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查找习题_数据结构范文

第八章查找习题_数据结构范文

第八章查找习题_数据结构范文
第八章查找习题_数据结构范文

习题八查找

一、单项选择题

1.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的线性表。

A.散列存储 B. 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

C. 压缩存储

D. 索引存储

2.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为( )。

A. (n-1)/2 B. n/2 C. (n+1)/2 D. n

3.适用于折半查找的表的存储方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 )

A.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B.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C.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D.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4.当在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表上查找一个数据时,即可用折半查找,也可用顺序查找,但前者比后者的查找速度( )

A.必定快 B.不一定 C. 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快 D. 取决于表递增还是递减5.当采用分块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 ( )

A.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

B.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

6.二叉树为二叉排序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任一结点的值均大于其左孩子的值、小于其右孩子的值。这种说法()。

A.正确 B. 错误

7.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1) )有关, 在 ((2) )时其查找效率最低。

(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

(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8.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的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则可采用( )查找法。

A. 分快查找

B. 顺序查找

C. 折半查找

D. 基于属性

9.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

A.(100,80, 90, 60, 120,110,130) B.(100,120,110,130,80, 60, 90)

C.(100,60, 80, 90, 120,110,130)

D. (100,80, 60, 90, 120,130,110) 10.下图所示的4棵二叉树,( )是平衡二叉树。

(A)(B)(C)(D)

11.散列表的平均查找长度()。

A.与处理冲突方法有关而与表的长度无关

B.与处理冲突方法无关而与表的长度有关

C.与处理冲突方法有关且与表的长度有关

D.与处理冲突方法无关且与表的长度无关

12. 设有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19,14,23,1,68,20,84,27,55,11,10,79},用链地址法构造散列表,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3,散列地址为1的链中有()个

记录。

A.1 B. 2 C. 3 D. 4

13. 关于杂凑查找说法不正确的有几个( )

(1)采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时,查找一个元素的时间是相同的

(2)采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时,若插入规定总是在链首,则插入任一个元素的时间是相同的

(3)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易引起聚集现象

(4)再哈希法不易产生聚集

A. 1

B. 2

C. 3

D. 4

14. 设哈希表长为14,哈希函数是H(key)=key%11,表中已有数据的关键字为15,38,61,84共四个,现要将关键字为49的结点加到表中,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则放入的位置是( )

A.8 B.3 C.5 D.9

15. 将10个元素散列到个单元的哈希表中,则()产生冲突。

A. 一定会

B. 一定不会

C. 仍可能会

二、填空题

1. 顺序查找n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__ __次;当使用监视哨时,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为__ __。

2. 在顺序表(8,11,15,19,25,26,30,33,42,48,50)中,用二分(折半)法查找关键码值20,需做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____.

3.一个无序序列可以通过构造一棵_ _ _ _树而变成一个有序序列,构造树的过程即为对无序序列进行排序的过程。

4. 哈希表是通过将查找码按选定的__ __和 __ __,把结点按查找码转换为地址进行存储的线性表。哈希方法的关键是_ __和 __ __。一个好的哈希函数其转换地址应尽可能__ __,而且函数运算应尽可能__ __。

5. 平衡二叉树又称__________,其定义是_____ _____。

6. 在哈希函数H(key)=key%p中,p值最好取__________。

7.假定有k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把这k个关键字存入散列表中,至少要进行__________次探测。

8. __________法构造的哈希函数肯定不会发生冲突。

9. 动态查找表和静态查找表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包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运算,而后者不包含这两种运算。

10.在散列存储中,装填因子α的值越大,则__ __;α的值越小,则__ __。

11. 已知N元整型数组a存放N个学生的成绩,已按由大到小排序,以下算法是用对分(折半)查找方法统计成绩大于或等于X分的学生人数,请填空使之完善。

#define N /*学生人数*/

int uprx(int a[N],int x ) /*函数返回大于等于X分的学生人数*/

{ int head=1,mid,rear=N;

do {mid=(head+rear)/2;

if(x<=a[mid]) __(1) __ else __(2)_ _;

}while(__(3)_ _);

if (a[head]

return head; }

三、应用题

1.HASH方法的平均查找路长决定于什么?是否与结点个数N有关?处理冲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2. 设有一组关键字{9,01,23,14,55,20,84,27},采用哈希函数:H(key)=key mod 7 ,表长为10,用开放地址法的二次探测再散列方法Hi=(H(key)+di) mod 10(di=12,22,32,…,)解决冲突。要求:对该关键字序列构造哈希表,并计算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3. 选取哈希函数H(key)=key mod 7,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试在0-6的散列地址空间内对关键字序列{31,23,17,27,19,11,13,91,61,41}构造哈希表,并计算在等概率下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4. 输入一个正整数序列(53,17,12,66,58,70,87,25,56,60),试完成下列各题。

(1)按次序构造一棵二叉排序树BS。

(2)依此二叉排序树,如何得到一个从大到小的有序序列?

(3)画出在此二叉排序树中删除“66”后的树结构。

5. 直接在二叉排序树中查找关键字K与在中序遍历输出的有序序列中查找关键字K,其效率是否相同?输入关键字有序序列来构造一棵二叉排序树,然后对此树进行查找,其效率如何?为什么?

6. 一棵二叉排序树结构如下,各结点的值从小到大依次为1-9,请标出各结点的值。

7. 假定对有序表:(3,4,5,7,24,30,42,54,63,72,87,95)进行折半查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描述折半查找过程的判定树;

(2).若查找元素54,需依次与那些元素比较?

(3).若查找元素90,需依次与那些元素比较?

