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镇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

关于镇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

关于镇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
关于镇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

关于镇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

编制情况的说明

一、规划概况

本规划的期限为2013—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15年,中远期为2016—2020年。按照《旅游规划通则》共分11个章节。

本规划是地级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宏观性战略规划。根据《旅游规划通则》规定,本规划只认定旅游项目的功能与方向,不对旅游项目的土地使用面积进行详细界定,其具体地块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遵照本规划的总体布局框架选定。

二、规划核心内容说明

(一)对镇江旅游现状的分析

1、基础分析。规划认为镇江区位优势突出,水陆交通发达,旅游发展机遇和优势明显。但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镇江旅游单体资源知名度不高、承载力不强、特色不够鲜明,缺乏区域垄断性,目前还没有形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知名景区。

2、产业分析。规划认为镇江旅游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且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镇江旅游产业面临着产业要素内部联动不足、与关联产业融合度不高、跨区域协作力度不够等问题。

3、市场分析。通过第三方调查分析,国内市场对镇江旅游关注度排名前十二位的省市分别是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安徽、山东、河南、湖北、辽宁、广东及河北。规划认为南京、上海等地是镇江游客重要的客源分布区,京津地区为新兴潜力区,拓展空间很大;从入境客源分布来看,日韩等东亚地区、东南亚、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潜在客群较多,东欧、南美、南非等市场可适时拓展和培育。

(二)镇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1、规划思路

一是生态江山。彰显山水花园城市内涵,把城市资源转换为旅游资源,丰富城市的旅游功能。

二是五音六律。加快历史文化、生态山水资源优势向旅游魅力产品转换,奏响镇江旅游“福、闲、爱、道、乐”五个特色音符,细化“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律”旅游服务保障措施,构建出镇江旅游“五音六律”的立体化产品体系。

三是满眼风光。突出镇江旅游景观功能的提升,建设景观视觉识别系统,使镇江具备游客过目不忘的景观记忆。

四是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通过精细化的游线设计,使镇江成为游客流连忘返、令人向往的旅游生活目的地。

2、发展战略

一是江山联动战略。规划认为江山河岛是镇江最具特色的优质旅游资源。江山旅游的发展决定着镇江旅游的成败。

二是文化活化战略。镇江文化底蕴深厚,但其应用方法一定要具有创新性,避免走入“静态化”、“博物馆化”的传统误区。

三是城旅共兴战略。将镇江城市当作一个大景区,激发城市发展活力,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实现品牌旅游与品牌城市的结合,最终实现“城旅共兴”。

四是产业融合战略。不断博采各行各业之旅游元素,提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

五是国际接轨战略。以突出镇江旅游资源的全球卖点为核心,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教文化、三国文化、古运河等着手,打造镇江特色的国际旅游文化名城旅游目的地体系。

3、总体定位

规划认为,镇江旅游的总体定位,不是镇江旅游的所有产品的组合,而是体现最能代表镇江特色的旅游标签。因此,镇江旅游的总体定位是“山水花园城,大爱祈福地”,“镇江,一个美得让人吃醋的地方”。

规划提出以“山水花园城”突出镇江独特的山林神韵,浑然天成的真山真水,宛如生态花园,以“大爱祈福地”突出镇江是一个集浪漫爱情故事传说,宗教礼佛、茅山问道祈福的人文资源荟萃之旅游目的地。通过两者的结合,能够给游客营造出镇江“宜居、宜游”且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感”和“体验度”。

规划认为“醋”是镇江重要特产,家喻户晓。而“吃醋”在中国谚语中,表达了一种特殊的人文情怀,容易令人浮想联翩。因此,以“美得让人吃醋”一语双关之意,既朗朗上口,更能过目不忘,给游客留下深刻记忆和印象。

4、规划目标

一是发展目标。到2015年末,旅游接待总人数力争达到55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00亿元以上,游客人均旅游花费达到1300元左右;到2020年末,旅游接待总人数力争达到1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游客人均旅游花费达到1600元左右,成为令人向往的“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二是品质目标。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内涵进一步丰富。以“主题山、风光河、绿道网、音乐岛、特色街、景观路、生态洲、百花园、美乡村”的为特征的旅游吸引物全面形成,建成“山水花园式”立体生态旅游休闲新空间;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影响力显著提升。镇江深厚文化底蕴与山水景观、与现代山水花园城市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江南的重要窗口。

(三)空间布局

按照镇江城市南向和建设中等城市的战略布局,旅游产业按照“一核三区四带”进行布局。

1、“一核”

主城旅游发展极核。以“三山南山西津渡”为核心,联动城区金山湖、古运河、东山、长山、五洲山、世业洲、征润洲、江心洲等江、河、山、岛资源,建成镇江旅游主要游览体验区、全功能旅游综合服务区和旅游产业的重要效益区。

2、“三区”

环茅山养生度假乡村旅游区、丹阳国家级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江岛温泉养生旅游区。其中环茅山养生度假乡村旅游区,建设成为镇江旅游的次中心和主要增长极,是道家文化、道家养生、湖泊湿地、山林休闲的主要集聚地;丹阳国家级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旅游装备业和商贸旅游的主要集散地,齐梁文化的主要体验地;东部江岛温泉养生旅游区:建设成为镇江温泉度假、岛屿休闲、美食体验的集中集聚区和目的地,是长江船文化、岛生态、泉养生的主要展示区。

3、“四带”

沿江连岛旅游带、沿古运河旅游观光带、沿高速公路区际快速通道带和沿城市山林绿道慢行城乡体验带。“四带”既是串联镇江“一核”与“三区”的重要交通游线,也是主题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五音六律”旅游主题产品及支撑要素规划

“五音”旅游产品及项目规划

1、礼佛福地游-福

充分挖掘镇江佛文化内涵,以“问佛、礼佛、悟佛、乐佛”为支撑,打响“中国佛教看江苏、江苏佛教看镇江”的独特佛文化品牌,塑造出镇江“五十座寺庙一座福城”的祈福圣地形象。

?(1)产品策划

问佛——诗画江南,佛影婆娑:游山水园林(三山、南山、宝华山、圌山),觅戒定慧三学,听云水禅心,品福地镇江。在旅行中感悟“戒定慧”的博大精深。

礼佛——禅心归一,入定成佛:以金山水陆法会、焦山祈福法会、宝华山三坛大戒法会、绍隆寺梁皇宝忏法会等“四大法会”为主要内容,借助四大法会打造佛教文化影响力。

悟佛——参佛入心,醍醐灌顶:重修焦山佛学院,定期举办“中国·镇江佛教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以江天禅寺、隆昌寺、定慧寺等佛教寺庙为载体,以佛教信徒受戒、参禅、念佛、拜佛和讲习传经为主要内容,开展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体验互动。

乐佛——佛游我心,意趣天地:以东山文化园为载体,以佛教景观小品、佛教音乐、佛教斋饭、禅修感悟、佛教文化演艺等项目为主要内容,开展“佛在心中”体验互动。

(2)重点项目

重修焦山佛学院;东山文化园;金山水陆法会等“四大法会”的内坛、外坛扩建;金山江天禅寺等4大寺庙景区内部提升改造。

2、长江连岛游-闲

突出“江、河、山、岛”联动战略,以长江、运河水上游线为主导,沿江、沿运河绿道为补充,形成独特魅力的“亲水、进街、登山、入岛”镇江“水陆两栖式”畅游主打产品。

?(1)产品策划

情动江山。开发长江水上游线,以世业洲音乐岛为母港,串联三山、西津渡、征润洲、江心洲、扬中岛、扬中雷公岛、西沙岛等,并通过若干江河交汇处与古运河游线闭合和接驳。

千年运河。打造精品化古运河休闲观光游,凸显古运河集“古韵、情调、人文、艺术”为一体的有声有色气息,让古运河成为有故事的美景河、会呼吸的生态河和生活着的文化河;通过古运河各区域码头实现与宝塔山、南山等主要“城市山林”景区、主城区“名人故居”、“特色街区”的互动。

