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自然地理阶段性检测题

2018年高考自然地理阶段性检测题

2018年高考自然地理阶段性检测题
2018年高考自然地理阶段性检测题

2017年11月23日高中地理周测/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关于印度半岛的说确的是

A.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

D.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图甲)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图乙)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3.图甲中P 点的纬度,图乙中N 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

A.60°,1月

B.30°,1月

C.60°,7月

D.30°,7月

4.在三圈环流作用下,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P 、Q 之间风带名称和风向分别是( )

A.极地东风带、东北风

B.盛行西风带、西南风

C.信风带、东风带

D.盛行西风带、东北风

5.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 时( )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昼长夜短

C.松花江衅银装素裹

D.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遥感发现,死海(乙湖)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

° 河流 100 等降水量线(mm) 图例

6.近年乙湖一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围湖造田B.截留甲河径流

C.降水南多北少D.地壳断裂凹陷

7.由于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乙湖沿岸昼夜风向变化明显,图中①地白天最可能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各题。

8.下列关于该省自东向西自然环境变化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山地→盆地→平原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植被:森林→草原→荒漠

9.2009年8月,该省西部降水稀少,部分地区农作物干枯,受灾最大的农作物可能是

A.甜菜、冬小麦、亚麻B.棉花、亚麻、春小麦

C.玉米、大豆、水稻D.玉米、甜菜、亚麻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该山地只有一处分布着森林带,其位置是()

A.南坡海拔3000米左右

B.南坡海拔4000米左右

C.北坡海拔4000米左右

D.北坡海拔2000米左右

11.图示山麓地区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洪峰消退。其合理的解释是()

A.冬季冷空气南下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B.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C.夏季白天气温高,蒸发强烈,水循环活跃,大气降水丰富

D.夏季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读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2.若仅依据气候统计资料数据分析,四地中风化壳最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若不考虑四地海拔高度差异,则由北到南的排列顺序为

A. 甲乙丙丁

B. 甲丁乙丙

C. 丁乙甲丙

D. 丁丙乙甲

读“某地径流、水蚀统计图”,完成19~20题。

14.该地

A.雨水下渗逐年减少

B.地表破坏愈加严重

C.河流含沙量居高不下

D.植被逐年增加

15.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

C.退耕还牧

D.毁林开荒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正在向a地方向移动,虚线围为雨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天气晴朗

B. 可能带来寒潮天气

C. 出现连续性降水

D. 一定会带来降水

17.若该锋线两侧a、b、c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c,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 A. e <d B. b >e

C. e =d

D. e >d

下图为“和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与相比,

A. 白天大气辐射强

B.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 夜晚地面辐射强

D. 白天太阳辐射强

19.和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A. 纬度差异较大

B. 地面状况不同

C. 经度差异较大

D. 人类活动的差异

图9为2015年12月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图,图10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大题练习题

大题练习 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在图上绘出M点地表坡面径流的流向。(3分) (2)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6分) (3)分析甲聚落规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4分) (4)比较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异。(4分) 答案: (1)略 ⑵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 ⑶甲地较乙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河流汇聚、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便于农耕; 海拔较低、气温更适宜。 (4) L1线路较L2:线路长;坡度陡;造价大;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接近 城区主要水源地,易造成水源污染。 2.(共19分)

(1)①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南部、西部、东部为山地丘陵,北部为平原;③地势西、南和东部偏高,中部和北部较低。(每小点1分,共3分) (2)①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②湖南省水能资源丰富,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动力;③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④株洲处于铁路枢纽处,交通便利;⑤湖南省东部地区工业基础好;⑥技术先进。(每小点1分,共6分)) (3))①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和轻工业;②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要向精加工和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④加大技术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⑤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标排放;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每小点1分,共4分。任答4点得全分) (4) ①夏季,长沙正午太阳高度高,昼长长,接受的太阳辐射多;②7、8月份,长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伏旱天气时间长;③副高势力强,长沙长时间降水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温度高;④长沙位于夏季风的背风侧,焚风效应明显;⑤工业发达,人口众多,排放的二氧化碳比较多,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明显。(每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得全分。) 3.(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高中数学集合历届高考题及答案解析