(4).假定每个元素的查找概率相等,求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四、算法设计题

1. 设记录R1,R2,…,Rn按关键字值从小到大顺序存储在数组r[1..n]中,在r[n+1]处设立一个监督哨,其关键字值为+∞; 试写一查找给定关键字k 的算法;并画出此查找过程的判

定树,求出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2.试编写算法求出指定结点在给定的二叉排序树中所在的层数。

3. 写出在二叉排序树中删除一个结点的算法,使删除后仍为二叉排序树。设删除结点由指针p所指,其双亲结点由指针f所指,并假设被删除结点是其双亲结点的右孩子。

第九章查找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C

5.B

6.B

7. C C

8.A

9.C

10.B

11.A

12. D

13. B

14. D

15. C

二、填空题

1. n n+1

2. 4

3.二叉排序

4. (1)哈希函数(2)解决冲突的方法 (3)选择好的哈希函数 (4)处理冲突的方法 (5)均匀(6)简单

5. AVL树(高度平衡树,高度平衡的二叉排序树)

或为空二叉树,或二叉树中任意结点左子树高度与右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

6. 小于等于表长的最大素数或不包含小于20的质因子的合数

7.k(k+1)/2

8. 直接定址法

9. 插入删除

10.存取元素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存取元素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11.(1)rear=mid-1 (2)head=mid+1 (3)head>rear

三、应用题

1.哈希方法的平均查找路长主要取决于负载因子(表中实有元素数与表长之比),它反映了哈希表的装满程度,该值一般取0.65~0.9。

散列表存储中解决碰撞的基本方法:

①开放定址法形成地址序列的公式是:H i=(H(key)+d i)% m,其中m是表长,

d i是增量。根据d i取法不同,又分为三种:

a.d i =1,2,…,m-1 称为线性探测再散列,其特点是逐个探测表空间,只要散列表中有空闲空间,就可解决碰撞,缺点是容易造成“聚集”,即不是同义词的关键字争夺同一散列地址。

b.d i =12,-12,22,-22,…, k2(k≤m/2)称为二次探测再散列,它减少了聚集,但不容易探测到全部表空间,只有当表长为形如4j+3(j为整数)的素数时才有可能。

c.d i =伪随机数序列,称为随机探测再散列。

②再散列法 H i=RH i(key) i=1,2,…,k,是不同的散列函数,即在同义词产生碰撞时,用另一散列函数计算散列地址,直到解决碰撞。该方法不易产生“聚集”,但增加了计算时间。

③链地址法将关键字为同义词的记录存储在同一链表中,散列表地址区间用

H[0..m-1]表示,分量初始值为空指针。凡散列地址为i(0≤i≤m-1)的记录均插在以H[i]为头指针的链表中。这种解决方法中数据元素个数不受表长限制,插入和删除操作方便,但增加了指针的空间开销。这种散列表常称为开散列表,而①中的散列表称闭散列表,含义是元素个数受表长限制。

④建立公共溢出区设H[0..m-1]为基本表,凡关键字为同义词的记录,都填入溢出区

O[0..m-1]。

2.

succ

以关键字27为例:H(27)=27%7=6(冲突) H1=(6+1)%10=7(冲突)

H2=(6+22)%10=0(冲突) H3=(6+33)%10=5 所以比较了4次。

3. 表略

ASL succ =15/10

4. 略

5. 在二叉排序树上查找关键字K,走了一条从根结点至多到叶子的路径,时间复杂度是O(logn),而在中序遍历输出的序列中查找关键字K,时间复杂度是O(n)。按序输入建立的二叉排序树,蜕变为单枝树,其平均查找长度是(n+1)/2,时间复杂度也是O(n)。

6. 略

7. 略

四、算法设计题

1. int Search(rectype r[ ],int n,keytype k)

//在n个关键字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表中,查找关键字为k的结点。

{r[n+1].key=MAXINT;//在高端设置监视哨

i=1;

while(r[i].key

if (r[n+1].key==k) return (i%(n+1));

else return (0)

}//算法search结束

查找过程的判定树是单枝树,限于篇幅不再画出。本题中虽然表按关键字有序,但进行顺序查找,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亦为(n+1)/2。

2.解答:.分析:采用递归方法,从根结点开始查找结点p,若查询结点是所要找的结点,返回其深度h0。否则,到左、右子树上去找,查找深度加1。

int find1 ( birtreptr T , p , int h0 )

/*在二叉树排序树T中查找结点p的层次,若不在时返回空值。h0为根结点T的层次*/ { if ( p == NULL ) return ( 0 ) ; /* 没找到,返回0 */

if( p ==T) return( h0 ) ; /* 找到 */

else if (p -> data < T -> data ) return( find1( T ->lchild,p,h0) +1) ; /* 到左子树去找 */

else return ( find1 ( T -> rchild,p,h0) + 1); /* 到右子树去找 */

}

int find2( birtrptr T, p ) { return ( find1 ( T, p,1 ) ) ; }

3. void Delete(BSTree t,p)

// 在二叉排序树t中,删除f所指结点的右孩子(由p所指向)的算法

{if(p->lchild==null){f->rchild=p->rchild;free(p);} //p无左子女else //用p左子树中的最大值代替p结点的值

