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复习总结

第二章复习总结

第二章复习总结
第二章复习总结

第二章进程与线程2.1 进程的引入

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失去再现性

并发执行的条件:(Bernstein条件)

读集:R(Pi)={a1,a2,……,am} 程序Pi执行期间参考的变量集合写集:W(Pi)={b1,b2,……,bm} 程序Pi执行期间改变的变量集合两个进程P1, P2若满足:

R(P1)∩W(P2)∪R(P2)∩W(P1)∪W(P1)∩W(P2)={}

则P1, P2并发执行,且具有可再现性。

进程: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执行过程

进程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进程程序

●动态的静态的

●并发的顺序

●暂时的永久的

●数据结构=程序+数据+PCB

●程序与进程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2.2进程的状态及其组成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

就绪状态:当进程已分配到除CPU以外的所有必要资源后,只要再获得CPU,便可立即执行,进程这时的状态称为就绪状态。

执行状态:进程已获得CPU,其程序正在执行

阻塞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发生某事件而暂时无法继续执行时,便放弃处理机而处于暂停状态,亦即进程的执行受到阻塞,把这种暂停状态称为阻塞状态,有时也称为等待状态或封锁状态。

进程状态转化图:

I/O完成或

事件完成

挂起状态的引入原因:

(1) 内外存对换的需要(2) 用户调试程序的需要(3) 实时系统调节负荷的需要

(4) 操作系统的需要

双挂起状态转化图:

事件完成

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创建进程时,创建PCB;进程结束时,系统将撤消其PCB。PCB经常被系统访问,尤其是被运行频率很高的进程及分派程序访问,故PCB

应常驻内存

PCB的内容:进程描述信息、处理机状态信息、进程调度信息、进程控制和资源占有

2.3进程控制

处理机的执行状态分为:

核心态:具有较高的特权,能执行一切命令,访问所有寄存器和存储区

用户态:具有较低特权,只能执行规定的命令,访问指定的寄存器和存储区

内核:通常将一些与硬件紧密相连的模块放在紧靠引荐的层次上,并是这部分程序常

驻内存,以便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这部分程序通常称为内核。

原语:由若干条指令构成,用于完成一定功能,具有较低特权,只能执行规定的命令,访问指定的寄存器和存储区。

引起进程创建的事件:用户登录、新作业进入系统、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创建原语要做的工作:申请空白PCB、为进程分配资源、初始化PCB、将新进程插入

就绪队列

引起进程撤销的事件:进程正常结束、进程异常结束、外界干预

撤销原语要做的工作:查找撤销进程的PCB。若处于执行状态,终止之,并进行进程

调度、若有子孙,予以终止。归还资源。从所在队列中移除。

引起进程阻塞的事件:请求系统服务、启动某种操作、数据尚未到达、无新工作可做

阻塞原语要做的工作:停止进程的执行、将进程插入阻塞队列,改变进程在PCB中的状态、重新调度

唤醒原语要做的工作:将进程从阻塞队列解下、将进程插入就绪队列、改变进程在PCB中的状态

2.4线程

线程:进程内一个相对独立的执行流,或控制流,是处理机分配的实体。传统用户进程是单线程的。

线程结构:

线程标识线程号

处理机状态信息(现场)通用寄存器指令计数器程序状态字栈指针

线程调度信息线程状态

线程优先数等待原因

调度算法参数等

进程间通信需要内核介入

线程继承进程并发性而具有进程状态及转换,比较:

?调度;? 同一进程线程切换不会引起进程切换

? 不同进程中线程切换才发生进程切换

?并发性; ? 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进程内多个线程同样可以并发执行

?系统资源;? 进程是资源分配单位(资源拥有者)

?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系统开销; ? 进程创建和撤消开销大于线程的

?进程切换开销大于同一进程内线程

线程的分类:内核级线程、用户级线程

两种线程的比较:

1.调度与切换速度:

用户级线程的切换,因发生在一个应用进程之间,因此不仅无须通过中断进入OS内核,而且切换的规则也比较简单。

用户级线程比内核级线程切换速度快

2.系统调用:

用户级线程在调用系统调用时,系统将看成是其所在进程的行为。而内核级线程的系

统调用是以线程为单位。因此比较轻装。

用户级线程不如内核级线程

3.线程执行时间

用户级线程不如内核级线程合理

课本重点习题:P55 第七题

习题:

1.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

(D)动态和静态特征

参考答案:D

2.一个进程是()。

(A)由处理机执行的一个程序

(B)一个独立的程序+数据

(C)PCB,程序和数据的组合

(D)一个独立的程序

参考答案:C

3.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为基本单位。

(A)程序

(B)指令

(C)进程

(D)作业

参考答案:C

4.同一程序经过多次创建,运行在不同的数据集上,形成了( )的进程.

