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克隆专家

7.克隆专家

7.克隆专家
7.克隆专家

家园

①②③④⑤

招揽人才的四种策略

招揽人才的四种策略更新时间:2009-10-16 15:02:00 来源:网络【字号: 大中小】企业往往因为糟糕的人才招募决策而付出沉痛的业绩代价,然而企业高级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却很少去思考如何有效协调选拔和面试过程,从而提高招募领导人才的“命中率”。 企业如需改善其人才招聘的状况,最重要的是必须获得企业高级管理者对招募目标的认同和支持。企业可以通过一下四种人才招募策略,即推而广之、除旧布新、业界最佳人才和世界级人才,以获得企业高层的认同。这四种策略可以引导企业制定招募资源分配计划,实现人才建设目标。 总而言之,当随意性在人才招募中大行其道时,招募对整个企业而言几乎毫无益处。 策略一:推而广之 推而广之策略旨在快速壮大队伍,重点招聘并引进大量的领导人才。此项策略的前提是企业当前的管理层相当优秀,通过复制在任管理层的领导能力、绩效能力和特征便可壮大企业领导人才。 这种策略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首先,市场对企业服务存在大量的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快速地增加企业的领导人才。其次,企业管理层部分人员退休离职或因竞争对手挖角,造成企业管理层人员的大量流失。 推而广之策略的优势:本策略具有若干优势。如果你有信心只需要推而广之便可以复制、壮大当前的管理团队,那么你便可以放手依赖当前的各方管理人员帮你物色、筛选、引进领导人才候选人。此举可以帮你招募到新一批认同、支持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领导人员。 此外,根据你的假设前提,企业无须认定、辞退、替换大批业绩不理想的领导人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推而广之策略,可以实现快速壮大领导人员队伍的同时,使企业内部分裂的可能性最小化。因为企业管理层视加盟新人为威胁的可能性减小了,企业的招募也不会被认为是企业对他们能力的某种指责。归根结底,推而广之策略往往适用于企业“扩大规模”期,企业此时的重点是力争跟上企业前进的步伐;换言之,企业目前有足够多的职位,容纳资深和新任的领导人员。 推而广之策略的弊端:回顾上述内容,推而广之策略的前提是企业可以通过简单复制当前管理层的特征,持续强化领导团队。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这个前提本身存在问题,就会暴露出此项策略的种种弊端,例如管理层的能力与你想象的差之千里,或者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帮助企业解决新出现的、事先未能预测到的业务问题。 如果企业一贯闭门造车,拒绝竞争性评估,那么上述假设前提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这样的企业比如那些利基市场的企业,它们主要依赖内部人才渠道的健康发展,来实现其长时间的持续发展。 由于管理人员倾向于招聘与他们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员,这种推而广之策略会导致“克隆式选才”,即管理层招聘的是他们的翻版。此举会使企业在一些情况下蒙受巨大损失。这些情况比如,企业在未来三至五年内需要培养或吸收一批新领导人员,他们需要在全新的市场条件下从容工作,利用新技术和新经销渠道推广企业的新产品和服务。 策略二:除旧布新 除旧布新此种方法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才管理情景下皆适用。首先,企业希望迅速变革当前的特权文化。所谓特权文化,指忠心、资历和上传下达的能力为企业领导人的褒奖标准。很多情况下,新的首席执行官或总裁上任后提高绩效标准,然后很快确定企业现有部分领导人人员的能力欠缺,无法处理新出现的业务问题,从而推动人事变革。此时,企业可以通过除旧布新的策略,积极开展外部招聘,物色能力较强的领导人才替换老人员。 此外,当企业高层确定某些领导人员虽然具备管理传统市场和产品的能力和经验,却无法应对全新的业务领域时,企业也可以采用除旧布新策略。但这种情况下应用除旧布新策略,其

