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1]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1]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1]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意义详解[1]

中考备考之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及意义详解

1、之

“之”可以作代词,多为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以作动词,是“到”“往”的意思。“之”

作代词、动词时是实词,这里只说明其作虚词时的用法及意义。“之”为虚词时常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译为“的”。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音节助词,用来调整章节,无意义,一般不翻译。

例如:公将鼓之。

久之,日似瞑,意暇甚。

怅恨久之。

④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⑤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以

“以”作动词时,是“认为”的意思,如“皆以美于徐公” 。下面着重讲“以”作虚词时的用法。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来)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 、“按照” 、“依靠”等。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按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依靠)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 、“拿” 、“用”等。

例如:屠惧,投以骨。(把)

徐喷以烟(用)

以衾拥覆。(拿)

(2)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

例如:无从致书以观。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 、“因而” 。

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表修饰。

例如:俯身倾耳以请。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于

“于”为介词,主要用法有:

①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 、“从” 。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在)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

②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 、“给” 、“对” 、“同” 、“到”等。

例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给)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③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或不译。

例如: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贤于材人远矣。

④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如:受制于人。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⑤表原因,可译为“由于” 、“因为” 。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而

“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和” 、“又” 。

例如: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

起坐而喧哗者。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②承接关系,可译作“就” 、“接着” 、“然后” ,或不译。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表示承接关系)

日出而林霏开

③转折关系,译作“但是” 、“可是” 、“却” 。

例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代表转折关系)

足肤皲裂而不知。

④递进关系,译作“而且” 、“并且” 或不译。

例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⑤修饰关系,可译为“地” 、“着” ,或不译。

例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焉

“焉”可作代词,相当于“之” 、“哪里”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 、“且焉置土石” 。这里只讲其作助词、兼词时的用法和意义。

(1)语气助词

①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了” ,也可不译。

例如: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②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

例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兼词。相当于“于之” ,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那)里” 、“从这(那)里” 。

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在那里)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从这里)

6、为

“为”可作动词,表判断,相等于“是” 。如“中轩敞者为舱” ;或可译为“做” 、

“成为”“认为” ,如“孰为汝多知乎” 。下面讲“为”作介词、连词、助词的用法。

(1)介词

①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 、“对” 、“替”等。

例如:为天下唱。(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②表示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等。

例如:愿为市鞍马。

为报倾城随太守。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表示被动,译为“被” ,有时与“所”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

例如:士卒多为用者。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山峦为晴雪所洗。

(2)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

例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语尾助词,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

例如:夫子何命焉为?

7、其

“其”可作代词,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 、“他(她、它)们的”等,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也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如“其一犬坐于前” 。这里着重讲“其”作副词时的用法。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测、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与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 、“或许” 、“恐怕” 、“可要” 、“怎么” 、“难道”等,或不译。

例如:其恕乎(大概)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不译)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 ,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

安陵君其许寡人!(可译为“可要” )

8、乃

“乃”作代词时,相当于“你” 、“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作虚词时主要作副词和连词。

(1)副词

①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

例如:乃悟前狼假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

例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③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 、“竟然” 。

例如: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 、“就是” 。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

例如:乃重修岳阳楼。

蒙乃始就学。

9、者

“者”一般作助词,有下列几种用法:

(1)附在动词、形容词、数词、时间词后面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 、“……的人” 、“……的事物” 、“……的情况” 、“……的原因”等,或不译出。

例如:卜者知其指意。(……的人)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的人)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东西)

中轩敞者为舱。(……的地方)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指人,不译出)

(2)用在主语之后表达停顿,一般不译出,其作用或引出判断(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或引出原因(有时可译为“的原因” ),或引出说明。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引出判断)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引出原因)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引出原因)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引出说明)

(3)用在句末,与“若”组成“若者” 、“若……者”结构,表示比拟,相当于“像……的样子” 、“……似的” 。

例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4)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 。

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的话”。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虽

“虽”作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纵然” 。

例如: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欲言,无可进者。

故虽有名马,祈辱于奴隶人之手。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

例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罂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11、然

“然”作实词时,可以作形容词,相当于“对的” ,如“吴广以为然” 。它还可以作指示代词,这在文言文中很常用,因此这里着重提出来加以说明。“然”作指示代词时,译作“这样” 、“如此” 。例如:“父利其然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子墨子自曰:‘然,胡不已乎?’”。

“然”作虚词有下面两种用法:

(1)连词,表转折关系,评作“然而”“但是”等。

例如:然足下卜之鬼乎?

然志犹未已。

(2)助词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或“……的样子” 。

例如:杂然相许。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 、“若”连用,构成“如……然” 、“若……然” 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

例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补充:由指示代词“然”组成的固定结构主要有:

①虽然:两个词,连词“虽”意为“虽然” 、“即使” ,代词“然”意为“这样” ,合起来意为“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

例如: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然,受地于先王。

②然后:即“这之后” 、“这样以后” ,表示承接,也可大致译为现代汉语“然后” 、“然后才” 。

例如: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③然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为“既然如此,那么(就)” 。

例如: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乐耶?

