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1.某同学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他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

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上课受批评,跟老师怄气,在学校同学们有哪些不小心碰到他的时候就谁边发脾气;总而言之,就是喜欢发脾气。而且,他的脾气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怪别人不好,因而总要骂人、摔东西,把他们当成“出气筒”。比如,上课玩东西被没收了,跟老师发脾气说“小心你玻璃窗,哪天我就砸烂去”,同学扫地时,扫把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脚,就骂同学,别人反抗就动手,人人都把他当成我们班的不定时炸弹,谁惹他谁倒霉。

【分析】

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相互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但小学生的愤怒来得急,去得也快,比如有的小学生可能今天因为发生一些矛盾而大发雷霆,而明天两个人就可能一块儿做游戏,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尤其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愤怒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个体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过度的愤怒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

【给孩子介绍了一些方法】

由于愤怒常常是突发性的情绪反应,在所有的情绪控制中,愤怒的控制是最难做到的,即使成人也会有“勃然大怒”的时候。但是,愤怒和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也是可以控制的。

1.情境转移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会使人产生愤怒的情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们要尽量避开,暂时躲一躲,以免刺激他发怒。

比如,可以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或者和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会好起来。

2.理智制怒法。当你动怒时,最好先想想以下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我为什么生气?这事或这人值不值得我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对我有什么好处?可以在即将动怒时对自己下命令:不要生气!坚持一分钟!一分钟坚持住了,好样的,再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两分钟都过去了,为什么不再坚持下去呢?用理智来控制发怒的情绪反应。

3.评价推迟法。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当时使你感到“怒不可遏”的事,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已经不那么值得生气了。因此,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要生气时,不妨先把它放下,等过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再去想它。

4.情感宣泄法。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我们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满讲出来,你就会发现心里会爽快一点儿。也可转移目标发泄出来,比如去打沙袋,或去跳健美操,都能减少愤怒对自身的伤害。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泄要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不可在情绪

的支配下,做出过激的行为。

导语:爱是什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太阳,能让坚冰融化,爱是奇迹,能点石成金。爱别人是权利,被人爱是幸福。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学生基本资料

王某,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1、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患有多动症。

2、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字迹潦草,错误较多。

3、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经常不及格。

三、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该生性格自由散漫,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且王某父母本身学历有限,教育方法欠缺,其母亲这几年心脏不好,连续做了几次手术,受不了刺激,父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病人,无暇照顾到他的学习。即使管他,也都用一些强制性方法,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虽然很着急,也只知道说:“叫老师管严点!”而他们自己并不管理。

四、教育的策略

(一)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孩子、管理孩子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经常与家长交流,密切关注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在学校的表现也及时向家长进行汇报,让家长多和孩子交心谈心,坚持每天作业的辅导。对不懂的要进行耐心的讲解。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多点爱心。我首先采取包容的态度,用放大镜去发现他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对打扫清洁很积极,给老师送本子也抢着干,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给予表扬,对清洁做得好的发环保章。即使犯了错,也要肯定他错中有对的地方,这样比一味责备有效得多,相信爱能创造一切。

2、多点信心。采取积极的态度,不能放弃他,执着相信他会成功的理念,只要他积极向上、健康蓬勃的发展,就是进步,就是成功。

3、多点耐心。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作为老师,用赏识的目光迎接他们。他的一丁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塑造,不要轻言放弃。

4、多点个别辅导。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多给他讲解,辅导,课堂上多关注他,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对作业要求他要按时完成,改掉拖拉的习惯。

从大禹治水想到的

——学生德育案例一则

基本情况

班里有个男生小冯,在开学不久后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觉他的性格夸张点可以用“嚣张”这个词来概括:平时走在班里,如果同学走在他前面,很可能被他大喝一声“闪开”而挤开去。要是遇上他心情不好,更可能被他一把拉开;中午吃午餐时他则常常会拉开挤在饭盒前的同学,挑上一盒先走。别人稍有微词,他便动辄恶言相向,甚至挥拳威吓。课堂上,他也很少坐姿端正,认真听讲。时常有大声打哈欠,或者随意插嘴的表现出现……这一切的一切看在眼里,怒在心头——这不是分明欺负我是青年教师,缺乏带班经验吗?我下定决心要对他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

