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竞赛:统筹规划.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小学数学竞赛:统筹规划.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小学数学竞赛:统筹规划.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小学数学竞赛:统筹规划.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统筹规划

教学目标

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地点问题.

2.掌握合理布线和调运问题.

知识点拨

知识点说明:

统筹学是一门数学学科,但它在许多的领域都在使用,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时,科学的安排好先后顺序,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生前十分重视数学的应用,并亲自带领小分队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使数学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他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有一篇名为《统筹原理》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统筹方法和指导意义.运筹学是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发挥最大效率的科学。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物资调运、场地设置、工作分配、排队、对策、实验最优等等,每类问题都有特定的解法。运筹学作为一门科学,要运用各种初等的和高等的数学知识及方法,但是其中分析问题的某些朴素的思想方法,如高效率优先的原则、调整比较的思想、尝试探索的方法等,都是我们小学生能够掌握的。这些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正是启发同学们学数学、用数学最好的思维锻炼题目。

本讲主要讲统筹安排问题、排队问题、最短路线问题、场地设置问题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它们安排得更合理,多快好省地办事,就是这讲涉及的问题。

“节省跑空车的距离”是物资调运问题的一个原则。

“发生对流的调运方案”不可能是最优方案。

“小往大靠,支往干靠”。

例题精讲

板块一、合理安排时间

【例 1】一只平底锅上最多只能煎两张饼,用它煎1张饼需要2分钟(正面、反面各1分钟).问:煎3张饼需几分钟?怎样煎?

【巩固】烙饼需要烙它的正、反面,如果烙熟一块饼的正、反面,各用去3分钟,那么用一次可容下2块饼的锅来烙21块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巩固】一只平底锅上最多只能煎两张饼,用它煎1张饼需要2分钟(正面、反面各1分钟).问:煎2009张饼需几分钟?

【例 2】星期天妈妈要做好多事情。擦玻璃要20分钟,收拾厨房要15分钟,洗脏衣服的领子、袖口要10分钟,打开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要40分钟,晾衣服要10分钟。妈妈干完所有这些事情最少

用多长时间?

【巩固】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开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茶壶要用1分钟,洗茶杯要用1分钟,拿茶叶要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要花20分钟。为了使

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

【巩固】小明在家的一面墙上贴奖状,一共有32张,给一张奖状涂满胶水需要2分钟,涂完胶水后要过2分钟才能往墙上贴,贴的过程需要1分钟,但是如果等待超过6分钟的话胶水就会干掉不能再

贴,问:小明最快用多长时间能贴完所有的奖状?

【例 3】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4头牛.甲牛过河需要1分钟,乙牛过河需要2分钟,丙牛过河需要5分钟,丁牛过河需要6分钟.每次只能赶两头牛过河,那么小明要把

这4头牛都赶到对岸,最小要用多少分钟?

【巩固】有四个人在晚上准备通过一座摇摇欲坠的小桥.此桥每次只能让2个人同时通过,否则桥会倒塌.过桥的人必须要用到手电筒,不然会一脚踏空.只有一个手电筒.4个人的行走速度不同:小强用1分种就可以过桥,中强要2分中,大强要5分中,最慢的太强需要10分中.17分钟后

桥就要倒塌了.请问:4个人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全部安全过桥?

【巩固】有一家五口人要在夜晚过一座独木桥.他们家里的老爷爷行动非常不便,过桥需要12分钟;孩子们的父亲贪吃且不爱运动,体重严重超标,过河需要时间也较长,8分钟;母亲则一直坚持劳

作,动作还算敏捷,过桥要6分钟;两个孩子中姐姐需要3分钟,弟弟只要1分钟.当时正是

初一夜晚又是阴天,不要说月亮,连一点星光都没有,真所谓伸手不见五指.所幸的是他们有

一盏油灯,同时可以有两个人借助灯光过桥.但要命的灯油将尽,这盏灯只能再维持30分钟了!

他们焦急万分,该怎样过桥呢?

【巩固】小强、小明、小红和小蓉4个小朋友效游回家时天色已晚,他们来到一条河的东岸,要通过一

座小木桥到西岸,但是他们4个人只有一个手电筒,由于桥的承重量小,每次只能过2人,因

此必须先由2个人拿着手电筒过桥,并由1个人再将手电筒送回,再由2个人拿着手电筒过桥……

直到4人都通过小木桥.已知,小强单独过桥要1分钟;小明单独过桥要1.5分钟;小红单独过

桥要2分钟;小蓉单独过桥要2.5分钟.那么,4个人都通过小木桥,最少要多少分钟?

【例 4】6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到水龙头接水,水龙头注满6个人的水桶所需时间分别是5分钟、4分钟、3分钟、10分钟、7分钟、6分钟.现在只有这一个水龙头可用,问怎样安排这6人的打水次序,可使他们总的等候时间最短?这个最短时间是多少?

【例 5】有甲、乙两个水龙头,6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到水龙头接水,水龙头注满6个人的水桶所需时间分别是5分钟、4分钟、3分钟、10分钟、7分钟、6分钟.怎么安排这6个人打水,才能使他

们等候的总时间最短,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巩固】车间里有五台车床同时出现故障,已知第一台到第五台修复时间依次为18,30,17,25,20分钟,每台车床停产一分钟造成经济损失5元.现有两名工作效率相同的修理工,⑴怎样安排才

能使得经济损失最少?⑵怎样安排才能使从开始维修到维修结束历时最短?

【巩固】理发室里有甲、乙两位理发师,同时来了五位顾客,根据他们所要理的发型,分别需要10、12、

15、20和24分钟,怎样安排他们理发的顺序,才能使这五人理发和等候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最少时间为多少?

【巩固】设有十个人各拿着一只提桶同时到水龙头前打水,设水龙头注满第一个人的桶需要1分钟,注满第二个人的桶需要2分钟,…….如此下去,当只有两个水龙头时,如何巧妙安排这十个人

打水,使他们总的费时时间最少?最少的时间是多少?

【例 6】右图是一张道路示意图,每段路上的数字表示小明走这段路所需要的时间(单位:分).小明从A 到B最快要几分钟?

