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20.

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目录

一总则1

二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1

(一)矿产资源特点1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现状3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6 (六)矿业开发的经济社会背景7

(七)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证程度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9

(三)规划目标10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4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方向14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布局15

(三)探矿权设置、投放及现有探矿权处置方案20 (四)重点勘查工程及科技攻关21

(五)勘查准入条件22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3

(一)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24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30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38

(四)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41

(五)开采准入条件44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45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45 (三)矿山环境恢复重点治理工程47

(四)矿山环境监测网络47

(五)新建、改、扩建和已投产生产矿山环境保护48 (六)停办、关闭或闭坑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48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8

(一)法制保障机制48

(二)行政保障机制49

(三)经济保障机制50

(四)社会保障机制52

(五)科技创新与人才保障机制52

(六)建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机制53

(七)规划实施的重大工程手段53

(八)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矿产资源忧患意识54

八附则54

一总则

“十一五”及其后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全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速迈向现代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省内相关行业和部门发展规划,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编制《2008-2015年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是我省“十一五”及其后10年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期为2007年,近期为2008-2010年,中期为2011-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规划》适用范围为湖北省所辖行政区域。

二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矿产资源特点

矿产资源种类多,总量较丰富,资源禀赋居全国中游。截止2007年,全省已发现146个矿种、183个亚矿种,分别占全国已发现171个矿种、229个亚矿种的85.38%、79.91%。全省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89种、亚矿种111种,包括能源矿产7种,黑色金属矿产8种,有色金属矿产12种,贵金属矿产5种,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19种,冶金辅助原料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5种,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38种。在查明资源储量的非油气类矿产中,碘(液体)、溴(液体)、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饰面用蛇纹岩、建筑用辉绿岩、化肥用橄榄岩7种矿产的资源储量居全国同类矿产资源储量之首,有22种矿产的资源储量居全国同类矿产资源储量的2-5位,有29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同类矿产资源储量的6-10位(附表1)。按全国统一标准计算,我省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及每平方千米潜在总值分别为20亿元、791.41万元,均居全国第14位;人均潜在总值2.425万元,居全国第17位。

化工、建材及部分冶金矿产丰富,能源等矿产短缺。磷、盐、石膏、水泥用石灰岩等为我省优势矿产,高磷赤铁矿、芒硝、钛、钒、累托石粘土等为我省潜在优势矿产;铁、铜等资源较为丰富;水泥配料、玻璃硅质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石材资源前景较好;镁、铌、钽、铷、铯、锂、铊、稀土、硒、锶、金、银、铅、锌、溴、碘、硼、石墨、化工用白云岩、膨润土、耐火粘土、石墨、石榴子石、化肥用橄榄岩、建筑用辉绿岩等矿产和地热、矿泉水资源潜力较大;菊花石、百鹤玉、绿松石等矿产具地方特色。但我省缺煤、少油、乏气,铝、钨、锡、钼、锑等资源前景不容乐观,铂族金属、钾盐、铬铁矿等资源严重短缺。

资源分布广泛,地域特色明显。全省13个市(州)和4个省直管行政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其中富铁、富铜和金、钨、钼、钴、锶等矿产集中分布于鄂东南地区;磷、硫、铁、煤等矿产主要分布于鄂西、鄂西南地区;重稀土、钛、萤石、重晶石、云母、长石等矿产主要分布于鄂东北地区;石油、岩盐、石膏、芒硝、溴、碘、硼、铷、铯、锂等矿产主要分布于鄂中南地区;银、金、钒、轻稀土等矿产在鄂西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附图1)。

共伴生矿多,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高。全省70%以上的金属矿床为共生矿床,80%以上的金属矿床伴生多种有用组份。铁、铜、岩金、银、石墨、磷、硫、芒硝、石膏、水泥用灰岩、岩盐等主要矿产的80%以上资源储量被大中型矿区(矿床)占有,有利于建立较完备、规模化矿山及矿产品加工业体系。

矿床规模总体偏小,中贫矿、难采选矿多。全省共发现非油气类矿产地1510处,其中大型153处,中型328处,小型1029处,小型矿产地占矿产地总数的68%,中型占22%,大型占10%。煤矿层薄、面广、质差;高磷赤铁矿、铝土矿、钛(金红石)矿、稀土矿、磷矿、硫铁矿等贫矿多、富矿少、有害杂质含量高、矿物嵌布粒度细、矿石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

中国有色网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现状

调查评价、勘查现状完成了全省除平原区外的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完成了全省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大部分或部分地区的1∶10万-1∶20万航磁、区域重力测量;完成了全省1∶100万航磁、1∶50万区域重力测量、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完成了重要成矿区带的1∶5万航磁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和地质矿产调查;开展了部分地段人工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测量。全省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除武汉市幅和咸宁市幅尚未开展工作外,其它图幅均已完成(附图2)。此外,还完成了相应的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总结,开展了300多个课题的专题研究。通过上述工作,基本查明了全省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为全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省共发现非油气类规模矿区1081处,勘查程度达勘探的364处,占33.67%;达详查的333处,占30.80%;达普查的380处,占35.15%,另有4处工作程度不明。其中,铁、铜、银、金、磷、盐、石膏、石灰岩、耐火粘土等矿种,85%以上的矿区达到详查或勘探程度(附图1、附表2)。在矿床勘查的同时,相应开展了大比例尺矿产普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测量,发现和圈定了一批矿点和物化探异常,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信息。近年

来,启动了鄂西工作程度较低地区矿产资源评价和鄂东南大中型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发现了神农架冰洞山大型层控型铅锌矿和一批有较好找矿前景的铅锌矿产地,鄂东南大中型矿山深部及外围铁铜矿找矿取得重要进展。

开展了全省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和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工作。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系统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厘定出12个主要成矿系列,划分出7个级成矿区带、37个级成矿区、163个级成矿远景区,并对主要矿产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指明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开发利用现状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截止2007年底,全省开发矿产103种,开发上表矿产62种,已开发的矿区659处。全省现有矿山5156家,其中大型52家,占总矿山数1.01%;中型134家,占总矿山数2.60%;小型4970家,占总矿山数96.39%;从业人员20万余人。石油、煤、铁、铜、金、磷、盐、石膏、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粘土等11种矿产是本省主要开发利用矿种,其开发年产值均在1亿元以上,合计占全省矿业总产值的91.2%,矿山数和从业人数也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8.8%和90.7%(附图4,附表3、4)。

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全省非油气矿产生产总量15418.08万吨,石油78.97万吨,天然气10000万立方米;采矿业总产值185.08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2.02%;矿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967.30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2.43%;矿业(含选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284.14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5.89%;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1.2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30%。