于是我加大了对他的监控力度。在我的课桑,我对他的插嘴、接嘴、坐姿,都近乎挑剔地批评。而一旦有任课教师来告状,我则会加倍地严厉批评。然而该学生的性格也绝对张扬,往往最后师生两人都面红脖子粗,不欢而散。他的谬论我自然不能接受,而我自认为是绝对真理的做人道理也无法说服他。师生间的气氛紧张到了极至。

这样的僵局持续了将近2周。我发现小冯不但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毫无寸进,甚至成绩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据同学反映,他除了在我的课上还稍有顾忌之外,在其他课上以前的毛病不仅没有转变,而且还变本加厉。我渐渐地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来了。

小冯的个性从严师的角度来看自然毫无可爱之处。但这也仅仅是性格问题。如果因为我不够理性的教育方式使他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恐怕他将义无返顾地向真正意义上的“差生”转变了。我开始为新的焦急与烦恼包围。

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我突然想到从我开始想要通过教育改变小冯的言行表现到目前的窘状,采用的指导思想都是“改造”。我却忘记了,我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既然不是物,我就没办法改造他。即便他一时慑于我的高压政策而稍作收敛,那也只是虚与委蛇,早晚必定故态复萌,甚至是有过之无不及的局面。那么既然我的“改造”教育模式已被事实证明无效,那还不如换种方式。鲧以壅堵之法治水,然水患不消。大禹以疏导之法治水,遂解民于倒悬。看来关键还在于我得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背景的分析

但是改变不等于放弃。如果我一时赌气撒手不管,很可能他也就不再记恨于我。但是这种放弃可能造成的后果让我不寒而栗。既然身为教师,我就必须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可能是教师职业先天赋予的责任感吧,我为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整整思考了3天。

小冯的性格如此张扬自我,想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和他同在班里的小学同学交谈了一遍。从中了解到,他在小学时就性格张扬,和老师争吵,和同学打架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一次还将一个同学打得内出血。

听完这些“光荣历史”,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虽说学生打架的事在学校里也早已屡见不鲜了。可是一个小学生居然可以对同学下如此重手,还敢如此频繁地

顶撞老师,实在令人乍舌。

于是我又和他的父母联系了一次。在以普通家校联系为名义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因为该学生父母都有自己的事业,且工作繁忙,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让他在学校里寄宿。而这种寄宿生活整整维持了五年。

这样我就不难理解为何小冯和同学相处如此张扬自我了。小孩子的群体中总会奉行“谁狠谁是头”的简单逻辑。而像小冯这样一个从小就过着缺少父母关爱的集体生活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生活久了,也就难免会为“弱肉强食”的思维模式所误导。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就成了思维定式。同时父母的忙碌使他的思维模式成了关心的盲区。简单的物质上的充裕,只能使他以自我为中心,以张扬为特征,以粗暴为表象的性格不断潜滋暗长。

当然,以上这一切只是在我的头脑中思量着。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明白简单的告状只能加强学生的反感,同时削弱班主任对学生的权威感。一名班主任对付学生要是只剩下了告家长这一招,那么班主任老师就把自己降格为家长在学校的代言人。这样教师就失去了这个职业所赋予的光彩和异能。所以,我的理性压制住了我想将小冯在学校的表现一吐为快的想法,仅仅提出了能多关心孩子性格完善发展的希望。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下一步我开始着手寻找形成该学生目前性格特征的另一个源头——其周围所处环境对其言行的认同程度。据了解,小冯在小学里居然人缘还不错,身边很是有几个“铁哥们”。我想这是因为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可能对小冯的言行不以为意,甚至还会产生所谓的“追随者”。这种是非不分的学习生活氛围对小冯的性格养成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推波助澜之功。

想到这点,我感到由衷的宽慰。尽管为了调查这些琐碎的学生“历史”,着实让我费了不少工夫。可是和挽回一个学生比较起来,前者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切从学生出发吧。不管我做了多少,只要能够使学生改过向善,那就值得了。