A 不同

B 相同

C 同步

D 互斥

参考答案:A

5.一进程在某一时刻具有()。

(A)一种状态

(B)两种状态

(C)三种状态

(D)四种状态

参考答案:A

6.进程从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的原因可能是()。

(A)输入/输出事件发生

(B)时间片到

(C)输入/输出事件完成

(D)某个进程被唤醒.

参考答案:B

7.一个进程的基本状态可以从其他两种基本状态转换过来,这个基本状态是()。

(A)执行状态

(B)阻塞状态

(C)就绪状态

(D)完成状态

参考答案:C

8.某个运行中的进程要申请打印机,它将变为()。

(A)就绪态

(B)阻塞态

(C)挂起态

(D)创建态

参考答案:B

9.进程状态由就绪态转换为运行态是由()引起的。

(A)中断事件

(B)时间片到

(C)输入/输出事件完成

(D)进程调度

参考答案:B

10. 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如果同时存在10个进程,则处于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最多( )个.

A 1

B 8

C 9

D 10

参考答案:C

11.系统感知进程的唯一实体是()。

(A)JCB

(B)FCB

(C)PCB

(D)SJT

参考答案:C

12.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下列()不属于PCB。

A 进程ID

B CPU状态

C 堆栈指针

D 全局变量

参考答案:B

13.以下()不会引起进程创建。

(A)用户登录

(B)作业调度

(C)设备分配

(D)应用请求

参考答案:C

14.以下说法中,()不是创建进程必须的。

(A)建立一个进程的PCB

(B)为进程分配内存

(C)为进程分配CPU

(D)将进程插入就绪队列中

参考答案:C

15.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为运行

(B)由运行变为就绪

(C)由阻塞变为运行

(D)由阻塞变为就绪

参考答案:D

16.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是()。CPU分配的基本单位是()。

(A)程序

(B)作业

(C)进程

(D)线程

参考答案:C D

17.内核支持线程是指()。

(A)用户创建的线程

(B)内核创建的用户线程或系统进程

(C)在核心态下运行线程

(D)在用户态下运行线程

参考答案:C

18.以下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引入线程后,处理机只在线程间切换

(B) 引入线程后,处理机仍在进程间切换

(C) 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D) 线程的切换,可能引起进程的切换

参考答案:D

19.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进程P创建的若干个线程不能共享的是()

A 进程P的代码段

B 进程P中打开的文件

C 进程P的全局变量

D 进程P中某线程的栈指针参考答案:B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复习总结:知识点与练习.doc

教师 学科 类型 学案主题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时间: _ 2016 _年 _ _月日段第__ 次课 学生姓名上课日期月日数学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浙教版 知识讲解:√考题讲解:√本人课时统计 第()课时 共()课时 八下第四章《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时数量第()课时授课时段 掌握平行四边形概念及性质 . 掌握平行四边的判定定理 . 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即在四边形ABCD中,若有AB∥ CD,AD∥ BC,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要点诠释: 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如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相关概念:在平行四边形中, 相邻的边、角分别简称为邻边、邻角;不相邻的边、角分别称为对边、 对角。 知识点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从边看: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2.从角看: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3.从对角线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对称中心; 5.若一条直线过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以对角线的交点为 中心,且这条直线二等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下图:有 OE=OF,且四边形 AFED的面积等于四边形FBCE 的面积; 6.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平行四边形为四个等积的三角形。 知识点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从边上看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从角上看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H2O(g) CO(g)

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④闭合回路“成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水” 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⑤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正正负负” ⑥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氧化,正还原” 负极:失电子,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 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项:镜前的物体入 射光线、 平面镜成