H

G F

E

D

C

B A 7565

046

46334

1

【巩固】 下图为某三岔路交通环岛的简化模型,在某高峰时段,单位时间进出路口A ,B ,C 的机动车辆

数如图所示,图中1x ,2x ,3x 分别表示该时段单位时间通过路段AB ,BC ,CA 的机动车辆数(假

设:单位时间内,在上述路段中,同一路段上驶入与驶出的车辆数相等),问:1x ,2x ,3x 的大小关系.

5055

3035

30

20X 3

X 2

X 1

【例 7】 某人从住地外出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骑自行车去,另一种是乘公共汽车去.显然公共汽车的速度

比自行车速度快,但乘公共汽车有一个等候时间(候车时间可以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他总是采用时间最少的最佳方案.下表表示他到达A 、B 、C 三地采用最佳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为了到达离住地8千米的地方,他需要花多少时间?并简述理由.

板块二、合理安排地点

【例 8】 如图,在街道上有A 、B 、C 、D 、E 、F 六栋居民楼,现在设立一个公交站,要想使居民到达车

站的距离之和最短,车站应该设在何处?

【巩固】 如图,在街道上有A 、B 、C 、D 、E 五栋居民楼,为使五栋楼的居民到车站的距离之和最短,车

站应立于何处?

【巩固】 如图,在街道上有A 、B 、C 、D 、E 五栋居民楼,每栋楼里每天都有20个人要坐车,现在设立

一个公交站,要想使居民到达车站的距离之和最短,应该设在何处?

【巩固】 有1993名少先队员分散在一条公路上值勤宣传交通法规,问完成任务后应该在公路的什么地点

集合,可以使他们从各自的宣传岗位沿公路走到集合地点的路程总和最小?

【巩固】 道路沿线有一些垃圾回收站点,现需要将每个回收站点的垃圾都运送到一个处理场(处理场也可

以设在站点上),希望所有站点到处理场的距离总和最短.⑴若有2个回收站点,请在下面线上用▲标出这个处理场的位置.

站点2

站点1

⑵若有3个回收站点,请在下面线上用▲标出这个处理场的位置.

站点2

站点1

站点3

⑶若有4个回收站点,请在下面线上用▲标出这个处理场的位置.

站点3

站点4

站点1

站点2

⑷若有5个回收站点,请在下面线上用▲标出这个处理场的位置.

站点4

站点2

站点1

站点5

站点3

⑸若有59个回收站点,请说明这个处理场应设的位置.

【例 9】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千米,有一个仓库(如图)共有5个仓库,一号仓库存有10吨货物,二号

仓库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40吨货物,其余两个仓库是空的.现在想把所以的货物集中

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公里需要0.5元运输费,那么最少要多少运费才行?

40吨

20吨

10吨

四三二一

【巩固】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千米有一座仓库(如图),共有五座,图中数字表示各仓库库存货物的重

量.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需要运费0.9元,那么集中到哪个仓库运费最少?

6010吨20吨30吨10吨

【巩固】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千米有一座仓库,共有8座,图中数字表示各仓库库存货物的重量(单

位:吨),其中C 、G 为空仓库.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入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需要0.5元,那么集中到那个仓库中运费最少,需要多少元运费?

60

10

20

30

H G

F E D C

B A

【巩固】 一条直街上有5栋楼,从左到右编号为1,2,3,4,5,相邻两楼的距离都是50米.第1号楼

有1名职工在A 厂上班,第2号楼有2名职工在A 厂上班……,第5号楼有5名职工在A 厂上班.A 厂计划在直街上建一通勤车站接送这5栋楼的职工上下班,为使这些职工到通勤车站所走的路程之和最小,车站应建在距1号楼多少米处?

【例 10】 某个班的20个学生的家庭住址在城市中的分布如图(圆点是各个学生的家庭住址,线段是街

道),如果这个班的学生举行一个聚会,为了尽量减少每个学生行走路程总和,那么他们应该

选择 十字路口附近的地点。(横线上填十字路口的坐标,如所在的十字路口的坐

标为3D )。

9

721

【例 11】 右图是A ,B ,C ,D ,E 五个村之间的道路示意图,○中数字是各村要上学的学生人数,道路上

的数表示两村之间的距离(单位:千米).现在要在五村之中选一个村建立一所小学.为使所有学生到学校的总距离最短,试确定最合理的方案.

E

D

C

B A 5

4

2

3

50352020

40

【巩固】 有七个村庄1A ,2A ,L ,7A 分布在公路两侧(见右图),由一些小路与公路相连,要在公路上设

一个汽车站,要使汽车站到各村庄的距离和最小,车站应设在哪里?

公路

A 6A 5A 7A 4A 3

A 2

A 1

F

E

D

B C

【巩固】 某乡共有六块麦地,每块麦地的产量如右图.试问麦场设在何处最好?(运输总量的千克千米数

越小越好.)

6000千克

4000千克1000千克

5000千克2000千克3000千克G F

E D C B A

【例 1】 (奥数网习题库)右图是A ,B ,C ,D ,E 五个村之间的道路示意图,○中数字是各村要上学的学

生人数,道路上的数表示两村之间的距离(单位:千米).现在要在五村之中选一个村建立一所小学.为使所有学生到学校的总距离最短,试确定最合理的方案.

5

3

4

2

50352020

40

E

D

C

B A

板块三、合理布线和调运

【例 12】 新建的自来水厂要给沿公路的十个村庄供应自来水(如下图,距离单位为千米),要安装水管有

粗细两种选择,粗管足够供应所有村庄使用,细管只能供一个村用水,粗管每千米要用8000元,细管每千米要2000元,如果粗细管适当搭配,互相连接,可以降低费用,怎样安排才能使这项工程费用最低?费用是多少元?

2

J

I H G F E D C B A 自来水厂

【例 13】 有十个村庄,座落在从县城出发的一条公路上,现要安装水管,从县城供各村自来水.可以用

粗、细两种水管,粗管每千米7000元,细管每千米2000元.粗管足够供应所有各村用水,细管只能供应一个村用水,各村与县城间距离如右图所示(图中单位是千米),现要求按最节约的方法铺设,总费用是多少?