乐养江心。突出江洲宝岛靠近城市却远离喧嚣的“净水、净土、净气”特色,形成“世业洲音乐岛、征润洲欢乐岛、江心洲生态岛、扬中美食岛、雷公度假岛、西沙休闲岛”等各具魅力的岛屿休闲度假体验游产品。

欢乐江河。在征润洲及周边水域建设近距离的江河体验项目。重点建设镇江第一帆标志景观、水下江底世界、江豚4D体验馆、江上蹦床桥、万人游长江水上营地、水上极限运动营地,以及具有三国文化特色的曹营、吴营“水上点将台”、主题酒店等项目。沿长江路建设西津湾不夜城水街,沿滨江大道建设亲水栈道,开发临水游憩参与式项目。

万船连岛。在扬中内江区域,建设“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一万家”的船世界公园,集中展现世界各国、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样的官船、游船等,打造全国唯一的船世界公园。

(2)重点项目

古运河整治及改造项目;长江、古运河水上游线项目(含母港及码头);岛屿特色旅游开发(含世业洲、征润洲、扬中各岛等);征润洲亲水体验项目群(含镇江第一帆标志景观、水下江底世界、江豚4D体验馆、江上蹦床桥、万人游长江水上营地、水上极限运动营地,三国曹营、吴营“水上点将台”、主题酒店等项目);长江路西津湾不夜城水街;滨江大道亲水栈道及临水游憩项目;扬中中国船世界公园。

3 、倾城浪漫游-爱

通过“爱情故事、尚品温泉、田园风光和醉美夜色”等元素的串联,打造一个永恒的倾城爱情浪漫主题,营造出游客心中的“大爱之城”。

?(1)产品策划

浪漫满城。将金山湖打造成为“中国爱情湖”,成为以白娘子文化园为主体的镇江爱情营地,将槐荫村的董永与七仙女故事,华山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原型等民间爱情传说和刘备招亲、蒋宋定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梁红玉击鼓退金兵、大乔小乔等英雄美女的浪漫情愫集中在金山湖展示。加快提升各爱情故事发生地的景区建设水平,引导游客向实景景区分流。

情漫温泉。加快韦岗温泉、圌山温泉、扬中雷公岛温泉、南山温泉、丹阳水晶山温泉等项目开发,融入浪漫爱情元素和医疗养生元素,打造集疗养、度假、怡情于一体的温泉休闲新空间。

漫享田园。围绕焦西滩及城郊特色乡村旅游点,打造适合情侣及家庭亲子游的田园花海、采摘基地、度假庄园、农业产业园、农家乐等田园风光的体验类旅游项目。

醉美夜色。以金山湖、古运河为轴线,串联三山、西津渡、第一楼街、宝塔山公园等,营造具有镇江特色、镇江风韵的“醉美夜色体验区”,通过夜间演艺活动、摇滚音乐节、祈福节、都天庙会节、甘露寺闹洞房、水景秀、古运河的诗歌会、瘗鹤铭书法泼墨节等,打造“镇江风、时尚化”的夜生活体验。

(2)重点项目

中国“爱琴湖”提升工程;爱情故事原发地建设及保护;温泉小镇系列开发项目;焦西滩及城郊特色乡村田园花海项目;“镇江风、时尚化”夜游项目(含夜间演艺、摇滚音乐节、祈福节、都天庙会节、甘露寺闹洞房、水景秀、古运河的诗歌会、瘗鹤铭书法泼墨节等)。

4、茅山问道游-道

以“道德双修”为主线,再现“上茅山回九里功德圆满”游线,通过“问道祈福、医道养生、飞仙演艺、神奇九里、天地石刻”五大主题支撑,打造一个“问天地道德经,拜千古两圣人”的“道德双修”之旅。

?(1)产品策划

问道祈福。营造问道观光的神秘感,增加由茅山湖到茅山游线,将茅山湖改造成“八卦水田”,体现出茅山仙风道骨之感,延长茅山游乐时间。

医道养生。以联合国工作发展组织安养基地为重点,活化茅山“医道丹术”,为游客创意设计茅山丹砂文化体验产品、中医药养生度假产品、五行养生产品、医药问诊与购物产品。以道教文化古镇项目为载体,形成独具道教特色的古镇旅游主题街区,提升茅山道文化旅游内涵和品质。

飞仙演艺。以莲塘九曲道教演艺中心为载体,将茅山道乐演奏进行外景表演,形成结合文艺歌舞、乐器演奏、情景演艺于一体的系列演出活动,加强茅山旅游的体验性、参悟性。

神奇九里。围绕延陵吴文化源头探秘、季子孔子先师探秘、十字碑探秘、沸井奥秘探秘等,挖掘九里神奇色彩,利用声、光、电、4D等再现吴文化、季子、沸井等历史传说故事,开发独特的探秘文化演出活动。

天地石刻。围绕天地石刻园和水晶山度假区,全面感受丹阳国家旅游示范区创意旅游和齐梁文化的魅力。

(2)重点项目

茅山湖旅游度假区提升工程;赤山湖湿地公园开发;茅山联合国安养基地项目;茅山道家古镇项目;九龙山山林休闲项目;茅山莲塘九曲道教演艺中心;神奇九里项目;水晶山旅游度假区项目。

5、创意时尚游-乐

针对青少年游客市场和镇江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的项目空白,对接现有的正在建设之中的旅游项目,以“太空体验、卡通奇境、动感体育、缤纷工艺、智慧旅游”五大主题支撑,打造创意时尚主题游产品。

(1) 产品策划

太空体验。以官塘航天科普教育园为载体,打造长三角首个太空体验、航天主题娱乐营地。

卡通奇境。以卡通奇境项目为载体,形成以卡通形象为主题的互动参与式旅游主题乐园。

动感体育。以体育会展中心和官塘桥沙山运动主题公园为主体,引进乒乓球、足球、汽车漂移等传统和新兴体育项目,建成长三角重要体育运动赛事首选地。

缤纷工艺。依托醋文化博物馆、丹阳眼镜产业园等开发以工业旅游观光、工业文化体验等。

智慧旅游。以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为平台,打造全国首个全球微缩景观互动情景式智慧旅游体验馆。

(2)重点项目

太空体验营地项目;祖冲之数学公园项目;卡通奇境主题乐园项目;江河、山地动感趣味体育体验项目;丹阳旅游装备项目(含旅游帐篷、旅游房车等);智慧旅游城项目;丹阳眼镜城项目。

“六律”旅游支撑要素规划

围绕上述5大主题产品,全面细化、量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及保障措施。

1、吃

重点建设内容:

?建设美食街区。在镇江市区、扬中、丹阳、句容等区域结合城市商贸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符合现代旅游特点、具备承接大众旅游的美食街区。重点推动“三怪”、“老字号”传统小吃、镇江本土菜系、金山乾隆御宴、河豚等江鲜特色以及有机农家菜等向街区集聚。

挖掘镇江美食特色和美食文化。开展符合旅游大众需求的镇江美食节庆活动,挖掘镇江美食文化,打响镇江菜系品牌。开发爱情主题、养生主题、素斋主题、果蔬主题等特色餐饮,形成具有景区特色的美食体验旅游体系。

培育并扶持镇江菜特色餐饮企业和知名镇江菜品牌店。鼓励镇江本土餐饮企业连锁经营。积极引进国内、国际知名餐饮企业品牌连锁店入驻镇江。

鼓励美食体验方式的创新。开发梅庵古琴、扬剧、茶道、书法、水漫金山等演出、表演活动与美食体验的结合。

2、住

重点建设内容:

重点发展主题酒店和度假客栈。根据镇江五大主题旅游产品,沿主要景区及游线,加快布局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温泉养生、爱情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鲜明的主题酒店和度假客栈,以特色旅游住宿和温馨旅游服务解决让游客留下来的问题。

加快发展商务经济型酒店。在市区商业中心、各辖市商业街区周边建设四星标准、三星收费的商务经济型酒店,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品牌经济型酒店,满足自驾旅游和商务出游的“宜游、宜居、宜行”的居住需求。

鼓励发展新型住宿业态。培育并扶持汽车旅馆、汽车营地、汽车俱乐部、户外露营地等新型住宿业态发展,引导新型住宿业态向世业洲旅游度假区、茅山湖旅游度假区、水晶山旅游度假区和赤山湖区以及有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点布局。

