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低血压

中医治疗低血压

中医治疗低血压
中医治疗低血压

中医治疗低血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6

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月记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相当于中医“眩晕”、“虚劳”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乏力,心慌,气短懒言,记忆力减退,易患感冒,劳累后病情加重等。青年妇女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经量少,经色淡红。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生黄茂10g 党参15g 桂枝10g 当归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白芍12g 炒白术12g 升麻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空腹各服1次,10剂为1疗程。 加减: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加构祀子129,熟地黄15g;气血两虚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黄茂、当归用量加倍,另加桑堪子12g;脾肾阳虚,腰膝凌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10g;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醒加地骨皮10g,生龙骨生牡砺各25g。 低血压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必须治疗原发病才能获愈;亦有属于体位性低血压者,但相当部分患者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属所谓原发性低血压。 慢性原发性低血压病因多为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加之劳伤而发。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脉道不利,运行无力,可见心慌,

气短,血压较低,脉细无力;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出现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气血来源于脾胃的正常运化转输。若脾失健运,不能化生阴血,则影响气血的生化,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营卫不和,畏寒汗出,进而促成气血俱虚。 本方中桂枝重在振奋心阳,温经通脉,温荣营血以助气化,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作用;党参、生黄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和血脉;白术、炙甘草、大枣调和营卫以通血脉;更助升麻提升气血的作用,共奏益气养血,和营通脉之效汽血得充,心血得养,脉运畅达,则诸症俱消,低血压亦随之而趋升至正常。   页首 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 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一定生理范围,若收缩压 ≤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低血压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有症状和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真的是3min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真的是3min,20/10mmHg吗? 2017-02-11 来源:医脉通 作者:北京医院神经内科李凯医生 相信神经科医生,从实习开始就时不时面对上级的提问: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1996年,全球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专家凑在一起,制订了一个诊断标准沿用至今: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 is a reduc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at least 20 mmHg o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at least 10 mmHg within 3 min of standing. An acceptable alternative to standing is the demonstration of a similar drop in blood pressure within 3 min, using a tilt table in the head-up position, at an angle of at least 60°. 就是站立(或至少60°的直立倾斜试验)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10mmHg及以上。 这似乎是一个标准答案已经通行二十年了。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我们先看一个不一样的,MSA诊断标准里面,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要求是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至少30 mmHg, 舒张压至少15 mmHg。要严格一些了,是不是有点让人分裂? 另外,3分钟就够了吗?2015年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上的一个欧洲多中心研究,一共入组了349名MSA患者,54%的患者站立3分钟内满足上面的SBP/DBP 20/10 mmHg标准。如果坚持测量到站立10 分钟,72%的患者满足上述的SBP/DBP 20/10 mmHg标准。那么这个时间是不是要松动呢?站立第4分钟血压掉下来和第3分钟掉下来真的有那么大区别吗? 定义更新 专家们当然也认识到要与时俱进。于是在2011年,自主神经领域的专家们又开了个会,做了一定的更新。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s a sustained reduc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at least 20mmHg o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10 mmHg within 3 min of standing or head-up tilt to 60° on a tilt table. 这一句看起来和之前一样吧。但是,现在对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认识较前有了更多进步。很多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其实躺下来的时候血压经常高于正常。如果一个患者卧位时收缩压170 mmHg,即使站起来掉上20 mmHg,还剩150 mmHg,保证脑灌注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叫体位性低血压,实在是低不起来呀。因此,下面这句补充很重要: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目录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中医药 辨证施治低血压中药治疗低血压方法中医验方治疗低血压 按摩食疗治低血压三个小药方帮你调治低血压民间偏方治 疗低血压民间饮食治疗低血压低血压的饮食疗法老年人低 血压的小妙方低血压患者自我按摩疗法补中益气汤治疗低 血压低血压病人推荐饮食疗法低血压治疗偏方治疗低血压 民间小偏方阿胶可改善低血压症状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相当于中医“眩晕”、“虚劳”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乏力,心慌,气短懒言,记忆力减退,易患感冒,劳累后病情加重等。青年妇女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经量少,经色淡红。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生黄茂10g 党参15g 桂枝10g 当归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白芍12g 炒白术12g 升麻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空腹各服1次,10剂为1疗程。加减: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加构祀子129,熟地黄15g;气血两虚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黄茂、当归用量加倍,另加桑堪子12g;脾肾阳虚,腰膝凌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10g;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醒加地骨皮10g,生龙骨生牡砺各25g。低血压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必须治疗原发病才能获愈;亦有属于体位性低血压者,但相当部分患者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属所谓原发性低血压。慢性原发性低血压病因多为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加之劳伤而发。心主血脉,