欲起沉疴,需用猛药——舆论的力量

小冯的个性是在家庭、小学、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合力下,逐渐被打磨出来的。所以可谓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根除是不现实的。甚至想要动摇他自以为是的处事方式都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他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中,别人的话他很难听得进去。他的自信绝大部分来自于同学对他的认可。那么我就决定采用舆论攻势。不仅如此,我还决定这番攻势动作要大——所谓欲起沉疴,需用猛药。适值学生期中的品德等第的自评互评活动。我便和班长商量顺势开展一个“最令我讨厌的同学日常行为调查”。由班干部出面组织全班同学利用午休时间展开投票统计活动。统计的结果是,最让大家讨厌的行为包括:讲粗话、蛮横不讲理、做事不考虑他人感受等等。同学们还针对统计结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例举出符合上述不受欢迎言行的各种具体表现。

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小冯的身上——这些被大家所共同厌弃的表现倒有一大半集中在他的身上。

尽管整个活动从头至尾,我都没有发表个人意见,只是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总结。但这对于一向自负自满自足自我的他来说不啻青天霹雳。从接班到当时为止,我第一次看到小冯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申请。在愤怒与惊讶之后,继之而起的是绝对的难受。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下了眼泪。

这或许实际我“挫折教育”的办法开始奏效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

伟男”,

德育教育典型案例

班主任工作德育案例 2012--2013(下) 怀感恩之心,做有情有义之人 什么是德育?从狭义角度来理解,德育是学校的品德教育, 是除文化教育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校教育内容。“教书育人”,后两字即表明教师的使命既是教书,更要育人。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肩膀上承担着教育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使命。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更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 为有理想、有道德、健康向上的社会好公民。这是我对德育工作的一些理解。下面我将对本学期我们班的德育活动之一做一下回顾和总结。一、德育背景 我所管理的班级,共有学生41人。我们班的特点是:男生思想活跃者居多,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学习目标不太明确,学习主动性意识薄弱,这无疑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总体来说,班里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中考失利,未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普遍存在一定的受挫心理和自卑心理,对自己的前途比较茫然。此外,我也逐渐发现,班里许多学生与父母并没有良好的沟通,甚至拒绝和父母交流,宁愿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中,也不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探讨自己的生活或是学习问题。他们中有些人内心对父母存在着埋怨和误解的情绪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觉得父母对自己失去信心。亲子关系欠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得他们对自己放松要求,甚至整天混日子了事,这令我非常着急和担心。如何使这些学生学会体谅父母,理解父母,明确责任,树立目标,又如何使家长理解孩子,亲近孩子,支持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需要班主任好好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二、案例描述 中学时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一段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会他们学习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生活,教会他们做人一样重要。通过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反思、体会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思索父母的报恩之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报恩之行。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始终保持一颗感恩进行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父母付出的心血,更加深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深意,从而更好的配合父母的要求和学校教育的规定,做到更加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学会自主管理;同时学校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会活动过程

[小学五年级]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长安乡八一小学杨东升 一、基本情况 李亚婷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李亚婷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

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李亚婷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李亚婷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李亚婷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李亚婷同学……”渐渐的,李亚婷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李亚婷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李亚婷在校的表

德育优秀案例

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凤阳工小教育集团(老校区)刘冬 一、基本情况 毛润栋是一位特殊家庭的孩子,父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了癌症去世了,从此孩子便跟着母亲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母亲在当地打工,平常的起居生活都是奶奶在照料,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因为父亲的去世缺乏父爱让孩子很自卑,性格内向,他是在四年级时进入我们班的,不愿意跟同学们交往,上课也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在学习方面也较弱。在与他奶奶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孩子更多的情况,从她奶奶的口中,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其实是很懂事的,在家里可以帮助她做很多的事情。只是父亲的离世,从小缺少父爱,造就了他现在的性格。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没有父亲的阴影,增强自信心,改变内向的性格呢? 二、案例分析 个人因素 因为父亲的去世,母亲忙于生计,而奶奶只能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所以孩子在缺乏父爱的同时也缺乏了一定的母爱,这导致他很敏感,看上去很成熟很懂事,缺少了同龄孩子的天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虽然性格内向,但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上课听讲也比较认真,接收能力很强,但是却很不喜欢写作业,做事情喜欢磨蹭。因为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所学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所以成绩不理想。

