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前急救与护理

院前急救与护理

院前急救与护理
院前急救与护理

院前急救与护理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爱惜生命、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已经成了普遍的追求,因而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欲加迫切,要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得到及时的救治。院前急救服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院前急救护理是护理工作在医院外的特殊表现形式,院前急救医生的责任不是单纯的出诊看病,护士的责任也不是单纯出诊处置与注射,院前急救人员的共同责任就是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抢救性处置,并安全地转送到医院,为伤病员的安危争取最初的抢救时间,“先救命,后治病”,这是院前急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院前急救的概论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院前急救是指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等病人的医院前期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及途中护理。院前急救的主

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减少伤残。

院前急救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病人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救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

2、病人病情危急严重,必须进行及时抢救。

3、院前急救是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救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

4、经抢救的病人需要及时、安全地输送到医院进行延续、系统救治。

(二)院前急救创新模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院前急救模式,但就其主要模式,仍然可将它们大体划分为英美模式及法德模式。

1、英美模式或近似与英美模式

主要急诊方式是“把病人送到医院”,其观点是病人被送到以医院为基础的急诊科,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护理。在这种模式中急诊医护开始于来医院之前,由有关专业人员,如急诊技士和护士进行现场对证救护为主,到医院急诊科后由急诊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急诊治疗。目前,采用英美急救医疗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日本、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

2、法德模式或近似于法德模式

主要急诊方式是“把医院带到病人家中”,即送医生和技术到现场,希望在病人达到医院前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救护,救护措施主要放在现场,其具体操作是医生几有关专业人员,如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到某个有关地点对病人实施急诊治疗。医生大多是麻醉师,他们向伤病病人提供大部分救护,所采取的急救手段多为救生与止痛。由于急诊科通常发展不完善,因此病人在现场分类后直接送进病房。这一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医生没有受过很好的训练和监管,因此没有英美模式中的医生那样有质量保证;病人急诊治疗时间长、存活率底等。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挪威、波兰、葡萄牙、俄罗斯、瑞典瑞士等国家。

3、中国模式

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急救意识、服务区域差异较大,以及受传统急救模式的影响,各地在设立院前急救大体上可分为特大城市模式(如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和中小城市模式;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院前急救有代表性的有三种模式:

3.1、北京急救中心:由院前急诊科、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构成。是国内的

一个特例。中心拥有现代化的调度通讯设备,院前急救工作由医生、护士、协作

承担,部分经院前抢救处理后病人送回中心监护室进行继续治疗。多数病人则转

运至其他医院。急救中心是首都人民院销急救及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

调度和抢救中心。

3.2、重庆急救中心:附属于一家综合医院,拥有现代化的急救车和抢救仪器

设备,经院前处理后病人可送到附近医院,也可收入自己的附属医院,因背后有

一所具有接收各专科病人能力的医院,因而扩大了院前急救和救治病人的范围。

3.3、广州急救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负责全市急救工作的总调度,其下以若干

医院的急诊科为相对独立的急救单位,按医院专科性质和区片承担院能急救工

作。

二、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1.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士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

速限备相应急救物品,以最快的迅速到达现场。

2.护士要有能力护理急救各种病人,病人的病种包括内、儿、妇、外、五官等

多个专科,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

3.进行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各种护理操作技能;

救护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对创伤治疗护理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无

菌操作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4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士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

查询。如情况许可,应做好抢救记录。

三、院前急救工作程序:病人或他人用任何电话拨通“l 20”,向急救中心发出呼

救,简要说明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住址、接车地点及联络电话号码。

中心调度人员写好电话记录后,立即向院前急救小组发出指令信号,难备相应物

品。以最快的迅速开出医院,院前工作强调的是速度,救治原则是只救命,不治病,急救人员要抓紧任何时机,分秒必争,以便病人在发病的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帮助,尽可能地减少伤残和死亡率。包括病人发病现场对医疗急救的呼救、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运输等环节。具体流程入图:

从图可以看出,院前急救活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各个阶段又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最初的现场急救和呼救阶段

在急、危、重伤病员的发病或以外伤害的现场,第一个发现者是病人自己,其次是在现场的其他人。现场仅有病人本人,应呼叫请求援助,并尽可能地采取自救措施。现场的其他人发现病人后,应主动迅速地赶到病人身边,边询问检查病人病情,边进行急救呼救。大型灾害发生时,现场的人可能都是受损伤者,在进行呼救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自救、互救。这时的急救呼救包括两个内容,一呼叫周围的人给予帮助,二是对专业院前急救单元进行呼救。

2、救呼救信息的接受和传递阶段

院前急救单元接受到急救呼救信息,把急救信息传递给急救分站或急救单元,并对院前急救资源进行调度。

3、急救单元的出发准备阶段

良好的准备是急救单元快速出动的先决条件。所有值班或待命的急救单元都应该事先做好院前急救出动的准备。在接受到特殊病情的信息时,还应该进行特殊的准备。

4、抵达现场阶段

急救单元抵达现场的过程是一个急救资源移动的过程。选择路径要近,移动速度要快、安全,到达现场要准确。

5、接近病人阶段

不论采用哪种运输工具,直接到达病人身边的可能性都很小,即使距病人不远,医务人员也有一个携带药品和器械、设备到病人身边的过程。在接近病人的过程中,速度要快,携带的药品和器械、设备要尽可能符合病情急救的需要。

6、现场抢救阶段

现场抢救阶段主要有三个步骤

6.1初步识别,对已存在的或潜在的威胁着病人生命和躯体的各种病情进行及时的和连续的临床鉴别。

6.2评估病情,急救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连续的短期评估(出立即有生命、躯体及致残的威胁之外),其中包括对机体和行为症状的评估。

6.3稳定病情,根据初步识别和对病情的评估,应用复苏技术和其他使病人在生物学方面或精神方面都能转向体内稳定的各种处理方法。这些技术和处理方法对于病人的进一步医疗或缓解都是必需的。稳定病情可以包括机体的任何系统。在抢救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应及时上报,请求支援。

7、搬运阶段

把经过现场抢救的病人,抬上担架并搬运到急救运输工具上。这个阶段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狭窄的楼道里搬运病人时,尤其在拐弯处,要防止病人从担架上摔下来,引起严重后果或进一步损伤。