A 10A

9

A 8A 7A 6A 5A 4A 3A 2A 1

52

223

2

4

2

5

30

县城

【例 14】 北京、洛阳分别有11台和5台完全相同的机器,准备给杭州7台、西安9台,每台机器的运费

如右表,如何调运能使总运费最省?

600

1000700

800洛阳

北京西安杭州发站

运费/元到站

【巩固】 北京、上海分别有10台和6台完全相同的机器,准备给武汉11台,西安5台,每台机器的运

费如右表,如何调运能使总运费最省?

到站运费/元发站

武汉西安北京上海

500700

6001000

【例 15】 北京和上海同时制成了电子计算机若干台,除了供应本地外,北京可以支援外地10台,上海可

以支持外地4台.现决定给重庆8台,汉口6台,若每台计算机的运费如右表,上海和北京制

造的机器完全相同,应该怎样调运,才能使总的运费最省?最省的运费是多少?

5

83

4上海

北京重庆汉口发站

运费/元到站

【例 16】 北仓库有货物35吨,南仓库有货物25吨,需要运到甲、乙、丙三个工厂中去.其中甲工厂需

要28吨,乙工厂需要12吨,丙工厂需要20吨.两个仓库与各工厂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公里).已知运输每吨货物1公里的费用是1元,那么将货物按要求运入各工厂的最小费用是多少元?

1612

568

10丙

乙甲

南仓库

北仓库

【例 17】 A 、B 两个粮店分别有70吨和60吨大米,甲、乙、丙三个居民点分别需要30吨、40吨和50

吨大米.从A ,B 两粮店每运1吨大米到三个居民点的运费如右图所示:如何调运才能使运费最少?

到站运费/元发站

甲乙A B

030

400

丙3020

5

3丙10

73

2B

A 乙甲发站

运费/元到站

【例 18】 40名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任务是:挖树坑,运树苗。这40名学生可分为甲、乙、丙三类,

每类学生的劳动效率如右表所示。如果他们的任务是:挖树坑30个,运树苗不限,那么应如何安排人员才能既完成挖树坑的任务,又使树苗运得最多?

【例 19】 一支勘探队在五个山头A 、B 、C 、D 、E 设立了基地,人数如右图所示.为调整使各基地人数相

同,如何调动最方便?(调动时不考虑路程远近)

【例 20】 下图是一个交通示意图,A 、B 、C 是产地(用●表示,旁边的数字表示产量,单位:吨),D 、

E 、

F 是销地(用○表示,旁边的数字表示销量,单位:吨),线段旁边有括号的数字表示两地每吨货物的运价,单位:百元(例如B 与D 两地,由B 到D 或由由D 到B 每吨货物运价100元).将产品由产地全部运往销地,怎样调运使运价最小?最小运价是多少?

第3题5

589

(1)(3)

(4)

(6)

(4)

(3)

F E D

B A

板块四、其他最优化问题

【例 21】 用10尺长的竹竿做原材料,来截取3尺、4尺长的甲、乙两种短竹竿各100根,至少要用去原

材料几根?怎么截法最合算?

【巩固】 189米长的钢筋要剪成4米或7米两种尺寸,如何剪法最省材料?

【例 22】 山区有一个工厂.它的十个车间分散在一条环行的铁道上.四列货车在铁道上转圈运送货物。

货车到了某一车间,就要有装卸工人装上或卸下货物.各车间由于工作 量不同,所需装卸工人数也不同,各车间所需装卸工人数如图所示。当然,装卸工可以固定在车间等车;也可以坐在货车上跟车到各车间去干活;也可以一部分装卸 工固定在车间,另一部分跟车.问怎样安排跟车人数和各车间固定人数,才能使装卸工的总人数最少?最少需多少名工人?

【巩固】一个物流港有6个货站,用4辆同样的载重汽车经过这6个货站组织循环运输.每个货站所需要的装卸工人数如下图.为了节省人力,可安排流动的装卸工随车到任何一个货站装卸.在最优的安排下使物流港装卸工总人数最少,则是人.

【巩固】一个工厂有7个车间,分散在一条环形铁路上,三列火车循环运输产品.每个车间装卸货物所需工人数为25、18、27、10、20、15、30.若改为部分工人跟车,部分工人固定在车间,那么安排多少名装卸工,所用总人数最合理?

【例 2】在3棵树上栖息着15只黄鹂和14只白鹭,每棵树上至少有4只黄鹂和2只白鹭,如果每棵树上的白鹭都不比黄鹂多,那么一棵树最多有鸟.

【例 23】牛奶和李子果酱被装在同样的瓶子里出售,同时商店还开展回收此类空瓶的业务.每5个空瓶可以换1瓶牛奶,每10个空瓶可以换1瓶李子果酱.谢辽沙从地窖里找到了60个空瓶,拿到

商店去换物品.他每次只换回一瓶牛奶,或一瓶李子果酱,并且等把换到的牛奶或李子果酱都

吃掉后,再拿空瓶去换物品.在进行了若干次交换之后,他手中只剩下了1个空瓶.问:他一

共进行了多少次交换?

【巩固】师生共52人外出春游,到达后,班主任要给每人买一瓶矿泉水,给了班长买矿泉水的钱。班长到商店后,发现商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规定每5 个空瓶可换1瓶矿泉水。班长只要买______ 瓶矿泉水,就可以保证每人一瓶。

【例 24】国王准备了1000桶酒作庆祝他的生日,可惜在距离生日前十日,国王得知其中有一桶酒被人下毒,若毒服后则正好第10日发作.有人提议用死刑犯试毒,问至少需要多少个死刑犯才能保证

检验出一桶有毒的酒桶?如何试毒?

【巩固】欢欢、迎迎各有4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各写有一个自然数.两人各出一张卡片,计算两张卡片

上所写数的和,结果发现一共能得到16个不同的和.那么,两人的卡片上所写的数中最大的数最小是.

【例 25】一次,齐王与大将赛马.每人有四匹马,分为四等.田忌知道齐王这次比赛马的出场顺序一次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而且还知道这八匹马跑得最快的是齐王的一等马,接着依次为自

己的一等,齐王的二等,自己的二等,齐王的三等,自己的三等,齐王的四等自己的四等.田

忌有种方法安排自己的马出场顺序,保证自己至少能赢得两场比赛.

