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docx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docx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docx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docx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

的视野,具备良好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代

新人发挥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心

理健康课程应该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方式进行,使心

理健康课程能真正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

一、课程性质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要手段,以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辅导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等职业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自助性

和发展性是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课程在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多重功用决

定了心理健康课程在中等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

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

治疗。发展性——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在。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

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

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

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

心理健康课程,各地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充分体现

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

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

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

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

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

教师不断提高辅导技巧和水平。心理健康课程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

性评价的手段。

(五)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发展水平、贴近时代的丰富课程资源;要合理利用音像、电

视、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教学途径;要积极

鼓励学生建构和拓展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与同学、家长、老师交流和

学习;鼓励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必要时也能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

来。

三、设计思路

心理健康课程是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基础的,包括学校适应、自我意识辅导、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情绪辅导、异性交往辅导、休闲辅导、生涯

发展与规划辅导等,内容涉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

心理健康的发展是自身心理素质和外在系统环境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思路是: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

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课程以贴近学生心理

发展和实际经验的主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每个主题下各有几个单元活

动围绕这个主题内容展开,由浅入深,逐步落实。“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

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会调适,寻求发展。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学校适应、学习策略、情绪调

节、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围绕这几个分目标,几个分目标具体要

达成的目标如下:

(一)学校适应

1.了解学校各建筑和部门,知道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位置和功能;

2.认识心理健康课程,了解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要求;

3.觉察自己目前的生涯状态,宣泄自己进入学校后的困惑,分享和了

解别人的困惑。

(二)自我意识

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人格特质类型,学会悦纳自己;

2.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价值;

3.协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型态,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参考。

(三)学习策略

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价值观,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

2.协助学生分享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3.协助学生学会调节考试焦虑的方法,学习考试应答技巧。

(四)情绪调节

1.学习如何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2.学习如何宣泄情绪和调节情绪。

(五)人际交往

1.了解人际交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协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沟通的重要性,并学会“我讯息”的沟通表达方式;

3.了解处理人际沟通的技巧,并学习使用两个最基本的技巧:倾听和共情;

4.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问题,学习处理异性交往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六)生涯规划

1.了解什么是正当的休闲活动,发展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

2.协助学生探索职业世界和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学习阅读求职广告;

3.学生能了解什么是生涯,发展对自己生涯负责的态度;

4.学生能认识到生涯抉择时可以获取帮助的资源和途径,并学习使用生涯决策平衡单;

5.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涯期待,订立自己三年内学习等各方面的暂定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标准针对上述几个分目标设计了七个主题的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下设计了单元活动来帮助达到主题目标。这些主题活动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可能会面临的实际问题设计和排序的。每个主题活动都是围绕总目标而展开的,但是又各有侧重。具体地说,课程的内容标准如下:

主题

主题一:

新生定向营

主题二:我的未来

单元单元名

第一课程小

单元探秘

第二我的困单

元惑

第三校园寻单

元宝

第四人生依单

元然有梦

第五许我一单

元个未来

单元目标

1.认识心理健康手册;

2.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3.学生能对生涯有个初步的

认识。

1.觉察自己目前的生涯状态;

2.宣泄自己进入职高后的困

惑;

3.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

4.学习如何处理这种困惑。

1.学生能了解心理辅导的对

象、内容和重要性;

2.学生能了解心里有困惑时

可以寻求的帮助的资源和途

径;

3.学生能学会写心理日记。

1.通过辅导使学生体验内心

真实的需求,重新点燃追求理

想和愿望的热情和活力。

2.理解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与

可行性。

1.使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

努力可以把梦想转变为现实;

活动设计概要

1.课程介绍

2.信任大跌倒

3.成长承诺书

1.暖身活动

2.心情故事

3.困惑大碰撞

4.困惑并不可

1.校园寻宝图

(暖身)

2.我们的秘笈

(分享心理调

适的方法)

3.心理秘笈

4.寻宝成功

1.职业猜谜乐

2.寻找心中的

梦想

3.筑梦踏实,

梦想起飞

1.水晶球

2.操之在我

不是梦2.帮助学生掌握制定人生目

标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办法,通

3.设定目标

过具体的练习学会制定目标

和计划。4.迈向挑战第

一步

第六

单元

第七

单元

主题三:

第八读书千遍单元也不厌倦

第九

单元

第十

单元脑明手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价

值观,即学习是为了什么;

2.协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学习,

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

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

风格。

学习良1.让学生意识到掌握好的学

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提高学

(一)习成绩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

方法和学习习惯。

学习良1.辅导学生掌握降低考试焦

虑的方法;

方(二)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考

技巧;

3.指导学生掌握放松训练的

方法。

我是谁1.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

性;

-自我

探索2.知道“认识自我”的自查

方法;

3.从别人的反馈中,使自知

的我和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

特质大1.了解性格的特征,并知道

性格的两面性;

搜索

2.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的倾

向性;

3.认识到自己的特质与自己

兴趣、职业选择之间存在关

1.暖身活动

2.学习是什

么?

3.寻找学习的

精灵

4.精灵秘方

1.学习检查冥

2.超级比一比

3.对症下药

4.我的记忆术

1.考场巡礼

(暖身)

2.考场秘笈

3.考试压力知

多少

4.放松训练

1.暖身小活动

“你是谁?”

2.填字玩游戏

3.说说你我他

4.让你猜猜猜

1.暖身小活动

“自画像”

2.特质大访问

3.配对游戏

4.特质大搜查

主四:

我自己

主五:十六的第十

第十

第十

第十

第十

特大1.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1.心情排排站

特型;

拼2.我喜做的

2.助学生到自己的特三件事

与自己趣、之

3.抓周活

的关。

适合我,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适合1.海上大

的生活型;探

2.引学生在考自己喜2.生涯与我

的生活型的基上,定自

3.“ 椅”大

己未来的生涯目。

4.适合我,我

我1.了解人交往在生活和学1.我思念??

中的重要性;(暖身活)同行

2.人交往中的度、2.朋友啊朋友

礼人交往的影响;

3.填玩游

3.分享人交往的影响因素。“我喜

的人??”

4.人交往的

秘决

人人1.学生到人交往中1.暖身活

沟通的重要性;“打招呼”

会,巧

妙各不2.帮助学生“我息”2.情境体

的沟通表达方式;“我息”的

表达

3.助学生展出适当的表

3.共情的表达

达方式。

4.打破瓶人沟1.学生了解人沟通的技1.暖身活

巧;

通管道2.心情故事

2.人沟通的基本技巧,

花季元——倾倾听和共情;

听和共3.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沟通技

情巧。

第十情绪ABC 1.学习如何察觉自己和他人

六单

的情绪;

元2.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3.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调节自

己的情绪。

第十花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

异性,彼此尊重、体贴、合作;

七单季·雨

元季(一) 2.协助学生以健康、理性的

态度面对异性交往。3.黑白天使

4.学会倾听5.体验共情

6.尝试共情1.暖身活动

2.情绪脸谱3.换个角度看图案

4.尝试体验5.情绪温度计

6.我情绪我调节

1.暖身活动2.心目中最佳男、女生

3.来自心海的消息

第十花1.协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

理早恋问题。

八单季·雨

元季(二) 2.协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感

情挫折问题。

第十我形我1.综合总结自己各方面的特

质;

九单塑

元2.学会把自己的人格定向和4.情感擂台1.暖身活动

2.活动二:Say or not to say

3.活动三:说“ YES”还

是“ NO”

4.活动三:当爱已成往事?1.暖身小活动“猜猜他是谁?”

自己的职业和未来生活联系2.展望未来起来考虑;

3.我塑我形3.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生

活。4.我塑我神

5.我塑我心

第二优点轰

十单炸

第二自我肯主题六:

十一定训练我就是我

单元

第二条条大

十二路通罗

单元马1.了解在别人眼中自己的优

点;

2.修正自己的认识;

3.学会赞美别人。

1.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2.能对别人肯定地说出自己

的优点;

3.能坦然地接受别人的赞美。

1.成功的评价是多元的,了

解成功可以有很多的途径;

2.面对挫折,要有坚强的意

志,体会到还可以通过其他

途径获得成功;