稳步引进高端酒店品牌。结合镇江旅游发展实际,稳步引进国际知名高端酒店管理机构,提升高端酒店智慧化水平,确保全市五星酒店数量稳步增长。

3、行

重点建设内容:

主要景区城市公共交通全覆盖。以快进慢游为核心,开通城市客运中心、高铁站、城铁站、中心商业街区与市区主要景区的直达或环绕公交游线,方便游客和本地市民出行,缓解景区交通压力。开通镇江市区与句容、扬中、丹阳、镇江新区等重点景区的旅游专线或假日游线。

建设自驾游集散中心。借鉴杭洲、厦门自驾游集散中心运营模式,在高铁镇江站(312镇江南出口)、镇江西出口建设“免费停车、公交换乘”的自驾游集散中心,并同时提供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句容、丹阳、扬中、新区结合自身实际,规划建设本地自驾游集散中心。

开发特色旅游交通工具。加快长江、古运河水上游线的开发与运营,形成多类型、多种类的水上游线,并通过码头与陆域交通无缝对接;以大路通用机场建设为契机,积极培育镇江市低空飞行俱乐部,配套建设低空飞行基地,开发“空中看镇江”特色游线;鼓励景区内部、短途景区之间,开发花车游、马车游、小火车轨道游等特色交通游线,不断增强旅游趣味性和便捷性;鼓励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内知名汽车租赁公司入驻镇江旅游市场,形成方便游客选择的多类型旅游出行方式。全力打造“水陆空”相结合、常规游与特色游相呼应、自驾游与公交游相补充的镇江特色旅游交通新格局。

加快建设旅游绿步道。推动“盘山、亲水、环湖、围岛、入街”为主题的旅游绿步道建设,结合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形成独具山水特色的镇江旅游绿步道体系,不断彰显现代山水花园城市魅力。

4、游

重点建设内容:

?加快旅游度假区建设步伐。用足、用活、用好旅游度假区政策,加快世业洲旅游度假区、茅山湖旅游度假区、水晶山旅游度假区和赤山湖湿地公园、九龙山山林休闲绿谷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成为镇江旅游新的增长极。

加快重点景区市场化步伐。鼓励并扶持全市景区门票套票制改革试点,实行重点景区门票互售、客源共享、合作共赢。积极探索景区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改革路径,鼓励景区旅游管理公司创新合作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加快旅游企业培育步伐。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地接质量为目标,加快引导并积极推动旅行社、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形成市场共赢合作机制,提高市场配置旅游资源要素的效率。建立旅游业发展引导基金,对旅游企业间的市场化合作进行奖励

和扶持,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自我发展壮大能力;加大整合力度,通过改制、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省内旅游骨干企业;积极开拓与国际品牌旅游饭店的密切合作,吸引国际知名旅行社落户镇江;鼓励国内著名旅游战略投资商落户镇江。

加快导游队伍培养步伐。以规范提升导游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强导游队伍服务技能的考核,坚持“严把进口关”和“畅通出口关”相结合,建立导游资格动态管理制度,并积极组织开展导游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定期举办优秀导游的评比和选拔。

5、购

重点建设内容:

积极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建立镇江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定期举办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推出一批“贴近市场、方便携带、物美价廉、镇江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

加快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鼓励工业企业向装备制造业转型,重点支持丹阳建设国家级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

建设旅游特色商品街区。与商贸业规划相结合,强化特色商品街区旅游元素,引导本地特色商品、旅游纪念品向街区集中。逐步在主要景区、主要商业区、主要生活超市设立“镇江名品”直销中心(点)。

6、娱

重点建设内容:

建设特色娱乐街区。推动大市口商圈、万达商圈、西津渡-金山宝地、第一楼街、丁卯新区、句容、丹阳、扬中等培育各具特色的娱乐街区,形成商娱旅一体化旅游格局。

加快发展夜旅游项目。开发以金山湖、古运河为轴线,形成“串联古城新城,水陆并游”的夜间旅游体验项目,推出一批参与性强、演艺内容丰富、创意独特的节目。

积极开发科普场馆体验娱乐项目。对现有的博物馆、体育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馆等开发观赏性、时尚性、参与性的娱乐项目。

(五)特色街区规划

1、西津渡古街历史街区

选址建议:西津渡

主题特色:“天下第一渡”古渡文化

策划思路:挖掘古渡文化,寻找古渡文化记忆符号(如古码头、古诗句、历史故事等),与现代时尚科技手段相结合,建设完善体现古渡文化的雕塑小品景观。根据西津渡历史文化故事,打造一场《天下第一渡》大型文化创意剧目,每个月演出一次;编排《泊船瓜洲》、《三国故事之西津渡》、《枫桥夜泊》等系列演艺剧目,每天晚上在现有舞台演出一次,进一步丰富西津渡广场文化活动。与三山国家5A级景区充分联动,实现餐饮休闲娱乐功能的无缝对接,主打酒吧休闲、文化创意、餐饮美食、游憩观光等旅游产品。

2、伯先路历史街区

选址建议:伯先路

主题特色:民国文化(仿西洋式或中西合璧式建筑群)

策划思路:推进沿街民国文化建筑(广肇公所、镇江商会旧址、蒋怀仁诊所旧址、屠家骅公馆等)的修缮提升工作。打造一条有故事、有文化、有风景的街区,完善每栋建筑的旅游解说系统、沿街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特色垃圾桶、旅游星级厕所等),规范街对面餐饮店、购物店的特色风貌和文明经营行为。加强与西津渡、大龙王巷、大西路等景区的联合营销,主打建筑科普、文化解说、婚纱摄影、艺术写生、影视拍摄以及观光游憩旅游产品。

3、大龙王巷历史街区

选址建议:大龙王巷

主题特色:清代传统街坊

策划思路:推进传统民居建筑群的保护修缮提升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整理原有民居建筑混乱的管线,给游客观赏和摄影留足视野空间。完善街坊的旅游解说系统(统一且有特色的旅游解说牌、旅游图册、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等),设置若干条主题游览线路(用时间线索、故事线索等串联街坊内不同文化内涵的主题建筑)。加强与大西路、伯先路以及西津渡的联合营销,主打建筑观光、摄影写生、影视拍摄等旅游产品。

4、大西路传统商业街

选址建议:大西路

主题特色:传统手工艺品购物(镇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承街区)

策划思路:推进大西路商业街的明清风貌商铺改造和提升(建议后期改造成为手工艺品、特色商品购物休闲步行街)。推进沿街建筑风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丰富传统手工服饰、黄金首饰、典当行、古玩收藏市场、茶叶铺以及剪纸、面塑、竹编、石雕、蛋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缋、烙铁画、瓷刻等传统手工艺品商店等内容,打造以镇江民间文化艺术为主题特色的购物休闲街区。主打民间手工艺展示、手工艺品销售、手工艺品创意以及其它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等旅游产品。

5、新河西岸路江鲜一条街

选址建议:新河西岸路

主题特色:江鲜美食

策划思路:推进沿路特色文化景观、夜间景观和绿化美化净化打造三大工程,完善沿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以长江三鲜、镇江三怪等镇江特色美食为主打,推进江鲜美食一条街的规划建设和提升完善。规范沿线旅游餐饮美食场所的建筑风貌、旅游卫生安全等经营行为。

6、第一楼街商业步行街

选址建议:第一楼街

主题特色:时尚购物娱乐

策划思路: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浓厚的商业氛围,重点推进潮流服饰、化妆品、国际名品汇、品牌折扣店、创意咖啡吧(冰淇淋店等)等时尚潮流旅游场所的建设和引进。完善街区旅游交通标识、生态停车场、主题景观小品、特色休闲座椅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强化旅游功能。

7、文化创意产业一条街

选址建议:长山文化产业园

主题特色:书画艺术创意

策划思路:推进文化创意休闲街区的选址工作,编制《文化创意休闲街区旅游概念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以长山文化产业园、大学城等文化创意旅游项目为支撑,依托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重点推进以书画艺术为核心特色,兼具美食娱乐、购物休闲、文化创意、展览演出、会议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街区。