④然而:“然”是“这样” ,总结上文的内容,“而”引起下文的转折,组合起来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但是” 。

例如:夫环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考法最全汇总附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考法最全汇总附练习答案 虚词: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答案】(1)—②(2)—⑤(3)—⑦(4)—⑨(5)—⑧(6)—④(7)—①(8)—③(9)—⑥ 虚词:何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 【答案】(1)—③(2)—①(3)—④(4)—②(5)—⑤虚词:乎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 (2)郁乎苍苍(《赤壁赋》)( )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 【答案】(1)—①(2)—⑥(3)—④(4)—②(5)—③(6)—⑦(7)—⑤ 虚词:乃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 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四)语法作用(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

中考文言文虚词用法汇总

中考文言文虚词用法汇总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 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附顺口溜与分类总结)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则》)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中考必考文言文虚词用法

中考必考文言文虚词用法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一.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之”作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之”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 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臣以王吏之攻宋《公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补足音节,无意义,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狼》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考点分类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考点分类总结 “之”字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 (它们)。 称。译为“他”(他们)、“它”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 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 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 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字 ;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以”字 ,因为、按照、在、凭、从; “以”作介词“把、拿、用”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曹刿论战》)例:乃入见。问:“何以战?”

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

文言文复习(虚词)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帮助学生有效温习巩固《考纲》中所涉及的十二个常用虚词的常见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有效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文言虚词的迁移运用能力获得有效提升。 【教具】多媒体。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点拨法、激励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一直是我们泰州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二、明确目标,分组活动。 1.复习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节课的复习目标:(看白板,齐读一遍)“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目标里的12个虚词,就是我们泰州中考《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2个虚词。还有目标达成的关键体现在哪里对“熟练”二字上,何谓熟练如何达成下面我们将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活动(一)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热身。上课之前,老师编了一句话,里面嵌入了12个虚词,把《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2个虚词都嵌进去了,老师就用这句话来让你们练一练,希望同学们能既准确又快速的说出这14个虚词的语境义。先自由的读两遍,然后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要求:组长提问,组员回答,组员答不出,组长答,都不会的就做上标记),看一看,哪组同学对虚词的意义掌握的更为熟练。 醉翁亭乃太守以其号名之,滁人或与太守游于此,游则酿泉为酒,因知从太守游而乐,然焉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醉翁亭是太守用他的号命名这个亭的,滁州人有的和太守到这里游玩,游玩时就用泉水酿酒,因此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然而哪里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乃:是。以:用。其:代词,他的。之:代词,指醉翁亭。或:有的。于:到。则:就。为:动词,酿造。因:因此。而:连词,表顺承。然:然而。焉:哪里。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他的。)有没有问题没有吗其他同学来修正。没有说出的,谁来补充。 其实,这句话就是一个热身,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想不想接受挑战好,下面我们就来链接去年的中考题。 3.活动(二)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意思用法归纳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意思用法归纳 文言虚词 在初中阶段,对古汉语中的20多个文言虚词要加以了解,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宁、去”这17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做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哪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桓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动词:去、到、往 ①吾欲之.南海②辍耕之.垄上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 词 用法例句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 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 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 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 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 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 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 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 同;②这时,当时;在这, 从这。. 者. (1)【代】……人;……事物;…… 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 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 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 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 对”. 不亦乐乎?(《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 翁亭记》). . 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 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 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 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 或反问)。. 故.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 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 (的);他们(的),她们(的),它 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 推测).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中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中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中考文言文虚词总汇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一、复习“之” (一)代词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2、“我”、“我们”。 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3.“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二)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二、复习“其” 1、代词。 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他的”“她的”“它的” a.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b. 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观潮》) ② 指示代词,如果“其”后面跟的是数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作定语。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 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样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2、副词。“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 ①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②表示反诘,反问,可译为“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为“恐怕”“大概”。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3、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人教版)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 1.之 zhī ①动词,去、到、往吾欲之南海《为学》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莫不奇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名之者谁 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助词,的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 山之僧智仙也 ④结构助词,(不译) 人之立志《为学》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2. 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代人,物,事, 宜多应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④……的原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⑤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 夫 ①成年男子(名词)此庸夫之怒也《唐睢不辱使命》 ②发语词,无义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睢不辱使命》 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齁声起《口技》 4. 其 ①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②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3.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5.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而不知其所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未有问而不告《送东阳马生序》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面山而居 恂恂而起 呼尔而与之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觉而起,起而归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挟天子而令诸候《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修改) [而、之、以、于、为、其、则、乎] 【而】 一、意义或用法: 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 ①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③夺而杀尉 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 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 5.表示因果关系,“因而”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之】 一、意义或用法: 1、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 “她”“它(们)”“这件事”等。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人皆吊之。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⑵复指代词: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动词“往”,“到......去”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辍耕之垄上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 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①怅恨久之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2017中考语文14个文言虚词复习

中考14个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愚公移山》 妇拍而呜之。——代人,他。《口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论语.》)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记》) 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醉翁亭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代齐军)(《曹刿轮战》)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2、助词 (1)相当于“的”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3、动词 “到”、“往”、“去”等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其 1、副词。“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 安陵君其许寡人——表愿望 2、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们的。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他的,代“屠户”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 (2)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惧其不已也——他们《愚公移山》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阶段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同时 也是中考占分较大的重点。这次豆姐整理的是初中阶段文言 虚词的部分,不会让大家死记硬背,是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 的,来读读看,是不是好记一些了呢? 之字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 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 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

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 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字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以字顺口溜

中考常用文言文虚词整理

中考常用文言文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