8、转送阶段

转送阶段是急救单元载着病人抵达医院的过程。首先急救医务人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医院,其次是急救运输人员根据所要到达的医院选择最佳路线,保证途中的快速和安全。在途中,医务人员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监护,延续现场抢救的治疗,必要是进行抢救。

9、抵达医院阶段

抵达医院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把病人从急救运输工具搬运到医院急诊室;二是与值班医务人员进行交接班。

完成以上九个阶段后,一次院前急救任务即告结束。可以再接受第二次急救任务。10、返回阶段

完成急救任务后,首要任务是进行下一次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如:补充用了的药品、器材、检查车辆等。

四、院前急救对护士的基本要求

(一)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爱心

对病人的爱心和责任心是对护士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所有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院前急救时,伤病员的病情千差万别,无论现场及条件如何,积极抢救伤病员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就会玷污院前急救的崇高事业。

(二)熟练的基本业务技能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在急救车为单元的救治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就要求护士不但能完成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工作,也要能完成最基本的医疗工作。因此,从事院前急救的护士必须具备较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广博的医学理论与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

(三)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

复苏操作技能不仅是医生所应具有的能力,也是从事急救工作的护士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士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

(四)常用抢救设备的使用和配合

随着院前急救的不断发展,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逐步配置一些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便携呼吸机、吸痰器等,甚至为设备齐全、性能良好的使用性的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

五、院前急救的护理

(一)院前急救的准备阶段

(1)院前急救常规物品的准备

内科出诊箱:急救药品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拉明洛贝林纳洛酮多巴胺利血平地塞米松异丙嗪氯丙嗪安定鲁米那度冷丁氨茶碱解磷定速尿亚甲兰垂体西地兰安痛定甲氰咪胍止血敏止血芳酸50%葡萄糖液10%葡萄糖酸钙液氢化考的松25%硫酸美心律平硝酸甘油心痛定消心痛喘乐灵等。

急救物品:开口器舌钳电筒剪刀体温计压舌板听诊器口咽通气管氧气面罩或鼻塞镊子各种型号注射器各种型号的气管套管导尿管尿袋一次性的手套各种型号的留置针静脉输液用具纱布绷带等。

外科出诊箱:急救药品有:除了内科中毒患者的对抗剂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急性期所用的药外都有。

急救物品:除了内科所备的急救物品外,还应有:骨科夹板止血带一次性的缝合包一次性的手套

液体箱:益极疏低分子右旋糖苷5%碳酸氢钠甘露醇平衡液0.9%生理盐水5%G.S 10%G.S 5%GNS等。

其他急救器材: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便携式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监护仪、颈拖等。

每一次院前急救结束后,由急救小组成员(护士)及时补充所用的药品和物品;同时每天专有一名护士(8—2)检查所用急救药品和物品及器材(包括院前急救),保证100%

的完好状态。

(2)院前急救车辆的准备:驾驶人员每天都应对救护车进行检查,护士每天要对救护车进行消毒,如接的是传染病人应进行终末消毒。

(二)现场急救护理

护理体检:包括望、触、扣、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对生命体征变化的观

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到达现场后,护理体检时,主要注意“三清”,即听清:病人或旁人的主诉;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与主诉相

符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

生命体征:包括检查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皮肤温度。

1.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瞳孔是否固定,有无压眶或

角膜反射。

2.血压:常规测量肮动脉血压,看压力是否正常,

如病人双上肢受伤,应测量捆动脉血压,其压力值比上胶动脉压高20

—30mmHg.

3.脉搏:测量脉率及脉律,注意脉搏的强弱,常规触摸挠动脉,粹死

病人触模颈动脉或股动脉

4.呼吸:注意测得呼吸频率,深浅度和节律有元改变,有无呼吸困难、

被动呼吸体位、发组及三凹征。

5.体温:必要时用体温计测腋下体温,如情况紧急应观察有无皮肤湿

冷、发凉、发约或花纹。

在进行生命体征检查的同时,·可通过与病人对话判断其意识状态、反应灵敏

度。如病人意识丧失,应配合医生进行全身物理检查。

急救护理措施在进行初步体检后,护士应根据医嘱协助医生进行急救处理。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给病人以合理舒适的体位、建立静脉通路和观察维护生命体征的平稳等。此外,对于不同专科的病人还应针对病情给予必要的护理准备,

1、病人放置体位

对于轻症或中重度病人,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护士要协助病人,将其扶置成舒适安全的体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这种体位可以使病人以最大程度放松,且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的发生。尤其在处理成批伤员,对轻症或中重度病人不能照顾周全时,这种体位具有最大的安全性。放置好病人体位后,要注意给予保暖,如无必要,不要对清醒病人反复提问,要尽量使病人能安静休息并减轻心理压力。

2、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对于所有需要建立静脉通路的院前急救病人,如可能的话,均要选择应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穿刺针头锐利,很容易穿透皮肤,一旦进入血管,既可留置一软管,可保障快速而通畅的液体流速,对抢救创伤出血、休克等危重病人在短时间内扩充血容量极为有利。穿刺毕,以胶布固定外端,如无向外的牵拉力量,在病人躁动、体位改变和转运中均不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各种型号的穿刺针几乎适合于所有外周静脉血管,甚至可用于儿童。

3、松解或去除病人衣服的护理技巧

需要在院前现场中处理的猝死、创伤、烧伤等病人,为便于抢救和治疗,均需要适当地脱去病人某些衣服、鞋、帽。尤其对创伤、烧伤病人,衣服不仅掩盖了真实的创口或出血,且有直接的污染作用。去除衣服,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免因操作不当加重病情。3.1、脱上衣法:解开衣扣,将衣服尽量向肩部方向推,背部衣服向上平拉,如病人有一侧上肢受伤,脱去衣袖时应先健侧后患侧。提起一侧手臂,使其屈曲,将肘关节和

前臂及手,从腋窝位拉出。脱下衣服,将扣子包在里面,可以大成圈状,将衣服从颈后平推至对侧。拉起衣袖,使衣袖从另一侧上臂脱出。如病人生命垂危,情况紧急,或病人穿有套头式衣服较难脱去时,可直接使用剪刀剪开衣袖,为急救争取时间和减少意外创伤。