8、南山旅游休闲街

选址建议:南山森林公园入口北广场

主题特色:南朝文化

策划思路:依托南山森林公园现有基础,重点推进南朝文化主题休闲街区的选址、前期土地整理和规划建设工作。主打南朝文化创意商品、特色旅游纪念品、祈福旅游商品、特色美食小吃、南朝文化书籍音像制品、南朝文化特色旅游工艺品以及书画艺术作品、市民健身休闲用品等内容。

9、江南特色古镇街

选址建议:荣炳、宝堰、姚桥及茅山道文化古镇

主题特色:江南古镇

策划思路:依托现有荣炳、宝堰、姚桥及茅山道教资源基础,加快推进古镇的选址、规划建设工作。加快现有古村落的保护及文化元素的挖掘,打造成各具特色、主题差异化鲜明的旅游街区。

10、圌山温泉餐饮街

选址建议:圌山

主题特色:温泉体验

策划思路:依托圌山温泉,以温泉文化为主题,以美食购物为主打功能,打造集温泉文化创意、特色美食品尝、休闲怡情康体三位一体,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温泉特色街区。重点突出温泉文化主题景观设施的策划创意,强化与圌山风景区其它旅游项目的联动发展,避免同质化。

(六)特色旅游商品规划

1、宗教文化系列

以三山、南山、宝华山等地的佛教文化为重要支撑,重点开发佛像、礼佛用品、佛经、佛教音乐、素食、挂件等旅游纪念品等佛教旅游商品;以茅山道教文化为支撑,积极开发道教雕塑、道教音乐、道教文学音像制品、道教美食、道教茶道等系列旅游商品。

2、书画艺术系列

以沈括、焦光、米芾、祖冲之、茅以升、赛珍珠等数十位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为重要依托,大力开发书法作品、绘画艺术、动漫创意(动漫玩具、动漫图书、动漫游戏等)、数学玩具、桥梁雕塑、古玩艺术、艺术创作用具以及名人雕塑等特色旅游商品。

3、绿色果蔬系列

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和绿色蔬菜基地,大力开发茶叶、水果、蔬菜、花卉、稻米等特色农产品,重点培育十里长山白茶、句容应时鲜果、句容健康美食、丹徒花卉园艺、丹阳优质稻米、丹徒食用菌等特色旅游商品。

4、特色美食系列

依托扬中现代渔业产业园、各生态农庄以及渔业养殖加工基地以及特色餐饮场所等,积极开发长江三鲜、镇江三怪、丹阳黄酒、河豚鱼美食、江鲜罐头、各类鱼片等即食食品、鱼胶原蛋白等美容产品、鲟鱼软骨素深加工产品以及观赏鱼系列旅游商品。

5、传统手工艺系列

以镇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和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为支撑,积极支持建立“镇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人才库”和“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基地”,重点开发剪纸、面塑、竹编、石雕、蛋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缋、烙铁画、瓷刻等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将“镇江民间艺术精品展”打造成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6、旅游装备系列

依托镇江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开发山地自行车、户外运动装备、景区索道等游乐设施、数字导览设施、游艇邮轮、旅游房车、露营帐篷等旅游装备系列商品。

7、旅游生活用品系列

重点开发镇江香醋系列旅游商品(美食、美容等)、丹阳眼镜系列旅游商品、句容红木家具、以绿色果蔬和鱼胶原蛋白为原料的美容产品、反映镇江山水园林城市特色的休闲服饰鞋帽等。

8、旅游文化制品系列

书籍:介绍镇江的历史沿革、爱情故事、民俗传说和人文轶事等;介绍名人系列;宗教文化系列;旅游简介;镇江旅游明信片等;地图、摄影作品及音像制品:镇江旅游交通、导游图、游览线路图、旅游风光介绍、旅游宣传片等音像制品、镇江自驾游手册及旅游名家风光摄影画册;其它:景点门票、纪念电话卡、纪念封、纪念邮票、纪念币、纪念邮戳系列;风光及历界沙雕节作品的台历、挂历、年历、纪念礼品等系列。

(七)旅游交通线路规划

1、区际旅游交通规划

水上旅游专线与通用航空基地:水上旅游专线;南京——镇江水上旅游专线;扬州——镇江水上旅游专线;南通——镇江水上旅游专线;世业洲、龙门、谏壁、扬中等地区优先考虑配套建设若干游艇邮轮码头。近期实施镇句公路延伸至南京禄口机场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快镇江新区建设通用航空基地建设步伐。

跨区域主题游线: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体验游线(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长江(中下游区段)水上黄金游线(马鞍山-南京-镇江-苏州-南通-上海)、秦淮文化体验游(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镇江三山、宁镇扬精品游(南京夫子庙-句容泛茅山-镇江三山-扬州瘦西湖)、华东城市精品游(南京-镇江-苏州-无锡-杭州-上海)。

2、市内旅游交通规划

市域旅游通道:重点围绕镇句公路、金港大道、沪宁高速、312国道、句茅公路、扬丹公路以及句丹公路,以旅游绿道建设为标准,积极推进主要交通干道的景观绿化工程,配套完善的镇江旅游道路标识系统和解说系统。尽快建好中、英文自驾游标识,印刷并免费赠送中、英文自驾游地图。加强沿途停车、如厕、购物、用餐、住宿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加强旅游旺季市内应急管理,积极为自驾车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旅游干线通道:加快243省道(提升改造)、238省道(改扩建)、266省道(改扩建)以及扬中环岛旅游绿道、世业洲旅游绿道、江心洲旅游绿道、长江(镇江段)、苏南运河(镇江段)旅游绿道以及其他辖市区滨水旅游绿道建设。重点解决通往主要旅游景区公共交通问题,沿途设置若干自驾车旅游驿站,完善省道路段至各辖市区主要旅游景区的交通标识系统。

(八)辖市区旅游发展指引

1、丹阳市

品牌形象:戴丹阳眼镜,看美丽中国

功能定位:国家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眼镜商务休闲产业聚集区。

开发思路:以城市眼镜商务旅游为起点,进一步做大“眼镜”文章,从产、学、研、游、购、娱等多方面建设“中国眼镜之都”,同时进一步推出“钻头王国”、“汽配城之旅”品牌,在城市景观、街头小品、产业片区中做进工业要素,做强主题旅游氛围,成为中国展示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基地和品牌示范地。加快旅游景区建设,为丹阳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旅游项目支撑,使来丹阳的商务人士、游客等有可玩、可消费的旅游地。

2、句容市

品牌形象:好运茅山,福地句容

功能定位: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全国一流的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区。

开发思路:全面制定句容旅游发展系列规划,统筹各景区、各区镇旅游发展。按照“一城、两山、三湖、十园、百家乐、千里行”的旅游大格局,狠抓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招商引资工作,保持句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以打造茅山国家5A级旅游区、赤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茅山湖国家度假区为主要的项目发展目标。

3、扬中市

品牌形象:扬子江“长江鲜境”旅游岛

功能定位:扬子江生态旅游、中华河豚美食旅游地、“长江鲜境”旅游岛;美食购物、人文历史、生态养生、风光体验、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为主。

开发思路:高端定位,特色发展,城旅一体化。四岛联动,特色项目引爆,形成由点-组团-面的梯度发展,进而联动环扬中岛旅游线路开发。尽快加强扬中港区沿江景观提升、水陆主要旅游道路(如在建231省道)景观提升;整合进镇江“长江山水游憩廊”线路中。制定扬子江“长江鲜境”旅游岛旅游发展计划,实行一系列产业发展、城市旅游发展与项目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树立扬子江第一生态岛品牌

4、丹徒区

品牌形象:品镇江山水古邑,乐享生态丹徒

功能定位:长三角养生福地与休闲胜地、创新产业发展示范区、华东音乐文化体验首选地、江心洲——华东养生养老生态示范地。

开发思路:将丹徒区逐步建成集创意文化体验、养生型休闲、生态型观光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境区。重点开发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项目,对接镇江旅游大方针,将旅游发展与商业运营充分结合和平衡发展,形成具有独特品味的休闲养生空间。