语文: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练习(选择题)最新版本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练习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8月11日晚,中国男篮打响了2006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赛的首场比赛,姚明复出领军对阵诺维茨基统帅的德国队。 C.一些学者认为,圣诞节如今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一个节日,而不能简单视为西方的“舶来品”。 D.交通建设质量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生活及生命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和西部地区能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成败攸关。 B.据美联社报道,以色列内阁8月13日通过了联合国安理会呼吁以黎停火的决议,为持续一个月之久的以黎冲突的结束清除了一个主要障碍。 C.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截至8月15日的统计表明,我国正在遭受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B.得知情况,他立即掉转车头赶往案发现场,并下达命令:—定要不惜任何代价、任何手段,确保人质安全。 C.从“民族英雄”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这种大起大落,不仅韩国克隆专家黄禹锡本人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让整个韩国科学界为之蒙羞,更让人类克隆科学研究遭受了重创。 D.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缺点,不应该袒护,而应该及时提出批评,加以帮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都遵守道德规范。这包括执法者要具备人道主义、理性和平、善良宽容的素质。 B.会议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改革措施和主要政策取向的讨论是很富有成效的。 C.政协提案在网上征集民意,进而以民意为基础进行重点督办,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和民意内容的制度创新。 D.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

苏教版语文五下《克隆之谜》教案1

7 克隆之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幻灯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奇妙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3、查字典理解“奇妙”(稀奇而巧妙) 4、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例如马铃薯收获家畜饲养微生物效率 2、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C、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奇妙的克隆

实验六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实验六、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目的片段回收 取5 μl PCR产物在1.2%琼脂糖凝胶上检测,如果扩增产物大小与原来一致,在紫外灯管下用刀片切下目标带,然后用UNIQ-10 Column DNA Collection Kit 试剂盒(上海生工)进行回收。具体回收过程如下:从琼脂糖凝胶中精确切下包含有目标片段的胶块,放入到1.5 ml离心管中,加入500 μl Binding Buffer II,50℃~60℃水浴锅中放置10 min,使胶彻底熔化,然后将熔化的胶溶液转移到套放于2 ml收集管的UNIQ-10柱中,室温放置2 min,8000 r/min离心1 min,倒去收集管中的废液,在UNIQ-10柱中加入500 μl Washing Solution,室温8000 r/min离心1 min,加入新鲜的Washing Solution重复一次,倒去收集管中的废液,室温12000 r/min离心15 s。在UNIQ-10柱中加入Elution Buffer 30 μl(直接滴到过滤膜上),37℃放置2 min,放到一个新的1.5 ml离心管后离心收集(12000 r/min,1 min),所得溶液用于连接反应。 2 片段连接反应 采用pGEM? -T Easy Vector试剂盒(Promega,A1360)进行目标片段的克隆。取1.5 μl PCR产物,加入0.5 μl T4 DNA ligase,0.5μl T Easy Vector,2.5 μl ligation buffer,短暂离心收集,轻轻混匀,置于室温连接1-2 h后,放于4?C冰箱过夜。 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取保存于-70℃的大肠杆菌菌株DH5α菌液,首先在LB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单克隆,然后挑一个单克隆进行液体培养过夜。从中取1.0 ml菌液转接于装有100 ml LB液体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于摇床培养1.5~2 h(37℃,240 r/min),后转移至预冷的50 ml离心管中,冰浴10 min,低温离心10 min(4℃,4000 r/min)收集菌体,加入25 ml预冷的0.1 mol/L CaCl2重悬培养物,冰浴20-30 min,4℃4000r/min离心10 min,去上清液,倒立晾干,再加2 ml预冷的0.1 mol/L CaCl2(含15%的甘油)重悬细胞,分装于冰浴的0.5 ml无菌离心管中,放入-70℃冰箱保存。 取2 μl连接反应物转到1.5 ml离心管中,冰上保存待用。从-70℃冰箱中取出感受态细胞置于冰上,待其刚好融化时(约5 min)小心吸取30-50 μl转入到离心管中,冰上静置20 min。42℃水浴中热激90 s(不要摇动)。迅速放回冰上2 min,然后加入LB培养基(室温)400 μl,37℃摇床培养1.5 h(150 r/min)。

可复制的领导力心得

可复制的领导力学习心得 在互联网时代的职场中,领导力已不是个人的一项特质或素质,而是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这种综合实力,不仅仅包括智商、情商,还包括着决策判断、逻辑分析、沟通表达等能力,领导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一系列可训练、可模仿、可践行的能力,通过对樊登老师《可复制的领导力》一书的学习,我深刻的理解到了什么是可复制的领导力、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管理者角色、领导力技术等内容。 一、明确角色定位。 管理者的使命是培养员工,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而不是将员工的工作都加在自己身上,越俎代庖,事事参与。衡量一个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就是看他能培养多少能干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要学会授权,别怕员工犯错,管理者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眼睁睁地看着员工去犯错,而且还不能说,要给员工试错的空间,培养属于员工的责任感,让他感觉这件事跟他自己是有关系的,是需要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要充分调动员工解决具体问题的积极性,就应该让员工去搭建属于自己的工作体系。 二、构建和谐的工作组织,让工作变得更加激励、有趣。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金钱和梦想已经不是吸引他们工作的最重要理由,让工作变得有趣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要想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第一步就是要设定宏大的企业愿景,这个愿景必须清晰而具体,让团队中每个成员由衷认同,并愿为之不懈努力。