矿业开发为我省冶金,磷、盐和石油化工,建材及后续加工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钢铁和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矿业为依托,省内形成了武钢、大冶有色、湖北三鑫、江汉油田、双环碱业、沙隆达盐化、湖北宜化(000422,股吧)、兴发集团(600141,股吧)、湖北洋丰、荆襄化工、黄麦岭磷化、华新水泥(600801,股吧)、当玻集团、恒达石墨等一大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矿产开发与加工企业,建立了以黄石-鄂州冶金、建材,云梦-应城

盐化工、石膏建材,潜江石油化工,保康-宜昌、荆襄、黄麦岭磷化工,荆门-当阳建材等为代表的矿业生产基地。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初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监测网络,制定了《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设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专项经费,配以地方财政、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一定经费来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截止2007年,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26项,占全省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5.48%,恢复治理面积500多公顷,占全省需治理面积的4%左右;完成排土场、尾矿堆和露天采场闭坑后土地复垦615.24公顷;矿山企业废水处理率27.59%,综合利用率31.23%;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599.73万吨,综合利用率22.61%;其中尾矿利用率13.50%,煤矸石利用率41.82%,废石土利用率24.98%。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不断减少、产能逐渐下降。随着找矿难度的增加和勘查投入的不足,新发现矿产地及新查明的资源储量较少,主要矿产储采比下降,后备资源紧缺,保障程度降低;现有大中型矿山多已进入中晚期,资源逐渐枯竭,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加剧。

矿产供需总量失衡,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石油、煤、铁、铜、铝、硫等大宗矿产长期供不应求;磷、盐、石膏等非金属矿产供过于求;石化、冶金后续加工产业产能过剩,非金属尤其是新兴非金属矿产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突出。

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重开发、轻保护,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重采轻掘、乱采滥挖现象仍较普遍,资源浪费和破坏较为严重。矿产品加工程度低,原矿、初级加工产品多,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小矿山的采选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管理较差,经营粗放,矿石采选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低。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依然突出,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未得到有效遏制。矿产开发忽视环境,矿山植被、景观、土地、水均衡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废”达标排放率、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较低,局部地区水源、大气、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地面塌陷、沉降、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尾矿库溃坝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矿业法律法规、配套政策、规划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宏观调控和监督力度不够;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起步较晚,矿业权市场发育迟缓;矿山“三率”考核尚未全面展开。重微观轻宏观、重审批轻审查、重发证轻监管、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仍较普遍。

(四)矿业开发的经济社会背景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中,对矿产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安全的资源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省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资源消耗将处于高增长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既为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产资源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动矿业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长方式将加快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要求加快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形成集约型增长的矿业经济运行机制,实现矿业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资源全球化配置致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矿业经济全球化既拓展了我省优势矿产品的国际市场,多渠道利用国外资源、资金和技术,又改变了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供需格局,省内矿业发展面临市场经济的制约。

“绿色”矿业已成为社会发展主旋律。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有效保护和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证程度

今后13年,我国矿产资源的消耗将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供需形势十分严峻。我省受资源禀赋条件所限,资源储量尤其是大宗性支柱矿产的资源储量难以大幅提高,供需矛盾更为突出(附表7)。

预计到2010年,我省磷、岩盐、石膏、芒硝、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水泥用灰岩及水泥配料用矿产、玻璃用硅质原料矿产、饰面用石材类等非金属和石材矿产能充分保证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中磷矿、岩盐、石膏等大宗矿产的开采量供大于求;能源矿产紧缺;黑色、有色金属资源保证度差,其中铁、铜、铝、铬、钾盐情况尤为突出;锰、钨、锡、锑、金、银、硫铁矿等因质量差或资源有限、开发利用条件不利而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

预计到2015年,我省除少数矿产满足需求外,大多数矿产供不应求,资源保证程度低。其中:磷、盐、芒硝、水泥用灰岩、石膏、冶金辅助原料等矿产自给有余,可向省外拓展产品市场;钒矿、重晶石、化肥用橄榄岩与蛇纹岩、石墨、玻璃原料等矿产可满足本省需求;铁(高磷赤铁矿)、钛、银钒、铌、钽、锂、锶、稀土、铯、铷、硒、溴、碘、硼、累托石粘土等我省潜在优势矿产,一旦选冶加工技术成熟,可缓解和保证省内需求,部分可供应国内外市场;金矿可进一步查明的资源及开发能力均有限;铅、锌、银等矿产有资源潜力,形成和提高开发能力后可基本满足省内需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硫等矿产自给程度不断下降,供需缺口逐渐上升;铬、铝、铂族金属、钾盐等矿产仍属省内短缺资源。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线,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统筹兼顾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序有偿、集约高效”,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方针时,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相结合。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统一部署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商业性勘查提供支持和信息;鼓励社会投资开展商业性勘查,提高地质勘查程度和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矿业的基础作用,构筑与全省产业布局相协调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矿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统一。科学制定重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 合理确定勘查、开发利用布局,优化开发利用结构,严格勘查、开采准入条件,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功能,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利用省内资源,改善矿业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省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积极参与省外、国外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充分利用其资源和市场,

建立多元、安全、稳定、经济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有效供给。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切实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 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矿产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力争重要矿产资源及大中型矿山接替资源的找矿取得突破,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下降的局面得到扭转;加大科技投入,开拓中低品位及难选冶、共伴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新途径;构筑高度开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矿业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有偿开采、集约利用、有效保护,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矿山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矿山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形成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局面。

2、2010年目标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以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为主要依据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体系。

继续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 建立较为完善的矿业监督管理体系。

加快形成以矿业权市场、矿业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产资源要素市场体系。

(2)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效果

1∶20万区域重力调查14317平方千米、1∶5万地质矿产物化探综合调查14036平方千米、1∶5万-1∶10万水工环综合调查73361平方千米、1∶5万矿山环境地质调查2810平方千米。

开展全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铁铜金银铅锌等重要矿产的调查评价、鄂东南地区大中型矿山深部及外围地区铁铜金接替资源找矿、煤铁锰铜铅锌金银磷等矿产资源勘查。预期新发现矿产地23处,其中新增大中型矿山1-2处,新增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煤炭5000万吨、铁矿石1.2亿吨、锰矿石量200万吨、铜金属量50万吨、铅锌金属量300万吨、金金属量20吨、银金属量600吨、磷矿石4亿吨。

(3)合理制定规划调控指标,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

非油气矿产开采总量达16700万吨,年均增长2%。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970亿元,年均增长8%;其中采矿业产值220亿元,年均增长6%,矿产品加工业产值3750亿元,年均增长9%。

铁、铜、锰、金、银、煤等矿石产量分别达到900万吨、870万吨、50万吨、300万吨、20万吨、1000万吨;磷、盐矿产量控制在1200万吨(标矿)、1100万吨。