心气虚则脉道不利,运行无力,可见心慌,气短,血压较低,脉细无力;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出现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气血来源于脾胃的正常运化转输。若脾失健运,不能化生阴血,则影响气血的生化,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营卫不和,畏寒汗出,进而促成气血俱虚。本方中桂枝重在振奋心阳,温经通脉,温荣营血以助气化,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作用;党参、生黄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和血脉;白术、炙甘草、大枣调和营卫以通血脉;更助升麻提升气血的作用,共奏益气养血,和营通脉之效汽血得充,心血得养,脉运畅达,则诸症俱消,低血压亦随之而趋升至正常。页首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一定生理范围,若收缩压≤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低血压临床上可分为无症状、有症状和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中医诊治低血压,临床表现以头晕为要,但当依兼证之不同分清病变脏腑所在。兼见腰膝酸软、腰痛、小便余沥者,其病多属肾;兼见纳差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黄,其病多在脾;兼见心悸气短、健忘多梦者,其病多在心。气虚者多见气短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黄等症;血虚者多见心悸、健忘多梦、神疲、面色苍白等症。气血两虚者可兼见

低血压的原因

饮食治疗一 ·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 ·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低血压的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预防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 ·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一,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 二,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 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四,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 五,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党参30克,黄精3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可连续应用。 党参20克,莲子15克,大枣10枚,糯米50克。 用法:先将糯米用水洗净,将药放水浸泡膨胀后捞出,与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烂,每日、晚各服一次,15天为一疗程。

甘草20克,桂枝40克,肉桂40克。 用法:将上药混合后,分3天,用开水冲泡当茶饮。 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一)【组成】高丽参10克,炙甘草5克。 【制用法】水煎4小时,顿服。 【适应证】体位性低血压。 中药处方(二) 【组成】党参、枸杞子各10克,黄芪30克,陈皮、阿胶各15克,生地黄20克,升麻3克,防风、炙甘草各6克,五味子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自觉劳累或登高时头晕、心慌气短。 中药处方(三) 【组成】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低血压。 中药处方(四) 1.黄芪30g,人参、当归、何首乌、鹿角胶(烊化)、茯苓、附子、甘草各l0g。水煎服,1日1剂, 分2次服。 2.中药处方(五) 3.党参、黄精30g,炙甘草l0g。水煎,顿服,1日1次。 中药处方(六) 桂枝、甘草9g,桂心3g。每日1剂,开水泡代茶饮,50天1个疗程。 中药处方(七)

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

体位性低血压得治疗 体位性低血压可以由于自主神经损害而导致,治疗方法如下: 1、防止加重因素:过快改变体位、早晨、大餐、长时间倚靠、温暖环境、增加胸腔压力(咳嗽、排尿与排便)与扩张血管药物 2、弹力袜子 3、减少盐得丢失,吃氟氢可得松0、1mg /日 4、收缩血管药物 a) 增加血管阻力,米多君10mg2-3次/日,苯丙醇胺25mg3次/日 b)减少容量:双氢麦角胺 c)间接药物:麻黄素 5、防止血管扩张 a) 前列腺素合酶抑制剂: 吲哚美辛(消炎痛)与氟比洛芬 b)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胃复安与多潘立酮 c)β—2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 6、防止餐后低血压 a)防止胃充盈: 少食多餐 b) 腺苷受体阻滞剂:咖啡因250 mg c) 起床前或饭前浓咖啡或茶 d)饮水:快速饮水、餐前5分钟饮水120-480ml,每天入量2-3升e) 活动,增加去甲肾上腺素 f) 多肽释放抑制剂: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 g) 其她药物: 布洛芬400 mg; 苯丙醇胺25 mg;麻黄素滴鼻1到2 次 7、增加心脏输出: 心得静与扎莫特罗