{q=p->lchild;s=q;

while(q->rchild){s=q;q=q->rchild ;}//查p左子树中序序列最右结点

if(s==p->lchild) //p左子树的根结点无右子女

{p->data=s->data;p->lchild=s->lchild;free(s);}

else{p->data=q->data;s->rchild=q->lchild;free(q);}

}

}//Delete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查找

实验十数据结构查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查找表、动态查找表、静态查找表和平均查找长度的概念。 2、掌握线性表中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的方法。 3、学会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处理冲突的机制以及哈希表的查找。 二、实验预习 说明以下概念 1、顺序查找: 2、折半查找: 3、哈希函数: 4、冲突及处理: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 静态查找表技术 依据顺序查找算法和折半查找算法的特点,对下面的两个查找表选择一个合适的算法,设计出完整的C源程序。并完成问题: 查找表1 : { 8 ,15 ,19 ,26 ,33 ,41 ,47 ,52 ,64 ,90 } ,查找key = 41 查找表2 : {12 , 67 ,29 ,15 ,62 ,35 ,33 ,89 ,48 ,20 } ,查找key =35 查找key=41的算法:顺序查找比较次数:5 查找key=35的算法:折半查找比较次数:5 ●顺序查找算法算法实现代码 ●#include ●#define N 10 ●int array[N]={12,76,29,15,62,35,33,89,48,20}; ●int search(int array[],int key) ●{ ● for(int i=0;i

数据结构查找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查找 一、选择题 1.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为( )。 A. (n-1)/2 B. n/2 C. (n+1)/2 D. n 2.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 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 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 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 3. 用二分(对半)查找表的元素的速度比用顺序法( ) A.必然快 B. 必然慢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4. 具有12个关键字的有序表,折半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A. 3.1 B. 4 C. 2.5 D. 5 5.当采用分块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 ( ) A.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 B.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 6.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 (1))有关, 在 ((2))时其查找效率最低 (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 (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7. 对大小均为n的有序表和无序表分别进行顺序查找,在等概率查找的情况下,对于查找失 败,它们的平均查找长度是((1)) ,对于查找成功,他们的平均查找长度是((2))供选择的答案: A. 相同的 B.不同的 9.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 A.(100,80, 90, 60, 120,110,130) B.(100,120,110,130,80, 60, 90) C.(100,60, 80, 90, 120,110,130) D. (100,80, 60, 90, 120,130,110) 10. 在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并已知A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 ) 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A. LL B. LR C. RL D. RR 11. 下面关于m阶B-树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棵非空子树;②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一1个关键字; ③所有叶子在同一层上; ④当插入一个数据项引起B树结点分裂后,树长高一层。 A.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 12. m阶B-树是一棵( ) A. m叉排序树 B. m叉平衡排序树 C. m-1叉平衡排序树 D. m+1叉平衡排序树 15. 设有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19,14,23,1,68,20,84,27,55,11,10,79},用链 地址法构造散列表,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3,散列地址为1的链中有()个记录。 A.1 B. 2 C. 3 D. 4 16. 关于哈希查找说法不正确的有几个( ) (1)采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时,查找一个元素的时间是相同的 (2)采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时,若插入规定总是在链首,则插入任一个元素的时间是相同的 (3)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易引起聚集现象 (4)再哈希法不易产生聚集

数据流图试题及答案

【问题1】(1)费用单 (2)待租赁房屋列表 (3)看房请求 (4)变更房屋状态请求 【问题2】(5)房主信息文件 (6)租赁者信息文件 (7)房屋信息文件 (8)看房记录文件 【问题3】(1)起点:房主终点:变更房屋状态数据流名称:变更房屋状态请求 (2)起点:租赁者终点:登记租赁者信息数据流名称:租赁者信息 (3)起点:租赁者终点:安排租赁者看房数据流名称:看房请求试题一(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高校欲开发一个成绩管理系统,记录并管理所有选修课程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1. 每门课程都有3到6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结束后会进行一次测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其成绩作为这门课程的考试成绩。 2. 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均由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上传给成绩管理系统。

3. 在记录学生成绩之前,系统需要验证这些成绩是否有效。首先,根据学生信息文件来确认该学生是否选修这门课程,若没有,那么这些成绩是无效的;如果他的确选修了这门课程,再根据课程信息文件和课程单元信息文件来验证平时成绩是否与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单元相对应,如果是,那么这些成绩是有效的,否则无效。 4. 对于有效成绩,系统将其保存在课程成绩文件中。对于无效成绩,系统会单独将其保存在无效成绩文件中,并将详细情况提交给教务处。在教务处没有给出具体处理意见之前,系统不会处理这些成绩。 5. 若一门课程的所有有效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都已经被系统记录,系统会发送课程完成通知给教务处,告知该门课程的成绩已经齐全。教务处根据需要,请求系统生成相应的成绩列表,用来提交考试委员会审查。 6. 在生成成绩列表之前,系统会生成一份成绩报告给主讲教师,以便核对是否存在错误。主讲教师须将核对之后的成绩报告返还系统。 7. 根据主讲教师核对后的成绩报告,系统生成相应的成绩列表,递交考试委员会进行审查。考试委员会在审查之后,上交一份成绩审查结果给系统。对于所有通过审查的成绩,系统将会生成最终的成绩单,并通知每个选课学生。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对这个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得到如图1-1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和图1-2所示的0层数据流图。 图1-1 顶层数据流图

