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 第1篇《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素材

中考语文 第1篇《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素材

中考语文 第1篇《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素材
中考语文 第1篇《世说新语》两则复习素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 习 资 料 专 题

考点二 文言文阅读

第一讲 课内文言文字词分课梳理

第1篇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重点词语解释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家庭聚会) ②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 ③公欣然..

曰(高兴的样子)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⑤未若..柳絮因.

风起(未若,比不上。因,凭借) ⑥陈太丘与友期.

行(约定) ⑦去.后乃.

至(去,离开。乃,才) ⑧尊君..在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⑨相委.

而去(丢下、舍弃) ⑩君.与家君..

期日中(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您。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下车引.

之(拉)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一词多义

①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日子)君与家君期日.

中(太阳) ②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是,判断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这,代词) ③时?????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学而时.

习之(按时) ④乃?????去后乃.至(才)当立者乃.

公子扶苏(是) ⑤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讲信用)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真诚,诚实) ⑥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⑦之?????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元芳)下车引之.

(代词,他)学而时习之.(代词,代学过的功课)

?古今异义

①下车引.之

引?????古义:拉今义:引用

②元方入门不顾.

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顾客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古义:约定,动词今义:日期,名词

④太丘舍去.

去?????古义:离去今义:前往

⑤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义:对子侄一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⑥相委.而去

委?????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词类活用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在家里,名词作状语) ②门外..戏(在门外,名词作状语) ③友人惭.(感到惭愧,意动用法)

世说新语古今翻译全本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 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 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è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è):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 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 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 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 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 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 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课前预习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语言以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见长,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一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主题概述 《咏雪》:借咏雪赋诗的故事,赞美了谢道韫的才情和聪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讲诚信、懂礼貌。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今义:专指子女。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与人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间。 5.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委任。 6.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 (三)词类活用 1.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2.友人惭(意动用法,对……感到羞愧) (四)重要虚词 1.乃 去后乃至(副词,才) 2.而 相委而去(连词,表承接,不译) 3.之 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完整句子应为“以撒盐于空中差可拟”) ②过中不至。(完整句子应为“过中友不至”) ③待君久不至,已去。(完整句子应为“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

《世说新语》二则

8.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3、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文前言,然后让学生说说古代有哪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咏雪》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1、先请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刘义庆(403——444),南宋人,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作为史实来看,绝大多数无关紧要。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世说新语》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 (二)诵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2、全班齐背,再抽查个别学生背诵。 (三)疏通课文大意 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和《词语手册》,自己先把课文口译一遍,然后在班级交流,逐句请学生来翻译。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四)合作研讨 1、文中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文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就此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明确:融洽、欢快、轻松。后一问要学生各抒己见。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文中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

世说新语两则 优秀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学《咏雪》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世语新说〉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1、学习要专心,观察事物要细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2、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作家作品分析: 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刘义庆(公元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020年《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教案 ①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大家应该知道司马光的故事吧。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教师精讲点拨。 (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 ⑵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⑶“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哪一个更好?(前者较有韵味)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⑷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5)重点分析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

部编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的智慧。 3、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的文言词语与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咏雪》 一、自学指导(一)(时间:3分钟) 1、读准字音。 2、读出情感,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读出性别、老少的区别。(分男女朗读) 二、当堂测试:(时间:5分钟) 1、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2、解释重点词语。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今义:子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 差:差不多拟:相比 三、自学指导(二)(6分钟) 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3、归纳文章的主题。 1、明确: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2、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明确: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四、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明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五、作业: 1、 背诵《咏雪》; 2、 《动态》课内作业部分。 板书设计: 外在之形 内在之神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 咏雪

一、导入 我国乃礼仪之邦,在生活中,我们讲礼仪,那我们礼仪吗?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和这方面有关的一则古代的故事。 二、疏通课文 自学指导(一)(时间:8分钟)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2、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1)与友期行:约定。 (2)期日中:约定的时间。 (3)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4)相委而去:委,丢弃;去,离开。 (5)下车引之:拉。 (7)入门不顾:回头看。 (8)去后乃至:才。 (9)之:下车引之代词,代指元方。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当堂训练(时间:5分钟) 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补充课文省略部分。 明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

世说新语(上卷 原文+注解+翻译)

