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与材料科学论文

新能源与材料科学论文

新能源与材料科学论文
新能源与材料科学论文

《新能源材料论文》

院系:辽宁科技大学无机11 姓名:杨赫学号: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1)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管道及抽水泵其他部件。另外在冬天需要热交换器和膨胀槽以及发电装置以备电厂不能供电之需。太阳能集热器(solar collector)在太阳能热系统中,接受太阳辐射并向传热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按传热工质可分为液体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按采光方式可分为聚光型集热器和吸热型集热器两种。另外还有一种真空集热器:一个好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该能用20~30年。自从大约1980年以来所制作的集热器更应维持40~50年且很少进行维修。

(2)太阳能热水系统

早期最广泛的太阳能应用即用于将水加热,现今全世界已有数百万太阳能热水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包括收集器、储存装置及循环管路三部分。此外,可能还有辅助的能源装置(如电热器等)以供应无日照时使用,另外尚可能有强制循环用的水,以控制水位或控制电动部份或温度的装置以及接到负载的管路等。依循环方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两种:

1、自然循环式:

此种型式的储存箱置于收集器上方。水在收集器中接受太阳辐射的加热,温度上升,造成收集器及储水箱中水温不同而产生密度差,因此引起浮力,此一热虹吸现像,促使水在除水箱及收集器中自然流动。由与密度差的关系,水流量于收集器的太阳能吸收量成正比。此种型式因不需循环水,维护甚为简单,故已被广泛采用。

2、强制循环式:

热水系统用水使水在收集器与储水箱之间循环。当收集器顶端水温高于储水箱底部水温若干度时,控制装置将启动水使水流动。水入口处设有止回阀以防止夜间水由收集器逆流,引起热损失。由此种型式的热水系统的流量可得知(因来自水的流量可知),容易预测性能,亦可推算于若干时间内的加热水量。如在同样设计条件下,其较自然循环方式具有可以获得较高水温的长处,但因其必须利用水,故有水电力、维护(如漏水等)以及控制装置时动时停,容易损坏水等问题存在。因此,除大型热水系统或需要较高水温的情形,才选择强制循环式,一般大多用自然循环式热水器。

(3)暖房

利用太阳能作房间冬天暖房之用,在许多寒冷地区已使用多年。因寒带地区冬季气温甚低,室内必须有暖气设备,若欲节省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设法应用太阳辐射热。大多数太阳能暖房使用热水系统,亦有使用热空气系统。太阳能暖房系统是由太阳能收集器、热储存装置、辅助能源系统,及室内暖房风扇系统所组成,其过程乃太阳辐射热传导,经收集器内的工作流体将热能储存,再供热至房间。至辅助热源则可装置在储热装置内、直接装设在房间内或装设于储存装置及房间之间等不同设计。当然亦可不用储热双置而直接将热能用到暖房的直接式暖房设计,或者将太阳能直接用于热电或光电方式发电,再加热房间,或透过冷暖房的热装置方式供作暖房使用。最常用的暖房系统为太阳能热水装置,其将热水通至储热装置之中(固体、液体或相变化的储热系统),然后利用风扇将室内或室外空气驱动至此储热装置中吸热,再把此热空气传送至室内;或利用另一种液体流至储热装置中吸热,当热流体流至室内,在利用风扇吹送被加热空气至室内,而达到暖房效果。

太阳能发电

即直接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电容器中,以备需要时使用。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包括1、太阳能控制器(光伏控制器和风光互补控制器)对所发的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把调整后的能量送往直流负载或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余的能量送往蓄电池组储存,当所发的电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太阳能控制器又把蓄电池的电能送往负载。蓄电池充满电后,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充。当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放完时,太阳能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放电,保护蓄电池。控制器的性能不好时,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并最终影响系统的可靠性。2、太阳能蓄电池组的任务是贮能,以便在夜间或阴雨天保证负载用电。3、太阳能逆变器负责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交流负荷使用。太阳能逆变器是光伏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由于使用地区相对落后、偏僻,维护困难,为了提高光伏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性能,保证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对逆变器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新能源发电成本较高,太阳能逆变器的高效运行也显得非常重要。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主要产品分类A、光伏组件 B、风机 C、控制器D、蓄电池组E、逆变器F、风力/光伏发电控制与逆变器一体化电源。

(4)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是将光伏阵列、风力机以及燃料电池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不经过蓄电池储能,通过并网逆变器直接反向馈入电网的发电系统。

因为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免除配置蓄电池,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减小能量损耗,降低系统成本。并网发电系统能够并行使用市电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本地交流负载的电源,降低整个系统的负载缺电率。同时,可再生能源并网系统可以对公用电

网起到调峰作用。并网发电系统是太阳能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代表了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主要产品分类A、光伏并网逆变器B、小型风力机并网逆变器C、大型风机变流器(双馈变流器,全功率变流器)。

我国的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1)目前新能源包括核能,潮汐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原子能、雷电能、宇宙射线能、火山能、地震能等。