【例 26】下图3332

的长方形,黑色两块是边长为1与4的磁砖,其余的部分尚未铺磁砖:铺磁砖的师傅说:“只需边长为7、8、9、10、14、15、18的正方形磁砖各一块(共七块),就可以将整个长

方形铺满.”试着铺铺看,并把结果图示在下图中(请用粗线标出各块的边缘,并在中心标出其

边长).

18

14

10

9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讲义(四)等腰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讲义(四) 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精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两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

初中九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0 最优化_答案[精品]

专题10 最优化 例1. 4 提示:原式=1 12 - 62 -+)(x . 例2. B 提示:由-1≤y ≤1有0≤≤1,则=22 +16+3y 2 =142 +4+3是开口向上,对称轴为7 1 -=x 的抛物线. 例3.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0≤a +?)(,∴f (a )=2a ,即2a =2132-2+a ,则?? ? ??=--=413 172b a 综上,(a ,b )=(1,3)或(17-2-, 4 13 ) 例4. (1) 121≤≤x ,y 2 = 21+216143-2+-)( x .当=4 3时,y 2 取得最大值1,a =1; 当21= x 或=1时,y 2取得最小值21,b =22.故a 2+b 2=2 3. (2) 如图,AB =8,设AC =,则BC =8- ,AD =2,CD =42+x ,BE =4,CE =16)-8(2+x BF =AD =2. 10)24(816)8(4222222=++=+=≥+=+-++EF DF DE CE CD x x 当且仅当D ,C ,E 三点共线时,原式取最小值.此时△EBC ∽△DAC ,有 22 4 ===DA EB CA BC , 从而=AC = 3831=AB .故原式取最小值时,=3 8. (3)如图, 原式= [] 22222 2 2)24()13()32()01(032--0y x y x -+-+-+-+-+)()(

高中数学竞赛之路

金牌学生推荐(可参照选择) 一、第零阶段:知识拓展 《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赛区预赛(即省选初赛) 1、《五年高考三年模拟》B版或《3年高考2年模拟》第二轮复习用 2、《高中数学联赛备考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3、《奥赛经典:超级训练系列》高中数学沈文选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4、单樽《解题研究》(推荐指数五颗星) 5、单樽《平面几何中的小花》(个别地区竞赛会考到平几) 6、《平面几何》浙江大学出版社 7、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苏勇熊斌著 三、第二阶段: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一试 0、《奥林匹克数学中的真题分析》沈文选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1、《高中数学联赛考前辅导》熊斌冯志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一试)》浙江大学出版社3、命题人讲座《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单樽4、《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小丛书第二版,冯志刚)5、《数列与归纳法》浙江大学出版社韦吉珠6、《解析几何的技巧》单樽(建议买华东师大出版的版本)7、《概率与期望》单樽8、《同中学生谈排列组合》苏淳9、《函数与函数方程》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10、《三角函数》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11、《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12、《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13、《解析几何》浙江大学出版社 二试 平几1、高中数学竞赛解题策略(几何分册)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2、《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3、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平面几何》 4、浙大小红皮《平面几何》 5、沈文选《三角形的五心》 6、田廷彦《三角与几何》 7、田廷彦《面积与面积方法》不等式 8、《初等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韩神 9、命题人讲座《代数不等式》计神10、《重要不等式》中科大出版社11、奥林匹克小丛书《柯西不等式与平均值不等式》数论(9,10,11选一本即可,某位大神说二试改为四道题以来没出过难题)12、奥林匹克小丛书初中版《整除,同余与不定方程》13、奥林匹克小丛书《数论》14、命题人讲座《初等数论》冯志刚组合15、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组合数学》16、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组合几何》17、命题人讲座刘培杰《组合问题》18、《构造法解题》余红兵19、《从特殊性看问题》中科大出版社20、《抽屉原则》常庚哲 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及以上 命题人讲座《圆》田廷彦《近代欧式几何学》《近代的三角形的几何学》《不等式的秘密》范建熊、隋振林《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数论问题》沈文选《奥赛经典: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程》叶军《初等数论难题集》命题人讲座《图论》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图论》《走向IMO》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

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阅读与思考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 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 1、直接代入 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 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 数学思想: 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 =x , y , n 都是正整数) 例题与求解 【例1】 当x = 时,代数式32003 (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 2- (绍兴市竞赛试题) 【例2】 化简 (1(b 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 (2 (五城市联赛试题)

(3 (北京市竞赛试题) (4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 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 【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 (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 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 == 想一想:设x=求 432 32 621823 7515 x x x x x x x --++ -++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

人教版初一数学培优和竞赛二合一讲炼教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讨论

人教版初一数学培优和竞赛二合一讲炼教程 (10)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讨论 【知识精读】 1. 二元一次方程组???=+=+222 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解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① 当2 12121c c b b a a ==时,方程组有无数多解。(∵两个方程等效) ② 当2 12121c c b b a a ≠=时,方程组无解。(∵两个方程是矛盾的) ③ 当 2121b b a a ≠(即a 1b 2-a 2b 1≠0)时,方程组有唯一的解: ??? ????--=--=12212 11212211221b a b a a c a c y b a b a b c b c x (这个解可用加减消元法求得) 2. 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时,一般是不定解,即有无数多解,若要求整数解,可按二元一次方程整数解的求法进行。 3. 求方程组中的待定系数的取值,一般是求出方程组的解(把待定系数当己知数),再解含待定系数的不等式或加以讨论。(见例2、3) 【分类解析】 例1. 选择一组a,c 值使方程组???=+=+c y ax y x 275 ① 有无数多解, ②无解, ③有唯一的解 解: ①当 5∶a=1∶2=7∶c 时,方程组有无数多解 解比例得a=10, c=14。 ② 当 5∶a =1∶2≠7∶c 时,方程组无解。 解得a=10, c ≠14。 ③当 5∶a ≠1∶2时,方程组有唯一的解, 即当a ≠10时,c 不论取什么值,原方程组都有唯一的解。 例2. a 取什么值时,方程组? ??=+=+3135y x a y x 的解是正数? 解:把a 作为已知数,解这个方程组

