家(奴隶社会) 第2章: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基础知识掌握】 —、夏朝:(前2070——前1600) 1、夏朝建立:前2070;禹;启、世袭制;国家机器:军、法、狱、城;王 2、农业生产:木、石、蚌;水利;铜器(非农);(青铜出现) 3、夏朝灭亡:桀;前1600;黄河下游、商汤 二、商朝:(前1600——前1046) 1、商的统治区域:东:大海;西:陕西西部;东北:辽宁;南:长江流域 迁都:前1300;盘庚、殷(河南安阳); 2、殷墟和甲骨文:19世纪末;龟甲、兽骨;较成熟文字;信史 3、奴隶制度:刑、狱;人祭;人殉 4、农业、畜牧业:集体耕作;畜牧多 5、青铜器:铜、锡、铅;盛器、武器、工具;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6、天文历法:夏历;殷历:闰年;日月食;

7、商文化的世界地位:疆域;青铜;文字;天文 三、西周 第3章:春秋和战国时期 【基础知识掌握】 —、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的瓦解:(前770——前476) 1、春秋五霸:(图)齐、宋、晋、秦、楚;吴、越 2、齐桓公称霸:富庶大国 3、晋楚争霸:晋文公:生产、政治、军队;城濮之战 二、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前475——前221) 1、战国七雄:(图)(西)秦、(东)齐、(南)楚、(北)燕、(中)赵魏韩 2、封建制的确立: 3、商鞅变法:前356:秦孝公 4、都江堰和郑国渠:(图)李冰,成都,“天府”;郑国,咸阳,400万,泾-洛 第4章:春秋战国文化

中国古代史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史复习要点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1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1)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2)地点:云南元谋县 2、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 (3)生产生活:使用旧石器(打制);猎取动物,从事采集;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 (4)身体特征: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但保留了一些猿类的特点。 3、山顶洞人 (1)时间:距今约1万8千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3)生产生活:使用旧石器,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用兽皮缝制衣服;有爱美的意识;过着氏族公社生活。 考点2.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约7000年 (2)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3)工具:使用新石器(磨制),骨,木,陶质工具,(耒,耜,锄等) (4)生产:采集渔猎;原始农业(水稻);饲养家畜. (5)生活:居住在木头建造的房子里(干栏式) 2、半坡遗址——黄河流域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6000多年 (2)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3)工具:广泛使用新石器 (4)生产:原始农业(种植粟,麻,蔬菜);畜牧业;制陶(彩陶),用麻纺织麻布。(5)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6)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早期文字的雏形。 3、大汶口遗址 (1)时间:距今6000年——4000年

(2)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3)生产:种植粟,饲养家畜,制作陶器 (4)经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小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反映出的问题:第一,二者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他们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从中可以看出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他们在发展原始农耕经济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考点3.远古的传说 1、炎帝.黄帝的传说 (1)时间.地域: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生活在黄河流域,蚩尤部落生活在东方。 (2)贡献:炎帝神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发明陶器;尝百草。 黄帝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铜器. 车船。 (3)黄帝在阪泉战败炎帝。黄炎联盟在涿鹿战败蚩尤,构成华夏族主干。 2、禅让的传说 (1)禅让: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办法 (2)顺序:尧舜禹 3、大禹治水的传说(疏导) 小结:“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在古代,“传说”与“史实”本来没有严格区别,近代科学思想的兴起,人们开始把被考古资料证实了的某个朝代称为“历史”,把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该朝代“历史资料”,把这些“历史资料”记载的该朝代的事情称为“史实”。把尚未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称为“传说时代”,把有关这个时代的文献称为“传说资料”,把这些传说资料记载的事迹叫做“传说”。“传说”和“史实”的最终区别在于有没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考点1 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轮单元过关夯实基础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D.陕西半坡村 2.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半地穴房屋B.打制石器 C.稻谷D.彩陶器 3.他们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观察和认识着变幻无穷的斑斓世界,用彩色绘制在陶器上,那艺术形象尽管简洁,充分再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这句解说词里的“他们”是( ) A.北京人B.河姆渡人 C.半坡人D.炎帝与黄帝 4.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A.种植粮食作物B.制造陶器 C.发明舟车D.铸造青铜器 5.下列符合河姆渡人生活状况的是( ) A.在半地穴式的房屋外欣赏黄河风景 B.在干栏式的房屋外欣赏长江风光 C.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煮大米饭 D.在干栏式的房子里熬小米粥 6.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7.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8.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 C.推行县制 D.重农抑商 10.“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这段材料主要解释了( ) A.商鞅变法的原因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商鞅变法的目的D.商鞅变法的经过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B 2.B 3.C 4.A 5.B 6.A 7.B 8.B 9.B 10.B