制定清晰的游戏规则,游戏的前提是规则清晰,人人遵守,游戏才有继续的可能。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为员工提供清晰且富有吸引力的规则。这种规则一旦确定,且被职工广泛认同,企业就可以实现快速发展。这个过程中,团队的管理者需要不断优化规则,包括团队的激励机制,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三、理清关系,打造团队一致性。 团队就是“球队”,目标就是“赢球”,对于团队来说,应该提倡“这是我们的船”“我们是一支球队”,这种提法很清楚,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进步,为了赢得最终胜利,让团队变得更加优秀。这个目标才是大家共同的利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成员必须进步,有一些调整是完全正常的。 在团队的日常管理中,可以随时随地向员工传达团队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打造一致性。最好的时机是在任何一个员工需要反馈的时机。当员工在倾听管理者反馈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管理者要把握住每一次反馈的机会,像员工传递团队一致性的理念。把你要员工做的事,变成他自己要做的事,很多员工始终觉得自己是在为老板工作,为企业工作,为父母工作,为孩子工作,就不是为自己工作,如果你能把自己想要让员工做的事,变成他们自己想要做的事,他们就会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和动力。 四、用目标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目标是一切管理的基础和开始。对于个人来说,目标是内心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对于企业来说,目标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克隆之谜 第二课时

编号:19 克隆之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学进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 (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布置作业: 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板书设计: 克隆之谜 克隆是什么神话动物植物低等生物 ↓ “多利”诞生了不起爱科学 ↓ 造福人类食物畜牧生态医学学科学 ↓ 诱人前景

T载体克隆连接原理、制备及载体序列

T载体克隆连接原理、制备及载体序列 T载体的定义: T载体(T-Vector)是一种高效克隆 PCR 产物(TA克隆)的专用质粒载体,为线性化载体,无需酶切可直接与具有A末端的PCR产物连接,属于非定向克隆。 T载体的作用原理: 大部分耐热性DNA聚合酶进行PCR反应时都具有在PCR产物的3’末端添加一个“A”的特性(下图红色框内所示位置)。因此,人们在线性化平末端载体的两端分别又人工加上一个额外的T碱基(下图两个红色箭头所示),从而可与PCR克隆产物的A末端互补配对,提高了PCR产物连接和克隆的效率。 T载体进行TA克隆的优势: 相对于另一种非定向克隆——平末端克隆,使用T载体进行TA克隆是一种快速、高效、一步到位的非定向克隆法。有研究曾证明,平末端克隆的连接效率仅为粘端连接的1/50,且自身环化率高。 T载体的制备: : 1 商业化T载体: 一般来说,商业化的T载体多是先使用平端限制性内切酶(如EcoRV)将克隆载体进行线性化,然后再单独加入dTTP和Taq酶72~75℃反应,进行末端的加T。 2 自制T载体: 一种常见的自制方法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制造出具有单个T末端突出的片段,最常用的内切酶为XcmI,其识别和切割特点如下:其中XcmI的识别序列分别为两端的CCA和TGG,而切割序列则为中间三角箭头所指的N(N代表任意碱基)。由于N可以是任意碱基,所以如果将切割位置的N设置为T,那么在该酶的切割下,就可以产生一个3’ T末端。相似的,在其互补链上设置另一个相同或者类似的XcmI酶切位点(保证切割位点为T即可)就可以产生另一个T末端。一般可以在商业化的T载体基础上进行改造,通过PCR或者合成Oligo的方式插入上述两个XcmI位点。连接成功的质粒可按需要自行扩增和保存,使用时用XcmI进行完全酶切(这里的酶切必须保证完全,否则载体易自连,所以XcmI酶最好过量,或者适当延长消化时间),就可以制备得到T载体。[3] 常见T载体及序列: 虽然上面提到可以自制T-Vector,但实际上现在的商业化载体已经做到比较便宜,而且批次间稳定性保持的不错。最常见的T-Vector要属Takara公司的pMD系列(pMD18-T、pMD19-T、pMD20-T以及对应的去除多克隆酶切位点的Simple载体,如pMD19-T-Simple[4])和Promega公司的pGEM系列(pGEM-T和pGEM-T Easy)[5]。 以下分别是两种T载体的序列:(序列已经经过调整,直接将需要插入的片段粘贴到序列的头端或者尾端即可得到最终的质粒序列)