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含解析)专题27 以形借数

27 以形借数——借助图形思考 阅读与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与形以及数和形的关联与转化,这是数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就解题而言,数与形的恰当结合,常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维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解法”.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图形,把问题中的条件与结论直观地、整体地表示出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解题方法,现阶段借助图形思考是指以下两个方面: 1.从给定的图形获取解题信息 数学问题的表述方法很多,既有用文字叙述的,也有通过图形(如数轴、图表、平面图形等)来呈现的,善于从给定的图形获取解题信息是一个重要技能. 2.有意地画图辅助解题 图形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及关系,解题中有意地画图(如画直线图、列表、构造图形等)能帮助分析理顺复杂数量关系,使问题获得简解. 阅读与思考 【例1】如图,圆周上均匀地钉了9枚钉子,钉尖朝上,用橡皮筋套住 其中的3枚,可套得一个三角形,所有可以套出来的三角形中,不同 形状的共有____________种。 (“五羊杯”竞赛试题) x y z则解题思路:圆周长保持不变,设圆周长为9,套成的三角形三边所对应的弧长分别为,,, ≤≤,借助图形分析,找出满足条件的整数解即可。 ++=。不妨设x y z 9 x y z

【例2】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像进行一下探究: 信息读取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km。 (2)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图像理解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4)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问题解决 (5)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车发多少小时?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函数图像包含了两种不同层次的信息:有慢车行驶900km用了12h等可直接感知的浅层结构信息,也有在0~4小时之间以及稍后的一段时间内,快车和慢车的速度之和为定值和C点表示快车在某一时刻已到达终点等需要经过分析或运算才能获得的深层结构的信息。

初中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25 配方法-精编

专题 25 配方法 阅读与思考 把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部分写成完全平方式或者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形式,这种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是代数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 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变式子的原有结构,是变形求解的一种手段;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揭示式子的非负性,是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 配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配方”,恰当的“拆”与“添”是配方常用的技巧,常见的等式有: 1、222 2()a ab b a b ±+=± 2、2 a b ±= 3、2222 222()a b c ab bc ca a b c +++++=++ 4、2 2 2 2221 [()()()]2 a b c ab bc ac a b b c a c ++---= -+-+- 配方法在代数式的求值,解方程、求最值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运用配方解题的关键在于: (1) 具有较强的配方意识,即由题设条件的平方特征或隐含的平方关系,如2 a = 能 联想起配方法. (2) 具有整体把握题设条件的能力,即善于将某项拆开又重新分配组合,得到完全平方式. 例题与求解 【例1】 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 5,z 9x y xy y +==+- ,那么23x y z ++=_____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题设条件实施变形,设法确定x , y 的值. 【例2】 若实数a ,b , c 满足222 9a b c ++= ,则代数式2 2 2 ()()()a b b c c a -+-+- 的 最大值是 ( ) A 、27 B 、18 C 、15 D 、12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运用乘法公式 ,将原式变形为含常数项及完全平方式的形式.

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07 整式的加减

专题07 整式的加减 阅读与思考 整式的加减涉及许多概念,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并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概括起来就是要掌握好以下两点: 1.透彻理解“三式”和“四数”的概念 “三式”指的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四数”指的是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系数、次数. 2.熟练掌握“两种排列”和“三个法则” “两种排列”指的是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字母的升幂或降幂排列,“三个法则”指的是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把整式中那些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单项式作为一类——称为同类项,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聚在一起——称为合并同类项.这样,使得整式大为简化,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合并同类项. 例题与求解 [例1]如果代数式ax5+bx3+cx-5,当x=-2时的值是7,那么当x=7时,该式的值是______.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困难在于变元个数多,将x两个值代入,从寻找两个多项式的联系入手. [例2]已知-1<b<0,0<a<1,那么在代数式a-b,a+b,a+b2,a2+b中,对于任意a,b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 A.a+b B.a-b C.a+b2D.a2+b (“希望杯”初赛试题) 解题思路:采用赋值法,令a=1 2 ,b=- 1 2 ,计算四个式子的值,从中找出值最大的 式子. [例3]已知x=2,y=-4时,代数式ax2+1 2 by+5=1997,求当x=-4,y=- 1 2 时, 代数式3ax-24by3+4986的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一般的想法是先求出a,b的值,这是不可能的.解本例的关键是:将给定的x,y值分别代入对应的代数式,寻找已知与待求式子之间的联系,整体代入求值.[例4]已知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a(x3-x2+3x)+b(2x2+x)+x3-5.当x=2时的值为-17,求当x=-2时,该多项式的值. (北京市“迎春杯”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多项式降幂排列、多项式次数等概念挖掘隐含的关于a,b的等式. [例5]一条公交线路上起点到终点有8个站.一辆公交车从起点站出发,前6站上车100人,前7站下车80人.问从前6站上车而在终点下车的乘客有多少人?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不等式

不等式 例1. 已知122016,,,x x x ??? 均为正实数,则 3201621112122015122016 4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的最小值__________ 例2. 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b =++≥< ,则24a b c M b a ++= -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 例3. 记223 (,)()(),03x F x y x y y y =-++≠ ,则(),F 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例4. 已知[],1,3,4,a b a b ∈+= 求证:1146103 a b a b ≤+ ++< 例5. 设0,1,2,,,i x i n ≥=???约定11,n x x += 证明:() () 2 12 2 1 11 .2 11n k k k k x x x +=++ ≥ ++∑ 证明:因0,1,2,,,i x i n ≥=???令2tan ,0,,1,2,,2k k k x k n πθθ?? =∈=??????? 约定 11, n θθ+= () () 2 44 112 2 11 =cos sin 11k k k k k x x x θθ++++ +++() 2 222211 cos sin 2 2 k k k k θθ+++≥ = 所以() () 2 22112 2 11 11 =.2211n n k k k k k k k x x x ++==++ ≥++∑ ∑ 例6. 设2,,n n N +≥∈ 求证:ln 2ln 3ln 1 .23n n n ?????< ()ln 1n n <- 例7. 已知* ,,n N x n ∈≤求证:2(1)n x x n n e x n --≤. 【证明】原不等式等价于2 ((1))x n n x n x n e n -≤-?. 当2x n ≥,上述不等式左边非正,不等式成立; 当2x n <时,由1(0)y e y y ≥+≥及贝努力不等式(1)1(1,1)n y ny n y +≥+≥>-,

