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沉淀池是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关键设备,用于分离悬浮颗粒物和悬

浮物质附着的生物膜,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到底部并进行进一步处理。设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池体尺寸、池体形状、进出水流量、沉淀物质比例等。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沉淀池设计计算和参数。

1.水力停留时间法(HRT)

水力停留时间法是一种基于水体在沉淀池内的滞留时间来确定沉淀池

尺寸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需要确定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

进出水流量。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水体在沉淀池内停留的平均时间,通常以

小时为单位计算。根据不同的废水处理要求,选取合适的水力停留时间,

常见的数值范围为1-4小时。

沉淀池的尺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Q×HRT

其中,V表示沉淀池的体积,Q表示进水流量,HRT表示水力停留时间。

2.有效沉淀区面积法(ASA)

有效沉淀区面积法是通过确定沉淀池的有效沉淀区面积来设计沉淀池

尺寸的方法。沉淀池内的有效沉淀区指的是沉淀物质大致排列的区域,通

常位于池底。为了保持沉淀物质的沉降效果,有效沉淀区面积应足够大。

沉淀池的有效沉淀区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Q×f×C

其中,A表示有效沉淀区面积,Q表示进水流量,f表示收窄因数,C

表示沉淀物质的浓度。

3.斜板混凝沉淀池设计

斜板混凝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混凝沉淀的沉淀池设计。在这种沉

淀池中,废水通过斜板槽向下流动,在槽内与混凝剂发生反应并形成絮凝物,最后沉淀到池底。

斜板混凝沉淀池的设计涉及到斜板槽的长度、宽度、角度等参数。一

般来说,斜板槽的长度应足够长,以确保废水在槽内有足够的时间与混凝

剂反应。斜板槽的角度应根据混凝剂类型以及废水特性进行调整,一般在45-60度之间。

总结起来,设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水力停留时间法、有效沉淀区面积

法以及斜板混凝沉淀池设计等多个参数。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和性能。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 平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0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9m/min。 (3)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3m3/(m·h),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人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人流方式有溢流堰一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孑L人流一挡板组合式、淹没孔人流一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人流一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板)式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做成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处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于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例: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0.2m3/s,设计人数N=10万人,沉淀时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沉淀池是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关键设备,用于分离悬浮颗粒物和悬 浮物质附着的生物膜,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到底部并进行进一步处理。设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池体尺寸、池体形状、进出水流量、沉淀物质比例等。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沉淀池设计计算和参数。 1.水力停留时间法(HRT) 水力停留时间法是一种基于水体在沉淀池内的滞留时间来确定沉淀池 尺寸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需要确定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 进出水流量。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水体在沉淀池内停留的平均时间,通常以 小时为单位计算。根据不同的废水处理要求,选取合适的水力停留时间, 常见的数值范围为1-4小时。 沉淀池的尺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Q×HRT 其中,V表示沉淀池的体积,Q表示进水流量,HRT表示水力停留时间。 2.有效沉淀区面积法(ASA) 有效沉淀区面积法是通过确定沉淀池的有效沉淀区面积来设计沉淀池 尺寸的方法。沉淀池内的有效沉淀区指的是沉淀物质大致排列的区域,通 常位于池底。为了保持沉淀物质的沉降效果,有效沉淀区面积应足够大。 沉淀池的有效沉淀区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Q×f×C

其中,A表示有效沉淀区面积,Q表示进水流量,f表示收窄因数,C 表示沉淀物质的浓度。 3.斜板混凝沉淀池设计 斜板混凝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混凝沉淀的沉淀池设计。在这种沉 淀池中,废水通过斜板槽向下流动,在槽内与混凝剂发生反应并形成絮凝物,最后沉淀到池底。 斜板混凝沉淀池的设计涉及到斜板槽的长度、宽度、角度等参数。一 般来说,斜板槽的长度应足够长,以确保废水在槽内有足够的时间与混凝 剂反应。斜板槽的角度应根据混凝剂类型以及废水特性进行调整,一般在45-60度之间。 总结起来,设计沉淀池时需要考虑水力停留时间法、有效沉淀区面积 法以及斜板混凝沉淀池设计等多个参数。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和性能。