世说新语 第1章 德行第一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⑤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⑦,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周子居⑧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⑨,则鄙吝之心⑩已复生矣!”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人,官至太傅。②登车揽辔(pai):表示初到职任。③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太守:郡长官。④徐孺子:徐稚,字孺子,终身隐居不仕。⑤主簿:中央机构或地方官府属官,掌管文书簿籍。⑥府君:对太守的尊称。廨(xia):官署。⑦武王:指周武王姬发。式:通“轼”,车厢前部扶手的横木。商容:商代贤人,因直谏被纣王废黜。⑧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汝南安城(今河南省汝南东南)人。⑨时月:指一段时间。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汝南慎阳(今河南省正阳)人,与周子居同举孝廉,以学、行著称。⑩鄙吝之心:鄙俗贪婪的情怀。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人。汝南: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人,官至太尉掾。“车不”二句:指车子不停下,这里形容下车的时间极短。鸾,通“銮”,车铃,装在轭首或车辕头的横木上,铃内有弹丸,车行则摇动作响。轭,架在拉车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弥曰:连日。信宿:留宿两夜。陂:池塘。

【译文】 陈蕃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模范,行为举止是世人的典范,他自从做官后,便有革新政治的志愿。他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便打听徐稚的住所,想要先去访问他。主簿告诉他说:“大家都希望您先到官署。”陈蕃说:“周武王获得天下后,连垫席都还没坐暖,就赶快去商容居住过的里巷致敬。我以尊敬贤人为先,有什么不可以呢?” 周子居常说:“我一段时间不看到黄叔度,鄙陋贪吝的念头就又滋长起来了!” 郭林宗来到汝南,访问袁奉高,车轮的辙印还没有消失,就又离去了。他去访问黄叔度,却整日留连,连住两夜。有人问其中的缘故,郭林宗说:“黄叔度的修养如浩瀚无边的万顷之池,难以看清,难以混浊,他的器量深厚宽广,难以测量。” 李元礼①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②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③者,皆以为登龙门。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④,曰:“荀君清识难尚⑤,钟君至德可师。” 陈太丘诣荀朗陵⑥,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⑦,季方持杖后从⑧,长文⑨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⑩,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注释】 ①李元礼:名膺,字元礼,东汉人,曾任司隶校尉。②名教:以儒家所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③升其堂:登上他的厅堂。④荀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他和钟皓(字季明)两人都清高有德,名重当时。⑤尚:超出,超越。⑥陈太丘: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曾官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长,故称。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相,故称。⑦元方:陈纪,字元方,陈寔长子。将车:驾车。⑧季方:陈谌,字季方,陈寔少子。后从:跟在后面。⑨长文:陈群,字长文,陈寔孙子。荀:指荀淑。叔慈:荀淑第三子,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教学内容 世说新语两则 年级学科 七年级语文 教学课时 共 4 课时 第 1 4 课时 课 型 普通课 教学目标 1. 借 助工具书认知生字词并理解其意。 2. 通过理解疏通背诵课文,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3.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外,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 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的评价。 3. 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 入门不顾” ,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疏通背诵课文,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准备 课本、教 辅资料、教案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之前让你们背了一首曹操的《龟虽寿》都会背了吧?(会),我们通过那首诗可以感受的到曹操的雄心壮志,那曹操晚年之后,将他的位子传给了曹丕,但是这个曹丕呢并非善类,他即位后一直对才华横溢的弟弟心怀忌恨,更想借机杀了他,所以就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不然就砍了他,最终 同样,今天我们再来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少年,下面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大声诵读课文(板书) 二.走进作者及作品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 ,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世说新语》原为8 卷,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 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语言简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咏雪》选 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三.诵读课文,理解重要字词 1. 老师范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句子的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达到熟练程度。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点。 3.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并提出,教师引导点拨其意,并初步疏通所在句子的意思。 “内集”、“俄而 、“欣然”、“何所似”、“差”、“拟”、“未若”、“因”四 疏通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在理解所有字词含义的基础上,学生默读课文,尝试自己疏通句意。老师点拨。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诵读、词义及翻译。 二.归纳总结 1. 古今异义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原文及翻译 [8]赏誉第八 【题解】 赏誉指赏识并赞美人物,这是品评人物的风气所形成的。品评是士大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士大夫常在各种情况下评论人物的高下优劣,其中一些正面的、肯定的评语被纪录在本篇里,都是很简练而且被认为是恰当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士族阶层的追求和情致。 从所搜集的评语看,他们所赞赏的内容很广泛,可以说是有什么就赞什么,有一点可赞的就赞一点,举凡品德、节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清谈、为人处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佩服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其中有一些赞誉因为记载过于简略,没有记述说话的环境,至今时过境迁,令人难以了解是指哪些方面而言的。除外.如显示尊贵,喜好饮酒、会欣赏山光水色等,也受到赞誉。尊贵,是士族阶层所自诩的异于平民百姓的特点,如果言行神采显示出这种身分,自然会成为学习的榜样。例如第80 则记殷浩评王羲之为“清贵人”。鼓吹纵情饮酒,也许在开始时有愤世嫉俗而借酒浇愁之意,以后逐渐也被视为名士风流,借纵酒来表现超脱、放诞,或脐身名士。在世事纷争之中,与其机关算尽,何如酣饮一醉,于是饮酒也成了名士的一个特点。例如第130 则说: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