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状况得到遏制;矿山“多、小、散”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开发利用基本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矿山总数控制在4072家以内;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达到规划要求;磷、盐、石膏、水泥用灰岩等优势矿产和铁、铜、煤等重要矿产开发得到整合。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以冶金、磷、盐和建材非金属矿开发利用为主的矿产开发基地,推进铅锌等金属矿开发新基地建设。

改善采、选、冶、加工结构;稳定金属矿产选冶能力,增强非金属矿产深加工能力,提高矿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转变开发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矿山开采持证率100%;基本消除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重采轻掘、乱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现象。

在基期水平上,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平均提高3-5%,综合利用型矿山企业数量提高5-10%,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

(5)推进矿业科技进步,完善矿业科技创新体系

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积极开展低品位、难利用矿产以及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力争高磷赤铁矿、银钒矿、金红石、中低品位胶磷矿、低品位磁铁矿和硫铁矿等难选冶矿产的工业选冶试验取得突破。

(6)完善管理体制,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

初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监测网络。

逐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责任机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补偿制度;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全面恢复,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25%;新建矿山和在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毁损土地应全面复垦,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达到25%以上。

矿山“三废”达标排放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逐步达到《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指标要求。

3、2015年目标

(1)以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为主要依据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体系、运行机制及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进一步好转,以矿业权市场、矿业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产资源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2)完成全省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2086平方千米,1∶20万区域重力调查32041平方千米,1∶5万地质矿产物化探综合调查8746平方千米,1∶5万水工环综合调查2724平方千米,1∶5万矿山环境地质调查673平方千米。

(3)完成金、钨、磷、煤等矿产的调查评价,开展银、磷、石墨、石膏等大中型矿山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工作,进一步开展煤、铁、锰、铜、铅、锌、金、银、磷等矿产资源勘查。预期新发现矿产地25处,其中,新增大中型矿山3-5处,新增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煤炭5500万吨、铁矿0.66亿吨、锰矿矿石量20万吨、铜金属量46万吨、铅锌金属量150万吨、金金属量20吨、银金属量800吨、磷矿石1.45亿吨、石墨矿石量20万吨、石膏矿石量2100万吨。

(4)力争铁、铜、金、银、煤等矿石产量分别达到920万吨、960万吨、300万吨、30万吨、1100万吨;磷、盐矿产量均控制在1300万吨左右(见附表7)。矿山总数控制在3759家以内。部分中低品位、难选冶矿产及尾矿资源进入工业开发利用阶段。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3-5%。

(5)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以及部分低品位、难利用矿产以及尾矿资源的工业利用技术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责任机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体系初步建立;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全面恢复,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35%;新建矿山和在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毁损土地应全面复垦,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达到30%以上。

4、2020年目标

(1)形成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发现一批重要矿产后备基地。

(2)矿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钢铁、化工两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建材工业成为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大中型、骨干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4)矿业科学的创新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难选冶、低品位矿产的采选冶工艺取得进一步突破。在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技术领域中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

(5)矿山地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实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上述规划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二类(附录1),前者为规划期望的发展目标;后者是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的指标。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国内、省内紧缺矿产资源为重点,以成矿地质条件为基础,以成矿远景区划和近年地质勘查成果为主要依据,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完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机制,实现商业性与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有机衔接、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提高全省地质勘查程度和矿产资源的可供性。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方向

鼓励勘查:铁(岩浆热液型)、锰、铜、铅、锌、镍、铝土矿、钴、金(岩金)、银(热液型)、铌、钽、耐火粘土、白云岩、脉石英(冶金、玻璃)、熔剂用灰岩、伊利石粘土、煤层气、石油、天然气、含钾岩石、滑石、陶瓷土、高岭土、硅灰石、饰面用石材、膨润土、石墨、石榴子石、矿泉水、地热、透闪石等以及新层位、新类型矿产。

恩施州矿产资源

恩施州矿产资源 恩施州属沉积岩分布地区,沉积矿产比较丰富。到目前为止,全州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产地37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有31种,矿产地235处,在31种矿产中,已探明大型矿床10处,中型矿床23处,小型矿床202处,矿点23处。铁、煤、石煤、磷、硫铁矿、天然气、高岭土、耐火粘土、石膏、冶金用白云岩、生物大理石、硒矿、硅、等13种矿产位居湖北省各地市州前列。恩施州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估算在11000亿元以上,由于目前受交通“瓶颈”和市场的限制,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恩施州矿产资源已开发利用的26种,2012年底恩施州共有各内矿山企业649家,其中能源矿产2种,矿山企业108家;黑色金属矿产1种,矿山企业4家;有色金属矿产2种,矿山企业2家;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1种,矿山企业9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4种,矿山企业28家;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15种,矿山企业498家;水气矿产1种(仅指矿泉水,未含天然气,建始县矿泉水厂)。 恩施州内主要矿产如下: 铁矿:探明储量13.77亿吨,经历年开采注销后,还有保有储量12.90亿吨,占全国铁矿保有储量443.1亿吨的3.1%,占全省保有储量22.46亿吨的61.3%,居湖北省第一位、全国第九位。恩施州铁矿主要赋予泥盆系上统,次为赋存于株罗系下统,以泥盆系宁乡式赤铁矿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恩施市、鹤峰县四县(市),其矿石工业类型为鲕状赤铁矿石、菱铁矿石、鲕录泥石菱铁矿石,其中以高磷低硫鲕状赤铁矿石为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展布,矿层稳定。后者主要集中分布于利川市境内,其工业类型为菱铁矿石、褐铁矿石,矿体呈层状、透镜体状展布。恩施州已发现铁矿床、矿点、矿化点共88处,其中其大型矿床(矿石储量大于1亿吨)规模有两处,即巴东县金果坪乡黑石板、建始县官店凉水井—大庄,共计探明储量8.05亿吨(其中官店凉水井—大庄铁矿探明储量4.21亿吨,金果坪乡黑石板为3.84亿吨),占恩施州铁矿储量的58.48%。中型矿床(矿石储量0.1—1亿吨)9处,共计探明储量4.59亿吨,占恩施州铁矿探明储量的33.33%。小型矿床(矿石储量0.05—0.1亿吨)3处,共探明储量2204.6万吨,占全州探明储量的1.6%。由于铁矿石中的硫、磷有害组分含量偏高,属难选得高磷鲕状赤铁矿,目前尚未规模开发,仅零星开采用作

甘肃省矿产资源情况简介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跨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6.25万人,辖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境内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下同),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数有98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 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992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规模79个、中型203个、小型710个。 据《2006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资源矿产中我省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居前五名的有30种,居前十名的有58种。 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全国排位表

截至2006年底,我省固体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1种,与上年相比,新增一个钛矿种;有39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发生了变化,其中资源储量增加的有16种,减少的有23种,无变化的52种。变化幅度在-16.79%~+98.46%之间。 2006年度甘肃省保有资源储量变动情况表