(A) {1,2} (B) {0,1,2} (C){x|0 ≤x<3} (D) {x|0 ≤x ≤3} (C) { x -1≤ x ≤1} (D) { x -1≤ x < 1} 3. ( 2010辽宁文)(1)已知集合 U 1,3,5,7,9 , A 1,5,7 ,则C U A 7. ( 2010山东文)(1)已知全集 U R ,集合 M x x 2 4 0 ,则 C U M = A. x 2 x 2 B. x 2 x 2 C . x x 2或 x 2 D. x x 2或 x 2 2 8. ( 2010北京理)(1) 集合 P {x Z 0 x 3},M {x Z x 2 9},则 PI M =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 语 一、选择题 1. ( 2010浙江理)(1)设 P={x ︱x <4},Q={x ︱ x 2 <4},则 A ) p Q B )Q P ( C ) p CR Q (D ) Q CR P 2. (2010 陕西文) 1. 集合 A ={x -1≤ x ≤2}, B ={ x x<1},则 A ∩B =( (A){ x x< 1} B ){x -1≤ x≤2} A ) 1,3 B ) 3,7,9 C ) 3,5,9 D ) 3,9 4. ( 2010辽宁理) 1.已知 A ,B 均为集合 U={1,3,5,7,9} 的子集,且 A ∩B={3}, eu (A ){1,3} (B){3,7,9} (C){3,5,9} (D){3,9} 5. ( 2010 江 西 理 ) 2. 若 集 合 A= x| x 1, x R , A. x| 1 x 1 B. x|x 0 C. x|0 x 1 D. 6. ( 2010浙江文)(1)设 P {x|x 1}, Q {x|x 2 4},则 P Q (A) {x| 1 x 2} (B) {x| 3 x 1} (C) { x|1 x 4} (D) {x| 2 x 1}

2019高中化学高考题型示例 (1)

2019年高考化学题型示例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例3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 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 3、Al(OH) 3 B.AgCl、NaHCO 3 C.Na 2SO 3 、BaCO 3 D.Na 2 CO 3 、CuSO 4 例4 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 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 1<T 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例5 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 2/s TiO 2 /S+(激发态) TiO 2/S+TiO 2 /S++e- I 3 -+2e-3I- 2TiO 2/S++3I-2TiO 2 /S+I 3 -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 ..的是: A.电池工作时,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 3 -的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例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B. 1与 4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C.1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D .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例7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 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Z 例8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例9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 3CH 2 OH CH 2 =CH 2 +H 2 O CH 2=CH 2 +Br 2 BrCH 2 CH 2 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2018年高考地理海南卷-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理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 2.【答案】A 【解析】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3.【答案】C 【解析】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 4.【答案】A 【解析】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既应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又应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对较低,故A正确。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中心附近,建住宅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故B、C、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材料显示: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

七年级下册地理阶段检测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阶段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有关亚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大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 C.位于亚欧大陆西部D.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亚洲的半球位置() 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4.亚洲河流大多() A.从四周流向中间 B.自西向东 C.自东向西 D.呈放射状注入海洋 5.有“世界屋脊”之称且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B.伊朗高原C.黄土高原D.巴西高原 6.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从西向东依次是() A.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D.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马来半岛 7.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8.某地理兴趣小组仔细研究了“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从中获得了一些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亚洲具有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 B.亚洲跨经度最广,气候复杂多样 C.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繁 D.中南半岛的自然景观是热带雨林 9.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西部高中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低四周高 D.中部高四周低 10.亚洲面积最大和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冰原气候

