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细晶超高碳钢研究现状及展望

超细晶超高碳钢研究现状及展望

超细晶超高碳钢研究现状及展望
超细晶超高碳钢研究现状及展望

收稿日期:2004204202; 修订日期:2004206211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03K JB430045)

作者简介:张振忠(19642 

),陕西汉中人,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金属纳米与非晶材料.

Em ail :njutzhangzz @https://www.doczj.com/doc/624865098.html,

?今日铸造 Today ’s Foundry ?

超细晶超高碳钢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振忠,赵芳霞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超细晶超高碳钢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并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高性能钢铁材料。在系统总结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近年来超细晶超高碳钢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工艺,微观组织及其影响因素,室温力学性能,超塑性,层状超高碳钢复合材料等,指出今后超细晶超高碳钢研究的发展方向。关键词:超高碳钢;制备;力学性能;超塑性

中图分类号:TG 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365(2004)1020799204

Study Status and Prospect of U ltra 2f ine G rained U ltrahigh 2C arbon Steels

ZHAN G Zhen 2zhong ,ZHAO Fang 2xia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China )

Abstract :Ultrahigh 2carbon steels (U HCSs )with the microstructure of ultra 2fine spheroidized carbides distributed in the ultrafine ferrite grains was a new kind of material which wa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t abroad.These steels posess unique properties that are unavailable in other materials ,which makes them have important potential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in the later.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U HCSs ,which include the fabrication techniqu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structure ,the ambi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superplasticity and the laminated composite of this new material we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In the e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n U HCSs had also been pointed out.

K ey w ords :Ultrahighcarbon steels ;Fabri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perplasticity

超高碳钢(U HCS )是指含C 为1.0%~2.1%的过共析钢[1],由于传统方法制备的U HCS 具有极高的脆性[2],该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在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斯坦福大学O D Sher 2by [3]、美国Lawrence Livemore 国家实验室[3~7]和日本[8]等国学者相继开展了一些研究,当采用适当制备工艺获得超细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超细粒状渗碳体组织后,该材料不仅具有高的超塑性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且利用其高温下良好的固态连接特性,还可与自身及其它金属材料(黄铜、铝青铜等)连接制备成新型高性能层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而国内至今对其研究甚少。为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超细晶U HCS 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1 超细晶超高碳钢的制备工艺

从国外近三十年来的研究结果看,U HCS 的超细晶制备工艺分为:形变热处理、普通热处理和粉末冶金

3大类。1.1 形变热处理

通过塑性变形与相变相结合实现U HCS 组织细化

的一类方法。由该方法衍生出的各种制备工艺路线见图1~图4。高温形变热处理工艺[3],由奥氏体(A )均匀化、A +渗碳体(Fe 3C )区的连续形变和铁素体(F )+Fe 3C 区的再等温形变3步组成,最终形成超细F +粒状Fe 3C 组织。Walser 等[9]利用该工艺,将含1.6%C 钢的F 细化至0.5μm 。等温形变热处理工艺可采用A 1以上[3]与A 1以下两种形变温度[10]。古原忠等[14]采用图1(c )工艺在温度为923K ,变形量为90%条件下,使SUJ 2轴承钢的F 和粒状Fe 3C 尺寸分别细化至0.4μm 和0.18μm 。温加工工艺[3],通过A 均匀化后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M )+残余A 组织,然后在923K 高温回火时形变使Fe 3C 粒化,最终得到回火索

氏体和F 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粒状Fe 3C 组织。低温形变热处理工艺[11],采用冷轧,其超细化工艺简单,但对设备要求高,难用于含C 在1.5%以上的钢,Seto 等利用该工艺对1.2%C 的钢进行50%冷轧后退火,最终组织的0.5μmF +0.2μm Fe 3C 。离异共析转变工艺有3种路线[4],即HWW (Hot and Warm Working )+DET (Divorced Eutectoid Transformation )(图2)、

?

997?Vol.25No.10Oct.2004铸造技术

FOUNDR Y TECHNOLO GY

HWW +DETWAD Ⅰ(With Associated Deformation )(图3)和HWW +DETWAD Ⅱ(图4)。HWW +DET

工艺中,HWW 的目的是碎断网状Fe 3C 和细化A 晶粒。DET 则是使含碳不均匀的过冷A 分解转变为各

自独立呈球状长大的F 和Fe 3C 。HWW +DETW AD Ⅰ和HWW +DETWAD Ⅱ与HWW +DET 不同,都需在DET 中的不同温度区间施加连续变形,进一步细化组织。研究表明,工艺Ⅱ比工艺Ⅰ

的组织更为细化。

图1 各种典型的形变热处理工艺曲线

Fig.1 Various typical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route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ultrafine 2grained U HCSs

图2 典型的HWW +DET 工艺曲线

Fig.2 Typical

processing route of HWW +DET technology

图3 典型HWW +DETWAD Ⅰ工艺曲线

Fig.3 Typical processing curve

of HWW +DET WAD Ⅰtech 2

nology

1.2 普通热处理

近年来国外发展的普通热处理工艺主要有循环淬

火(图5)、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图6)和淬火十回火(图6中的W.Q 2A.C 部分)3种。相比而言,第1种工艺最简单,但周期长、温度控制要求高;第2种工艺易使Fe 3C 相球化,适用成分范围更宽;第3种工艺获得

图4 典型的HWW +DETWAD Ⅱ工艺曲线

Fig.4 Typical processing curve of HWW +DETWAD Ⅱtech 2

nology

图5 循环淬火工艺曲线

Fig.5 Processing curve of thermal cycling quenching

technology

图6 球化退火+淬火+回火工艺曲线

Fig.6 Processing curve of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quenching

+tempering technology

的组织中F 晶界多为大角度,有利于提高超塑性和室温性能,但材料碳含量不能过高,否则难以碎断网状

?

008? 