初中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6 不等式

专题16 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客观世界与实际生活既存在许多相等关系,又包含大量的不等关系,方程(组)是研究相等关系的重要手段,不等式(组)是探求不等关系的基本工具,方程与不等式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解题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时,只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时,不但要考虑这个数是否为零,而且还要考虑这个数的正负性. 2. 解不等式组与解方程组的主要区别是:解方程组时,我们可以对几个方程进行“代入”或“加减”式的加工,但在解不等组时,我们只能对某个不等式进行变形,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求公共部分.通俗地说,解方程组时,可以“统一思想”,而解不等式组时只能“分而治之”. 例题与求解 【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t x x x 2 35 35 2恰好有5个整数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16-<<-t B 、2116-<≤-t C 、2116-≤<-t D 、2 116-≤≤-t (2013 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广东省试题) 解题思路:把x 的解集用含t 的式子表示,根据题意,结合数轴分析t 的取值范围. 【例2】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7 10 05)2(< >---x n m x n m 的解集为那么关于x 的不等式)0(≠>m n mx 的解集为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关于x 的不等式,求出m ,n 的值或m ,n 的关系. 【例3】已知方程组?? ?=+=-6 2y mx y x 若方程组有非负整数解,求正整数m 的值.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建立关于m 的不等式组,求出m 的取值范围. 【例4】已知三个非负数a ,b ,c 满足3a +2b +c =5和2a +b -3c =1,若m =3a +b -7c ,求m 的最大 值和最小值.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本例综合了方程组、不等式(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用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m ,通过解不等式组,确定这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在约束条件下,求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初中培优竞赛含详细解析 第1讲 整数的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1——整数的基本性质 1.(1,2)(数学#初中#竞赛#初中竞赛#数学竞赛#初中数学竞赛#整数#选择题) 【标准答案】1#0#1#4#A 三人中每两个人的平均年龄加上余下一人的年龄分别是47,61,60,那么这三个人中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是 ( ) A. 28 B. 27 C. 26 D. 25 【分析】设三个人的年龄分别为X1,X2,X3,根据题意,则 +X2+2X3=47×2 ① X X2+X3+2X1=61×2 ② X3+X1+2X2=60×2 ③ 由①+②+③得X1+X2+X3=84,分别代入①②③得X1=38,X2=36,X3=10. 所以X1-X3=28. 【答案】A 【技巧】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来解应用题是常用的方法. 2.(2,3)(数学#初中#竞赛#初中竞赛#数学竞赛#初中数学竞赛#整数#选择题) 【标准答案】2#0#1#4#B 三角形的三边长a、b、c都是整数,且[a,b,c]=60,(a,b) =4,(b,c)=3则a+b+c的最小值是 ( ) {注:[a,b,c]表示a、b、c的最小公倍数,(a,b)表示a,b的最大公约数} A.30 B.31 C.32 D. 33 【分析】因为(a,b)=4,所以a,b都是4的倍数.因为(b,c)=3,所以b,c都是3的倍数.从而a=4a1,b=12b1,c=3c1,a1、b1、c1都是正整数;又因为[a,b,c]=60,所以a,b,c中至少有一个被5整除,即a1、b1、c1中至少有一个被5整除.因为abc三个数的系数中,c的系数最小为3,所以只有当a1、b1 取最小时,三个数之和才最小,那么当a1= b1=1,c1=5时,a+b+c=4+1+15=31最小. 【答案】B 【技巧】根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用解析式表示未知数. 【易错点】若不注意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容易出错.

数学培优讲义(均值不等式)

数学培优讲义 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它作为几个重要不等式之一在高考、数学竞赛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个、三个或n 个(n ∈N +)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的几何平均数,借助均值不等式证明其它不等式以及求函数的最值。主要的手段是合理地构造定和、定积、巧妙地利用等号的成立条件来实现证明和求最值。 定理1、),(222R b a ab b a ∈≥+ 推论1、),(2+∈≥+R b a ab b a 2 2??? ??+≤b a ab 推论2、 ),,(33+∈≥++R c b a abc c b a 3 3??? ??++≤c b a abc 推论3、 ),...,,(......212121+∈≥+++R a a a a a a n a a a n n n n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n a a a =???==21) 例 题 分 析 例1、已知a 1,a 2,…, a n 是n 个正数,满足a 1.a 2…a n =1 求证:(1+ a 1)(1+ a 2)…(1+ a n )n 2≥ 练习1、已知a 1,a 2,…, a n 是n 个正数,满足a 1.a 2…a n =1 求证:(2+ a 1)(2+ a 2)…(2+ a n )n 3≥ 练习2、设a >b >0,那么a 2+)(1 b a b -的最小值是_____

例2、(1)的最大值;求函数设)cos 1(2sin ,0αα πα+=<> 练习2、设a >b >c ,证明 4≥--+--c b c a b a c a 练习3、设X 1, X 2…X n +∈R ,求证≥++++-1221322221...X X X X X X X X n n n X 1+ X 2+…+ X n 练习4、的最小值,求设xz y z x y z x z y x ++-- ->>)(272

全国通用初中数学竞赛培优辅导讲义(28—33)讲

全国初中数学竟赛辅导讲义修订(2) 三角形的边角性质 内容提要 三角形边角性质主要的有: 1. 边与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反过来要使三条线 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必须任意两条线段的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即最长边必须小于其 他两边和。用式子表示如下: a,b,c 是△ABC 的边长b a c b a b a c a c b c b a +<-??? ????????>+>+>+?< 推广到任意多边形:任意一边都小于其他各边的和 2. 角与角的关系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和。 推广到任意多边形:四边形内角和=2×180 , 五边形内角和=3×180 六边形内角和=4×180 n 边形内角和=(n -2) 180 3. 边与角的关系 ① 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② 在直角三角形中, △ABC 中∠C=Rt ∠2 22c b a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ABC 中?? ??=∠∠=∠ 30A Rt C a :b :c=1:3:2 △ABC 中?? ??=∠∠=∠ 45A Rt C a :b :c=1:1:2 例题 例1.要使三条线段3a -1,4a+1,12-a 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求a 的取值范围。 (1988年泉州市初二数 学双基赛题) 解: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得不等式组 ?????+>-+-->-++->++-141312131214121413a a a a a a a a a 解得?? ???<->>51135.1a a ∴1.5