数据结构查找习题及答案

第9章查找 一、单选题 1.对一棵二叉搜索树按()遍历,可得到结点值从小到大的排列序列。 A. 先序 B. 中序 C. 后序 D. 层次 2.从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A. O(n) B. O(1) C. O(logn) D. O(n2) 3.从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搜索树中查找一个元素时,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n) B. O(1) C. O(logn) D. O(n2) 4.在二叉搜索树中插入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1) B. O(n) C. O(logn) D. O(n2) 5.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搜索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A.(100,80,90,60,120,110,130) B.(100,120,110,130,80,60,90) C.(100,60,80,90,120,110,130) D.(100,80,60,90,120,130,110) 6.在一棵AVL树中,每个结点的平衡因子的取值范围是()。 A. -1~1 B. -2~2 C. 1~2 D. 0~1 7.根据一组关键字(56,42,50,64,48)依次插入结点生成一棵A VL树,当插入到值 为()的结点时需要进行旋转调整。 A. 42 B. 50 C. 64 D. 48 8.深度为4的A VL树至少有()个结点。 A.9 B.8 C.7 D.6 9.一棵深度为k的A VL树,其每个分支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0,则该平衡二叉树共有() 个结点。 A.2k-1-1 B.2k-1+1 C.2k-1 D.2k 10.在A VL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并已知A的左 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1,则应作()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A. LL B. LR C. RL D. RR 二、判断题

经典数据结构面试题(含答案)

.栈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树是结点的集合,它的根结点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 15.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设一棵二叉树中有3个叶子结点,有8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结点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一棵二叉树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分别为ABDEGCFH和DBGEACHF,则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访问顺序是abdgcefh,中序遍历访问顺序是dgbaechf,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数据库保护分为: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和数据的恢复。 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结构》习题汇编08_第八章_查找_试题

数据结构课程(本科)第七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搜索每一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上搜索到表中任一元素的平均搜索长度为 ()。 A. n B. n+1 C. (n-1)/2 D. (n+1)/2 2.对长度为10的顺序表进行搜索,若搜索前面5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均为1/8,搜索后面5个元素的概 率相同,均为3/40,则搜索到表中任一元素的平均搜索长度为()。 A. 5.5 B. 5 C. 39/8 D. 19/4 3.对长度为3的顺序表进行搜索,若搜索第一个元素的概率为1/2,搜索第二个元素的概率为1/3,搜索 第三个元素的概率为1/6,则搜索到表中任一元素的平均搜索长度为()。 A. 5/3 B. 2 C. 7/3 D. 4/3 4.对长度为n的有序单链表,若搜索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则顺序搜索到表中任一元素的平均搜索长度 为()。 A. n/2 B. (n+1)/2 C. (n-1)/2 D. n/4 5.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顺序表,若采用折半搜索,则对所有元素的搜索长度中最大的为()的值 的向上取整。 A. log2(n+1) B. log2n C. n/2 D. (n+1)/2 6.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顺序表,若采用折半搜索,则对所有元素的搜索长度中最大的为()的值 的向下取整加一。 A. log2(n+1) B. log2n C. n/2 D. (n+1)/2 7.对于长度为9的有序顺序表,若采用折半搜索,在等概率情况下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为() 的值除以9。 A. 20 B. 18 C. 25 D. 22 8.对于长度为18的有序顺序表,若采用折半搜索,则搜索第15个元素的搜索长度为()。 A. 3 B. 4 C. 5 D. 6 9.对具有n个元素的有序顺序表进行折半搜索,则搜索任一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n) B. O(n2) C. O(1) D. O(log2n) 10.在一棵高度为h的具有n个元素的二叉搜索树中,搜索所有元素的搜索长度中最大的为()。 A. n B. log2n C. (h+1)/2 D. h+1 11.从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搜索树中搜索一个元素时,在等概率情况下进行成功搜索的时间复杂度大致为 ()。 A. O(n) B. O(1) C. O(log2n) D. O(n2)

数据结构-查找介绍

第八章查找一、填空题 1.线性有序表(a 1,a 2 ,a 3 ,…,a 256 )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对一个给定的值k,用二分法检索 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次。 设有100个结点,用二分法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 2.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比较大小。 3. 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的查找方法是。 4、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以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 排列。 5.顺序查找n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_ __次;当使用监视哨时,若查找失败,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为__ 。 6.在有序表A[1..12]中,采用二分查找算法查等于A[12]的元素,所比较的元素下标依次为____ _____。 7. 在有序表A[1..20]中,按二分查找方法进行查找,查找长度为5的元素个数是_ 8. 已知二叉排序树的左右子树均不为空,则_______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值,________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9、中序遍历二叉排序树得到的序列是序列(填有序或无序)。 10、从有序表(10,16,25,40,61,28,80,93)中依次二分查找40和61元素时,其查找长度分别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表长为n的链表中进行顺序查找,它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 ASL=n; B. ASL=(n+1)/2; (n+1)-1 C. ASL=n+1; D. ASL≈log 2 ()2.折半查找有序表(4,6,10,12,20,30,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58,则它将依次与表中比较大小,查找结果是失败。 A.20,70,30,50 B.30,88,70,50 C.20,50 D.30,88,50 ()3.对22个记录的有序表作折半查找,当查找失败时,至少需要比较次关键字。 A.3 B.4 C.5 D. 6 ()4. 链表适用于查找 A.顺序 B.二分法 C.顺序,也能二分法 D.随机 ()5. 折半搜索与二叉搜索树的时间性能。 A. 相同 B. 完全不同 n) C. 有时不相同 D. 数量级都是O(log 2 ()6.散列表的地址区间为0-17,散列函数为H(K)=K mod 17。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并将关键字序列26,25,72,38,8,18,59依次存储到散列表中。元素59存放在散列表中的地址是。 A. 8 B. 9 C. 10 D. 11 ( )7. 当采用分快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 A.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