11.“东方十字路口”是指地处东南亚的() A.马六甲海峡 B.台湾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12.近年来,越南种植并大量出口咖啡,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A.海岸线较长 B.气候高温多雨C.平原面积较广 D.河流众多13.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可能是()A.椰子、棕油 B.稻谷、石油 C.天然橡胶、油棕 D.椰子、石油 14.近年来,东南亚称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去年7月下旬到新马泰旅游,下面是他写的旅游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午后时常下一场雨 B.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林和油棕种植园 C.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D.在新加坡,用汉语和当地人交流,还看到了火山喷发时的奇观 15.关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C.地形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D.在平原地区和河口三角洲大量种植水稻 16.长期以来,中东地区战火纷飞、冲突不断,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关于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B.民族、宗教矛盾突出C.石油资源丰富D.地理位置重要 17.近年来,由于国际粮价高涨,人口飞速增长,中东许多国家在海外租用农田。中东国家到海外租地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本地区的粮食出口赚取外汇B.中东地区水源和耕地极度缺乏 C.国内缺乏足够的劳动力D.帮助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改善农业技术 18.中东绝大部分居民信仰()A.基督教B.天主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19.中东一直是个热点地区,下列不属于引起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的是() 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B.多元的文化,民族文化差异大C.世界石油宝库D.丰富的水资源 20.中东位于“五海三洲之地”下列不属于“五海”的是() A.黑海B.里海C.死海D.阿拉伯海

(完整版)集合历年高考题.docx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1.( 2013 ·重庆高考文科·T 1)已知全集U1,2,3,4 ,集合 A1,2 ,B2,3 ,则 C U A B() A .1,3,4 B.3,4 C.3 D.4 2、( 2013 ·四川高考文科·T 1)设集合A{1,2,3} ,集合 B {2,2} ,则A I B() A. B. {2} C. {2,2} D. {2,1,2,3} 3.(2013 ·福建高考文科·T3) 若集合A=1,2,3 ,B= 1,3,4 ,,则A∩B的子集个数为() A.2 B.3 C.4 D.16 4.( 2013 ·湖北高考文科·T 1)已知全集U{1,2,3,4,5} ,集合A{1,2} , B{2,3,4},则 B C u A ()A. {2} B . {3,4}C. {1,4,5} D . {2,3,4,5} 5.( 2013 ·新课标Ⅰ高考文科·T 1)已知集合A{1,2,3,4} , B{ x | x n2 , n A} ,则A∩B= A. {1,4} B. { 2,3} C.{ 9,16} D. {1,2} 6.( 2013 ·大纲版全国卷高考文科·T 1)设集合U1,2,3,4,5, 集合 A1,2 ,e u A() 则C U A A.1,2 B.3,4,5 C.1,2,3,4,5 D. 7.( 2013 ·湖南高考文科)已知集合 U{2,3,6,8},A{2,3}, B{2,6,8},则(C U A)B________ 8.设集合A1,2,3 , B4,5, M x | x a b, a A, b B, 则 M 中元素的个数为() A.3 B.4 C.5 D.6 9. (2013 江·苏高考数学科·T4) 集合 {-1,0,1} 共有个子集 . 10.( 2013 ·四川高考理科·T 1)设集合A{ x | x20} ,集合 B { x | x240} ,则AI B() A. {2} B. {2} C. { 2,2} D. 11.(2013 浙·江高考文科·T1) 设集合 S={x|x>-2},T={x|- 4≤ x≤ 1},则 S∩ T= () A.[- 4,+ ∞) B.(- 2,+ ∞ ) C.[ -4,1] D.(-2,1] 12.( 2013 ·安徽高考文科·T2)已知A= { x|x+1>0 }, B= { -2, -1, 0, 1},则(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 A )∩ B=( ) A. { -2, -1} B.{-2} C.{-2 , 0, 1} D.{0 , 1} 13.( 2013 ·北京高考文科·T1)已知集合A={ - 1, 0, 1} ,B={ x|- 1≤x< 1} ,则 A∩ B= () A.{0} B.{ - 1, 0} C.{0 , 1} D.{ - 1,0,1} 14.( 2013 ·广东高考理科)设集合M={x|x 2+2x=0,x∈R},N={x|x2-2x=0,x∈ R},则M∪ N=() A.{0} B.{0,2} C.{-2,0} D.{-2,0,2}