3.增强学生在职高学习的自

信心。

6.我塑生活

1.暖身小活动

2.优点堆集

3.自我轰炸

4.相互轰炸

5.内心感悟

6.赞美的阳光

1.暖身小活动

2.自信的眼神

3.让自信充满

全身

4.我优秀,我

自信

5.坦然的心海

6.我赞美自己

1.暖身小活动

2.曾经拥有

3.构建罗马

4.条条道路

5.梦想剧场

第二适合自1.学生能认识到学校对他的1.暖身小活动

评价是多元化的;

十三己的才2.美好回忆单元是最好2.学生能了解愿望的达成需

3.情景共鸣的

要行动和努力;

3.认识到要选择适合自己的4.我的特点

路,并切实地采取行动。

5.说说自己的

最优发展区

7.寻找适合自

己的

第二休闲小1.了解什么是正当的休闲; 1.什么是休闲十四站2.学习并理解休闲活动的意 2.休闲活动点单元义;击

3.发展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 3.休闲推销

4.休闲大富翁

第二Job1.了解职业的大致分类;1.暖身活动十五club —2.协助学生探索职业世界; 2.职业万花筒单元认识职

3.学习阅读求职广告。 3.职业面面通业世界

主题七:

4.推销自我第二360 行,1.协助学生认识职业价值观;1.“谁是我身

边最成功的

十六行行出2.协助学生探索自己的职业

美丽新世人”

界单元状元价值观;

2.一切皆有可

3.引导学生思考职业类型与能

学生本身所想要从事工作的

性质结合起来;3.分享成功与

4.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

否的体验

观念及价值观。

第二职业价1.让学生藉由现实世界的访1.暖身活动:

择业的指示灯

十七值观特单元搜队

第二生涯列十八车

单元

第二生涯跷十九跷板

单元

第三My super 十单life

元问过程,更了解职业价值观;是什么?2.协助学生明白职业价值观2.苏伟的事例

对于未来职业和生活型态的

3.职业价值观影响。

的猜想

4.拍卖职业价

值观

5.分享心路历

1.学生能了解什么是生涯;1.暖身活动:2.学生能发现自己过去的生

生命线

2.列车发动

涯对自己的影响;

3.分享影响生涯决策的影响

——过往篇

3.生涯大辩论因素。

1.学生能认识到影响自己生1.暖身活动:

涯抉择的各种因素;角色大串联2.在面临生涯抉择时学习使2.生涯十字路用决策平衡单的策略;

3.平衡一下3.发展学生对自己生涯负责——学习使用的态度。决策平衡单

3.我来平衡一

下!

1.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涯 1.暖期待;身活动:倾2.订立自己的暂定目标;

听自然3.把这三年内每年的学习等

2.“时光隧

道”

各方面的目标做一陈述。

3.情景分享

4.就发生的事

件写出必须面

对的问题

5.列出三年内

想要完成的事

件或目标

6.绘出自己未

来三年的人生

“内容标准”说明

1.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可根

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2.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活动设计建议侧重于学生

主体参与的活动、体验、探讨、分享等,学生在的体验和分享的基础上有所

领悟并产生行动是活动的目标。

3.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

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原则

1.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材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活动获得增进自我认识和获得自我调适能力。教材应尽

可能设计活动延伸的内容,鼓励学生将体验和心理调适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科学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要依据心理健康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和

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

的原则,按照学生在不同时期容易面临的典型问题来组织。教材在目标、内

容和要求等方面应该有完整的体系。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学习

策略、异性交往、生涯发展等方面内容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整体规划、

有所侧重、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3.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不违

背整体教学思路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此外,教材应提

供学生一定的自读材料,供感兴趣的学生自己阅读和学习。

4.趣味性原则

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尽可

能通过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此外,教材

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

(二)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

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内容标准的条目、顺序与课文的安排并不是一一对应

的关系。

2.教材编写要体现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特点。要突破按学科体系构

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

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使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价

值观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

3.教材编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

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采用活动、体验、探讨和分享等多种

方式学习,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

4.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实反映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

的认识。要精选教材内容。

6.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

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方案,

供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要注意:

(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

程的资源还包括:

·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二)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三、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帮助学生增进积极的自我认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整体地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提高。

(三)引导学生自助助人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和生活,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分享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及时鼓励学生相互间的支持和互助行为。