数据结构上机例题及答案

习题二 ⒉1描述以下四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变量,头指针,头结点,首结点(第一个结点)。解:头指针变量和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头结点或首结点)的指针;在首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称为头结点;首结点是指链表中存储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的结点。若单链表中附设头结点,则不管线性表是否为空,头指针均不为空,否则表示空表的链表的头指针为空。 2.2简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及各自使用的场合。 解:顺序存储是按索引直接存储数据元素,方便灵活,效率高,但插入、删除操作将引起元素移动,降低了效率;而链式存储的元素存储采用动态分配,利用率高,但须增设表示结点之间有序关系的指针域,存取数据元素不如顺序存储方便,但结点的插入和删除十分简单。顺序存储适用于线性表中元素数量基本稳定,且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但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存取线性表中的元素的情况;而链式存储适用于频繁进行元素动态插入或删除操作的场合。 2.3 在头结点为h的单链表中,把值为b的结点s插入到值为a的结点之前,若不存在a,就把结点s插入到表尾。 Void insert(Lnode *h,int a,int b) {Lnode *p,*q,*s; s=(Lnode*)malloc(sizeof(Lnode)); s->data=b; p=h->next; while(p->data!=a&&p->next!=NULL) {q=p; p=p->next; } if (p->data==a) {q->next=s; s->next=p;} else

{p->next=s; s->next=NULL; } } 2.4 设计一个算法将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分解成两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和B,使A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奇数的元素,而B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偶数的元素,并且保持元素原有的相对顺序。 Lnode *cf(Lnode *ha) {Lnode *p,*q,*s,*hb; int t; p=ha->next; q=ha; t=0; hb=(Lnode*)malloc(sizeof(Lnode)); s=hb; while(p->next!=NULL) {if (t==0) {q=p;p=p->next;t=1;} else {q->next=p->next; p->next=s->next; s->next=p; s=p; p=p->next; t=0; } } s->next=NULL; return (hb); }

数据结构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习题八查找 一、单项选择题 1.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的线性表。 A.散列存储 B. 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 C. 压缩存储 D. 索引存储 2.若查找每个记录的概率均等,则在具有n个记录的连续顺序文件中采用顺序查找法查找一个记录,其平均查找长度ASL为( )。 A. (n-1)/2 B. n/2 C. (n+1)/2 D. n 3.适用于折半查找的表的存储方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 ) A.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B.链接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C.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无序 D.顺序方式存储,元素有序 4.当在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表上查找一个数据时,即可用折半查找,也可用顺序查找,但前者比后者的查找速度( ) A.必定快 B.不一定 C. 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快 D. 取决于表递增还是递减5.当采用分块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为 ( ) A.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 B.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C.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数据有序,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D. 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数据个数需相同 6.二叉树为二叉排序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任一结点的值均大于其左孩子的值、小于其右孩子的值。这种说法()。 A.正确 B. 错误 7.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1) )有关, 在 ((2) )时其查找效率最低。 (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 (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8.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的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则可采用( )查找法。 A. 分快查找 B. 顺序查找 C. 折半查找 D. 基于属性 9.分别以下列序列构造二叉排序树,与用其它三个序列所构造的结果不同的是( )。 A.(100,80, 90, 60, 120,110,130) B.(100,120,110,130,80, 60, 90) C.(100,60, 80, 90, 120,110,130) D. (100,80, 60, 90, 120,130,110) 10.下图所示的4棵二叉树,( )是平衡二叉树。 (A)(B)(C)(D) 11.散列表的平均查找长度()。 A.与处理冲突方法有关而与表的长度无关 B.与处理冲突方法无关而与表的长度有关 C.与处理冲突方法有关且与表的长度有关 D.与处理冲突方法无关且与表的长度无关 12. 设有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19,14,23,1,68,20,84,27,55,11,10,79},用链地址法构造散列表,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3,散列地址为1的链中有()个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八章 查找

第八章查找 重点难点 要求理解"查找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表示方法的适用性;熟练掌握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的方法;熟悉描述折半查找过程的判定树的构造方法;熟练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构造和查找方法;理解二叉平衡树的构造过程;理解B-和B+树的特点、基本操作和二者的区别。熟练掌握哈希表的构造方法,深刻理解哈希表与其它结构的表的实质性的差别;掌握各种不同查找方法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适用情况,能按定义计算各种查找方法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典型例题 1.若对具有n个元素的有序的顺序表和无序的顺序表分别进行顺序查找,试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分别讨论两者在等概率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1)查找不成功,即表中无关键字等于给定值K的记录; (2)查找成功,即表中有关键字等于给定值K的记录。 【解】查找不成功时,需进行n+1次比较才能确定查找失败。因此平均查找长度为n+1,这时有序表和无序表是一样的。 查找成功时,平均查找长度为(n+1)/2,有序表和无序表也是一样的。因为顺序查找与表的初始序列状态无关。 2.画出对长度为18的有序的顺序表进行二分查找的判定树,并指出在等概率时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以及查找失败时所需的最多的关键字比较次数。 【解】 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SL=(1+2*2+3*4+4*8+5*3)/18=3.556 查找失败时,最多的关键字比较次树不超过判定树的深度,此处为5. 3.为什么有序的单链表不能进行折半查找?