01中国历史第一册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篇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作业北师

课时训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基础夯实练|· 1.[2017·岳阳]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 2.[2017·南京]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 A.种植粮食作物 B.制造陶器 C.发明舟车 D.铸造青铜器 3.[改编题]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房屋是我国农耕时期居民的房屋,造成这两种房屋建筑结构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筑理念不同 B.生活习惯不同 C.使用工具不同 D.所在环境不同 4.[原创题]关于黄帝时期的传说,我们可从考古实物中得到验证。右图为陕西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它印证了( ) A.大禹治水 B.嫘祖缫丝 C.仓颉造字 D.伶伦谱曲 5.“以酒为池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这副对联描绘的分别是夏朝和商朝最后两位君王的暴政,他们分别是( ) A.启、桀 B.桀、纣 C.汤、纣 D.武王、纣 6.[改编题]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7.[2017·聊城]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 A.问鼎中原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三顾茅庐 8.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的国家分别是( )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9.[2017·苏州]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 A B C D 10.[2017·江西]“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材料中的“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11.[2017·义乌]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2.著名作家余秋雨曾写道:“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若去游览都江堰,应到( ) A.四川 B.湖北 C.云南 D.陕西 |能力提升练|· 13.[改编题]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 1、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3、陈高华、陈智超等著:《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中华书局,2017年。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 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6、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7、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2014年5月。 8、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9、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10、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6月。 1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3月。 12、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 13、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14、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 15、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月。 16、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 17、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4月。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史前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 直立人:云南元谋人(最早的人类)、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和北京山顶洞人 .特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天然火,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群居生活。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四、五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基本要素: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畜牧业 母系氏族: 黄河流域:陕西半坡和河南仰韶文化。半坡居民已种栗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去打猎,捕鱼。已经开始有彩陶了。使用的工具有骨耜,石铲,石斧等。河南仰韶种植水稻。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共同特征 原始种植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父系氏族: 山东大汶口文化,开始出现了私有制,有了贫富之分 三、古史传说 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 五帝:黄帝、颛顼(高阳氏,绝地天通改革)、帝喾(高辛氏)、尧、舜(有虞氏)