(四)注重团体动力

心理健康课程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学生,而是作为团体的班级。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利用团体动力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利用团体气氛调动学生相互的分享和反馈;利用团体支持使活动效果得到加强。因此,教师对于团体气氛的调动、团体领导技巧的掌握是上好此门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评价建议

(一)评价目的和功能

1.评价目的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评价功能

预防与鉴别功能: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可以为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为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

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对于辅导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附录:附:教学案例

一、单元名称:校园寻宝

二、辅导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

三、辅导目标:

1.学生能了解心理辅导的对象、内容和重要性;

2.学生能了解心理有困惑时可以寻求的帮助的资源和途径;

3.学生能学会写心理日记。

四、设计理念:

学生刚进入学校不久,对学校的环境可能还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对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可能比较陌生。因此借“校园寻宝”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心理困惑

可以寻找的资源和途径,了解心理辅导的内容和重要性,了解学校心理辅导

室的功能,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心理健康必将有长期的影响。本单元首先设计

了校园寻宝图的暖身活动,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增进学生对学校的

了解。“我们的秘笈”的活动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心理有困惑时可以寻

求帮助的资源和途径。这主要是通过小组分享让学生探讨他们实际中采用的

处理心理困扰的方法。在“心理秘笈”活动中,鼓励学生认识到建构自己的

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功能以及心理日记的

写法,鼓励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懂得到心理辅导室求助和采用心理日记的方

式自我调节。承接暖身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寻宝图上标出他们认为的可以寻

求帮助的宝藏的地点作为活动的结束。

五、理论基础

(一)朋辈认同的心理学基础

职高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独立的欲望、叛逆的性格、自以为是却又自卑的心态。

这种心理现象与心理冲突,造成埃里克森所谓的青少年期的自我认同危机。

尤其职高生面临一定的心理和社会压力,一方面有着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又

会感到自卑和没有前途;他们想独立不受管教,却又不得不依赖父母及成人的

帮助与支持。因此,对这一时期的职高生进行辅导格外重要。这一时期,职高

生会有许多的困惑和不满的情绪,他们希望解决这些困扰,却不愿接受父母、

师长及成人的指点,宁愿自己一个人积压在心里。因此,我们设计的

“校园寻宝”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泄和讨论,并鼓励他们自己主动去寻

求帮助的资源和途径。

(二)发展性辅导的理念

发展性辅导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毕生发展观等为理论框架,认为人是善性的、是有潜能的,辅导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个体最大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舒伯(Super)的生涯发展论认为生涯应包括个体的对自身的自我概念、人格特质、

生活型态等的探索,还包括对环境的探索和职业适应以及对生涯选择的决策。

因此,生涯发展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环境、自我概念和现实之间的一种调和过程。根据这种观点,心理调适不仅应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更要引导学生把所学应

用于实际,即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体验。

因此,辅导的一个重点在于让学生自我负责,主动去解决问题。这一单元

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即提供学生了解各种可求助的途径和资源,让学

生自己主动地去寻找这些资源和途径。这就是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

六、学生的背景分析

这一时期的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当心理比较烦闷的时候不会向家长和

教师求助,同时也有很多学生碍于面子不会向同伴倾诉,使得这些学生把心

理困惑都积压在心理。因此,让学生学会求助,知道哪些途径他们可以去求

助非常重要。由于这个时期学生对外部干涉的抗拒比较明显,因此,这个单

元的辅导主要在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对他们而言的有效调节方式。但是大多

数学生对于心理辅导还是很陌生,有必要向他们介绍清楚心理辅导的功能和

重要性。

七、活动过程

单元名称:校园寻宝时间:45分钟地点:教室或学活动准备:白纸

校辅导室

单元目标: 1.学生能了解心理辅导的对象、内容和重要性;

2.学生能了解心理上有困惑时可以寻求的帮助的资源和途径;

3.学生能学会写心理日记。

活动名称

1.校园寻宝图(暖身活动)