5、京口区

品牌形象:春风又绿江南岸——美丽京口

功能定位:打造全国智慧旅游新平台、镇江乃至长三角景区建设新亮点、镇江乃至长三角旅游消费新高地。

开发思路:围绕“苏南一流现代化主城区”和“国际化高品质特色城区”建设,立足镇江、融入苏南和长三角、放眼全球,树立“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城旅共建,产城融合)的核心理念,实施旅游优先发展和旅游带动战略,不断挖掘京口的“山、水、人、文、城”资源,全面推进旅游与城市有机融合、旅游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6、润州区

品牌形象:乐游镇江,幸福润州

功能定位:华东周末旅游幸福目的地,镇江旅游的门户与桥头堡,国内长江文化的标杆。

开发思路:以润州区四大重点开发项目为着力点,以“小马拉大车”的思路进行有主有次的开发。以打造出在区域内叫得响的旅游特色品牌,建设精品项目为主要目的。辅助进行旅游配套工程(旅游道路、餐饮住宿等)。

有效利用交通枢纽建设层次化的镇江旅游集散中心,将拳头旅游产品融入到镇江旅游线路与宁镇扬区域旅游线路中去,成为线路上的重要节点。

7、三山景区

品牌形象:三山江湖梦,镇江游胜地

功能定位:中国人文山水休闲体验胜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滨江休闲度假集聚区,长江旅游带上的样板型旅游区域,华东人文生态境区的典范。

开发思路:大旅游境区的空间整合和整体推广:树立大旅游境区理念,全面整合长江、湖泊、名山、古寺、古镇、古街、岛屿、湿地等资源,融古贯今梳理历史文脉,挖掘潜力空间,形成统筹发展、整合发展的“旅游格局”。六大升级工程:水陆互动、夜间出彩、文化活化、景观美化、城市配套、细节提升。

(九)旅游营销规划

围绕“镇江,一个美的让人吃醋的地方”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从六大方面实施推进。

1、基础营销元素“五个一”工程。编制一套镇江旅游中英文宣传手册、一套镇江旅游中英文招商说明书、一套镇江旅游景区景点和交通路线中英文信息地图、一套镇江旅游宣传片、一套手绘镇江自驾游地图。

2、构建视觉识别体系。镇江旅游标识设计及广泛应用、旅游城市标志物打造提升、个性化交通。

3、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建设旅游主题网站(镇江智慧旅游网)、搜索引擎及网络广告投放、电子商务服务(在线旅游代理OTA模式、线上线下O2O模式、镇江旅游官方旗舰店)、微博/微信/微电影、社会化SNS营销、旅游APP应用、高科技在线服务、虚拟旅游体验平台。

4、实施分期营销方案。规划近期(2013年—2015年)、中远期(2016年—2020年)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营销方案,目标市场、主打卖点、营销手段和内容等有不同侧重。

5、完善营销保障机制。政府重视并联合企业强力推进、形成全员营销的良好氛围、远期可考虑成立专门的非盈利机构、经费支持及政策保障。

6、开展节会营销活动。以节、会、展、演、赛等系列活动,构建实施有引擎、有支撑的节庆活动体系。围绕5大主题游线,逐步建立有影响力的品牌节庆活动体系。

三、旅游开发时序计划

围绕上述规划内容,本规划将“五音六律”旅游主题产品及支撑要素,按照“五音”主题旅游重点项目和“六律”旅游产业要素支撑项目进行分类,并明确了各重点旅游项目的推进时限。

“五音”主题旅游(景区景点类)重点项目共有31个,其中市区(含京口、润州、丹徒、新区)有20个,辖市有11个;“六律”旅游产业支撑要素(旅游配套类)项目共有15个,其中市区有15个,辖市有8个。(注:部分项目有交叉)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委托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时间:2000年1月10日 规划范围:苏州市域包括苏州市区及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六市(县)在内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8488.4平方公里。 苏州市城市规划区指苏州市区的行政范围和苏州市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面积2014.7平方公里。 苏州中心城指苏州市规划建成区,包括各规划分区(含吴县市区),面积186.6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指外城河以内的古苏州城,面积14.2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1996年—2000年;中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0年;远景2010年以后。 城市性质:苏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万人。2005年149.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3.5万人。远期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远期为186.6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总体布局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周边城镇卫星烘托的形态。 规划期内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风景区)、北廊(交通走廊)的城市形态。 古城内保持传统的“假山假水城中园”和“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古城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错套棋盘”的格局。 “四角山水”以楔形绿地的形式引入古城四角,与古城环城绿带组成城市绿地的基本骨架。东北角:阳澄湖;东南角:独墅湖;西北角:虎丘至三角咀鱼塘;西南角:上方山、石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一城、二线、三片。一城:外城河以内的整个古城;二线:山塘线、上塘线;三片:虎丘片、留园片、寒山寺片。

吕梁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吕梁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吕梁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吕梁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镇江旅游发展现状

镇江旅游发展现状

镇江旅游发展现状 调查报告 (本科生创业计划) 1340405114 经济学 沈思艺

目录 一.镇江旅游业发展现状-------------------------------------------3 二.镇江旅游业发展优势-------------------------------------------4 三.镇江旅游业发展劣势-------------------------------------------5 四.镇江旅游业发展的存在问题----------------------------------6

镇江发展现状 一、镇江旅游业发展现状 1、目前,镇江共有风景名胜、旅游景点232处,数量较多。但在镇江众多旅游景区(点)中,尚无5A级旅游景点,只有7个4A级景区(点)、即金山景区、焦山景区、甘露寺、茅山景区、宝华山景区、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镇江市博物馆。可见,镇江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缺少特优级层次,现有的4A级旅游景区(点),占镇江旅游资源的比例较小,并且大多为人文资源。 2、旅游资源缺乏绝对优势:虽然镇江旅游资源丰富,数量众多,且不乏国家级旅游景区(点),但与周边城市相比其竞争力相对薄弱。尤其是南京、苏州、无锡、扬州等,这些城市无论是从人文古迹还是自然景观都是镇江不能相媲美的。另外,镇江的旅游资源在不少方面与扬州存在雷同,这便限制了镇江旅游资源优势的彰现。 3、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镇江旅游景区(点)分布零散,规模小,且开发模式单一,缺乏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成了镇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力度对“三山“景区的投资规模,尤其是金山公园的扩建和“超炫白蛇传”及金山湖的宣传力度,更是提高了镇江的知名度。但是,对于偏离镇江市区的旅游景区(点)的投资和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如宝华山、圌山、华山等。另外,镇江整体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整合,这对于镇江旅游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而言显然是不利的。 4、历史沿革:镇江旅游业起步于1978年,在镇江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镇江市政府于1998年编制完成了《镇江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拉开了旅游业大发展的序幕;在市人大四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府正式提出将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植。 到目前为止,镇江基本形成了以国家“三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国家4A级景区宝华山与茅山、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昭关石塔等几个景区(点)为主体,圌山、世业洲、沈括故居为辅助的景观群;不断完善旅游支持体系建设,经济效益较好,发展势头强劲;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5、旅游业规模和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镇江旅游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几年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呈较大辐度上升趋势,

镇江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镇江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镇政发[2007]32号 【发布部门】镇江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3.06 【实施日期】2007.03.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镇江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镇政发〔2007〕32号) 各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强化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控制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城市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促进城市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的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城市重点工程是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快实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切实改善我市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城市竞争区域化态势明显增强,加快城

市重点工程建设,再创环境新优势,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开拓进取,克难奋进,不断开创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二、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对城建重点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要亲自抓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把城建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投资计划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各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要专门成立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领导班子,具体协调本辖区内城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及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加快推进工程实施进度。 三、建立城建重点工程联审会办制度。市发改委、建设、规划、国土、环保、财政、交通、水利、城管、园林、公安、市政公用、农林等部门,要对城建重点工程项目手续的办理实行责任制,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有关要求,在行政服务中心为城建重点工程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对一时难以办结的,先行备案。各部门要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竭诚为城建重点工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优质服务。 市国土部门对城建重点工程的建设用地要优先保证,要及时注入土地,为项目融资提供保障,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市政府注入用于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土地要优先安排上市。 市规划部门要提前做好城建重点工程和政府注入土地的项目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及时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要主动做好跟踪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竣工档案及时移交市城建档案馆。 四、进一步强化市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市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以下工作: 1.城建重点工程的计划安排、方案论证、情况收集、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等工作。每