沉淀池设计与计算

第六节、普通沉淀池 沉淀池可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两大类。按照水在池内的总体流向,普通沉淀池又有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型式。 普通沉淀池可分为入流区、沉降区出流区污泥区和缓冲区5个功能区。入流区和出流区的作用是进行配水和集水,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过流断面上,为提高容积利用、系数和固体颗粒的沉降提供尽可能稳定的水力条件。沉降区是可沉颗粒与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泥渣贮存、浓缩和排放的区域。缓冲层是分隔沉降区和污泥区的水层,防止泥渣受水流冲刷而重新浮起。以上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处理能力和沉降效率。 一、平流沉淀池 在平流沉淀池内,水是按水平方向流过沉降区并完成沉降过程的。图3-16是没有链带式刮泥机的平流沉淀池。废水由进水槽经淹没孔口进入池内。在孔口后面设有挡板或穿孔整流墙,用来消能稳流,使进水沿过流断面均匀分布。在沉淀池末端没有溢流堰(或淹没孔口)和集水槽,澄清水溢过堰口,经集水槽排出。在溢流堰前也设有挡板,用以阻隔浮渣,浮渣通过可转动的排演管收集和排除。池体下部靠进水端有泥斗,斗壁倾角为50°~60°,池底以0.01~0.02的坡度坡向泥斗。当刮泥机的链带由电机驱动缓慢转动时,嵌在链带上的刮泥板就将池底的沉泥向前推入泥斗,而位于水面的刮板则将浮渣推向池尾的排渣管。泥斗内设有排泥管,开启排泥阀时,泥渣便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由排泥管排出池外。[显示图片] 链带式刮泥机的缺点是链带的支承和驱动件都浸没于水中,易锈蚀,难保养。为此,可改用桥式行车刮泥机,这种刮泥机不但运行灵活,而且保养维修都比较方便。对于较小的平流沉淀池,也可以不设刮泥设备,而在沿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泥斗,每个泥斗各自单独排泥,既不相互干扰,也有利于保证污泥浓度。 沉淀池的设计包括功能构造设计和结构尺寸设计。前者是指确定各功能分区构件的结构形式,以满足各自功能的实现;后者是指确定沉淀池的整体尺寸和各构件的相对位置。设计良好的沉淀池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有足够的沉降分离面积:有结构合理的人流相出流放置能均匀布水和集水;有尺寸适宝、性能良好的污泥和浮渣的收集和排放设备。 进行沉淀池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废水流量、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和性质以及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因此,必须确定有关设计参数,其中包括沉降效率、沉降速度(或表面负荷)、沉降时间、水在池内的平均流速以及泥渣容重和含水率等。这些参数一般需要通过试验取得;若无条件,也可根据相似的运行资料,因地制宜地选用经验数据。以-萨按功能分区介绍设计和计算方法。 1.入流区和出流区的设计 入流和出流区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废水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沉降区的各个过流断面,既有利于沉降,也使出水中不挟带过多的悬浮物。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法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法 沉淀池(Settling tank)是一个重要的水处理设备,用于去除悬浮物以及颗粒物质。它通常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和水处理工程中。沉淀池的设计和计算法是确保其有效运行的关键。下面将详细介绍沉淀池的设计和计算法。 1.沉淀池尺寸:沉淀池的尺寸主要取决于进水速度、水流量和所需的停留时间。设计时需要确定所需的停留时间,通常建议在30分钟到2小时之间。停留时间的选择将会影响沉淀池的尺寸。停留时间增加可以提高悬浮物和颗粒物质的沉降效果,但也会增加沉淀池的尺寸。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水处理要求和经济性。 2. 进水速度:沉淀池的进水速度也是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情况下,进水速度不能超过水流的沉降速度,以确保悬浮物可以沉淀下来。根据Stokes公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水流的沉降速度: V=(g*d^2*(ρ-ρw))/(18*μ) 其中,V是沉降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d是颗粒物质的直径,ρ是颗粒物质的密度,ρw是水的密度,μ是水的粘度。设计时,进水速度应小于沉降速度。 3. 池底速度:沉淀池的池底速度应足够小,以防止悬浮物再次悬浮起来。一般来说,池底速度应小于1 cm/s。可以通过下式计算池底的速度: Vb=Q/(A*H)