甲乙 解析:人眼在潜望镜中看见物体AB的像的原理图如图乙所示,图中物体 的光线先射到平面镜M1上反射成像,利用物、像对称作出虚像 反射到平面镜M2上,再反射到人眼中,此时在平面镜 因为平面镜M1反射的光线可认为是从A′B′处发出的,利用物、像对称性,作出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2.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剪去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电阻B.质量C.体积D.密度 3.如图是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画面,拍摄的是合那高速公路的美景。飞机在航拍时,如果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A.小于60mm B.等于60mm C.略大于60mm D.大于120mm 4.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是 A.0° B.32° C.45° D.55° 5.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 A .B . C .D . 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7.在气温是0℃的环境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增加 B.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C.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D.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8.观察图所示水沸腾前后的照片,得到关于气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5、注意事项: ①、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②、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③、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④、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差;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 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四、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点燃

高中化学选修4 第四章知识点分类总结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Pb+SO 4 2--2e-=PbSO4↓ 正极(氧化铅):PbO2+4H++SO 4 2-+2e-=PbSO4↓+2H2O 充电:阴极:PbSO4+2H2O-2e-=PbO2+4H++SO 4 2- 阳极:PbSO4+2e-=Pb+SO 4 2-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 2H2SO42PbSO4 ↓+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数学选修2-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好好记公式,你们是最棒的,加油,老师与你们一起努力!) 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准线方程 2a x c =± 2 a y c =± 13、设M 是椭圆上任一点,点M 到1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2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 2 F F e d d M M = =.

双曲线方程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1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 10,0x y a b a b -=>> ()22 22 10,0y x a b a b -=>> 范围 x a ≤-或x a ≥,y R ∈ y a ≤-或y a ≥,x R ∈ 顶点 ()1,0a A -、()2,0a A ()10,a A -、()20,a A 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第四章电磁感应期末复习总结

第四章电磁感应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磁通量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越大,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也越大 B.磁感应强度越大,线圈面积越大,则磁通量也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但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D.磁通量发生变化,一定是磁场发生变化引起的 2.如图所示,若套在条形磁铁上的弹性金属导线圈Ⅰ突然缩小为线圈Ⅱ,则关于线圈的感应电流及其方向(从上往下看)是() A.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无感应电流 3.如图所示是电表中的指针和电磁阻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是磁铁,在1中产生涡流 B.1是磁铁,在2中产生涡流 C.该装置的作用是使指针能够转动 D.该装置的作用是使指针能很快地稳定 4.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PQ沿导轨从MN处匀速运动到M′N′的过程中,棒上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示,可能正确的是() 5.穿过某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下列几段时间内,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小的是() A.0~2 s B.2 s~4 s C.4 s~5 s D.5 s~10 s 6.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I,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 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 B.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 D.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会计基础》 第二章重点归纳

第一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 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运作的第二层次的划分。 意义: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2.企业会计的六大要素: ①资产 ②负债静态要素(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 ③所有者权益 ④收入 ⑤费用动态要素(反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构成要素 ⑥利润

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6.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①历史成本②重置成本③可变现净值④现值⑤公允 价值

7.本次新增内容: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 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资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8.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9.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0.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11.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 划分 12.会计科目的分类 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A 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驾驭关系的不同分类 明细分类科目 资产类 负债类 B. 按其所属会计要素的不同分类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损益类 13.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 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所有者权益类的“本年利润”科目属于利润会计要素;成本类归属于资产要素;损益类分别归属于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14.会计科目按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 类、成本类、损益类五类 1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①合法性②相关性③实用性,另外,会计科目要简明、 适用,并合理分类、科学编号