FOUNDR Y TECHNOLO GY Vol.25No.10Oct.2004

Fe3C。与形变热处理工艺相比,该类工艺成本低,对材料的成分有一定限制。

1.3 粉末冶金

该工艺是将制备出的超细晶U HCS粉末置于热等静压机中,升温至烧结温度后加压,使其致密化至理论密度而获得块体超细晶CHCS的方法。与其它工艺相比该工艺特别适用于含碳高于2.1%铁基合金的制备,且超塑性高于铸锭法[12]。但存在生产成本高,模具费用大,对制品的尺寸和形状有限制等问题。

2 超细晶超高碳钢的微观组织及其影响因素

典型超细晶U HCS的室温组织[13]是在尺度为0.4~2.0μm等轴状F的晶内、晶界上分布一定体积分数、尺寸为0.2~1.0μm粒状Fe3C。由于U HCS易在晶界上形成网状Fe3C,因此,晶界上的Fe3C尺度一般略大于晶内。古原忠等[14]还发现,新相F与母相A 之间具有一定结晶学位向关系,称为K2S关系。通过后期热处理,可使U HCS获得马氏体、回火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等[15]显微组织。

大量研究表明,合金成分、制备工艺[16]均对其微观组织具有较大影响。含碳低,Fe3C易完全溶解,但F易长大;含碳高,网状Fe3C的碎断及溶解较困难, Fe3C较粗大。添加Cr可抑制Fe3C粗化[13],添加Al、Si可抑制网状Fe3C形成,也有利于细化组织[9]。当保温温度超过1273K时[13,15],会形成粗大Fe3C。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均可能造成组织粗大,合适的保温时间应为片状Fe3C刚球化完毕。形变温度低,有利于组织细化[13],但变形抗力大。形变量越大,形核质点越多,越有利于组织细化。

3 超细晶超高碳钢的室温力学性能

目前对U HCS室温性能研究较多的是拉伸强度和塑性,对疲劳强度、冲击韧度等则研究较少。研究表明,相同组织条件下,U HCS比共析钢强度和塑性都高[1,13]。U HCS也比低碳钢、高强钢和双相钢的室温力学性能更优良[16]。另外,超细晶U HCS还具有很高的硬度,含1.3%C的U HCS经1043K淬火后硬度可达67~68[1]HRC。这表明,超细晶U HCS不仅可取代目前已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含C为0.5~1.0%的高碳钢,而且在其他高强结构钢的应用场合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从而在耐磨件、工模具、建筑用钢筋、汽车和铁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13]。

U HCS的室温性能与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关系密切,并显著地受热处理工艺影响[18]。Lesuer等[15]发现,组织粗、强度低、塑性高;组织细,强度高、塑性低。Syn等还发现[16],U HCS的屈服强度与碳化物颗粒间

距及F晶粒尺寸 L(μm)符合Hall2Petch关系:σy= 310D S321/2+460 L21/2,其误差小于20%。但断裂强度σ

f

只与晶界处粗大Fe3C尺寸d gb21/2直接相关[16]。热处理工艺相同时,含碳量高,强度高、塑性低。

不同成分的U HCS通过适当的热处理都会获得高的强度及塑性。古原忠等对SUJ2钢的室温性能和微观组织研究表明,淬火+回火和温加工+淬火+回火工艺所制备的试样F晶界大部分为大角度晶界,其延伸率高于其它工艺(可达22~25%)。Tsuzaki等对1.7C22.0Al的U HCS球化+淬火2回火后,拉伸强度达1080MPa,延伸率达20%。Lesuer等[14]对1.25%C的U HCS经1093K淬火+453K回火后,抗压强度达4.69G pa,压缩延伸率达26%。

4 超细晶超高碳钢的超塑性

超细晶UHCS的超塑性属微晶组织超塑性。超塑性变形温度一般在650~800℃之间,应变速率可高达1021/s。其变形温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Fe3C的体积百分数[12]。目前,该钢的超塑性主要用于超塑性成型及固态连接制成层状复合材料[19~21]。利用其良好的超塑性,也可制成各种复杂形状,从而省去许多工序(如焊接、切割、切削、磨削等),使原材料节约30%以上[22]。

微观组织和化学成分对U HCS的超塑性具有重要影响。Sherby等[1]认为当晶粒尺寸为0.4~2.0μm 时,U HCS的超塑性最好。古原忠等发现[14],除了晶粒尺寸对超塑性影响外,晶粒取向对超塑性也有很大影响,大角度晶界比小角度晶界对超塑性的贡献大,原因是大角度晶界比小角度晶界易产生晶界滑动。David Hernandez等还发现,当8.0Al22.0Cr21.3%C钢的组织为F+A+Fe3C三相组织时,该钢的超塑性最好。关于U HCS的超塑性变形机理,Fukuyo等[22]已提出初步看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K im等[15]发现,当Fe3C的v为20~30%时, Fe3C抑制晶粒长大的钉扎作用最有效,超塑性最大,其所对应的C含量为1.6~1.8%[1]。Sherby的研究结果则表明[3~6],添加一定量的Si和Al均可扩大超塑性成形的温度范围,从而实现高应变速率、低应力下的超塑性成形,含铝钢的最大超塑性率可比其它超高碳钢高一个数量级以上[6]。但Si、Al含量过高,易在试样边角和表面产生裂纹,因此,Si一般应小于3.0%,Al取1.6%~6.0%[9]。因Si、Al的加入使Fe3C的石墨化加速,减小Fe3C稳定细晶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入稳定Fe3C的元素,如:Cr、Mo、W、Ti等,其中,Cr的碳化物比其它元素的碳化物容易变形,有利于室温和高温的力学性能,故在U HCS中常加入一

?

1

8

?