这里同时也赞扬了他的酒德。至于寄情山水之间,更是名士借以表达意趣超脱或超然物外的心境的一仲追求,自然会得到很高的评价。例如第125 则说:“谢太傅称王脩龄曰:司州订与林泽游”。而对山水无心、缺乏欣赏眼光,就会受人讥笑。例如第107 则说:“孙兴公为咦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日:“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 还有一些评语,或者直接称赞其某一方面的特点,例如第148 则记王子敬对谢安说:“公故萧酒”。或者拿某人做对比,例如第55 则记:“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或者以器物甚至飞禽走兽做比喻,例如第69 则说:“世称庚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第4 则记:“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窒之网所能罗也”。或者通过衬托或比较来赞美,例如苇45 则记:“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闻卫阶言,辄叹息绝倒”。卫玠的清谈竟然得到“少所推服”的人的赞叹倾倒.足见其何等迷人。又如第105 则记:“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桓公遥望,叹日: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一个常人无法比拟的谢安的神采、举止就跃然于纸上了。 本篇也有一些条日非赞非弹,收入此篇,并不恰当。 (1)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①。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②。”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人,官至泰山太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咏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

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我准备了几个智慧少年的故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播放图片) 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大家打开课本《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多媒体显示) 三、诵读 1、生自读 查阅字典,看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根据内容的不同、语言习惯,看在那些地方需要停顿。 2、字音学习 3、断句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1.5《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 教材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为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讲述七岁少年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做人要守信用,否则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意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评价人物,获取情感体验。 情感与态度:传承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传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掌握文意,引导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学习方法: 反复朗读,读通读懂,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的情感;合作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里面的主人公是谁?她有什么特点?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怎样的书?我们今天还要学习里面的一则小故事《陈太丘与友期》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 (1)关注下列词语的读音 与友期行相委而去非人哉友人惭太丘舍去尊君在不 (2)读准节奏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结合注释,疏通课文 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1)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世说新语两则》译文

《世说新语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俄而:不久,一会儿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才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

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顾:回头看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刘义庆《世说新语》课文解析

刘义庆《世说新语》课文解析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讲论文义③。俄而④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⑤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⑥。”兄女曰:“未若⑦柳絮因⑧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史无奕女⑨,左将军王凝之⑩妻也。 【字词全解】 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昊 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⑤[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⑦[未若]不如。 ⑧[因]趁,乘。 ⑨[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 奕。 ⑩[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吏 等。 【句解】 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一句话,涵盖着丰富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说到

了。 “骤”字传神,表现雪景的非凡气势。 【段解】 这是文中对“白雪”的第一个比喻,即“撒盐空中”,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空中”比较接近。 这是对“白雪”的第二个比喻,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含蓄深刻。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可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起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忽然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太傅很高兴。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①与②友期③行,期日中④,过中不至⑤,太丘舍去⑥,去后乃至⑦。元方⑧时年⑨七岁,门外戏⑩。客问元方:“尊君○11在不○12?”答曰:“待○13君○14久不至,已去○15。”友人便怒:“非人哉○16!与人期行,相委○17而○18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9;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0。”友人惭○21,下车引○22之,元方入门不顾○23。 【字词全解】 ①[陈太丘]即陈寔( shí),字仲弓,东汉额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译文作者简介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 原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字词解释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25、??世说新语?两则?教案(2课时) 第一课时(?咏雪?) 一、出示目标 1、疏通字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了解谢太傅对两种咏雪佳句的评价。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二、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1、了解《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今作3卷),按事情性质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述汉末到东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代笔记体作品影响颇大。 (二)朗读课文,翻译理解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给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fù差.可拟.chànǐ柳絮.xù撒.盐空中sǎ雪骤.zhòu无奕.女yì 2、听读课文,掌握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探究课文,把握形象 小组讨论: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三种理解:一种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二种认为是“笑”前者,“乐”后者;三种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没有具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其他喻体:“鹅毛”“飞花”“梨花”“蒲公英的孩子”“翩翩起舞的蝴蝶”等 3、本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4、写出你所知道的咏雪的名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渭 5、背诵课文 三、当堂训练

5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5.《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初次接触文言文,他们对于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落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让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不搞文白对译,通过反复朗读把文言文学活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树立起学生对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2、学会朗读文言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理解、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设计朗读层次,从掌握字音—把握节奏—理解内容—复述背诵四个层次,由浅入深逐层渐进。 2、通过诵读、讨论,自主、合作、探究,能赏析文中简练生动的语言,用自己的观点评价文中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2、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形成语感。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学生自学: 1、朗读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三、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