二、地质矿产勘查 2007年,在全省境内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单位有35家,投入地勘资金33656万元。其中,国家6625万元,省补2850万元,大调查2134万元,地勘单位自筹7029万元,社会资金14190万元,外资828万元。全省开展重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71个,完成钻探223111米,坑探33400米,槽探171636米。2007年,全省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1、宁县中部煤炭资源普查完成钻探53孔,总进尺61365.09米,见煤层厚度0.70~28.34米,平均10.98米,新增煤炭资源量30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2、环县沙井子中部煤矿2006年完成普查, 2007年开展详查工作完成钻探31个孔,工程量21397.53米,获得煤炭资源量17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3、正宁县罗川煤矿普查找矿获得重要进展。2007年开展普查工作,完成钻探7个孔,工程量5849.09米,获得煤炭资源量9880万吨。

河北省矿产资源概况

河北省简称“冀”,因地处黄河以北而得名,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环绕京、津两市,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北部坐落燕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总体上西北部为坝上高原,北部和西部为燕山和太行山,东南部为华北平原。地理坐标: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全省面积187693平方公里,辖11个设区市,省会石家庄。2009年全省人口7034万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997.21亿元。 河北省为太平洋成矿域的一部分,跨内蒙~大兴安岭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以华北地台为主体;地层发育较为齐全,地台区除缺失新元古界南华系、震旦系、古生界奥陶系上奥陶统~石炭系下石炭统和新生界古近系古新统外,从太古界至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均有出露;地质构造复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阜平、五台、吕梁、蓟县、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等多期构造运动,运动时间长、期次多,岩浆活动频繁,三大岩类发育齐全,成矿作用显著,为本省各类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 截至2009年底,河北省已发现156种矿产,占全国237种的65.82%;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25种,占全国227种的55.07%,其中列入本年度《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84种;矿产地1157处(含伴、共生产地186处),占全国41244处的2.81%。主要分布在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秦皇岛、廊坊九个设区市。其中能源矿产269处,金属矿产549处,非金属矿产339处。河北省能源矿产(煤、

油页岩)主要分布于唐山、承德、张家口、邯郸、邢台五市,产地数占84.02%;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承德、唐山、张家口、邯郸、邢台,保定,产地数占88.34%;非金属矿产在全省各市均有分布。河北省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39种,6~10位有17种。

大冶矿产资源简介

大冶矿产资源简介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境内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65种之多,大小矿床273处,列入储量表的矿产42种。铁矿石储量3.5亿吨,是全国10大铁矿生产县(市)之一;铜矿石550万吨,名列全国6大铜矿石生产基地之一;黄金122吨,白银750万吨,储量居全省之冠;煤矿1.32亿吨,跻身全国重点煤矿生产县(市)之列;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大冶的铁矿,大体上可分为金山店、灵乡、陈贵等铁矿区;大冶的铜矿,大体上可分为铜录山、龙角山、铜山口等铜矿区;煤矿主要分布在还得桥、保安等煤矿区;石灰石主要分布在还地桥、保安、金山店、金湖、陈贵、灵乡等地;硅灰石主要分布在大萁铺等地。探明储量大的非金属矿还有方解石和膨润土,方解石主要分布在殷祖、刘仁八等地,膨润土分布在灵乡、陈贵、保安等地。大冶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品种多,品味高,储量大,国家重点冶金企业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的主要矿山均在大冶境内。 1、还地桥镇 还地桥镇素有“煤铁之都”、“建材基地”之称,已勘明的矿产品种达20余种。全镇境内煤田遍布五分之三的村组,以柴煤为主,量大质优。铁矿石类型多,分布面较广、品位高。石灰石、白长石、方解石、花岗石、大理石等。 该镇煤炭储量为大冶之冠,储量约6000万吨。铁的润藏量已初步探明储量为850万吨。铁矿石种类多,分布面较广,绝大部分分布

在铁贺线以北的地方,有沙子垴、分伙山、太平山、鸡墩包、艾家庄、罗家庄等处。主要是磁铁矿、此为假磁铁矿、伴生有硫、磷、硅、砷等矿。硫矿储藏量约600万吨。石灰石矿分布于屏峰山、秀山、陈家山、桂树、西野山、银山等处,总储量约15亿吨。白云石矿分布于大井村的陈家山、西野山等处。土红矿分布于大山垴,陶瓷粘土。 2、保安镇 保安镇辖区内以探明且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6种,其中铁储量300万吨,平均品位在43%;工业用烟煤储量1400万吨,发热量在5000卡至6500卡;膨润土储量1900万吨,蒙脱石含量≥66%;高岭土储量1000万吨,含氯化硅68%;沸石储量近600万吨;石灰石储量75亿吨以上,碳酸钙≥54.6%。主要资源中得膨润土储量占全市第一位,石灰石、沸石矿等资源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3、金山店镇 金山店镇素有“山山藏瑰宝、处处埋金洋”之称。中央国有大型矿山企业—武钢金山店铁矿就坐落在镇区腹地。除武钢金山店铁矿红线区划内的矿产种类外,分布其他各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10余种,黑色金属矿产有铁矿、硫铁矿,其中铁矿石储量为3200万吨,硫铁矿储量120万吨;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黑曜岩、辉绿岩、膨润土、石膏,其中石灰石储量10000万吨,白云石储量400万吨,黑曜岩储量800万吨,辉绿岩储量800万吨,膨润土储量500万吨,石膏储量1536万吨;燃料矿产有烟煤,探明储量达450万吨。

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XX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XX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八月

目录 一、总则 (1) (一)编制的依据 (1) (二)指导思想 (1) (三)基本原则 (2) (四)规划定位、期限及适用范围 (3) 二、规划背景 (4) (一)矿产资源特点及优势矿产 (4) (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7) (三)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12) (四)社会经济背景 (14) 三、规划目标 (15) (一)总体目标 (15) (二)2016—2020年规划目标 (15) (三)2021—2025展望期目标 (19) 四、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 (20)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种 (20) (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20) (三)矿产资源勘查 (22) (四)勘查准入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矿 (28) 五、矿产资源总量调控、开发利用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32) (一)调控开采总量 (32)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 (33)

(三)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40) (四)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和开采规划区块 (42) 六、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44) (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向 (45)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工程研究项目 (47) (三)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保证措施 (47) 七、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48) (一)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布局 (48)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重点治理工程 (51) (三)矿山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53) 八、规划实施和保证措施 (55) (一)完善规划体系 (56) (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56) (三)推进科技创新和重大项目实施 (58) (四)加强规划基础建设 (58)