2.我们的秘笈

3.心理秘笈

4.寻宝成功活动内容

1.1教师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

画出学校的大致地图以及主要的几

个建筑。

1.2画好后可以让一两个同学展示一下

他们画的校园寻宝图。

2.1学生分成5人一组,相互分享上

次布置的辅导作业上所列出的解决

困惑的方法。

2.2每组讨论出他们认为几种最好的办

法报告出来。

2.3教师把同学讨论出来的方法写在黑

板上,并进行计数,看学生偏向哪

些方法比较多。

2.4教师可以归纳学生的方法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自己调适困扰;一类是

寻求外界的帮助(可以是父母、老

师、辅导老师、同学等)。

3.1让学生明白我们遇到困惑或困扰的

时候的三个心理秘笈:一是建构学

生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个社会

支持系统可以包括学生可以寻求的

许多资源和途径,如家长、亲戚、

同学和朋友等。

3.2 心理秘笈二是学习写心理日记。并

说明写心理日记的重要性。

3.3 第三个可以获得帮助的途径是寻求

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帮助。介绍心理

辅导是为哪些学生提供帮助的,以

及心理辅导室的承诺。

4.1把前面的寻宝图补充完整,标志出

宝藏的地点。

时间备注

5 分钟16K白

2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总结 5.1总结我们在有心理困扰时可以采取5分钟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 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活动,是 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 的重要环 节。[1] 目 录 1 基本内容 1 基本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借鉴近年来有关此类课程的论证,并依据我国的学校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心理 健康教育 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 团体辅导 和活动课的特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命名,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 明确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校教育这一特殊情景相结合的性质,平衡了 辅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 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 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 我教育能力。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直接而且高效率地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 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其功能可以总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的心理障碍进行 团体干预的功能,目标是心理障碍的缓解或消除;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 的功能,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充分发挥潜能的功能, 目标是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 1. 科普性质的讲座 科普性质的讲座主要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普及心理学常识,从心理学的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良好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应该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方式进行,使心理健康课程能真正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 一、课程性质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要手段,以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辅导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自助性和发展性是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课程在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多重功用决定了心理健康课程在中等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发展性——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在。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地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辅导技巧和水平。心理健康课程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 (五)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发展水平、贴近时代的丰富课程资源;要合理利用音像、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教学途径;要积极鼓励学生建构和拓展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与同学、家长、老师交流和学习;鼓励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必要时也能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 三、设计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最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应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的目的是:开发智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谐的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心理发展机制、特点及规律,掌握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与方法,提高自身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和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努力推进学生健康成才,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门课程通过理论授课、心理测试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人类健康新理念、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青年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防治等健康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和基本理论,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理解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人格特征、品德修养等个体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学生时代学习心理的促进、人际关系调试、青春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的维护以及挫折应对方式等适应方面的基本方

法与技能。 三、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模块一说说心理健康(4个课时) 任务一认识心理健康 任务二认识心理咨询 任务三认识心理资讯室 模块二成长的秘密 活动一青春期的困惑(2个课时) 任务一我是谁 任务二悦纳自我 任务三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活动二认识青春期(2个课时) 任务一青春期我们的心理变化 任务二认识我们的青春期心理 活动三花开的声音(2个课时) 任务一认识我们的性心理 任务二正确面对性心理 模块三人际在线 活动一人际交往(2个课时)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讲课稿

《把爱说出来》说课稿 郧阳区刘洞镇江峪小学李海龙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本次说课的主题是《把爱说出来》,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习目标、说重难点、说教学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把爱说出来》选自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三年级第十三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爱的同时,唤起学生回报爱、表达爱的良知,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二、说学情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情感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已具备初步感受他人关爱的能力,但心灵深处还缺少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人、去表达自己的爱。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如何调动他们爱的情感,鼓励他们勇敢地把爱表达出来是这次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学习目标 在以上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知道爱,唤醒学生们心 中的爱,培养学生感受爱、表达爱的意识。 2、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自我反思、体验感悟的 学习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能感受爱和表达爱的心。

3、能力发展目标: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情感得以升华,能 用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四、说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 难点:培养学生爱的意识,在生活中学会如何表达爱 五、说教法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注重为学生们营造一种氛围,运用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体验 感悟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发展 为主的原则。 六、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参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的特点,使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发现问题,并通过思 考解决问题。 七、说教学过程 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游戏导入,引入新课、情境体验,感悟爱、呼唤亲情,学会表达爱、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四个步骤来完成。 1、游戏导入,引入新课 教学开始,我先进行一个这样的现场测试:①你每年过生日,父母都为你做了什么;②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③父母过生日时,你为父母做了什么?通过这样的一个小测试让学生明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学对象 适用于全院各专业大一高职学生 三、课程性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必修和任选相结合的课程。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四、教学目标 通过主体体验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实训模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目的,从