 

《铸造技术》10/2004

 

张振忠等:超细晶超高碳钢研究现状及展望

定量的Cr [18,9],Oyama [23]认为1.5%Cr 为佳。5 层状复合超细晶超高碳钢

UHCS 可采用叠轧焊等方法相互或与其它金属固相焊接,获得层状复合UHCS [19,20],焊合温度不宜过高,以防止层片界面处发生碳的迁移扩散和晶粒长大。层状复合超UHCS 的最大优点是其冲击韧度大于任何一种组成材料[20],且脆性转变温度很低,如,12层的UHCS /AlSi 合金复合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为

-140℃[24]

。这是因为层片界面可有效阻止裂纹扩展,导致裂纹尖端钝化。层状复合UHCS 的屈服强度符合混合定律,当组成的两种材料塑性相近时,该材料的塑性也遵循混合定律。但两者塑性相差较大时,复合材料的塑性将低于混合定律的结果。层片数目增加、层片厚度减小,塑性提高。此外,层状复合UHCS 也具有超塑性,UHCS 的体积分数越大,层片间距越小,超塑性越好。6 超细晶超高碳钢研究展望超细晶UHCS 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日本钢铁研究委员会委员长牧正志认为,F 与Fe 3C 是钢的最基本组织,利用占共析组织12%的Fe 3C 强化是当今钢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超细晶UHCS 的研究就是利用Fe 3C 强化,因此,超细晶UHCS 的研究方兴未艾。加大投资,尽快开展超细晶UHCS 的制备及应用开发工作,已成为我国高性能结构钢研究方面刻不容缓研究方向。目前国外在超细晶UHCS 的研究和应用存在,如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超细化机制问题;微观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超塑性机理以及最佳超塑性的定量控制等问题。迄今为止国外尚未解决UHCS 的连铸技术,因此,还必须花大力气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开发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UHCS 的生产工艺,如采用生产率高的连铸、热轧等工艺,以适应大工业生产。另外,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UHCS 的抗氧化、耐腐蚀性能,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相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必将促进超细晶UHCS 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O D Sherby.Ultrahigh Carbon Steel ,Damascus Steel ,and

Ancient Blacksmith[J ].ISI J ,1999:637.

[2] H M Howe.The Metallurgy of Steel [M ],vol 1,2nd ,

New Y ork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81,16.

[3] O D Sherby ,C M Y oung ,B Walser ,et al.Superplastic

Ultra High Carbon Steel [P ].U S A Patent :3951697,Apr.20,1976.

[4] O D Sherby.T Oyama ,J Wadsworth.Div orced Eutectoi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of Ultrahigh Carbon Steel[P].U S A Patent :4448613,5.15,1984.

[5] O D Sherby.Ultrahigh Carbon Steel Alloy and Processing

Thereof [P].U S A Patent :4533390,8.6,1985.[6] O D S h erb y.U ltrah igh C arb on S tee l ,C ontain in g Aluminum[P].U S

A Patent :4769214,9.6,1988.

[7] M J Strum.T rans formatio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Ultrahigh

Carbon Steel ,and New Alloy[P].U S A Patent :5445685,8.29,1995.

[8] E Sato.Microstructure Control for Su perplasticity of an

Ultrahigh Carb on Steel[J ].Mater S ci F orum ,1999:3042306.[9] B Walser.Mechanical behavior of su perplastic ultrahigh

carban steel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J ].Metall Trans ,A ,1979,10A (10):1461.[10] 冈出元宏,时实正治,O D Sherby.实用轴受钢の超微

笑细结晶粒化と超塑性[J ].铁と钢,1981,16:140.

[11] E M T ale ff.Pearlite in ultrahigh carb on steels:heat treatment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J ].Metall Mater Trans ,A ,1996,27A (1):111.

[12] W J K im ,E M Taleff ,O D Sherby.Superplasticity of

Fine 2grained Fe 2C alloys prepared by ingot 2and power 2processing router.J Mater Sci[J ].1998,33:4977.[13] T O y am a ,O D S h erb y,J W adsw orth ,et a l.Application of the

divorced eutectoid transformation to the develo pment of fine 2grained ,spheroidized spructures in ultrahigh carbon steels[J ].Scripta Metallurgica ,1984,18:799.

[14] 古原忠,牧正志.超微细 ∫ 组织と

その机械的性质[J ].Materia Japan ,2000,39(3):220.

[15] D R Lesuer ,C K Syn ,A G oldbery ,et al.The case for

Ultrahigh 2carbon steels as structured materials [J ].JOM ,1993(8):40.[16] C K S yn ,D R Lesuer ,O D Sherby.ln fluence of microstyucture

on tensile properties on spheroidized ultrahigh 2carbon (1.8pct c )steel [J ].Metall Mater Trans A ,1994,25A (6):1481.

[17] Y Ohashi ,J Wolfenstine ,R K och ,et al.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ltrahigh carbon steels [J ].Mater Sci Eng A ,1992,A151:37.

[18] D R Lesuer 。M icrostructure property relations in as 2extrude

Ultrahigh Carbon Steel [J ].Metall Mater Trans A ,1999,30A (6):1559.

[19] S Lee.Tensile properties of laminated composite based on

ultrahigh carbon steel[J ].J of Composite Mater ,1991,25(7):842.

[20] G Banu.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 of 3layer laminated

composite based on ultrahigh carbon steel and mild steel [J ].ISI J international ,1996,36(9):1184.

[21] S Lee ,J Wadsworth ,O D Sherby.Impact Properties of a

laminated composite based on U HCS and Brass[J ].Mater Sci Eng ,A 154:1992:133.

[22] H Fukuy o ,H C T sai ,T Oyama ,et al.Su perplasticity and

Newtonian 2Viscous Flow in Fine 2G rained Class 1S olid S olution Alloys[J ].ISI J International ,1991,31(1):76.

[23] T Oyama ,C K Syn ,D R Lesuer ,et al.Su perplasticity

and strength of ultrahigh Carbon Steels extruded at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s.In De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C ].U S A :The Minerals ,Metals and Materials S ociety ,2000:35244.

[24] Wadswortn.Welded damasscuss steel and a new breed of

laminated com posite[J ].Metal Progress ,1986,6:61.

?

208? 