湖北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

湖北省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 勘查(鄂西片,2018年度)编制说明 鄂西片区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勘查(鄂西片)工作主要职责任务:开展宜昌~神农架~荆门一带经常性成矿区划工作,围绕本区优势矿产以及找矿突破的需要,进行资料二次开发、找矿前期项目调研、靶区筛选;与扶贫工作结合,与中央事权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以及省级地勘基金项目衔接,开展日常选区选点、立项论证以及重要的专题研究工作。 (一)总体目标任务: 在分析研究片区内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聚集精准扶贫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片区主攻矿种及其勘查布局和工作部署,加大紧缺矿产、新兴产业矿产、扶贫开发矿产勘查力度;以先进成矿理论为指导,以新的思路、用新的观念开展成矿区划,依据最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进一步深化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Ⅴ级成矿远景区,圈定Ⅵ级找矿靶区;利用矿产资源区划指标体系,开展专项区划、选区、选点研究,圈定一批新的找矿远景区,提交一批具工作价值的找矿靶区,为指导和部署片区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地质科研、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依据;加强省、市、县三轮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研究,并搞好规划与项目衔接。

(二)项目起止时间:2018年1月-12月。 (三)项目工作经费:80万元。 及方法 (一)总体工作部署 1、工作部署思路 (1)以成矿专属性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以成矿作用为主线,深入研究片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综合地、物、化、遥、矿等找矿信息,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经常性矿产资源区划,不断完善和充实Ⅴ级成矿远景区和Ⅵ级找矿靶区。 (2)工作原则:全面区划,确保重点矿种,兼顾优势矿种,区域展开,重点突破。重点区划矿种基本符合片区成矿地质条件与矿产地质工作程度实际情况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客观需要。 (3)以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对潜在优势资源进行找矿潜力分析,对有望取得找矿新发现的成矿区开展调研,对有望获得找矿重大进展的找矿靶区(优选点)进行矿产前期勘查。 (4)继续加强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矿产地质找矿工作,进一步加大新区、新类型、新矿种成矿区划力度;力争重要矿产找矿有新进展,新区、新类型、新矿种找矿有新发现。 (5)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好超前谋划。战略性新材料大多是通过对传统不太重视的非大宗资源新型功能开发而获得的新材料。区划可为战略性新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发布部门:规划处发布人:发布时间: 2011-11-16 14:21:22 浏览次数:8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1 (一)矿产资源概况 (1)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2)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能力 (4) (四)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5)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指导原则和规划目标7 (一)指导思想 (7) (二)规划原则 (7) (三)规划目标 (8)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1 (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1) (二)矿产资源勘查 (12) (三)勘查规划分区和勘查规划区块 (14)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5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15) (二)有序集约开发矿产资源 (16) (三)开发利用规划分区和开采规划区块 (16)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8) (五)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19) (六)矿产资源保护 (19) 五、矿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20 (一)矿业经济空间布局 (20) (二)矿业经济结构调整 (21) 六、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2 (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2) (二)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 (22)

(三)积极推进矿山土地复垦 (22)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 (23) (五)实施重点工程 (23)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4 (一)推进规划的法制建设 (24) (二)完善规划的管理体系 (24) (三)健全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 (25)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管 (25) (五)推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26)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介绍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介绍 铁矿: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有:辽宁鞍山一本溪铁矿区、冀东一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一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宁芜一庐纵铁矿区、安徽霍丘铁矿、湖北鄂东铁矿区、江西新余一吉安铁矿区、福建闽南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钒钛磁铁矿、云南滇中铁矿区、云南大勐龙铁矿、陕西略阳鱼洞子铁矿、甘肃红山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新疆哈密天湖铁矿,等等。 锰矿: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有:辽宁瓦房子锰矿;福建连城锰矿;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锰矿;广东有小带、新椿等锰矿;广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锰矿;四川高燕和轿顶山锰矿;贵州遵义锰矿。 铬铁矿:有56处产地,主要是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内蒙古贺根山、甘肃大道尔吉等铬矿。 铜矿:已探明矿区910处,主要为:黑龙江省多宝山;内蒙古自治区乌奴格吐山、霍各气;辽宁省红透山;安徽省铜陵铜矿集中区;江西省德兴、城门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阳新铜矿集中区;广东省石菉;山西省中条山地区;云南省东川、易门、大红山;西藏自治区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舍勒等铜矿。 铝土矿:有310处产地,主要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苏、宽草坪;河南省的曹窑、马行沟、贾沟、石寺、竹林沟、夹沟、支建;山东省的淄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那豆;贵州省的遵义(团溪)、林歹、小山坝等铝土矿区。 铅锌矿:有产地700多处,主要为:黑龙江省的西林;辽宁省的红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营子;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诺、东升庙、甲生盘、炭窑口;甘肃省的西成(厂坝);陕西省铅硐山;青海省的锡铁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黄沙坪;广东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苏省的栖霞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厂;云南省的兰坪、会泽、都龙;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铅锌矿。 镍矿:有产地近百处。主要是吉林省的红旗岭、赤柏松;甘肃省的金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拉通克、黄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杨坪;云南省的白马寨、墨江等镍矿。 钼矿:有产地222处,主要是吉林大黑山;辽宁省杨家杖子、兰家沟;陕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栾川等钼矿。 钨矿:探明产地252处,主要是江西省西华山、漂塘、大吉山、盘古山、画眉坳、浒坑、下桐岭、岿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园、新田岭、瑶岗仙;