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五、能力要求: 1.自我认知能力 要求:通过课堂学习、宣传活动和团体训练,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能够运用标准正确衡量自己,能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特征、行为能力等客观地评价;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肯定自己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同时,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型态,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参考。 2.环境适应能力 要求:了解自己进入新环境后的困惑,了解心里有困惑时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和途径;认识人际交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并学习使用倾听和共情两个最基本的技巧;要能够准确表述个人想法或意愿,并能以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增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达到能够适应大学生活的目的。 3. 心理调适能力 要求:了解常见心理障碍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学会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掌握简单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能够宣泄自己的困惑,及时调节情绪;能够辨证看待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学会写心理日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我院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指导大学生树立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与自身个性特点,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学会化解心理困扰;指导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困惑,化解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和危机事件发生,促进健康成长;指导大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悦纳自我,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学习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引导他们拥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坚强意志,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全面成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具体表述如下: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 1、课程总计8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活动体验6学时。建议学时分配表如下: 2、教学要求: (1)心理健康为你的大学生活保驾护航(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学重点: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1]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借鉴近年来有关此类课程的论证,并依据我国的学校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命名,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明确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校教育这一特殊情景相结合的性质,平衡了辅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

育能力。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直接而且高效率地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其功能可以总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的心理障碍进行团体干预的功能,目标是心理障碍的缓解或消除;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充分发挥潜能的功能,目标是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 1. 科普性质的讲座 科普性质的讲座主要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普及心理学常识,从心理学的规律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的角度讲授有关知识。例如,有关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心理保健的常识、不同年龄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情绪的功能和情绪的自我调控的意义、人际交往的意义和规律、自我意识的意义、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思维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问题。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应淡化心理学的概念,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注重心理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所发挥的功能是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 2。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中等职业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心理健康》课,此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发展性——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在。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要 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辅导技巧和水平。心理健康课程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 三、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会调适寻求发展。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建 立在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学校适应、学习策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围绕这几个分目标,具体要达成的目标如下: 一学校适应 1、了解学校各建筑和部门知道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位置和功能。 2、认识心理健康课程,了解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要求。 3、觉察自己目前的生涯状态,宣泄自己进入学校后的困惑,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 二自我意识 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人格特质类型,学会悦纳自己。 2、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价值。 3 协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型态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参考。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为了更进一步促进我校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实验学校建设,充分展现特色实验学校风采,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设计思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结合实学校际,针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而开设的。根据《纲要》要求,除了应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重点主要是向学生传输健康的生活理念,教授科学的心理调节技能,帮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易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程目标 按照《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教学成果和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个性情感,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2.培养高中生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3.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交往角色辅导,以正常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辅导训练,开展考试心理调试和辅导,减少学习、升学和考试的心理负担。 5.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升学或就业问题,开展择校或职业辅导,培养学生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的能力,具备克服升学就业压力的能力。 (二)分层目标 高一级:根据高一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初中,离开家庭独自一个人来到县城求学,在缺乏学习和生活指导的情况下,很难较快的投入大高中学习生活中,学校将高一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认识高中阶段,适应高中学习,掌握高中学习方法;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适应竞争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顺利走过高中过渡期。 高二级: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由于学生刚度过高一适应期,对高中生活失去新鲜感,我校大部分学生在校外寄宿,监管力度较弱,自控能力偏低,在这个阶段学生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心里比较浮躁,会出现早恋的苗头,容易在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将高二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会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磨练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自己的人格,学会独立生活,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为高三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小学心理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pdf