第二章、夏商西周 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建立,从此,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商朝的王盘庚曾迁都到殷,史称“盘庚迁殷”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周武王牧野之战杀商纣王,灭商,国号周 西周:周朝实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指的是庙宇和祭祀。 二里头文化: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于1959。 第三章、春秋战国 一、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位)被杀,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历史生平王东迁前为西周,后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五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有一说法:最后两位是吴王和越王勾践。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大索貌阅:隋文帝开皇五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 以防诈老诈小逃避徭役。查出不实,流配里长、党长,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 2、输籍定样:隋文帝开皇五年采用高颖的建议,行“输籍定样”法(或称“输籍法“)。规定每年正月五 日县令出查,根据标准定百姓户等,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百姓不能逃税,官员不能任情舞弊。由于税额低于世家大族对佃户的剥削,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 3、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开始实施的中央官制。三省是尚书、内史(唐中书)、门下,三省负责国家政务, 互相牵制,内史省是决策机关,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关,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长官令、左右仆射,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民部,唐户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是为六部。三省长官同向皇帝负责,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帝集权。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4、开元之治: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姚崇、张九龄、韩休等人为宰相,针对时弊进行以下改革:①裁 汰冗官,整顿吏治;②抑制食封贵族;③压制佛教势力;④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⑤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⑥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因为以上各项改革,开元年间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二王八司马事件:唐后期宦官专权严重,威胁皇权,也遭到朝臣反对。永贞元年,顺宗重用王叔文、王 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十人对弊政进行改革,剥夺宦官权力,但接掌军权的关键性措施因宦官集团反对未能成功。同年八月,以权阉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与未皋等内外呼应,迫使顺宗让位与太子李纯。 宦官得势后,“二王”被被贬,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边州司马,时称“八司马”。整个事件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它以反宦官专权的失败而告终。 6、牛李党之争:唐后期官僚的朋党之争。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代表庶族地主,李党以李德裕为首, 代表士族地主。两党结怨始于宪宗朝元和三年策试案,党争高潮出现在文宗朝,宣宗时以牛党的胜利宣告结束,前后历时近40年之久。牛李两党所代表的均是当时的腐朽势力,而且两党都勾结宦官作为后台,所以牛李党争没有改进当时社会状况反而致使唐后期政治腐败加剧,无积极意义。(↑隋唐)10、周世宗改革:五代后期,统一趋势日益明显。周世宗即位后在周太祖改革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革。经 济上鼓励垦荒,分荒地给流民,优待逃户。减轻租税。兴修水利。限制佛教发展,抑制佛寺经济。国家铸钱,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上,改善吏治,赏罚严明,听取群臣意见,制定《大周刑统》,颁行全国。军事上,整饬军纪,整编禁军,革除唐后期豢养冗兵的积弊,有利于国家安定。 11、南北面官制:耶律德光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的双轨统治机构。南面官依“汉 制”(唐朝的制度)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士大夫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契丹旧制)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用契丹贵族。 南北面官制是契丹统治和官制的一个重要特点。(↑五代十国) 14、澶渊之盟:北宋景德元年,辽圣宗、萧太后率20万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黄河北岸澶州,朝廷震惊,宰 相寇准的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抵达澶州,极大地鼓舞了宋军士气。辽宋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规定:宋辽结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岁输聊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 此后,辽、宋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政治上的和平往来。 16、猛安谋克制:阿骨打称帝以后,扩充和整顿了金朝的军队,推行猛安谋克制度,规定以三百户为一谋 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组织,凡猛安谋克户,平时从事“畋渔射猎”等生产活动,战时则自带器甲,以猛安谋克为单位,编成军队,应征出战。这样不仅节省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有较强的战斗力。(金)

2017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试题详见课件或复习资料 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⑤在《隋律》的基础上,修订,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 考点二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诞生于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时设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完善于朝: (1)考试科目: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明经科、进士科最重要。 (2)关键人物:①: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③: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意义:科举制度僵化于明朝。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到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除。 考点三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族尊奉为“”。 2.吐蕃概况: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 3.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唐太宗时,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8世纪初,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考点四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唐朝与日本:日本多次派到唐朝学习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等先进文化。唐玄宗时,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除讲授佛经外,他还详细介绍了中国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等。 2.唐朝与天竺:唐太宗时,佛教高僧西行天竺(即今)取经,著有《》。 考点五宋代的都市生活 1.物质生活: (1)衣:官员、贵族的衣饰由节俭到奢侈。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食:东京城里有两百多种食品,夜市小吃很多,夏季有冷饮。 (3)住:农村百姓住低矮的茅屋,富裕人家以茅屋与瓦房相结合。城市平民住四合院,贵族官僚宅第宏丽。 (4)行:多用牛车、驴车,达官贵人乘轿。交通比较发达,旅店业兴旺。 2.文化生活: (1)娱乐: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舍)。 (2)节日: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春节在宋代称,最受重视。

中国古代史(下)