因为成绩不理想,上课便变得更加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也许许多时候,他明明都已经听懂了。由于平常做事磨蹭的习惯,导致考试的时候也很不积极,磨磨蹭蹭,最后时间不够,卷子很多都没有写。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学习就更没有积极性,作业做得就更慢了。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更自卑的心理。 家庭因素 孩子较早得没有了父亲,母亲迫于生计每天工作都比较忙,奶奶又没有什么文化,只能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并不能够有效得指导孩子的学习,每天只是询问孩子的作业做完了没有,另外因为孩子自身的原因 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未能达到家人期望,这时家人的责备以及破碎的家庭环境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不安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去除孩子的内向畏惧交流心理,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或者在大课间多安排和孩子的游戏互动。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多提问,发现他有所进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2篇)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2篇) 爱是什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太阳,能让坚冰融化;爱是奇迹,能点石成金。爱别人是权利,被人爱是幸福。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篇一] 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

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就应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能够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

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三篇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xxx自从教以来就一直以“路漫 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座右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慢慢求索,执着追求。 一、德能正其身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保持明确的政治和教育目标,工作上,她总以大局为重积极协调部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主动,与同事们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并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学校工作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二、德能谋其责 自担任学校德育主任、分管德育副校长以来,她倍感作为一名德育工作管理者肩上的重任,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为全面提升学校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她积极组织德育干部、班主任开展校本培训、班主任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德育研讨会、案例讨论、小课题研究、读书研修活动和学区班主任工作室的活动等,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队伍越来越具有战斗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形成了德育队伍建设体系。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她始终注重精细化管理,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精心打造“礼仪之花处处开,乐学会玩放异彩”的德育特色,积极推进”学会玩、玩得好、玩得巧”课题研究,开展“我是男子汉、我做小才女”德育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她还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强化班级管理,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学校的文化品味,也

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她还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通过组织家长学校授课、家教经验交流、家长志愿者进课堂、家长开放周、家教咨询、亲子共读、改革家长会、家校座谈会活动开展学校关工委工作,还坚持在每年的校园艺术节表彰大会上对“优秀家庭教育典型示范家庭”、“书香家庭”和“感动七小最美家长”进行表彰,通过这些活动推进了学校家庭教育工程的提升。 除此之外,她还积极探索学校的特色德育课程。基于从儿童自身、教育规律、课程结构出发的原则,201x年12月学校引进了《国旗下讲话与主题班会xxxxxx》课题。几年来,在她的带领和组织下,构建了“四段式国旗下课程”的德育系列课程模式。搭建了国旗下德育课程内容整合与变革的平台,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四个维度进行国旗下课程形式的拓展。通过国旗下课程,让教育由单纯的说教变成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也更加注重了道德实践与道德评价的作用,把家长、教师、学生引入到共同的教育场景中来,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 三、勤能带其头 她自觉遵守并模范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为全体老师做好样子。在日常工作中,既管理,也带课,因此经常加班加点,忙里忙外,跑前跑后,工作虽然非常累,但苦并快乐着,努力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她还时刻牢记教育工作无小事,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防止突发事件反弹。 四、绩能称其名 在领导、同事、朋友的指教和帮助下,她在担任德育主任、分管副校长工作的近些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xx