8、增加红细胞数:红细胞生成素 9、减少夜间多尿:去氨加压素 10、减少舒张期跌倒,溴比斯得明60mg 11、防止卧位高血压:减少氟氢可得松、晚6点后不用血管收缩药物、睡眠去枕、使用ACE抑制剂依那普利(上床后最大量) 低血压食疗;低血压吃什么 食疗 治疗低血压病,尚无特效得药物。体育疗法与饮食疗法“双管齐下”,才就是治愈本病得有力措施,可逐渐提高病者得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得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得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得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 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得食物,诸如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得供血量,提高血压与消除血压偏低引起得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欲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得食物与调味品,如醋、糖、胡椒、辣椒等。 治低血压小偏方 1、核桃仁40克,党参3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次。 2、莲子20克,大枣6枚,生姜6片,水煎服,每日2次. 3、陈皮15克,核桃仁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 4、人参、莲子各10克,冰糖30克,隔水炖熟,吃莲子喝汤。 低血压食疗十二方饮食治疗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

中医调理低血压的成功案例分析 该法适用于体质性、体位性及内分泌功能性低血压,多因禀赋不足、房事不节、精气神亏损而致脾肾两虚。症见头晕目眩,乏力肢倦,少气懒言,健忘神疲,腹胀便泻,肢冷,巅顶凉,畏寒喜暖,面色清淡,腰膝酸软,夜尿频数,妇女月经不调,带下清稀量多,舌淡苔薄白,脉细。治以健脾益气、温肾壮阳。方药:九制黄精饮与异功散加减,药如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 典型案例患者,男,32岁,素体虚弱,血压波动于75~90/45~6Omill Hg,时头晕目眩伴肢冷神疲5年,多方医治无效,现症状加重,出现健忘,腰膝酸软,畏寒喜暖,便稀夜尿多,面色清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症。中医诊断:眩晕,脾’肾两虚证;西医诊断:原发性低血压。治以滋阴补气、温肾健脾,方选九制黄精饮合异功散加减,药用肉桂10g,附子lOg,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5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lOg,党参20g,白术10g,黄精20g,陈皮10g,杜仲10g,炙甘草lOg,水煎服。l剂/d,分2次服,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守方服用半月后改服桂附地黄丸,每次l丸,2次/d,人参10g煎汤送服,治疗月余,血压恢复正常至97/60~75 i11 Hg,诸症消失。 燥湿健脾法该法适用于脾虚湿盛、湿困脾胃之证,多见于内分泌功能病变或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症见头痛如裹,时欲卧难久立,身重肢胀,口黏腻或见纳呆胸闷腹胀或时有恶心,便稀尿清长。多于

阴湿时节及食甜腻之物后加重,查见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腻,脉缓,治法燥湿健脾、化痰理气。方选九制黄精饮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与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如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砂仁、木香、天麻、生姜、大枣。 典型案例患者,男,44岁,自述慢性低血压病史20余年,于春夏时加重,血压波动于79~90/52~68 lnnl Hg之间,就诊时血压79/65 nlm ,胃镜检查诊为肥厚性胃炎。素体肥胖,自述头晕、头重如裹,时欲卧身困重,颜面下肢虚浮如肿,口黏乏味,胸脘痞闷,舌淡苔腻,脉沉缓。中医诊断:眩晕:西医诊断:肥厚性胃炎,症状 性低血压。辨证为痰湿困脾,治法燥湿健脾,化痰理气,方用香砂六君子汤结合九制黄精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g,白术10g,天麻8g,人参10g,茯苓30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8g,生姜3片,大枣5枚,牡蛎20g,6剂后症状改善。但仍有脘痞胸闷,苔腻,脉滑,上方加白术10g,厚朴20g,枳壳10g,加重燥湿理气之功,继服5剂,诸症消失。守方服l0剂后改用参苓白术丸6g,2次/d,口服,每周复诊1次,共3次,查血压均在正常范围。 气血双补法 此法适用于脾胃气虚,生化乏源,以气虚血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低血压患者,多见于营养失调或有慢性消化疾病患者。症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气短自汗,神疲肢倦,心悸失眠,毛发不荣,体疲肌肤浮肿或见内脏脱垂,妇女见月经过多或过少或闭经,舌淡苔薄白,脉细。方用九制黄精饮加味人参养荣汤,药如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血压的测量标准方法2012年最新标准