其中,Vb是池底速度,Q是水的流量,A是池底面积,H是沉淀池的 深度。设计时,可以根据池底速度来确定沉淀池的面积。 4.池底斜度:沉淀池的池底应具有适当的斜度,以便收集沉淀下来的 物质并排出。一般来说,斜度的设计应根据所使用的污水流量和停留时间 来确定。通常建议斜度为1:2到1:3,以确保沉淀物顺利排出。 以上是沉淀池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设计中,为了确保 沉淀池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对汇水坑、沉降区域、底部排出口等进行设计,并进行适当的尺寸计算和结构设计。 总结一下,沉淀池设计和计算法包括确定停留时间、进水速度、池底 速度和池底斜度等重要参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水处理要求、 经济性以及相关的水流动力学参数。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沉 淀池的有效运行,达到预期的水处理效果。

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沉淀池是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混凝沉淀和澄清水体中 的杂质。设计一个适合的沉淀池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沉降速度、流速、水深、沉淀时间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设计参数。 首先,沉降速度是设计沉淀池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取决于水体中的悬 浮物的特性。悬浮物的沉降速度是指悬浮物由水体中的离散相沉降到底部 的速度。根据斯托克斯公式,沉降速度与悬浮物的粒径有关,可以通过测 定水样中悬浮物的粒径分布来确定。 其次,流速是设计沉淀池的关键参数之一、流速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沉 淀效果,过大的流速会使悬浮物被冲刷掉而无法沉淀,过小的流速会使悬 浮物沉积时间过长。一般来说,流速选择为水平进流或水平流出,每小时0.25-0.5m是比较合适的。 然后,水深也是设计沉淀池的重要参数之一、水深的选择要考虑到底 部泥浆的排除、沉淀泥浆的浓缩和沉淀效果等因素。水深通常选择为2- 3.5m,这样既能保证沉降速度,又方便泥浆排除和浓缩。 此外,沉淀时间是设计沉淀池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沉淀时间是指水在 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是确保悬浮物充分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沉淀时间 的选择应根据悬浮物的沉降速度和水处理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沉淀时 间选择为1-3小时。 另外,沉淀池的宽度和长度也需要合理设计。沉淀池的宽度和长度决 定了水体停留的时间和流速,过小的宽度和长度会产生过大的流速,导致 悬浮物无法沉淀,过大的宽度和长度则会导致沉淀效果下降。一般来说, 宽度选择为1-2m,长度选择为5-10m。

最后,沉淀池的底部结构也需要进行设计。底部结构的设计可以采用 平底、斜底或V底等形式,以便实现泥浆的集中排除和浓缩。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适合的沉淀池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沉降速度、流速、水深、沉淀时间、宽度、长度和底部结构等。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 以保证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和处理能力,在水处理工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沉淀池设计参数