3.2、脱长裤法:病人呈平卧位,解开腰带及扣,从腰部将长裤推至髋下,保持双下肢平直,不可随意抬高或屈曲,将长裤平拉下脱出。如确知病人无下肢骨折,可以屈曲,小腿抬高,拉下长裤。

A、脱鞋袜法:托起并固定住踝部,以减少震动,解开鞋带,向下再向前顺脚型方向脱下鞋袜。

3.3、脱除头盔法:如病人有头部创伤,且因头盔而防碍呼吸时,应及时去除头盔。

但对于疑有颈推创伤时,应十分慎重,必要时与医生合作处理。如病人无颅外伤且

呼吸良好,去除头盔较难时,既不主张必须去除。其方法是:用力将头盔的边向外

侧扳开,解除夹头的压力,再将头盔向后上方托起,即可去除。整个动作应稳妥,

不要有粗暴动作,以免加重伤情。

病人经上述护理准备后,为抢救和治疗提供了方便。此时,应迅速做初步处理,如给药、清创、加压包扎和止血等。初步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保全病人生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后期感染或并发症。一旦情况允许,应迅速将病人抬至救护车,送往就近的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继续治疗。

转运对病人进行了现场初步急救护理后,即应快速将病人转至医院。让病人能尽早地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对减少伤伤率至关重要。决定病人转运的基本条件,是在搬运及运送途中,确保病人不会因此而危及生命和使病情急剧恶化。

转运技术:

1、搬动病人脱离危险区:一般情况下,在尽可能不改变病人体位的情况下,将病人移上担架。但如遇成批伤员抢救或不能使用担架的狭窄地带,山区、塌方或火灾现场,就要依靠救护人员协助病人移出危险区并搬运到救护车上。

现场急救时,发现病人的身体还在某些物体的重压下或随时有受压或被致伤的可能,应迅速搬运病人至安全地带。主要方法如下:

1.1、拖运法:使病人平躺,两臂弯曲,搭放在胸前,搬运者蹲在病人头前方,双手插至病人肩下至液窝,抓紧液下衣服,使病人的头依附在救护人员的前臂上,向后用力,在地面上平移,直至拖行出危险区。

1.2、挽扶法:适合于神志清楚、行动困难、不能自行走出危险区的病人。救护人员站在病人受伤的一侧,拉起其手臂,使手搭在救护者的颈部,另只手环绕住病人的腰部,并抓牢病人的衣服,使病人依靠住救护者的身体,协助行走。

1.3、手座法:是两个搬运者用双手搭成的座位,分四手座和两手座2种,如病人神志清醒,可用四手座法,使病人坐在手座上,并伸开双臂搂住搬运者的颈部,即可行走。如病人神志不清,且无法合作,既适合于两手座法,使病人坐在手坐上,搬运者在两侧用另一只手扶住并固定病人身体,以免跌下即可。

2、常用担架使用法:当把病人搬动至安全地带或易于行走时,既可使用担架。担架的种类很多,如帆布担架、充气担架等,分别供不同病人选择使用。标准的担架多配有固定带,以使病人与担架形成一体,便于安全搬运。

2.1上担架法:在尽可能不改变病人体位的情况下,将病人平抬上担架。这一要求尤其适用于创伤所至的多发性骨折病人。如搬运者为4人,每人将双手平放插入在病人头、胸、臀、下肢的下面,使病人身体保持在同一平面直线上,听统一号令,将病人一同抬起,平移放在担架上。如搬运者为2人,方法是在病人腰部凹陷处,平塞入一床单或毯子,

然后轻轻地在病人身下拉平展开。搬运者站在病人头、脚部,拉起单的4角,共同用力平兜起病人移至担架上。注意床单要结实完好,两人用力一致,切勿摔伤病人。另外,如使用的是可以拆装的帆布担架,方法就十分简单。拆下担架上的帆布,将其平铺在病人身下后,再将两根长杆插入帆布的两侧筒中,即可将病人置放在担架上。

2.2、担架运送法:使病人平躺在担架床上,必要使系好束带,如抬担架者为4人,各站在担架的4角;如为2人,则分站在担架的前后。抬起担架运送病人的基本要求是:尽量保持病人身体在水平状态,行走时,病人足在前,头在后,但对某些特殊病种的病人,应注意运送技巧,以保障病人安全。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病人,可保持担架水平位后头部稍低位,切忌头高脚低,在下楼梯时在前面抬担架者,应将担架举高,使担架保持平衡。

在将病人抬入救护车时,应使病人头在前,脚在后,以使病人感到舒适为度。2.3、上救护车法:救护车上多安置有轨道滑行装置,使病人头在前,将担架放在轨道上滑入车内。如无此装置,救护人员应合力将担架抬起,保持头部稍高位而抬入救护车内。2.4、下救护车法:将担架抬下救护车时,救护人员要注意保护病人,如从轨道上滑行,要控制好滑行速度,尽可能保持担架平稳。

途中监护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在转运途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维持呼

吸和血压,特别是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应加强呼吸道管理。

2.维持各种管道的通畅:如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管,鼻导管等加以妥善固定,

防止管道滑脱,保持各管道通畅。

3.给氧或机械通气:应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腔中

的分泌物防止误吸,保持气道通畅是一切氧疗的基础。

4.在院前急救的用药中,医生只下口头医嘱,要求护士要执行三清一复核的

用药原则,三清即:听清、问清、看清;一复核:药物名称、剂量、浓度与医生复核,切忌出现用药差错,对用药的空安培应暂时保留,以便在空闲时在进行核对。

5、前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不使已灭菌的物

品再被污染,并使之保持无菌状态的技术。在院前护理工作中,导尿术、伤口无菌

敷料覆盖、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都属于无菌操作范围。无菌技术操作的首要原则

是必须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这在急救现场和家庭中是不易作到的。因此,在实际

操作中,护士要注意维护抢救治疗环境,疏散人群,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靠近无菌

治疗区谈话。进行无菌操作前,如有可能,应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无菌物品取

出后,不管是否动用,不能再放回原处。如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时,即不可再

用。为避免交叉感染,一份物品只能供一名病人使用。

任何无菌包打开前,护士要检查其消毒如期,有无松散或潮湿,违反无菌原则的拒不能应用。

严格执行院前护理中的无菌操作原则,对防止后期病人感染、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以达到“慎独”的境界,才是做好护士工作的根本。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