FOUNDR Y TECHNOLO GY

Vol.25No.10Oct.2004

国内外特殊钢产业发展现状与工艺技术比较

国内外特殊钢产业发展现状与工艺技术比较 点击次数:9 发表时间:2013-5-31 13:25:38 所属分类:工作学习 一、现状研究 特殊钢是重大装备制造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所需的关键材料,是钢铁材料中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其生产和应用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生产大国,但还不能称为钢铁强国,中国钢铁质量尤其是特殊钢质量水平还落后于日、美、欧等发达国家。 发展现代国防军工、高速铁路和电气化铁路、发展国产轿车制造业、油田开采设备换代、轴承行业装备换代、研制现代化的新型武器装备等,都需要高性能的特钢产品作为关键材料。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特钢支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特钢行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行业,其发展将直接影响中国其他关键行业的发展。因此高品质特殊钢成为国家“十二五”重点扶植的战略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之一。 1.特殊钢产业国际发展现状 全球优特钢年产量约8000万t,占粗钢总量10%左右。世界特殊钢生产主要集中在日、美、德、法、英、意大利、韩国和瑞典,这些国家特殊钢年产量550 0万t左右,约占世界特殊钢产量的70%。工业发达国家的特钢产量一般占15%~ 20%,其中瑞典比例最高,达50%,其次为德国22%,日本19%,意大利17%,韩国13%,中国仅为5%。 特殊钢产业总体水平最高的国家首推日本和德国。日本特钢产量占世界特钢产量的23%,达2300万t。德国特钢产量占据世界特钢产量的20%。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在某些特殊钢品种上居领先地位,如瑞典是世界上“特殊钢比重”最高的国家,其OVAKO公司的轴承钢、山德维克公司的工模具钢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法国的不锈钢和精密合金、奥地利的工模具钢、美国和英国的高温合金都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2.特殊钢产业国内发展现状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生产与供求矛盾越发突出,石油作为工业发展的命脉,由于其储量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关注程度远胜于其它能源。寻找有效而廉价的采油新技术一直是专家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针对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国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EO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 (一)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机理 1、降粘作用 二氧化碳与原油有很好的互溶性,能显著降低原油粘度,可降低到原粘度的1/10左右。原油初始粘度越高,降低后的粘度差越大,粘度降低后原油流动能力增大,提高原油产量。 2、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 二氧化碳溶于原油和水,使其碳酸化。原油碳酸化后,其粘度随之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水的流度,改善了油与水流度比,扩大了波及体积。 3、膨胀作用 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后,使原油体积大幅度膨胀,便可以增加地层的弹性能量,还有利于膨胀后的剩余油脱离地层水以及岩石表面的束缚,变成可动油,是驱油效率升高,提高原油采收率。 4、萃取和汽化原油中的轻烃 在一定压力下,二氧化碳混合物能萃取和汽化原油中不同组分的轻质烃,降低原油相对密度,从而提高采收率。二氧化碳首先萃取和汽化原油中的轻质烃,随后较重质烃被汽化产出,最后达到稳定。 5、混相效应 混相效应是指两种流体能相互溶解而不存在界面,消除了界面张力。二氧化碳与原油混合后,不仅能萃取和汽化原油中轻质烃,而且还能形成二氧化碳和轻质烃混合的油带。油带移动是最有效的驱油过程,可使采收率达到90%以上。 6、分子扩散作用 多数情况下,二氧化碳是通过分子的缓慢扩散作用溶于原油。分子的扩散过程很

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6768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62486509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67683←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uangHe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食品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食品购买能力及支出逐年提高,中国食品市场的需求量实现了快速增长,食品制造工业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档次也更加丰富。 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139.9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531.0亿元,税金总额8 649.76亿元。2013年进出口食品总额达到1531.6亿美元,同比增长8.1%。2014年1-1 2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530亿元,同比增长9.9%。 2010-2014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食品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认为,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7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利税达到1.6万亿元,增长76.2%,年均增长12%。到2015年,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中小食品企业发挥专、精、特、新的优势,逐步实现良性发展,继续淘汰一批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形成各类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中国食品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是对食品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

超细晶材料论文

超细铜粉的制备及应用 周鼎 材料学院 1309101班 1130910125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超细铜粉的各种制备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超细铜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在物理、化学方面表现出许多特殊性能,介绍了超细铜粉在催化剂、涂料、电子、医学和生物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超细铜粉;制备技术;应用 超细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而金属超细材料是超细材料的一个分支。目前,在化学领域对超细材料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从几个纳米一直到几百个纳米的粉体,都可称之为超细材料。由于存在着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度效应及量子隧道效应等基本特征,使其具有许多与相同成分的常规材料不同的性质,在力学、电学、磁学及化学等领域有许多特异性能和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超细颗粒(ultrafine particles)是指粒径介于1O-9~10-5 m的微小粒子,包括纳米颗粒(10-9~10-7 m)和微细颗粒(10-7~10-5 m),其集合体称为超细粉体。由于超细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使超细粉体在机械、电磁、热、光、化学等方面性能特异,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宇航、国防、化工、冶金、电子、生物工程和核工业等方面。超细金属粉体具有不同于块状和大颗粒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能,在催化剂、涂料、电子、医学和生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研究已成为特殊功能材料研究和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超细铜粉作为其中一员,其应用与制备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有关超细铜粉的制备研究,国内外都有不少报道,如气相蒸气法、γ射线法、等离子法、机械化学法、液相还原法等,总的来说可归结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现将对各种制备方法的制备过程及优缺点进行评述。 气相蒸气法该方法是制备金属超微粉末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法国的Lair Liquid 公司采用感应加热法,用改进的气相蒸汽法制粉技术制备了铜超微粉末,产率为0.5kg/h。感应加热法是将盛放在陶瓷坩埚内的金属料在高频或中频电流感应下靠自身发热而蒸发,这种加热方式具有强烈的诱导搅拌作用,加热速度快、温度高。 在蒸发过程中,惰性气体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携带着粉末在粉末收集器中对流。粉末弥散于收集室内并沉淀在收集器内的各种表面上。粉末收集器的结构和规格是决定粉末产率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可以制备出10nm~1μm的金属超微粉末。Champion等采用气相蒸气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5nm的超细铜粉,颗粒成球形。 γ-射线法,γ-射线辐射制备各类金属颗粒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金属盐在γ-射线下还原成金属粒子。γ-射线使溶液生成了溶剂化电子,不需要使用还原剂即可还原金属离子,降低其化合价,经成核生长形成金属颗粒。与其它制备方法比较,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理论国外研究状况分析 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内部控制, 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 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 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 即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三个阶段。 从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 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内部控制在50 年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近40 年, 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只有5 年时间。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 除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 外部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亦是关键因素。在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 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 80 年代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导致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恰当性提出了疑问,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恰当性, 由此成立Treadway 委员会( 即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 报告。20 世纪80 年代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也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SEC 在1980 年的S—X 规则303 条款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 MD&A) ”的信息。MD&A 要求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流动性和其它情况, 所以要求向公众提供更多未来经管责任的情况,