中国古代史(下)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朝的建立:_______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亡______朝,南北重归统一。 2.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概况: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______。自北向南分为______、通济渠、____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_____、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3)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考点2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唐朝的建立: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_______。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吸取隋亡教训;_____,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戒奢从简”;___________(房玄龄和杜如晦)和_____(魏征)。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郭沫若称她的统治“__________________”. 4.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出现原因:任用贤人(姚崇);重视_______;注意“戒奢从简”;重视农业生产。 5.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发展:农民创制新的农具_______和灌溉工具______。(2)手工业发达:陶瓷业以越窖青瓷、邢窑白瓷和________最为有名。(3)商业繁荣:__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考点3 科举制的创立 1.诞生:______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首创_____和_____。唐玄宗:______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考点4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1.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_____和_____。

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下) 一、名词解释 1. 内阁 明、清两代所设的政务机构。明自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杀胡惟庸后,忌大臣权重,不设宰相,而自洪武十五年起仿宋制而设诸殿阁大学士,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永乐初以翰林院讲读、编撰等入阁,参与机务,组成内阁,但阁臣地位并不高,一般秩仅五品。至明洪熙后职权渐重,多兼领六部尚书,权高于部、院,成了皇帝最高幕僚兼决策机关。清初以国史、秘书、弘文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参与军政机密,后为军机处所夺,内阁便仅存虚名。小说中称蔡京为“内阁蔡太师”(第十回),是明人口吻,因宋时宰相不称“内阁”。 2. 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处理军政大事的重要机构。雍正七年(1729)开始设立。军机处人员从大学士、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中挑选,称军机大臣,一般由满、汉官员共八人组成,其中各有一人为首领。职位较低的官员名军机章京,负责缮写皇帝谕旨、撰拟文稿,记录归档等事务。军机大臣每日晋见皇帝,在皇帝授意下处理军国大事,用皇帝或军机处名义向各省区军政大臣发布旨令。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军机处是清王朝镇压太平军的最高决策机构。 3. 一条鞭法 亦称“条编法”。明中后期施行的赋役体制改革。明万历九年(1581),内阁首辅张居正为缓和阶级矛盾和增加财政收入,实行赋役体制改革,以限制官僚豪强的赋役优免权。其主要内容是:(1)赋役合并:部分丁役摊丁入亩,力差改以银代役,田赋征银;(2)赋役征收直接由地方官吏办理。从而简化了征收形式,有利于农民离土从事手工业,也使部分无地农民减去了力役负担。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和农作物商品化,是我国税制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但该法因受豪强地主阻挠,实行得不够彻底,明末遭破坏。 4. 摊丁入亩 清代的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将部分丁银摊入田粮征收。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人丁数为准,固定税额,以后“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负担的总数虽固定,但仍十分繁重,并不能解决长期以来赋役不均的问题。雍正初年,清政府在全国(除山西及西北、西南边区外)逐步推行“摊丁入亩”,即将康熙五十年的丁银额全部摊入地亩,与田赋银一起征收。从此,丁银随粮起征的“地丁合一”,便成为清代统一的赋税制度。延续数千年的人头税,从此不再单独征收,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单元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知识纵横贯通 诸子百家思想的贡献与现实价值 代表思想现实价值 儒家仁政 思想 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具有积极作用,对今 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 教育 思想 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道家无为 思想 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 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法治观、 改革观 对于当今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墨家兼爱、非 攻等思想 对今天人们所追求的平等博爱、和平和尊重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点训练] 1.(2019·贵州思南中学高二期末)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 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 B.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 C.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 D.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荀子共同强调了社会个体应该重建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促进自身道德的觉悟和完善,这样才能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表明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排 除B项;C项“只有”表述过于绝对,道德自律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方式之一,排除;材料并非只是针对诸侯国君而言,而是针对社会各成员提出的要求,排除D项。

先秦时期社会特征表现 项目社会特征 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转型文明形态从采集渔猎到农耕文明 政治特征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再到中央集权的演 变 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 文化特征具有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特征,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活 跃局面 [对点训练] 2.(2020·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铁制农具甚至整套铁农具,表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得到很大发展和推广,这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和生产力的提高,故选B项。A 项“独断经营”,D项“最早出现”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必备品”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 文化方面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民族 关系 “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交流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各民族