湖北省潜江矿产资源概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湖北省潜江矿产资源概况 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中北部,包括潜江大部和天门、仙桃各一部分,面 积约2500 平方公里。已探明在潜江凹陷富藏石油、天然气、卤水、岩盐、钾盐、钾芒硝、无水芒硝等矿产资源。潜江境内还有矿泉水、陶土等地下资源。1、资源储量 60 年代以来,在江汉盆地找到了王场等25 个油田和一批含油结构,控制含 油面积139.1 平方公里,其中潜江境内有16 个油田,共87.6 平方公里。经测算,江汉盆地的石油远景含量达2 亿多吨。 潜江凹陷卤水分布面积达1200 平方公里,卤水地质储量227 亿立方米,含盐量为100-300 克/升,盐类资源量为51 亿吨。卤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氯化钾储量4590 万吨、铯储量2.72 万吨、铷储量8.35 万吨,而且,富集程度已达到和超过工业开采品位。 潜江凹陷岩盐分布面积约2000 平方公里,岩盐累计厚度约1800 米,矿产埋藏深度700—2145 米,估算盐岩的地质储量为7900 亿吨,相当我国盐都自贡市的20—30 倍。其中,潜江境内的潜一段到潜四段下均有盐层富集预计 厚度大于1800 米,经湖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鄂储决字[1991]02 号和鄂储决字[1991]05 号划定可供开采的3.45 平方公里湖北省潜江市王场油田北部潜江段和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盐矿区蔡湖矿段可供开采0.66 平方公里的盐矿面积中,盐岩储量分别为13.64 亿吨,芒硝储量为1.18 亿吨,盐层氯化钠含量为64.11% 至85.47%。C+D 级盐矿石量3675.1 万吨,纯盐量3302.8 万吨,硫酸钠 (Na2SO4)为68.9 万吨,氯化钠(Nacl)平均品位为89.9%,矿段内还探求了表内级纯盐量3526.7 万吨,表外E 级纯盐量5361.9 万吨。 潜江凹陷还发现钾盐矿藏,矿产深度为1643-3040 米,矿产厚度0.42-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doc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 发文单位: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7-12-3 执行日期:1997-12-3 生效日期:1900-1-1 第一条为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保护国家矿产资源、保障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境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部门主管全省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州、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地质矿产部门或者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县级以上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市、州、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有关部门按规定的职责协助同级地质矿产管理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维护和巩固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业秩序.保障矿区的生产、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和破坏。 省地质矿产部门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全省矿产资源地区开发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五条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申请。经批准取得采矿权,并办理登记成为采矿权人。 采矿权实行有偿取得的制度。有偿取得的采矿权可以依法转让。 第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在项目立项前应当持经批准的矿产勘查报告或者相应的地质资料,到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申请划定矿区范围。 已建矿山企业开办新项目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七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在矿区范围保留期内办理矿山建设项目立项和企业设立手续。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区范围保留期:大型矿山为三年,中型矿山为二年。小型矿山为一年。在矿区范围保留期内不能完成规定的工作,可在期满前三个月内向地质矿产管理部门申请延长矿区范围保留期。保留期延长不得超过一年。 采矿权申请人逾期不申请延长矿区范围保留期,视为自动放弃。 第八条采矿权申请人应持下列资料,到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办理采矿登记手续; (一)申请登记书和经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划定的矿区范围图; (二)与其申请开采的矿种和开采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设备的证明文件;

对湖北省地质矿产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对湖北省地质矿产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近年来,地质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就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提高对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等工作,本文对湖北省地质矿产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研究探讨。 标签:矿产资源湖北境内优势劣势勘查 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它是发展采掘工业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品种、分布、储量决定着采矿工业可能发展的部门、地区及规模;其质量、开采条件及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采矿工业的建设投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及工艺路线等,并对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初加工工业以至整个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重要影响。矿产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工业结构特点。矿产资源的利用与工业价值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有紧密联系,随地质勘探、采矿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 1湖北矿产资源的分别状况 湖北省地跨扬子地块和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具备较为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境内出露太古代至新生代各地质时代的岩石地层单位167个,不同岩石类型的岩浆岩侵入体千余个,高级、中级、低级、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岩150多种,它们赋存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根据全国及湖北省成矿区划分成果,我省重点成矿区域有“四区、十片”。 鄂北区:为武当山—大别山成矿带分布区,包括鄂西北、鄂中北、鄂东北三个重点片。分布有铁、钒、金红石、铜、铅、锌、银、金、稀土、萤石、磷、绿松石、重晶石及各类建筑石材、饰面石材等矿产。 鄂西区:为湘西—鄂西成矿带省域部分,包括神农架—宜昌北部、鄂西南二个重点片。区内分布有金、银、铁、锰、钒、磷、煤、石墨、硫铁矿、菊花石、硒、耐火粘土等矿产,近年来陆续发现了以神农架冰洞山为代表的铅锌矿。 鄂中南区:为两湖断拗成矿区省域部分,包括荆门—当阳、天门—潜江、云梦—应城三个重点片。区内主要分布有石油、岩盐、卤水、芒硝、石膏等矿产。

湖北矿产资源分布

湖北矿产资源分布

作者: 日期: 湖北的地矿资源 湖北省已发现矿产143种,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9 8种(含亚

种),包括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40种、非金属矿产51种、地下水及矿泉水各1种。其中有铁、铜、磷、石膏、石灰石、芒硝、岩盐等5 6种矿产资源储量列居全国前十位。已探明储量矿床(区)80:L 个(矿产地1406处),包括大型矿床9 5个,中型矿床225个,小型矿床481个。 湖北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较高,区域特色明显。鄂东南地区集中分布铁、铜、金、银、铝、铝、钻等矿产;鄂中埋藏有石油、岩盐、石膏、芒硝、漠、碘、硼、轨、锂、锂等矿产;鄂西南主要分布磷、硫、铁、煤等矿产;鄂西北的银、金、机、稀土矿产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缺煤、少油、乏气;铝、铅、锌、铝、锡、铠、锤资源前景不容乐观,钳族金属、钾盐、锯铁矿资源严重短缺。二种类 有铁、钛、铜、锤、银、磷、硫铁矿、石膏、重晶石、石灰石、耐火粘土、膨润土、岩盐、磷、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化肥用橄榄岩、建筑用辉绿岩、泥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砂岩、化肥用白岩、建筑用花岗石及碘、漠、硼、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 三?矿产分布 1?能源矿产 石油、天然气:江汉油田、建南气田。

地热:有33个县、市中分布有温泉和地热田6 9处,主要分布在咸宁、黄石、英山、应城、京山、洪湖、神农架等地,地热流体温度在25。C 至 72.5O C 之间。 铀矿:房县土城(为军事禁区) 煤(含石煤):主要分布在黄石、咸宁、恩施、远安和当阳等40个县市区。主要煤田(含煤区)有大冶含煤区、蒲圻含煤区、松宜煤田、稅归煤田及长阳含煤区等。 2?金属矿产资源 铁矿:鄂州程潮铁矿、大冶铁矿,大冶金山店铁矿,大冶李万隆、鄂州 磨石山铁矿;鄂西高磷赤铁矿 铜矿:大冶市铜录山铜铁矿、铜山口铜矿、阳新县丰山铜矿等 金矿:湖北三金铜公司的桃花嘴金矿、鸡笼山金矿、鸡冠嘴金矿、 嘉鱼蛇屋山金矿 银矿:竹山银洞沟银矿、兴山白果园银机矿、神农架林区冰洞山银 矿等 3.非金属矿产资源 磷矿:宜昌、荆襄、黄麦岭和保康(白竹矿区除外)四大磷矿,宜 昌晓峰、保康白竹、鶴峰走马坪和神农架资源新区磷矿 宝玉石矿:员0县,员0西绿松石(菊花石、百鹤玉) 大理石矿:黄石 盐矿:潜江、应城盐矿 重晶石、萤石:柳林重晶石矿