血压的测量标准方法 2012年最新标准 测量血压的适用范围 一、体格检查。 二、高血压:原发高血压、继发高血压。 三、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四、两上肢血压不对称,大动脉炎,先天性动脉畸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用物准备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酒精纱布 检查血压计和袖带是否完好。 操作程序 一、护士核对病人后,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评估患者的病情、体位、基础血压及治疗用药。评估患者自理和合作程度。测量前患者应排空膀胱。 二、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坐位或平卧位。伸直肘部,手掌向上,露出手臂、伸直。打开水银开关,去尽袖带内空气,将袖带平整舒适地绑在右上臂上,压紧锁扣避免滑脱。袖带不能太松或太紧,松紧以能放入1指尖为宜。袖带下缘放置在肘关节前肘窝上方约2--3cm处,便充气的气囊中心正好位于肱动脉部位。 三、戴好听诊器,把听诊器膜式听头放在袖带下方肱动脉动

搏动最强处(一般在肘窝略偏内侧,即能找到肱动脉),但不要与袖带或皮管接触。 四、关闭充气皮球的阀门,挤压皮球,向气囊冲气,至动脉搏动间消失,再加压20--30 mmHg。眼睛应保持在血压计的玻璃刻度终端的水平。 五、缓慢放气,保持放气速度恒定,使水银柱以2—6mmHg/s 的速度下降。当听到第一声搏动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至搏动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开放气囊,取下袖带,排尽空气。间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六、倾斜45度,关闭水银开关,整理血压计,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告知患者血压测量值及注意事项。擦拭血压计,放置固定位置备用。 七、记录血压值。 测血压注意事项 一、测成人血压时,血压计袖带内囊长24㎝,宽12㎝。 二、对需要长期密切观察血压者要注意四定:定时间、定体位、定血压计、定部位、以保证测得血压值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三、患者运动后,或饮刺激性饮料后,间隔30分钟再测量血压。 四、测量时,水银柱“0”刻度、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五、充气进速度不宜过猛、过高,防止水银外溢;放气时不可过快,以2—6mmHg/s的速度为宜,以免读值有误差。 六、注意监听,收缩压以第一次搏动为准,舒张压以搏动音

低血压中成药治

低血压中成药治疗 低血压吃什么药品好,最好是中成药,患有低血压的患者喜欢这样问,为什么呢,药品具有治疗的功效。而且中成药对身体没有伤害,不像西药,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并且还有依赖性,如果停药,低血压的症状就会复发,而中成药不但对身体没有伤害,而且停药后还不会复发。 参芪力得康片是针对低血压患者的药品,对于低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心悸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疲劳,萎靡不正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参芪力得康片产品特点:国内唯一治疗慢性低血压及疲劳综合症的纯中药,并取得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具有辨证施治、疗程短、起效快、标本兼治、治愈率高等特点,其治愈有效率高达94.28%。其成分为: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柴胡、白芍、升麻、葛根、刺五加等14味。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升压益胃。用于气血不足,中气虚陷,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睡眠不良,大便溏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低血压吃什么药品好,参芪力得康片是你不错的选择。 治疗低血压 中成药:1--补中益气丸,2--补气升提丸,3--六君子丸,4--黄芪键中丸,5--蔘茸丸,6--济生肾气丸,7--古归丸,8--黄芪生脉饮,9--益心复脉冲剂。选其一服。中草药方:1,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2---附子,牡砺,各15克,干姜,灸甘草各30克。3---天麻,苏梗,各15克,桂枝10克。4---核桃仁,40克,党蔘30克,生姜40克。5---莲子20克,大枣6个,生姜50克。6---陈皮15克,核桃仁20克,甘草6克。7---人蔘10克,莲子10克,冰糖30克。上述七种药方任选其一服用。 低血压饮食适当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肝,瘦肉,牛奶,鱼,虾,大豆,豆付。红糖水,水果等。尽量少吃冬瓜,西芹,西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元葱,毛克等降压的食物。---另外服点维生素B12,维生素BC.---------------要经常测量血压是否稳定。 黄芪50克,白术25克,党蔘20克,升麻15克,柴胡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当归15克,灸甘草10克,山萸肉15克,黄精20克。上述中药方水煎服,早餐前晚睡前服用,日服2次,禁凉,冷,辛辣食物。经常测量血压是否正常值。 低血压的食疗方法 低血压病人的食疗方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孟宪兰 ①如果低血压并伴有倦怠、乏力者为气虚。可每天早晨用党参、红糖煮荷包鸡子2枚。冬天可用老母鸡放党参炖汤喝。 ②如果低血压并伴有头晕、心悸者为血虚。经常食用红枣、瘦猪肉、羊肉、鸽子肉。冬天可用当归、生姜炖羊肉常喝其汤。 ③如果低血压并伴有怕冷、手足不温、腰酸背痛者,为脾肾阳虚,可常食桂圆、栗子、核桃。也可用山药、苡仁、桂圆、红枣、花生米与大米、小米一起熬粥常喝。