院前急救一般护理常规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急救车的急救物品、药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2、接听急救时,详细询问病情、地点及方位、联系方式等,并记录来电时间。 3、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到达现场,市区要求15分钟以,条件好的区域要在10分钟以,郊区要求30分钟以。 4、抵达现场后,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对病人实施救护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心脏电除颤、心电监护、止血、骨折固定等。 5、根据病情协助病人取 6、合适体位 7、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急救药物 8、关怀安慰病人,保持镇静,向家属介绍病情,以取得合作与理解 9、如病人病情允许,应尽快、安全地将病人转运到医院急诊科,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1、迅速接诊危重病人并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准确迅速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须复述2次再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核对,做好病情和用药记录。 3、抢救室护士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记录,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病情稳定后,指导导诊员护送病人至病房,必要时医生、护士陪同护送,根据病情携带氧气枕、呼吸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 5、做好终末处理,还原抢救车药品、物品,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6、做好各种登记,如120交接登记、会诊登记、抢救登记。

1、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除各种顾虑,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支持工作,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 2、病情观察 (1)每15-30分钟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1次,至病情稳定可改为1-2小时1次。 (2)观察脉搏快慢、强弱、节律变化:注意有无心动过速、过缓、间歇脉、二联律、三联律、脉搏短绌等异常情况。 (3)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呼吸声音的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增快、缓慢、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双吸气等异常呼吸。双侧胸廓运动是否一致,有无鼻翼煽动、口唇及指端发绀、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 (4)观察血压的变化:通过直接动脉插管测压或袖带进行监测,观察有无血压过高或过低,脉差有无增大或缩小等异常情况。 (5)测量中心体温与周围体温:若中心体温与末梢温差大于5℃,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体温过低时,首先设法提高室温,保持在24-26℃为宜,还可用电热毯或加盖棉被等方法进行保暖。病人体温持续过高,应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6)神志及瞳孔的观察:病情危重者可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定向力部分或完全障碍,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3、基础护理 (1)保持床铺干净、整洁。 (2)病人皮肤及头发清洁。每日皮肤擦洗2次,1-2小时翻身扣背1次,防止牙床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对禁食和高热病人,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4次,口唇皲裂者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总结心得体会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总结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要求我们护理工作更要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急救护理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急救工作的质量,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也为患者到医院的后期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如何发挥院前急救中的“急”、“稳”、“准”? 作为基层医院,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概况 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辖区内总人口近30万人,承担对全镇及周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伤亡事件、实施紧急救援及支援,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以及组织开展全镇厂企、学校急救业务培训等工作。我科共有医护人员37人、司机4人、担架员2人,急救车3辆,每台救护车上均安装有GPS卫星定位车载台。每年我科接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出车近3800车次。出车最快0.5min,最慢3min,10~15min到达15公里内的现场,抢救成功率达94.6%。 2 对科里护理人员的要求

科内护士均在临床工作一年以上,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抢救技能,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和抢救仪器的使用,能迅速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高尚的责任心;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接到“120”求救电话时,快速反应,用最简短的语言问清患者的详细地址、病人数量、基本病情及联系方式等,迅速出车。 3 院前急救护理 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最佳急救期为伤后12h内,较佳急救期为24h内,延期急救期为24h后。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1]。 3.1 到达现场后必须保持沉着冷静,首先了解患者情况和周边环境,让患者迅速脱离致伤环境,现场救治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如果是成批伤病患者,医护人员赶到出事现场,应迅速作出伤情判断,为抢救赢得时机。运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的快速检诊程序,对病人伤情评估:(1)耳听呼吸,有无通气不良。(2)眼看口唇有无苍白或发绀、颈动脉怒张,胸部运动是否对称。(3)手摸桡动脉及颈动脉,触脉搏跳动情况。(4)问伤情及受伤过程,判断意识状况。(5)测血压,对意识不清患者判断休克程度。通过以上检测即可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进而实施初步救护措施[2]。伤病患者以醒目的卡片红、黄、绿、黑四色系统表示,尤其强调对多发伤、颅脑外伤、胸部外伤的伤病患者一定要仔细观察,严格分检,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准确估计伤情,使其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

院前急救的特点与护理 作者:作者:关若珊作者单位:淄博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急诊科,山东淄博255120 来源:医学期 刊/ 护理学与医疗保健收藏本文章 【关键词】院前急救特点护理 院前急救是指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的监护。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及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须分秒必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作为施救者应熟练掌握它的基本特点,从思想上到工作上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利于圆满地完成抢救任务。 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突发性需院前急救的病员往往是突发的,时间、地点、人员不定,涉及的学科不定。因此,就增加了院前急救的难度。 1.2 紧迫性突发急症和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后,病员病情复杂、危重,需紧急抢救、就地抢救的人数多。有资料统计,心跳、呼吸骤停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50%存活;6分钟脑细胞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开始复苏者100%不能存活。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就地抢救与加强运转途中抢救并重。 1.3 艰难性艰难性是指灾害发生的病员涉及的学科种类多、伤情重,有时成批出现,一个人身上可能有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同时受累,而院前急救条件简陋,急救物品不很齐全。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过硬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完成急救任务。 1.4 灵活性院前急救常常是在道路、家庭等环境下进行的,而救护车所备的抢救器材和药品有限。因此,在抢救工作中应灵活机动、统筹兼顾。先救命、救急,其他可缓一步的治疗措施,待转运至医院内再进行。否则,就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5 关键性医学急救包括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而院前急救是第一现场的急救,是非常关键的抢救,如果院前急救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院内的抢救成功率。如对猝死患者及创伤大出血患者的抢救等。因此,只有院前急救做好了,院内更进一步的抢救才有保障。 2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2.1 院前急救对护士素质的要求院前急救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危重病人,首先,如果技术操作不过硬、不熟练,会延误抢救时机或无法实施急救;再者,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的现场有时是很可怕的,如果护士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连自己都被吓坏了的人,何谈救人呢?最后,护士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身体条件较差,搬运病人就成为困难,也会造成治疗不及时的后果。 2.2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2.1.1 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实施抢救。例如,仅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其病情,只带常用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因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