【解】因为链表无法进行随机访问,如果要访问链表的中间结点,就必须先从头结点开始进行依次访问,这就要浪费很多时间,还不如进行顺序查找,而且,用链存储结构将无法判定二分的过程是否结束,因此无法用链表实现二分查找。 4.设二叉排序树中关键字互不相同,则其中最小元必无左孩子,最大元必无右孩子。此命题是否正确?最小元和最大元一定是叶子吗?一个新结点总是插在二叉排序树的某叶子上吗? 【解】此命题正确。假设最小元有左孩子,则根据二叉排序树性质,此左孩子应比最小元更小,如此一来就产生矛盾了,因此最小元不可能有左孩子,对于最大元也是这个道理。 但最大元和最小元不一定是叶子,它也可以是根、内部结点(分支结点)等,这得根据插入结点时的次序而定。 新结点总是作为叶子插入在二叉排序树中的。 5.在一棵m阶的B-树中,当将一关键字插入某结点而引起该结点的分裂时,此结点原有多少个关键字?若删去某结点中的一个关键字,而导致结点合并时,该结点中原有几个关键字? 【解】在一棵m阶的B-树中,若由于一关键字的插入某结点而引起该结点的分裂时,则该结点原有m-1个关键字。 若删去某结点中一个关键字而导致结点合并时,该结点中原有┌m/2┐-1个关键字。6.设散列表长度为11,散列函数h(x)=x%11,给定的关键字序列为:1,13,13,34,38,33,27,22.试画出分别用拉链法和线性探查法解决冲突时所构造的散列表,并求出在等概率情况下,这两种方法查找成功和失败时的平均查找长度。请问装填因子的值是什么? 答: (1)拉链法如下图: T[0..10] ┌──┐ 0││→ 33 → 22 →∧ ├──┤ 1││→ 1 → 12 →34→ ∧ ├──┤ 2││→ 13 →∧ ├──┤ 3│ ∧ │ ├──┤ 4│ ∧ │ ├──┤ 5││→ 38 → 27 →∧ ├──┤ 6│ ∧ │ ├──┤ 7│∧ │

数据流图画法

数据流图(DFD)画法要求 一、数据流图(DFD) 1.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数据流图由基本符号组成,见图5-4-1所示。 图5-4-1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例:图5-4-2是一个简单的数据流图,它表示数据X从源S流出,经P加工转换成Y,接着经P加工转换为Z,在加工过程中从F中读取数据。 图5-4-2数据流图举例 下面来详细讨论各基本符号的使用方法。 2.数据流 数据流由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例如“发票”为一个数据流,它由品名、规格、单位、单价、数量等数据组成。数据流用带有名字的具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名字称为数据流名,表示流经的数据,箭头表示流

向。数据流可以从加工流向加工,也可以从加工流进、流出文件,还可以从源点流向加工或从加工流向终点。 对数据流的表示有以下约定: 对流进或流出文件的数据流不需标注名字,因为文件本身就足以说明数据流。而别的数据流则必须标出名字,名字应能反映数据流的含义。 数据流不允许同名。 两个数据流在结构上相同是允许的,但必须体现人们对数据流的不同理解。例如图5-4-3(a)中的合理领料单与领料单两个数据流,它们的结构相同,但前者增加了合理性这一信息。 两个加工之间可以有几股不同的数据流,这是由于它们的用途不同,或它们之间没有联系,或它们的流动时间不同,如图5-4-3(b)所示。 (a)(b)(c) 图5-4-3 简单数据流图举例 数据流图描述的是数据流而不是控制流。如图5-4-3 (c)中,“月末”只是为了激发加工“计算工资”,是一个控制流而不是数据流,所以应从图中删去。 3.加工处理 加工处理是对数据进行的操作,它把流入的数据流转换为流出的数据流。每个加工处理都应取一个名字表示它的含义,并规定一个编号用来标识该加工在层次分解中的位置。名字中必须包含一个动词,例如“计算”、“打印”等。 对数据加工转换的方式有两种: 改变数据的结构,例如将数组中各数据重新排序;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解析第六章

第六章习题 1.试分别画出具有3个结点的树和3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所有不同形态。 2.对题1所得各种形态的二叉树,分别写出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序列。 3.已知一棵度为k的树中有n1个度为1的结点,n2个度为2的结点,……,n k个度为k的结点,则该树中有多少个叶子结点并证明之。 4.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为EBADCFHGIKJ,中序序列为ABCDEFGHIJK,请画出该二叉树。5.已知二叉树有50个叶子结点,则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至少应有多少个? 6.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二叉树: ①前序和后序相同 ②中序和后序相同 ③前序和后序相同 7.n个结点的K叉树,若用具有k个child域的等长链结点存储树的一个结点,则空的Child域有多少个? 8.画出与下列已知序列对应的树T: 树的先根次序访问序列为GFKDAIEBCHJ; 树的后根次序访问序列为DIAEKFCJHBG。

9.假设用于通讯的电文仅由8个字母组成,字母在电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0.07,0.19,0.02,0.06,0.32,0.03,0.21,0.10 请为这8个字母设计哈夫曼编码。 10.已知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放,要求返回二叉树T的后序序列中的第一个结点指针,是否可不用递归且不用栈来完成?请简述原因. 11. 画出和下列树对应的二叉树: 12.已知二叉树按照二叉链表方式存储,编写算法,计算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13.编写递归算法:对于二叉树中每一个元素值为x的结点,删去以它为根的子树,并释放相应的空间。 14.分别写函数完成:在先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先序序列中的后继。在后序线索二叉树T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后序序列中的前驱。 15.分别写出算法,实现在中序线索二叉树中查找给定结点*p在中序序列中的前驱与后继。16.编写算法,对一棵以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树统计其叶子的个数。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结构图方法模板