(完整word版)中医治疗低血压.docx

附件 6 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月记 带教单位龙岩市第二医院 指导老师孙家敏继承人吴燕芹 起止时间自 2016年01 月01 日至 2016 年01 月31 日 本月跟师临床(实践)主要病种(内容): 中医治疗低血压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分析,不少于1000字。可附页): 低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低血压的数值一般是动脉收缩压(所谓的“上压”)低于 90mmHg、舒张压低于 60mmHg(所谓的“下压”),临床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后者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低血压在西医的治疗上,效果尚不理想,中医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认为低血压一般是由于体质虚弱,先天不足,气、血、阴、阳亏虚, 脉道不充,脉气无力,心脾两虚,肝肾失养所致。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目眩、健忘、心悸、汗出、疲乏倦怠、遇劳加重、四肢欠温、食欲不振、 食后腹胀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中医一般把低血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来辨证治疗。 气虚阳弱型:一般用益气温阳法,药用党参、黄芪、当归、附片、炙甘草、茯苓。阳虚甚者,加肉桂、桂枝;兼血虚者加鸡血藤或合四物汤;血瘀者加丹参、赤芍;腰痛者加杜仲,寄生。 脾虚气陷型:多用补中举陷法,药用党参、黄芪、柴胡、升麻、炙甘草、 当归、白术、陈皮、枳壳、生姜、大枣。手足冷者加肉桂、附片;失眠者

加枣仁、夜交藤。 气阴两虚型:常用益气养阴法,药用黄芪、当归、炙甘草、党参、升麻、 黄精、熟地、山萸肉。阴虚者加玄参、生地、黄连;阳虚者加桂枝、龙骨,甚者加附片;失眠者加制首乌、炒枣仁。 一般而言,肝气郁滞者容易出现高血压的情况,但是临床上有一部分低血 压其病机也是肝郁气滞,治疗这种低血压多用疏肝理气法,药用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木香、枳壳、黄芪、川芎。失眠者加炒 枣仁、五味子、石菖蒲;胁痛者加香附、郁金。 此外此外,福建地区湿气重,芳香化湿法治疗三焦湿阻的低血压也是很常 见的。一般药用薏苡仁、姜半夏、厚朴、茯苓、杏仁、豆蔻仁、苍术、陈皮。脾阳不振者加附子、白术、炮姜。 至于平时生活方面,要注意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 压降得更低。平日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 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和烟酰胺等。常食一些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 脑的食物,例如莲子、桂圆、大枣、桑葚等食物。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 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 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 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 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 如太极拳、散步、保健操等。 继承人(签名): 2016 年 03月05 日

血压低的原因及治疗

血压低的原因及治疗 低血压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大致上可分为: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2.病理性的低血压病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低血压病可分为: (1)原发性低血压病:指无明显原因的低血压状态,如生理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低血压病)。 (2)继发性低血压病: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这种低血压可在短期内迅速发生,以致出现虚脱和休克的征象,称为急性低血压。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所致血压急剧降低,而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为缓慢发生,可逐渐加重,如继发于严重的肺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恶病质等所致低血压,其防治主要是针对原发病。 血压低的治疗方法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定期随访,因为某些所谓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转变为低血压病,也可能原属病理性低血压病,只是早期未能发现有关病理

改变而误认为是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2.原发性低血压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营养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烟酰胺(维生素pp)等。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此外,饮用蜂蜜或蜂王浆也有裨益。 (2)适当参加运动和医疗体育:如医疗体操、保健操、太极拳、气功、按摩以及理疗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压。 (3)对于上述治疗无效:且临床症状严重者,可酌用小剂量激素,如9-a氟氢可的松0.1mg/d开始,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本药具有水钠潴留作用,通过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压。必要时可辅以咖啡因、麻黄碱(15~30mg,1~3次/d)和盐酸士的宁肌内注射。此外,根据临床症状可予以对症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低血压病主要是心脾阳虚,阳气不足,血行乏力所致。因此,主要治则是温补通阳,佐以补脾健运。一般情况下可用肉桂、桂枝、甘草各10g,1剂/d,水煎服或泡开水当茶饮。若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30~50g。舌红少津咽干者加麦冬15g、五味子10g。此外,根据辨证施治,可辅以中成药如归脾丸或人参营养丸等也有一定疗效。