院前急救中患者的转运程序及护理

院前急救中患者的转运程序及护理 一、院外转运 (一)转运联络当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出诊人员,并简单询问病情,告知家属简要的急救方法,如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有条件的给予吸氧。 (二)转运前的准备医护人员接到出诊信息后,要求5 min 到位并立即出车,出车前应检查急救药品、器械设备,针对病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途中能正常使用。携带物品包括:便携式多功能监护仪、简易呼吸囊、便携式简易呼吸机、喉镜、气管导管、负压吸引器、便携式氧气瓶。 (三)稳定病情出诊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畅通气道,吸氧,同时详细询问病史,做全面体检,并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使患者病情达到相对稳定再考虑转运。救护人员应向患者、家属或与患者有关的人员做好转运解释工作,说明病情、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发生意外的危险,取得患者、家属及有关人员的同意、理解与合作,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四)转运中的护理 1、维持呼吸道通畅。在转运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保证足够通气量的先决条件,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技巧,如:膈式呼吸、缩唇呼吸,刺激或有意识地咳嗽,通过体位引流、背部叩击和振动等促进痰液排出,每1~2 h变换1次体位,有助

于改善通气和血流灌注,促进某些肺段的痰液引流。必要时予以吸痰。在吸痰前后各给2 min高流量吸氧,否则不仅会引起低氧血症,还可导致组织严重缺氧。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手法采用旋转提拉。 2、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对于转运的呼吸衰竭患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十分重要。为了便于转运途中补液及使用急救药物,应选择外周静脉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做到方便、快捷、牢固、准确。另外在途中由于颠簸的原因可能会出现针头移位或其他一些输液故障,转运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穿刺技术。 3、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转运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昏迷患者要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征。途中予以心电、血压监护,观察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呼吸困难可选用茶碱类或β2受体兴奋剂,有助于缓解小气道平滑肌痉挛。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做好抢救、观察、监护记录。 4、心理护理呼吸衰竭患者往往焦虑不安,易激动,定向力障碍和精神错乱。在转运途中要注意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积极采用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耐心地安慰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并使家属能适应疾病所带来的压力,能支持、理解患者,缓和紧张情绪,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

院前急救与护理

院前急救与护理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爱惜生命、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已经成了普遍的追求,因而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欲加迫切,要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得到及时的救治。院前急救服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院前急救护理是护理工作在医院外的特殊表现形式,院前急救医生的责任不是单纯的出诊看病,护士的责任也不是单纯出诊处置与注射,院前急救人员的共同责任就是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抢救性处置,并安全地转送到医院,为伤病员的安危争取最初的抢救时间,“先救命,后治病”,这是院前急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院前急救的概论 (一)基本概念和意义:院前急救是指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等病人的医院前期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及途中护理。院前急救的主 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减少伤残。 院前急救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病人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救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 2、病人病情危急严重,必须进行及时抢救。 3、院前急救是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救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 4、经抢救的病人需要及时、安全地输送到医院进行延续、系统救治。 (二)院前急救创新模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院前急救模式,但就其主要模式,仍然可将它们大体划分为英美模式及法德模式。 1、英美模式或近似与英美模式 主要急诊方式是“把病人送到医院”,其观点是病人被送到以医院为基础的急诊科,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护理。在这种模式中急诊医护开始于来医院之前,由有关专业人员,如急诊技士和护士进行现场对证救护为主,到医院急诊科后由急诊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急诊治疗。目前,采用英美急救医疗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日本、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 2、法德模式或近似于法德模式 主要急诊方式是“把医院带到病人家中”,即送医生和技术到现场,希望在病人达到医院前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救护,救护措施主要放在现场,其具体操作是医生几有关专业人员,如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到某个有关地点对病人实施急诊治疗。医生大多是麻醉师,他们向伤病病人提供大部分救护,所采取的急救手段多为救生与止痛。由于急诊科通常发展不完善,因此病人在现场分类后直接送进病房。这一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医生没有受过很好的训练和监管,因此没有英美模式中的医生那样有质量保证;病人急诊治疗时间长、存活率底等。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挪威、波兰、葡萄牙、俄罗斯、瑞典瑞士等国家。 3、中国模式 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急救意识、服务区域差异较大,以及受传统急救模式的影响,各地在设立院前急救大体上可分为特大城市模式(如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和中小城市模式;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院前急救有代表性的有三种模式:

120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120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也在不断进步,老龄化的问题日渐突出,人们拨打120的情况越来越多。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20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120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1、院前急救原则 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2、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1)社会性、随机性 (2)时间紧急 (3)流动性大 (4)医疗急救环境差 (5)病种复杂 (6)以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强度大 4、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 (1)思想心理素质

(2)专业技术素质 (3)护理职业素质 (4)护士身体素质。 5、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 (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 场救治工作。 (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 (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 6、护理体检包括 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7、护理体检应注意那三清 听清病人或旁人的主诉 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 看清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 8、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 护理体检

院前急救工作心得体会

院前急救工作心得体会 导语:院前急救,最主要的特点是“急”和“救”。“急”就是紧急、快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运输来实现;“救”则是要通过先进的医疗救护技术来实现。因此通讯、运输、和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三大要案,当病人突发急症或遭到意外伤害时,这些设备技术将发挥及时有效的急救作用。 院前急救工作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要求我们护理工作更要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急救护理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急救工作的质量,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也为患者到医院的后期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如何发挥院前急救中的“急”、“稳”、“准”? 作为基层医院,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概况 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辖区内总人口近30万人,承担对全镇及周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伤亡事件、实施紧急救援及支援,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以及组织开展全镇厂企、学校急救业务培训等工作。