从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结构图方法 下面分别讨论经过”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技术, 导出”变换型”和”事务型”初始结构图的技术。 1.变换分析 根据系统说明书, 能够决定数据流程图中, 哪些是系统的主处理。主处理一般是几股数据流汇合处的处理, 也就是系统的变换中心, 即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处理。 确定逻辑输入——离物理输入端最远的, 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入的那个数据流即为逻辑输入。确定方法是从物理输入端开始, 一步步向系统的中间移动, 直至达到这样一个数据流: 它已不能再被看作为系统的输入, 则其前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入。确定逻辑输出——离物理输出端最远的, 但仍可被看作系统输出的那个数据流即为逻辑输出。方法是从物理输出端开始, 一步步向系统的中间反方向移动, 直至达到这样一个数据流: 它已不能再被看作为系统的输出, 则其后一个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出。对系统的每一股输入和输出, 都用上面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逻辑输入、输出。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之间的加工, 就是系统的主加工。如图4-24所示。

图4-24(a)初始DFD图 图4-24(b)找系统的主加工 2) 设计模块的顶层和第一层 ”顶层模块”也叫主控模块, 其功能是完成整个程序要做的工作。在与主加工对应的位置上画出主模块。系统结构的”顶层”设计后, 下层的结构就按输入、变换、输出等分支来分解。 设计模块结构的第一层: 为逻辑输入设计一个输入模块, 它的功能是向主模块提供数据; 为逻辑输出设计一个输出模块, 它的功能是输出主模块提供的数据; 为主加工设计一个变换模块, 它的功能是将逻辑输入变换成逻辑输出。 第一层模块同顶层主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应与数据流程图相对应。这里主模块控制并协调第一层的输入、变换、输出模块的工作。( 3) 设计中、下层模块 由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过程, 为每一个上层模块设计下属模块。输入模块的功能是向它的调用模块提供数据, 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接受输入数据; 另一部分是将这些数据变换成其调用模块所

数据结构 第八章 查找自测题

第9章查找自测卷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数据的存放无规律而言的线性表中进行检索的最佳方法是。 2. 线性有序表(a1,a2,a3,…,a256)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对一个给定的值k,用二分法检索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次。设有100个结点,用二分法查找时,最大比较次数是。 3. 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20]上进行折半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比较两次查找成功的结 点数为;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平均查找长度为。 4.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比较大小。 5. 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的查找方法是。 6.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7. 有一个表长为m的散列表,初始状态为空,现将n(n

数据结构经典算法试题

1.假设有两个按元素值递增次序排列的线性表,均以单链表形式存储。请编写算法将这两个单链表归并为一个按元素值递减次序排列的单链表,并要求利用原来两个单链表的结点存放归并后的单链表。【北京大学1998 三、1 (5分)】 LinkedList Union(LinkedList la,lb) { pa=la->next; pb=lb->next; la->next=null; while(pa!=null && pb!=null) ∥当两链表均不为空时作 if(pa->data<=pb->data) { r=pa->next; pa->next=la->next; ∥将pa结点链于结果表中,同时逆置。 la->next=pa; pa=r; } else {r=pb->next; pb->next=la->next; ∥将pb结点链于结果表中,同时逆置。 la->next=pb; pb=r; } while(pa!=null) ∥将la表的剩余部分链入结果表,并逆置。 {r=pa->next; pa->next=la->next; la->next=pa; pa=r; } while(pb!=null) {r=pb->next; pb->next=la->next; la->next=pb; pb=r; } }

1)设有两个无头结点的单链表,头指针分别为ha,hb,链中有数据域data,链域next,两链表的数据都按递增序存放,现要求将hb表归到ha表中,且归并后ha仍递增序,归并中ha表中已有的数据若hb中也有,则hb中的数据不归并到ha中,hb的链表在算法中不允许破坏。【南京理工大学1997 四、3(15分)】 LinkedList Union(LinkedList ha, hb)∥ha和hb是两个无头结点的数据域值递增有序的单链 {LinkedList 表,本算法将hb中并不出现在ha中的数据合并到ha中,合并中不能破坏hb链表。 la; la=(LinkedList)malloc(sizeof(LNode)); la->next=ha; pa=ha; pb=hb; pre=la; while(pa&&pb) if(pa->datadata)∥处理ha中数据 {pre->next=pa;pre=pa;pa=pa->next;} else if(pa->data>pb->data)∥处理hb中数据。 {r=(LinkedList)malloc(sizeof(LNode)); r->data=pb->data; pre->next=r; pre=r; pb=pb->next;} Else∥处理pa- >data=pb->data; {pre->next=pa; pre=pa; pa=pa->next;∥两结点数据相等时,只将ha的数据链入。 pb=pb->next; } if(pa!=null)pre->next=pa;∥将两链表中剩余部分链入结果链表。 else pre->next=pb; free(la); }