克隆

8、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常识,体会克隆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3、抓住文章内在写作的“线”,指导学生有序写作,从写作的角度教阅读。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交流课文知识。 1、师导入:《神奇的克隆》是一篇知识性文章,里面有不少关于克隆的知识。知识要记,别人才会说你有文化,知识多。给大家五分钟,边读边记,看谁记得快,克隆知识记得多。 2、(生读课文,边读边记)五分钟后交流: ●我知道克隆就是无性繁殖。(师:帮你记在黑板上) ●一般的高等动物,都是有性繁殖的,都有爸爸妈妈。(师:对,高等动物是有性繁殖) ●有一些植物先天会克隆。(师:哪些植物?)马铃薯、柳树、仙人掌等。(师:记在黑板上)植物的克隆还有压条和嫁接。(读书真细心,这些细节都记住了。) ●1996年,世界上克隆出了第一只克隆羊,它是高等动物的克隆。(贴在黑板上) ●一些细菌也会克隆,一分为二,再分为四,四分为八……这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3、学生自由读黑板上的知识内容。师问:这些都是关于克隆的知识,有关于克隆作用的知识吗?(根据回答继续板贴句子) ●克隆可以挽救濒临灭绝的动物,可以培植人体皮肤进行植皮手

术,能够“制造”出耳朵、肝脏等人体“配件”。(指名读这个句子,理解“制造”“配件”含义。) 4、初读小结,质疑导学。 关于克隆,可以写一本书,两本书,甚至几本书。我们的课文介绍了一点点,你肯定会觉得不满足,想发问。老师读到克隆羊的时候就想:为什么那只羊用乡村歌手的名字命名为“多利”呢?读书的时候,你有什么问题吗?(生提问) 这些问题,这些知识都很有意思,很多知识我们可以网上查询去弄明白。我上网查过后才知道,研究克隆的首席科学家,他最喜欢听女歌手多利帕顿的歌,因此给克隆羊取名“多利”。要是你将来克隆出了一只小猪,你又很喜欢周杰伦,你可以叫那只小猪为“杰伦”。 5、学生自由读黑板上记下的克隆知识。 二、再读课文,抓住“内在的线”。 师过渡:黑板上的内容,很乱,东一句西一句的。《神奇的克隆》是一篇说明文。我们现在看到的课文已经是一个成品了。说明文,成品之前要经过好几个步骤。第一步,将你要说明的那个东西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不管它有没有顺序,乱不乱。就像我们现在黑板上的。第二步,给这些凌乱的、没条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归类。 1、接下来,请你默读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思考:黑板上的内容该怎样整理,你会排排序吗? 2、生默读后回答:先是有性繁殖,再无性繁殖也就是克隆。然后写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高等生物的克隆。(根据学生叙

神奇的克隆说课稿

神奇的克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文章分四个版块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

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四)教学难点 1.结构安排巧妙新颖。 2.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科学道理深入浅出。 二、说学生 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设计通过师生交往、平等对话,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

(五年级语文教案)7、克隆之谜

7、克隆之谜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 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 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 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 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 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 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全长CDNA克隆方法