我科共有医护人员37人、司机4人、担架员2人,急救车3辆,每台救护车上均安装有GPS卫星定位车载台。每年我科接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出车近3800车次。出车最快,最慢3min,10~15min到达15公里内的现场,抢救成功率达%。 2 对科里护理人员的要求 科内护士均在临床工作一年以上,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抢救技能,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和抢救仪器的使用,能迅速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高尚的责任心;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接到“120”求救电话时,快速反应,用最简短的语言问清患者的详细地址、病人数量、基本病情及联系方式等,迅速出车。 3 院前急救护理 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最佳急救期为伤后12h内,较佳急救期为24h内,延期急救期为24h后。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 到达现场后必须保持沉着冷静,首先了解患者情况和周边环境,让患者迅速脱离致伤环境,现场救治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如果是成批伤病患者,医护人员赶到出事现场,应迅速作出伤情判断,为抢救赢得时机。运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的快速检诊程序,对病人伤情评估:(1)耳听呼吸,有无通气不良。(2)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准确及时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安全及时的转运技术,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结论:完善有效的院前救治体系和训练有素的专职医护人员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救治的结局。 标签: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脑出血及脑梗塞。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也是我国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卒中发病时患者往往在院外,而发病后短时间内是否得到及时恰当的急救护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存活率和致残率。现就笔者所在中心近两年来院前急救中194例患者的救治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4例患者,男121例,女73例,年龄34~93岁。有高血压病史133例,有糖尿病史者86例,有冠心病史者91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41例,缺血性脑卒中153例。 1.2 院前急救及护理 1.2.1 电话指导及急救反应时间急救中心调度员在接到呼救电话时即问明患者的症状,在初步判断可能为脑卒中发生时,马上派出最近的救护车,并电话指导家属让患者平卧,神志不清、呕吐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防误吸引起窒息及肺部感染。有抽搐者叮嘱家亲友勿按压肢体,还要注意防止患者碰伤和咬伤舌头。必要时,请出车医生直接与患者家属取得电话联系,进行更为专业的病情指导。并尽可能请家属到显著标志处接车,以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1.2.2 现场急救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检查神志、瞳孔、测量生命体征、采用GCS(格拉斯哥评分法)评估病情、确立抢救措施和转运策略。如GCS>8分者,患者取平卧位,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紧张,立即转运;GCS200/130 mm Hg者,适当降血压,血压要求控制在200/110 mm Hg以内[1]。 1.2.3 安全转运清醒患者,采取半坐位,有利于脑部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保持安静,安慰患者。昏迷者经现场急救处理改善呼吸循环障碍后,采取

关于院前急救的护理

关于院前急救的护理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院前急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此只有及时采取紧急而准确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赢得宝贵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也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院前急救要以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为主题,关键在“急”与“准”字上,在急救护理流程中如何充分体现“急”字,怎样才能做到“准”,又怎样去发挥“稳”呢? 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局限性院前急救不同于院内急救,不仅现场卫生条件差,还受到携带急救药品、器具有限等限制,客观上给急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克服客观上的不足。 1.2 综合性急救对象和外伤种类的多样性,打破了医学分科的界限,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须培养全科型医生和护士。 1.3 复杂性急救病人的多样性,致病原因的复杂性,情况多变性,抢救过程又直接受现场人员的监督(院前),情绪所受影响大,急救人员不仅要全力抢救处置病人,还必须尽力排除各种干扰,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其现实问题,有“的”放矢,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工作的重点。

2 要有一套完整的院前急救制度及出诊流程 2.1 院前急救护士应热爱急诊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业务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独立工作能力强、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提高出诊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拓展业务技术范围,增强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水平,时刻牢记“病人第一,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理念,突出一个“急”字、强调一个“快”字、力求一个“稳”字。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工作。定期对护士进行院前急救技术培训,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转运操作,提高院前急救队伍的应急操作能力。快速反应接到“120”急救电话时,在较短的时间内问清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人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出诊医护人员立即带上相应的急救物品,迅速出车并用电话联系以便应急,如心脏病的患者,要备好心电图机;室颤的患者,要备好心电除颤器,呼吸差的患者要备用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用物等。要求救护车白天在3 min内、夜间在5 min内必须开出,到达现场所用时间最快2 min,最慢20 min,平均10 min。 2.2 迅速、准确地估计伤情及伤检分类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察看现场,让伤员迅速脱离致伤环境,对伤情迅速做出评估,根据伤员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口唇颜色、肢端温度迅速判断伤情的轻重缓急。遇到重大灾害及事故发生时,要及时对伤员进行伤检分类,佩戴红色标志的伤员为窒息、昏迷、严重出血、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2-11-12T11:53:02.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孙会[导读] 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 孙会(四川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部四川成都 610015)【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253-02 【关键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 创伤(trauma)是一种由于机械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组织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及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且多为高能量的严重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并对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才能减少创伤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 1 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救治和创伤监护病房救治。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创伤后1小时为抢救黄金时间,把伤后10分钟称为“白金10分钟”,这样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并做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为进一步救治打好基础。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诊创伤病员85例,年龄5~64岁,就诊时间10~60min,所有病例全部安全转送急诊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 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患者进行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 3 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对创伤患者急救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创伤院前急救可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A气道处理并固定颈椎;B呼吸处理;C 循环处理并控制出血;D评估神经功能缺损;E暴露伤者以进行彻底检查;其目的是尽早发现致命伤并尽早采取有效处置措施。第二阶段应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从头到脚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每个部位都经过全面彻底检查,进一步对受伤部位及时、适当及有效地处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可以用纱布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或者使用负压吸引。抬起下颌解除舌后坠,紧急情况下可以行环甲膜穿刺术、气管插管或切开术。胸部有开放性创口者,立即用敷料覆盖并封闭伤口。多发性肋骨骨折致胸壁软化者,用两横指宽的胶布条或肋骨背心作环状固定,以减轻胸壁浮动。 3.2 妥善止血①指压法;②抬高患肢加压包扎;③止血带法;④钳夹包扎法。 3.3固定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减少疼痛便于搬运。可利用各种类型夹板或者支具固定患肢(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木板、木棍或者健肢(指)来固定。但在固定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伤口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②固定时动作要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扭动,以免使骨折加重和引起疼痛或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③固定时松紧适宜、可靠牢固,不但要固定上下两端,还要包括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④四肢骨折时应先固定骨折上段,然后固定骨折下段,并把指(趾)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⑤固定时应尽可能将骨折肢体牵引正直,固定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是骨突出部和固定器材上下两端,都应垫适量棉花、纱布或衣物等,以防压伤皮肤和浅表神经。 3.4搬运首先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防止舌后坠。对脊柱伤、腹部伤等注意对症处理。 3.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3.6监护随时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情况。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提示患者有休克发生,应立即抗休克治疗。如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改变,则提示有呼吸功能改变,应立即调整氧流量或面罩吸氧,根据情况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措施。休克或者昏迷的患者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尿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3.7止痛疼痛可加重患者的休克,疼痛较轻时可心理安慰,剧烈疼痛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或呕吐的副作用。骨折后的妥善固定、制动也是有效减轻疼痛的措施,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患者疼痛。 3.8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 总之,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科学规范的急救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的分工制度,可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从而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参考文献 [1]刘中民.改善急救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水平[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79-80. [2]陈永强.高级创伤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 05,40(2):149 -151.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及护理体会