学校德育经典案例故事

【经典案例故事】魏书生同时担任两个毕业班(146人)班主任的秘诀 魏书生老师曾到过许多师范院校作报告,每到报告结束后,常有很多学生围着魏老师,请他写当老师、当班主任应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魏老师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坚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个学生的助手。”魏书生老师说:“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也是我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坚持这个原则时,工作就顺利、就成*****;我忘记或不自觉地违背这条原则时,工作就受挫折、就失败。” 1991年,魏书生老师担任两个毕业班的班主任,而且学生总数高达146人,他还有许多社会兼职工作,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可是班级工作井井有条,班级面貌欣欣向荣。诀窍就是相信学生,请学生做自己的助手。他跟同学们谈心说:“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依靠在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146位同学都是我的助手,都是我的副班主任,都是我的语文助理教师。大家都成了老师的助手,我们的班集体就能管理得井井有条。”(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班主任必读》) 【经典案例故事】夏令营中的较量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向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的酸痛的双肩,轻松的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换发,还千方百计的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日本孩子的后面,尽管有男孩子的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日本孩子也是孩子,也照样生病。矮小的男孩子黑穆雄介肚子痛,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他更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大口大口的喘息。只过了一会,他又爬起来继续前进了。 B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完整版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李亚婷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李亚婷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李亚婷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李亚婷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李亚婷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李亚婷同学……”渐渐的,李亚婷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李亚婷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李亚婷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0篇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0篇 篇一: 在我任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工作半学期的时间中,我尽力履行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职责,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教育。透过这半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做班主任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抓好德育工作 首先我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用心配合校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纪律与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构成良好的班风。除了班会课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外,课外还联系实际,用讲故事的方法教会孩子们做一个好人,优秀的人。 二、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在班内的影响甚大。班干部素质高,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班工作就能做好,良好的班风就能构成;反之,则影响恶劣,良好的班风就无法构成。因此对于班干部队伍建设我一向十分重视。人选是一个关键,如何选出适宜的干部来呢?我认为务必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班上学生实际状况进行评选。此刻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因此我班的干部名称的后面都加上了“班长”二字。同时给予班干部必须的权利。我对班干部要求个性严格要求,对他们的工作既要指导,又要放手让他们去做,没有限制得很死,我着重树立班干

部的威信。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我班产生了一批十分优秀、有潜力的班干部,例如:李雪妍、何星宇等等同学。让我的班工作简单了很多。 三、抓好班群众建设 一个班级的好坏,从班风中能够体现出来。要使整个班级拧成一股绳,增强凝聚力,这样才会有良好的班风。这就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群众主义精神、主人翁精神,增强群众荣誉感。要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关心群众、关心他人,让大家都能感觉到班群众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作为班主任,主动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个性是对于潜能生,更应主动接近他们,这样能够在必须程度上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利用赏识教育,经常鼓励他们多学一些知识。我也尽量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比如:教室文化布置上以学生的习作为主,鼓励他们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透过这些做法,使整个班级基本上构成了一个爱学习、同上进的良好学风。 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深入开展了礼貌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教育等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用心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

德育工作先进材料学校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德育工作先进材料学校德育工作典 型案例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德育工作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了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保证作用,我校始终将德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仅抓过程,而且抓效果,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现将我校有关德育工作措施总结如下: 一、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工作制度 我校建立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操行平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定期组织活动,制定活动计划,写出活动计划并对活动结果做出总结评价。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德育工作制度,根据制度要求,对各项德育工作做出指导,组织、评价、总结。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值: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来源于教师孜孜不倦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备教高的德育素质,

从这一点出发,学校通过种种途径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初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上交学校审验后,照举执行,做到有的放失。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班主任座谈会、主题德育演讲会等。 三、丰富德育内容、保障实施途径 九月开学之初,我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分层次的对全校师生进行了系列化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每位学生熟知内容。一二年级小学生我们着重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见到老师先问好,上学、下学跟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说再见、问好,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好象长大了许多,已经懂礼貌,成为“大学生”了,应该重视孩子了。三四年级学生,我校除了日常规范强化训练之外,又召开了主题班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一些有关交流的资料,如“演讲口才”、“交流”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演讲和交流能力。而对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来说,我校召开“老师,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同时强调教师,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

四年级德育教育案例分析二

四年级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陈昕炎 性别:男 年龄:九岁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陈昕炎同学今年九岁了。在家里是独生子。从小在爷爷奶奶及父母的共同关心和呵护下长大,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父母爱于面子也放松了对他的教育,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陈昕炎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

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 根据陈昕炎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2. 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他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他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石化一小三年级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案例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听到一些学校优秀教师公开课时有时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性不强,有喧宾夺主之嫌。 案例呈现 案例一: [分西瓜]:一位年轻教师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 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 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教师未作任何评价。 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给妈妈5份,我留3份。”“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 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 “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她。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教师都一一赞扬了他们。 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 这位教师一楞,连忙微笑地问:“你为什么这样作呢?”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吃西瓜,所以我都给妈妈吃。” 此时,这位教师脸上的微笑霎时凝固起来,吃惊地说:“你怎么把不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妈妈,你的思想有问题呀!” 案例二:

德育数学案例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也谈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案例一: [分西瓜]:我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 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

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给妈妈5份,我留3份。”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 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 “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表扬了她。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教师都一一赞扬了他们。 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 师:你真是一名董事的好孩子。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你做的很对。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中,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数学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适时适地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学生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汇编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 我班有个学生叫郭宏辉。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由于他的这种表现,我曾经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不过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我也灰心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我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

咬着牙努力坚持。当时的一幕让我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孩子。我不能放弃这个孩子,我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问他“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吕烨帧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利用课余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推荐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一、基本情况 张一凡,10岁,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全校出名的老大难。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 三、辅导策略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现张一凡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

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张一凡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张一凡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张一凡同学……”渐渐的,张一凡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张一凡成为了班级的纪律委员,并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井井有条,由全校纪律最差的班级一路直升到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之一。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张一凡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张一凡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还联系到他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关心他,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张一凡也从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3.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家庭里少了和睦温暖,多了训斥和打骂,或是失去了母爱,多了孤独,令张一凡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愿与别人交往,以故意捣乱来排解心中压力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面对他的这种状况,我的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

优秀德育教育案例

优秀德育教育案例 我在批阅学生周记时,看到有个女孩在周记中流露出一种极度的伤感,却不愿说出原因,这非同小可!紧接着我又翻阅了同宿舍的其 他几位同学的周记,终于在一个同学的周记中了解到了一点情况:“老师,阿杜以为我们都不要她了,您要关心一下,劝劝她”。 对于这种情况,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班上一共有12位住校生,女孩子有6位,男孩子6位。6个人一个宿舍,女孩子在一起,肯 定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闹小脾气。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让宏那么难过,舍友那么着急。我必需对这件事进行认真分析,还要妥善处理。认真思考许久,我做出如下处理思路: 第一步:分别找她的室友谈心,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找出同宿舍同学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二步:再找她谈心了解情况,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第三步:利用得到的结论对班上的同学进行教育,同时避免对宏再度造成影响。 小霞因为让她帮忙到水,宏不管,俩人闹别扭,小霞一急跑了出去,宿舍六个人都出去追她,剩下她一个人,结果造成她的误解。 【感想】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应重视的便是学生的人际交往。平时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 爱甚至溺爱。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 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 不当。因此, 作为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其社会化 和人格成熟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今 后成功地走向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德育一体化典型案例

“信责”体验式敎育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课程一体化典型案例 活动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非常失落地说:“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聪明却不上进?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在很多活动面前胆小怯懦,不够自信和缺乏担当?”“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做事缺乏动力?”很多家长无奈地说:“为什么感觉自己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却仍不满足,自私自利?”“为什么我的孩子喜欢撒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认真反思了我们的德育工作。结果发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上,更多的是靠在课堂上说教和学科教学来实现,学生的道德观念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没有认同感,更不容易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接受的是“关于德育”的教育。在德育目标和内容上,动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大而空的现象。在德育活动组织上,很多活动都流于形式,或“毕其功于一役”,仅仅体现在几个特定的日子,这都是功利性的德育活动,与德育的目标相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思想道德的形成将奠定孩子做人的基础。因此,有必要进行小学生德育方法的探索与研究,解决由于上述现象造成的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差,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脱节,知行不一等问题。在“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指导

下,我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必须逐步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道德问题的重演,注重道德技能训练,注重培养道德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学校实际,从教师和学生层面提出了“信责教育”体验式德育模式。 信责”教育解读:“信”,解读为信念、自信、诚信,“责”解读为明责、履责、承责。结合学校师生工作、学习的分工和性质不同,特对师生在信责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两个层面:“信责德育教育”解读(教师用) 1、树立崇高“信念”,明确各自职责。教师要树立热爱教育、严谨治学、关心学生、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信念,明确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2、树立“自信心”,履行职责任务。教师要树立“爱满天下、桃李芬芳”的光辉情怀,立志做“桃李满天下”的好教师。干部、教师要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包括教学任务,也包括教育任务和管理任务,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开展“诚信”教育,勇于承担责任。教师要言行一致、说做 合一,牢记承诺和誓言,以诚待人,以诚感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说空话、套话、假话,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勇于担当,该做什么没有做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不该做什么而做了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德育论文案例分析