包括内部控制等内容。“安然”事件发生后, 美国国会于2002年7 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Act) , 强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如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检查等。 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 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COSO 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 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最高研究水平。此后发布的其他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 如加拿大的COSO, 英国的Cadbury, 南非的King, 法国的Vienot 等等) 均以COSO 的报告为模本。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也是以COSO 的报告为基础的。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层甚至许多内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还停留在内部牵制的第一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职责分工、岗位分离、授权授信、内部审计等”, 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根据COSO 报告, 内部控制应理解为: “由管理当局设计( devised) , 董事会核准, 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 maintained) 的, 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 pro—cess) ”。可见, 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个过程, 但它本身不是目的; 它帮助实现的是多种既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和相互重叠的目标; 它由人实

重油加氢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113重油加氢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卜蔚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摘要:本文针对重油加氢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从工艺和催化剂角度分别介绍了固定床、悬浮 床、沸腾床、移动床加氢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通过对四个工艺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重油加氢的研 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重油加氢;固定床;悬浮床;沸腾床 引言 随着原油的变重、变稠以及轻质油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重油加工成为现代炼厂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重油加工主要有延迟焦化、减粘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和重油加氢4个工艺过程[1]。延迟焦化和减粘裂化属于热加工过程,其特点是可以处理各种渣油,但是液体产物的质量差、焦炭产率高。重油催化裂化对原料的要求较高,无法处理劣质的渣油。重油加氢一方面可以处理高硫、高残炭、高金属的劣质渣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液收率和液体产物的质量。同时可以和其它工艺进行组合,特别是重油加氢和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我国在重油加氢方面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内环保机制的日益严格化,对油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重油加氢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1 重油加氢技术 1.1 固定床加氢技术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工业化过程也最多。我国引进和自行设计开发的渣油固定床加氢工艺如下[2,3]: 1.1.1 VRDS工艺 我国第一套渣油固定床加氢工艺,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从美国Chevoron公司引进。最初的设计以孤岛减压渣油为原料,以生产低硫燃料油为目的,后来发展成VRDS-RFCC组合工艺,即减压渣油经固定床加氢处理后给重油催化裂化提供原料。采用组合工艺后,其渣油能够全部转化,加工深度高,轻质油收率高。 1.1.2 ARDS工艺 我国从UOP公司引进的中东含硫原油常压渣油加氢脱硫装置。对常压渣油进行加氢脱硫、脱氮、脱金属、脱残炭等使加氢后的重馏分可在催化裂化等装置中进一步轻质化。 1.1.3 S-RHT工艺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装置是我国自行设计开发的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承担此项目的工程开发、工程设计,设计原料为中东含硫原油的减压渣油及部分减压蜡油混合料,主要产品为少量石脑油、柴油和大量的脱硫改质催化裂化进料。 固定床重油加氢的优点是工艺成熟,产品收率高,精致深度高,脱硫率可以达到90%[4]以上,工艺和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缺点是无法及时更新催化剂,在处理高金属和高沥青质、高胶质含量的原料时,催化剂减活和结焦较快,床层也易被焦炭和金属有机物堵塞。只能加工金属<200μg/g,残炭<15%的渣油[4],因此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差。固定床反应器是非等温反应器,对于放热的加氢反应容易产生飞温现象。另外,固定床加氢工艺单程转化率低(20%-50%)[4],需要有较大的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进行配套,产品中柴汽比较低。1.2 悬浮床加氢技术 我国悬浮床加氢工艺还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目前主要有两种工艺过程,即[1]。 1.2.1 FRIPP的悬浮床工艺 该工艺采用空筒式反应器和高活性水溶性多金属分散催化剂、现场乳化分散、硫化剂直接加入到原料中,在加热过程中催化剂进行预硫化的方式操作,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焦功能,可实现长周期连续运转。催化剂水溶液被乳化分散在原料油中直接通过反应器,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早期的悬浮床工艺尾油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从而难以 2010年第3期2010年3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分析 早在年微软便力推“维纳斯计划”,试图将中国庞大的电视机资源与互联网接轨,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时过境迁,今天这一梦想已经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年月,中国网通与等合资组建的“天天在线”获准运行。××年月,央视网络电视在上海落地。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为大学生提供电视服务,广州、上海、哈尔滨等地也相继开通了电视终端上的业务。 一、我国市场现状.用户情况 业务终端可以分为机、手机、电视机三种类型。根据的统计结果,截至××年月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了万台,上网用户总人数为万人,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关于手机用户,据报道,截至××年月,我国手机用户达到了亿户,超越亿大关指日可待。关于电视机用户,目前我国拥有的电视机已经超过亿台,