低血压从中医分型辨治

低血压从中医分型辨治 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2-06-18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 98 低血压(hypotension)是以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称之为低血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原发性低血压与继 发性低血压。 ㈠气血亏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直立性眩晕),失眠,头痛。 2.辨证要点因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萎黄,或自汗,或倦怠乏力,或心悸,或女子 月经量少,或性功能减退。 【治则与选方】补益气血,滋荣头目;可选用八珍汤与桂枝汤合方。 ㈡气虚阴亏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直立性眩晕),失眠,头痛。 2.辨证要点咽干口燥,舌质红,少苔,或苔薄,脉细数或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面色潮红,或自汗,或盗汗,或五心烦热,或心悸, 或女子月经量少,或性功能减退。 【治则与选方】益气养阴,醒利头目;可选用麦门冬汤与增液汤合方。 ㈢心脾阳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直立性眩晕),失眠,头痛。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脘腹不舒,或肢体麻木,或食少便溏, 或心悸,或失眠,或健忘。 【治则与选方】健脾养心,温补阳气;可选用桂枝人参汤与茯苓四逆 汤合方。 ㈣宗气亏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直立性眩晕),心悸,呼吸困难。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咳嗽,或气喘,或记忆力减退,或失 眠,或语言不利,或怔忡。 【治则与选方】滋养心肺,调补宗气;可选用桂枝人参汤与黄芪桂枝

低血压的鉴别诊断

低血压的鉴别诊断 在众多疾病中均有血压的变化,且其相对于患者其他临床征候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测量性、量化性等特点,故血压监测是临床实践中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对于观察和评价疾病的转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简单地根据血压计读数,即可判断患者是否有低血压。这看似轻松。但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仅仅满足于发现并治疗患者所表现的低血压还远远不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低血压常常是某一种潜在疾病的外在表现之一,而这种潜在疾病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要大于低血压症状本身。所以,发现患者有低血压时,应以其为线索,结合各类临床资料,进行缜密的鉴别诊断,溯源求根,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本章内容即在这方面做初步的探讨。 第一节低血压的形成机制 1. 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详见(高血压章) 2. 影响动脉血压降低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 2.)心率减慢。 3.)外周阻力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弱。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失调 3. 病理性低血压的分类 1).心输出量减少 (1)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a.心肌“泵”机制缺乏或减弱、肌肉无力、萎缩等 b.静脉瓣无力、静脉曲张、梗阻等 c.心包填塞、左房粘液瘤、缩窄性心包炎 (2)血容量绝对减少或相对减少 a.相对性:药物或疾病(如静脉血管瘤)引起容量血管扩张 b.绝对性:失血、脱水、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所致的血管内液体外渗,大量利尿、出汗、腹泻、呕吐 (3)心脏功能受损 a.心肌病变:心肌梗塞、心肌炎和严重的心力衰竭 b.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c.流出道梗塞: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肥厚性心肌病 d.颈动脉窦综合征(心脏或迷走神经抑制型) (4)血液重新分布:而大量抽出腹水或者胸水可能导致血液重新分布,重要器官缺血。 2).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1)神经功能障碍 a.交感神经传入性损害:脊髓结核、多发性神经炎 b.中枢神经调节功能障碍:脑血管硬化、肿瘤、脑干病变、各种脊髓束病变 c.交感神经传出通道损伤:脊髓病变、多发性神经炎、某些慢性特发性低血压、交感神经切除 d.服用镇静剂或抗抑郁药物:氯丙嗪、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e.酒精中毒 (2)降压药物的作用: a.肾上腺素能物质消耗剂或受体阻断剂:甲基多巴、胍乙啶 b.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 c.抑制血管收缩功能: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 (3)血管反应性障碍