2018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04从句

2018年高考从句 1.【2018·北京】 2. _________ we don’t stop climate change, many animals and plants in the world will be gone. A. Although B. While C. If D. Until 【答案】C 点睛:条件状语从句通常由引导词if或unless引导。条件是指某一件事情实现之后(状语从句中的动作),其它事情(主句中的动作)才能发生,通常译作“假如”。 2.【2018·北京】5. She and her family bicycle to work, _________ helps them keep fit. A. which B. who C. as D. that 【答案】A 【解析】考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句意:她和家人骑自行车去上班,这有助于她们保持健康。“____ helps them keep fit”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该从句修饰整个主句,引导词在从句中做主语,故该从句应用关系代词which引导。A选项正确。 点睛: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即可修饰主句的一部分,也可以修饰整个主句。其引导词的选择和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判断规则一致,即:第一、找准先行词;第二、看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所作的成分。需要注意的是,that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3.【2018·北京】8. In any unsafe situation, simply _________ the button and a highly-trained agent will get you the help you need. A. press B. to press C. pressing D. pressed 【答案】A 【解析】考查祈使句。句意:在任何不安全的情况下,仅仅摁一下这个按钮,一个训练有素的特工就会使你得到你需要的帮助。and是连词,连接并列结构,and后面是一个句子,那么,前面也应是句子,选项中只有动词原形可以构成祈使句,其余的都是非谓语动词,无法构成句子。故A选项正确。 点睛:祈使句+and/or+陈述句是一种常见结构。当前后两部分间为承接关系时,用and;前

2018年高考地理(海南卷)

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海南卷)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 B.原料C.交通 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5.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 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 010亿元。据此完成6~7题。 6.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南康资金雄厚 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南康木材丰富 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7.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木材进口 B.挖掘本地市场 C.加大宣传力度 D.组建企业集团

自然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右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下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图中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丈资料回答小题。 3.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 要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4.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不可能产生的 影响是() A.全球降水异常 B.影响固定电话通话信号 C.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5.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B.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不变 C.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D.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6.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增大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全球水旱灾害发生频次降低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7. 如果该图为在热力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 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气流①从高压流向低压 8.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使地表崎岖不平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9.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洋流②为寒流,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该环流在北半球 C.洋流③沿岸有渔场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历年高考题集合汇总

高考试题分类解析汇编:集合 一、选择题 1 ?(新课标)已知集合A {123,4,5} ,B {(x,y)x A,y A,x y A};,则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 为() A. 3 B. 6 C. D. 1 .(浙江)设集合A={x|1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题型示例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题型示例 第Ⅰ卷阅读题 一、文化常识(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2.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3.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通过“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单骑救主”“义释曹操”“水淹七军”等情节,塑造了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关羽形象。 B.《子夜》里,吴少奶奶与雷参谋的感情信物是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本书和这朵花曾经见证过浪漫、自由的“密司林佩瑶时代”。 C.《茶馆》中,一茶客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另一茶客则抱怨“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这些台词流露出老舍对于底层满族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D.哈姆莱特为复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在死前让霍拉旭活下去并传述他的故事,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执著和对荣誉的珍视。 二、古代诗歌鉴赏(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6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本诗作者是盛唐时著名的边塞诗人,本诗描写了作者在边塞上所见的壮阔风光。 B.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于前往边塞的途中,从临洮出发前往北庭,作诗留别。 C. 颔联实写了春风不度、汉使稀见的艰苦环境,白草连天、青山逶迤的自然风貌。 D. “汉使亦应稀”的“汉使”使用了“以汉喻唐”的表现手法,这在边塞诗中常见。 E. 诗歌开头的塞外景物描写明显给读者带来肃杀凄凉的感觉,但尾联扭转了方向。 5.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

2017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2017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6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传统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 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 的村落。读中国传统村落在八大地区的空间 分布图,完成1~2题。 1.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A.北多南少B.东多西少 C.西南地区最多D.西北地区最少 2.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较小的是 A.距海远近B.地形地貌C.文化习俗D.农耕文明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2016年11月10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时刻,合肥市最可能吹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4.图文信息可以反映出此时 A.西宁晚风习习B.南宁阴雨绵绵C.北京春风送暖D.长沙艳阳高照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到处是细沙,全岛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有二到四米。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2至4米,因每年平均移动100米而为人称奇。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5~6题。 5.塞布尔岛是由 A.板块挤压挤压形成B.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 C.河口泥沙堆积形成D.海流携沙冲积形成 6.该岛的移动方向是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如下图所示),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田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据此完成7~9题。