一年级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记得刚开学时的一名叫萱萱的女孩子,小小的个子。刚来时,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放手,她那大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流露出那份惊恐和不安。她不爱说话,课堂上也不发言,在学生齐读齐唱时,她仅仅默默地坐着,课间也不出去玩,仅仅静静地坐着,脸上丝毫没有笑容。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这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在幼儿园时做操都不做,在家依赖性强,她的哥哥已经18岁了。有一次因为一个男生拿走了她的转笔刀,接下来她就不愿去上课,有时连饭也不吃,实在没办法。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她从小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如果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但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 个案处理尊重她,协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作为老师应该理解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上不适合,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我认为非常重要。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水准。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笑妍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症结就在于自卑、自尊心强。要纠

正她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她的自尊心,协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 1、在思想上开导她,对其实行准确的引导。 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很爱他。老师就是她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老师说,老师会帮你的。她拼音学得不够好,就鼓励她说她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上课大声读就能够取得好成绩。同学、老师都会协助她,和她一起努力的。每次做课间操,我都会到她旁边,告诉她,其他同学也和她一样不会做,都是跟着领操的大姐姐乱做,没关系的,只要动起来就好。 2、注意多表扬,不“语罚”。 赞扬能够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希望老师的赞扬,十分厌恶那些疏远、冷落责备她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但伤害了她的自尊心,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能够使她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对她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即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她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例如,当着同学的面表扬她看图说话讲得好;课堂提问回答的真棒;真聪明,课文背诵得流利等;歌唱得真好听;广播操做得很好,每当她有一点点进步时,就给奖励一颗小红星,当她拿到第十个小红星时,终于开心地笑了,上课也能积极举手发言。此后,我还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摆脱自

德 育 案 例(6篇)

对小学生“告状”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德育案例分析 14--15学年度 教育机智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一种面临新的意外的情况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且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娴熟地步的表现,也是教师掌握了高度教学艺术的表现。 但凡当过小学教师,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动辄向老师来告状,真是使得老师哭笑不得。你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吗?但它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东西。你认为这不是原则性的东西不去理睬吧,而小学生却整天接二连三的来告状,诸如“老师,某某碰我一下!”“老师,他把我借给他的东西弄丢了,”等等。使你坐立不安,心烦头痛,坐在办公室里也不是滋味。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报道,说某某学校一位年轻教师因为被学生的告状烦透了,居然想到让那些告状的孩子在门口罚站,以示警告。看了这则报道我认为:作为教师,不论从学识、资历都比学生高,在学生面前是长者大人,俗话说的好“大人不计小人过”,毕竟他们还都是孩子,不能跟学生们一般见识,要冷静思考,作出判断。即使学生是为了一点小事,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心平气和地说,绝对不能采取让学生罚站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不能把问题处理好,相反更是降低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还有的教师为了图个清净,往往简单了事,把“原告”和“被告”统统叫来,然后狠狠地训斥一顿,这样就算完事了。我认为这样简单敷衍了事,没有针对小学生告状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会把事情越办越糟,也容易使告状的人走极端。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小学生告状问题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弄清小学生告状的心理: 1、孩子认为自己在同学当中受了委屈,需要老师帮助解决,所以才来告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正是孩子对老师的一种信任。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对那些确实受了委屈而又没有能力“反抗”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 2、孩子认为班级中有某些不好的现象,并对其持反对观点,但其他同学又不听他的劝告,需要教师支持的,我们老师应该引起重视,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实地调查并进行解决。 3、低年级的孩子看到别人在做的事情,自己也很想去做,但又怕不“合法”,以告状来探虚实,如果老师允许,他会立即去做,若老师反对,他会立刻去阻止别人。 4、有些孩子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尤其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来告状的。这类学生往往表现欲很强,但常常被老师忽视。例如老师上课很少叫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