小学心理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从旬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的重要性,让我感触颇深。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让它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本书有以下两个特点。 突出实践操作性。为克服心理学教科书理论性太强、太抽象等弊端,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选择小学生或者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带有典型性和普遍意义的一些难题作为案例,使得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小学教师及普通家长,都可以将书中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直接用来分析与解决自己面临的小学生心理问题。讲述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活动特点,既可以帮助教师、家长更好地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也可以使小学生增进对自身的认识,顺利度过人生的黄金时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不能正确估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自己不“认识”自己。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是很有道理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原因是心理上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的心理常常使一些同学偏激,喜欢怀疑和争论,缺乏虚心请教精神,非常自信,行动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中间有的看问题总是抓住一点就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么好的不得了,要么坏的一无是处;有的则把教师、家长对他们的教育和忠告视为对其独立性的一种限制,因此往往听不进去,并在心里上产生反感。无数事实证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好比是“盲人骑瞎马”,很难办成大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总的认识,即各种看待儿童观点的总和;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儿童观指导下,对儿童的态度和所实施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教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 03231023 (二)课程英文名称: Education of Mental Health in school (三)开课对象:心理咨询选修 (四)课程性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各大学心理学专业和教育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当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本门课程就此讲述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常见心理障碍的调适。为广大心理学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心理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教学目的: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知识及方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六)教学内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常见的心理疾病及治疗;以及家长,教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36学时 分数:2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学内容讲授合计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1010 发展 第二篇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1626 其治疗 第三篇客观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834 康的影响

考试236合计3636(八)教学方式:讲授法。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查科目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发展 教学要点:心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的阶段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一、发展的概念 二、两种发展理论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独有特点 考核要求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一、发展的概念(掌握) 二、两种发展理论(掌握)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领会) 二、人格发展的独有特点(掌握) 第二篇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教学要点:神经症;精神症及一些身心疾病。 教学时数: 16 学时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详]

本教材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心灵导航》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建议学时: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 适用专业:学院各专业高职学生 一、前言 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问题、升学就业问题以及青春期的烦恼等方面的困扰,无不影响着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尤其是部分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心灵导航》课程教学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高职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为宗旨,依次从快乐体验、特别呈现、芝麻开门、领悟空间四个教学设计过程出发,在活动训练中产生体验,对案例分析进行谈论、解惑,对理论知识进行探究、分享,在领悟空间中已发思考、反馈,力图把心理学抽象的理论变为心灵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教学中的真知灼见,使高职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我。 (一)课程定位 《心灵导航--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职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指导大学生树立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与自身个性特点,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学会化解心理困扰;指导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困惑,化解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和危机事件发生,促进健康成长;指导大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既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识,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又是他们不断开发自我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并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其他专业课学习的基础,由此心理健康课程在我校基础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1.2设计思路: ①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因此,我校所有在校生均需要学习本课程,同时,本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所以,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自信教育、情绪管理、压力舒缓、生命教育、人际交往等。共分成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十课时,每周一课时。 ②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③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④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设计的思路是: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中等职业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心理健康》课,此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发展性——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在。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辅导技巧和水平。心理健康课程不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1] ?1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形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借鉴近年来有关此类课程的论证,并依据我国的学校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命名,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明确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校教育这一特殊情景相结合的性质,平衡了辅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直接而且高效率地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其功能可以总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的心理障碍进行团体干预的功能,目标是心理障碍的缓解或消除;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充分发挥潜能的功能,目标是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 1. 科普性质的讲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2014版)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湾附属学校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合理调节情绪、理性进行升学选择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 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四)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段划分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的地区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2021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部分前言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课程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识,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又是他们不断开发自我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帮助学生澄清问题,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提高学生心理品质。 三、设计思路 《标准》的确立是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确定的。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按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段这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中等职业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心理健康》课,此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发展性——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在。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辅导技巧和水平。心理健康课程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 三、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会调适寻求发展。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学校适应、学习策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围绕这几个分目标,具体要达成的目标如下: 一学校适应 1、了解学校各建筑和部门知道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位置和功能。 2、认识心理健康课程,了解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要求。 3、觉察自己目前的生涯状态,宣泄自己进入学校后的困惑,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 二自我意识 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人格特质类型,学会悦纳自己。 2、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价值。 3 协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型态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前言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课程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心理健康保健常识,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过程;又是他们不断开发自我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帮助学生澄清问题,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提高学生心理品质。 三、设计思路 《标准》的确立是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确定的。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按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段这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