全国卷近五年高考真题汇总---1.集合(理)

集合专题---五年全国卷高考题 【2017全国3,理1】已知集合{}22(,)1A x y x y =+=,{}(,)B x y y x ==,则A ∩B 中元 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2017全国1,理1】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 A .{|0}A B x x =U D .A B =?I 【2017全国2,理】设集合{}1,2,4A =,{} 240x x x m B =-+=。若{}1A B =I ,则B =( ) A.{}1,3- B.{}1,0 C.{}1,3 D.{}1,5 【2016全国1,理】设集合2{|430}A x x x =-+<,{|230}B x x =->,则A B =I ( ) (A )3(3,)2--(B )3(3,)2-(C )3(1,)2(D )3(,3)2 【2016全国2,理】已知集合{1,}A =2,3,{|(1)(2)0,}B x x x x =+-<∈Z ,则A B = U ( ) (A ){1}(B ){12},(C ){0123},,,(D ){10123}-,,,, 【2016全国3,理】设集合{}{}|(2)(3)0,|0S x x x T x x =--≥=> ,则S ∩ T= ( ) (A) [2,3] (B)(-∞2]U [3,+∞) (C) [3,+∞) (D)(0,2]U [3,+∞) 【2015全国2,文】已知集合{}|12A x x =-<<,{}|03B x x =<<,则A B =U ( ) A .()1,3- B .()1,0- C .()0,2 D .()2,3 【2015全国2,理】已知集合A={-2,-1,0,1,2},B={x|(x -1)(x+2)<0},则A∩B=( ) (A ){-1,0} (B ){0,1} (C ){-1,0,1} (D ){,0,,1,2} 【2014全国2,理1】设集合M={0,1,2},N={}2|320x x x -+≤,则M N ?=( ) A.{1} B.{2} C.{0,1} D.{1,2} 【2014全国1,理1】已知集合A={x |2230x x --≥},B={}22x x -≤<,则A B ?=

2018年高考各地导数大题

(2018年新课标1理)已知函数()1ln f x x a x = -+.(1)讨论()f x 的单调性;(2)若()f x 存在两个极值点1x ,2x ,证明:()() 12122f x f x a x x -<--. (2018年新课标1文)已知函数()ln 1x f x ae x =--. (1)设2x =是()f x 的极值点.求a ,并求()f x 的单调区间; (2)证明:当1a e ≥,()0f x ≥.(2018年新课标2理)已知函数()2x f x e ax =-. (1)若1a =,证明:当0x ≥时,()1f x ≥; (2)若()f x 在()0+∞,只有一个零点,求a . (2018年新课标2文)已知函数()21x ax x f x e +-=.(1)求由线()y f x =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 (2)证明:当1a ≥时,()0f x e +≥. (2018年新课标3文)已知函数()21x ax x f x e +-=.(1)求由线()y f x =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 (2)证明:当1a ≥时,()0f x e +≥. (2018年新课标3理)已知函数()() ()22ln 12f x x ax x x =+++-. (1)若0a =,证明:当10x -<<时,()0f x <;当0x >时,()0f x >; (2)若0x =是()f x 的极大值点,求a .