截至××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万户。上述用户都是业务的潜在用户,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目前已经开通商用或试商用业务的城市中,哈尔滨网通业务自××年月份开通到月底,用户已经发展到万多户。 .运营市场现状 一广电、电信网络各有优劣势 电信网络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等业务的存在,电信企业很难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资源,缺乏保证;同时由于用户接入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技术,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业务开展的需要。而广电网络目前主要是网络,缺乏交互性。 二电信、广电内容提供商开始合作 电信的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基本上属于交互式图文或者是一些录播的影视及片断,其优势在于交互式处理经验丰富,除了电视节目之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许多免费的信息,劣势在于缺乏像电视媒体那样的制作和经营经验,无法提供高度清晰图像的编解码格式。而广电行业目前已经实现台网分离,这使得电视台能够专注于节目内容的制作,其优势在于节目源和新闻制作内容丰富,劣势在于缺乏相关辅助内容和交互式内容的制作和运作经验。

超细晶45钢的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冶金工程, 2014, 1, 35-39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624865098.html,/journal/meng https://www.doczj.com/doc/624865098.html,/10.12677/meng.2014.12006 Study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ltrafine-Grained 45 Steel Xin Zhao The Six Department,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Zhengzhou Email: zhaoxin@https://www.doczj.com/doc/624865098.html, Received: Jun. 26th, 2014; revised: Jul. 7th, 2014; accepted: Jul. 14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62486509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duce ultrafine-grained steel, 45 steel was quenched and warm-rolled. The total re-duction was 50%.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during the process was studied by using an opti-cal microscope and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ensile tests. The starting microstructure was lath martensit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flake martensit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 compressed at 600?C - 700?C was nano-carbides + equiaxed ultrafine ferrite grains and a good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ductility was obtained.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otal elongation were 646 - 861 MPa and 21.51% - 9.1%, respectively. Keywords Ultrafine Grain, Steel,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超细晶45钢的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赵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六系,郑州 Email: zhaoxin@https://www.doczj.com/doc/624865098.html,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6日;修回日期:2014年7月7日;录用日期:2014年7月14日 摘要 为了制备超细晶粒钢,将45钢淬火后进行了温轧。总变形量为50%。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

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 物流、快递行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成长阶段,民营快递、物流企业也开始了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每一家快递、物流企业都在努力寻找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各种专业人才。上至经营老总,下至普通的业务员、话务员、司机等,都是企业求之若渴的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什么有的企业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员工却跳槽被他人所用?为什么有的企业花重金聘来的高管人员却水土不服,反而成为公司发展的阻力?由于快递、物流企业多以家族式发展起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才发现原来企业还欠缺大量的专业人才,原来的开国功臣却已经不适用公司的高速发展。许多从一线打拼出来的老业务员,虽然业绩不错,但缺少团队意识,很难管理,服务水准参差不齐。这些问题都因为这个行业还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缺少专业的人才培训,最终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在上海这座大都市,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地位和港口价值,日益成为航空、物流、快递等行业巨头的首选市场,在加上本土大大小小的私营公司,总计大约有近五千余家,从业人员达到三万人以上,是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这个行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且人员流动性很大,这些现状已经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各家企业也急切需求大量的中上层管理人才和各种有专长的员工,以适用市场的需要,提早应对行业的竞争。而目前在国内尚无一家专业的专门针对物流、快递行业提供人才培训、交流的服务机构,尤其在民营快递这一块,几乎是一片空白,市场潜力巨大,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行业不断优胜劣汰,在客户不断挑剔服务的时候,那些不正规的队伍势必要逐步退出市场,只有不断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才能保证企业昌盛不衰。而与专业的物流、快递人力资源公司和专业的人才交流机构合作,也一定会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专家预测,每年在物流、快递行业的岗位至少欠缺2万个职位。可以说,物流、快递人才的中介服务必将成为热门的行业。 在这样的环境下,上海博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可谓适时而生,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广大从事物流、快递行业的专业人才与企业之间搭建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为企业找到理想的人才,为人才找到理想的企业”是我司的服务理念。我们通过建立大型物流、快递、发行等行业的人才库,全面为广大物流、快递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以及企业内部培训服务,秉着合作双赢的原则,广泛与行业里的品牌企业建立长远互利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以专业的眼光和专业的精神,博采众长,智成专业,以品牌创效益,以诚信求发展。力争早日成为行业的典范。 公司前期预选业务项目:(2007年秋季和冬季项目) ☆青浦物流、快递专业人才交流招聘会(应届物流、快递毕业生见面交流会) ☆浦东新区物流、快递专业人才招聘会(实习合同推介会) ☆物流、快递企业内部培训项目推介会 ☆物流、快递、发行人才培训基地启动仪式(与职业培训学校合作项目) ☆物流、快递、发行人才网和人才库的运作 ☆外省劳务输出项目 ☆物流、快递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储备专场招聘会 ☆物流、快递企业内部培训教材推介会 公司前期投资预算(略)预计:15万元。 预算方案 一、固定资产部分: 1、办公桌椅:4套*600元=2400元 2、文件柜:2个*350元=700元 3、会议圆桌:1套*2000元 4、电脑:4台*3000元=12000元 5、电话机:3门*1200元=3600元 6、宽带线:年卡*1200元 7、传真、复印一体机:1门*3000元8、培训投影机:1台*4000元 合计:2.89万元。 二、非固定资产部分: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可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时,在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探讨;应用探讨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本文所选的样本主要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总样本选取的,以内部控制为篇名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总共有9912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2153篇。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这些年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水平,本文期望能够从中把握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脉搏,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人员的前瞻性,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就能让我们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美国一直是一个在健全法律和制定政策方面做得比较前沿,涉及内部控制的就先有COSO报告,后有SOX法案的颁布和COSO委员会出台的ERM,目前都被认为是规范内部控制的高质量标准。除了美国以外,我国也发生了诸如“银广厦”、“中航油事件”等事件,针对这些个案,在诸如《会计研究》这样的期刊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当然也有针对我国现实的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这也反映了研究不仅要具有前沿性,更要有现实意义。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章比较多,本文首先选择会计类国家级核心期刊《会计研究》上涉及内部控制的文章进行综述,还有一部分文章取自《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会计类核心期刊。论述的方面也主要是按照上述(二)中的分类进行阐述。二、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和借鉴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黄京菁,2005)虽然他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COSO 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李若山,徐明磊,2005)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会计研究》期刊上,还有一些财政部以考察团形式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国家内部控制进行考察、分析。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也将给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启示。如: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