等。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化学能源、风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领域的新进展,在太阳能补充了多晶硅太阳电池及多晶硅材料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屋顶计划和并网发电技术;

a氢能适合我国国情的煤气化重整制氢和焦炉气重整制氢技术;

b核能第四代核能技术、高温气冷堆技术和核聚变堆进;生物质能我国目前加大沼气工程的建设,已形成年产沼气数十亿立方米的能力;

c化学能源钒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及有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内容;

d“风能” 风机大型化技术。

(2)新技术如:纳米技术,克隆技术,超导体技术,云计算,洁煤技术,天然气液化,蓄能技术等等等。

我国能源结构特征总体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从总量看,我国水能资源、煤炭资源、是有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分别局世界第1位、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从人均可采储量看,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2.据专家分析,我国石油天气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相对不足,煤炭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最重要的资源。(2)能源结构不断优化1997年煤炭进入买房市场后库存持续上升的势头基本得到歇制,煤炭消费比重由1990年76.2%下降到2000年的61.3%。一次能源生产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富煤、贫油、少气)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建国以来,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2001年全国开采量近13亿吨。专家预测,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

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标准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仍将占主导地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我选择太阳能电池理由:

(1)公司实力:太阳能热似乎已席卷天下,但如此大规模,大手笔确实是中国第一家,投资总额超过了中国最大的光伏产品(太阳能电池等)制造商无锡的尚德光伏有限公司。

尚德今年初在上海近郊投资的9999万美元,建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及生产基地,产能在40~50MW。因为,尚德CEO施正荣也将薄膜太阳能电池定为无锡尚德未来的发展方向。太阳能产业成了资本追逐的产业,早就不以为奇了,但携手行业精英,打造行业的航空母舰,其力度确实大。

(2)现状所需:众所周知,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目前制约太阳能电力大规模普及的,主要还是因为发电成本太高。科学家预测,未来8~10年,太阳能的发电成本将比传统的火力发电低,成为主要的发电方式。而且,最近国际上一份报告预测,到2010年,只要年日照时数达到2000小时,太阳能发电成本就将达到每度电10美分。

在此背景下太阳能产业发展状态可想而知,相对于2003年太阳能电池全球装机容量将增加30%,这将需要增加4,40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全球67%的电力来自于化石能源,这存在很大的地缘政治、经济和环境风险。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并且可靠的能源,光伏发电(利用阳光光子直接转换成电子)的成本越来越低,并且未来9年,光伏市场年增长率有望>46%。我们公司CSP将采用叠层非晶硅(a-Si/μ-Si)技术,a-Si/μ-Si技术的转换效率没有晶体硅产品高(非晶硅转换效率为9-12%,而晶体硅转换效率为

14-22%)。而,a-Si/μ-Si薄膜产品拥有许多优势:

(3)成本低:预计2010年,成本可降至$1.20/Wp;2015年可降至$1.00/Wp,且绿色环保,原材料丰富,生产工艺温度要求低,更好的弱光效应,同样功率的非晶硅电池年发电量大于晶体硅电池。

而目前晶体硅产品成本为$2.40/Wp;预计2010年,晶体硅产品的成本可降至$2.00/Wp。晶体硅产品75%的成本是供应不足的高纯度太阳能级硅。

薄膜太阳能电池用硅量极少,更容易降低成本,根据目前测算,每瓦成本可降到1.2美元。同时它既是一种高效能源产品,又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更容易与建筑完美结合。

从以上分析可知,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容量巨大且增长迅速(26%每年),有高度碎分的非垄断市场,大

面积的薄膜电池组(1.1m*1.4m),初始产能可迅速达到64兆瓦,预计2015年产能将达560兆瓦。

如此成本上的优势,也是CSP看好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所在,其营业利润率高达(38%+),而整套生产线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有限。也就是急速成长的市场,导致投资小,回报高。电池模块价格预测–按2005年美元价值,由于硅短缺导致价格上涨

(4)成本效益突出:从1980年到2005年,由于技术和经验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产能增加,光伏电池模组价格每年下降5%,预计从2008年到2015年,价格下降幅度将稳定为5%,非晶硅产品成本低,售价低。

非晶硅a-Si/μ-Si薄膜电池的优势,成熟技术,已经存在超过15年,不受硅供应短缺影响,显著的成本优势,可以利用LCD行业的大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下一步发展为更低成本,喷膜在导电玻璃的薄膜电池,绿色环保,工艺温度低,更好的弱光效应,可产生更多的电能,综合建筑一体化的理想材料(BIPV),统一和美观的样式,玻璃是建筑中的常用材料,大尺寸(1.1mx1.4m),半透明。