院前急救重要性及护理体会 [摘要]:院前急救是以救治院外危、急、重症病人和各种灾难事故所实施的急诊急救,它是急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上划分,它又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环节,其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急救的全过程。本文以我院急诊科自2009年7月加入德阳市急救中心120网络医院,到2010年4月以来对院前急救320例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外科疾病在院前急救中占了首位,为72.50%,其中创伤占59.70%,而车祸伤就占53.14%,内科疾病占26.56%。通过分析,说明现场急救的及时准确合理有效、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病员的生命。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及扎实过硬的急救技术,在急救过程中,做到“快捷”“有效”“合理”“安全”,分秒必争地进行救治,尽可能地降低伤残率。同时应向全民普及急救知识,建立由医疗专业化队伍和群众自救相结合的急救模式,使CPR初期处理技术人员的专业领域扩大为社会集团人员的共同责任,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成功率; 院前急救是以救治院外危、急、重症病人和各种灾难事故所实施的急诊急救,它是急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上划分,它又是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其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急救的全过程。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我院急诊科自2009年7月加入德阳市急救中心120网络医院到2010年4月以来,对院前急救320例进行统计分析,阐明做好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1临床资料 1.1 分科 我科从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的院前急救中,外科232例(72.50%),居首位,内科85例(26.56%),居第二位,其他3例(0.94%)。 1.2 疾病分类 疾病分类排列是:创伤26例(59.69%),心血管系统疾病15例(4.69%)。 1.3 院前死亡 院前死亡是指救护车到达时已经死亡及经抢救无效的病例,共19例,占院前急救的5.94%,其中外科13例(68.42%),内科6例(31.58%)。 1.4 出车频率 平均每天出车次数为1.185次,冬季出车次数多于夏秋季节。 2讨论与体会 2.1 强化急诊意识,提高急救工作快速反应能力,掌握现场急救原则 院外急救不是一般出诊,它面对的患者病情急、危、重,所以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要分秒必争,要迅速到达现场,严格按照现场急救原则运用“快捷”、“有效”、“合理”、“安全”的急救措施,使伤者得到最迫切和最有效的急救和治疗,尤其是灾害性和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急救更是如此。现场急救的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员的伤残率及生命。院外急救的特点和核心就是快速反应,迅速出诊,争分夺秒,及时抢救,确保急诊各个环节的通畅无阻。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院前急救的320例中,完全能按德阳急救中心的要求,接呼救电话后,白天在2-3分钟内出诊,晚上在5-6分钟内出诊,在出诊过程中能做到突出一个“急”字,强调一个“快”,争分夺秒开展救治工作。在转运过程中,突出一个“安全”转运与‘急救’紧密结合,在保证病员安全的前提下作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2.2 加强急诊护理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素质

浅谈院前急救中的护理心得体会

浅谈院前急救中的护理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13-05-15T16:49:00.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顾靓冯文鲜司贤峰 [导读] 因此在平时就要加强急救技术技能的训练及考核,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急救技术水平。 顾靓冯文鲜司贤峰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45005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309-02 【摘要】目的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有着与院内部分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也是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院前急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此,如何做好院前急救病人的护理工作,是现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因此现场对不同病人采取适当全面、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急救病人的死亡率,赢得抢救时机,而且为病人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几年来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诸多院前急救护理经验,综述如下: 1 技术保障 由于院前急救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伤情的不确定性,以及必须立即投入急救的时间紧迫性,就要求施救的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急、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特点,熟悉各种急救器材的使用及操作方法。因此在平时就要加强急救技术技能的训练及考核,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急救技术水平。 2 快速反应 接到“120”指令后,及时与患者或家属联系问清详细地址、患者人数、主要病情。告知家属简要的急救方法,如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有条件的给予吸氧。 3 迅速、准确地估计伤情及伤检分类 遇到重大灾害及事故发生时,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察看现场,让伤员迅速脱离致伤环境,对伤情迅速做出评估,根据伤员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口唇颜色、肢端温度迅速判断伤情的轻重缓急。及时对伤员进行伤检分类,根据伤情佩戴红、黄、蓝标志,按病情先重后轻的处理原则进行抢救。 4 基本生命支持 保证呼吸道通畅,经病(伤)情评估后,立即就地对危重病(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氧气吸入以及呼吸兴奋药的应用。 4.1 病人体位的放置: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采取相适应的体位。原则上是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将病人放置成安全舒适的体位,如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使病人放松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4.2 维持呼吸系统功能:护理措施包括吸氧、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呕吐物、分泌物。如果是舌后坠而自主呼吸存在的患者,使用口咽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体拉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3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护理措施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对于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死或各种休克进行心电监护,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电除颤及体外心脏按压,及时开放静脉,尽量选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选择较大静脉穿刺,固定牢靠,使病人在烦躁或搬运时,针头不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保证液体快速通畅的进入体内。 4.4 对症处理:护理措施包括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应用药物或其它方法进行止痉、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4.5 心理护理:要注意对清醒病人不要反复提问,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给予安慰性语言,应尽量使病人能安静休息并减轻其心理压力。大多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复杂、症状严重,此时患者及家属常表现为惊慌、焦虑和恐惧,视医护人员为救星。因此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既要沉着冷静又要迅速敏捷、忙而不乱、急而有序,以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给予患者及家属安全感和信任感[1]。 5 安全快速转运 转送时要做到“轻、稳、快”既要迅速又要安全,尽量避免剧烈颠簸。 5.1 转送时的护理:对患者进行了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应迅速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及手术等。在转送之前,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解释工作,交待搬运患者时的注意事项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并发症,以尽可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如脊柱受伤患者要保持脊椎轴线水平稳定,让伤者平卧于硬质担架上,搬运中保持脊柱成一直线,避免脊柱扭曲,以防止脊神经损伤或加重损伤。休克患者将担架水平位或头部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安静、平卧,轻抬于车上,一切动作要以不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为宜。昏迷、呕吐病人头应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病情变化,车辆进行中不能操作,应立即停车急救。 5.2 转送途中的护理:途中及时与有关科室取得联系,为院内急救做好准备,尽量争取时间和条件。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支持,保持气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用药时要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剂量、浓度和用法,并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以避免出现用药差错。要严格执行院前急救护理无菌操作原则。并详细做好抢救记录,以备医护人员交班查询。 5.3 转运结束:到院后向院内接诊护理人员交接,交代转运过程中患者的状况及相应处理,以保证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填写转运记录单,清点药品、物品,及时补充,使之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通过这几年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笔者深刻地体会到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必须要有高超的护理抢救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熟悉掌握急救车单元,同时具备有娴熟地使用抢救器材和各种急救措施的技术。