沉淀池设计参数: 平流沉淀池:按表面负荷进行设计,按水平流速进行核算。水平流速为5~7 mm/s。表面负荷:给水自然沉淀0.4~0.6m3/m2.h;混凝后沉淀1.0~2.2m3/m2.h;城市污水1.5~3.0m3/m2.h。有效水深一般为2~4m,长宽比为3~5,长深比8~12。进出水口均设置挡板,挡板高出池内水面0.1~0.2m,挡板据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挡板淹没深度:进口0.5~1.0m(约为池深5/6左右);出 口处为0.3~0.4m。 竖流式沉淀池:池直径=4~7m,不宜大于8m,池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3。上流速度为0.3~0.5 mm/s;中心管下流速度<30 mm/s。喇叭口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中心管底与反射板间缝隙高度为0.25~0.50m;反射板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7°,板底距泥面至少0.3m;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板上端超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为0.3~0.4m。 斜管沉淀池超高0.3~0.5m,清水区保护高度为1.0 m,缓冲层高度为0.7~1.0m,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2~4m3/m2.h为宜。 沉淀时间1.5~4h。 水解酸化池设计参数: 水解酸化池放弃了厌氧反应中甲烷发酵阶段,利用水解和产酸菌的反应,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溶解性有机物,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使污泥与污水同时得到处理,可以取消污泥消化。 在整个水解酸化过程中,80%以上的进水悬浮物水解成可溶性物质,

将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不仅是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得到降解,而且出水BOD5/COD比值提高,降低了后续生物处理的需氧量和曝气时 间。 水解反应器对水质和水温变化适应能力较强,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效率高,能耗低,投资少,运行费低,简单易行。 水解反应器设计是以水力负荷为控制参数,有机负荷只作为参考指标。水解反应池内溶解氧应为零,反应器形式可采用悬浮型生物反应器(如UASB)或附着型生物反应器。 设计参数: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通过引导水流使其中的杂质、悬浮 固体和悬浮颗粒沉降到底部,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沉淀池的设计 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水流速度、水流量、污染物颗粒大小等。下面将 详细介绍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首先,需要确定沉淀池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包括沉淀池的尺寸、水 流量和水流速度等。确定这些参数需要考虑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和实际情况。 1.沉淀池的尺寸: 沉淀池的尺寸取决于水流量和水流速度。一般来说,沉淀池的长度应 为水流长度的3-4倍,宽度应为长度的1-1.5倍,深度应为宽度的0.5- 0.6倍。根据具体的水处理要求可以对这些比例进行调整。 2.水流量: 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的水量。水流量可以根据需要的水 处理能力来确定。水处理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处理水的能力,通常以每小 时处理的水量来表示,单位为m3/h。 3.水流速度: 水流速度是指水流通过沉淀池时的流速,通常以米/秒为单位。水流 速度的选择应根据污染物的密度和颗粒大小来确定。一般来说,水流速度 应使污染物能够在沉淀池内沉降到底部。 进行沉淀池设计计算时,需要考虑水流速度对沉淀效果的影响。过高 的水流速度会导致悬浮颗粒无法沉降,而过低的水流速度则会导致沉淀池 体积增大。

下面是一个沉淀池设计的具体计算示例: 假设需要设计一个沉淀池来处理废水,废水的水流量为100m3/h。根 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沉淀池尺寸为长10m、宽5m、深度2m。 首先计算废水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停留时间是指废水在沉淀池中 停留的平均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停留时间=沉淀池体积/水流量 停留时间=(10*5*2)/100 停留时间=1小时 停留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根据废水的处理要求进行调整。 接下来计算水流速度。可以根据停留时间和沉淀池的尺寸来计算。 水流速度=污水流量/沉淀池横截面积 水流速度=100/(10*5) 水流速度=2m/s 最后根据水流速度的选择,可以根据污染物的密度和颗粒大小来确定。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沉淀池设计计算示例。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 其他因素,如进出水口的设置、污泥的排放等。每个具体的情况都可能有 所不同,因此在设计沉淀池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