初中几何学霸内部秘籍系列1(学而思培优竞赛)

初中几何学霸内部秘籍系列1(学而思培优 竞赛) 模型 1 :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 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 P 作 PA⊥OM 于点 A,PB⊥ON 于点 B。 结论:PB=PA。 模型证明: ∵OP平分∠MON, ∴∠AOP=∠BOP; 又 PA⊥OM ,PB⊥ON, ∴∠OAP=∠OBP=90°; OP=OP; ∴RT△OAP≌RT△OBP, ∴PB=PA。 模型分析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

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 突破口。 模型实例 (1)如图①,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BC=6,BD=4,那么点 D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_____; (2)如图②,∠1=∠2,∠3=∠4。 求证:AP 平分∠BAC。 解析:(1)由角平分线模型知,D到AB的距离等于DC=2 (2)如图分别做AB、BC、AC三边的高,由题意易得三边高相等, ∴AP 平分∠BAC

模型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BC>AB,AD=DC,BD 平分∠ABC。 求证:∠BAD+∠BCD=180°。 证明:如图延长BA, 过D作DE、DF垂直BA延长线、BC于E、F两点, ∵BD 平分∠ABC ∴DE=DF, 又AD=DC ∴RT△DEA≌RT△DFC ∴∠DAE=∠BCD ∴∠BAD+∠BCD=180° 2.如图,△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 CP 与内角∠ABC 的平分线 BP 交于点 P,若∠BPC=40°,则∠CAP= 。

七年级数学竞赛培优(含解析)专题24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专题24 相交线与平行线 阅读与思考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同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当两条直线相交或两条直线分别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就产生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位置关系角,善于从相交线中识别出以上不同名称的角是解相关问题的基础,把握对顶角有公共顶点,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边在截线上,这是识图的关键.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和重要性质是我们研究平行线问题的主要依据. 1.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它和另一条也垂直.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 例题与求解 【例1】 (1) 如图①,AB ∥DE ,∠ABC =0 80,∠CDE =0 140,则∠BCD =__________. (安徽省中考试题) (2) 如图②,已知直线AB ∥CD ,∠C =0 115,∠A =0 25,则∠E =___________.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试题)

图② A 解题思路:作平行线,运用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进行求解. 【例2】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每一个“三线八角”基本图形都有两对同旁内角,从对原图进行分解入手. C D B 例2题图 例3题图 【例3】 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CE 是∠ACB 的平分线,求证:∠EDF =∠BDF .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综合运用垂直定义、角平分线、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由于图形复杂,因此,证明前注意分解图形. 【例4】 如图,已知AB ∥CD ,∠EAF = 41∠EAB ,∠FCF =41∠ECD .求证:∠AFC =4 3 ∠AEC . (湖北省武汉市竞赛试题) D E C A B 图1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专题辅导-复数

高中数学竞赛培优专题辅导-复数 一、基础知识 1.复数的定义:设i 为方程x 2 =-1的根,i 称为虚数单位,由i 与实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便产生形如a+bi (a,b ∈R )的数,称为复数。所有复数构成的集合称复数集。通常用C 来表示。 2.复数的几种形式。对任意复数z=a+bi (a,b ∈R ),a 称实部记作Re(z),b 称虚部记作Im(z). z=ai 称为代数形式,它由实部、虚部两部分构成;若将(a,b)作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那么z 与坐标平面唯一一个点相对应,从而可以建立复数集与坐标平面内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映射。因此复数可以用点来表示,表示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x 轴称为实轴,y 轴去掉原点称为虚轴,点称为复数的几何形式;如果将(a,b)作为向量的坐标,复数z 又对应唯一一个向量。因此坐标平面内的向量也是复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称为向量形式;另外设z 对应复平面内的点Z ,见图15-1,连接OZ ,设∠xOZ=θ,|OZ|=r ,则a=rcos θ,b=rsin θ,所以z=r(cos θ+isin θ),这种形式叫做三角形式。若z=r(cos θ+isin θ),则θ称为z 的辐角。若0≤θ<2π,则θ称为z 的辐角主值,记作θ=Arg(z). r 称为z 的模,也记作|z|,由勾股定理知|z|=22b a +.如果用e i θ 表示cos θ+isin θ,则z=re i θ ,称为复数的指数形 式。 3.共轭与模,若z=a+bi ,(a,b ∈R ),则=z a-bi 称为z 的共轭复数。模与共轭的性质有:(1)2121z z z z ±=±;(2)2121z z z z ?=?;(3)2||z z z =?;(4)2 1 21z z z z =???? ??;(5)||||||2121z z z z ?=?; (6)| || |||2121z z z z = ;(7)||z 1|-|z 2||≤|z 1±z 2|≤|z 1|+|z 2|;(8)|z 1+z 2|2 +|z 1-z 2|2 =2|z 1|2 +2|z 2|2 ;(9)若|z|=1,则z z 1= 。 4.复数的运算法则:(1)按代数形式运算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与实数范围内一致,运算结果可以通过乘以共轭复数将分母分为实数;(2)按向量形式,加、减法满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3)按三角形式,若z 1=r 1(cos θ1+isin θ1), z 2=r 2(cos θ2+isin θ2),则z 1? ?z 2=r 1r 2[cos(θ1+θ2)+isin(θ1+θ2)];若2 1 212, 0r r z z z = ≠[cos(θ1-θ2)+isin(θ1-θ2)],用指数形式记为z 1z 2=r 1r 2e i(θ1+θ2) , .) (2 12121θθ-=i e r r z z 5.棣莫弗定理:[r(cos θ+isin θ)]n =r n (cosn θ+isinn θ).