新能源材料论文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材料概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能源的极大需求,太阳能电池市场显示出了可观的发展前景。而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基于其合成工艺简单、易加工、易成膜及电池制作方便等优点,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材料,以及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原理和聚合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及相关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及一次性能源的逐渐枯竭,人们把眼光投向了氢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同时,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且维护简便等诸多优点,从而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通过有效的现代技术,如真空镀膜、分子组装等技术所制备的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成本低廉、合成工艺简单、容易加工和成膜、电池制作的结构可多样化。基于以上优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引起了广大科学者的广泛关注。 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似,概括的说是基于半导体异质结(p—n结) 或金属/半导体界面附近的光生伏特效应(Photovohaic Effect)。 具体过程为:在光照下,给体和受体分子被激发至各自的激发态,即电子从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激发到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LUMO),从而产生了电子一空穴对(激子)。然后,给体中的光生电子快速的转移至受体,同时受体中的光生空穴快速的转移至给体。这个转移过程在几个皮秒内完成,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光激发元的发光复合,导致了高效的电荷分离。这样,在外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阳极和阴极迁移,运动形成了光电流。 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 2.1 电子给体材料 常见的电子给体材料主要有聚对苯撑乙烯类(PPV)、聚芴类(PF)、聚噻吩类(PT)等。

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的论文

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 论文题目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 指导老师:姚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3电气4班 学号: 姓名: 日期: 2016.9.20

内容摘要及关键字 【摘要】在地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利用经济、清洁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更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概况、研究动态及应用前景。并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还介绍和分析了电源逆变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 并根据这些理论设计了带有自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关键词】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 热风发电 太阳能电池

目录 1太阳能的主要情况 (4) 1.1传统化石燃料的开发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4) 1.2太阳能具有的优点 (4) 1.3我国太阳能利用状 (5) 2 太阳能热发电 (5) 2.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5) 2.2太阳能热发电的主要问题 (5) 2.3太阳能热风发电 (7) 3太阳能光伏发电 (7) 3.1 光伏系统基本组成 (8) 3.2 光伏系统的分类 (8) 3.3 光伏系统的应用 (9) 3.4 光伏发电技术面临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太阳能电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影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主要因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工作设想某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及工作设想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部

目录 一、新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3) (一)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基础 (3) (二)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布局 (11) (三)项目推进情况和重点推进项目的落地选址 (12) 二、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初步认识 (15) (一)新能源与新材料概念的界定 (15)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6)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19) (四)新区产业发展优势 (20) 三、工作设想 (22) (一)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定位 (22) (二)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22) 1、总部类 (24) 2、研发类 (25) 3、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点企业 (27) 4、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29) (三)打造产业集群 (30) 1、光伏太阳能装备制造示基地 (31) 2、光电建筑应用示区 (31) (四)产业发展建议 (31) 1、对于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认识的前瞻性 (31) 2、对于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促进的扶持性 (32) 3、明确产业发展的基础空间 (32) 4、加强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应用的规划工作 (33)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工作设想一、新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一)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基础 根据统计,目前新区现有新能源与新材料企业74家,其兴区相关企业32家(见表1),开发区相关企业42家,初步形成了风力发电(见表2)、燃料电池(见表3)、太阳能光伏(见表4)、环保设备(见表5)四大领域。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4亿元和90亿元,占大兴区工业总产值的7.8%,税收的5.7%。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4.5%,税收的2.1%。 开发区从1992年建区以来一直坚持高端发展定位,2009年万元GDP能耗为0.16吨标煤,远低于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的平均水平。先后成为国家工业节水示园区、ISO14000国家环境管理示区、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集中应用示园。 从目前已入区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大、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高,对技术突破和经济发展带动明显。新区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风电、光伏等产业链集群雏形初步显现。

关于新能源的论文新能源产业论文

关于新能源的论文新能源产业论文 比较视阈下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及其政府政策激励问题探讨 [摘要]通过归纳总结发达国家在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先进模式和经验,基于对河北省保定市光伏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政策激励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并从政策完善、技术创新、市场保障、价格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完善新能源产业政策激励体制。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国外经验;困境 1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及其政府政策激励瓶颈问题探讨:以保定光伏产业为样本 1.1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国家与地方稳定的新能源消费市场并未形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消费市场支撑,而现阶段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新能源产品需求订单大幅减少,给我国新能源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第二,政府新能源产业管理体制比较分散。新能源行业的领导和管理又分属于多个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导,这样的管理机制既不利于新能源开发体制的建立,也不利于出台统一的政策措施。

第三,新能源产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光伏产业中进行对比和定位,河北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依然是材料、销售市场、关键设施三头在外的产业格局。生产光伏电池、电池组件等所需的高纯度硅料进口还是占有很大比重。多晶硅生产的很多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产业的关键设备依然依赖进口。研发科技的滞后,不仅使一些具有市场前景的新能源技术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也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第四,缺乏明确的新能源行业规范。光伏产业中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行业规范的缺失,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光伏企业的参差不齐,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良莠不一,各地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情况十分突出,光伏市场呈现无序发展的情况,这无形中也给光伏产业带来了隐患。 1.2 河北省新能源产业政府政策激励问题 第一,结构性缺陷:缺乏完整专项的产业规划。《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了蓝图,但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应当还有完整的专项规划,我省现在“新能源专项规划”体系中仅仅只包含了风电与生物质能,从结构上看显然是不完整的。 第二,内容性缺陷:目标依据、原则规定、研发战略、政策手段。一是政策内容中发展目标的制定缺乏依据,战略规划缺乏预见性。二是政策规划中的原则性规定较多,政策手段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课程论文 THESIS OF CURRICULUM 论文题目: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 学生姓名: 杨诗婷 学生学号: 07 专业: 经济学类 指导教师: 李先令 学院(系) :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目录