镇江市智慧旅游建设报告

为为为为现代现代现代现代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插上腾飞之翼插上腾飞之翼插上腾飞之翼插上腾飞之翼镇江市旅游局2011年12月14日 尊敬的朱局长,各位领导: 在国家、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努力,我市的智慧旅游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主要做法主要做法主要做法智慧旅游工作是带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革命性的全新工作,其对旅游业乃至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意义非凡。为此,我市高度重视,做到了三个“高”,即: (一)高点定位 把智慧旅游工作作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作为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领域,作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新途径,作为旅游业提升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动力。。。。我市探索实施的智慧旅游,从制度设计到方案制定,从项目实施到产业衍生,要立足镇江,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二)高标规划 根据定位,我市组成国家级项目课题组,聘请业内知名专家,联合省内外著名企业和高校,全社会广泛征集,多层面调研并论证智慧旅游建设,形成了以五个方案为基础框架的规划体系,即,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组建方案、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中国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构架方案、智慧旅游公共支撑体系建设方案和全市百个智慧旅游应用项目建设方案,以实现旅游管理的数字化,经营服务的智能化、游客体验的人性化和智慧旅游的产业化。(三)高效推进 围绕“智慧旅游”建设,我市实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推进思路,实际上融合了北京、四川和南京的模式并拓展,即: 一是政府主导。就是把智慧旅游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程,专门成立“智慧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建顾问专家组,探讨、研究智慧旅游的定位、建设重点和产业突破口;纳入市政府的经常性工作议程,定期、不定期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展;筹备启动资金,从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旅游业抽调专项资金,引导智慧旅游建设;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推进“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涉旅领域智慧旅游建设。二是部门协同。在对涉旅的27个部门(市直企业)和7个辖市区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协调旅游局、经信委、镇江新区管委会、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骨干部门(市直企业)协同作战,在工作推进、人员调度、资金统筹上,服从服务于智慧旅游建设。如,采用人员集中办公,专项资金集中使用,阶段工作集中会商等。三是企业参与。一方面,动员和组织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广泛寻求合作,吸引外地企业,特别是与旅游和信息化有关的企业共同开发;同时,在建设初期,就组织涉旅企业积极加盟,形成三类企业共同推动的局面。四是市场运作。在政府推动的同时,我们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启动之初就专门组建了云神公司,以公司的方式具体运作;对各子系统采用项目化推进和经营,谁投资谁受益。实践证明,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效,比如,由电信公司控股投资建设云计算平台;移动公司投资建设智慧旅游推送系统、智慧旅游门户网站融合12580、12301信息平台,给游客以个性体验;智能交通、二维码应在SD卡及不同载体的应用等,也有相关公司正在参与。 二、工作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我们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 (一)应用项目先行先试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展开 我市围绕103个智慧旅游先行项目,已启动11大项21小项智慧旅游试点建设,其中,有8大项14小项已提前完成2011年度计划工程进度。比如,升级版的WIFI技术自助触摸屏,已完成年度布设任务,年底将争取有近百家的单位布放,实现规模覆盖。国家旅游局委托

镇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镇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文/仇银娜 摘 要: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为个案,结合镇江旅游发展状况,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原则指导下,提出了科学整合开发镇江旅游资源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镇江;旅游;开发;整合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78-02 镇江市,位于江苏省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顶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自古就以“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而闻名海内外。这里风光秀丽,名胜荟萃,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具有真山真水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江山风光”“城市山林”、“佛道文化”、“名人古迹”等特色,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因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然而,镇江旅游资源的丰度和知名度不及附近的南京、苏州、无锡等江南名城,而且镇江旅游业不论在发展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与国内优秀旅游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旅游吸引力相对较弱。调查还发现镇江市旅游开发的整体水平较低,很多仅限于一般性的观光,没有发挥多种旅游功能的群体效用,而且旅游整体形象不鲜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盲目开发、粗放开发以及旅游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等严重的问题。这些弊病不仅严重制约了镇江旅游业的发展对镇江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有牵绊影响。由此本文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今后镇江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出路。 一、提高对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认识 旅游业的大发展,首先是各级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旅游业提高到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层面来思考、来谋划。认识上要有大提高。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为契机,牢固确立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性大,产业链长,带动性强,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还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要把旅游业作为全市“最大的项目”、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来抓,拿出抓工业大项目、抓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魄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理念上要有大转变。要改变“就旅游论旅游”的传统观念,确立“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的新理念,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来经营。要把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态环境、形象塑造等,全部纳入“大旅游”中去谋划、去经营,把旅游要素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氛围上要有大营造。要加大对“旅游强市”发展战略的宣传,使各级领导牢固树立旅游经济意识,超前考虑旅游发展;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主动服务旅游发展;要动员社会公众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观念,主动成为镇江旅游的宣传员,形成人人关心旅游、重视旅游、参与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整合形象,打出旅游品牌 目前当地促销活动都在打各自的品牌。但镇江品牌不明确,“大三山、小三山”各自独立,没有真正地代表镇江旅游的品牌和形象工程。在品牌塑造上有赖于形象工程的加工,只有精心设计好“旅游名片”、“旅游宗旨”、“文化特征”、“竞争理念”、“旅游标志”、“旅游吉祥物”、“旅游视觉识别设施”、“旅游形象小姐”、“旅游形象宣传画”、“影视媒体规范”、“户外广告规划”和各种标示图等形象策划系列,才能形成从观念到视觉的冲击力,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国内外打响“镇江旅游”品牌。 三、重点突出,大力开发镇江特色旅游 1、开发长江水上游,开辟沿江风景带 镇江被誉为“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有丰富的山水资源,镇江在对外营销时主打的就是“三山”品牌,而却忽略了对水体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长江情节。在长江沿岸城市中,镇江的地位又极为特殊,长江穿城而过,金山、焦山、北固山点缀其间,形成了镇江最负盛名的三山风景区。由于传统的观光型游览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旅游需求,我们可以凭此先天优势发展集观光、生态、游览、度假为一体的新兴风景区。一方面开辟打造以长江为依托以三山为主线的水上观光线,如乘豪华游船沿长江游金山—润扬大桥—北固山—焦山—江河交汇处线。,从而使游客更好的领略山之雄奇、江之壮观。另一方面可以与观光互补,开辟水上游乐项目,带动游览气氛。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景区的环境优势,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沿江环境、开发菜园、果园、鱼塘等生态农业,发展农家生态旅游。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建设大型旅游度假村,建设以长江为屏障,以三山为依托的度假休闲地,更多的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养身需求。 2、发挥宗教、民俗优势,发展宗教旅游 镇江市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寺庙众多,佛事兴隆,名扬海内外镇江宗教文化源远流长。金山江天禅寺以佛事胜,焦山定慧寺以佛学胜,宝华山隆昌寺是律宗第一山,茅山又是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精心打造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宝华山隆昌寺、茅山道院和九里季子庙等“山林寺院”宗教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挖掘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开辟沟通寺观的旅游专线,形成深度宗教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和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前来参禅、朝拜。另外,可以通过举办宗教性质的活动如庙会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依据“白娘子水漫金山寺”“刘备甘露招亲”“宋江智取润州城”等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来举办神话旅游节、制作相关工艺品等来吸引游客。 3、发展文化旅游 保护并开发利用各级文保单位和各类历史文化遗存,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形成多个文化旅游点,并串联成线。基本完成伯先路近代建筑一条街的保护建设,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的西津渡街形成有机整体;保护利用南山南朝文化和丹阳南朝陵墓石刻;制定以挖掘“季子文化”和“古吴文化”为主体的丹阳九里旅游景区规划,打造“中国吴文化博物苑”文化品牌;加快市区梦溪园的开发和镇江博物馆建设;打造焦山“大字之祖”瘗鹤铭书法品牌;制定以完善赛珍珠故居为主体的研究活动规划,开拓赛珍珠“大地之旅”旅游线路,制做赛珍珠系列旅游纪念品,并向海内 278 2011.05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太原关于成立兽药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报告