1、我国线材发展现状及工艺技术探索(文献综述)

我国线材发展现状及工艺技术探索 前言 近几年我国线材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消费水平均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线材实际产量已达7921万t,2008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线材实际产量仍然增长到8024万t。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线材生产国,年产量己超过世界线材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在线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在线材生产技术进步、产品研发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效。但是,在看到我国线材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国线材产业目前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应该看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现有产品结构的不相适应,已成为困扰我国线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线材产业处于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而高附加值产品实物质量仍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总之,我国线材产业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离国民经济各用钢行业的需要,离发达产钢国的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1 线材轧机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按钢种和用途,通常将线材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建筑和结构用线材<普通线材)及特殊用途专用线材。在我国线材消费中,一般建筑和结构用线材为最大的消费品种,其消费量占线材总消费量的70%左右,专用线材<指中高碳钢线材<硬线)、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专用线材、钢帘线用线材、易切削钢线材、冷镦钢线材、焊接材料用线材、弹簧钢线材、轴承钢线材、不锈钢线材等)线材消费量占线材总消费量的30%左右。 1.1 国内线材生产消费现状 线材是我国第二大钢材生产品种(第一大钢材生产品种为钢筋,年总产量已超过10000万t>,在国内钢铁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高,长期保持在16%--一19%。近几年国内线材产量基本与国内粗钢产量增长速度差不多,保持在20%的水平上。2007年我国线材生产量7921万t,进口6l万t,出口624万t,扣除库存变化因素,表观消费量约为7476万t,占钢材实际消费总量的18.02%。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国内线材生产情况与2007年基本持平,全年总产量仅略增1.2%。从国内线材生产消费平衡看,目前国内线材产量已大于消费需要,从线材进出口情况来看,长期以来,线材一直是我国主要钢材出口品种,也是我国一直保持净出口状态的钢材品种,特别是近几年出口增长特别迅速。另外,普通线材属于低附加值产品,销售半径小(一般小于800km>,市场竞争激烈。线材生产应充分考虑区域承受能力,今后线材品种发展的重点是生产高强度硬线品种,提高线材的使用效率。 1.2 我国线材制品行业现状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展望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 摘要 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除油;综述 Abstract: Oily sludge may do harm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be treated harmlessly and be utilized comprehensively.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will be the dominant techniqu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ily sludg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il removal、detoxification 1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含油污泥中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物质,不加稳定处理的污泥任意排入水体,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将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物的生存,营养物质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沿海海域造成赤潮和绿潮。除此,不同成分的含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同的。 1.1含油污泥的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组成成份极其复杂,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剂[1]。并因其体积庞大,排放后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我国现已对含油污泥的排放加强了重视[2],目前明确规定,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将处以1 000元/ m3·d 的罚款。这样虽然限制了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含油污泥

项目的市场前景及市场现状调查分析

项目的市场前景及市场现状分析自助洗车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欧美国家及台日韩与国内洗车现状 国外:在欧美西方发达国家中汽车相当普及,1/5,其中轿车高达2亿辆,平均每1. 1人拥有1辆。经统计,洗车店却不到2炼身体方式。 国内: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汽车1.6亿多辆,私家车近13均每家洗车店每年要洗2万多辆私家车。传统1亿吨。 以北300万辆。由此可见,中国汽车天洗一次车,1年洗车70-100次车计算,全年我国3万余家,平均下来一家店1年要洗2100辆车,可是很少有洗车店能日洗100辆。所以,自助洗车机应需而生。传统洗车行业与自助洗车机相对比,自助洗车机优势更明显。 传统洗车行业的缺点是: 1、费时,效率低下 2 、堵人,人等车——现代洗车业最真实的洗车工往往一冲了事,不能完全清洁车辆。没有完备的服务是洗车业最常为人诟病的一点。 3、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环保测评行业门槛高 从事洗车业大多需要一个店面,而其洗车设备的价格也很高。除此之外还必须雇佣大量员工,否则无法正常运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地价超高的情况下,许多投资者无力承担高昂的店铺租金及设备费与人工费。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行业设置门槛高——成为限制洗车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4、洗车方式不灵活,客户流失严重

洗车业的方式极不灵活,比如下午刚洗完车,结果晚上下雨了,一身泥泞的车子要想再洗一次,就又要去一趟洗车店,还必须掏同样多的钱,这无疑让许多车主无法接受,直接造成了很多车主宁愿自己用刷子刷一下也不愿再去洗一次,大量的客户因此而流失。 5、洗车不便捷 洗车不便捷—洗车业的又一大弊端。洗车得去4S店或洗车店,这让许多有车一族觉得很不方便,毕竟要开车去,既费时又费油。特别是到4S店清洗,你上班工作没时间,等你下班去4S店也关自家门口就能满足自己洗车愿望。 洗车此,造成了中国洗车市场的巨大空白。 自助洗车项目优势 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其一、便捷 20—30分钟队。不需再与别人“分享”洗车10, 效率高。自助洗车机的最大优点! IC 自动温控系统 自动管理系统 其四、方式灵活,客户选择余地大 刚美容过的爱车淋雨了?没关系。不必再花大价钱去美容店在做一次。自助洗车机帮你搞定!车子内部有点脏可外部很干净?没关系,不