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 杨诗婷 F7 摘要 能源是人类藉以克服困难,维持生存的原动力,譬如太阳给我们光热,风吹动风车可以发电,燃烧汽油可用以推动汽车,使用瓦斯可以烹调、取暖,凡此种种如太阳、风、汽油、瓦斯等都是能源。而20世纪以来世界能源消费大幅增长,人均消费能源的多少,往往被看作一个国家贫富的标志。进五十年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有赖于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21 世纪,随着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以及煤炭等常规能源直接燃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大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等的加剧,新能源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对新能源的简单介绍,对比世界与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情况,从而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未来战略和政治措施。 关键词:新能源,世界新能源,我国新能源,发展情况,问题,未来战略 引言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又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

化学与新能源论文范文

XXXXXXXX学院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专业: 年级: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目前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类生存又时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氢能是高效清洁环保型能源 ,在我国发展氢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我国氢的来源极为丰富,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水电解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制氢方法,现已形成规模。 关键词:氢能;新能源;必然性;氢能源的优劣势 一、氢能源 (一)氢能源简介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可以直接从地下开采、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随着石化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正是这样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和开发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氢位于元素周期表之首,原子序数为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超低温高压下为液态。作为一种理想的新的合能体能源,它具有以下特点: l、重量最轻的元素。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8999g/l,-252.7℃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可变为金属氢。 2、导热性最好的气体,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 3、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放出的热量还大9000倍。 4、除核燃料外氢的发热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为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5、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 6、无毒,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滁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产物水无腐蚀性,对设备无损。 7、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在热力发动机中产生机械功,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 8、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

新能源与现代生活论文

新能源与现代生活 论 文

题目:浅谈新能源汽车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一次能源的供能系统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后果,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生态破坏等等。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改进技术、节约能源的同时,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本文从汽车领域着手,谈论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以及人们为解决能源紧缺现状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能源紧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 一、能源危机 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经济的快速增长一部分得益于化石燃料应用的快速发展,而原先人们却忽视了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没有注重在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的探索。最近几年的战争频繁、冲突不断,和能源的掠夺不无关系。现在的能源危机让人们提高了警惕,开始着手于新能源应用,减轻现今能源结构的负担,这也就是近十年来多个行业积极进行利用新能源的产品开发的原因。 二、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此外,还有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我们所熟知的新能源的应用莫过于发电领域了。三峡水利发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等等。其实除了发电之外,新能源的应用还很广泛,比如本文要论述的新能源汽车,就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一个领域。 三、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

新能源论文 (1)

新能源问题 关键字: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种类;发展前景;资源短缺问题 摘要: 我国传统能源面临的紧缺危机越来越凸显,煤炭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所以能源危机会逐渐显现,新能源将缓解能源危机,并且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性的重大意义。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角逐新能源,为自身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加快满足经济发展中必需的能源。再者气候变化要求我们开发清洁能源,传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不容质疑,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敲醒了警钟,是全世界人民的问题。 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祉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日前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上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

能源材料论文

新能源,引领中国能源新方向 “新能源”作为一个出现频率与日俱增的热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要想知道为什么发展新能源,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的含义在我国是指除常规能源和大型水力发电之外的太阳能、氢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与“常规”相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的内涵将不断发生变化。新能源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是能源技术本身发展的结果,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们在解决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方面呈现出新的应用前景。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了。 首先从新能源的本身特性来说,新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是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这是新能源被广泛提倡的最主要的优势。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据一些数据统计,1997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21.56亿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生活的提高,预计未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将以每年2.7%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世界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95亿吨。截至1996年末,世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可采储量为1.3万亿吨,尽管今后还可能有新的储量被发现,但按目前的世界能源探明储量和消费量计,这些能源资源仅可供全世界大约消费172年。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石油资源将在40年内枯竭,天然气资源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资源也只能使用220年。 由此可见,在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长河中,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时期,仅是一个不太长的阶段,它们终将走向枯竭,面对这样一个已知的结果,人类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寻求新的替代能源。研究和实践表明,新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以再生、不污染环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根据国际权威单位的预测,到21世纪60年代,即2060年,全球新能源的比例,将会发展到占世界能源构成的50%以上,成为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世界能源舞台的主角,目前大量燃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 除了新能源可以再生,可以用于替代即将枯竭的化石能源之外,新能源的另一大优势便是清洁干净、污染物排放很少,是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据了解,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类型