各类沉淀池设计参数设计计算

各类沉淀池设计参数设计计算 沉淀池是用于固液分离的设备,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和工艺条件,沉淀池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参数。 下面将分别介绍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和计算。 1.平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是利用水流在沉淀池内流动的原理,将悬浮物和颗粒物重 力沉降至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以下是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沉淀时间:沉淀时间是指水流在沉淀池内停留的时间,通常根据水 流速度和沉淀池尺寸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沉淀时间为2-4小时。 -水流速度:水流速度是沉淀池设计的关键参数,通常根据悬浮物和 颗粒物的沉降速度来确定。水流速度过快会导致悬浮物无法充分沉降,水 流速度过慢会降低处理效率。根据经验公式,水流速度一般控制在0.5- 1.0m/s。 -池体尺寸:池体尺寸主要考虑处理量和沉淀时间。处理量越大,池 体尺寸越大。沉淀时间越长,池体尺寸越大。一般情况下,沉淀池的高度 控制在3-5米,宽度和长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辐流沉淀池: 辐流沉淀池是利用水流由中心向周围辐射状排放的原理,使悬浮物和 颗粒物在辐射状水流作用下向池壁沉淀。以下是辐流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和 计算:

-水流速度:水流速度是辐流沉淀池设计的重要参数,通常根据悬浮物和颗粒物的沉降速度来确定。与平流沉淀池相比,辐流沉淀池的水流速度相对较高,一般控制在1.0-2.0m/s。 -池体尺寸:池体尺寸主要考虑处理量和沉淀时间。处理量越大,池体尺寸越大。沉淀时间越长,池体尺寸越大。一般情况下,辐流沉淀池的高度控制在3-5米,宽度和长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使用斜管作为沉淀介质,悬浮物和颗粒物在斜管的重力作用下沉降至底部进行分离。 -斜管角度:斜管角度是斜管沉淀池设计的重要参数,通常根据悬浮物和颗粒物的沉降速度来确定。斜管角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快。一般情况下,斜管角度控制在55-65度。 - 斜管间距:斜管间距是指相邻斜管之间的距离,也是沉淀池的设计参数之一、斜管间距根据处理量和沉降时间来确定,一般控制在300-500mm。 -池体尺寸:斜管沉淀池的池体尺寸与处理量和沉降时间有关,一般情况下,池体高度控制在3-5米,宽度和长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沉淀池设计参数与处理量、沉淀时间、沉淀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设计沉淀池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沉淀池能够有效地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沉淀池技术参数

沉淀池技术参数 斜管onclick=“g(沉淀池);沉淀池设计原理了创造理想的层流条件,提高去除率,需要控制雷偌数Re=,斜管由于湿周p长,故Re 可控制在200以下。远小于层流界限500。又从佛劳德数Fr=可知,由于P 长,W小,Fr数可达10.3-10.4。 异向流斜管onclick=g(沉淀池>沉淀池的水力计算可归纳为如下三种: 2.1分离粒径法: 可分离颗粒的粒径dp可表示为: 若用可分离颗粒沉速us来表示,则: 式中:Q—onclick=g(沉淀池)>沉淀池流量 A—斜管区水面面积 Af—斜管总投影面积 K—颗粒粒径与沉速的变换系数 V—斜管中的水流速度 L—颗粒沉降需要的长度

d—斜管的垂直高度 θ—斜管倾角 2.2 特性系数法 按照沉淀最不理的端面所求得的可分离沉速usc与us关系为:usc=us,s为一常数。S值被称为斜管的特性参数,虽断面形状而定。 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假设颗粒的沉速以等加速改变,并设起始沉速为零。结合考虑管内的流速分部,则斜管长度为颗粒沉速变化的加速度,即上诉三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在还没有更完善的斜 管沉淀池计算方法之前,认为分离粒径可作为斜管沉淀计算的出发点。斜管沉淀池的流态设计