血压世界各国标准

血压世界各国标准 中国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参考了《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类:理想血压(<120/80mmHg),正常血压(<130/85mmHg),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3级高血压(≥180/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舒张压<90mmHg),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美国 今年5月公布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其中将血压水平分为四类:正常血压(≤120/80mmHg),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1期高血压(140—159/90—99mmHg),2期高血压(≥160/100mmHg)。较以前的突出改变是将原来正常的血压120/80mmHg定为“高血压前期”,而将正常标准血压降至115/75mmHg。降低正常血压标准,一方面提醒人们早知晓、早治疗、早控制,但另一方面,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会有较大上升,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任务更加繁重。在高血压前期需要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年龄40—70岁的人,血压水平自115/75mmHg起,每增加20/10mmHg,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相应增加1倍。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重要。因此,必须将收缩压降至130—140mmHg以下。 欧洲 《2003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出了不同血压测量方式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诊所血压为140/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为125/80mmHg,家庭自测血压为135/85mmHg。降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日本 日本高血压学会建议的正常血压是130/85mmHg,理想血压是 120/80mmHg。该学会还设定了高龄者的正常血压:60—69岁<140/90mmHg,70—79岁<150—160/90mmHg,80—89岁<160—170/90mmHg。

中医辨证施治低血压

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 收缩压≤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 中医诊治低血压,临床表现以头晕为主,但应根据症状不同分清病变脏腑所在。 中医分型: 气血亏虚:多见心悸、健忘多梦、神疲、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面色苍白等症。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乌鸡白凤丸 牛肉黄鳝黑芝麻黑豆大枣三阴交关元太溪血海 气阴两虚:脘腹坠胀、面色萎黄,心慌,气短,血压较低,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滋阴,宁心安神。 生脉饮:人参10克,麦冬8克,五味子5克 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咽干舌燥、腰酸盗汗、关节痛、脱发、乏力、失眠、耳鸣 治法:补肾柔肝,滋阴降火。

五子衍宗丸 桑椹、葡萄、樱桃、乌骨鸡、猪肉、猪肝、鹌鹑、鹌鹑蛋、兔肉、青蛙、鸭肉、鸽肉、 心肾阳虚腰膝酸软、腰痛、小便余沥,气短乏力、脘腹坠胀、面色萎黄 治法:温补心肾,振奋阳气 天王补心丸+右归丸 肾精不足:早衰,脱发齿松,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精神呆钝,健忘,舌瘦,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肾精,充养脑髓。 六味地黄丸、河车大造丸 按摩食疗治低血压 按摩法: 1. 用大拇指用力按压两只手掌心的“心包区”3~5分钟,每日1~3次; 2. 晨起后,取橡皮筋2根在双手中指和无名指第1个关节处各绕几圈,1分钟后取下,每日1~3次; 3. 用拇指按压双手上的“神门穴”(位于掌心“手腕线”下小指侧)、“大陵穴”(位于掌心“手腕线”下面中央),各5分钟,每天3次。 【注意事项】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血压低容易导致人气血两虚,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血压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血压低。我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希望对您有用。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血压低可能是因为心脏疾病引起的 罹患心不全、心肌梗塞、大动脉瓣狭窄症时,如果患者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的话,这是比较麻烦的,比较容易遭到这方面疾病的困扰,都会影响心脏搏出血液的功能,使心脏输送血量减少,以致循环障碍而引起低血压。 血压低可能是因为末稍血管扩张引起的 因细菌或毒素侵犯末稍血管,使血管失去收缩功能,这样的话,血管的部分功能就容易受到阻碍了,容易受到威胁了,容易没有什么影响和帮助了,很多人就会面临血压低带来的各种生活中的不方便和问题,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产生循环障碍性低血压。 血压低可能是因为暂时性大失血引起的 因手术、外伤的大量出血,因为手术的原因,导致人体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的麻烦,使体内循环的血液量骤减,而引起暂时性低血压。 血压低可能是因为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 甲状腺机能减弱时,会出现气力减退、这样的话,人体就会有各

种各样的麻烦和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感觉比较累,身心疲惫、就是莫名其妙地就会感觉到特别地劳累,不知道怎么回事,畏寒、皮肤乾燥等现象,而引起内分泌障碍性低血压。 血压低可能是因为艾狄逊氏症引起的 罹患此症会影响副肾皮质荷尔蒙的分泌,人体的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到影响,出现问题,使患者出现皮肤变黑、恶心、呕吐及低血压等症状。 低血压怎么办1.病因治疗 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如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后血压下降过快而感到不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卧位站立时注意不要过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压引起摔跤等。 2.适当加强锻炼 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 3.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