全长CDNA克隆方法 以MITF基因为例,简述全长CDNA克隆的方法. 方法分三步: 1.克隆中间片段 2.克隆3’片段 3. 克隆5’片段,然后再将3者重复序列删除,拼接起来. 1.中间序列克隆 提取锦鲤的皮肤组织的mRNA,然后跑胶检测。如果有2根带,则显示mRNA 提取成功. 然后反转录成CDNA,检测B-actin。 首先在NCBI上查找mitf基因,获取该基因的序列,CDS区,基因编号.并且保存,以备以后比对序列用.选取斑马鱼的mitf a 为模板. 引物合成:用Primer 5设计 a.引物长度:长度一般在18-30个碱基。一般都是18-24个左右。 b.GC含量:一般引物GC含量为40%-60%,一对引物的GC含量和TM值要协调。 如果引物存在严重的GC或者AT倾向,可以在引物最后加适当A.T.C.G尾巴c.退火温度:退火温度需要比解链温度低5度。适当提高引物退火温度可以使 PCR的特异性增加。一般设计一对引物的TM值应该要比较接近,一般在0-4度以内,不会影响PCR的产率。温度在55-75度之间。 d.避免扩增模板的二级结构区域,一对引物之间不应该存在4个连续碱基的同 源性或者互补性。选取时尽量选取分高的组合。 设计引物时,尽量增加克隆的中间片段长度,为避免5‘和3’克隆出现长片段。 引物设计好以后,根据引物的TM值,首先设计温度,做梯度PCR. 比如TM为65度,设计梯度时可以设计63,64,65,66. 4个梯度。然后根据跑胶结果确定大体系的TM值,如有目的带,直接胶回收。然后进行链接,转化。送公司测序。 测序结果出来后,用Chmas软件打开,并将其转化为TXT格式的碱基序列。 用Jellyfish里面,找特异性的正向,反向引物。找完正向后,将序列反过来再找反向引物。只有都能找到2个引物的序列才能算测序成功。将特异性引物两端的序列全部删除,(那是对应载体的序列)。保存克隆的中间序列,然后跟斑马鱼的序列对比,一般重复性在90%以上。若有几组序列满足要求,用着几组进行对比突变的地方按照重复多的碱基最为标准。尽量选2组以上序列。 2. 3‘克隆 克隆3‘的时候要重新用mRNA做反转录,在做反转录的时候要加上3‘接头。(接头由自己合成)。 设计引物:正向的外侧引物和内侧引物 反向的UPM和NUP 一般设计特异性引物的TM值为接近60度,最后60度以上。 首先用外侧引物和UPM做10ul体系的下体系。然后用其PCR产物模板稀释10-40倍。用作内侧引物+NUP的PCR反应模板。做大系统检测最适合TM值。找到以后直接进行胶回收,链接转化,测序。 第一轮的TM值需要摸索,第一轮以后通常是弥散的条带。如果多次尝试还是不

《奇妙的克隆》导学练案

17 奇妙的克隆 李家营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2010.11.22 【目标点击】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独著或与人合著论文10多篇。1936年获哲学博士。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知识回顾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和两大类。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和 两种。 ●自主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两栖.()蟾蜍 ..()()胚.()胎夭.()亡 繁(yǎn)(bīn)临(shuài)先(pú fú) 2.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精心精确准确) ②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第一率先最早) 3.指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①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 ②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③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④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整体感知 4.填空。 本文是介绍克隆的一篇(文体),作者,是著名的家。 5.根据对文章的信息把握填空。 ①“克隆”的原意是,现在,扩大了它的含义, 也叫做“克隆”。 ②“有性繁殖”指 。