新能源与材料科学论文

《新能源材料论文》 院系:辽宁科技大学无机11 姓名:杨赫学号: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1)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管道及抽水泵其他部件。另外在冬天需要热交换器和膨胀槽以及发电装置以备电厂不能供电之需。太阳能集热器(solar collector)在太阳能热系统中,接受太阳辐射并向传热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按传热工质可分为液体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按采光方式可分为聚光型集热器和吸热型集热器两种。另外还有一种真空集热器:一个好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该能用20~30年。自从大约1980年以来所制作的集热器更应维持40~50年且很少进行维修。 (2)太阳能热水系统 早期最广泛的太阳能应用即用于将水加热,现今全世界已有数百万太阳能热水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包括收集器、储存装置及循环管路三部分。此外,可能还有辅助的能源装置(如电热器等)以供应无日照时使用,另外尚可能有强制循环用的水,以控制水位或控制电动部份或温度的装置以及接到负载的管路等。依循环方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两种: 1、自然循环式: 此种型式的储存箱置于收集器上方。水在收集器中接受太阳辐射的加热,温度上升,造成收集器及储水箱中水温不同而产生密度差,因此引起浮力,此一热虹吸现像,促使水在除水箱及收集器中自然流动。由与密度差的关系,水流量于收集器的太阳能吸收量成正比。此种型式因不需循环水,维护甚为简单,故已被广泛采用。 2、强制循环式: 热水系统用水使水在收集器与储水箱之间循环。当收集器顶端水温高于储水箱底部水温若干度时,控制装置将启动水使水流动。水入口处设有止回阀以防止夜间水由收集器逆流,引起热损失。由此种型式的热水系统的流量可得知(因来自水的流量可知),容易预测性能,亦可推算于若干时间内的加热水量。如在同样设计条件下,其较自然循环方式具有可以获得较高水温的长处,但因其必须利用水,故有水电力、维护(如漏水等)以及控制装置时动时停,容易损坏水等问题存在。因此,除大型热水系统或需要较高水温的情形,才选择强制循环式,一般大多用自然循环式热水器。 (3)暖房

新材料与新能源全解

新材料与新能源 访问了一些网站,这些网站的共同讨论的热点话题均有能源问题,或是在新能源研究领域方面的突破,或是在国家政策、国际会议中的消息。 总结了一下,这些网站关于能源研究与讨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太阳能储能材料进展与储能转化效率研究 2、生命科学的研究为新能源找到了新领域与新突破 3、核能领域的新突破与核燃料电池研究 4、生活小细节-----人力发电的运用 5、关于化学燃料与替代能源产品价格的调研 想想觉得这几方面也基本上表明了目前新能源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与面临问题,就将这几方面的新闻进行简单的汇总。 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提高转化效率 ■太阳能研究领域 新型材料研究转变储能方式 ●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提高转化效率------近日,美国科学家及其带领团队研究了一种新型电池-------胶体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吸光纳米粒子量子点是纳米尺度的半导体,其能捕捉光线(既可吸收可见光,也可吸收不可见光)并将其转化为能源。人们可将其喷洒到包括塑料在内的柔性材料表面,制造出比硅基太阳能电池更便宜、更经久耐用的太阳能电池。而且,胶体量子点电池的理论转化效率可高达42%,超过硅基太阳能电池31%的理论转化率。今年7月,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转化效率为4.2%的胶体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当然,理论转化效率虽然很高,但要真正应用于实物,研制出高效的太阳能电池仍较难,根据报告,导致电池转换效率低的原因是因为量子点之间的距离越大,转化效率越低。然而,量子点通常由多出其1—2纳米的有机分子包裹,在纳米尺度上,这有点大,而有机分子是制造胶体的重要成分。新技术采用无机配位体来让量子点紧紧依附在一起,新的表面化学为制造高效且稳定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铺平了道路,也将对其他利用胶体纳米晶体制造的电子和光电耦合设备产生影响。全无机方法的好处包括能显著改善电子的运输速度,让设备更加稳定等。 这让我想到了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 https://www.doczj.com/doc/614438957.html,/blog/static/18968500720118158645870/? suggestedreading&wumii 这是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大突破,美研究人员利用锂离子可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一种新型储能设备,可以将充电时间从过去的数小时之久缩短到不到一分钟。

新能源材料论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蓄电池组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光伏电站系统还应有限荷保护和防雷装置,以保护系统设备的过负载运行及免遭雷击,维护系统设备的安全使用。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光伏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自动太阳能跟踪系统、自动太阳能组件除尘系统等设备组成。 太阳能电池方阵 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它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生伏打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蓄电池组 其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太阳能电池发电对所用蓄电池组的基本要求是:a.自放电率低;b.使用寿命长;c.深放电能力强;d.充电效率高;e.少维护或免维护;f.工作温度范围宽;g.价格低廉。目前我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套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配套200Ah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固定式或工业密封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2VDC;配套200Ah以下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小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DC。 充放电控制器 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控制蓄电池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充放电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逆变器 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由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是直流电源,而负载是交流负载时,逆变器是必不可少的。逆变器按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运行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独立运行逆变器用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为独立负载供电。并网逆变器用于并网运行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逆变器按输出波型可分为方波逆变器和正弦波逆变器。方波逆变器电路简单,造价低,但谐波分量大,一般用于几百瓦以下和对谐波要求不高的系统。正弦波逆变器成本高,但可以适用于各种负载。 逆变器保护功能:a、过载保护;b、短路保护;c、接反保护;d、欠压保护;e、