太原关于成立兽药生产加工公司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全球兽药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兽药行业 分析指出,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负增长以外,全球兽药市场 保持稳定增长,从2010年1945亿元增长到2019年3472亿元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4%。 xxx公司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610.0万元,占公司股份78%;B公司出资170.0万元,占公司股份22%。 xxx公司以兽药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 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公司计划总投资18118.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3202.97万元,占总投资的72.87%;流动资金4915.13万元,占总投 资的27.13%。 根据规划,xxx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36210.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272.88万元,税金及附加345.13万元,利润总额 7937.12万元,利税总额9377.03万元,税后净利润5952.84万元,纳税总额3424.19万元,投资利润率43.81%,投资利税率51.76%,投资 回报率32.86%,全部投资回收期4.54年,提供就业职位499个。

我国兽药企业数量众多,但主要以微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兽药行业实行强制GMP认证之前,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行业呈现无序竞争的格局,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结构单一,给行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04年,我国大约有2,800家兽药生产企业。

镇江丹徒新区规划综述

丹徒新区总体规划 一、丹徒新区规划的目标和规模 规划丹徒新区位于镇江市南约9.0KM,北界312国道,南临镇江市外环线,东临沪宁铁路和规划中的京沪铁路,西到十里长山,沪宁高速镇江支线和海溧高速公路穿越城市中部,通过檀山路和镇荣路和镇江市区紧密相连。规划区内内有“两山四水”自然条件,四大水域指谷阳湖、张寺水库、长山水库和西湾水库;两山指十里长山和马鞍山,景色非常优美。 1998年3月由同济大学完成了丹徒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年限为13年,规划面积9.9 KM2,人口10.0万人。优良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极大推动了丹徒新区的快速发展,随着发展的需求丹徒区委、区政府两次调整总体规划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形成了目前面积约74 KM2的规划方案。 1、新区的规划目标 围绕建设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花园城市的目标,以行政中心启动为龙头,按照“接轨镇江、服务镇江、融入镇江”的理念,依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差别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建设镇江市现代化的城市次中心;现代化的物流商贸基地、都市型工业基地、绿色生态住宅业基地、休闲观光会展业基地的“一个中心、四大基地”的功能定位,主动将丹徒新区的建设纳入镇江大发展的格局中,把新区的发展推向更高的起点。 2、新区的规划规模 本次规划年限为20年(2003——2023),近期至2013年,规划人口16.8万人,规划期末总人口为26.0万人。丹徒新区北至312国道,东接沪宁铁路,南临镇江市南环,西到十里长山,总用地约74 KM2,其中建设用地46KM2,近期建设用地面积达29.53KM2,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建设以312国道以西和海溧高速以东用地为主,发展成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二期以312国道以东用地和十里长山脚下用地为主,拥有优美的山体和水域环境,发展档次较高的住宅区,并拥有广阔的生态工业用地。 二、丹徒新区总体规划布局 以行政中心为基本点,向南、东、西放射推进的片区结构,对河流进行整理,尽量保持

镇江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镇江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镇江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如何充分挖掘镇江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取得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仍需要不断思考和研究。对此,笔者结合日前公布的镇江市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就镇江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镇江旅游业 一、镇江旅游业的概况 镇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江苏南部,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古时称“润州”,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是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和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镇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宋朝书画第一名家米芾、医药学鼻祖葛玄、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北宋科学家沈括等等都在镇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镇江旅游资源丰富,有一处国家5A级景区,六处国家4A级景区。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镇江拥有的旅游资源涵盖了8大主类中的7大主类和22大亚类,拥有155个基本类型中的57个,基本覆盖率为36.8%。近年来,在镇江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镇江市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表1显示的是2009—2013年镇江旅游业发展的一些数据。 二、镇江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江苏其他城市相比,镇江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从图1中可以看出,镇江的旅游收入不仅与南京、无锡等旅游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与常州这样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城市的差距也在增大,这明显折现出镇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 1、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较差 江苏省大多数城市都依山傍水,且镇江市毗邻以瘦西湖闻名天下的扬州市和以悠久历史著称的南京市,其尴尬的处境不必赘述。 2、市内景点分散,旅游资源缺乏深加工 镇江旅游资源呈星罗棋布状分布,景点比较分散,在旅游规划中还未提出合理的资源整合方案,且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多年来旅游形式就是观光,定位不明确导致游客体验感差,觉得镇江旅游枯燥、单一。 3、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镇江只有一条去茅山的旅游专线,对于其他旅游景点都未有专门的公交,这

江苏旅游形象策划案例(doc 22页)

江苏旅游品牌形象策划案例 策划类型:品牌形象策划 策划人员:梁中国 策划时间:200年11月 中国入世和北京申奥成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旅游这一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正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争夺游客第一目的地的竞争也如火如荼。作为老牌的旅游大省,在新的竞争中能否胜出,并继续保持其品牌号召力,已成为江苏旅游发展的瓶颈 当前,江苏旅游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旅游资源分散;缺少新的有号召力的亮点;整体形象不统一。总之,江苏旅游的整体品牌形象日趋弱化,亟待整合与提升。 2000年11月,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携同易难品牌管理机构,在全国公开竞标中一举夺标,获得《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权。易难机构在北大规划课题组组长、著名区域经济学家杨开忠教授的指导下,所承担的“江苏旅游品牌形象规划”项目作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得国家旅游局有关领导及业界权威专家的一致肯定,被评价为“国内旅游规划的一次重要创新,对国内旅游规划模式的形成具有典范意义”。

品牌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旅游业的大发展取决于市场意识的强弱,直接表现为经营的品牌化趋势。我们已进入品牌时代,品牌的应用领域已经由最初针对产品的一种标志符号,上升到包括区域等在内的系统概念。以旅游地为载体的区域品牌管理正成为世界的一种潮流。 关于品牌的认识有不同角度,我们认为,品牌说到底是一种概念,是消费者在相关信息影响下,头脑中对产品、服务或空间范围形成的综合概念。品牌是存在于市场当中的,因此不仅实体产品需要品牌,服务产品由于自身“无形性”的特点,更需要通过品牌塑造使其有形化。因此,品牌在旅游服务的经营过程中尤其重要。品牌对于服务产品而言,不仅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标识,更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核心价值的直接表现。 旅游可以视为以旅游地为吸引点向消费者提供的一项综合服务,范围、内容和深度远远超过企业经营的范畴。首先,由于旅游业是边缘产业,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接受多家企业的服务,消费者在对品牌的认知判别需要综合全过程来考虑,某一企业的行为对整个旅游过程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其次,消费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有较强的主观性、参与性,对服务提供者产生较大的反作用;第三,消费者选择旅游服务的模式比较特殊,即先形成印象,后感知验证,这是旅游业自身特点决定的。因此,品牌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吕梁市市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

吕梁市市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 一、发展规划 以融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纽带,以市域城镇化为引擎,主动融入太原都市圈,加快建设“两个城镇带”,坚持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县城和大集镇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以“三规”为引领、“三区”为支撑、“三改”为抓手,实现城市功能、品位、经济、管理及居民素质等要素与都市圈的深度对接,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深入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加快吕梁市区建设步伐,发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吕梁医院、图书馆、展览馆、大剧院、少年宫、文化广场、新闻广电大厦等标志性工程。强化基础支撑,加快“一港五网”建设步伐,实现飞机能上天、铁路通各县、高速全覆盖、供水网络化、电力高能化、通讯现代化的目标,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 到2015年,通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要达到以下目标: 1、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2、全市(含县城)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75%、80%、9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22%,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32平方米。吕梁市规划区(包括柳林、中阳、方