(2018年江苏)记(),()f x g x ''分别为函数(),()f x g x 的导函数.若存在0x ∈R ,满足00()()f x g x =且00()()f x g x ''=,则称0x 为函数()f x 与()g x 的一个“S 点”. (1)证明:函数()f x x =与2()22g x x x =+-不存在“S 点”; (2)若函数2()1f x ax =-与()ln g x x =存在“S 点”,求实数a 的值; (3)已知函数2 ()f x x a =-+,e ()x b g x x =.对任意0a >,判断是否存在0b >,使函数()f x 与()g x 在区间(0,)+∞内存在“S 点”,并说明理由.(2018年浙江)已知函数x x x f ln )(-=. (1)若)(x f 在)(,2121x x x x x ≠=处导数相等,证明:2ln 88)()(21->+x f x f ; (2)若2ln 43-≤a ,证明:对于任意0>k ,直线a kx y +=与曲线)(x f y =有唯一公共点. (2018年北京理)设函数x e a x a ax x f ]34)14([)(2+++-=. (1)若曲线)(x f y =在点))1(,1(f 处的切线与x 轴平行,求a ; (2)若)(x f 在2=x 处取得极小值,求a 的取值范围.(2018年北京文)设函数x e a x a ax x f ]23)13([)(2+++-=. (1)若曲线)(x f y =在点))2(,2(f 处的斜率为0,求a ; (2)若)(x f 在1=x 处取得极小值,求a 的取值范围.

江苏省盐城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 试题 (2020.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为我国某山脉地形图,图2为图 1中某地的景观图,据学者推测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约为 3500~3600米。完成1、2题。 第 1、2 题图 1 第1、2 题图 2 1.图 2景观可见于图 1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地形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岩层挤压弯曲形成 B.乙为冰川向北推移形成 C.丙为岩层断裂下陷形成 D.丁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此时P 点为正午且太阳高度为0°。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和全球新的一天所占的时间分别为 A.冬季 18小时 B.夏季 16小时 C.冬季 6小时 D.夏季 6小时 4.此时北京时间为 A.6点 B.10点 C.14点 D.18点 “水煮黄河”景观是指在较低的水温、气温和较高的湿度条件下,河面上的水汽遇到冷空气瞬间凝 结成小水珠,形成一层雾气笼罩水面,在阳光下宛若水面沸腾的自然现象。下图是某时段内蒙古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出现的“水煮黄河”景观。据此完成5、6题。 5.水煮黄河, 景观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和时间是 A.冬季、4:30左右 B.冬季、8:30左右 C.夏季、14:30左右 D.夏季、18:30左右 6.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后库区可能 A.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B.下游凌汛灾害加剧 C.上游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下游泥沙含量增大 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位于雨水径流过程的下游,对雨水有终端处理的作用,因此将沟谷绿地中的自然洼地或水塘与调蓄水塘、人工湿地和多功能调蓄水池等人工的雨水终端处理构筑物建设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入渗场地,接纳山地城市其他海绵绿地以及城市用地中的雨水径流。根据功能不同设置边缘区、缓冲区和蓄水区(如下图)。据此完成7、8题。 第7、8题图 7.边缘区设置预处理前池,底部布置大卵石,主要目的是降雨初期 A.防止前池水分蒸发 B.削减雨水径流量 C.沉降径流携带的杂物 D.净化雨水有机质 8.与同等规模平原城市比较,山地城市的沟谷绿地蓄水区应该 A.增加面积和深度 B.面积减小、深度增加 C.减小面积和深度 D.面积增加、深度减小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 第5、6题图 湖泊 沙漠 等年降水量线 ° 水利枢纽 山脉 河流 第3、4题图 ° 长城