新能源材料论文

新能源材料论文 新能源材料 学学院,理院 专专,材料化学 学号,10273038 姓名,专金成 专专了一期的新能源材料专~我了多知专~也专新能源材料个学学学会很 有了专多自己的专解和看法~下面就专我专专的专专一下,吧 专期~我专主要专的是新型专池~有专专干专池~专蓄专池~性燃料专个学学碱 池等等。在今社~能源是我专每一人都专心的专专~也是每一家的重当会个很个国 要专专~专如今~能源越用越少~专就需要我专去专新能源~只有专专~我专的能源才找 不用~我专的家才越越专展~专得更加强大。会尽国会来 新能源是二十一世专世界专专专展中最具定力的五大技专专域之一。太能决阳是一专专、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在专在~各政府都太能专源利用作专清国将阳 国内靠噪声家可持专专展专略的重要容。而光伏专专具有安全可、无、无专染、制专少、故障率低、专专专便等专点~在我西部的地形件下~有着非常特的作用。国条独 首先专专一下太能利用,国内阳状况 煤炭巨量消专已成专我大专染的主要源。我具有富的太能、专国气来国丰阳

能、生物专能、地专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专源~专专利用前景专。太广阳能光伏专专专用始于70年代~正快速专展是在真80年代。在1983年一1987年短短的年先后美、加拿大等引专了七太专池生专专~使我太专池几内从国国条阳国阳 的生专能力从1984年以前的年专200千瓦专到1988年的4,5兆瓦。目前太专阳池主要专用于通信系专和专专无专专、无专专村、无专专专等专专偏无专地~年专专辟区售1.1兆瓦~成效专著。 (1,建成了40多座专、专专小型光伏专站~光伏专池专机容量专装600千瓦~其中西藏最多~达450多千瓦~1998年10月建成我最大的西藏那曲安多专光伏国专站的光伏专池机容量高装达100千瓦。 ;2,家用光伏专源在海、蒙古、新疆、甘专、夏、西藏以及专、吉青内宁宁林、河北、海南、四川等地泛专用。据不完全专专~至今全已累专推家用光广国广 伏专源专15万台~光伏专池专功率专达2.9MW。 ;3,在22所专村校建立了光伏专站~光伏专池专件的专机容量专学装57kw。 ;4,1998年中通信史上建成专度最大的专一西一拉光专干专工程~有国26个光专通信站采用光伏专池作专源~其海拔高度多在4500m以上~光伏专池专件的专功率达100kw。 ;5,1996年建成了塔中4--专南专油专管道专保专先伏专源系专~专功率专气极 40kw。专系专专专境专劣专专的塔克拉专干大沙漠~专专横达300Km。 ;6,1995年~63个国广家重点援藏专目一西藏播专专专射接收工程采用光伏专池供专~共建成216套专专接收站和3 套专专专射站光伏专池供专系专~专功率专300多千瓦。 国阳状况外太能利用,

新能源材料结课论文

几种新型的NI-MH电池阴极材料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四种新型的NI-MH阴极材料,概述了他们的一些它们的性能,及研究方法,其中最后一种BN ,C纳米管,是个失败的例子,虽然它们电化学吸氢方面没有特殊性能但是研究过程,让我们了解的BN ,C纳米管吸附氢气的原理,指导了今后的应用。 引言: 目前大量使用的镍镉电池(Ni-Cd)中的镉有毒,使废电池处理复杂,环境受到污染,因此它将逐渐被用储氢合金(Ni-MH)所替代。从电池电量来讲,相同大小的镍氢充电电池电量比镍镉电池高约1.5~2倍,且无镉的污染,现已经广泛地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计算机等各种小型便携式的电子设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在合金组分和表面改性上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开发出许多类型的NI-MH阴极材料,包括:AB5型稀土镍系储氢合金,AB2型Laves相储氢合金,及以镁为基础的A2B型稀土镍系储氢合金等。从近些年的研究看出,纳米材料以其特殊的表面性质,很适合作为NI-MH阴极材料。本文中介绍的几种新型的NI-MH阴极材料都是纳米材料,它们有的是已有材料的改造,有的是新类型的材料。他们分别是极细非晶型的Co-B 合金颗粒,Mg1.8La0.2Ni-x Ni 纳米复合材料BN ,C纳米管碳(碳掺杂镍)为载体的MH 电极。 正文: 1.极细非晶型的Co-B合金颗粒 简介:通过电化学吸氢反应,极细非晶型的Co-B合金颗粒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高的容量,较好的循环性能。原因是他特殊的非晶态结构和纳米尺寸效应 制备简介:1)250 mL 硼氢化钠(0.5 mol L-1) 用氢氧化钠调节pH = 12 2)二价硫酸钴(0.1 mol L-1,250 mL) 在冰浴中用脱气的蒸馏水制备。在冰浴中1)逐滴加入2),搅拌一小时脱去氢气,过滤,水洗,丙酮保护防止氧化,真空抽干,既得到分析纯的样品,不用进一步净化, 成分结构表征材料Co、B原子比为1.9,Co-B粉末大小均一在几十纳米的数量级上,并且是非定性结构。 电化学性质: 1)可逆的电化学性质:通过Co-B合金的伏安特性图,可知其有可逆的电化学性质,还原峰在-1.01V,氧化峰在0.8V。