朝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朝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朝阳市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编制的依据 (2) 二、指导思想 (2) 三、基本原则 (3) 四、规划定位、期限及适用范围 (4) 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6) 一、朝阳市矿产资源特点及优势矿产 (6) 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7) 三、主要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13) 四、社会经济背景 (14) 第三章规划目标 (14) 一、总体目标 (14) 二、2008—2015年规划目标 (15) 三、2015—2020展望期目标 (18) 第四章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 (18)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种 (18) 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19) 三、矿产资源勘查 (21) 四、勘查准入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矿 (24) 第五章矿产资源总量调控、开发利用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29) 一、调控开采总量 (29)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 (30)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37) 四、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和开采规划区块 (39) 第六章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42) 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向 (42)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工程研究项目 (44) 三、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保证措施 (44) 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45) 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区 (45)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布局 (47) 三、矿山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50)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重点治理工程 (52) 第八章规划实施和保证措施 (55) 一、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 (55) 二、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 (56) 三、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56)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 (56) 五、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激励机制和产业政策 (56) 六、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 (57) 七、加强矿产资源法制建设 (58) 第九章附则 (58)

【免费下载】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一、我国矿产的总体概况。 初步评估,我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居世界第三位,20多种矿产 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 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 仅次于美国和原 苏联,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 位。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二、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情况。 (一)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 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 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 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本溪,部分 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 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 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 (4)华东地区铁矿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5)其他地区铁矿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分别为攀钢、重钢和昆钢等大中型钢铁厂高炉生产的原料基地。 (二)我国铁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但是我国铜矿资源总储量大、矿床规模小。这个庞大的铜矿储量数字中,大部分为小型规模铜矿床,铜储量产过十万吨的大型铜矿床数量并不多。 我国铜矿产的主要分布情况。 我国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再次为云南、甘

临沂矿产资源介绍资料

临沂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 时间:2013-06-04 作者:浏览次数:[ 36] 临沂市的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不仅发现的矿种多,质量好,而且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容易。在探明储量的36种矿产中,非金属矿产占25种;在已发现的84种矿产中,非金属矿产占62种,其中有10种非金属矿产列全省第一位,有的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金刚石、玻璃用石英砂岩、陶瓷土(瓷石)居全国第二位。石膏、水泥用灰岩、饰面花岗岩、重晶石、明矾石、玄武岩、萤石、黄沙等也是临沂优势矿产资源。开发非金属矿产资源,对发展临沂经济潜力很大。 非金属矿产根据其工业用途分以下几类:特种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一、特种非金属矿产 该类矿产包括金刚石和水晶两种。 (一)金刚石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摩氏硬度为10),俗称“钻石”,以硬度大,折光率强,其新鲜解理面或人工琢磨面具有光彩夺目的金刚光泽,自然界中以分布稀少为特点,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金刚石的用途越来越广。 临沂市是我国金刚石的著名产地,也是我省的唯一产地,资源丰富,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共发现产地18处,其中探明产地10处,主要分布在蒙阴、郯城、临沭等县。 历史上,山东曾发现100克拉以上的特大金刚石6颗,均产于临沂。1937年农民罗佃帮在郯城县李庄乡莫罗疃村发现的“金鸡”钻石,重281.25克拉,被日本侵略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1977年12月21日农民魏振芳在临沭县常林村拣到“常林”钻石,重158.786克

拉。1981年8月17日由八0三矿陈埠矿区选获的“陈埠1号”,重124.27克拉;1983年11月14日七0一矿选获的“蒙山1号”,重119.01克拉,这是原生金刚石矿中最大的一颗。2006年,在蒙阴建材七0一矿选获一粒特大金刚石,重101.4695克拉。2008年,平邑的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收藏一粒特大金刚石,重336.6克拉,是我国目前已知最大的金刚石。上述特大金刚石的发现,极大地提高了临沂的知名度,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金刚石矿按成因分为原生矿和砂矿两大类。原生矿产于蒙阴县,探明产地5处;砂矿分布在郯城、临沭等县,探明产地5处。 1、原生矿 蒙阴县原生金刚石矿,含矿岩体为含金刚石金伯利岩,呈管状或脉状产出。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另一观点认为形成于奥陶纪)。5处产地为: (1)山头村~野猪汪原生矿带。位于蒙阴县城北山头村至新泰市野猪汪,有7个矿体。品位30.75~205.16毫克/立方米,储量为2.19万克。近期难以利用。 (2)常马庄矿区。为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金刚石原生矿区。红旗一号,金伯利岩呈脉状,品位227~328.86mg/m3,储量3.44万克。现已停采。 (3)王村矿区。位于蒙阴联城乡,有胜利1号、2号两个岩体,呈筒状,品位234mg/m3,储量为91.45万克。1976年开采至今。 (4)西峪金刚石矿区。位于蒙阴县城北,有矿体8个,呈管状及脉状。探明储量112.24 万克。 (5)红喜庄~塔峪原生矿带。位于蒙阴县红喜庄至平邑县塔峪,品位34.1~154.86mg/m3,储量2.84万克。有矿体9个,呈脉状及管状。近期难以利用。 2、砂矿

湖北省矿产资源分布

湖北省矿产资源分布 铁、钛、铜、锑、银、磷、硫铁矿、石膏、重晶石、石灰石、耐火粘土、膨润土、岩盐、 磷、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化肥用橄榄岩、建筑用辉绿岩及碘、溴等矿产、硼、泥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砂岩、化肥用白岩、建筑用花岗石、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矿床(体)中,共(伴)、谋、石油、天然气 铁矿:集中分布在鄂东南和鄂西南地区,尤其是黄石、大冶、鄂州三市县 铜矿:集中分布在黄石、大冶和阳新三市县 盐、石膏、芒硝:等集中分布于江汉平原内 省直辖县级政区 天门市:原盐、无水芒硝、石油、石灰石、石膏、硫磺 潜江市:油气盐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铁、磷、煤、黄铁矿 恩施市:铁、煤、大理石 建始县:煤、铁、硫、硅、碳石、大理石 来凤县:紫砂陶土 巴东县:煤、铁、钾、磷、石灰石 鹤峰县:磷、矾、大理石、钼、煤、白云石 随州市 曾都区:金、银、铝、铀及重晶石、大理石、钾长石 广水市:钇、磷、莹石、白云石 咸宁市:煤、磷、铜、钼、锰、硫、铁、大理石 咸安区:煤、镁锑 嘉鱼县:煤、锰、金、铜、铁、磷、石油、方解石、磁土、耐火石砂、粗细黄沙 通山县:煤、锑、大理石、花岗岩等,大理石 崇阳县:金、锑、钒、钨、石煤、石灰岩、大理石、石英石 通城县:云母、稀土、石煤 黄冈市:石英、花岗岩、大理石、陶土、黄砂 麻城市:大理石、优质陶土、花岗岩、硅石、玄武岩、钛、铁、铬、铜 红安县:红金石矿、金属钛、萤石、大理石 罗田县:水晶、白云母、长石、萤石、石棉石、陶土、金、银、铁砂、铅 团风县:金、铁砂、铜、花岗石、大理石、黄砂、矿泉水 孝感市:金、银、铜、锰、镍、重晶石、蛇纹岩、盐、石膏、磷 汉川市:陶瓷土、石灰石、建筑砂石料、岩盐 大悟县:金、铜、磷及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萤石、蛇纹岩 鄂州市