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

高血压诊断标准与分级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 指南中制订了新的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见下表), 这是根据1997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 告(JNCⅥ)而定的。不同的是JNCⅥ用的是1、2、3期,WHO-ISH用 的是1、2、3级,分别相当于轻、中、重度。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类别收缩压舒张压 理想血压<120<80 正常血压<130<85 正常高值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90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90<90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注意: 1、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吃盐过多,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每天吃盐应以5克以下为宜。 2、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动脉硬化。 3、少吃动物脂肪。动物含胆固醇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如肝、脑、心等应少吃。 4、戒烟少酒。有烟酒嗜好的高血压患者,会因烟酒过多引心肌梗塞,脑中风。 5、宜多食钾食物。钾在体内能缓冲纳的食物有:黄豆、小豆、番茄、西葫芦、芹菜、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猕猴桃、柿子、菠萝、核桃、西瓜等。 6、宜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鸡蛋、豆类及豆制品。 7、钙食物。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食入高钙食物,能使2/3左右的人受到明显的降压效果。含钙的食物很多,如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虾皮、海带、骨头汤、黑木耳、核桃、沙丁鱼、鸡蛋等均含钙丰富。 本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饮食疗法: ①夏枯草煲猪瘦肉:夏枯草6~24g,猪瘦肉30g,煲,去药渣,饮汤吃肉。用于阳亢阴伤者。 ②海蜇半斤,荸荠1斤,煎汤,早晚分食,每日1剂。用于痰热者。 ③楂芹果冰饮:鲜山楂、苹果各30g,鲜芹菜3根,切碎加水,隔水蒸30分钟,再加冰糖10g,渣汤同食,每日1剂。用于高血压。 ④向日葵花托红枣汤:向日葵花托1个,红枣20枚,以清水3碗,煎至1碗,饮汤食红枣。用于高血压。 ⑤黑芝麻,胡椒肉各20g,冬桑叶10g,水煎,去桑叶,分2~3次渣汤同服,每日1剂。用肾虚者。 ⑥地骨皮60g(也可加少量白糖或猪肉),水煎,去药渣,食汤与猪肉,隔日1剂。用于虚火患者。 2)气功:

体位性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是低血压的一种类型,又叫做直立性脱虚,其指的是由于人身体体位的改变而造成的一种低血压,例如当我们身体蹲了很长时间后突然的起身就会有头晕眼花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我们身体体位的改变使得人体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那么面对体位性低血压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疾病处理: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反复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以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避免因晕厥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除病因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 ⑵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⑶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并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⑷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做好体位转换的过渡动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四类: ⑴抗高血压药:以胍乙啶和神经节阻断药最常见,其他还有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优降宁和α-甲基多巴等。这类药物都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⑵镇静类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氯丙嗪后最多见。氯丙嗪除具安定作用外,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

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 ⑶抗肾上腺素药:如妥拉苏林、酚妥拉明等,它们作用在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收缩血管的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 ⑷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所以,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必须提高警惕,注意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预防的方法有: ⑴告诉病人应用此类药物后不要突然站起,最好静卧1~2小时,站立后如有头晕感觉,应继续卧床休息。 ⑵用药后,夜间起床大小便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夜间最好不入厕大小便。

年轻人,非病理性低血压,食疗、治疗办法

建议:1、适当增加食盐的摄入,同时多饮水;2、饮食荤素合理搭配,增加总热量;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对预防高血压及低血压均有益处。3、低血压人群应当每天适当的补充完全蛋白质、维生素B族、抗压素。适当的补充维生素E可以帮助低血压患者消除疲劳。4、如有病理性的低血压,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建议你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无任何症状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饮食营养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量,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 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二,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三,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或低血压都有好处。四,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五,药物治疗,可选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等升压药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B及C,以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 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食疗方法 1、乌骨鸡1 只(约重1500 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在鸡腹肚中放入当归头60 克、黄芪50 克、红糖150 克、米酒50 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2、红枣15 枚去核,粟子150 克,洗?1 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3、鲫鱼 1 条,糯米60 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 2 次,连服两月。 4、嫩母鸡 1 只,黄芪30 克,新鲜天麻100 克(干品15 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入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15 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 2 克,即可食用。 5、红枣20 克,沙参15 克,生熟地各10 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 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15 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