新能源发展论文

07级电自2班 20070710202 邓百川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前景 摘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近20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针对 我国的新能源应用和发展重点介绍了目前比较成熟的风能、太阳能等发电技术的 现状、研究热点、存在问题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等.透过本文的分析和比较, 可以预见到新能源发电技术必将更加成熟、实用,同时成本也将大大下降.新能源 电力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展了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 开发和利用工作,到目前为止,除水电外,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生的总容量已经 接近4×104MW,占全世界总装机容量的1%。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8 ×104MW,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的1×104MW。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 家和欧盟都制订了相关政策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我国自然能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由于技术、资金以及政策 引导等方面的原因,新能源的开发步伐明显滞后。至2000年底,我国风能、太 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为33×104kW,只占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0.4%。因此,推 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新能源发电的最新 动态做一论述。 正文: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情况 (1)太阳能发电美国是世界上太阳能发电技术开发较早的国家,太阳能槽式 发电系统已经积累了10多年联网营运的经验,1×104kW塔式和5~25kW盘式太 阳能发电系统正处于示范阶段。法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等国太阳能发电的 应用也有一定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最早用于缺电地区,从80年代开始,联网 问题得到很大重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建成多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光 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约1×103MW。 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水平比较先进,实验室效率已经达到21%,一般商业 电池效率是10%~13%。已建成1座光伏电站,容量约40MW。其中容量最大的是 1998年投运的西藏安多100kW电站。太阳能发电项目正在启动,计划在拉萨建 立一座35MW的鲁兹型太阳能电站。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家族中,太阳能是最引人注目,开展研究工作最多, 应用最广的成员。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这对于当前人类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尤 为重要。太阳能还属于无限的能源。据专家预测,太阳的寿命有600亿年,而地 球的寿命只有50亿年,因此太阳能相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无限的。而且它也不 受任何人的控制和垄断。这些优点都是常规能源所无法比拟的。当然太阳能也有 不足的地方,比如太阳辐射的强度受到气候、昼夜、纬度、季节、海拔的影响, 往往需要配备储能设备。又如它的能流密度低,实际利用时需要较大的太阳能收 集装置,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这些因素也都制约了太阳能的利用。到本世纪以 来,随着新材料的应用、电子技术等高科技的高速发展,为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提 供了条件。人们将太阳能辐射通过收集和转换变为可直接利用的能源,使太阳能 的利用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中利用太阳能发电就是对太阳能最好的利用。

关于新能源论文

洛阳理工学院 新能源技术结课论文 题目: 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B120401 姓名:段梦迪 学号:B12040108

摘要:在全球的电源结构中,传统化石燃料也仍然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占全部发电量的60%以上。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恶化,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我国积极开发应用新能源,在传统的火电、水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 关键词:发电;新能源;发电技术 引言:发电技术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技术。 19世纪末,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电能应用范围的扩大, 生产对电的需要的迅速增长,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 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的广泛应用, 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要能源行业,是资金密集的装置型产 业,同时也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无论电源还是电网,在建设和生产运营中都需要 占用和消费大量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煤炭、石油、燃气等各 类能源。电力工业节能在我国资源节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技术。据2003年统计,我国常规能源 消费比例为:煤炭67%,石油23%,天然气3%,水电及其他7%。能源消费结构的 不合理致使我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约束、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和能源利用率 低等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核能、风力、太阳能等新 能源发电也越来越多被应用。 1. 我国传统发电技术 我国传统发电主要有火电和水电,其中火电在电力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1.1.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是利用燃烧煤炭,石油,液化天然瓦斯等燃料所产生的热能,让水 受热而成为蒸汽,在不断受热下,使水变成高压高温的蒸汽,然后运用此高温高 压蒸汽的能量,推动汽轮机运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火力发电按其作用分单纯供电的和既发电又供热的。按原动机分汽轮机发电、 燃气轮机发电、柴油机发电。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油发电、燃气 发电。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火力发电应尽量靠近燃料基地进行。在大城市和工 业区则应实施热电联供。

新能源材料论文

摘要 本文根据制作材料的种类和状态的不同将太阳能电池分为以下几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薄膜型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并对每种太阳能电池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于不同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而为以后改进与发展提供依据。采用图表的方式,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不同太阳能电池的实际生产量。由于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现在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不到20世纪70年代的1%。预期今后10年内太阳能电池能源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发电成本将可与火力发电竞争。提高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仍然是太阳能电池发展的大趋势。概括介绍了几种新的技术探索方向,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单晶硅多晶硅化合物有机物薄膜纳米晶