对斜管沉淀池进行设计需要以下参数: 截留速度 斜管沉淀池在布置方面的差别,将影响设计截留速度值的取用。一般规模较大的斜管沉淀池,由于其进水分配和出水收集不容易保证均匀。而设计时宜选用指标低于规模较小的斜管沉淀池。在异向流斜管沉淀池设计中,截留速度一般为0.15-0.40mm/s。 管径与管距 国内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断面几乎采用正六角行,一般用内切直径作为管径用于给水处理的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管径为25-35mm。 斜管长度 斜管长度一般不宜小于50cm,斜管的长度取决于斜管的加工和沉淀池的池深。 倾角 异向流倾角需要保持45-600 上升流速或表面符合率 异向流流速8.3-14mm/s。 雷偌数(Re) 一般平流式沉淀池中的雷偌数(Re)常在104上,而水流属于紊流。斜管沉淀池则由于湿周增加,水力半径降低,而雷偌数(Re)明显减少,以致完全有条件控制在层流条件下(Re数小于500)。 佛劳德数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三种沉淀池设计计算设计参数 沉淀池是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 浮物质和沉淀物质,以提高水的净化效果。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沉淀池 设计计算和设计参数。 第一种是矩形沉淀池设计计算。矩形沉淀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因此在许多水处理系统中广泛应用。在设计矩形沉淀池时,需要考虑到以 下几个参数: 1.沉淀池尺寸:沉淀池的尺寸应根据处理的水量和水质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沉淀池的长度应为水流速度的10到20倍,而宽度应为水流量 的1.2到1.4倍。深度一般为水深的1.5到2倍。 2.沉淀时间:沉淀时间是指水在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根据处理水的 质量要求和沉淀池的尺寸,可以确定沉淀池的沉淀时间。通常,沉淀时间 应为水流速度的3到5倍。 3.渣浓度:渣浓度是指沉淀池中沉淀物质的浓度。通过调整水的流速 和沉淀池的尺寸,可以控制渣浓度。一般来说,渣浓度应为流入水浓度的 1/3到1/2 第二种是圆形沉淀池设计计算。与矩形沉淀池相比,圆形沉淀池具有 更好的沉淀效果,因为它能够减少水流的涡流和湍流。在设计圆形沉淀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 1.直径:沉淀池的直径应根据流入水的流量和质量来确定。一般来说,直径应为流量的1.2到1.5倍。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沉淀时间和沉淀能力。

2.深度:深度是指沉淀池的深度。深度应根据沉淀时间和沉淀能力来确定。一般来说,深度应为直径的1到1.5倍。 3.倾斜角:倾斜角是指沉淀池底部的倾斜角度。倾斜角的选择应基于沉淀物质的性质和污水的特性。一般来说,倾斜角应为3到5度。 第三种是喷射沉淀池设计计算。喷射沉淀池通过喷射气体或液体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以促进沉淀物质的沉降。在设计喷射沉淀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 1.喷射比:喷射比是指喷射气体或液体与进水流量之比。通过调整喷射比,可以改变沉淀物质的沉降速度。一般来说,喷射比应为进水流量的2%到5%。 2.喷射时间:喷射时间是指喷射气体或液体的持续时间。喷射时间应根据沉降物质的性质和处理水的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喷射时间应为1到3分钟。 3.喷射速度:喷射速度是指喷射气体或液体的速度。喷射速度的选择应基于处理水的特性和沉淀物质的沉降速度。一般来说,喷射速度应为进水流速的1.5到2倍。 以上是三种常见的沉淀池设计计算和设计参数。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水质要求、设备的限制条件和经济性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处理效果。