目的基因序列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基因序列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序列与载体DNA正确连接的效率、重组导入细胞的效率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因而最后生长繁殖出来的细胞并不同都带有目的序列。一般一个载体只携带某一段外源DNA,一个细胞只接受一个重组DNA分子。最后培养出来的细胞群中只有一部分、甚至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含有目的序列的重组体(recombinant)。将目的重组体筛选出来就等于获得了目的序列的克隆,所以筛选(dcreening)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步骤。在构建载体,选择宿主细胞、设计分子克隆方案时都必须仔细考虑筛选的问题。以下就常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加以介绍。 一、根据重组载体的标志作筛选 最常见的载体携带的标志是抗药性标志,如抗氨芐青霉素(anpr)、抗四环素(terr)、抗卡那霉素(kanr)、G418等。当培养基中含有抗生素时,只有携带相应抗药性基因载体的细胞才能生存繁殖,这就把凡未能接受载体DNA的细胞全部筛除掉了。如果外源目的序列是插入在载体的抗药性基因中间使这抗药性基因失活,这个抗药性标志就会消失。例如质粒pBR322含有anpr、和terr两个抗药基因,若将目的序列插入terr基因序列中,转化大肠杆菌,让细菌放在含氨芐青霉素或四环素培养基中,凡未接受质粒DNA的细胞都不能生长;凡在含氨芐青霉素和四环素中都能生长的细菌是含有质粒pBR322的,但其pBR322未插入目的序列,凡在氨芐青霉素中能生长、而在四环素中不能生长的细菌就很可能是含有目的序列的重组质粒。 载体含有lacZ’的蓝白筛选法,近年更被广泛应用。例如将目的序列插入前面述及的质粒pUC19的多克隆位点,转化大肠杆菌,放入含氨芐青霉素、IPTG、X-gal的培养基中培养,凡能生长并呈白色的菌落,其细菌中就很可能含有插入目的序列的重组质粒,这样就很容易获得目的序列的克隆。 根据重组载体的标志来筛选,可以筛选去大量的非目的重组体,但还只是粗筛,例如细菌可能发生变异而引起抗药性的改变,却并不代表目的序列的插入,所以需要做进一步细致的筛选。 二、核酸杂交法 利用标记的核酸做探针与转化细胞的DNA进行分子杂交,可以直接筛选和鉴定目的序列克隆。常用的方法是将转化后生长的菌落复印到硝酸纤维膜上,用碱裂菌,菌落释放的DNA就吸附在膜上,再与标记的核酸探针温育杂交,核酸探针就结合在含有目的序列的菌落DNA上而不被洗脱。核酸探针可以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结合了放射性核酸探针的菌落集团可用放射性自显影(auroradiography)法指示出来,核酸探针也可以用非放射性物质标记,通常是经颜色呈现指示位置,这样就可以将含有目的序列的菌落挑选出来。 三、PCR法

外切酶3介导的LIC高效克隆系统操作步骤

The protocol for LIC by Exonuclease III 1. Design the primers with 15-bp overlap; 2. Digestion the vector by proper restriction enzyme; For getting high quality vectors, there are some good tips as follows: 1) The restriction sites we choose should be 5’-overhangs or blunt ends , but it shouldn ’t be 3'-protruding ends ; 2) Digestion by double enzymes; 3) Digestion the vector overnight to make sure complete cleavage as possible; 4. Quantit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vector through running DNA gel and the vector is prepared for LIC; 5. Amplifying the insert by PCR with the overlap primers, gel-purified, and quantitated, the insert is also prepared for LIC;(You can also treat the templates with DpnI, if there are scarcely any background bands and the positive PCR bands are dense and special enough.) 6. Mix the vector and insert in the reaction system as follows: Vector 25-50ng Insert 25-50ng Add ddw to 10ul 10ⅹExo Ⅲ buffer 1ul 7. Place the tube in the ice bath for 5mins ( Make sure the mixture in the tube is cooled t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ce bath, and the following approach should also operate on the ice); 8. Add 1ul ExoIII(20units) to the reaction mixture; pipe the mixture for several times ; 9. Place the tube on the ice bath or 4℃ for 60mins; 10. Add 1ul 0.5M EDTA (pH 8.0) to stop the reaction; pipe the mixture for several times; 11. The mixture is then melted at 60℃ for 5mins; 12. Place on the ice bath for 5mins; 13. Centrifuge to concentrate the mixture; 14. Transform the mixture of DNA into DH5α; 15. Incubate the bacteria on the LB plates with proper antibiosis for 16h; 16. Pick up single clone for miniprepare ,analyze by restriction enzyme and further analyze by DNA sequencing.

假如我会克隆初一想象作文(最新)