初中物理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 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 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 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 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 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 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固 液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地理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汇总复习过程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 识点汇总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知识点1 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________、岩浆活动和________作用。3.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 4 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 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 弯曲变形 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表的影响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全球范围看,以________运动为主,以________运动为辅 知识点2 外力作用 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_。 3.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2)侵蚀作用(3)搬运作用(4)堆积作用 举例说明: 以下地貌和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海蚀柱、海蚀崖:________;冰斗和角峰:________;沙滩:________; 新月形沙丘:________;黄土高原地貌:________; 风蚀柱、风蚀蘑菇:________;冲积扇(洪积扇):________;等等。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__。 知识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岩浆岩、________、沉积岩。 2.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________、B________、C岩浆。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①外力作用、②________、③重熔再生、④________。 技巧点拨: (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________。 (2)________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________;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规律: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22 1gt h =,速度公式:v=gt 3.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3(:)12--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以下公式全是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常用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 1v t =v 0+at ○2x=v 0t+at 2 /2 ○ 3v t 2-v 02=2ax ○42/02 t t v v v v =+=-x=(v 0+v t )t/2 ○52aT x =?(一定是连续相等的时间内) (1).上述各量中除t 外其余均矢量,在运用时一般选择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该量与v 0的方向相同则取为正值,反之为负。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结果是正值,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反。 另外,在规定v 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 为正值,表示物体作加速运动,若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作减速运动;若v 为正值,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 为负值,表示物体沿反向运动;若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 (2).注意: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 专题三.汽车做匀变速运动,追赶及相遇问题 (1)追及 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如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从不同地点出发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若二者速度相等了,还没有追上,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 若二者相遇时(追上了),追者速度等于被追者的速度,则恰能追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二者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二者的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再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有最大距离,位移相等即追上. (2)相遇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分析同(1). 相向运动(两物体对着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小结与复习教案

几何图形初步小结与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全部知识; 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教学难点: 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 二. 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2. 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三视图 3. 点、线、面、体: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 图形 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 (BA)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不能延长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C B A 符号: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AC=BC=1 2 AB,AB=2AC=2BC.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 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8、角的平线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点通传奇专用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一条. 分类:(1)速度随着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2)速度随着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速度公式: 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t时间内;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就可以得到t时刻物体的. 一、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加速度a恒定不变; (2)v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a与速度v同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a与速度v同向. 二、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公式v=v0+at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v0是开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称为初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称为末速度;at是在时间t内的速度变化量,即Δv=at. 2.公式的适用条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3.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 4.特殊情况 (1)当v0=0时,v=at,即v∝t(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a=0时,v=v0(匀速直线运动). 针对训练质点在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222所示,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 m/s,经过3 s 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14 m/s,若再经4 s到达C点,则在C点时的速度多大? 答案26 m/s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一辆以12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险情而紧急刹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汽车刹车后5 s末的速度为() A.8 m/s B.14 m/s C.0 D.32 m/s 答案 C 2.火车机车原来的速度是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机车行驶到下坡末端,速度增加到54 km/h.求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答案25 s 12.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立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时,交通灯恰好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一半的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的过程用了12 s.求: (1)卡车在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 12、(1)-1 m/s2 2 m/s2(2)8 m/s 6 m/s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v t,在速度图象中,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 t图象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围的矩形面积.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由v t图象求位移: (1)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32甲所示,把物体的运动分成几个小段,如图乙,每段位移≈每段起始时刻速度×每段时间=对应矩形面积.所以整个过程的位移≈各个小矩形.

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全

九上生物知识点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

(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 ①从成分上分: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 4.2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 → 葡萄糖 ②蛋白质 → 氨基酸 ③脂肪 → 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 ①小肠很长②内壁有许多皱襞③小肠内壁有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5、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 胃――搅拌 小肠――蠕动 胆汁――乳化作用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 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一、 酶 (1) 酶的概念 (2) 酶的作用特点 (3) 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 ???? ????? ? ?????????? ???????????????? ???????? ?????盐酸和胃蛋白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小消化腺消化酶肝脏:分泌胆汁,不含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胰液,含有 有唾液淀粉酶等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大消化腺消化腺肛门大肠部位小肠:消化道中最长的部位胃:消化道中最膨大的 食道咽口腔消化道消化系统