沉淀池设计计算

主要的设计计算有: 〔1〕沉淀区有效水深2h 2h q t =⋅ (2-15) 式中 q — 外表负荷,m 3/(m 2·h);〔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外表积的流量〕 t — 停留时间,h 。 〔2〕沉淀区总面积A max 3600Q A q ⨯= (2-16) 式中 max Q —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3〕沉淀区有效容积V 1 12V A h =⋅ A 指的是沉淀区总面积,h 2指的是沉淀区有效水深 或 1max V Q t =⋅ 〔2-18〕 〔4〕沉淀区长度L t L υ6.3= 〔2-19〕 式中 υ—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mm/s 。按外表负荷设计平流池时,可按水平流速进行校核。最大水平流速:初沉池7mm/s ,二沉池5 mm/s 。 〔5〕沉淀区总宽B L A B = 〔A 指的是沉淀区总面积,L 是沉淀区长度 〕 〔6〕沉淀池座数或分格数n b B n = 〔B 沉淀区总宽度〕 式中 b — 每座或每格沉淀池的宽度,m 。沉淀池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宜为3~8M , 〔7〕污泥区容积W 污泥区容积应根据每日沉下的污泥量和污泥储存周期决定,计算公式为: T P C C Q W ⋅--=)100(100)(10γ (2-22) 或 1000 SNT W = (2-23) 式中 Q —设计流量, m 3/d ; C 0、C 1—进、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kg/m 3; γ—污泥密度,污泥主要为有机物且含水量水率大于95% 时,取1000 kg/m 3;

P —污泥含水率,一般取95%~97%; T —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 S —每人每天产生的污泥量,L/(人·d); N —设计人口数。 根据污泥区容积进一步确定、核算污泥斗的尺寸。 〔8〕沉淀池总高度H 4321h h h h H +++= (2-24) 式中 h 1 —超高,采用; h 2—沉淀区高度,m ; h 3—缓冲高度,m ;一般取。 h 4—污泥区高度,包括池底沉积污泥的梯形部分的高度和污泥斗的高度,m 。 例题:某城镇人口200000人,最大污水流量90000m 3/d ,欲建一污水处理厂,假设采用平流式初沉池,试求沉淀池个部分尺寸。 解:Q max =90000m 33/s 根据表2-5,取外表负荷q=3/(m 2·h),沉淀时间t=1.5h 。 〔1〕沉淀区有效水深2h 2 1.5 1.5 2.25h q t =⋅=⨯= 〔m 〕 〔2〕沉淀区总面积A max 3600 1.0436*******.5 Q A q ⨯⨯=== 〔m 2〕 〔3〕沉淀区有效容积V 1 122496 2.255616V A h =⋅=⨯=〔m 3〕 〔4〕沉淀区长度L ,取水平流速v =6.5 mm/s 3.6 3.6 6.5 1.535.135L vt ==⨯⨯=≈〔m 〕 〔5〕沉淀区总宽B 249671.335A B L === 〔m 〕

【精品】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

沉淀 一、沉淀的基本理论 1沉淀的作用 沉淀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 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主要用于: ①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沉砂池、初沉池) ②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二沉池) ③污泥的浓缩脱水;(浓缩池) ④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 2沉淀的类型 (1)自由沉淀 (2)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 (4)压缩沉淀 3沉速公式(自由沉淀) (a )Re<1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层流状态,用斯托克斯公式: 2 ()18s g d u ρρμ -=(b )1

非球形颗粒,阻力较大,沉淀速度小于球形颗粒。 (3)d/D 小于5×103时,可忽略起笔对沉淀速度的影响。 (4)公式主要用来进行水中颗粒分析用,而不用于计算沉淀速度,沉淀速度可以通过试验很容易测出。 (5)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颗粒与水的密度差决定了颗粒能否沉淀以及沉淀速度,此外,d 与μ对沉淀速度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d,增大d 或降低μ,均有助于提高沉降速度。 4沉淀试验与沉降曲线 直径Φ100 mm ,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柱底的距离)H=1500 mm 或2000 mm 的沉淀实验柱。 水样的悬浮物浓度即为实验水样的原始浓度c 0 静置沉淀,5、10、20、30、60、120min 时,从实验柱中部取样口取样测试悬浮物浓度c 沉淀速度为H u t =;沉降效率为00100%c c E c -=⨯ 画出E-t 和E-u 的关系曲线。 总去除 效率:0000 1(1)x E x udx u =-+⎰ 00c x c =剩余率,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