(完整)集合历年高考题

1.(2013·重庆高考文科·T1)已知全集{ }4,3,2,1=U ,集合{}{}3,2,2,1==B A ,则()=?B A C U ( ) A . { }4,3,1 B. {}4,3 C. {}3 D. {}4 2、(2013·四川高考文科·T1)设集合{1,2,3}A =,集合{2,2}B =-,则A B =I ( ) A.? B.{2} C.{2,2}- D.{2,1,2,3}- 3.(2013·福建高考文科·T3)若集合{}{}=1,2,3=1,3,4,,A B ,则P=A∩B ,则集合P 的子集个数为 ( ) A.2 B.3 C.4 D.16 4.(2013·湖北高考文科·T1)已知全集{1,2,3,4,5}U =,集合{1,2}A =,{2,3,4}B =,则A C B U ?( ) A .{2} B .{3,4} C .{1,4,5} D .{2,3,4,5} 6.(2013·大纲版全国卷高考文科·T1)设集合{}{}1,2,3,4,5,1,2,u U A A ===集合则e 则=A C U ( ) A.{}1,2 B.{}3,4,5 C.{}1,2,3,4,5 D.? 7.(2013·湖南高考文科)已知集合{2,3,6,8},{2,3},{2,6,8}U A B ===,则=?B A C U )(________ 9. (2013·江苏高考数学科·T4) 集合{-1,0,1}共有 个子集. 10.(2013·四川高考理科·T1)设集合{|20}A x x =+=,集合2{|40}B x x =-=,则A B =I ( ) A.{2}- B.{2} C.{2,2}- D.? 11.(2013·浙江高考文科·T1)设集合S={x|x>-2},T={x|-4≤x≤1},则S∩T= ( ) A.[-4,+∞) B.(-2,+∞) C.[-4,1] D.(-2,1] 12.(2013·安徽高考文科·T2)已知A={x|x+1>0},B={-2,-1,0,1},则(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 A )∩B=( ) A.{-2,-1} B.{-2} C.{-2,0,1} D.{0,1} 13.(2013·北京高考文科·T1)已知集合A={-1,0,1},B={x |-1≤ x <1},则A∩B= ( ) A.{0} B.{-1,0} C.{0,1} D.{-1,0,1} 16.(2013·新课标全国Ⅱ高考文科·T1)已知集合{|31}M x x =-<<,{3,2,1,0,1}N =---,则M N =I A.{2,1,0,1}-- B.{3,2,1,0}--- C.{2,1,0}-- D.{3,2,1}--- 23. (2013·山东高考文科·T2)已知集合A,B 均为全集U={1,2,3,4}的子集,且 (){}4=B A C U Y ,B={1,2},则B C A U I = ( ) A.{3} B.{4} C.{3,4} D.? 32.(2012·山东高考文科)已知全集{}0,1,2,3,4U =,集合{}{}1,2,3,2,4A B ==,则(U C A)B ?为( )

综合自然地理练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辐射干燥指数 辐射干燥指数=R/Lr ,式中,R 为年辐射平衡;L 为蒸发潜热;r 为年降水总量。2.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3.耗散结构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才 能维持,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4、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 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5、自然区是在发生上相同又能表现自然地带特征的区域。在它的范围内可观察到地质构造、地形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方气候、土壤类型、生物群落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体有规律地典型地重复出现。 6.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7.波尔兹曼统计熵 公式是S=kl n Q,其中S为波尔兹曼统计熵,k为波尔兹曼常数,Q为热力学几率或无序度。 8.干湿度地带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9、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没有强烈的侵蚀,也没有明显的堆积,土壤颗粒粗细适中,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该地段的地方气候可代表当地的大气候;有良好的养分平衡量条件。

10、水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水圈进行迁移的11、自然地理区划:一方面要把具有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和有规律的地域联系的自然地理单元自下而上地合并联结起来,另一方面要根据发展的共同性、自然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区域内部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而与其外部相似性最小、差异性最大的地方自上而下地划分开来。12季节节律 由于地球公转而出现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以季节(年)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13旋回性节律 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14阶段性节律 是指生物类群在周期性或旋回性变化的背景上,以一定阶段为周期表现出的突变性的重复。 15负反馈如果反馈的结果是抑制系统偏离原状态则称为负反馈。 16正反馈如果反馈的结果加剧了系统脱离原状态则为正反馈。 17天然环境 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环境。 18.人为环境 自然条件经过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 二、填空题 1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 2.“七山一水二分田”代表的是一个区域的(土地结构)。 3?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二:(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 4.综合自然区划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5?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底部)。 6?自然地理系统最先出现的圈层是(大气圈)和(岩石圈),而后出现(水 _ 圈),再后出现了(生物圈),与此同时,地球表层的最后一个自然圈层(土 _ 壤圈)也产生了。7?综合自然区划的三个一般性原则是(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和(区域共轭性原则)。 8?土地分级单位自下而上可分为(相)、(限区)和(地方)。 9. (正)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负)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10?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供给功能)、(处置功能)、(抵 制功能)和(保存功能)。 11辐射干燥指数R/Lr的变化从0-4,景观由森林、(草原)、半荒漠变成(荒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