初中九年级数学竞赛培优讲义全套专题10 最优化

专题10 最优化 阅读与思考 数学问题中常见的一类问题是:求某个变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带有“最”字的问题,如投入最少、效益最大、材料最省、利润最高、路程最短等,这类问题我们称之为最值问题,解最值问题的常见方法有: 1.配方法 由非负数性质得()02 ≥±b a . 2.不等分析法 通过解不等式(组),在约束条件下求最值. 3.运用函数性质 对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若自变量为任意实数值,则取值情况为: (1)当0>a ,a b x 2-=时,a b ac y 442-=最小值 ; (2)当0

【例3】()2 13 22+-=x x f ,在b x a ≤≤的范围内最小值2a ,最大值2b ,求实数对(a ,b ).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讨论a ,b 与对称轴0=x 的关系得出结论. 【例4】(1)已知2 11- + -=x x y 的最大值为a ,最小值b ,求2 2b a +的值. (“《数学周报》杯”竞赛试题) (2)求使()168422 +-+ +x x 取得最小值的实数x 的值.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3)求使2016414129492222+-+++-++y y y xy x x 取得最小值时x ,y 的值. (“我爱数学”初中生夏令营数学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解与二次根式相关的最值问题,除了利用函数增减性、配方法等基本方法外,还有下列常用方法:平方法、判别式法、运用根式的几何意义构造图形等. 【例5】如图,城市A 处位于一条铁路线上,而附近的一小镇B 需从A 市购进大量生活、生产用品,如果铁路运费是公路运费的一半,问:该如何从B 修筑一条公路到铁路边,使从A 到B 的运费最低? (河南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设铁路与公路的交点为C ,AC =x 千米,BC =y 千米,AD =n 千米,BD =m 千米,又设铁路每千米的运费为a 元,则从A 到B 的运费( ) ay m y n a S 222+--=,通过有理化,将式子整理 为关于y 的方程.

初中数学竞赛培优辅导反证法和构造法(含答案)

培优辅导 反证法和构造法 一、选择题: 1.若假设“整数a,b,c 中恰有一个偶数”不成立,则有( ) A 、a,b,c 都是奇数 B 、a,b,c 都是偶数 C 、a,b,c 中至少有两个偶数 D 、a,b,c 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 2.已知△ABC 的周长为18,c b a 、、三边的关系为c b a ≤≤,则( ) A 、a <6 B 、a >6 C 、a >7 D 、6≤a 3.A 、B 、C 、D 、E 、F 、六个足球队单循环赛,已知A 、B 、C 、D 、E 五个队已经分别比赛了5、4、3、2、1场,则还未与B 队比赛的球队是( ) A 、C 队 B 、D 队 C 、E 队 D 、F 队 4.设等式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两两不同的 实数,则 的值是( ) A 、3 B 、 31 C 、2 D 、3 5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a x 2 -2x-3a-2=0的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则a 的取值范围 是 ( ) A 、a >0或a <-4. B 、a <-4. C 、a >0. D 、-4<a <0. 二、填空题 6.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时,第一步应反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查表可求得=?5.22cot _________. 8.321-+-++x 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 9.若28,142 2=++=++x xy y y xy x ,则=+y x _________. 10.已知))((4)2a c b a c b --=-(且0≠a ,则a c b +=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精品】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讲练:第4讲 巧解盈亏应用题 人教版

第4讲巧解盈亏应用题 方法和技巧 分配某种物品,分配者一定,被分配的物品数一定,两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盈”(余)或“亏”(不足),求分配者数和被分配物品数,这类问题叫盈亏问题。 常用方法:总差额÷每人(或每件的差额)=人数(或件数)A级基础点睛 【例1】小波从家去体育馆参加比赛,先以50米每分钟的速度走了4分钟后,发现这样走下去要迟到3分钟;后来他改用65米每分钟的速度前进,结果提前3分钟到达。问:小波家和体育馆相距多少米? 分析与解由每分钟走50米要迟到3分钟,可知体育馆进行比赛时,小波离体育馆有50×3=150(米);由每分钟走65米早到3分钟,可知体育馆进行比赛时,他还可以走65×3=195(米)。 每分钟50米少150米 ?分钟每分钟 每分钟65米多195米 比较两种方案,每分钟相差65-50=15(米),结果相差150+195=345(米)。时间为345÷15=23(分),即出发4分钟后距离准时比赛时间。按第一种方案一共药性4+23+3=30(分)才能到达体育馆,小波家与体育馆相距50×(345÷15﹢7)=50×﹙23﹢7﹚ =1500米答:小波家和体育馆相距1500米。

做一做1 动物园为猴山的猴买来桃,这些桃如果每只猴分5个,还剩32个;如果其中10只小猴分4个,其余的猴分8个,就恰好分完。问:猴山有猴多少只?共买来多少个桃? 分析与解根据观察对应数量关系的变化寻找答案的解题思路,首先需要把条件“如果其中10只小猴分4个,其余的猴分8个,就恰好分完”转化成: 如果每只猴都分8个就少(8-4)×10=40个,然后按盈亏问题来求解。 每只猴都分8个,所缺桃子数为﹙8-4﹚×10=40﹙个﹚ 猴子总数为﹙40+32﹚÷﹙8-5﹚=24(只) 猴子总数为5×24+32=152﹙个) 答:猴山有猴24只,共买来152个桃。 做一做2 农民种树,其中有3人分得树苗各4棵,其余每人分得3棵,这样最后余下树苗11棵,如果1人先得3棵,其余的每人分得5棵,则树苗恰好分尽。求人数和树苗的总数各是多少? B级更上层楼 【例3】某中学买了一批英文打字机,分给高中三年级各班。其中两个班各分6台,其余各班分3台,则多6台;如果有一个班分7台,其余各班分5台,则还差12台。问:学校买来了多少台打字机分给多少个高中三年级的班?

七级数学培优讲义全级章节培优绝对

第1讲 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 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 A . -18% B . -8% C . +2% D . +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 . -5吨 B . +5吨 C . -3吨 D . +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 时间l 5:00,纽约时问是____ 【例2】在-22 7 ,π,0.033.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 ????????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份数;按整数、 分数分类,有理数????????????????? 正整数 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22 7 是分数 0.033. 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 . 【变式题组】 01.在7,0.1 5,-12,-301.31.25,-1 8,100.l ,-3 001中,负分数为 ,整数 为 ,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