矿产资源介绍

2、矿产资源 安图县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总量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53种,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现矿种的58%。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8种、非金属矿产30种、水气矿产2种。在这些矿产中,达到国家级优势矿产有:浮石、矿泉水;省级优势矿产是:金、钼、地热;地区级优势矿产是:铁、白云岩;县级优势矿产是:大理岩、石灰岩;潜在优势矿产是:镧、铈、钇、泥炭、石墨、火山渣、火山灰、伊力石黏土、陶粒页岩。 目前,优势矿产中已开发利用的有矿泉水、金、铁、地热、石灰岩,其中以金最为突出,海沟金矿是落户安图县的国家中(二)型企业,年产黄金万两。 (1)金属矿产 金:勘查项目16个,已探明金属储量28吨,远景储量60吨以上。安图县现有金矿1个,年产黄金530公斤,该企业黄金保有储量近10吨,远景资源量可达28吨。 钼:勘查项目25个,已探明金属储量20万吨,远景储量30万吨以上。我县现有钼矿两家,即:安图县双山多金属(钼铜)矿、安图华翔矿业有限公司。安图县双山多金属(钼铜)日处理矿量1000吨,该矿矿石平均品位为0.07%—0.08%,钼金属基础储量为3000吨;安图华翔矿业有限公司(刘生店钼矿)位于万宝镇行政区内,现已探明钼金属资源储量为

2.86万吨,该矿选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矿量5000吨,年可生产钼精粉(47.5%)1771吨。在其周边还有几十平方公里的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带,极具成矿前景,如进一步开展地勘工作,有望提交一处大型钼矿床。 铁:勘查项目7个,已探明矿石储量1 929万吨,远景储量8 000万吨现已有两处开发利用。即:松江小黄泥屯峻铭铁矿、吉林省金龙经贸有限公司安图县四岔子北山铁矿。松江小黄泥屯峻铭铁矿,该矿资源储量65万吨,试生产阶段,该矿选厂规模为日处理矿石量200吨,矿石入选品位为33.34%;金龙经贸有限公司安图四岔子北山铁矿,现处于生产阶段,该矿选厂规模为日处理矿石量1000吨,矿石入选品位为27.22%,二期拟扩建成日处理矿石量2000吨的选厂。另外松江三道洪源铁矿已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80余万吨,该矿现处于筹建阶段。 (2)非金属矿产 松花石:产于两江镇北两约3公里处,资源储量估算在170万立方米以上,岩石类型与我国四大名砚之一的山东红丝石基本相同。 陶粒页岩:产于松江的杨木屯,探求经济基础储量220万吨,内蕴经济资源量1320万吨,矿石质量普遍较好,可用于生产轻体建筑材料。另外该矿种是我省的优势矿种,对其研究的深度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是传统墙体材料的更新替代

矿产资源分类定稿版

矿产资源分类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我国目前共有172种矿产资源,这么多种矿产资源是怎样进行分类的?本文简要总结一下。《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152号)附件《矿产资源分类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共有168种矿产资源。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8号公告,将辉长岩、辉石岩、正长岩列为新发现矿种。2011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30号公告,将页岩气列为新发现矿种。至此,我国的矿产资源种数达172个。 《细则》将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4大类。 1、能源矿产 《细则》中能源矿产有煤、煤成气、石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天然沥青、铀、钍、地热11种,加上前些年发现的页岩气,共有12种。铀、钍也叫放射性矿产。由于金属锂常用于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材料来使用,有的矿产资源规划将其视为一种能源矿产。 2、金属矿产 《细则》中金属矿产共有59种,用分号把其分为7类,没有写出小类的名称。按照常例,实际上是6小类,具体如下表: 其中,铂、钯、钌、锇、铱、铑6种金属元素合称“铂族元素”,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合称“三稀”金属。当然,分类标准有多种。广义上的有色金属是指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包括上表中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三稀”金属。有的分类把钒、钛看作有色金属,有的把钪作为稀土金属。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9种金属中,并没有稀土元素钷(Pm,原子序数61)。

3、非金属矿产 《细则》中非金属矿产共有92种,加上2000年新增的辉长岩、辉石岩、正长岩,共有95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用途来分,二是按成分来分。按用途分如下表: 注:这里的矿种有的是亚矿种,就是172个矿种下的再细分 考虑到非金属矿产的用途越来越多,按用途分类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某些白云岩可用于冶金、化肥、建筑等多个领域。有一种按成分分类的方法,如下表: 4、水气矿产 《细则》中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共6种。“水气矿产”这一名词在实际中用的非常少。这6种矿产中,地下水比较特殊,开采并不需要采矿权。作为可开发利用矿产的二氧化碳气非常少,目前好像只有江苏省泰兴市有采矿权。硫化氢气、氦气、氡气矿产十分少见。 5、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有关分类 【矿产资源一二类】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附件《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提出。 第一类:可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权类矿产,是高风险矿种。包括大部分金属矿产以及金刚石、重晶石、萤石、二氧化碳气等。 第二类:可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类矿产,是低风险矿种。包括大部分非金属矿

舟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6年—2010年) 总则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新一轮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6〕35号)的精神编制第二轮《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0)》、《市经济发展规划》、《省新一轮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和《省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为依据进行编制。 《规划》是全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市属两区(定海、普陀)、两县(嵊泗、岱山)整顿、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资源开发整合、矿山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展望远期2011年—2020年。 一、规划背景 是我省唯一以群岛组成的一个地级市,在全省各市中,陆域面积最小(125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最大(20959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岛屿1390个(其中人居岛94个)。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交汇入,是我国沿海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要冲,位于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镇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东部,与、等城市仅一水之遥。随着大陆连岛工程、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以及湾跨海大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推进,市在“长三角”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十一五”时期将步入一个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阶段。 陆域矿产资源贫乏(矿产地见附表1),开采的矿种单一,可供开发利用的矿种仅为火山凝灰岩类和花岗岩类的普通建筑石料,它为市的城市建设、改善人居条件、交通网络建设、滩涂围垦工程以及支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生态市建设的推进、交通及人居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以及海岸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普通建筑石料资源的开发凸现三大矛盾:即石料需求要求就近取材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劈山采石的山体“白化”和建设山海秀美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交通、水利、土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普通建筑石料需求量大与可供开发利用的地域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针对三大矛盾,本轮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效益统筹,环境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调整矿山布局和优化结构;遵循与生态市建设相一致的原则,整治与保护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取向相结合的原则,控制开采总量和压缩矿山数量,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2001年,市编制和实施了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下,国土资源、安监、公安、环保、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步调一致,通力协作,全面完成了规划的既定目标,为“十一五”时期矿产资源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