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2-26T14:08:20.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供稿作者:马忠琴 [导读] 到达医院急诊科后,及时与相应医护人员交接,书写交接单,具体交待病情及用药情况,并双方签字,一方一份。 马忠琴(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641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258-02 【关键词】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安全护理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入院前因遭受各种原因引起的危及生命而通过120救护平台采取的救护措施。院前急救具有事件的突发性、时间的紧迫性、抢救的艰难性、时间的随机性、病种复杂性、设施局限性、救护的关键性等特点,要求我们运用我们的专业技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或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尽可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做好一切准备,争分夺秒,把患者安全转送到医院,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院是一所3级甲等医院,是我市的院前急救中心,每月平均出诊约500人次,没有一例因院外救护不当而产生的医疗纠纷;院前急救的中心体现在急、救上,急——起病急、家属急、医务人员急,救——救命,因此院前救护工作一定要严谨、严肃、严格,做到程序化,规范法,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我们的安心,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院前救护前准备 1.1急救人员的准备:急救人员要求统一着装,精神饱满,24小时接受120调派急救任务,所以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才能提供更优质的生命救护。 1.2担架工人的准备:成年男性,经过医院统一培训,熟练掌握急救车载担架的运用及维护,熟悉急救流程,统一着装,24小时待命,每辆救护车单元配备2名工人。 1.3救护车单元准备:接班120急救护士提前20分钟通知120调度室确定好出诊车辆和出诊人员,编排好出诊顺序,院内固定车位待命,出诊车辆确定后原则上不做其他非120急救用车,开通急救GPS系统,与120调度室确定时间一致,清点车上药品、物质、抢救器材均定位放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进行车单元的清洁和空气消毒,签字登记。 2 到达现场前准备 2.1准确记录接受调派时间,出诊时间,出诊时间与GPS出诊时间一致,具体到分钟,详细记录出诊地点,有无标志性建筑,尽可能问清并记录患者的病情,根据病情增加抢救器材,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准确记录联系电话,以便及时联系患者。 2.2 在途中,通过GPS通讯设备,与患方联系,再次确认患者病情,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救护指导,争取抢救的宝贵时间;在途中发生如塞车等意外情况,及时与120调度室取得联系,并向科室汇报,及时补救。 3 现场救护 3.1准确记录到达现场时间了解救护环境,确保救护成员的安全;尽快了解患者的病情,查找出急迫、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给予及时的解救处理。 3.1.1心肺复苏术:遇见呼吸心跳停止,就地抢救,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便携式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时电击除颤。复苏成功后尽快送往有救治条件及能力的就近医院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做好记录,准确并详细记录抢救的时间,经过和结果,并保留心电图及除颤记录。 3.1.2体位:在不影响其他紧急处理的情况下,根据病情安置舒适的体位:哮喘病人安置端坐位;昏迷患者采取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休克病人采取休克卧位,并注意保暖。 3.1.3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所有患者均解开的领口及松开腰带,取下患者脖子上的一切物品交与家属,防止窒息;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及时吸痰;舌根后坠患者,及时牵引出舌头,安放口咽通气管;气管异物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等,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1.4吸氧:对于缺氧的患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纠正机体的缺氧状态。 3.1.5建立有效地静脉通路:我院院外出诊均使用安全型防逆流留置针,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选择使用合适管径的留置针,均在敷贴上注明使用时间及操作者全名,以确保患者在搬运途中因液体渗漏而耽搁用药的宝贵时间,并且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免受反复穿刺带来的血管损害,也避免了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危险;病情危重,必要时给予中心静脉置管。 3.1.6用药护理:在院外进行救护时,因为时间紧迫,一般均使用口头医嘱,在用药前一定复诵一遍,医护双方确认无误,并与医生核对药品无误后方能使用,并保留安瓿,抢救完核对后同医疗废弃物一并带回医院分类处理。 3.1.7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开放性出血患者,协助医生给予包扎止血,除去被血迹污染的衣物,防止再次污染伤口敷料。颈椎骨折患者及时给予颈托固定颈椎后方能搬运,脊柱骨折患者运用脊柱固定板搬运,四肢骨折后,运用夹板固定后方能搬运;使用止血带止血患者,切记注明止血带运用时间,一定时间要放松,交接清楚,防止因应用不当造成患者的远心端缺血坏死。 3.1.8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 口服中毒,及时给予催吐,(经皮肤接触中毒)并去除污染的衣物裤子,清洗皮肤,防止经皮肤再次吸收;经呼吸道中毒,及时帮助脱离中毒环境,根据中毒的原因及病情合理使用氧气治疗。 3.1.9心理护理: 及时安慰患者及家属,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疗救护,更好更安全的转运。 4 转运途中的护理 4.1协助并指导担架工人将患者搬运至救护车,上车前,将护栏拉好,医护人员站于患者的两侧,防止患者坠床,造成再次损伤;烦躁不安患者合理使用约束带,并做好解释工作。 4.2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注意呼吸、血压、心律、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面色,神志、瞳孔的变化。要求医生坐头侧座,护士坐胸侧座,以便及时观察及时处理。 4.3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止滑脱,确保各种管道的通畅有效。 4.4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等处理后的效果及变化,及时处理。 4.5在救护车送达目的地之前,及时与120调度室联系,或者直接与相应医院科室联系,详细交待需要准备的设备,药品等,告知到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