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制备

第35卷第4期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V01.35№.42OO7年12月RareMetalsandCementedCarbidesDec.20O7 ?试验与研究? 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制备 谢海根1’2,易丹青1,黄道远1,李荐1,刘刚2,刘瑞1 (1.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2.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江西崇义341300) 摘要:以纳米wC粉末与超细钴粉为原料,采用行星球磨混料一压制成形一氢气脱胶一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Wc一10Co超细晶硬质合金。研究表明,采用行星球磨混料获得的混合料分散均匀,颗粒细小且成形性好。采用该混合料在1360℃下真空烧结制备的超细硬质合金其平均晶粒尺寸约o.34"m,抗弯强度3100MPa,硬度HV60为1900,断裂韧性lo.3MPa?m“2 关键词:纳米;超细晶;硬质合金;wC粉;钴粉 中图分类号:TF1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一0536(2007)04一oOl4一04 PreparationofUltra—fineGrainedHardMetals XIEHai—genl”,YIDan—qin91,HUANGDao—yuanl,LIJianl,LIUGan2,LIURuil(1.SchoolofMaterialScienceandTechnology,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83,China; 2.ChongyiZhangyuanTungstenCo.,Ltd,Chongyi341300,China) Abstract:SuperfinecrystallineWC一1OCohardmetalispreparedfromnano—meterWCandsuperfineCopowderbytheprocessofplanetballmilling—pressing—hydrogendegummingandvacuumsintering.Thetestresultsshowthattheuseofplanetm订lingresultedinevenlydistributedfine—grainedmixturewithgoodcompactability.ThesuperfinehardmetalpreparedbyvacuumsinteringhasparticlesizeaboutO.34“m,bendingstrength3100MPa,hardness1900kg/mm2,fracturetoughness10.3MPa?m1/2. Keywords:nanometer;superfinegrain;hardmetal;tungstencarbide;Copowder 前言 硬质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在切削加工、凿岩采矿、成型模具、耐磨零件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硬质合金合金自问世以来,其强度和硬度之间就一直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硬质合金刀具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要求高强度的同时还要求高硬度,即所谓的“双高合金”。研究表明,当WC的晶粒尺寸减小到亚微米以下时,硬质合金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强度和韧性均获得了提高。因此,超细WC—Co硬质合金开发及应用,成为超硬工具领域竞相研究的热点阻5|。 2试验内容与方法 2.1试验过程 本研究采用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纳米钨粉,在常规碳化设备中进行低温通氢碳化制备纳米WC粉末,再与超细钴粉混合,经压制、脱胶、真空烧结等工艺制备超细晶WC一10Co硬质合金。2.2粉末样品的分析检测 采用日本理学D/max2550VB+X射线衍射仪对粉末样品进行物相和晶粒度分析,通过式口一忌A/(Dcos口) 收稿日期:2007一05—21 作者简介:谢海根(1968一),男,高级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超细硬质合金的研究工作。

VN微合金化超细晶高强钢的组织性能研究

第2期总第192期 冶金丛刊 Sum.192No.2 2011年4月METALLURGICAL COLLECTIONS April 2011 作者简介:高吉祥(1973-),男,高级工程师,博士, 200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VN 微合金化超细晶高强钢的组织性能研究 高吉祥 1,2 李春艳 2 朱达炎 2 谢利群 2 (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广钢集团技术中心,广东,广州, 510730)摘 要 基于电炉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氮高的特点,采用VN 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通过炼钢、连铸、均热、轧制和 冷却各工艺过程的控制研究,开发了VN 微合金超细晶高强钢板。钢板屈服强度达到了550MPa 级,铁素体晶粒尺寸达到了3.0 4.0μm ,具有良好的韧性、冷成形性能和焊接性能,满足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行业的要求。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VN 微合金化;超细晶高强钢 中图分类号:TG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18(2011)03-0022-03 STUDY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VN MICRO-ALLOYING ULTRA-FINE GRAIN HIGH STRENGTH STEEL Gao Jixiang 1, 2 Li Chunyan 2Zhu Dayan 2Xie Liqun 2 (1.School of Mechanical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 ;2.Technology Center of GISE ,Guangzhou ,510730,Guangdong ) Abstract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N in EAF-TSCR ,using the design of VN micro-alloying , controlling the steelmaking ,continuous casting ,soaking ,rolling and cooling processes ,the VN Micro-al-loying ultra-fine grain high strength steel was developed.The strip yield strength reached 550MPa grade ,ferrite grain size reached 3.0to 4.0microns.The strip has good toughness ,cold formability and weld-ability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automotive ,mechanical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y.Key words Thin slab casting and rolling ;VN micro-alloying ;ultra-fine grain high strength steel 提高钢铁材料的强度是实现用钢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提高钢铁材料强度的途径有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和第二相粒子的析出强化等等。其中细晶强化效果最为明显,也是唯一的强度与韧性同时增加的机制[1]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 由于其铸坯薄、 拉速快、板坯温度均匀性好的特点,更适合于高强度钢的生产。珠钢针对电炉薄板坯连 铸连轧流程自身原料的特点,钢水的氮含量比转炉的高,采用VN 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通过炼钢、连 铸、 均热、轧制和冷却各工艺过程的控制研究,开发了VN 微合金超细晶高强钢板[2] 。钢板屈服强度达到了550MPa 级,铁素体晶粒尺寸达到了3.0 4.0μm ,具有良好的韧性、冷成形性能和焊接性能。 1 成分设计及工艺控制技术 1.1 成分设计 VN 的溶解度在铁素体与奥氏体中都比VC 低得多。因此VN 的形成有更大的化学驱动力,容易形成体积分数大且稳定性高(粗化倾向小)的细小弥散颗粒,对铁素体尺寸进行细化,同时随着氮含量的增加,沉淀颗粒变得越来越小,数量不断增加。氮含量的增加还可以促进沉淀颗粒的成核,防止颗粒粗化,充分发挥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的关键作用 [3] 。 珠钢发挥电炉钢水中约0.007%的氮含量优势, 同时加入VN 合金增氮,才能使钢中的含氮量在0.02%以上。 试验钢的化学成分设计见表1[4,5] 。 1.2 生产流程及工艺控制技术 珠钢生产工艺流程为废钢料→150吨超高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