山三县)和汾阳、孝义两个次中心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交城县、文水县、岚县、兴县、临县、交口县、石楼县七个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城镇市政公用设施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景观风貌得到提升。山西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成型,在全省的地位有较大提升。 二、推进措施 (一)启动“一市四区”规划,加快吕梁城镇化速度 “一市四区”:启动包含离石、中阳、柳林和方山四个区在内的吕梁市城市建设规划,突出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强化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交通、金融、旅游、消费中心的地位和功能,逐步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吕梁城镇化速度。 “两个城镇带”:以离(石)柳(林)中(阳)方(山)为城镇组群,形成太原都市圈西部中心和连接西北地区的门户;以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为城镇组群,打造成太原盆地西部城镇密集区和工业城镇带。 以现代化、高端化为目标,全力推进离石区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高中心集镇联动城乡的能力。要以宜居为核心,以文化、生态、大气为要素,把吕梁打造成山西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二)、“大县城、大集镇”支撑,整体推进区域发展 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以吕梁市区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1273”四级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县城的集聚功能。交城、文水、交

镇江市长江路两侧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说明

镇江市长江路两侧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说明 一、自然地理区位概况 1、区位概况 ⑴城市概况 镇江位于东径119度21分至119度35分,北纬32度7分至32度17分,系江苏省省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长江与大运河交汇于此,沪宁铁路贯穿市区,同时有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沿江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镇扬大桥与京沪高速铁路也即将开工建设,所有这些形成了江苏省中部重要的铁、公、水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位置十分优越和重要,为镇江市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镇江市市区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5.6平方公里。1998年底主城总人口59.2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0万人,农业人口12.27万人。 一九八五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镇江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明确城市重要性质之一是“历史文化古城和风景游览城市”。 一九八六年十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镇江市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四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镇江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明确城市性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贸、风景旅游城市”。 ⑵区位概况 本规划位于镇江主城北部城市滨江地带,规划用地运粮河,东至解放路北端及北固山景区,北至长江,南到沿长江路南侧100米左右幅深的范围。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规划长江路连接三山风景区,是一条重要的景观园林道路;同时细节润扬大桥接线,向东延伸连接镇大公路,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性干道。 2、自然地理概况 ⑴地形、地貌 镇江位于宁镇山脉东段,属低山丘陵地带,南部为低山区标高100-350米,中部为丘陵谷地标高10-72米,北部沿江为一带状冲积平原标高3-8米。古运河由市区东南向西北蜿蜒注入长江。市区位于长江以南,坐落在古运河两岸,地面标高(黄海高程,下同)在4-10米,沿江一带标高在3-5米之间。运粮河位于市中心西部,基本与长江平行,两端均与长江相通,承泄御桥港东、南、西三方来水,西侧地面高程为4.0-5.0米。 ⑵城市气象

昆山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昆山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昆山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4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十二五”期间昆山市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昆山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总结了昆山市“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昆山市地区的投资环境;提出了昆山市“十三五”整体规划建议、产业规划建议、区域规划建议、园区建设建议;最后,就昆山市地区“十三五”期间投资机遇、投资风险、投资策略进行了审慎分析。 本报告专业!权威!报告根据昆山市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及“十二五”的实践经验,对昆山市地区“十三五”规划进行了科学分析与建议,对昆山市地区“十三五”投资机遇、风险、策略做出了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昆山市地区政府、昆山市地区企业、欲投资昆山市地区的外阜企业了解地区规划重点,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吕政办发(2004)100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 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现将《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西省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 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吕梁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其它县(市)政府所在地规划区范围内应参照执 行。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按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门性用地项目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各类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标准和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和基本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应当按照城市 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表(一)确定的建设用 地适建范围执行。 凡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可以由市建设局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意见,按法定审批程序批准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筑用地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实施;未编制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协同发展——以镇江为例

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协同发展——以镇江为例-旅游管理 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协同发展——以镇江为例 吕宛珍 在现代旅游产业中,“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甚至有名的小吃能给当地旅游业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和隐性消费。旅游业和餐饮业相互影响和制约,并互动发展,现在萌生出一个新的产业类别—旅游餐饮业,做好旅游景区餐饮业良性发展对旅游景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活跃,年年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市场高速增长,稳中有进,国内旅游人数36.11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 的约11%。 一、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关系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旅游产品的综合型产业。餐饮业是指从参与或从事从原材料的生产、加工、烹饪到饮食服务提供等全过程中所有行业和部门的集合。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有些地区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业发展,比如桂林、黄山等,有些地区以餐饮业为主导带动旅游业发展,比如成都、重庆等,现在在两个产业相互交叉中延伸出一个新的产业—旅游餐饮业。本文主要指旅游餐饮业。 二、旅游业与餐饮业的现状 (一)文化底蕴深厚,但挖掘不足 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名城,有3500多年的历史,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镇江市的文化底蕴深厚,

餐饮业以维扬菜系为主,出现了蟹黄汤包、锅盖面、肴肉等有名菜点,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如石雕、剪纸、竹编、烙铁画等,但镇江市的旅游业发展和它的名气并不相当,主要原因是未得到有效的重视、开发和利用,没有将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融入到旅游业资源形成长远的联动发展规划,资源挖掘不充足,利用不充分。(二)资源品种多样,但市场拓展不足 作为美食之乡的镇江,以维扬菜系为特色,兼具南北风味。镇江美食有“三鱼、三怪”之称。“三鱼”即“长江三鲜”鲥鱼、刀鱼、鮰鱼;“三怪”则为肴肉、香醋、锅盖面,以“镇江三怪”最为有名。 (三)名城名景众多,未形成产业化资源整合 江苏省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以水为主,山水结合见胜”的旅游资源。有南京、苏州、无锡、扬州、连云港、镇江等有名的旅游城市,但每个城市都各具特色,各自独立,未形成一条线的旅游开发线路,旅游景点比较单一,未形成产业群,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资源和线路的开发,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四)人才培养滞后 目前江苏仅扬州大学一所本科院校设有旅游烹饪学院,另有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淮安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高职高专设有烹饪相关专业,生源水平相对不高,且实践操作和对外交流不多,大多处于理论教育层次,对餐饮业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不利影响。 三、旅游业和餐饮业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大力建设餐饮人才队伍,注重增量提质 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饮食也成为一个重要

镇江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镇江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旅游产业在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该区域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镇江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有其客观存在形成的一面,也有主观努力达到的一面。但近几年来,镇江旅游产业发展之态势同周边一些城市相比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对比,以寻求解决这些困惑之途径: 困惑之一:传统型旅游为主,现代型旅游产业没有形成竞争优势。较长期以来,周边城市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态势,对我市旅游业构成了强烈冲击。众所周知,邻近的常州和扬州两市其旅游资源景点远不如镇江,但其通过不断打造,形成了吃、住、行、娱、购、游产业链,外地游客视镇江仅为中转、节点型旅游地。相比之下,常州的梅园、恐龙园,扬州的瘦西湖景区,通过资源整合重组,不仅扩大了景区效应,也拉动了娱乐业和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镇江旅游景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远胜于常州与扬州两市,但其优势在传统型旅游为主的大背景下在逐步减弱,缺乏竞争力。 困惑之二:旅游环境令人费解,严重冲击旅游市场。据

调查,外地一些旅行社对镇江旅游环境有这样的评价:“宁可绕开三座山,不走镇江两个丹。”少数部门服务旅游的意识不强,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依然严重,让许多本应该来镇江旅游的组团望而却步,绕道而行。这既影响了镇江的旅游发展,也严重损坏了城市形象。 困惑之三:旅游景点打造缺乏大手笔,关联衔接尚处空白。镇江景点与其周边城市相比有其独特的个性,如何体现一江横陈,三面环山,大江风貌,城市山林的特质,三山风景区怎样融会贯通,扩大容量提升质量?目前尚处于空白,资源整合难以形成,个体的景点显得单薄无力,同时镇江的文化底蕴如此之深,农业经济又独具特色,如何开拓文化旅游、科技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似乎尚处于“处女地”。 困惑之四:旅游景点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步履维艰。部门分割、多龙治水的状况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没有改观。镇江焦山品位极高,知名度大,具有很大潜力,但由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严重制约了景点的发展。而其相应的一些主管部门也尚未实行改制重组,实行市场化动作,目前仍作为事业单位来管理,人员臃肿,吃大锅饭,依然凭等、靠、安过日子。 困惑之五: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制约旅游业发展后劲。近几年来,全省各市均花巨资投入旅游业,加大旅游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