刘胤孚第四章总结复习课教案

老师 姓名 欧阳亚梅学生姓名刘胤孚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学科 名称 数学年级七年级上课时间月日: –: 课题 名称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复习课 教学 目标 线段、射线、直线有平行、垂直等概念的理解及运用,线段长短及角大小的比较。 教学重点角的单位换算,准确理解线段、直线、射线及平行、垂直等概念,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学过程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复习课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 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 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 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3、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2)度量比较法。 5、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 21AB 或AB=2AC=2BC 。 二、角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角用“∠”符号表示 (1)分别用两条边上的两个点和顶点来表示。(顶点必须在中间) (2)在角的内部写上阿拉伯数字,然后用这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角。 (3)在角的内部写上小写的希腊字母,然后用这个希腊字母来表示角。 (4)直接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3、角的度量:会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4、角的单位:角的单位有度、分、秒,用°、′、″表示, 角的单位是60进制与时间单位是类似的。度、分、秒的换算:1°=60′,1′=60″。 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和大小 (1)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个角叫平角。 (2)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时,这个角叫周角。 (3)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 6、画两个角的和,以及画两个角的差 (1)用量角器量出要画的两个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来画。 (2)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30°、60°、90°、45°。 7、角的平分线 :从角的顶点出发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角的平分线。 若BD 是∠ABC 的平分线,则有:∠ABD=∠CBD= 21∠ABC ;∠ABC=2∠ABD=2∠CBD 8、角的计算。 三、平行线和垂线 1、平行线的定义:(1)如果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2)平行线用“∥”来表示;强调要在同一平面内,若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又不平行,又不相交,叫异面直线;线段、射线的平行关系根据它所在的直线来决定,若它们所在的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若所在的直线相交,就不平行。

第二章总结

第二章联接 考点1:键联接的功用 键联接主要用作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有的兼作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还有的在轴上零件沿轴向移动时起导向作用。 考点2:键的类型及应用 按照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键联接可分为(平键联接)、(半圆键连接)和(楔键联接)等。(1)平键联接的应用(特点): 平键工作面为两侧面,依靠键与键槽之间的挤压力及键的剪切传递转矩。平键联接加工容易,装拆方便,对中性好,用于传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根据用途,平键联接可分为(普通平键)、(薄型平键)、(导向平键)。 ①普通平键:圆头(A型)、平头(B型)、单圆头(C型) 圆头(A):定位好、应用广泛,轴上键槽用立铣刀加工; 平头(B):轴上应力集中小,但对于尺寸较大的键,要用紧定螺钉压紧,以防松动。轴上键槽用盘铣刀加工得到; 单圆头(C):主要用于轴端的联接,轴上键槽用立铣刀加工得到。 ②薄型平键:由于薄型平键的键高h较小,因此,它对轴和轮毂的强度削弱较小,用于(薄 壁结构)和(特殊场合)的联接。 ③导向平键:当轴上零件与轴构成移动副时,可采用导向平键联结。 (2)半圆键:工作时靠两个侧面传递转矩。它的特点是键在键槽中能绕其几何中心摆动,可适应轮毂上键槽的斜度,适合锥形轴头与轮毂的联接;轴槽窄而深,对轴强度 削弱大,主要用于轻载联接。 (3)楔键:楔键分为(普通楔键)和(钩头楔键),键上表面和轮毂槽底面均有1:100斜度,楔键的上下表面为工作面,依靠压紧面的摩擦力传递转矩及单向轴向力。楔键联接适用于不要求准确定心、低速运转的场合。 平键联接的选用:键的剖面尺寸(b×h)按照轴的(公称直径d)选择,键长L根据(轮毂长度)选择。 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较弱工作面的压溃(静联接)或过度磨损(动联接)。如果强度不足,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轮毂的长度和键长,或者间隔180°布置两个键,按 1.5个键进行强度校核。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及阶梯练习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1、几何体也简称为体,包围体的是面,面面相交为线,线线相交为点;点动成线,线动成 面,面动成体,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可以度量,直线、射线不能度 量。 3、直线、线段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或者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角的意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 线是角的两条边,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角的大小的比较: (1)叠合法,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在重合边的同旁进行比较; (2)度量法。 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二、基础知识巩固 1、如图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 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1)(2)(3) 2、(1)过一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 (2)过两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 (3)过三个已知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答: (4)经过平面上三点A,B,C中的每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出图来。 (5)根据(4)的结论,猜想经过平面上四点A,B,C,D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能画,请简要说明理由;如果能画,请画出图来。

3、(1)计算:①27°42′30″+1070′;②63°36′-36.36°。 (2)用度、分、秒表示48.12°。 (3)用度表示50°7′30″。 4、小明从A点出发,向北偏西33°方向走33m到B点,小林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 20°方向走了6.6m到C点,试画图确定A,B,C三点的位置(1cm表示3m),并从图上求出点B,C的实际距离。 5、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 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 6、如图,经过直线a外一点p的4条直线中,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___,共有__条. 7、如图,如果AB∥CD,那么∠A与∠C__________. 8、如图中几何体的展开图形是() A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