假如我会克隆初一想象作文 在神话故事中,《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每到紧要关头,都会拔下一根毫毛一吹,能吹出一群小猴子。这叫作克隆,现代克隆技术已成为我们重要的能源。 假如我是克隆专家,我会克隆出一大片健康绿色的家园—森林。这片森林附近都是蔚蓝的大海。森林里树木成荫,树干高大粗壮,叶子密密麻麻,数不胜数。从高空中看,一片绿色的大伞,肃然伫立在黄金海岸间。如果细看,就像是密密的保护层,让人目不暇接。有了这片森林,动物们就不要担心没有自己的家园,再不用怕城市把他们家园吞没。小鸟在这里欢歌,小兔在这采摘新鲜的蔬菜,小猴把这里当作游乐园。有了这片森林,新鲜的氧气给人们带来健康。有了这片森林,人们会把这当作度假的首点。阳光,海滩,森林,这不是人们希望的样子吗? 假如我是克隆专家,我会克隆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简称国宝—大熊猫。大熊猫一身都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显得朴素中带点高贵。正因如此,熊猫才是我们的标志。我最喜欢它那又大又深的黑眼圈,中间那小眼睛,就像盘子里一个小小的葡萄。大熊猫总喜欢抱着竹子,一边抱得紧紧的一边在啃那香甜的竹子。有了这熊猫,我们就不用思考大熊猫没有好朋友和大熊猫得抑郁症了,这样子我们就不用辛辛苦苦的去北京动物园看国宝大熊猫,在自己的市区就能看到。让孩子们多了解大自然,多了解国宝。在了解国宝的同时,也要体会国家,将来为国家服务。假如我是克隆专家,我会克隆出人的稀有血型,骨架,肝脏,心脏……,克隆好后,我来到医院里的重症监护室,有一位老太太长期不运动,导致血液不循环,又是个稀有血型,她一直在等待,随时都肯能倒下,还有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遇上车祸,被汽车轮胎压了一下,导致多处骨折,病重垂危。最后一位小孩有天性心脏病,现在带着氧气面罩。见此情形我潸然泪下,决定给他们器官,医生把器官带入手术室,给他们做了移植手术,手术都很成功,连做严重的病者也好了,他们感动万分,纷纷送来祝福。 现在孙悟空的克隆已经不足为奇,随着时代的发展,克隆技术将会越来越先进。 假如我是一名资深的克隆专家,我将会好好利用这项高科技来造福人类。现在世界人口一直在急剧增多,要再找不出第二个人类可以生存的地方,我们的地球岂不是要住不下了?到时可怎么办呢?哈哈,别担心,今天我就要克隆第二个“地球”,供人类生活。 这个地球非常大,可以容纳几十亿人。地球上风景秀丽,到处生机勃勃。劳力士山肃然耸立,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到处可见美丽的林荫道,绿油油的田地。一切事物都那么纯洁美妙,宛如用清泉过滤似的。爱德华王子岛美丽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湖岸边垂柳依依,绿树成荫,大片大片的薰衣草芳香四溢,美不胜收。贝加尔湖畔和亚马逊河上绿草如茵,椰子树、芦苇丛将这儿装点得格外优雅迷人……地球上森林遍布、流水潺潺,百鸟鸣唱,简直和“世外桃源”一般。

《克隆之谜》教学设计

《克隆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pet28a 多克隆位点序列

多克隆位点序列:AGATCTCGATCCCGCGAAATTAATACGACTCACTATAGGGGAATTGTGAGCGGATAACAATTCCCCTCTAGAAATAATTTTGTTTAACTTTAAGAAGGAGA TATACCATGGGCAGCAGCCATCATCATCATCATCACAGCAGCGGCCTGGTGCCGCGCGGCAGCCATATGGCTAGCATGACTGGTGGACAGCAA MetGlySerSerHisHisHisHisHisHisSerSerGlyLeuValProArgGlySerHisMetAlaSerMetThrGlyGlyGlnGln ATGGGTCGCGGATCCGAATTCGAGCTCCGTCGACAAGCTTGCGGCCGCACTCGAGCACCACCACCACCACCACTGAGATCCGGCTGCTAACAAAGCCC pET-28a(+) MetGlyArgGlySerGluPheGluLeuArgArgGlnAlaCysGlyArgThrArgAlaProProProProProLeuArgSerGlyCysEnd ...GGTCGGGATCCGAATTCGAGCTCCGTCGACAAGCTTGCGGCCGCACTCGAGCACCACCACCACCACCACTGAGATCCGGCTGCTAACAAAGCCC pET-28b(+) ...GlyArgAspProAsnSerSerSerValAspLysLeuAlaAlaAlaLeuGluHisHisHisHisHisHisEnd ...GGTCGGATCCGAATTCGAGCTCCGTCGACAAGCTTGCGGCCGCACTCGAGCACCACCACCACCACCACTGAGATCCGGCTGCTAACAAAGCCC pET-28c(+) ...GlyArgIleArgIleArgAlaProSerThrSerLeuArgProHisSerSerThrThrThrThrThrThrGluIleArgLeuLeuThrLysPro... GAAAGGAAGCTGAGTTGGCTGCTGCCACCGCTGAGCAATAACTAGCATAACCCCTTGGGGCCTCTAAACGGGTCTTGAGGGGTTTTTTG 0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