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对传统资源如煤矿等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引发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今,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大国在经济竞争的同时,也在竞争着对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因而,为了使人类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已经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基本内容。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新能源材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新能源材料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材料、镍氢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反应堆核能材料。 一.材料介绍 1、光伏材料 太阳能光伏材料是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材料。 光伏材料是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材料。光伏材料又称太阳电池材料,只有半导体材料具有这种功能。可做太阳电池材料的材料有单晶硅、非晶硅、多晶硅、GaAs、GaAlAs、InP、CdS、CdTe等。其中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材料已实现批量生产。我国财政部现已出台十大措施助力光伏产业发展,其中一条是"金太阳工程"。该工程的重点内容将是以国家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计划在近2-3年的时间内,在全国建立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除此之外,光伏电站和光伏并网发电等项目,都将成为“金太阳”工程补贴的重点。 目前我国国内著名的太阳能公司有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保定天威英利,晶澳太阳能,浙江昱辉。 然而太阳能光伏产业依然面临着挑战:如何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和提高转换效率,使太阳电池的电力价格与火力发电的电力价格竞争,从而为更广泛更大规模的应用创造条件。 2、反应堆核能材料 反应堆核能材料以铀、氘、氚为代表。 其中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1千克铀可供利用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050吨优质煤。虽然陆地上铀的储藏量并不丰富,且分布不均匀,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然而在海

新能源材料论文1

淮阴工学院 新能源概论课程论文 作者:蒋乐文学号:1121617104系: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题目:新能源材料以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金凤 2013年6月淮安

1 引言:通过底物进行生物酶催化反应来制得氢气的微生物可分为5个种类,即:异养型厌氧菌、固氮菌、光合厌氧细菌、蓝细胞和真核藻类。其中蓝细胞和真核藻类产氢所利用的还原性含氢质是水;异养型厌氧菌、固氮菌、光合厌氧细菌所利用的还原性含氢物质则是有机物。按氢能转化的能量来源来分,异养型厌氧菌,固氮菌依靠分解有机物产生ATP来产氢;而真核类、蓝细胞、光合厌氧细菌则能通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1 生物质制氢 1.1.1 生物量 生物质制氢在生物技术领域,生物质又称生物量,是指所有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生长的有机物,包括高等植物,农作物及秸秆,藻类及水生植物等。利用生物质制氢是指用某种化学或物理方式把生物质转化成氢气的过程。降低生物制氢成本的有效方法是应用廉价的原料,常用的有富含有机物的有机废水,城市垃圾等,利用生物质制氢同样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改善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通过陆地和海洋中的光合作用,每年地球上所产生物量中所含的能量是全世界人类每年消耗量的l0倍。生物质的使用为液态燃料和化工原料提供了一个有充足选择余地的可再生资源,只要生物质的使用跟得上它的再生速度,这种资源的应用就不会增加空气中CO的含量。就纤维素类生物质而言,我国农村可供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达5亿到6亿吨,相当于2亿多吨标准煤。林产加工废料约3 000万吨,此外还有1000万吨左右的甘蔗渣。这些生物质资源中,有16%到38%是作为垃圾处理的,其余部分的利用也多处于低级水平,如造成环境污染的随意焚烧、采用热效率仅为10%的直接燃烧方法等。开发生物质制氢技术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1.1.2 储氢技术

新能源材料之超导材料综述论文

新能源材料课程论文 题目:超导材料发展综述 学院:材料学院 班级:复材0901 学号: 姓名: 目录 摘要 (2) 超导材料的定义 (2) 超导材料发展历程 (3) 特性及基本参量............................................................4-6 几类重要的超导材料......................................................6-7 超导材料的制备............................................................7-10 超导材料的应用............................................................10-12 展望与建议 (13) 参考文献 (13)

超导材料发展综述 摘要:随着人类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另一方面由于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损耗,导致自然资源日益紧缺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节能减排材料:超导材料----它的特性,制备工艺,应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超导材料,发展史,特性,制备工艺,实际应用 Abstact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demand for energy has been increasing .However ,the non-renewab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tural energy as well as a good deal of the energy loss caused by the irrational use of the energy has lead to a growing energy shortage and has brought about a uncountable economic loss. This passage mainly presents a new energy saving and material :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it’s characteristic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its vision for the future . 一.引言 超导材料最独特的性能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几乎不会损失。超导现象从1911年被发现到现在刚好一百零一年,在百年的发展史中,超导材料经历了从高温到低温的过程,实现超导的临界温度也越来越高,一旦室温超导达到实用化和工业化,将大大降低电能的损耗性,在电路运输,交通,医疗和国防事业带来革命性发展. 二.超导材料的定义 具有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现在已经发现28种元素和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为超导体。 三.超导材料的发展历程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米林·昂内斯( H. K. Onnes ) 首次发现汞在4.2K附近时其电阻性完全消失,第一次有了超导电性现象。 1908年荷兰莱顿实验室在昂内斯领导下终于把地球上尚未被液化的最后一个自然界气体——氦气液化了。莱顿实验室在制成液氦的基础上, 再用减压降温, 获得了4K 到1K 的极低温区, 从而具备了研究极低温下物性问题的基本条件。1911年昂内斯在实验中发现: 当冷却到氦的沸点时( 4. 2K) 电压突然降到零, 并于1913 年正式提出了超导电性的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