数据结构练习第八章-查找

数据结构练习第八章查找 1.若有18个元素的有序表存放在一维数组A[19]中,第一个元素放A[1]中,现进行二分查找,则查找A[3]的比较序列的下标依次为( ) A. 1,2,3 B. 9,5,2,3 C. 9,5,3 D. 9,4,2,3 2.设二叉排序树中有n个结点,则在二叉排序树的平均平均查找长度为()。 A. O(1) B. O(log 2 n) C. O(n) D. O(n2) 3.在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1) B. O(n) C. O(log 2 n) D. O(n2) 4.设有序顺序表中有n个数据元素,则利用二分查找法查找数据元素X的最多比较次数不超过()。 A. log 2n+1 B. log 2 n-1 C. log 2 n D. log 2 (n+1) 5.设有序表中有1000个元素,则用二分查找查找元素X最多需要比较()次。 A. 25 B. 10 C. 7 D. 1 6.顺序查找不论在顺序线性表中还是在链式线性表中的时间复杂度为()。A. O(n) B. O(n2) C. O(n1/2) D. O(1og 2 n) 7.设二叉排序树上有n个结点,则在二叉排序树上查找结点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A. O(n) B. O(n2) C. O(nlog 2n) D. O(1og 2 n) 8.()二叉排序树可以得到一个从小到大的有序序列。 A. 先序遍历 B.中序遍历 C. 后序遍历 D. 层次遍历9.设一组初始记录关键字序列为(13,18,24,35,47,50,62,83,90,115,134),则利用二分法查找关键字90需要比较的关键字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10.设某散列表的长度为100,散列函数H(k)=k % P,则P通常情况下最好选择()。 A. 99 B. 97 C. 91 D. 93 11.在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关键字值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A. O(n) B. O(1og 2n) C. O(nlog 2 n) D. O(n2) 12.设一个顺序有序表A[1:14]中有14个元素,则采用二分法查找元素A[4]的过程中比较元素的顺序为( )。 A. A[1],A[2],A[3],A[4] B.A[1],A[14],A[7],A[4] C.A[7],A[3],A[5],A[4] D. A[7],A[5] ,A[3],A[4] 13.设散列表中有m个存储单元,散列函数H(key)= key % p,则p最好选择()。 A. 小于等于m的最大奇数 B.小于等于m的最大素数 C. 小于等于m的最大偶数 D. 小于等于m的最大合数 14.设顺序表的长度为n,则顺序查找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A. n B. n/2 C. (n+1)/2 D. (n-1)/2 15.设有序表中的元素为(13,18,24,35,47,50,62),则在其中利用二分法查找值为24的元素需要经过()次比较。 A. 1 B. 2 C. 3 D. 4

《算法设计综合实训》题目讲解

算法设计综合实训题目 0.逆序数字(借助栈) 编写一个函数,接收一个4位整数值,返回这个数中数字逆序后的结果值。例如,给定数7631,函数返回1367. 输入: 第一行一个正整数T(T<=10),表示有T组测试数据; 以下T行,每行一个非负的整数N。 输出: 共T行,对于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一行,即数字逆序后的结果值。 样本输入: 3 7631 1018 5158 样本输出: 1367 8101 8515 1.人见人爱A+B 这个题目的A和B不是简单的整数,而是两个时间,A和B 都是由3个整数组成,分别表示时分秒,比如,假设A为34 45 56,就表示A所表示的时间是34小时 45分钟 56秒。 输入: 输入数据有多行组成,首先是一个整数N,表示测试实例的个数,然后是N行数据,每行有6个整数AH,AM,AS,BH,BM,BS,分别表示时间A和B所对应的时分秒。题目保证所有的数据合法。 输出: 对于每个测试实例,输出A+B,每个输出结果也是由时分秒3部分组成,同时也要满足时间的规则(即:分和秒的取值范围在0-59),每个输出占一行,并且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用32位整数表示。 样本输入: 2 1 2 3 4 5 6 34 45 56 12 23 34 样本输出: 5 7 9 47 9 30 2.敲七 【问题描述】 输出7和7的倍数,还有包含7的数字例如(17,27,37...70,71,72,73...)

【要求】 【数据输入】一个整数N。(N不大于30000) 【数据输出】从小到大排列的不大于N的与7有关的数字,每行一个。 【样例输入】 20 【样例输出】 7 14 17 3.统计同成绩学生人数问题 【问题描述】 读入N名学生的成绩,将获得某一给定分数的学生人数输出。 【要求】 【数据输入】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的格式为 第1行:N 第2行:N名学生的成绩,相邻两数字用一个空格间隔。 第3行:给定分数 当读到N=0时输入结束。其中N不超过1000,成绩分数为(包含)0到100之间的一个整数。 【数据输出】对每个测试用例,将获得给定分数的学生人数输出。 【样例输出】 3 80 60 90 60 2 85 66 5 60 75 90 55 75 75 【样例输出】 1 2 4.高斯日记 大数学家高斯有个好习惯:无论如何都要记日记。他的日记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从不注明年月日,而是用一个整数代替,比如:4210。后来人们知道,那个整数就是日期,它表示那一天是高斯出生后的第几天。这或许也是个好习惯,它时时刻刻提醒着主人:日子又过去一天,还有多少时光可以用于浪费呢? 高斯出生于:1777年4月30日。

数据结构经典案例教学文案

数据结构经典案例

1.停车场问题 停车场管理员的任务就是帮助车主把车停放在停车场中,或者是帮助车主将车开出乘车场。然后停车场中能够停放的车辆数目很多,这就使得让莫辆车开出停车场变得复杂。比如:要开走一辆车,则管理员需要把他前面的车全部暂时清除,然后等这辆车开出后再将这些车重新放入停车场。当然了,这个时候腾出了一个空位置,此位置由后面的车占据。 任务:编程模拟这样的情况,这里假设停车场最多可停放5辆车。data.txt记录了某一时间段内,该停车场车辆的到来与离开记录,刚开始,停车场是空的。其中大写字母A--P是车辆的代号,arrives--到来,departs---离开。 程序需要从data.txt中读取这些信息,并且用这些数据来模拟停车场的车辆调度情况。 data.txt内容如下: A arrives A departs B arrives C arrives D arrives C departs E arrives F arrives

G arrives B departs H arrives D departs E departs I arrives I departs J arrives F departs K arrives L arrives M arrives H departs N arrives J departs K departs O arrives P arrives P departs O departs L departs 实现代码如下: 模拟停车场问题.cpp(没有再继续分.h文件,混为一体了,主要.h文件过于简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