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第10讲

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日趋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它包括明朝(1368~1644年)、清朝前期(1636~1840年)。 在政治方面: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实行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这也同时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对外趋向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在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发展均超过了前代水平;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发展凸现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 在文化方面: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征。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活跃;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巨著,但总体而言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 第10讲明清时期的政治 一、明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中枢机构:废丞相,设内阁 (1)宰相制度的废除

(2)内阁的出现 ①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②过程 ③评价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三司分权,设立督抚 (1)内容:明代仿效宋朝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制度,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布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按察司的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 (2)作用

中国古代史顺序

中国古代史顺序 三皇→尧→舜→禹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详细如下: 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 →唐尧 →虞舜 →夏禹(夏禹把天下传给他的儿子,改变了之前的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商汤杀夏桀灭夏,国号商 →周武王杀商纣王,灭商,国号周 →771年,周幽王被杀,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历史生平王东迁前为西周,后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嬴政统一六国,国号秦 →秦只传一世到秦二世被灭。楚汉相争,刘邦赢,国号汉 →汉孝平帝被王莽毒杀,王莽篡位,改国号新 →公元23年,王莽新朝被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称帝,重建汉朝,史称光武中兴。称之前为西汉,这为东汉 →三国(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汉献帝于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称吴王,229年称帝,史称孙吴、东吴。魏蜀吴三国鼎立,史称三国时期) →两晋(西晋和东晋的合称。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都洛阳,是谓西晋。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 →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以区别后世赵宋。公元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国号齐,史称南齐。公元520年,萧衍代齐称帝,国号梁,史称萧梁。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 自刘裕建宋到陈被隋灭,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北朝:公元386年,北方鲜卑族拓跋珪称王,国号魏,建都平成(进山西大同)。后孝文帝迁都洛阳,该姓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北魏为元魏。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公元550年,高洋代东魏称帝,建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国号齐,史称北齐,高齐。 公元557年,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建都长安(金陕西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宇文周。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政权与南朝一直对峙,历史上称为南北朝时期 →公元581年杨坚到北周称帝,国号隋,史称隋文帝,隋统 一→唐高祖李渊灭隋,国号唐 →五代十国 五代: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季度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公元923年沙陀部人李存勖(xu2)灭后梁称帝,建都洛阳,国号唐,史称后唐。公元936年,沙陀

中国古代史总结

中国古代史 一、政治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春秋战国:初现雏形 秦:确立形成 汉唐宋元:加强完善 明清:空前强化 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明清 3.秦国商鞅变法 社会转型,质跃 4.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汉化 5.北宋王安石变法 封建社会中期,调整 6.秦始皇 统一,建制,功过 7.唐太宗 贞观之治,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8.康熙帝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9.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三公九卿制 两汉:汉武帝任用身边亲信,设中朝、外朝 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行政权)、枢密使(军政权)、三司使(财政权)元:中书省、宣政院 明:废宰相权分六部、内阁 清: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10.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以州为监察区,设臵刺史 东汉:州郡县 隋:州县

唐:道州县、藩镇割据 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路州县 元:行省制度、路府州县、宣慰司 明清:废行省设三司 11.关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问题 ⑴注意分析、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存在着的两对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君权不断扩大;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⑵评价: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基本上是起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应辩证地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应充分肯定其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的积极作用;明清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虽然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抵制外来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了科技文化的进步,阻碍了社会进步,基本上起的是消极作用 12.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核心) 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13.“大一统”政治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⑴秦汉时期“大一统”政治形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⑵秦汉时期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有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文化的中华民族基本形成,中华民族形成反过来巩固“大一统”政治 ⑶江南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14.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贡献 ⑴元朝统治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有特殊的地位 ⑵清朝统治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15.古代杰出君主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大有作为 ⑴秦始皇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作出贡献 ⑵唐太宗为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⑶秦始皇与唐太宗的比较 ⑷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①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和蒙古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打击分裂势力;重新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尊重喇嘛教,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